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病句、文言文阅读、名著阅读
姓名:班级:考号:
嵌内容早知道
・一、病句5题,共15分
«■二、文言文阅读2题,共27分
■三、名著阅读1题,共14分
(要求:试题限时40分钟,满分56分)
一、病句
L对病句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朱德元帅晚年虽然疾病缠身,但他无时无刻不忘党和国家赋予他的使命。
将"无时无亥『改成"时时刻刻"
B.学校既要给学生传授知识,更要教会学生求知的方法,打开观察社会、眺望世界。
在句末加"的窗口”
C.在国人的期待中,国产大客机C919圆满完成了第一趟蓝天首飞之旅。
删掉“第一趟域"首飞"
D.广大科研人员以强烈使命感,发挥艰苦奋斗、时不我待的精神,夜以继日研制疫苗。
将"艰苦奋斗"与"时不我待"调换位置。
2.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歪理的一项是()(3分)
A."一带一路”描绘了一幅和平发展、互利共赢的新思路,它不仅会给中国企业带来更多的商机,而且将
为世界经济积蓄巨大的能量。(搭配不当,将"新思路"改为"新蓝图")
B.随着中高考对阅读能力考查的比重越来越大,使家长们开始重视从小培养孩子们的阅读兴趣。(语
序不当,把"从小"调至"开始"前面)
C.作为一种新兴的教育模式,跨文化、体验式游学已经成为一种时尚,普遍受到众多学生和家长的欢
迎。(语序不当,把"普遍"调到"欢迎"前面)
D.顶尖学科计划吹响高校科研“集结号”,旨在打造一批有高水平的科技创新平台支撑、能够满足国家战
略需求的科技队伍为目的。(句式杂糅,删去"为目的")
3.对下列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据调查我国超过80%左右的成年人,全谷物摄入不足。
(删去"超过"或"左右")
B.中学生是培养健康情操的重要阶段。
(将"培养"改为"养成")
C.由于教学成绩优异,多次受到教育局领导的表彰。
(在"多次"前加"学校")
D.三十五中学的教师讨论并听取了校长关于培养学生良好习惯的意见。
(将"讨论"和"听取"互换位置)
4.对病句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在上海家电博览会上,海尔推出了全球可除去PM2.5的首台空调。
将"首台"放在"全球"后。
B.五四青年节前夕,市团委开展了“让青春在奉献中闪光”。
句末加”的志愿服务活动"。
C.为确保全市拥有良好的交通环境,广大市民应该严格执行交通秩序。
将"执行"改为"遵守"。
D.听了59中学史丽老师的感人事迹后,让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
将"让"改为"使"。
5.对下列病句的病因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随着宋代社会饮食奢侈浪费现象的日益严重,使一些有识之士有所警觉,呼吁节俭饮食、倡导清俭
食风者不断涌现。("随着"与"使"连用,使句子缺少主语)
B.《名人传》中的三位精神巨人,都是人类历史上极富天才且贡献至伟的篇章。("篇章"改为"人物",
搭配不当)
C.为传承和延续中原文化与彝族文化相互交融的特质,石屏县注重非遗文化保护,开展"非遗进校园”。
("非遗进校园"后补充"措施",缺少宾语。)
D.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具有巨大优越性,一个重要原因是因为强大的自我完善能力。
("原因"与"因为"语义重复)
二、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后面的问题。(16分)
记游定惠院
苏轼
黄州定惠院①东小山②上,有海棠一株,特繁茂。每岁盛开,必携客置酒,已五醉其下矣。今年复与参
寥禅师③及二三子④访焉,则园已易主。
