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5年中考语文二轮复习:主题情境型默写专题练习题
主题词01:共享
1.共享,就是愿意敞开心扉,与他人共情,“①,起坐而喧哗(者)”(《醉翁
亭记》),欧阳修醉情山水,与滁人共享宴酣之乐;“②,
③"(《答谢中书书》),陶弘景信笺传情,与谢中书共享比
肩贤者的心愿;“④,⑤(《夜雨寄北》),
潇潇雨声中,李商隐遥想妻子,期望与其共享此情此景:“沉舟侧畔千帆过,
⑥"(《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推杯换盏间,刘禹锡答谢白乐天,
与其共享豁达洒脱的心志;“⑦—,⑧.”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酒酣沉睡时,辛弃疾梦回疆场,与好友共享昔日驰骋
沙场的英姿。
主题词02:知己
2.何谓知己?知己就是“我寄愁心与明月,①"的休戚与共(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
标遥有此寄》),是“②,③”的义无反顾(李贺《雁门太守行》),是“④,
⑤"至死不渝(李商隐《无题》),是可以克服空间阻隔的“海内存知己,
⑥"。没有知己,人们就会感到孤独寂寞,“念天地之悠悠,⑦”(陈子昂
《登幽州台歌》)。“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才,⑧",这是千里马的悲哀,因
为它没有遇到伯乐这样的知己。
主题词03:和
3.下面是“和合文化”探究组的探究成果,请你补全。
“和”是古人自处时的宁静平和。吴均陶醉在富春江美景中,停息物欲之心,获得内心的平
和富足:莺飞戾天者,(1);经纶世务者,(2)o苏轼漫步在沙
湖道中,无论是风吹雨打,还是阳光照耀,都能随遇而安: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3)
“和”是古人对“大同”社会的向往和追求。丰收之年,山西村村民热情好客、民风淳朴:
(4),丰年留客足鸡豚。大道之行,各年龄段的人群都得到合适的安排,弱势群
体都受到关爱:老有所终,壮有所用,(5),矜、寡、孤、独、废疾者(6)。
第1页共16页
“和”是古人面对自然时的天人合一。陶渊明在东篱下与南山相会,闲适的心境与静穆的山
野物我合一:(7),o杜甫在《望岳》中渴望登临泰山之巅,远大
的抱负与巍峨的泰山融为一体:(8),;
河水奔流,孔子发出“逝者如斯夫,(1)”的感慨,珍惜当下;夜未尽,日已升,
王湾感受“海日生残夜,(2)”的壮美,积极乐观;春将逝,花已落,晏殊生发“(3)
似曾相识燕归来”的情思,人生有限,而时间永恒;群山巍峨,杨万里有“政入万山
围子里,(5)”的发现,不被眼前顺利蒙蔽双眼;置身山道,陆游有“⑹,
(7)的欣喜,重拾信心。与亲人别离,苏轼“(8),(9)表达
了对亲人的思念和祝福,也体现了他旷达的人生态度和乐观的精神。
主题词04:思乡
4.古仁人在诗歌中抒发自己的思乡之情,如王湾在《次北固山下》中的
“,”借“大雁”传书以解思乡之情;范仲淹在《渔家傲•秋思》里用
“,”表达征夫们的思乡之情;李白在《渡荆门送别》中的
“,”将故乡水拟人化,借写故乡水有情,表达了诗人离开故乡时
依依不舍,思念故乡的感情。
思乡是永恒的话题,听李白在《春夜洛城闻笛》中吟诵“,”,听崔景页在《黄
鹤楼》中吟诵“,”,岑参在《逢入京使》中,面对前路迢迢,不禁回首故
乡,愁思萦怀,吟诵着“,”。
主题词05:离别
5.同是离别,王勃与入川的朋友告别“,”(《送杜少府之任
蜀州》)尽显洒脱旷达之意;而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
京》)却显示出无限的惆怅;李白则是“,”(《闻王昌龄左迁龙标
遥有此寄》)远远地寄去愁思陪伴友人。
主题词06:爱国忧民
6.穿越时空,对话古人,我们总能从他们的词句里看到家国情怀。《十五从军征》里(1)“遥
看是君家,”是对劳动人民被不合理的兵役制度奴役的同情;从《行
路难》中,能看到李白要冲破一切阻力,为国施展抱负的乐观和豪迈:(2)长风破浪会有时,
;从《木兰诗》中,能读到将士为国杀敌的英勇:(3)
