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农民问题是中国社会的本质问题,从穷民教育开始解决农民问题,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当代中国的社会问题。B.文化重构是乡村重构的核心问题,应立足区域发展多元化样态,打通多学科知识边界,运用多种现代化手段。C.乡村文化建设不能单纯依靠农民,需要农民市民互融互通,以传播城市文明的方式助推乡村文化自觉重构。D.乡愁的建构要强调打造和发展乡村特色,保护具有原地点精神的乡村文化和历史,避免出现万村一面现象。3.下列选项,不符合文中“重构乡村”理念的一项A.某地区与农业院校合作,引入现代农业技术,对农作物实施全过程智能跟踪管理,改变了生产方式。B.某乡村保留了大量的传统建筑和民俗活动,每年吸引成千上万的游客前来观光,带动当地经济发展。C.某村依托丰富的革命文化资源,积极开展乡村文化活动,打造红色文化村落,使革命精神深入人心。D.某地政府划出专款,逢年过节对孤寡老人予以慰问,并为其改造危房,改善了他们的生活居住条件。4.城市文明与乡村文化重构密切相关,请简要说明前者对后者的作用。(4分)5.习近平说:“农村是我国传统文明的发源地,乡土文化的根不能断,农村不能成为荒芜的(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北上(节选)徐则臣谢仰止半躺在椅子上,跷二郎腿,叼着一品梅牌香烟,不屑地睁着半只眼。旁边在唱《贵妃醉酒》,票友们的目光聚在唱和拉的圆心里,只有我堂伯的椅子斜着背对他们。他在等我。但我走近了,他睁开的半只眼也闭上了。堂伯眼睛睁开一下又闭上。“我来看您老人家了。”①堂伯咳嗽了一声,嗓音利索,唱了大半辈子戏居然没唱出咽炎。“昨晚我跟我爸通了一个很长的电话,他让我一定把问候带到。老谢家,他就您这一位兄长了,多大的事也务请您多包涵。”堂伯突然放下二郎腿,噌地站起身,腿脚比我都利索。他转身往外走。我没弄明白他什么意思,②只觉得被闪了一下。眼看着他出了院门,我还晾在原地。一瞬间我做了决定:到此为止吧,明天买上半车火纸,到河边多找几个点烧,总有一处离谢家的祖先更近,我的高三语文试题第3页(共8页)大嗓门平遥公他们能听见。院门口出现半个身子,堂伯对我愤怒地招了一下手。让我出“你爸到底想说什么?”堂伯坐在石桥的栏杆上,背着我说话。“我爸说,推荐上大学的事,我爷爷没做过任何手脚。他也没这个能力。”“停!四十多年了,你爸就让你回来说这句话?”堂伯的嘴唇颜色渐渐发紫变黑。腿脚再好,年龄不饶人,心脏这个发动机还是老化了。我在他旁边下首坐下来,递给他一根烟,帮他点上。我得缓和一下气氛,身体最重要。“伯伯,上一辈的恩怨我没资格介入,也不想介入,但有点切身感受,还是想跟您交流一下。我爷爷对北京的激情的确让人费解,反正我是弄不明白,但是我敢肯定,老爷子是个好人,心软得看一场周信芳的戏都要流好几次眼泪。听说您唱淮海戏,除了周信芳,电视上他看得最多的就是淮海戏。老人家去世前的那些年里,多次想回到运河边,但最后还是作罢,是因为他觉得,误会不能消除,他回来就是刺激你。他想让时间来解决问题。但是您看,时间再伟大,有时候也是不作为的。”“说得轻巧!你知道那种环境下,那样的机会对一个人有多重要么?我为什么唱戏?在一个小地方,只有唱戏,才能把你从平庸的生活里解放出来,过上另外一种生活。你以为我不想去北京?你以为这里的人不想去北京?不为要去那里过日子,而是因为生活在河边,从小就知道这条河一直流到北京,那是终点,都想去终点看一看,流过清江浦的水流到“还是水。”“水跟水不一样。那是谁说的,人不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堂伯说完,瞳孔突然放“赫拉克利特。”我能感觉到,堂伯确实是憋坏了。也因此我突然发现,这些年他对此事不能释怀,放不下的理由其实早有所变化。推荐上大学的机会固然十分宝贵,被冒名顶替的愤怒固然也相当暴烈,但时间总会打磨掉外在的棱角;时间唯一不能消除的,是内心里的好奇与渴望,不仅无力消除,反还做了帮凶,像病蚌成珠一样,时间如运河水一般帮你把一粒沙子越磨越大,直到变成再也不能忽视和排解的珍珠。也许很多年里,堂伯自己都没意识到,事情已经悄然起了变化。想起父亲跟我说过,仰止堂伯是个游泳好手,年轻时他们在运河里比赛,从大闸口出发,③仰止伯伯总是第一个游到水门桥。“伯伯,我郑重邀请您去北京。愿意见见我爸妈,就见;不愿见,咱们就好好看看通州段的运河。就在我家门口。我可以陪您从这头一直走到那头。”堂伯盯着我看,眼睛开始发亮,水珠聚集产生了光。他把烟吸得很响,吸烟的声音都带了鼻音,嘴唇也开始哆嗦。我,考虑一下。他站起来,脚底下飘飘忽忽地往南走。院子里谁我主爷起义在芒砀,拔剑斩蛇天下扬。怀王也曾把旨降,两路分兵进咸阳。先进咸阳为皇上,后进咸阳扶保在朝纲。也是我主洪福广,一路上得遇毫无犯军威壮,我也曾约法定过三章。