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届北京市朝阳区第八十中学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化学试卷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
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共包括22个小题。每小题均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选项)
1、分子式为C4H8B「2的有机物同分异构体(不考虑立体异构)为()
A.9B.10C.11D.12
2、主族元素W、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加,且均不大于20。W、X、Z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9;W与Y同族;
W与Z形成的离子化合物可与水反应,其生成的气体可使酸性高钵酸钾溶液退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生物分子以W为骨架B.X的氧化物常用于焊接钢轨
C.Z的硫化物常用于点豆腐D.Y的氧化物是常见的半导体材料
3、下列五种短周期元素的某些性质如表所示(其中只有W、Y、Z为同周期元素)。
元素XWYZR
原子半径(pm)37646670154
主要化合价+1-1-2-5、-3+1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原子半径按X、W、Y、Z、R的顺序依次增大
B.X、Y、Z三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其晶体可能是离子晶体,也可能是分子晶体
C.W、Y、Z三种元素形成的气态氢化物稳定性:ZH3>H2Y>HW
D.R元素可分别与X、W、Y三种元素形成离子化合物
4、关于化工生产原理的叙述中,不符合目前工业生产实际的是
A.硫酸工业中,三氧化硫在吸收塔内被水吸收制成浓硫酸
B.炼铁工业中,用焦炭和空气反应产生的一氧化碳在高温下还原铁矿石中的铁
C.合成氨工业中,用铁触媒作催化剂,可提高单位时间氨的产量
D.氯碱工业中,电解槽的阴极区产生NaOH
5、美国科学家JohnB.Goodenough荣获2019年诺贝尔化学奖,他指出固态体系锂电池是锂电池未来的发展方向。
Kumar等人首次研究了固态可充电、安全性能优异的锂空气电池,其结构如图所示。已知单位质量的电极材料放出电
能的大小称为电池的比能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I.AGPGCb检
固体电疆糠碟+C(
A.放电时,a极反应为:AI・3e,=A13+,b极发生还原反应
B.充电时,Li+由a极通过固体电解液向b极移动
C.与铅蓄电池相比,该电池的比能量小
D.电路中转移4molD,大约需要标准状况下112L空气
6、CH2=CH-CH二C%通过一步反应不能得到的物质是
ClC1
A.IB.I
CH3—C=CH—CH2OL—CH=CH—CH.
C.--CH—CH=CH—CH^j-D.CO2
7、化学与人类社会生产、生活有着密切联系。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该过程属于化学变化
B.高温或日常用的消毒剂可使禽流感病毒蛋白质变性
C.苹果放在空气中久置变黄和纸张久置变黄原理相似
D.燃煤中加入CaO主要是为了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
222
8、某澄清透明溶液中,可能大量存在下列离子中的若干种:H\NH4\K\Mg\Cu\Br,AKV、、SO4
,CO32",现进行如下实验:
①用试管取少量溶液,逐滴加入稀盐酸至过量,溶液先浑浊后又变澄清,有无色气体放出。将溶液分为3份。
②在第1份溶液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至过量,溶液先浑浊后又变澄清。加热,将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置于试管口,
未见明显现象。
③在第2份溶液中加入新制的氯水和CCL,振荡后静置,下层溶液显橙红色。
则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2-
A.溶液中一定有K+、Br-.A1O2~.CO3
B.溶液中一定没有NH4+、Mg2\Cu2\cr
C.不能确定溶液中是否有K+、CP、SO?-