,壮士十年归;在《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里我们又看到了将士守卫
边疆的艰辛:(4),都护铁衣冷难着”;在《己亥杂诗》中我们读到
第2页共16页
了龚自珍虽脱离官场,依然关心国家的前途命运,不忘报国之志:(5),
;在《春望》里,杜甫以乐写悲,让我们与他一起体会到国破家亡的
苦恨:(6),;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中,我们又看到他忘我为人的奉献:(7),o
7.目前房价居高不下,年轻“蚁族”买不起房,不能不发出这样的感慨:
“,”。(用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的诗句作答)而范仲淹
在《岳阳楼记》中“,”这两句也有这样忧国忧民的情怀。
8.“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古诗文中体现家国情怀的作品比比皆是:在《破阵子》中,辛
弃疾慨叹“了却君王天下事,,",抒发爱
国激情和雄心壮志,以及壮志难酬的抑郁和愤慨;在《岳阳楼记》中,范仲淹高呼
“,”,含蓄地表达了自己的政治理想和
远大抱负;在《过零丁洋》中,文天祥低吟“,
",抒写了国破家亡的悲哀。
9.在“养浩然正气,抒爱国情怀”主题演讲活动中,小锋同学选择了以下诗文中的句子来表
现主题。请根据提示,帮他补写完整。
①孟子《富贵不能淫》中主张培养浩然正气的句子是:富贵不能淫,,威武不
能屈。
②秋瑾的《满江红》中抒发民主革命志士济世情怀的诗句是:,因人常热。
③李贺的《雁门太守行》中抒写全体将士忘身报国心愿的诗句
7E:,。
④《木兰诗》中写木兰奔赴战场,跨越关山的诗句是:,。
主题词07:奉献
10.“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这种大爱在李商隐的《无题》里为
“,”,龚自珍在《己亥杂诗》中用“,”诠释,
杜甫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用“,”表现了他舍己为人的博大胸襟
和献身精神。
第3页共16页
【参考答案】
01主题词:共享
1.①觥筹交错②自康乐以来③未复有能与其奇者④何当共剪西窗烛,⑤却话巴山
夜雨时。⑥病树前头万木春⑦马作的卢飞快,⑧弓如霹雳弦惊。
02主题词:知己
2.①随君直到夜郎西②报君黄金台上意③提携玉龙为君死④春蚕到死丝方尽⑤蜡炬成灰泪
始干⑥天涯若比邻⑦独怆然而涕下⑧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03主题词:和
3.望峰息心窥谷忘反也无风雨也无晴
莫笑农家腊酒浑幼有所长皆有所养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或“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会当凌绝
顶一览众山小
不舍昼夜江春入旧年无可奈何花落去
一山放出一山拦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04主题词:思乡
4.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05主题词:离别
5.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我寄愁心与明月,随
君直到夜郎西
06主题词:爱国忧民
6.松柏冢累累直挂云帆济沧海将军百战死将军角弓不得控落红不是无情
物化作春泥更护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
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7.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8.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先天下之忧而忧
