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09“两会热点”
反腐倡廉医疗改革食品、药品安全收入分配就业问题环保问题住房问题教育公平社会保险司法公正“越是困难的时候越是要关注民生”关注民生、构建和谐社会加强国际合作、促进经济增长、增加就业和减少贫困
——G20峰会宣言
伦敦二十国集团峰会关注民生、构建和谐社会历史热点问题复习一关注民生构建和谐社会关注民生、构建和谐社会何谓民生?《辞海》中对于“民生”的解释是“人民的生计”资产阶级的政治理想“民有、民治、民享”共产党人的根本宗旨“为人民服务”当今民生五大问题:“就业是民生之本”,“教育是民生之基”,“分配是民生之源”,“社保是民生之依”,“稳定是民生之盾”关注民生、构建和谐社会一、中国古代的民本思想和民生问题
老子孔子:孟子:荀子:墨子:(2)西汉——董仲舒仁政,(3)明末清初三大家——黄宗羲“工商皆民生之本”;“天下为主,君为客”;顾炎武“经世致用”;王夫之“耕者有其田”(1)春秋战国
实质:在于治民,维护专制统治(一)民本思想(二)民生政策1、奖励耕织(秦);2、轻徭薄赋、与民休息;(汉初)3、限制土地兼并的措施均田制、租庸调制(北魏、隋唐)4、青苗法、募役法、农田水利法、方田均税法、市易法(北宋)关注民生、构建和谐社会例1概括能力:阅读下列有关救灾的材料材料一
嘉庆《大清会典》规定,“凡荒政十有二,……三曰救荒;四曰发赈;五曰减粜;六曰出贷;七曰蠲(免除)赋;八曰缓征;九曰通商;十曰劝输;十一曰兴土筑;十二曰集流亡”
……另要求民间纳输或捐助自救。材料二
嘉庆《大清会典》规定:“凡地方有灾者,必速以闻”。又据《清朝文献通考》规定:州县官逾期一个月内报灾罚俸六个月,一个月外降一级,二个月外降二级,三个月外革职。材料三:清朝建立了较汉唐以来更为健全的仓储制度——常平仓、社仓和义仓以积谷备灾。
(1)根据材料概括指出清朝政府备荒救灾制度的特点。备荒与救灾相结合措施完备、多样;政府救灾与民间自救相结合;制度严密关注民生、构建和谐社会材料四:朝廷上下官员喜好诌媚腐化,庸俗无为,置国计民生于不顾,……河防松弛,水利失修,河道梗阻,诸河频频漫口决口,堵而复决。“防弊之法有尽,而舞弊之乃无穷”,修河官员穷尽贪污之能,承办人口偷工减料。乾嘉时水灾骤增,每年平均达100余州县,到道光朝一跃为177州县。(2)依据材料四分析,乾隆以来,水患日益增加,危害越来越大。原因是什么?(3)据以上分析,总结清朝备荒救灾的经验、教训。经验:应制定完备、严密的制度,将防灾与救灾相结合,国家与民众相结合.政治腐败,贪污盛行,水利工程偷工减料,河工废弛,水利失修教训:要根治腐败,加强抗灾救灾工作的监督管理,要把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放在第—位.关注民生、构建和谐社会二、中国近代民生问题1、农民阶级(1)太平天国颁布《天朝田亩制度》,提出“耕者有其田”,“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思想(2)洪仁玕《资政新篇》,主张依法治国,发展工商业,办医院,禁止人口贩卖等是先进的中国人最早提出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但未反映农民迫切要求
2、资产阶级(1)内容(2)评价——民生主义(均富思想)a、平均地权(旧)b、平均地权、“耕者有其田”、节制资本(新)表现了农民要求废除封建土地私有制,实行绝对平均主义的思想,但又是空想平均地权是资产阶级土地国有制度,反映了孙中山解决民生问题的美好愿望和对世界潮流的敏锐观察,但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新三民主义中的民生主义体现了“扶助农工”的思想,也反映了孙中山以民为本、与时俱进的品质。关注民生、构建和谐社会近代农民阶级、资产积极民生方案都无法真正实施的原因是什么?你从中得到怎样的认识?例2:启示类、认识类问题(1)农民阶级、资产阶级自身的局限性;(2)提不出科学实际的方案;(3)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缺乏实施条件(1)受阶级和时代局限,农民阶级、资产阶级都不能解决中国民生问题;(2)民生政策必须符合实际、符合人民的切身利益;(3)国家独立、社会稳定、经济发展是解决民生问题的重要保障关注民生、构建和谐社会1、新中国成立—70年底(1)重视民生(2)忽视民生三、中国现代史实行土改,解决农民土地问题;一五计划,开始改变中国工业落后面貌;三大改造,确立社会主义制度。袁隆平研究杂交水稻。1958年,大跃进、人民公社导致严重经济困难;文革进一步造成社会经济的混乱。2、改革开放新时期(1)指导思想:(2)措施: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三个代表”、“科学发展观”实行改革开放;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实行菜篮子工程、安居工程;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改善民生、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关注民生,维护公平正义,共享改革成果,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改革过程既是贯彻科学发展观的过程,也是解决民生促进和谐发展的过程。