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攀枝花市2024年中考化学试题(含解析答案)_第1页
四川省攀枝花市2024年中考化学试题(含解析答案)_第2页
四川省攀枝花市2024年中考化学试题(含解析答案)_第3页
四川省攀枝花市2024年中考化学试题(含解析答案)_第4页
四川省攀枝花市2024年中考化学试题(含解析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四川省攀枝花市2024年中考化学真题

一'选择题(本大题包括广16题,每小题2.5分,共4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物质的主要材料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

A.棉花被芯B.合成橡胶C.陶瓷茶具D.铜锌合金

【答案】B

【解析】【解答】A.棉花属于天然纤维,故错误;

B.合成橡胶属于合成材料,故正确;

C.陶瓷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故错误;

D.铜锌合金属于金属材料,故错误。

故答案为:B。

【分析】合成材料包括塑料、合成纤维和合成橡胶。

纯金属、合金属于金属材料。

2.石榴幼果膨大期需要施用一种含氮、磷的复合肥。下列化肥中满足条件的是

A.KNO3B.(NH4)2HPO4C.NH4C1D.Ca3(PO4)2

【答案】B

【解析】【解答】A.KNO3中含有氮、钾元素,不含磷元素,故不符合题意;

B.(NH4)2HPO4中含有氮、磷元素,故符合题意;

C.NH4cl中含有氮元素,不含磷元素,故不符合题意;

D.Ca3(PO4)2中含有磷元素,不含氮元素,故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根据化学肥料含有的元素种类分析。

3.下列化学用语书写正确的是

A.2个氧原子:Ch

B.氧化铁的化学式:FeO

C.五氧化二氮的化学式:O5N2

D.由四个磷原子构成的单质分子:P4

【答案】D

【解析】【解答】A.原子的表示方法,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该原子,就在其元素符号

前加上相应的数字。2个氧原子表示为20,Ch表示氧气、一个氧分子,故错误;

B.氧化铁中铁元素显+3价,氧元素显-2价,氧化铁的化学式为Fe2C>3,FeO中氧元素显-2价,铁元素显

+2价,名称为氧化亚铁,故错误;

c.化合物化学式的书写一般规律:金属在前,非金属在后;氧化物中氧在后,原子个数不能漏,正负化

合价代数和为零,化合价数值约到最简交叉写在元素右下角。五氧化二氮的化学式为N2O5,故错误;

D.由四个磷原子构成的单质分子表示为P4,故正确;

故答案为:Do

【分析】A、原子的表示方法,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该原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

应的数字。

B、在化合物中元素的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

C、化合物化学式的书写一般规律:金属在前,非金属在后;氧化物中氧在后,原子个数不能漏,正负化

合价代数和为零,化合价数值约到最简交叉写在元素右下角。

D、根据化学式的含义分析。

4.下列气体中,能引起温室效应的是()

A.COB.CO2C.SO2D.NO2

【答案】B

【解析】【解答】解:温室气体主要包括二氧化碳、甲烷、臭氧、氟利昂等,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能形成

酸雨,一氧化碳使人中毒,但它们不会造成温室效应,二氧化碳是引起温室效应的主要气体.

故选:B.

【分析】根据温室气体的种类判断,产生温室效应的气体主要是二氧化碳,此外还有甲烷、臭氧、氟利

昂等.

5.下列实验操作或装置正确的是

Q

D.制取氢气a

锌粒4白一稀硫酸

【答案】D

【解析】【解答】A.用胶头滴管吸取液体先按住胶头,挤压出空气,再插入被吸液体,以免挤入的空气

与瓶内试剂发生反应,故操作错误;

B.使用酒精灯时要注意“两查、两禁、一不可”,不能向燃着的酒精灯内添加酒精,故操作错误;

C.量筒只用于量取液体体积,不能用于配置溶液或作反应容器,故操作错误;

D.用锌粒和稀硫酸制取氢气,选用固液常温型发生装置,液体要没过长颈漏斗底部进行液封,故操作正

确。

故答案为:D„

【分析】A、根据用胶头滴管吸取液体操作的注意事项分析。

B、根据使用酒精灯时要注意“两查、两禁、一不可”分析。

C、根据量筒的用途分析。

D、根据实验室制取氢气的操作,长颈漏斗的使用方法分析。

6.一些常见液体的pH如下,其中酸性最强的是

A.柠檬汁(pH:2.0-2.2)B.纯牛奶(pH:6.3~6.6)

C.鸡蛋清(pH:7.6-8.0)D.管道疏通剂(pH:12.8-13.0)

【答案】A

【解析】【解答】常温下,pH=7溶液呈中性;pH<7,溶液呈酸性,pH越小酸性越强;pH>7,溶液呈

碱性,pH越大碱性越强;

柠檬汁大的pH最小,酸性最强。

故答案为:A。

【分析】溶液的pH值<7,显酸性,从7到1,酸性逐渐增强;

溶液的pH值=7,显中性;

溶液的pH值>7,显碱性,从7到14,碱性逐渐增强。

7.茶碱是治疗支气管哮喘的常用药,化学式为C7H8N4O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茶碱属于混合物

B.茶碱中氮气与氧气的分子数之比为2:1

C.茶碱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80

D.茶碱中氢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为4:1

【答案】C

【解析】【解答】A.根据茶碱的化学式可知,茶碱由茶碱分子构成,属于纯净物,故错误;

B.茶碱是纯净物,不含氮气与氧气,故错误;

C.根据茶碱的化学式可知,茶碱的相对分子质量=12x7+1x8+14x4+16x2=180,故正确;