后天下之乐而乐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9.①贫贱不能移②算平生肝胆③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④万里赴戎
机关山度若飞
07主题词:奉献
第4页共16页
10.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主题词08:英雄•雄心壮志
11.曹操的“,;,"(《观沧海》)借想象表现大海吞
吐日月星辰的气势,表现诗人宽广的胸襟和豪迈的气概;李白以“,”(《行
路难(其一)》)体现了诗人坚信抱负必能实现的积极昂扬的精神;苏轼在
“,,"(《江城子•密州出猎》)中,以形象的描画,
表达了自己渴望一展抱负,杀敌报国,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杜甫的
“,"(《望岳》)表现了诗人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
切的雄心和气概。王安石的“,”表现了诗人在政治上高瞻远瞩,
不畏奸邪的勇气和决心。
12.中华民族自古就是一个英雄的民族。这里有王昌龄”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的誓死报国;有辛弃疾“①,赢得生前身后名”的雄心壮志;还有范
仲淹在“浊酒一杯家万里,②"矛盾心情下的执着坚守。
13.吟诵古诗文名篇,感受历代志士仁人的风范。“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
也。®,q”,是为了正义不惜献身的坚定信念;“安得广
厦千万间,",是心忧天下的博大胸怀;“不畏浮云遮望
眼,®”是睥睨一切的非凡气度;“q,西北望,射天
狼”,是建功立业的壮志豪情;“长风破浪会有时,j"是勇往直前的乐
观和自信。
14.(1)古典诗词中酣畅淋漓、慷慨激昂的英雄气概,千百年来感染着一代又一代的炎黄子
孙,苏轼在《江城子•密州出猎》中用“①,”表达
他杀敌报国的远大抱负;李贺在《雁门太守行》中用“②,
"展现他忠君报国的赤诚之心;文天祥在《过零丁洋》中用“③
,”抒发他视死如归的英雄豪情。
(2)英雄的本色是什么?是“①,关山度苦飞”(《木兰诗》)的不辞艰辛,是“年
少万兜鳌,②”(辛弃疾《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的非凡胆识,是
“③,@(李贺《雁门太守行》)的满腔壮志,是“⑤?英
雄末路当磨折”(秋瑾《满江红》)的执着坚守,是“三军可夺帅也,@(《〈
论语〉十二章》)的坚定志向,是“⑦,化作春泥更护花”(龚自珍《己亥杂诗》)
第5页共16页
的无私奉献,是“受任于败军之际,⑧”(诸葛亮《出师表》)的临危受命,是“—
⑨?⑩”(文天祥(过零丁洋》)的视死如归。让我们更新演绎经典名著,追随
那些铿锵前进的脚步。
主题词09:用典
15.用典是诗人委婉抒情的常用手法之一。李白的“,”(《行路难》其
一)用姜尚、伊尹两个典故,表达了自己希望能够重新得到任用的愿望;刘禹锡的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用向秀、王质两个典故,
表达了对受害朋友的怀念与岁月易逝、人事变迁的感叹;李贺的
“,”(《雁门太守行》)引用战国时燕昭王置千金于黄金台上以
招揽人才,表现将士誓死报效朝廷的决心;李商隐的“,”(《无
题》)借青鸟的典故传达思念之情;苏轼的“,”(《江城子•密
州出猎》)引用冯唐持节赦免魏尚的典故,表达了作者渴望得到朝廷的信任和重用之情;范仲淹
的“,"(《渔家傲•秋思》)用东汉窦宪追击北匈奴获胜在燕山
刻石记功的典故,表达了作者渴望建功立业的思想感情;秋瑾在《满江红•小住京华》中
“?"化用白居易《琵琶行》中的句子,
表达了知音难遇、抱负难以施展的孤寂与苦闷。
主题词10:人生感怀与哲理
16.苏轼在《水调歌头》中用“,”劝慰世人许多事情自古来就难以周全;
刘禹锡在《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的“,”,对世事的变迁和仕宦的升