关注民生、构建和谐社会江苏省省长罗志军:“借扩大内需之名、行大兴土木之实”。实事求是,符合国情;尊重客观规律;始终把人民利益放在首位;坚持科学发展观例3:解读图片或漫画类关注民生应注意的问题?关注民生、构建和谐社会材料一《孟子·梁惠王上》载“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1)据材料一,孟子提出的社会保障基本标准是什么?这体现了孟子的什么政治思想?(1分)这一思想为什么不能被当时的统治者所接受?(2分)标准:每户拥有“五亩之宅”、“百亩之田”。(1分)仁政;(1分)因为它不适应战国时期的社会环境和统治者的需要。(2分)关注民生、构建和谐社会材料二欧美强矣,其民实困,观大同盟罢工与无政府党、社会党日炽,社会革命其将不远……若能将平均地权做到,举政治革命、社会革命毕其功于一役,则社会革命已成七八分了。──摘自《孙中山全集》⑵据材料二,指出孙中山解决民生问题的方案是什么,该方案不能实现的根本原因是什么?(1分)纲领:平均地权。(1分)原因:民族资产阶级阶级局限性。(1分)关注民生、构建和谐社会材料三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和市场都是手段。……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确立以后,还要从根本上改变束缚生产力发展的经济体制,建立起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促进生产力的发展,这是改革,所以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
——1992年春天邓小平南巡讲话(3)依据材料三,概括邓小平南巡讲话的核心思想。(2分)并指出邓小平解决民生问题的根本道路是什么?(2分)
计划和市场不是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1分)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1分)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2分)关注民生、构建和谐社会1、人文精神四、近现代西方民生问题
2、30S罗斯福新政3、二战后福利国家制度原因:战后经济高速发展提供物质条件;贫富分化导致矛盾尖锐;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特点:国家干预社会财富分配(国家干预经济)影响:认识: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是建立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体现以人为本;加快经济建设,增强国家实力是实施福利政策的重要前提;福利政策的实施要符合国情,体现公平公正、充分调动人民的生产积极性
文艺复兴:强调人性、解放个性宗教改革:信仰得救启蒙运动:宣扬理性、天赋人权、人民主权关注民生、构建和谐社会五、苏俄(联)1、忽视民生(1)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政策(2)斯大林模式2、重视民生(1)1921年新经济政策(内容、特点、作用)——导致严重的政治经济危机农轻重比例严重失调,影响国民经济持续发展;挫伤农民生产积极性,农业长期停滞不前关注民生、构建和谐社会例4
“新加坡经验”的缔造者李光耀从英国学到了三样东西,他对这些西方经验做了东方式的改造。法治精神。他的严刑峻法的社会管理模式使新加坡长期保持了社会的稳定和政府的廉洁。费边主义。费边主义弃革命而取渐进式变革道路。李光耀赞同和平的改良,曾经对新加坡主张“革命”的“左派”采取了严厉的压制政策。社会主义理想。李光耀信仰“老式的社会主义”,即给予公民平等的机会来显示他们的才能和为自己获得财富。为实现这个目标,李光耀在新加坡推行强政府施政模式和集体主义的“亚洲价值观”。
——《新京报》
根据上述材料,概括“新加坡经验”中注重民生的措施及作用1、重视法治,保持社会稳定和政府廉洁2、根据国情适时调整发展战略(渐进式变革),保证政局稳定,适应时代变化3、提倡集体主义,加强政府干预,创造平等的社会环境关注民生、构建和谐社会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美国《财富》杂志报道,1932年美国有3400万人没有任何收入,占全国人口总数的28%。千百万人只是因为象畜牲一样生活,才免予死亡。……与之迥然不同的是,1983年美国《霍比斯》杂志记者曾到华盛顿的黑人贫民窟中搞过调查,他们写道:“在那里,差不多每个人都有一部电视,有些还是彩色的。各处都是收音机。年青人拿着手提立体音设备,或是磨光的手提皮包,很多家庭还拥有汽车,虽然大部分是20世纪70年代初期耗油量大的那种款式,在旧车市场是很便宜的,电话的使用也正常。”
——胡连生、杨玲:《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1)根据材料一回答,与1932年相比,1983年美国贫民生活出现了什么变化?