D.根据茶碱的化学式可知,茶碱中氢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1x8):(16x2)=1:4,故错误;

故答案为:Co

【分析】A、根据茶碱的化学式可知,茶碱由茶碱分子构成,属于纯净物分析。

B、根据茶碱是纯净物分析。

C、相对分子质量等于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与原子个数的乘积之和。

D、在化学式中,元素的质量比等于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与原子个数的乘积之比。

8.下列处理方法错误的是

A.碰倒酒精灯,洒出的酒精在桌上燃烧起来,应立即用湿抹布盖灭

B.浓硫酸沾到皮肤上,立即用大量水冲洗,然后涂上碳酸氢钠溶液

C.蒸发食盐水时,若液滴飞溅,应立即停止搅拌,再撤去酒精灯

D.电器起火,要先切断电源,再用二氧化碳灭火器灭火

【答案】C

【解析】【解答】A.碰倒酒精灯,洒出的酒精在桌上燃烧起来,应立即用湿抹布盖灭,利用隔绝氧气和

降低温度,达到灭火的目的,故正确,不符合题意;

B.浓硫酸具有强腐蚀性,浓硫酸沾到皮肤上,立即用大量水冲洗,然后涂上3%〜5%的碳酸氢钠溶液,

故正确,不符合题意;

C.蒸发食盐水时未用玻璃棒搅拌,会导致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滴飞溅,所以蒸发食盐水时,若液滴飞

溅,应用玻璃棒不断搅拌,待蒸发皿中出现较多量固体时,停止加热,故错误,符合题意;

D.电器起火,要先切断电源,再用二氧化碳灭火器灭火,防止触电或电器发生爆炸伤人,故正确,不符

合题意;

故答案为:Co

【分析】A、根据洒出的酒精在桌上燃烧起来,应立即用湿抹布盖灭,利用隔绝氧气和降低温度,达到灭

火的目的分析。

B、根据实验室意外事故的处理方法分析。

C、根据蒸发操作的注意事项分析。

D、根据电器起火,要先切断电源,再用二氧化碳灭火器灭火分析。

9.分子筛具有多孔结构,孔径均匀。利用孔径合适的某型分子筛将氧气从空气中“筛”出,从而获得氧气

的过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分子筛

空气—+氧气

A.该过程发生的是物理变化

B.根据相关信息推断分子的大小:N2<O2

C.氧气穿过分子筛说明分子在不断运动

D.孔径合适的分子筛也可用于滤去水中不溶物

【答案】B

【解析】【解答】A.该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正确,不符合题意;

B.氧分子能透过分子筛,氮气分子没能透过分子筛,说明氮分子〉氧分子,故错误,符合题意;

C.氧气穿过分子筛说明分子在不断运动,故正确,不符合题意;

D.孔径合适的分子筛也可用于滤去水中不溶物,故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o

【分析】A、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属于物理变化。

B、根据氧分子能透过分子筛,氮气分子没能透过分子筛分析。

C、根据分子在不断运动的分析。

D、孔径合适的分子筛也可用于滤去水中不溶物

10.下列实验目的无法达成的是

A.用铅笔芯作电极电解水B.用食盐水鉴别硬水和软水

C.用pH试纸测雨水酸碱度D.用灼烧法鉴别涤纶和羊毛

【答案】B

【解析】【解答】A.铅笔芯中含有石墨,石墨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因此用铅笔芯可以做导电实验,故不

符合题意;

B.肥皂水可鉴别硬水和软水,但食盐水不能鉴别,故符合题意;

C.用pH试纸能测定雨水的酸碱度,故不符合题意;

D.涤纶灼烧有刺激性气味,羊毛灼烧有烧焦羽毛的气味,则能鉴别,故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o

【分析】A、根据石墨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分析。

B、肥皂水可鉴别硬水和软水,把肥皂水倒入水中搅拌,若水易起浮渣的为硬水,反之为软水。

C、根据用pH试纸能测定雨水的酸碱度分析。

D、根据涤纶灼烧有刺激性气味,羊毛灼烧有烧焦羽毛的气味分析。

11.明代科学著作《天工开物》记载了铁的有关知识:①炼铁:“或用木炭,……扇炉风箱,……土(铁

矿石)化成铁……”;②炼钢:“凡钢铁炼法,……火力到时,生铁先化,渗淋熟铁之中……”;③铁器:

“烧铁器淬于胆矶水中,即成铜色也”。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风箱”鼓入空气与木炭反应

B.“炼铁”时“土”发生了还原反应

C.“生铁”的熔点比“熟铁”高

D.“铜色”为紫红色

【答案】C

【解析】【解答】A.“风箱”鼓入空气,木炭能在空气中燃烧,故正确,不符合题意;

B.“炼铁”时,土(铁矿石)中的氧被夺取,发生的反应为还原反应,故正确,不符合题意;

C.由于生铁先熔化,则说明“生铁”的熔点比“熟铁”低,故错误,符合题意;

D.铁和硫酸铜反应生成铜和硫酸亚铁,铜为紫红色,故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o

【分析】A、根据“风箱”鼓入空气,木炭能在空气中燃烧分析。

B、根据还原反应的特点分析。

C、根据“生铁”的熔点比“熟铁”低分析。

D、铁和硫酸铜反应生成铜和硫酸亚铁。

12.解释下列事实的化学方程式中,错误的是

A.铁和稀硫酸反应产生氢气:2Fe+3H2SO4=Fe2(SO4)3+3H2T

B.氢氧化钠在空气中变质:2NaOH+CO2=Na2CO3+H2O

C.用氢氧化铝中和过多的胃酸:A1(OH)3+3HC1=AlCh+3H2O

D.实验室用大理石制备CO2:CaCO3+2HC1=CaCh+H2O+CO2T

【答案】A

【解析】【解答】A、铁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方程式为:Fe+H2SO4=FeSO4+Hi],故错