项羽不遵怀王约,反将我主贬汉王。那天离去匆匆,留下住址,又和孙晏临采风去了。回到酒店,前台转告我,一位老先生高三语文试题第4页(共8页)留了封信。我打开信封,半张纸,只有五个字:永思园公墓。心从未放下。真希望运河自济宁以北从未断流,我们就可以随时把想说的话放到运河里,天,我的祖先是最忠实的听众。说完了,我在谢平遥的墓前蹲下来,想象祖父回忆中那个坐在藤椅里的胖老头。祖先是一件遥远的事。我蹲在遥远的祖宗跟前抽了一根烟,站起来时,发现旁边站着一个人。两列坟墓之外的地方,背着手站着堂伯谢仰止。“伯伯。”堂伯对我点点头,背着手走过来。能告诉我祖宗的墓地,人还过来,至少说明他正视了历史。一辈子揣心里放不下的事,谁也无权要求他原谅,我说:“谢谢伯伯。”他对我摆摆手:“不想提了。”他的声音沙哑不少。他对着祖先的坟墓说:“祖宗们在上,仰止和望和来看你们了。当年平遥先祖沿运河去了北京,今天望和沿运河又回到清江浦,这也是咱们谢家几代人聚得最全的一次了。大道理仰止也说不了多少,就给列祖列宗唱一段我自己写的《长河》,就当给祖宗们再奠一杯薄酒了。”开腔吓我一跳,从平遥公的北上到我的南下,堂伯简明扼要地把清江浦谢家的历史梳理一遍。几代人或为事业,或为志趣,或为生计,谢家的经历竟一直不曾远离运河左右。我明白堂伯昨夜为什么没休息好了,他熬到半夜,把我编进了唱词里。除了管理人员,永思园里只有我们俩,④堂伯把声音彻底放开,苍凉宽阔,悠远绵长,整个唱段里听得见洪波涌起、涛声阵阵。A.堂伯在等我时表现出一种拒人于千里之外的姿态,小说对此进行细致刻画,凸显出人物鲜明而独特的性格特点。B.小说在我与堂伯对话过程中交代了嫌怨产生的来龙去脉,也传达出我们一家对冒名顶替上大学一事的深深歉疚。C.堂伯在听到我诚邀他进京后,一时间情绪颇为激动,说明他动心了,这对他后来态度的转变无疑起到促进作用。D.小说以家族小故事反映时代大变迁,将个人命运置于历史和现实的时空交错中,增加了叙事的曲折性和厚重感。A.①用咳嗽回应问候,表现出堂伯对我的怠慢与不屑,暗含他对过往恩怨难以释怀。B.②既说明堂伯抽身外出行动之迅疾,又刻画出我因始料未及而瞬间产生的失落感。C.③强调了堂伯性格中根深蒂固的不服输精神,侧面揭示他对往事耿耿于怀的原因。9.“运河”在小说中与谢家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承载着丰富的意蕴。请简要分析。(6分)高三语文试题第5页(共8页)二、古代诗文阅读(37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2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晁错论观读汉史,见景帝杀御史大夫晁错,以姑息吴王濞,痛其非罪也,故直笔而议。错,颍川人。起于诸生,事文帝为太常掌故,以英词射策,累擢为中大夫。及景帝即位,极言献替,未尝不忠于心,乃命副丞相。错所以推心不顾,思永汉室,而患诸侯侈大,上书请削其土,是用剪其翼而固其本也。度错之志,岂有负汉哉?原吴濞之反,诚有由然。间人骨肉而塞小忿,自非上达,能不生怨?怨端既立,臣节安附?欲无为逆,终不可得也。盖以南方富殖,而诸夏初乂,狂夫为计,料胜一举,遂摇长舌交结七国,借诛错为名。景帝无非常之见,而听乱臣一说,乃斩错不问。冀其纾难,而七国之兵曾不少减,是以察其来不为错明矣。且袁盎与错宿不相善,况景帝岂不知二臣之不叶?而听偏议,是为臣之报隙也,若宗社何?及邓公吴还,乃欷歔长悲,益为天子之羞尔。始高祖封濞于吴,已识东南之必乱,于时岂有错削地之议?盖天之历数有理乱也。脱使无梁国以绝其道,无条侯①以耀其武,则秦之鹿复骇,盎之肉可食。初,错介然孤立,指画高议,大臣疾,小臣怖,人人束约,各欲剌刃。其父知其必戮也,而深病之,答曰:所以尊君上,安宗庙。父曰:刘氏安晁氏危矣吾不忍见祸及先祸死矣。噫!夫史臣责错之父不逮赵括母,何其鄙也!夫赵括持必败之势,而母言于赵王,不可使将,及括失律,母以先见获宥。晁错用至忠之略,与必败之势异也。其父虽惧祸至,奈其子所筹国之大事也。且使括母言之,足称明妇人也;使错父言之,是沮其子为忠也。孰可拟议?或人有复言错忠则有矣,而智不足。愚则不尔。夫忠所以补君,智所以济身。苟图济身,则忠有不遂。忠有不遂,是臣不臣,亦何生为?贼由袁盎,昧在景帝,非智之短,时不与也。古云直木先伐,愚智何道哉?每涂对一处给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3分)刘氏安A晁氏B危矣C吾不忍D见E祸F及G先祸H死矣。A.献替,是“献可替否”的略语,指臣子向君主进献合理化建议,废除不可行的措施。B.诸夏,周朝王室所分封的中原各个诸侯国,亦指中原地区,常与偏远地区相对而言。高三语文试题第6页(共8页)三、语言文字运用(本题共5小题,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2题。