D.往第3份溶液中滴加硝酸酸化的硝酸银溶液可确认是否有C「
9、NA是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6.25gFeCh水解形成的Fe(OH“胶体粒子数为0.1NA
B.22.4L(标准状况)氧气含有的质子数为18NA
C.”.0g廿油(丙三醇)中含有羟基数为1.0NA
D.1.0molCHi与Ch在光照下反应生成的CHjCI分子数为1.0NA
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SiOz制成的玻璃纤维,由于导电能力强而被用于制造通讯光缆
B.水分子中O—H键的键能很大,因此水的沸点较高
C.NazOz中既含有离子键又含有共价键,但NazCh属于离子化合物
D.1molNH3中含有共用电子对数为4NA(N,、为阿伏加谯罗常数的值)
H><Chem.sciJ报道麻生明院士团队合成非天然活性化合物b(结构简式如下)的新方法。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b的分子式为Ci8H17NO2B.b的一氯代物有9种
C.b存在一种顺式结构的同分异构体D.b能使酸性高铳酸锌溶液褪色
12、下列有关物质分类正确的是
A.液氯、干冰均为纯净物
B.NO?、CO、CO2均为酸性氧化物
C.C>"OH与20H互为同系物
D.淀粉、纤维素和油脂都属于天然高分子化合物
13、某温度下,HNO2和CFhCOOH的电离常数分别为5.0xl(1和1.7x10-5。将pH相同、体积均为V。的两种酸溶液
分别加水稀释至体积V,pH随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曲线I代表CH3COOH溶液
B.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b点小于c点
C.相同体积a点的两种酸分别与NaOH溶液恰好中和后,溶液中MNOzrAmCHsCOO-)
D.由c点到d点,溶液中C(HA):(OH)保持不变(其中HA、A一分别代表相应的酸和酸根离子)
c(A-)
14、几种短周期元素的原子半径及某些化合价见下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元素代号ABDEGIJK
+4+5
化合价-1-2-1+3+2+1
-4-3
原子半径/nm0.0710.0740.0770.0990.1100.1430.1600.186
A.常温下B元素的单质能与K单质反应R.A、I、J的离子半径由大到小顺序是A>J>I
C.G元素的单质存在同素异形体D.J在DB2中燃烧生成B元素的单质
15、第26届国际计量大会修订了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定义,并于2019年5月20日正式生效。NA表示阿伏伽德罗常数
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8.8g乙酸乙酯中所含共用电子对数为1.3NA
B.常温常压下28gFe与足量浓硝酸混合,转移电子数为1.5NA
C.标准状况下,2.24LCL与CIL反应完全,形成C—C1键的数目为O.INA
D.常温下pH=12的NaOH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氢离子的数目为1042电\
16、设限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标准状况下,O.lmolCL溶于水,转移的电子数目为0.1NA
B.标准状况下,2.241^0和2.24102混合后气体分子数为0.15g
C.加热条件下,ImolFe投入足量的浓硫酸中,生成NA个SO2分子
D.0.1molNazCh与足量的潮湿的二氧化碳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O.INA
17、下列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实验目的
A常温下,偌、铜在浓硝酸中构成原电池证明铝比铜活泼
B苯和溟水、澳化帙混合制备湿苯
C将含少最co,的co气体通过过氧化钠提纯co气体
1)向FeSO4溶液中滴加XH4SCN溶液检验卜是否变质
B.BD.D
18、X、Y、Z均为短周期主族元素,Y的核电荷数为奇数,Z的核电荷数为X的2倍。X的最外层电子数等于Y与Z
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Y与Z同周期且Y的原子半径大于Z。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单质的熔点:Y>ZB.X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为弱酸