误,符合题意;

B、氢氧化钠变质,是氢氧化钠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方程式为:2NaOH+

CO2=Na2CO3+H2O,故正确,不符合题意;

C、胃酸主要成分是盐酸,氢氧化铝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铝和水,方程式为:A1(OH)3+3HCl=AlCh+

3H2O,故正确,不符合题意;

D、实验室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反应原理是碳酸钙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

碳,故方程式为:CaCO3+2HC1=CaCl2+H2O+CO2T,选故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o

【分析】判断一个化学方程式是否正确:1、反应物与生成物是否遵守客观事实;2、反应条件是否正

确;3、气体符号及沉淀符号使用是否正确;4、化学方程式是否配平。

13.N2O、CO在复合催化剂M20(M代表一种合金)表面进行两步反应后转化为无毒气体,其转化关系如

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N20X/M20%)CO2

过,呈1|[过,2

此71M2O27'CO

A.N2是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

B.C02和CO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C.“过程1”中N元素化合价升高

M,0

D.转化的总反应为N2O+CO——N2+CO2

【答案】C

【解析】【解答】A.氮气是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约占空气体积的78%,故正确,不符合题意;

B.二氧化碳能与碳在高温下反应生成一氧化碳,一氧化碳燃烧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在一

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故正确,不符合题意;

C.N2O中氧元素显-2价,根据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可得氮元素显+1价,氮气中氮元

素化合价为0,故“过程1”中N元素化合价降低,故错误,符合题意;

D.由图可知,该转化的总反应为N2O和一氧化碳在M2。的催化下反应生成氮气和二氧化碳,该反应的

M,O

化学方程式为:——、-((>,故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o

【分析】A、根据氮气是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约占空气体积的78%分析

B、二氧化碳能与碳在高温下反应生成一氧化碳,一氧化碳燃烧生成二氧化碳。

C、根据在化合物中,元素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单质中元素化合价为0分析。

D、N2O和一氧化碳在M20的催化下反应生成氮气和二氧化碳。

14.以化合价为纵坐标,物质类别为横坐标所绘制的图象叫做价类二维图。如图为硫元素的价类二维

图,W、X、Y均为纯净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X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

C.Cu能与Y的稀溶液发生置换反应D.Z表示的物质类别是盐

【答案】D

【解析】【解答】A.W为单质,则为硫,硫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硫,而不是三氧化硫,故错误;

B.X对应的为氧化物,且其中硫元素化合价为+4价,对应的化学式为SCh,二氧化硫为有刺激性气味的

气体,故错误;

C.Y为酸,其中硫元素化合价为+6价,对应的物质为硫酸,铜不能和硫酸反应,故错误;

D.硫酸钠是由金属离子和硫酸根离子构成,属于盐,故正确。

故答案为:D„

【分析】A、根据W为单质,则为硫,硫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硫分析。

B、根据X对应的为氧化物,且其中硫元素化合价为+4价,二氧化硫为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分析。

C、根据Y为酸,其中硫元素化合价为+6价,对应的物质为硫酸,铜不能和硫酸反应分析。

D、根据盐的概念分析。

15.下图是一类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其中以甲或丙为原料与乙反应均可获得清洁燃料丁。下列说法

正确的是

O子

•0•8一定条件?子

8子

甲乙丙

A.甲、丙、丁、戊都属于氧化物

B.制取丁前后,分子总数保持不变

C.若生成的丁和戊分子数之比为5:3,则消耗的甲和乙的分子数之比为2:13

D.若某条件下,甲、乙、丙混合反应后只新增戊这一种物质,则反应后丙将增多

【答案】D

定条件

【解析】【解答】A.根据反应的微观示意图,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2+5H2+CO

2cH3OH+H2O,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甲、丙、戊都属于氧化

物,故错误;

B.反应前有7个分子,反应后有3个分子,则制取丁前后,分子总数发生改变,故错误;

一定条件

C.若生成的丁和戊分子数之比为5:3,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CO2+13H2+2C0------------

5cH3OH+3H20,则消耗的甲和乙的分子数之比为3:13,故错误;

D.若某条件下,甲、乙、丙混合反应后只新增戊这一种物质,即生成水,根据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

不变,生成物中还有碳元素、氧元素,所以反应后丙将增多,故正确。

故答案为:D„

【分析】首先要对模型图进行观察,分析物质的微观构成、物质的类别,再找出物质之间的微粒数目关

系,写出反应的方程式,然后再对题中各问加以分析解答。

16.工业尾气中的NO可用硫酸亚铁溶液吸收处理:FeSO4+NO=Fe(NO)SO4,现欲将NO含量为

4.98g/m3的尾气lOOOn?处理至达标(不高于O.18g/m3)后排放,至少需要溶质质量分数为20%的硫酸亚铁

溶液

A.121.6kgB.126.16kgC.24.32kgD.228.0kg

【答案】A

【解析】【解答】将NO含量为4m的尾气1000g处理至达标(不高于0」刈m)后排放,需要处

理一氧化氮的质量O.lXkmrlOOOm'叫:=」刈尺;

设至少需要溶质质量分数为20%的硫酸亚铁溶液的质量为x,

FeSOt+NO=Fe(NO)SOt

15230

20%JC

15220%x

而—4.附

x=121.6kg;