主虽市井人,然以予故,稍加培治。山上多老枳木⑤,性⑥瘦韧⑦,筋脉呈露,如老人头颈。花白而
圆,如大珠累累,香色皆不凡。此木不为人所喜,稍稍®伐去,以予故,亦得不伐。既饮,往憩于尚氏之第。
尚氏亦市井人也,而居处修洁,如吴越间人,竹林花圃皆可喜。醉卧小板阁上,稍醒,闻坐客崔成老⑨弹
雷氏琴,作悲风晓月,铮铮然,意非人间也。晚乃步出城东,紫大木盆,意者谓可以注清泉,渝⑩瓜李,
遂黄缘小沟,入何氏、韩氏竹园。时何氏方作堂竹间,既辟地矣,遂置酒竹阴下。有刘唐年主簿者,馈油
煎饵,其名为甚酥,味极美。客尚欲饮,而予忽兴尽,乃径归。道过何氏小圃,乞其藜橘,移种雪堂之西。
坐客徐君得之将适回中,以后会未可期,请予记之,为异日拊掌。时参寥独不饮,以枣汤代之。
【注释】①定惠院:苏轼到黄州时最初寓居定惠院。②小山:即柯山。③参(cdn)寥(的o)禅师:僧人
道潜,钱塘人,苏轼通判杭州时与之交游。④二三子:同游者有崔成老、徐得之等人。⑤枳(zhi)木:也
称枸橘,果实可入药。⑥性:质地。⑦瘦韧(沦n):指不茁壮,但柔软坚实。⑧稍稍:全都。⑨崔成老:
崔闲,苏轼挚交琴友。⑩渝(yue):浸渍。>(yin)缘:循沿。刘唐年:时任黄州主簿。甚酥(su):油
煎饼,甚酥美,苏轼起名为"甚酥"。藜(cong)橘:一丛橘树,"藜"同"丛"。拊(fu)掌:拍掌,意谓开怀
大笑。
6.下列句中加点词语意义相同的一项是()(3分)
A.且焉置土石复与参寥禅师及二三子访焉
B.故余里愚主里市井人
C.一狼径去稍稍伐去
D.唐与日去京非人间也
7.根据提示,完成下列选文相关内容填空。(4分)
地点景色过程表达
院东小山海棠访,饮酒
院东小山枳木饮酒
尚氏之第小板阁A
D—
城东何、韩氏竹园竹园B
何氏小圃橘树乞橘
雪堂C
8.作者已“五醉"于"海棠"之下,今年再次以"东小山""海棠"之游为此次记游的开端,其中饱含了作者怎样的
思想情感?请结合助读材料加以赏析。(4分)
【助读材料一】
苏轼此游在元丰七年(1084)三月初三日,在黄州已经五次见此海棠花开,醉饮其下。
【助读材料二】
江城地瘴蕃草木①,只有名花苦②幽独。嫣然③一笑竹篱间,桃李漫山总粗俗。也知造物有深意,故遣
佳人④在空谷。
(苏轼《寓居定惠院之东杂花满山有海棠一株土人不知贵也》)
【注释】①地瘴:指南方山林间湿热蒸郁之气。蕃(侑n)草木:使草木繁茂。②苦:甚。③嫣(y3n)然:
形容笑容美好。④佳人:喻指海棠。佳人在空谷,用杜甫《佳人》诗"绝代有佳人,幽居在空谷"意。
9.景中寄寓深情,是作者文章特点之一。请结合对文中画线句子的理解,谈谈你对这一特点的认识。(5
分)
山上多老枳木,性瘦韧,筋脉呈露,如老人头颈。花白而圆,如大珠累累,香色皆不凡。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11分)
李白传
[元]辛文房
白,字太白,山东人。母梦长庚星而诞,因以命之。
天宝初,自蜀至长安,道未振,以所业投贺知章,读至《蜀道难》,叹日:“子,谪仙人也!“乃解金
龟换酒终日相乐遂荐于玄宗。召见金銮殿,论时事。因奏颂一篇。帝喜,赐食,亲为调羹,诏供奉①翰林。
学大醉上前,草诏,使高力士②脱靴。力士耻之,摘其《清平调》③中飞燕事,以激怒贵妃。帝每欲与官,
妃辄沮之。白益傲放,与贺知章、李适之、汝阳王进、崔宗之、苏晋、张旭、焦遂为"饮酒八仙人”。恳求还
山。赐黄金,诏放用。
白浮游四方,欲登华山,乘醉跨驴,经县治,宰不知,怒,引至庭下日:“汝何人,敢无礼?”白供状
不书姓名,曰:"曾令龙巾拭吐,御手调羹,贵妃捧砚,力士脱靴。天子门前,尚容走马;华阴县里,不得
骑驴?”宰惊愧,拜谢日:"不知翰林至此。"白长笑而去。禄山反,明皇在蜀,永王瑞节度东南。白时卧庐
山,辟为僚佐。瑞起兵反,白逃还彭泽。瑞败,累系;寻阳狱。初,白游并州,见郭子仪,奇之,曾救其死
罪。至是,郭子仪请官以赎,诏长流夜郎。
(选自《唐才子传》,有删节)
[注]①供奉:官名,在皇帝左右供职的人。如供奉翰林。②高力士:唐玄宗时极为得宠的宦官。③清平调:
李白所作,共三首。
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释义不相同的一项是()(3分)