C.Y、Z的氧化物均为离子化合物D.气态氢化物稳定性:X>Z
19、NA是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4g甲烷完全燃烧转移的电子数为2NA
B.11.2L(标准状况)CCL中含有的共价键数为2NA
C.3molSO2和ImolO2于密闭容器中催化反应后分子总数为3NA
_1
D.1L0.Imol-L的Na2S溶液中HS一和S?一离子数之和为0.1D
20、下列电子排布式表示的基态原子中,第一电离能最小的是
A.ns211P③B.ns2npsC.ns2np4D.ns2np6
21、第三周期元素的原子中,未成对电子不可能有()
A.4个B.3个C.2个D.1个
O
22、人剧烈运动后肌肉发酸是因为当体内氧气缺少时葡萄糖发生反应产生了乳酸,其结构简式为CH,-CH-g-OH。
下列关于乳酸的说法正确的是()
A.乳酸的系统命名为1•羯基丙酸
B.与乳酸具有相同官能团的所有同分异构体(包括乳酸)共3种
C.乳酸税可发生取代反应、消去反应又可发生加成反应
D.乳酸发生缩聚反应的方程式为气凡-罂7)011二用口叫RH+nHz。
二、非选择题(共84分)
23、(14分)某研究小组拟合成医药中间体X和Y。
o
RCOCIRCO<
已知:①(
②括;
()
⑴q人()H的名称是__________
(2)GTX的反应类型是
(3)化合物B的结构简式为o
(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_____(填字母代号)
A.化合物A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
B.化合物C能发生加成、取代、消去反应
C.化合物D能与稀盐酸反应
D.X的分子式是G5H16N2O5
⑸写出D+F—G的化学方程式:
⑹写出化合物A(C8H7NO4)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两种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
①分子是苯的二取代物,,H-NMR谱表明分子中有4种化学环境不同的氧原子;
()
②分子中存在硝基和I结构。
-JC)—
()/H
⑺参照以上合成路线设计E一七1—的合成路线(用流程图表示,无机试剂任选)。
24、(12分)某合金X由常见的两种元素组成。为探究该合金X的元素组成和性质,设计并进行如下实验:
由
合金X无色气
(14.6电
体A________.足.1_______
无色无I冷泡I白色汉
味气体B用淀5。克
水
根据上述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合金X的化学式为。
⑵用离子方程式解释溶液中滴加H2O2后呈红色的原因:
⑶写出336mL(标准状况)气体B通入100mL0.2mol/L的NaOH溶液中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25、(12分)一水硫酸四氨合铜晶体[CU(NH3)4SO4・H2O]常用作杀虫剂,媒染剂,在碱性镀铜中也常用作电镀液的
主要成分,在工业上用途广泛。常温下该物质可溶于水,难溶于乙醇,在空气中不稳定,受热时易发生分解。某化学
兴趣小组以Cu粉、3moi•L1的硫酸、浓氨水、1。%NaOH溶液、95%的乙醇溶液、0.500mol-I:稀盐酸、0.500mol•L1
的NaOH溶液来制备一水硫酸四氨合铜晶体并测定其纯度。
I.CuSO4溶液的制取
①实验室用铜与浓硫酸制备硫酸铜溶液时,往往会产生有污染的SO2气体,随着硫酸浓度变小,反应会停止,使得硫
酸利用率比较低。
②实际生产中往往将铜片在空气中加热,使其氧化生成CuO,再溶解在稀硫酸中即可得到硫酸铜溶液;这一过程缺点
是铜片表面加热易被氧化,而包裹在里面的铜得不到氧化。
③所以工业上进行了改进,可以在浸入硫酸中的铜片表面不断通02,并加热;也可以在硫酸和铜的混合容器中滴加
H2O2溶液。
④趁热过滤得蓝色溶液。
(1)某同学在上述实验制备硫酸铜溶液时铜有剩余,该同学将制得的CUSO4溶液倒入另一蒸发皿中加热浓缩至有晶膜
出现,冷却析出的晶体中含有白色粉末,试解释其原因________________。
(2)若按③进行制备,请写出Cu在H2O2作用下和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H2O2溶液的浓度对铜片的溶解速率有影响。现通过下图将少量30%的H2O2溶液浓缩至40%,在B处应增加一个
设备,该设备的作用是___________馆出物是o
将上述制备的CuSO4溶液按如图所示进行操作