三、语言文字运用(本题共5小题,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2题。诗书画三者如何达到有机统一?方薰在《山静居画论》中这样说:“以题语位置画境者,画亦由题益妙。高情逸思,画之不足,题以发之。”书画三位一体的关系。①诗的质量不但要达到画的水准,而且题画诗的书法也要遵循整副但是,这样的理论还是落在了实践后面。②比方薰早近半个世纪的郑板桥,已经在艺术上做到了三者有机统一。郑板桥在画中写诗,一首不满足,再写一首,有时甚至把诗写到画的主体石头上。他这样“位置画境”,丝毫没有造成对画面的干扰。这是因为他的书法自一和谐。如《竹石》:“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潮——(甲)?分明是在写人。③他的“高情逸思”确实提升了“画之不足”。人处乃在题画诗将这种植物的自然之声(乙)。郑板桥曾在《竹石图》中题写过“胸中之是诗人胸中一股为百姓疾苦而郁积之气,时时处处一触即发。“一枝一叶总关情”,画中之竹的一枝一叶获得了诗中之竹的精神,④而诗中之竹又因画中之竹获得了感性形象。18.文中第一段有两处错别字,请找出并加以改正。(2分)19.请在文中A、B两处填入恰当的成语。(2分)20.文中画横线的部分有两处表述不当,请指出其序号并做修改,使语言准确流畅,逻辑严密,不得改变原意。(4分)21.请在文中甲、乙、丙三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6分)22.文中引用郑板桥的这两首题画诗极具典型性,请简要分析。(4分)四、写作(60分)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有人说,每个生命都要依恋另一个生命,相依为命,结伴而行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人信息;不少于800字。A.晁错凭借出众的文采通过选拔考试,在文帝时得到多次提拔;景帝即位后,他忠心侍B.作者认为吴王刘濞反叛并非因为晁错削藩,而是早有野心,他联合七国造反,意欲夺取南方富庶之地,对此汉高祖早有预见。借机得报私怨,让国家陷入到战乱之中。D.晁错耿直孤傲,四面树敌,终招杀身之祸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1)错所以推心不顾,思永汉室,而患诸侯侈大,上书请削其土,是用剪其翼而固其本也。(2)冀其纾难,而七国之兵曾不少减,是以察其来不为错明矣。(3分)14.作者在行文中引入对赵括之母和晁错之父不同做法的比较,这样写有何用意?(5分)(二)古代诗歌阅读(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仓储物流配送合同规范
- 纺织技术创新思路试题及答案
- 纺织行业新兴市场的开发与设计趋势探讨试题及答案
- 2025黑龙江大兴安岭林业集团公司招聘扑火队设备操作员73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福建泉州市仙公山风景名胜区有限公司招聘7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年驻马店全域矿业开发有限公司招聘27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年山东省科创集团有限公司权属企业招聘12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哈尔滨委托协议翻译电话
- 艺术类期末试题及答案
- 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可行性分析与发展前景
- 《电缆状态监测》课件
- 青梅绿茶测试题及答案
- GA 1812.2-2024银行系统反恐怖防范要求第2部分:数据中心
- 2025至2030中国智慧消防行业发展状况及未来前景研究报告
- 联锁系统设备调试施工作业指导书
- 热网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 乡村振兴智慧农业项目计划书
- 2024年陕西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生物试卷真题(含答案)
- 国家职业技术技能标准 6-31-01-03 电工 人社厅发2018145号
- 2024《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若干规定》全文课件
- 中考数学二元一次方程专题训练100题(含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