A.帝每欲与官,妃辄沮之/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
B.赐黄金,诏放归/微斯人,吾谁与归
C.母梦长庚星而诞,因以命之/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
D.等大醉上前/予堂求古仁人之心
11.请阅读[链接材料],根据上下文,推测"白时卧庐山"中"卧"的意思、,并给出理由。(3分)
[链接材料]
《说文解字》:"卧,体也。从人、臣,取其伏也。"人伏而休息是卧之范式。本义:睡倒、躺或趴。
如:卧倒、卧铺、卧室、卧底(潜伏下来做内应)、卧龙(喻隐居或尚未露头角的杰出人才)、卧薪尝胆
(形容人刻苦自励,立志雪耻图强)、藏龙卧虎(比喻潜藏着杰出的人才)。
12.用"/"给文中画线部分断句。(限断两处)(2分)
乃解金龟换酒终日相乐遂荐于玄宗
13.细读上文,我们发现李白被唐玄宗"赐金放归"是因为他的个性特点,文中、
两件事就充分体现了他这一个性。(3分)
三、名著阅读
摘记1:
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
/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
摘记2:
透过雪夜的草原/那些被烽火所啮啃着的地域,/无数的,土地的垦植者/失去了他们所饲养的家畜
/失去了他们肥沃的田地
摘记3:
播种者呵/是应该播种的时候了,/为了我们肯辛勤地劳作/大地将孕育/金色的颗粒
(《艾青诗选》)
14.诗人在三首诗中都运用了哪一意象?试选择其中一首分析这一意象的作用。(4分)
15.学校举行主题为“如何读诗"的学习经验分享活动。请你从下列作品中选择一部,结合相关内容,给刚升
入初中的学弟学妹提供你的阅读建议。(10分)
《艾青诗选》《泰戈尔诗选》《唐诗三百首》
病句、文言文阅读、名著阅读
姓名:班级:考号:
嫌内容早知道
“一、病句5题,共15分
"■二、文言文阅读2题,共27分
=三、名著阅读1题,共14分
(要求:试题限时40分钟,满分56分)
一、病句
1.对病句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朱德元帅晚年虽然疾病缠身,但他无时无刻不忘党和国家赋予他的使命。
将"无时无刻"改成"时时刻刻"
B.学校既要给学生传授知识,更要教会学生求知的方法,打开观察社会、眺望世界。
在句末加"的窗口”
C.在国人的期待中,国产大客机C919圆满完成了第一趟蓝天首飞之旅。
删掉"第一趟"或"首飞"
D.广大科研人员以强烈使命感,发挥艰苦奋斗、时不我待的精神,夜以继日研制疫苗。
将"艰苦奋斗"与"时不我待"调换位置。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病句修改。
D.搭配不当,应将"发挥"改为"发扬"。
故选D。
2.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亚做的一项是()(3分)
A."一带一路”描绘了一幅和平发展、互利共赢的新思路,它不仅会给中国企业带来更多的商机,而且将
为世界经济积蓄巨大的能量。(搭配不当,将"新思路"改为"新蓝图")
B.随着中高考对阅读能力考查的比重越来越大,使家长们开始重视从小培养孩子们的阅读兴趣。(语
序不当,把"从小"调至"开始"前面)
C.作为一种新兴的教育模式,跨文化、体验式游学已经成为一种时尚,普遍受到众多学生和家长的欢
迎。(语序不当,把"普遍"调到"欢迎"前面)
D.顶尖学科计划吹响高校科研"集结号",旨在打造一批有高水平的科技创新平台支撑、能够满足国家战
略需求的科技队伍为目的。(句式杂糅,删去"为目的")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病句辨析和修改。
B.该句存在成分残缺的问题,应删去"随着"或"使";
故选Bo