故答案为:Ao

【分析】物质的质量二物质的体积x物质的密度。

先设未知数,正确写出给出化学方程式;再找准有关物质,已知量是一氧化氮的质量,未知量是硫酸亚

铁的质量;列比例式计算。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包括17~26题,共60分)

17.生活中处处有化学,请用所学的化学知识回答以下问题。

(1)碘酒用于消毒杀菌,其溶剂是(名称或化学式均可)。

(2)铁锅生锈是铁与共同作用的结果。

(3)下列物质溶于水时,温度下降的是(填选项)。

A.CaOB.NH4NO3C.NaOHD.NaCl

(4)糯米和五花肉是肉粽的主要原料,其中富含糖类的是。

(5)用洗涤剂去除餐具上的油污是利用了洗涤剂的作用。

【答案】(1)酒精

(2)氧气和水

(3)B

(4)糯米

(5)乳化

【解析】【解答](1)碘酒是碘的酒精溶液,其溶剂是酒精,化学式为C2H5OH。

(2)铁锅生锈是铁与氧气和水同时作用的结果。

(3)A、氧化钙溶于水井和水反应放热;

B、硝酸镂溶于水吸热,使温度下降;

C、氢氧化钠溶于水放热,使温度升高;

D、氯化钠溶于水温度变化不明显;

故答案为:Bo

(4)糯米和五花肉是肉粽的主要原料,其中富含糖类的是糯米。

(5)洗涤剂中含有乳化剂,用洗涤剂去除餐具上的油污是利用了洗涤剂的乳化作用。

【分析】(1)碘酒是碘的酒精溶液,其溶剂是酒精。

(2)根据铁生锈的条件分析。

(3)根据硝酸镂溶于水会吸热,能使温度下降分析。

(4)糯米富含糖类。

(5)根据洗涤剂中含有乳化剂,具有乳化作用分析。

(1)碘酒是碘的酒精溶液,其溶剂是酒精,化学式为C2H5OH;

(2)铁锅生锈是铁与氧气和水同时作用的结果;

(3)A、氧化钙溶于水并和水反应放热;

B、硝酸镂溶于水吸热,使温度下降;

c、氢氧化钠溶于水放热,使温度升高;

D、氯化钠溶于水温度变化不明显;

故选B;

(4)糯米和五花肉是肉粽的主要原料,其中富含糖类的是糯米;

(5)洗涤剂中含有乳化剂,用洗涤剂去除餐具上的油污是利用了洗涤剂的乳化作用。

18.在宏观、微观和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的重要思维方式。根据相关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图2

(1)图1中,共有种元素,②表示的微粒符号是

(2)图1中,④和⑤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3)图2中,属于金属元素的是(名称或符号均可),硼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4)图2中硫元素与图1中元素的化学性质相似(填元素名称)。

【答案】(1)3;Na+

(2)AI2O3

(3)睇;10.81

(4)氧

【解析】【解答】(1)元素是具有相同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即质子数决定元素的种类,在图1粒子

的结构示意图中,圆圈内的数字表示该元素的质子数,①④质子数相同,属于同种元素,③⑤质子数

相同,属于同种元素,图示粒子中质子数有3种(8、11、13),所以表示3种元素。

②中,质子数=11,核外电子数=2+8=10,表示带1个单位正电荷的钠离子,微粒符号表示为Na+。

(2)图1中,④质子数=8,核外电子数=2+8=10,表示带2个单位负电荷的氧离子,则氧元素在化合物

中显-2价,⑤质子数=13,核外电子数=2+8=10,表示带3个单位正电荷的铝离子,则铝元素在化合物中

显+3价,根据在化合物中各元素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0,④和⑤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AbCh。

(3)图2中,铺带有金字旁,属于金属元素,元素符号为Sb。

由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汉字下方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则硼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0.81。

(4)元素化学性质与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有密切关系。图2中硫原子的质子数=核外电子数=16,核外电子

排布依次为2、8、6,硫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6,图1中①的最外层电子数也是6,图1表示氧原子结构

示意图,则硫元素与图1中氧元素的化学性质相似。

【分析】(1)根据元素的概念分析。

根据在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中,圆圈内的数字表示该元素的质子数,原子的质子数决定元素的种类分析。

根据②中,质子数=11,核外电子数=2+8=10,表示带1个单位正电荷的钠离子分析。

(2)先分析元素的化合价,再根据在化合物中各元素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0,分析化学式。

(3)根据元素符号的字旁,确定元素的种类,书写元素符号。

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汉字下方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

(4)元素化学性质与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有密切关系。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相等,元素的化学性质相似。

(1)元素是具有相同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即质子数决定元素的种类,在图1粒子的结构示意图

中,圆圈内的数字表示该元素的质子数,①④质子数相同,属于同种元素,③⑤质子数相同,属于同

种元素,图示粒子中质子数有3种(8、11、13),所以表示3种元素;

②中,质子数=11,核外电子数=2+8=10,表示带1个单位正电荷的钠离子,微粒符号表示为Na+;

(2)图1中,④质子数=8,核外电子数=2+8=10,表示带2个单位负电荷的氧离子,则氧元素在化合物

中显-2价,⑤质子数=13,核外电子数=2+8=10,表示带3个单位正电荷的铝离子,则铝元素在化合物中

显+3价,根据在化合物中各元素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0,④和⑤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AbCh;

(3)图2中,睇带有金字旁,属于金属元素,元素符号为Sb;

由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汉字下方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则硼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0.81;

(4)元素化学性质与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有密切关系。图2中硫原子的质子数=核外电子数=16,核外电子