沉,表现出豁达的襟怀,至今仍常常被人引用,并赋予它以新的意义,说明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
物;王湾在《次北固山下》中的“,”描写时序交替中的景物,暗示着
时光的流逝,蕴含自然理趣,给人以乐观、积极、向上的艺术鼓舞力量。
17.青少年应胸怀天下、立志高远:树立“,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正确价值
观;增强“,引无数英雄竞折腰”的民族自豪感;坚定“大道之行也,
”的理想信念,践行“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的
责任担当。青少年还要体察万物、志趣高雅:读王维的“人闲桂花落,",听懂
“落花”之声;读陶渊明的“芳草鲜美,”,欣赏“落英”之美;读陆游的
“,只有香如故”,品味“落梅”之香;读龚自珍的“落红不是无情物,
",体悟“落红”之情。
18.请在下面对话的横线处填写相应的古诗词名句。
第6页共16页
小语:纵观古今,有许多文人经历坎坷,于诗词中抒写心志。他们或登高远望,喟叹“念天
地之悠悠,①—"(陈子昂《登幽州台歌》),抒发内心的孤寂惆怅;或对月抒怀,吟诵“但愿
人长久,②—"(苏轼《水调歌头》),表达对天下离人的美好祝愿。
小文:他们虽受挫困顿却依然昂扬向上,刘禹锡面对宦海沉浮,用“③,
④"(《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来表现自己豁达乐观的胸襟;王安石面对保守派
的非议阻挠,用“⑤,⑥—"(《登飞来峰》)来表现自己锐意改革的决心。
小豫:他们不仅抒个人情怀,也忧国忧民,以天下为己任。杜甫虽个人遭遇不幸却想到“⑦
,⑧"(《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为天下寒士的安居疾呼,期盼国泰民安。他们身上
的积极进取精神总能给处于低谷的人以激励。
19.当“生”与“义”不可兼得时,孟子在《鱼我所欲也》中慷慨陈词:“,
。”孟子的选择是“舍生而取义者也”;当“富贵”与“义”发生冲突时,孔子
的态度是“,。"(用《〈论语〉十二章)中的句子填空)
20.近年来,中国华为公司受到美国等西方势力无理制裁打压,面临着极大的发展困境,”华
为人”不甘屈服,勇于破局,坚持自主创新,始终坚信“,
"。(用李白《行路难》中的句子填空)
21.山水可蕴哲理。王湾的《次北固山下》中“,”
两句写出了时序的交替,气势宏大,将山水景象赋予哲理意味。陆游《游山西村》中
“,”两句写出了路疑无而实有,景似绝而复出的境界,
寓含生活的哲理。
22.政治失意,仕途受阻,成为文人墨客千古不绝的浩叹。但总有一些人,兼济天下的使命感
并没有消磨于壮志难酬的扼腕之中,反倒是一种豁达的情怀跃然纸上。李白被排挤出朝堂时,在
《行路难》(其一)中高歌出“,”的豁达坚定;刘禹锡长
期被贬谪在外,面对白居易的同情不平,吟出“,”的豁达淡然;
苏轼一生宦海浮沉,数次被贬,仍在《水调歌头》中表达出“,”的
美好祝愿。
主题词n:阅读•文化自信
总述:诗文名篇,寄寓着情思和感悟,融进民族文化的血脉。总有一句经典古韵,能道尽生
活之美,让你我看到生活中的诗和远方。
第7页共16页
23.(1)吟诗:“山气日夕佳,①"赏陶渊明笔下秋意颇浓的山野之美;“②
,芳草萋萋鹦鹉洲”,赏崔景页笔下登楼远眺的江景之美;“③,④
”赏王维笔下塞外大漠的雄浑壮丽之美;
诵词:“我报路长嗟日暮,⑤"我们体会到李清照在人生道路上的茫然。“⑥
,⑦”我们感悟到晏殊借落花和归燕传递的惋惜伤感之情。
读文:“⑧,猿鸟乱鸣;夕日欲颓,⑨"陶弘景带我们领略山川之美,
晨曦变化。“富贵不能淫,⑩,威武不能屈”,孟子告诉我们什么是真正的大丈夫。
23.(2)读诗,就是读人生岁月。(1)在谭嗣同的《潼关》”,山入潼关不解平”中读
出了少年人的勇往直前;(2)在杜甫的《望岳》“会当凌绝顶,"中读出了青年人的志存
高远;(3)在陆游的《游山西村》“山重水复疑无路,一中读出了中年人的永不言弃。
读诗,也是读人生际遇。(4)在刘禹锡的《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巴山楚水凄凉地,
中读出了人生的坎坷;(5)在秋瑾的《满江红》八年风味徒思浙”中读出了人