3.对下列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据调查我国超过80%左右的成年人,全谷物摄入不足。
(删去"超过"或"左右")
B.中学生是培养健康情操的重要阶段。
(将"培养"改为"养成")
C.由于教学成绩优异,多次受到教育局领导的表彰。
(在"多次"前加"学校")
D.三十五中学的教师讨论并听取了校长关于培养学生良好习惯的意见。
(将"讨论"和"听取”互换位置)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病句修改。
B.搭配不当,可将"中学生"改为"中学时期""中学阶段"等;
故选B。
4.对病句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在上海家电博览会上,海尔推出了全球可除去PM2.5的首台空调。
将"首台"放在"全球"后。
B.五四青年节前夕,市团委开展了“让青春在奉献中闪光”。
句末加"的志愿服务活动”。
C.为确保全市拥有良好的交通环境,广大市民应该严格执行交通秩序。
将"执行"改为"遵守"。
D.听了59中学史丽老师的感人事迹后,让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
将"让"改为"使"。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病句修改。
D.成分残缺,缺主语,删去"让";
故选D。
5.对下列病句的病因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随着宋代社会饮食奢侈浪费现象的日益严重,使一些有识之士有所警觉,呼吁节俭饮食、倡导清俭
食风者不断涌现。("随着"与"使"连用,使句子缺少主语)
B.《名人传》中的三位精神巨人,都是人类历史上极富天才且贡献至伟的篇章。("篇章"改为"人物",
搭配不当)
C.为传承和延续中原文化与彝族文化相互交融的特质,石屏县注重非遗文化保护,开展"非遗进校园”。
("非遗进校园"后补充"措施",缺少宾语。)
D.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具有巨大优越性,一个重要原因是因为强大的自我完善能力。
("原因"与"因为"语义重复)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病句修改。
C.缺少宾语,在句末添加"活动";
故选C。
二、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后面的问题。(16分)
记游定惠院
苏轼
黄州定惠院①东小山②上,有海棠一株,特繁茂。每岁盛开,必携客置酒,已五醉其下矣。今年复与参
寥禅师③及二三子④访焉,则园已易主。
主虽市井人,然以予故,稍加培治。山上多老枳木⑤,性⑥瘦韧⑦,筋脉呈露,如老人头颈。花白而
圆,如大珠累累,香色皆不凡。此木不为人所喜,稍稍®伐去,以予故,亦得不伐。既饮,往憩于尚氏之第。
尚氏亦市井人也,而居处修洁,如吴越间人,竹林花圃皆可喜。醉卧小板阁上,稍醒,闻坐客崔成老⑨弹
雷氏琴,作悲风晓月,铮铮然,意非人间也。晚乃步出城东,紫大木盆,意者谓可以注清泉,渝⑩瓜李,
遂黄缘小沟,入何氏、韩氏竹园。时何氏方作堂竹间,既辟地矣,遂置酒竹阴下。有刘唐年主簿者,馈油
煎饵,其名为甚酥,味极美。客尚欲饮,而予忽兴尽,乃径归。道过何氏小圃,乞其藜橘,移种雪堂之西。
坐客徐君得之将适回中,以后会未可期,请予记之,为异日拊掌。时参寥独不饮,以枣汤代之。
【注释】①定惠院:苏轼到黄州时最初寓居定惠院。②小山:即柯山。③参(c3n)寥(I匕o)禅师:僧人
道潜,钱塘人,苏轼通判杭州时与之交游。④二三子:同游者有崔成老、徐得之等人。⑤枳(zhi)木:也
称枸橘,果实可入药。⑥性:质地。⑦瘦韧(沦n):指不茁壮,但柔软坚实。⑧稍稍:全都。⑨崔成老:
崔闲,苏轼挚交琴友。⑩渝(yue):浸渍。簧(yin)缘:循沿。刘唐年:时任黄州主簿。甚酥(su):油
煎饼,甚酥美,苏轼起名为"甚酥"。藜(cong)橘:一丛橘树,"藜"同"丛"。拊(fu)掌:拍掌,意谓开怀