排布依次为2、8、6,硫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6,图1中①的最外层电子数也是6,图1表示氧原子结构

示意图,则硫元素与图1中氧元素的化学性质相似。

19.有研究指出,MnCh催化KC1O3分解制氧气的反应机理可细分为三个反应(反应机理一般不标注条件

和状态):

反应①:2KClCh+2MnCh=2KMnO4+X+O2;

反应②:2KMnO4=Y+MnO2+O2;

反应③:X+Y—KCl+KMnOK未配平)。

X、Y分别代表某种物质,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室用MnO2催化KC1O3分解制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0

(2)X、Y的化学式:X,Yo

(3)在催化KClCh分解制氧气的过程中,MnCh是否参加了化学反应:。(选填“是"或“否”)

MnO,

【答案】(1)2KCIO,^=水(

(2)Ch;K2M11O4

(3)是

【解析】【解答】(1)氯酸钾在二氧化镒催化作用下加热生成氯化钾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MnO,

2KCIO,-------2KCI^(),"。

A

(2)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个数不变,反应①中,反应前K、Cl、Mn、O

的个数分别为2、2、2、10,反应后除X外,K、Cl、Mn、O的个数分别为2、0、2、10,则X中含有2

个氯原子,化学式为CL。

反应②中,反应前K、Mn、O的个数为2、2、8,反应后除Y外,K、Mn、O的个数为0、1、4,则Y

中含有2个钾原子、1个镒原子和2个氧原子,化学式为KzMnCU。

(3)由化学方程式可知,在氯酸钾制取氧气的反应中,二氧化镒参加了化学反应。

【分析】(1)氯酸钾在二氧化镒催化作用下加热生成氯化钾和氧气。

(2)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个数不变,分析X的化学式。

(3)根据化学方程式可知,在氯酸钾制取氧气的反应中,二氧化镒参加了化学反应分析。

(1)氯酸钾在二氧化镒催化作用下加热生成氯化钾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MnO,

2K(1(),------2KCIK),'。

A

(2)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个数不变,反应①中,反应前K、Cl、Mn、O的个数分别为2、2、

2、10,反应后除X外,K、ChMn、O的个数分别为2、0、2、10,则X中含有2个氯原子,化学式为

C12o

反应②中,反应前K、Mn、O的个数为2、2、8,反应后除Y外,K、Mn、O的个数为0、1、4,则Y

中含有2个钾原子、1个镒原子和2个氧原子,化学式为KzMnCU。

(3)由方程式可知,在氯酸钾制取氧气的反应中,二氧化镐参加了化学反应。

20.甲、乙是两种不含结晶水且不与水反应的固体物质,请结合图1、图2,回答下列问题。

图2

(1)t/c时,溶解度大小关系为:甲乙(选填“>"、"=”或“<”)

(2)t3℃时,将25g甲物质放入50g水中充分溶解后,溶质与溶液的质量比为(填最简整数

比)。

(3)t2℃时,分别将等质量的甲、乙饱和溶液降温至h℃,所得两种溶液中溶质质量的大小关系为

___________(填选项)。

A.甲〉乙B.甲=乙C.甲〈乙D.无法比较

(4)某同学按图2所示步骤进行实验(忽略水的蒸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填选项)。

A.I中乙的质量分数为30%

B.I中溶液是t2℃时乙的饱和溶液

C.II中溶液是t3℃时乙的不饱和溶液

D.III中析出晶体乙的质量为10g

【答案】(1)<

(2)1:3

(3)C

(4)B;D

【解析】【解答】(1)ti℃时,溶解度大小关系为:甲〈乙。

(2)t3°C时,甲物质的溶解度为50g,即100g水中最多能溶解50g甲物质,达到饱和状态,则将25g甲

物质放入50g水中,恰好完全溶解,溶质与溶液的质量比为25g:(50g+25g)=1:3。

(3)t2℃时,甲乙的溶解度相等,等质量的甲乙饱和溶液中溶质、溶剂、溶液质量均相等,t2℃时分别将

等质量的甲、乙饱和溶液降温至ti℃,甲乙的溶解度均减小,且甲的溶解度减小的多,降温后均变为

下的饱和溶液,溶剂质量不变,tJC时,溶解度关系为甲〈乙,则所得两种溶液中溶质质量的大小关系为

甲〈乙,

故答案为:Co

(4)A、t2℃时,乙的溶解度为30g,I为t2℃,向50g水中加入15g乙,恰好完全溶解,得到t2℃饱和

溶液,则乙的质量分数为一"'一,故错误;

50g>15g

B、由A分析可知,I中溶液是t2℃时乙的饱和溶液,故正确;

C、II温度为t3℃,此温度下,乙的溶解度为40g,II中溶剂的质量为50g,加入的乙物质的质量为

15g+5g=20g,恰好完全溶解,II中溶液是t3℃时乙的饱和溶液,故错误;

D、ti℃时,乙的溶解度为20g,III温度为ti℃,溶剂的质量为50g,加入乙物质的质量为15g+5g=20g,

此温度下,50g水中最多只能溶解10g乙物质,达到饱和状态,则HI中析出晶体乙的质量为20g-

10g=10g,故正确;