生的困境;(6)在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一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中读出了人生
的担当。
(7)读诗,更是读人生态度。古诗文中还有很多体现作者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的名句,请同
学们写出连续的两句:,。
24.古诗文似一盏盏明灯,点亮我们的生活。王维笔下“大漠孤烟直,①"(《使至塞
上〉)的空旷辽远让我们胸怀广阔;杜甫眼中“②,阴阳割昏晓”(《望岳》)的巍峨高
峻,让我们欣赏世间大美;龚自珍虽脱离官场,依旧关心国家命运,“③,
④”[《已亥杂诗(其五)》]让我们感受心中大爱;李白借用典故
“⑤,⑥”[《行路难(其一)》]写出前路虽艰却信心依旧,让我
们学会乐观积极;王安石登塔远眺“⑦,⑧"(《登飞来峰》)中的深刻
哲理,让我们领悟人生智慧。
25.我爱古诗文,因为这里有情趣,有理想,有古人的情怀与哲思。从诗文中,我读出了豪情
壮志:“长风破浪会有时,”,抒发勇往直前的乐观精神;“,一览
众山小”,蕴含登临绝顶的豪迈气概;“不畏浮云遮望眼,",体现变法革新的政
治理想。从诗文中,我读出了家国忧思:“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是诸葛亮
心系蜀国的忧心忡忡:”,心忧炭贱愿天寒”,是白居易悲天悯人的仁者情怀;
“,"(《泊秦淮》),是杜牧对达官贵人寻欢作乐的忧虑愤慨。从
诗文中,我还读出了深刻的哲理:“海日生残夜,”揭示了新旧更迭、季节交替的
第8页共16页
自然理趣;“,柳暗花明又一村”传递出困境中孕育着希望的人生思考;“野马也,
尘埃也,”道出了天地万物皆有所依凭的客观规律。
26.徜徉诗文长廊,品味古韵之美。在诗词中遇见自然万象:",”(《山
坡羊•潼关怀古》),随张养浩登临潼关,见识潼关的峰峦重叠,河水汹涌;
“,”(《次北固山下》),与王湾乘船远行,感受长
江的浩渺辽阔,风平浪静;“,"(《钱塘湖春行》),和
白居易同游西湖,欣赏西湖的莺歌燕舞,其乐融融。在古文中体味文人情怀:
“,”(《岳阳楼记》),是范仲淹以天下为己
任的济世担当;",”(《出师表》),是诸葛亮不慕荣华的淡泊
志趣。
27.经典古诗文具有穿越时空的强大生命力和艺术感召力。
古诗文能慰藉人们心灵、居家隔离时,看到窗外“(1),"(陶
渊明《桃花源记》)的自然美景,会让你忘却烦恼忧愁。
古诗文能礼赞抗疫英雄,年轻的“大白”们毅然奔赴抗疫一线,那是“(2),
”(《木兰诗》)的义无反顾;退休的老人们走上街头勇当志愿者,那是“(3)
,”(龚自珍《己亥杂诗》)的无私奉献。
古诗文能坚定人们信念,虽然疫情尚未结束,但有党和政府的坚强领导,一定会"(4)
,”(李白《行路难》),迎来胜利的曙光。
28.(1)古诗文是文化的星火,代代相传。读古诗文就是读百种生活、千样人生,在那些作
品里,你可赏自然之趣,“树绕村庄,①"(秦观《行香子》);你
可寄思念之情,“②,燕然未勒归无计。(范仲淹《渔家做•秋思》);
你可悟人生豁达,“③,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④
《》);你可知情感之真,”春蚕到死丝方尽,⑤
"(李商隐《无题》);你可抒报国豪情,“了却君王天下事,⑥
。”(辛弃疾《破阵子.》)。此外,读
“⑦?青衫湿!”(《满江红•小住京华》),你能感受到鉴湖女侠
知音难觅的悲叹:读“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⑧"(《定风波•莫
听穿林打叶声》),你应慕东坡居士坦荡胸怀的澎湃:读“⑨,⑩
。”(《行路难(其一)》)做定知谪仙人对远大理想坚定的信念。
28.(2)在古诗词中,常借用对“头发”的描写,传达不同的情感和人生态度。《木兰诗》
中,"①,对镜帖花黄”表现出木兰恢复女儿身时的欣喜;范仲淹《渔
第9页共16页
家傲•秋思》中用“人不寐,②”表达边防将士对家乡的无限思念;
辛弃疾在《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用“③”昭示自己
功未成身先老的现状;李商隐在《无题》中用“④,夜吟应觉月光寒”