大笑。
6.下列句中加点词语意义相同的一项是()(3分)
A.且厚置土石复与参寥禅师及二三子访辜
B.故余里愚主里市井人
C.一狼径去稍稍伐去
D.唐与日去京非人间也
7.根据提示,完成下列选文相关内容填空。(4分)
地点景色过程表达
院东小山海棠访,饮酒
院东小山枳木饮酒
尚氏之第小板阁A
D—
城东何、韩氏竹园竹园B
何氏小圃橘树乞橘
雪堂C
8.作者已"五醉"于"海棠"之下,今年再次以"东小山""海棠"之游为此次记游的开端,其中饱含了作者怎样的
思想情感?请结合助读材料加以赏析。(4分)
【助读材料一】
苏轼此游在元丰七年(1084)三月初三日,在黄州已经五次见此海棠花开,醉饮其下。
【助读材料二】
江城地瘴蕃草木①,只有名花苦②幽独。嫣然®一笑竹篱间,桃李漫山总粗俗。也知造物有深意,故遣
佳人④在空谷。
(苏轼《寓居定惠院之东杂花满山有海棠一株土人不知贵也》)
【注释】①地瘴:指南方山林间湿热蒸郁之气。蕃(Bn)草木:使草木繁茂。②苦:甚。③嫣(yan)然:
形容笑容美好。④佳人:喻指海棠。佳人在空谷,用杜甫《佳人》诗"绝代有佳人,幽居在空谷"意。
9.景中寄寓深情,是作者文章特点之一。请结合对文中画线句子的理解,谈谈你对这一特点的认识。(5
分)
山上多老枳木,性瘦韧,筋脉呈露,如老人头颈。花白而圆,如大珠累累,香色皆不凡。
【答案】6.B7.憩,醉卧,听琴置酒、食"甚酥"送友人徐君,与参寥饮叙写与
志趣相投者寻访郊游、饮酒聚乐的情境,流露出作者恬淡自适的情怀和浓厚的生活情趣。8.苏轼初至
黄州,所作《寓居定惠院之东杂花满山有海棠一株土人不知贵也》诗,极力赞美这"佳人在空谷"的海棠幽独
高雅和美丽清淑的品格,并悬想其乃移自西蜀,而自己以蜀人谪居此间,引为患难之交。作者借写对这株
海棠喜爱之深和置酒花下之"醉",来排遣心中块垒,进而抒发了自己随遇而安、对生活抱有浓厚兴趣的思想
情怀。9.画线句刻画了枳木质地坚韧、筋脉连缀的形状,写枳木"以予故,亦得不伐";写景、叙事也
是对人情述说、作者情感的表达;作者写景、对这些朴素情感表达的叙写中自己心中郁结得以释放,也表
现出了随遇而安、对生活抱有浓厚兴趣的思想情怀,使写景、叙事和抒情达到有机统一。
【解析】略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11分)
李白传
[元]辛文房
白,字太白,山东人。母梦长庚星而诞,因以命之。
天宝初,自蜀至长安,道未振,以所业投贺知章,读至《蜀道难》,叹日:“子,谪仙人也!"乃解金
龟换酒终日相乐遂荐于玄宗。召见金銮殿,论时事。因奏颂一篇。帝喜,赐食,亲为调羹,诏供奉①翰林。
学大醉上前,草诏,使高力士②脱靴。力士耻之,摘其《清平调》③中飞燕事,以激怒贵妃。帝每欲与官,
妃号沮之。白益傲放,与贺知章、李适之、汝阳王进、崔宗之、苏晋、张旭、焦遂为"饮酒八仙人”。恳求还
山。赐黄金,诏放用。
白浮游四方,欲登华山,乘醉跨驴,经县治,宰不知,怒,引至庭下日:“汝何人,敢无礼?”白供状
不书姓名,曰:“曾令龙巾拭吐,御手调羹,贵妃捧砚,力士脱靴。天子门前,尚容走马;华阴县里,不得
骑驴?“宰惊愧,拜谢日:"不知翰林至此。“白长笑而去。禄山反,明皇在蜀,永王瑞节度东南。白时卧庐
山,辟为僚佐。瑞起兵反,白逃还彭泽。瑞败,累系潺阳狱。初,白游并州,见郭子仪,奇之,曾救其死
罪。至是,郭子仪请官以赎,诏长流夜郎。
(选自《唐才子传》,有删节)
[注]①供奉:官名,在皇帝左右供职的人。如供奉翰林。②高力士:唐玄宗时极为得宠的宦官。③清平调:
李白所作,共三首。
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释义不相同的一项是()(3分)
A.帝每欲与官,妃辄沮之/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
B.赐黄金,诏放归/微斯人,吾谁与归
C.母梦长庚星而诞,因以命之/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
