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课古代农业_第1页
第一课古代农业_第2页
第一课古代农业_第3页
第一课古代农业_第4页
第一课古代农业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一一课程目标:

1、知道古代中国农业的主要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

2、了解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黍稷粟麦稻五谷丰登猪马牛羊鸡狗六畜兴旺十二生肖:鼠牛虎兔龙蛇马羊猴鸡狗猪神农的传说

神农氏“因天之时,分地之利,制耒耜,教民农作。”成为农业的始祖。神农氏,即炎帝,远古传说中的太阳神。传说炎帝神农,人身牛首,三岁知稼穑,长成后,身高八尺七寸,龙颜大唇。神农氏本为姜水流域姜姓部落首领,后发明农具以木制耒,教民稼穑饲养、制陶纺织及使用火,以功绩显赫,以火得王,故为炎帝,世号神农,曾建都山东曲阜,并被后世尊为农业之神。神农氏又曾跋山涉水,尝遍百草,找寻治病解毒良药,以救夭伤之命,后因误食“火焰子”肠断而死。《神农本草经》即是依托他的著作。炎帝神农在位120年,传七代世袭神农之号,共计380年。骨耜石斧远古耕作方式刀耕火种(火耕)以牛田铁犁牛耕春秋战国“刀耕火种”——“以牛田”耕作方式和工具的演变重大突破曲辕犁(唐)耦犁(东汉)古代中国农业生产最主要的特点:精耕细作的技术注意相关知识点的记忆:耦犁(二牛抬杠)一牛挽犁曲柄锄(便于中耕)大镰(便于收获)……牛耕铁农具曲辕犁(唐代)思考:古代中国耕作方式的发展会产生什么影响?①积极:提高生产效率,

使农产品的亩产量有所提高。促进农业发展,为农业生产的精耕细作创造了条件。推动社会进步。

②局限:长期以来,没有革命性的进步。

(中国古代农业)积两千年的累计,才有增长4.5倍的成绩,按年平均增长率计算,仅为0.1‰。这个发展速度,……但若与欧洲一些国家资产阶级革命前后的增长率相比(英国工业革命前农业生产增长率为40%,年平均增长率为5%。)就显得极为缓慢了。

——王家范《百年颠沛与千年往复》

中国古代土地制度的基本形态历史时期土地制度表现形式原始社会土地公有制奴隶社会(商周)国王土地所有制、贵族使用

井田制封建社会(战国以来)以私有制为主体的多种土地所有制地主土地私有制自耕农土地私有制君主土地私有制国有土地所有制(均田制)①现象:②原因:③影响:④努力:土地兼并现象严重(土地高度集中)封建经济的发展,导致私有土地制度的出现并发展;

A、导致农耕生产秩序的严重破坏。B、严重影响了国家的赋税收入。C、引起社会动荡不安。D、出现租佃关系的普遍化。A、许多开明的政治家.B、农民阶级.历图改革田制,缓和土地兼并造成的社会矛盾。

未成功爆发了农民起义,大都直接或间接地提出了“平均”的口号。

发展农业的一项重大活动——兴修水利;

1、传说:2、战国:3、汉代:4、唐代\明清:大禹治水都江堰和郑国渠井渠法、治理黄河(王景)

灌排工具的改进翻车复原图筒车复原图现代筒车灌溉工具的改进中国历史上最激动人心的工程不是长城,而是都江堰。余秋雨为什么都江堰—青城山能成为世界文化遗产?(以下是评选条件)

1、代表一种独特的艺术成就,一种创造性的天才杰作;

2、能在一定时期内或世界某一文化区域内,对建筑艺术、纪念物艺术、城镇规划或景观设计方面的发展产生过大影响;

3、能为一种已消逝的文明或文化传统提供一种独特的至少是特殊的见证;

4、可作为一种建筑或建筑群或景观的杰出范例,展示出入类历史上一个(或几个)重要阶段;