表达对意中人的思念;苏轼在《江城子•密州出猎》中用
“⑤,⑥“表明自己虽年老但仍
思报国的志向;杜甫在《春望》中用“⑦,
⑧”刻画出一个忧愁苍老的诗人形象,表达优国伤时念家悲已的情
感。
29.漫步先秦,咏唱诗经楚辞,我们能体会古人那淳朴美好的情感。在《关雎》的“窈窕淑女,
①"中,我们仿佛看见君子所心仪配偶的美好形象。漫步唐朝,吟诵
律诗绝句,我们能感受到诗人们对自然山水的热爱、对社会民生的关注。在《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的“②,天涯若比邻”中,我们感受到王勃突破时空的真挚友情观;
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的“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③"中,我们感
动于杜甫心系苍生、舍己为人的崇高境界;在《雁门太守行》中李贺用“④
,提携玉龙为君死”表达誓死报国的忠心。漫步宋朝,品鉴长辞短令,
我们能读出诗人们对历史时局的思索、对独特个性的抒发。在《卜算子•咏梅》的“⑤
,只有香如故”中,我们钦佩于陆游坚持正义、独立不倚的清高人格;
在《岳阳楼记》中范仲淹将国家、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用“先天下之忧而忧,⑥
”表达了自己的忧乐观;在《江城子•密州出猎》中苏轼借用典故,
“⑦,何日遣冯唐”表达作者愿意驰骋疆场、为国立功。
30.“国潮热”背后是文化自信。说到底,“国潮热”的流行就是我们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
怀念和传承,而古诗词就像一颗璀璨的明珠,在传统文化的星空中熠熠生辉。在物质生活日益丰
富的今天,我们更应亲近传统文化,让我们走近陶渊明,去体验“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饮
酒》)的淡泊与和谐;让我们走近李商隐,去感受“,
"(《无题》)的执着与奉献;让我们走近王安石,去学习“不畏浮
云遮望眼,"坚毅与无畏;让我们走近杜甫,去感叹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的济世
宏愿;让我们走近文天祥,去崇敬“?"(《过零丁洋》)的凛
然浩气。
第10页共16页
主题词12:山川美景
31.写景要抓景物特征。陶弘景《答谢中书书》中“,”两句写出了山之高、
水之清;柳宗元《小石潭记》中“,”两句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溪水的蜿蜒曲折,
时隐时现。
32.借景抒情是诗歌常用的手法之一。陶渊明的“,"(《饮酒》)
借山气飞鸟表达自己返璞归真的情趣;杜甫的“,"(《春望》)借春临长安,
眼前却是乱草丛生之境传达了自己忧国伤时的感情;白居易的“,”
(《钱塘湖春行》)借莺歌燕舞表现了对西湖的喜爱与留恋;马致远的
“,”(《天净沙•秋思》)借夕阳表现羁旅之人孤寂愁苦之情。
33.山林美景,用“野芳发而幽香,”描绘;秋日情怀,借“,便
引诗情到碧霄”表达。登山,抒发“会当凌绝顶,”的豪情;临水,感受
“潮平两岸阔,”的意境。看见花落,领悟“落红不是无情
物,”的精神;遇到雪飘,想起“忽如一夜春风来,"
的妙喻。离别时,以“海内存知己,”宽慰朋友;迷茫时,以“山重水复疑无
路,”激励自己……中国人有中国人的眼睛,中国人有中国人的心灵。
34.你从雪山走来,春潮是你的风采;你向东海奔去,惊涛是你的气概。我们生于长江边,长
于长江边。长江浩浩西来,逶迤万里。我们的母亲河孕育了多姿多彩的古典文化。出峡口,有渔
者歌曰:,猿鸣三声泪沾裳;渡荆门,有诗仙吟诵:山随平野尽,;
望岳阳楼,范仲淹把酒临风:,横无际涯;行至北固山下,王湾用
“,”抒发新春已到、万物更新的欣喜;扬州酬酢,刘禹锡慨然自
勉:,病树前头万木春;赤壁咏史,杜牧以史鉴今:,。
京口怀古,辛弃疾思接千载: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我们赞美长江,你是无穷的
源泉;我们依恋长江,你有母亲的情怀!