D.学大醉上前/予拳求古仁人之心
1L请阅读[链接材料],根据上下文,推测"白时卧庐山"中"卧"的意思,并给出理由。(3分)
[链接材料]
《说文解字》:"卧,休也。从人、臣,取其伏也。"人伏而休息是卧之范式。本义:睡倒、躺或趴。
如:卧倒、卧铺、卧室、卧底(潜伏下来做内应)、卧龙(喻隐居或尚未露头角的杰出人才)、卧薪尝胆
(形容人刻苦自励,立志雪耻图强)、藏龙卧虎(比喻潜藏着杰出的人才)。
12.用"/"给文中画线部分断句。(限断两处)(2分)
乃解金龟换酒终日相乐遂荐于玄宗
13.细读上文,我们发现李白被唐玄宗"赐金放归”是因为他的个性特点,文中、
两件事就充分体现了他这一个性。(3分)
【答案】10.B11.句中的“卧〃是"隐居"的意思。因为李白有大才且被玄宗"赐金放还"而到庐山,下文
又交代永王李瑞请他出山做其幕僚,可知李白在庐山是隐居。12.乃解金龟换酒/终日相乐/遂荐于玄宗
13.狂放不羁(傲放)曾经在大醉时拟写诏书,让高力士给他脱靴(或:令龙巾拭吐,御手调
羹,贵妃捧砚,力士脱靴)乘醉跨驴从县府前经过,且高调宣扬宫中往事(或:天子门前,尚容走马;
华阴县里,不得骑驴)
【解析】这篇文章通过讲述李白的生平事迹,展现了他的才华与桀鹫不驯的个性。文章中记录了李白与贺
知章的交往,以及在长安时得到唐玄宗赏识的一些经历,还有他与王侯将相的矛盾和放浪形骸的生活。通
过这些事件,塑造了李白的浪漫风骨和复杂的人生轨迹,体现了他在盛唐背景下,虽具才华却不愿屈服于
世俗权力的精神风貌。
10.本题考查一词多义。
A.就'就;
B.回去'归依;
C用\用;
D.曾经、曾经;
故选Bo
11.本题考查词语理解。
从李白经历角度分析,根据文章前文所述,李白先是在长安得到唐玄宗赏识,进入翰林院,但因他生性傲
放,让高力士脱靴等事得罪了权贵,最终“恳求还山,赐黄金,诏放归",也就是被皇帝赐金放还,离开了朝
堂。像李白这般有着出众才华却又不被朝堂所容的情况,选择到庐山这样的地方,很有可能是远离尘世喧
嚣、过一种隐居的生活。
从后文事件逻辑角度分析,后文提到"永王璘节度东南。白时卧庐山,辟为僚佐",意思是永王李璘在节度东
南地区的时候,把当时在庐山的李白征召为自己的僚佐。从这里可以看出,李白原本是处于一种相对隐居
的状态,后来才被永王请出山去参与相关事务。如果不是隐居在庐山,就不存在被永王邀请出山这一情节
逻辑了。综合以上李白之前的经历以及后文与之相关的事件发展逻辑,可以推测出"白时卧庐山"中"卧"是"隐
居”的意思,符合当时李白的生活状态与整个故事的行文逻辑。
12.本题考查断句。
整个句子是在讲述贺知章的一系列行为以及最终产生的一个结果。先是贺知章做出"解金龟换酒”这个举动,
这是一个完整的行为描述,表明他对李白才华的欣赏以及想要与之尽情欢乐的意愿,所以这里可以断开;
接着“终日相乐"进一步描述了他们喝酒时的状态,是在说换酒之后一整天都过得很愉快,是独立在描述当时
相处的情形,能单独成意,此处可断;最后"遂荐于玄宗"意思是于是把李白推荐给唐玄宗,这是前面一系列
行为之后所引发的后续动作,是另一个层次的表意,与前面的行为和状态在逻辑上有先后之分,所以这里
也适合断开。
故断句为:乃解金龟换酒/终日相乐/遂荐于玄宗。
13.本题考查人物形象。
“尝大醉上前,草诏,使高力士脱靴。力士耻之,摘其《清平调》中飞燕事,以激怒贵妃。”此句明确描述了
李白在醉酒状态下,于皇帝面前起草诏书时,竟然要求高力士为他脱靴。在封建宫廷礼仪森严的环境中,
高力士地位颇高且深受皇帝信任,而李白全然不顾这些,凭借酒兴随性而为,这种行为极大地冒犯了高力
士的尊严,体现出李白不被宫廷等级规范所束缚,行事肆意洒脱的狂放性格。同时"令龙巾拭吐,御手调羹,
贵妃捧砚”等行为更是将他在宫廷中恃才傲物、不拘小节的狂放姿态展现得淋漓尽致,他仿佛超脱于宫廷常
规的尊卑秩序之外,只依自己的才情与真性情行事,也正因如此,才招致了高力士与杨贵妃的不满,为他
后来被"赐金放归"埋下了祸根。
“白浮游四方,欲登华山,乘醉跨驴,经县治,宰不知,怒,引至庭下曰:‘汝何人,敢无礼?’白供状不书姓
名,曰:’曾令龙巾拭吐,御手调羹,贵妃捧砚,力士脱靴。天子门前,尚容走马;华阴县里,不得骑驴?