故答案为:BDo

【分析】(1)根据溶解度曲线图,t/C时,甲的曲线在乙的曲线下面分析。

(2)根据t3℃时,甲物质的溶解度为50g,即100g水中最多能溶解50g甲物质,达到饱和状态,则将

25g甲物质放入50g水中,恰好完全溶解,进行计算。

(3)根据t2℃时,甲乙的溶解度相等,t2℃时分别将等质量的甲、乙饱和溶液降温至tl℃,甲乙的溶解

度均减小,且甲的溶解度减小的多,降温后均变为tl℃下的饱和溶液,溶剂质量不变,tl℃时,溶解度关

系为甲〈乙分析。

(4)A、根据t2℃时,乙的溶解度为30g,I为t2℃,向50g水中加入15g乙,恰好完全溶解计算。

B、根据A分析可知,I中溶液是t2℃时乙的饱和溶液。

C、根据II温度为t3℃,此温度下,乙的溶解度为40g,II中溶剂的质量为50g计算。

D、根据ti℃时,乙的溶解度为20g,III温度为ti℃,溶剂的质量为50g,加入乙物质的质量为

15g+5g=20g,此温度下,50g水中最多只能溶解10g乙物质,计算出达到饱和状态,III中析出晶体乙的

质量。

(1)ti℃时,溶解度大小关系为:甲〈乙;

(2)t3℃时,甲物质的溶解度为50g,即100g水中最多能溶解50g甲物质,达到饱和状态,则将25g甲

物质放入50g水中,恰好完全溶解,溶质与溶液的质量比为25g:(50g+25g)=1:3;

(3)t2℃时,甲乙的溶解度相等,等质量的甲乙饱和溶液中溶质、溶剂、溶液质量均相等,t2℃时分别将

等质量的甲、乙饱和溶液降温至ti℃,甲乙的溶解度均减小,且甲的溶解度减小的多,降温后均变为

下的饱和溶液,溶剂质量不变,ti℃时,溶解度关系为甲〈乙,则所得两种溶液中溶质质量的大小关系为

甲〈乙,故选C;

(4)A、t2℃时,乙的溶解度为30g,I为t2℃,向50g水中加入15g乙,恰好完全溶解,得到t2℃饱和

溶液,则乙的质量分数为「5^""w-"'??。",故选项说法错误;

50g♦15g

B、由A分析可知,I中溶液是t2℃时乙的饱和溶液,故选项说法正确;

C、II温度为t3℃,此温度下,乙的溶解度为40g,II中溶剂的质量为50g,加入的乙物质的质量为

15g+5g=20g,恰好完全溶解,II中溶液是t3℃时乙的饱和溶液,故选项说法错误;

D、ti℃时,乙的溶解度为20g,III温度为ti℃,溶剂的质量为50g,加入乙物质的质量为15g+5g=20g,

此温度下,50g水中最多只能溶解10g乙物质,达到饱和状态,则HI中析出晶体乙的质量为20g-

10g=10g,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BDo

21.阅读短文,回答下列问题。

攀枝花地区有极为丰富的含钛磁铁矿。钛是一种银白色金属,硬度大、强度高,表面覆盖有一层致密

的氧化物薄膜,耐腐蚀性高,不易生锈。高温下钛较为活泼,能与氢、氧、氮、碳、硫、氯等单质直接

化合。

钛的机械强度与钢相当,但比钢轻45%,广泛用于制造飞机、舰艇等,国产大飞机C919使用了大量

的钛材料。钛具有生物相容性,可用于制造人造关节。

工业上常用高钛渣(主要成分为TiCh)为原料制取钛,流程图如下:

(1)表面与氧气反应生成致密的氧化物薄膜,从而阻止内部金属进一步氧化,这样的金属除了钛还

有(名称或化学式均可)o

(2)易过敏人群使用纯钛制做的眼镜镜架可降低过敏风险,利用了钛的性。

(3)850℃时,还生成了一种有毒气体,这种气体是(名称或化学式均可)。

(4)950C时发生置换反应,化学方程式为,下列气体可用作该反

应的保护气的是(填选项)。

A.N2B.O2C.H2

D.Ar

【答案】(1)铝

(2)生物相容

(3)一氧化碳

950V

(4)Ii(I.-2如小2I"/;D

【解析】【解答】(1)常温下铝与空气中氧气反应生成致密的氧化物薄膜氧化铝,阻止内部金属进一步氧

化。故填:铝或A1。

(2)由于钛具有生物相容性,易过敏人群使用纯钛制做的眼镜镜架可降低过敏风险。

(3)高钛渣(主要成分为TiCh)与焦炭和氯气在850℃时发生反应生成四氯化钛和一氧化碳,一氧化碳是

有毒气体。故填:一氧化碳或CO。

950t

(4)950℃时四氯化钛与镁反应生成钛和氯化镁,化学方程式为TK10+2”双工。故

填:TiCI,+Z%+。

由于氮气、氧气、氢气都能与镁发生反应所以可用作该反应的保护气的是气气。

故答案为:Do

【分析】(1)根据常温下铝与空气中氧气反应生成致密的氧化物薄膜氧化铝,阻止内部金属进一步氧

化,分析。

(2)根据题意,钛具有生物相容性,易过敏人群使用纯钛制做的眼镜镜架可降低过敏风险。

(3)高钛渣(主要成分为TiOz)与焦炭和氯气在850C时发生反应生成四氯化钛和一氧化碳,一氧化碳是

有毒气体。

(4)950C时四氯化钛与镁反应生成钛和氯化镁。

根据氮气、氧气、氢气都能与镁发生反应,氤气不容易与物质反应分析。

(1)常温下铝与空气中氧气反应生成致密的氧化物薄膜氧化铝,阻止内部金属进一步氧化。故填:铝或

AL

(2)由于钛具有生物相容性,易过敏人群使用纯钛制做的眼镜镜架可降低过敏风险。故填:生物相容。

(3)高钛渣(主要成分为TiCh)与焦炭和氯气在850℃时发生反应生成四氯化钛和一氧化碳,一氧化碳是

有毒气体。故填:一氧化碳或CO。

(4)950c时四氯化钛与镁反应生成钛和氯化镁,化学方程式为「(1+21尼=77+2%妒/。故

95QC

填:「Cl,一应F”。

由于氮气、氧气、氢气都能与镁发生反应所以可用作该反应的保护气的是氨气。故填:Do

22.某化学兴趣小组利用图示装置探究钠的性质。

【查阅资料】钠的熔点:97.8℃o

【实验探究】取一小块钠,加到底部破损的试管中(如图)。钠浮在水面上,熔化成一个小球,四处游

动,逐渐消失。肥皂水中有气泡生成,用燃着的木条靠近肥皂泡,发出爆鸣声。向试管中滴加酚醐溶

液,溶液变红。

回答下列问题:

(1)钠的密度比水的密度,钠与水反应热量。

(2)发出爆鸣声的化学方程式为,爆鸣声并不尖锐,可能的原因

是O

(3)将一小块钠投入到CuSO4稀溶液中,待钠消失后,发现无金属铜析出,则应该观察到的现象

是O

(4)将钠与无水NaOH于真空中加热,可制得氢化钠(NaH)。NaH中氢元素的化合价为。

【答案】(1)小;放出

占燃

(2)211*O2HO;生成氢气的速率较慢(合理即可)

(3)有蓝色沉淀生成,溶液中有气泡产生

(4)-1

【解析】【解答】(1)根据实验现象“钠浮在水面上”,物体在液体中漂浮时,说明物体的密度小于液体的

密度,所以钠的密度比水的密度小;由“钠熔化成一个小球”可知,钠原本是固体,在与水反应过程中

变成了液态的小球,这是因为钠吸收了热量,达到了熔点而熔化,所以钠与水反应放出热量。

(2)因为肥皂水中有气泡生成,用燃着的木条靠近肥皂泡,发出爆鸣声,这是氢气燃烧产生的现象,化

点燃

学方程式为?2H;爆鸣声并不尖锐,可能是因为生成氢气的速率较慢等。

(3)当把钠投入到CuSO4稀溶液中时,钠首先会与水反应,化学方程式为

2N»+2HQ*2NM)H+H",生成的氢氧化钠会与硫酸铜反应,化学方程式为

uS(\-(u(()HlIXaS()4,所以应该观察到的现象是有蓝色沉淀生成,溶液中有气泡产

生。

(4)在化合物NaH中,钠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的原则,

设氢元素的化合价为x,则(+1)+x=0,解得x=-l。

【分析】(1)根据实验现象“钠浮在水面上”,物体在液体中漂浮时,说明物体的密度小于液体的密度;

由“钠熔化成一个小球”可知,钠原本是固体,在与水反应过程中变成了液态的小球,这是因为钠吸收

了热量,达到了熔点而熔化分析。

(2)氢气在氧气燃烧会生成水。

(3)钠先会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氢气。

氢氧化钠会与硫酸铜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和硫酸钠。

(4)根据在化合物中各元素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的原则分析。

(1)根据实验现象“钠浮在水面上”,物体在液体中漂浮时,说明物体的密度小于液体的密度,所以钠

的密度比水的密度小;由“钠熔化成一个小球”可知,钠原本是固体,在与水反应过程中变成了液态的

小球,这是因为钠吸收了热量,达到了熔点而熔化,所以钠与水反应放出热量;故答案为:小;放出。

(2)因为肥皂水中有气泡生成,用燃着的木条靠近肥皂泡,发出爆鸣声,这是氢气燃烧产生的现象,化

点燃

学方程式为2H*<)2110;爆鸣声并不尖锐,可能是因为生成氢气的速率较慢等;故答案为:

点燃

211O2ILO;生成氢气的速率较慢(合理即可)。

(3)当把钠投入到CuS04稀溶液中时,钠首先会与水反应,化学方程式为

211<)2\.<OHII",生成的氢氧化钠会与硫酸铜反应,化学方程式为

-(uiOHliXaSO,,所以应该观察到的现象是有蓝色沉淀生成,溶液中有气泡产

生;故答案为:有蓝色沉淀生成,溶液中有气泡产生。

(4)在化合物NaH中,钠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的原则,

设氢元素的化合价为x,则(+1)+x=0,解得x=-l;故答案为:-1。

23.氢气作为理想的清洁能源,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1)电解水制氢气时,正极端与负极端玻璃管内产生的气体体积比约为=

(2)下列化学储氢材料中,含氢质量分数最高的是(填选项)。

A.LiHB.NH3C.CH4D.MgH2

(3)通过下图流程可实现氢气的储存和释放。

也----►_____►KHCO?溶液

催化___HCOOK___催化

储氢室f溶液释氢室_____

v21nLeUo3波作M济仪--》.口?