(2)为了解决贫民的生活问题,20世纪30年代以来,美国政府采取了哪些措施?从1932年的一无所有,仅仅维持生存,到1983年的生活条件大为改善。(2分)关注民生、构建和谐社会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美国《财富》杂志报道,1932年美国有3400万人没有任何收入,占全国人口总数的28%。千百万人只是因为象畜牲一样生活,才免予死亡。……与之迥然不同的是,1983年美国《霍比斯》杂志记者曾到华盛顿的黑人贫民窟中搞过调查,他们写道:“在那里,差不多每个人都有一部电视,有些还是彩色的。各处都是收音机。年青人拿着手提立体音设备,或是磨光的手提皮包,很多家庭还拥有汽车,虽然大部分是20世纪70年代初期耗油量大的那种款式,在旧车市场是很便宜的,电话的使用也正常。”
——胡连生、杨玲:《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2)为了解决贫民的生活问题,20世纪30年代以来,美国政府采取了哪些措施?
制定工业复兴法,保障工人的基本权益;
兴办公共工程,解决就业问题;运用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政策,保障个人和家庭的最低收入等。关注民生、构建和谐社会
[材料二]根据美国官方的数字,从1973年到1995年中期,美国实际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增长了36%,而普通职工的实际小时工资却下降了14%。在80年代,所有的收入增额都归于上层的20%的职工,而其中1%占去了增额的64%。如果不以工资计,而以收入计,差距就更大,最上层的1%的人得到增长额的90%。总的趋势是,20%的上层家庭的收入不断上升,而下层20%不断下降,1993年前者是后者的13.4倍,打破了美国的历史纪录。
——资中筠:《20世纪的美国》[材料三]1983年美国家庭股票持有情况统计表超级富户非常富户一般富户其他户户数比重0.5%0.5%9%90%股票比重46.5%13.5%29.3%10.7%(3)材料二、三反映了美国社会的什么问题?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其产生的原因。
贫富分化加剧问题。(2分)关注民生、构建和谐社会主要原因:美国中上层家庭的其他收入增加,如股票收益等;随着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发展,尤其是知识经济出现,拥有较高知识和技术的人才收入增加,普通职工收入相对下降;由于财政不堪重负,政府减少公共开支,缩小福利规模。关注民生、构建和谐社会“和谐”的涉及面材料一:“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的境界。——《庄子·齐物论》材料二:仲弓问仁。子曰:“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
————《论语·颜渊篇》材料三孟子曰:“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是故得乎丘民而为天子,得乎天子为诸侯,得乎诸侯为大夫。”
————《孟子·尽心下》材料四:孔子提出“四海之内皆兄弟”,又说:“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
——《论语》人与自然的和谐或天人和谐;人际关系和谐或人与社会的和谐君民和谐或统治者与被统治者关系的和谐;国与国的和谐(4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中级经济师考试分析试题及答案
- 工程项目进度延误的原因试题及答案
- 2025市政工程施工案例试题及答案
- 2024年工程起重机械项目资金需求报告代可行性研究报告
- 英语高级考试试题及答案
- 教学档案建设与秋季管理计划
- 扶贫助农面试题及答案
- 财务报表分析的重要性计划
- 拍卖品保管责任协议
- 专业约谈协议
- 《市场营销:网络时代的超越竞争》第4版 课件 第8章 制定有效的价格策略
- 龙门吊安装方案(10吨)
-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基础训练题(全册合集)(含答案)
- 创意贝壳粘贴画教案
- 小学英语(pep)人教版六年级(下册)课文及课文翻译
- 变电站构架设计手册
- 新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 语文和音乐融合课程设计
- 疱疹性口炎病毒病的个案护理
- 商业银行非信贷资产管理办法
- 除锈剂MSDS参考资料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