35.江南风景美如画。停在北固山下,你看那”①,江春人旧年”(王湾《次北固山下》),
冬尽春生又是好年景;游览钱塘湖,你看那"②,③”(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早春的鸟儿已经开始忙碌了;站在黄鹤楼上,你看那“④,
⑤”(崔颗《黄鹤楼》),江岸美景清晰明丽、富有生机;寻春乡野,你看那
“⑥,©(陆游《游山西村》),山峦重叠流水萦绕,几处农家茅舍隐于花木
扶疏之间。当然,换个角度,“⑧,夜泊秦淮近酒家”(杜牧《泊秦淮》)还会带给你烟
雨迷蒙的别样情味。
第11页共16页
36.西湖早春,诗人踏青而歌",
(《钱塘湖春行》白居易)展现出了一派莺争暖树、燕啄春泥的勃勃生机,春到人欢的胜景展露
无遗;夏日荷香,濂溪先生颂吟",
(《爱莲说》周敦颐)象征了莲花身处污浊环境而不随俗沉浮、不哗众取宠、不炫耀自己、庄重、
质朴的美好品质;秋天是一个多情的季节,“,
。”(《渔家傲•秋思》范仲淹)体现了西北边塞秋天风光与中原不
同,诗人的怀乡思归之情不禁从中而来。纵是寒冬分别,也别具一番风味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岑参)
以春景写冬景。以梨花喻冬雪,表现出边塞特有的奇异壮丽风光,营造出一种浪漫的意境美。对
季节的敏感,更是诗圣抛开自己的寒冷悲愁,声嘶力竭地为解除天下“寒士”的痛苦而发出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杜甫)
的大声疾呼!
37.一轮落日,斜挂天空,给万物涂上了一层金黄色,也给人们的心情涂上了不同色彩。
“,”(王维《使至塞上》),那一轮落
日,显得亲切温暖,暂时冲淡了诗人心中的丝丝落寞;",
”(龚自珍《己亥杂诗》其五),暮色沉沉,一缕斜阳里,满含着诗
人离京的无限怅惘。
38.月亮清冷的光辉,一直在文人的笔尖流淌,牵动着他们的思绪。“晓镜但愁云鬓改,①
"(李商隐《无题》),写尽了诗人的相思之苦;“②,
夜泊秦淮近酒家”(杜牧《泊秦淮》),秦淮水色夜景凄清朦胧,衬托了诗人落宾孤寂的心境;
“③,④"(陆游《游山西村》),诗人归途希望重游故
地,流露出对田园生活的热爱与向往之情;“⑤,⑥[苏
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词人邀亲人千里共赏佳月,尽显对亲友的思念之情;“⑦
,⑧(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诗人将明月
人格化,含蓄地表达了对朋友的关切之情。
39.“风”时常走进古诗文,营造氛围,传达情感。它来到边关,“,
胡天八月即飞雪”(《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疾风白雪表现出岑参惊奇的心情;它刮过求学
路,“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送东阳马生序》),寒风大雪挡
不住宋濂求学的脚步;它吹向长江,“,”(《次北固山下》),
和缓的江风吹送着船只行驶在宽阔的江面;它经过大海,“,—”(《观沧海》),
第12页共16页
风起波动给曹操营造了广阔的抒情空间;它吹向远方,“O风休
住,"(《渔家傲》),长风劲吹带李清照到梦想的地方。
40.色彩都是古人观察山川日月、草木虫鱼以及在文化征途中记录下的风雅。色彩的背后是审
美,审美的背后是文化。
(1)美是那一抹青绿:“岱宗夫如何?”,杜甫笔下的青山悠悠荡我心;
“,回清倒影”,郦道元文中的绿水长流蕴诗意:“上下天光,",
范仲淹眼中的洞庭湖碧波荡漾显壮观;“,”(《次
北固山下》),王湾眼里的山青水绿如画卷。