一化剂,定条件

已知:HCOOK+H2OKHCO3+H2T;HCOOHCO2T+H2J

①储氢室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②将HCOOK溶液酸化制得HCOOH也可释氢。但采用HCOOK溶液释氢优于HCOOH释氢,原因

有:产生H2的速率快、-

③可循环使用的物质有:催化剂、o

【答案】(1)1:2

(2)C

催化剂

(3)KHCO'+也-HCOOK;产生的氢气纯度高;碳酸氢钾

【解析】【解答】(1)在电解水实验中,“正氧负氢”,生成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约为2:1,故电解水制氢

气时,正极端与负极端玻璃管内产生的气体体积比约为:1:2。

(2)LiH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为:,NH3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1+7

K100%・17.6%,CH4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为:—*100%25%,MgH2中氢元素的质量分

14・312*4

数为:,故含氢质量分数最高的是CH4。

24+2

故答案为:Co

(3)①由图及题干信息可知,储氢室发生反应为碳酸氢钾和氢气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反应生成HCOOK,

催化剂

还应生成了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KHCO.II--------/-H:();

②由题干信息可知,HCOOH释氢会产生二氧化碳和氢气两种气体,采用HCOOK溶液释氢,只生成氢

气一种气体,故采用HCOOK溶液释氢优于HCOOH释氢,原因有产生H2的速率快和产生的氢气纯度

高;

③由图可知,碳酸氢钾既是反应物,又是生成物,可以循环利用。

【分析】(1)在电解水实验中,“正氧负氢”,生成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约为2:1。

相时原子研量,个数

(2)在化合物中,元素的质量分数=xlOWo

相时分子防量

(3)①碳酸氢钾和氢气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反应生成HCOOK和水。

②根据题干信息可知,HCOOH释氢会产生二氧化碳和氢气两种气体,采用HCOOK溶液释氢,只生成

氢气一种气体分析。

③根据在化学反应中,既是反应物,又是生成物,物质是可以循环利用的分析。

(1)在电解水实验中,“正氧负氢”,生成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约为2:1,故电解水制氢气时,正极端与

负极端玻璃管内产生的气体体积比约为:1:2;

(2)LiH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为:।•1保)。“=12.5,。,NH3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147

34

““『心|7.6。“,CH4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为:-100"..,MgH2中氢元素的质量分

144-3124*4

数为:二一xIOOH•7.7%,故含氢质量分数最高的是CH4O

24+2

故选C;

(3)①由图及题干信息可知,储氢室发生反应为碳酸氢钾和氢气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反应生成HCOOK,

催化剂

还应生成了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KHCO.+11.--------HCOOK-W.O;

②由题干信息可知,HCOOH释氢会产生二氧化碳和氢气两种气体,采用HCOOK溶液释氢,只生成氢

气一种气体,故采用HCOOK溶液释氢优于HCOOH释氢,原因有产生H2的速率快和产生的氢气纯度

高;

③由图可知,碳酸氢钾既是反应物,又是生成物,可以循环利用。

24.以羟磷灰石【主要成分为Ca5(PO4)3OH,含少量SiCh】为原料制取食用磷酸(H3Po。,流程图如下。

回答下列问题:

(1)操作①的名称是,该操作需要用到下列玻璃仪器中的(填选项)。

(2)磷石膏中主要含两种物质:SiCh、(填化学式)。

(3)牙齿含有的Ca5(PO4)3OH易被细菌产生的酸性物质溶解而导致蹒齿。在牙膏中添加氟,可将其

转化为Ca5(PO4)3F从而提高耐酸性。写出Ca5(PO4)3OH与HF发生上述转化的化学方程

式O

(4)向食用磷酸中边搅拌、边缓慢加入纯碱溶液,至pH约为4.5,蒸发浓缩、冷却结晶,可制得食

品级磷酸二氢钠(NaH2Po4),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o

【答案】(1)过滤;ACD

(2)CaSO4

(3)Cat(POJ、OH+HF=他(P0t),F+H.O

(4)NaCOUH/",IWill.PO,H,OtCOT

【解析】【解答】(1)由流程可知,操作①能将滤渣和滤液分离,则其名称为过滤;

过滤时需要的玻璃仪器有:烧杯、漏斗和玻璃棒,故选ACD。

(2)Ca5(PO4)3OH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钙、磷酸和水,硫酸钙微溶于水,则磷石膏中主要含的两种物质

为:SiO2>CaSO4o

(3)Ca5(PCU)3OH与HF反应生成Ca5(PO4)3F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a(J•///C'uJWJJtH.Oo

(4)纯碱为碳酸钠的俗称,碳酸钠和H3P。4反应生成NaH2Po4、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亿,II。♦COTo

【分析】(1)根据过滤操作的原理;过滤时需要的玻璃仪器分析。

(2)Ca5(PO4)3OH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钙、磷酸和水,硫酸钙微溶于水。

(3)Ca5(PO4)3OH与HF反应生成Ca5(PO4)3F和水。

(4)纯碱为碳酸钠的俗称,碳酸钠和H3P。4反应生成NaH2Po4、水和二氧化碳。

(1)由流程可知,操作①能将滤渣和滤液分离,则其名称为过滤;

过滤时需要的玻璃仪器有:烧杯、漏斗和玻璃棒,故选ACD。

(2)Ca5(PO4)3OH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钙、磷酸和水,硫酸钙微溶于水,则磷石膏中主要含的两种物质

为:SiCh、CaSO4o

(3)Ca5(PO4)3OH与HF反应生成Ca5(PO4)3F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P()tI,OH-III(ItH()o

(4)纯碱为碳酸钠的俗称,碳酸钠和H3Po4反应生成NaH2Po4、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w+2H,PO4-Z.Va/ZjPO,+H,0+caT

25.铜是应用广泛的金属材料。

(1)可用CU20与Cu2s在高温下反应制铜,产生的S02用CAL液吸收。CAL液是向CaCL溶液中添

加Ca(0H)2所制得的溶液。图1为常温下Ca(0H)2在不同浓度CaCb溶液中的溶解度曲线,图2为

Ca(OH)2在水中的溶解度曲线。

(CaX(OHb溶解

t度/(g/100g溶液)

0102030405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