5、可作为传统的人类居住地或使用地的杰出范例,代表一种(或几种)文化,尤其在不可逆转之变化的影响下变得易于损坏,

6、与具特殊普遍意义的事件或现行传统或思想或信仰或文学艺术作品有直接或实质的联系。如果你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负责人,请你给都—青文化遗产写一个批准理由1)都江堰在世界水利史、青城山在中国道教史上具有开创性;

2)都江堰是人类文明的结晶,在世界科学技术史上独树一帜

3)青城山道教和都江堰水利工程是中华民族文化划时代的杰作,对后世产生了巨大影响

4)青城山是中国道教的发源地,天师道的祖山、祖庭

5)青城山--都江堰是全世界亚热带山地生物多样性保护最完整的地区

井渠法的发明,是我国古代一项独特的创举。它既能解决在地表无法开渠的问题,又能减少明渠水在输送过程中的蒸发和渗漏。井渠法很快就推广到甘肃、新疆一带水分容易蒸发的干早地区。至今仍在新疆农业生产中起着重要作用的坎儿井,就是在井渠的基础上加以发挥改进而成的。竖井(直井),主要是为挖暗渠和维修时人出入及出士用的。暗渠是坎儿井的主体,明渠,就是至农田的出水口。涝坝,就是蓄水池,积蓄一定水量灌溉农田。思考:影响农业经济发展的因素有哪些?自然条件、技术、水利、土地制度、政策、劳动者……各抒己见:阅读课本,对照一下,分类一下:三、促进中国古代农业发展的因素是哪些?

(耕作方式的演进、生产工具的革新)(水利事业的发展)1、从“刀耕火种”到“以牛田”2、大禹和他的继承人四、阻碍农业发展的因素又有哪些?1、贫者无立锥之地;(土地兼并)2、泰半之赋;(赋税)3、沉重的力役;(徭役)图片所反映的生产生活方式?结合图文材料和本课所学,谈谈我国古代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五、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特点1、以铁犁牛耕为主要耕作方式,水利工程发达,形成了比较成熟的农业技术。2、生产技术:精耕细作的技术是古代中国农业生产最主要的特点。3、经营方式:小农经济是农业生产的基本模式。4、封建经济的基本形态: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5、土地高度集中,地主和农民的阶级矛盾激化,民众暴动不断发生。(主要土地所有制形式:地主土地所有制)6、小农是封建国家赋税和徭役的主要承担者。巩固练习1、“富者田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反映的社会现象是

A、土地高度集中B、赋税繁重

C、力役沉重D、贫富分化严重2、中国古代专制王朝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是

A、人头税B、农户交纳的赋税

C、土地税D、茶税3、统治者常采取措施限制土地兼并,其最主要的目的是

A、解决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主要矛盾

B、安抚农民,保证国家税收,稳定统治

C、防止地方割据势力的发展

D、维护国家统一与稳定4、汉代开始出现的农业生产工具有①曲柄锄②大镰③耦犁④一牛挽犁

A、①②③ B、①②④C、①③④ D、①②③④5、关于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表述不正确的是

A、以家庭为生产、生活的基本单位,自给自足

B、农民占有少量的生产资料,精耕细作

C、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男耕女织

D、封建政府经常纵容地主兼并土地。到目前为止,生产力已经进行了四次二级飞跃:一是旧石器时代向新石器时代的飞跃;二是新石器时代向金属工具时代的飞跃;三是金属工具时代向机器时代的飞跃;四是机器时代向电脑时代的飞跃。下一个即将到来的生产力的二级飞跃是电脑时代向机器人时代的飞跃。这次飞跃同时也是第二次一级飞跃。飞跃的完成标志着自动生产社会发展阶段的到来。9、青少年是一个美好而又是一去不可再得的时期,是将来一切光明和幸福的开端。。5月-255月-25Sunday,May11,202510、人的志向通常和他们的能力成正比例。13:17:2813:17:2813:175/11/20251:17:28PM11、夫学须志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5月-2513:17:2813:17May-2511-May-2512、越是无能的人,越喜欢挑剔别人的错儿。13:17:2813:17:2813:17Sunday,May11,202513、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5月-255月-2513:17:2813:17:28May11,202514、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11五月20251:17:28下午13:17:285月-2515、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五月25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