(2)美是那一分素色:“忽如一夜春风来,",梨花喻冬雪,诗意在其中;
“,天与云与山与水,",雪后湖之景,逸趣在其中;
“,,盖竹柏影也“,空明澄澈月光,美妙在其中。
主题词13:求学
41.宋濂在《送东阳马生序》中,讲述求学遭到先达训斥的时候,自己”,
",从不出言顶撞,道出了求学时的侍师之态,也是为了劝勉马生重视礼仪,虚心
求教。表达作者求学经历中“苦中有乐”的句子是:
42.《论语》中,指出学习与思考必须紧密结
合:,;
强调只要善于学习,到处都有老师:;强调学习态度要
端正,切莫不懂装懂的句子是:;强调让别人成为自己修身养性
的镜子,学习好的,摒弃不好的句子是Jo
第13页共16页
【参考答案】
08主题词:英雄•雄心壮志
11.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会挽
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12.了却君王天下事燕然未勒归无计
13.①二者不可得兼②舍生而取义者也③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④自缘自在最高层⑤会挽雕弓如满月⑥直挂云帆济沧海(2)①陆游②一任群芳妨③
只有香如故
14.(1)①会挽雕弓如满月②西北望,射天狼③报君黄金台上意④提携玉龙为君
死⑤人生自古谁无死⑥留取丹心照汗青
(2)①万里赴戎机②坐断东南战未休③报君黄金台上意④提携玉龙为君死⑤俗子胸襟谁
识我⑥匹夫不可夺志也⑦落红不是无情物⑧奉命于危难之间⑨人生自古谁无死⑩留取丹心
照汗青
09主题词:用典
15.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莽红尘何处觅知音青衫
湿
10主题词:人生感怀与哲理
16.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17.先天下之忧而忧江山如此多娇天下为公行天下之大道夜静春山空落英缤纷零
落成泥碾作尘化作春泥更护花
18.①独怆然而涕下②千里共婵娟③沉舟侧畔千帆过④病树前头万木春⑤不畏浮云遮望眼⑥
自缘身在最高层⑦安得广厦千万间⑧大庇天下寒俱欢颜
19.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2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残疾人旅游咨询兼职就业协议
- 购物中心运动品牌区域承包经营合同
- 智能门锁系统与云平台对接安装维护服务协议
- 海外施工安全围栏租赁及配套配件供应协议
- 物流运输合作协议忠诚协议战争灾害不可抗力条款及供应链
- 文化产业市场代理补充合同
- 专利许可担保补充协议
- 游艇航海雷达租赁与操作培训协议
- 数据库运营维护服务合作协议
- 抖音区域生活服务提供商合作框架协议
- 2025年春《形势与政策》大作业:怎样正确理解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历史逻辑、实践逻辑与理论逻辑?与国家开放大学形势与政策章节测试题【附答案】
- 2025届山西省太原市高三下学期模拟考试(一)历史试题(含答案)
- 中药炮制技艺与药效关系
- 甘肃民族师范学院招聘工作人员考试真题2024
- T-CNCIA 01037-2024 电子工业用高纯二氧化钛
- 药学创新创业项目
- 大数据在汽车行业的创新应用研究
- 2025年山东省东营市东营区中考模拟地理试题(含答案)
- 西安特教面试试题及答案
- 网吧店长工作流程
- 2025年北京保安证考试试题及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