从这些语句中可以看出,李白离开宫廷后,在游历途中依然保持着他的狂放作风。他醉酒骑驴经过县府,
面对县官的质问,不仅毫无惧色,还以曾经在宫廷中的特殊经历来回应,言语中透露出一种对县官权威的
漠视以及对自己过往辉煌经历的自豪与不羁。他用"天子门前,尚容走马;华阴县里,不得骑驴?”这样的反
问,将自己与天子相提并论,强调自己曾经在宫廷所受的特殊待遇,以此来反驳县官的指责,鲜明地表现
出他无论身处何种境地,都不会改变自己狂放不羁的个性,始终坚守自我,不受外界约束,以一种特立独
行的姿态面对世间的人和事。
【点睛】参考译文:
李白,字太白,峰山以东人氏。母亲梦见长庚星生下了他,于是用"白”作他的名,用"太白"作他的字。
天宝初年,李白从蜀中来到京城长安,当时他的本领尚未施展,就把自己所作的诗歌献给贺知章看,(贺
知章)读到《蜀道难》一诗时,感叹地对李白说:"你啊,是被贬谪到人间的仙人啊!"就解下自己身上的金
龟饰物来换酒,与李白整天为乐。于是向玄宗推荐了李白。玄宗在金銮殿召见了李白,与他谈论时局国政。
李白献上颂文一篇。皇上很高兴,赐给他饭食,并亲手为他调匀肉汤,降旨任命李白为翰林供奉。李白曾
在皇上面前大醉,起草诏书,让高力士为他脱靴。高力士以此为羞辱,就指摘李白《清平调》中引用的赵
飞燕的典故,用来激怒杨贵妃。皇帝每次想要给李白官做,贵妃总是阻止。李白更加高傲放达,与贺知章、
李适之、汝阳王李进、崔宗之、苏晋、张旭、焦遂并称为"饮酒八仙人"。后来他恳求回乡。玄宗赏赐给他黄
金,下诏让他回家。
李白云游四方,想要登华山,带着醉意跨在驴身上,路过县衙门,县令不认识李白,十分生气,派人把李
白带到公堂上问道:"你是什么人,敢这样无礼?”李白在供词中不写姓名,只写:"呕吐后曾使皇上用手巾
擦嘴,吃饭时皇上亲手为调匀肉汤,写字时杨贵妃捧着砚台,高力士帮着脱靴。在天子殿门前尚许我纵马
奔驰;华阴县衙门口,却不能骑驴而过?"县令看了,又惊又愧,忙行礼道歉说:"不知道是翰林学士来到此
地。”李白大笑着扬长而去。安禄山叛乱时,玄宗避难蜀中,永王李璘统管东南地区。李白当时隐居于庐山,
被李璘招聘为军中幕僚。后来李璘起兵造反,李白潜逃回到彭泽。李璘失败后,李白受牵连被关在济阳的
监狱中。当初,李白漫游到并州,见到郭子仪,感到此人非同寻常,曾解救过郭子仪的死罪。到这时,郭
子仪向朝廷申请解除自己的官爵来赎免李白的死罪,于是皇上下旨改判李白流放夜郎。
三、名著阅读
摘记1:
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
/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
摘记2:
透过雪夜的草原/那些被烽火所啮啃着的地域,/无数的,土地的垦植者/失去了他们所饲养的家畜
/失去了他们肥沃的田地
摘记3:
播种者呵/是应该播种的时候了,/为了我们肯辛勤地劳作/大地将孕育/金色的颗粒
(《艾青诗选》)
14.诗人在三首诗中都运用了哪一意象?试选择其中一首分析这一意象的作用。(4分)
15.学校举行主题为“如何读诗"的学习经验分享活动。请你从下列作品中选择一部,结合相关内容,给刚升
入初中的学弟学妹提供你的阅读建议。(10分)
《艾青诗选》《泰戈尔诗选》《唐诗三百首》
【答案】14.土地
《我爱这土地》,土地象征祖国大地遭受的无尽的苦难;《雪落在中国的大地上》,土地是苍老衰弱、正
备受苦难的祖国的象征;《复活的土地》土地只腐朽的日子即将结束,新生的、光明的日子即将到来。"土
地"这一意象寄寓着作者对祖国深深的爱。15.示例一:《艾青诗选》,把握诗歌的意象。读诗,要透
过诗歌中的形象,理解诗歌的深层内涵。例如《艾青诗选》中"太阳""黎明"等意象,艾青能够赋予它们深刻
的思想内容,从而使其诗歌在艺术与思想内容方面形成了有机的统一。如《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开头
的"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寒冷在封锁着中国呀......"这里的"雪"既是对大自然景象的如实描写,又是当时惨
遭战乱的现实的艺术写照,不仅仅表现了自然界的寒冷,更是对政治气候和民族命运的暗示,表达了深刻
的思想内容,为诗篇后面倾诉心曲、抒发忧国忧民的深情做了铺垫。
示例二:《泰戈尔诗选》,体会诗歌的理性美。《泰戈尔诗选》中有很多富有哲理的小诗,《飞鸟集》就
是一部富于哲理的格言诗集,里面的每首诗都不长,短的仅一两行,长的也不过三四行。它们如格言警句
一般简洁明快,发人深省。例如:"权威对世界说道:你是我的。世界便把权威囚禁在她的宝座下面。爱情
对世界说道:“我是你的。世界便给予爱情在她屋内来往的自由。”这段话生动地诠释了深刻的人生哲理。
示例三:《唐诗三百首》,体味诗歌的情感。例如《唐诗三百首》中能读到心怀天下、忧国忧民的士人情
怀,也能感受到寄情山水、怡然自得的隐逸之风;有慷慨激昂的壮士,也有落寞黯淡的愁肠,还有婉转低
回的心曲。如杜甫的《春望》,开篇描绘国都萧索的景色,到眼观春花而泪流,耳闻鸟鸣而怨恨;再写战
事持续很久,以致家里音信全无;最后写到自己的哀怨和衰老,环环相生、层层递进,创造了一个能够引
发人们共鸣、深思的境界。表现了在典型的时代背景下所生成的典型感受,反映了同时代的人们热爱国家、
期待和平的美好愿望,也展示出诗人忧国忧民、感时伤怀的高尚情感。
【解析】14.本题考查诗中意象。
首先明确三首诗都运用了“土地"这一意象。
对于摘记1中“土地”意象的作用:根据诗中的“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可知,"土地"在这里象征着祖国
大地。"暴风雨”代表着侵略者以及侵略者带来的灾难。"土地"遭受"暴风雨”的打击,形象地描绘出祖国大地
正在遭受侵略者的残酷蹂蹒,饱受战乱之苦。诗人以鸟自喻,即便死了也要把羽毛腐烂在土地里面,深刻
地表达出诗人对祖国这片土地深深的眷恋以及对祖国遭受苦难的痛心。这种对“土地”的情感,其实就是对祖
国的热爱,即使祖国千疮百孔,依然不离不弃,愿意为之奉献一切。
对于摘记2中“土地”意象的作用:从"透过雪夜的草原/那些被烽火所啮啃着的地域“可知,"土地”象征着苍
老衰弱且正在遭受苦难的祖国。"雪夜”营造出一种寒冷、压抑的氛围,"烽火"则体现出战争的残酷。"土地"
被"烽火"啮啃,说明祖国大地正在被战争无情地破坏,百姓流离失所,土地失去了往日的生机。诗人通过描
绘这片受苦的"土地",抒发了对祖国命运的深切担忧,以及对受苦人民的同情,体现出诗人对祖国深沉的爱,
希望祖国能摆脱苦难。
对于摘记3中“土地”意象的作用:根据"播种者呵/是应该播种的时候了,/为了我们肯辛勤地劳作/大地
将孕育/金色的颗粒"可知,这里的"土地”象征着腐朽的日子即将结束,新生的、光明的日子即将到来的祖
国。"播种"象征着人们为了美好的未来而进行的努力奋斗。"土地"从之前的苦难象征,转变为即将孕育希望
的象征,体现出诗人对祖国未来充满信心。诗人通过"土地"意象的变化,表达了对祖国新生的坚定信念,以
及对祖国的热爱和对美好未来的憧憬。
15.本题考查名著阅读。
《艾青诗选》
了解时代背景:艾青的诗歌创作与他所处的时代紧密相连。例如在20世纪30年代,国土沦陷、民族危亡,
他的作品多写国家民族的苦难、悲伤与反抗,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消防公司笔试题目及答案
- 消防法务岗面试题及答案
- 国际护士的工作职责
- 家庭教育在危机应对中的重要性
- 六年级上册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
- 七年级下册期末语文试卷
- 人教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一匹出色的马 语文园地二测试卷
- 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上册期末检测语文试卷(一)
- 产科新入科护士培训计划
- 能源公司分立操作流程
- 人工智能标准化白皮书
- 2021译林版高中英语选择性必修一课文翻译
- 0720小罐茶品牌介绍
- 二级、三级电箱接线图
- 2022年食品卫生通则第三版(中文版)
- 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eck Disabilitv Index,NDI
- 名著导读《红楼梦》PPT课件(完整版)
- 吉林省办学基本标准手册
- 4车道高速公路30米预应力混凝土简支T梁桥上部结构设计_论文
- 2020年广东省中考物理试卷分析
- 脱氨蒸氨工段操作规程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