(D硫酸铜溶液含有一定的硫酸,呈酸性,加入适量NH3・H2。调节溶液pH,产生浅蓝色沉淀,已知其成分为
CU2(OH:I2SO4,试写出生成此沉淀的离子反应方程式o
(2)继续滴加NH3-H2O,会转化生成深蓝色溶液,请写出从深蓝色溶液中析出深蓝色晶体的方法o并
说明理由____________O
m.产品纯度的测定
精确称取mg晶体,加适量水溶解,注入图示的三颈瓶中,然后逐滴加入足量NaOH溶液,通入水蒸气,将样品液
中的氨全部蒸出,并用蒸储水冲洗导管内壁,用VunL0.500mol-的盐酸标准溶液完全吸收。取下接收瓶,用
1
0.500mol•L_NaOH标准溶液滴定过剩的HC1(选用甲基橙作指示剂),到终点时消耗V2mLNaOH溶液。
f2
3
笈的清定装置
1.水2.长玻璃管3.10%NaOH溶液4.样品液5.盐酸标准溶液
(1)玻璃管2的作用。
(2)样品中产品纯度的表达式o(不用化简)
(3)下列实验操作可能使氨含量测定结果偏低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A.滴定时未用NaOH标准溶液润洗滴定管
B.滴定过程中选用酚猷作指示剂
C.读数时,滴定前平视,滴定后俯视
D.取下接收瓶前,未用蒸储水冲洗插入接收瓶中的导管外壁
E.由于操作不规范,滴定前无气泡,滴定后滴定管中产生气泡
26、(10分)硫代硫较钠(Na2s2。3)在生产生活中具有广泛应用。硫化碱法是工业上制取硫代硫酸钠的方法之一。实验
⑴利用如图装置进行实验,为保证硫酸顺利滴下的操作是_______。
(2)装置B中生成的Na2s2。3同时还生成CO2,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在该装置中使用多孔球泡的目的是
⑶装置C的作用是检验装置B中SO2的吸收效果,C中可选择的试剂是一(填字母)。
a.FhCh溶液b.浸水c.KMnO4溶液d.BaCb溶液
(4)Na2s2。3溶液常用于测定废水中Ba?+浓度。
①取废水20.Q0mL,控制适当的酸度,加入足盐K2(>2O7溶液,得到BaCrOj沉淀,过滤洗涤后用适量稀酸溶解,此
时CrO产全部转化为C「2O7>再加过量KI溶液,将Crzl”,充分反应;然后加入淀粉溶液作指示剂,用0.100mol/L
的NazSzOj溶液进行滴定;(Iz+2S2O32=S4Oa+2I-),滴定终点的现象为。平行滴定3次,消耗Na2s2O3溶
液的平均用量为18.00mL。则该废水中Ba?+的物质的量浓度为mol/L,
②在滴定过程中,下列实验操作会造成实验结果偏高的是(填字母)。
a.滴定管未用Na2s2O3溶液润洗
b.滴定终点时俯视读数
c.锥形瓶用蒸馈水洗涤后未进行干燥处理
(1.滴定管尖嘴处滴定前无气泡,滴定终点发现有气泡
27、(12分)FeCh是重要的化工原料,无水氯化铁在300℃时升华,极易潮解。
I.制备无水氯化铁。
ABCDEF
(1)A装置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o
(2)装置的连接顺序为a—-j,k-(按气流方向,用小写字母表示)。
(3)实验结束后,取少量F装置玻璃管中的固体加水溶解,经检测,发现溶液中含有Fe2+,可能原因为
II.探究FeCb与SO2的反应。
(4)已知反应体系中存在下列两种化学变化:
(i)Fe3-与SO2发生络合反应生成Fe(SO2*3+(红棕色);
(ii)Fe"与SO2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其离子方程式为。
(5)实验步骤如下,并补充完整。
步骤现象结论
①取5mLimol・L」FeCb溶液于试管中,溶液很快由黄色
通入SO2至饱和。变为红棕色
红棕色液体不是
②用激光笔照射步骤①中的红棕色液体。
Fe(OH)3胶体
1小时后,溶液逐
③将步骤①中的溶液静置。
渐变为浅绿色
④向步骤③中溶液加入2滴___________
2+
—溶液中含有Fe
溶液(填化学式)。
(6)从上述实验可知,反应⑴、(ii)的活化能大小关系是:E(i)E(ii)(填“>"、y或“=”,下同),平衡常
数大小关系是:Mi)__________K(ii)o
28、(14分)H2s在金属离子的鉴定分析、煤化工等领域都有重要应用。请回答:
I.工业上一种制备H2s的方法是在催化剂、高温条件下,用天然气与SO2反应,同时生成两种能参与大气循环的氧化
物。
(1)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o
II.H2S可用于检测和沉淀金属阳离子。
(2)H2s的第一步电离方程式为o
_2527
⑶已知:25已时,KsP(SnS)=l.OxlO,KJip(CdS)=8.0xlO_o该温度下,向浓度均为0.1moHL,的CdCL和SnCL
的混合溶液中通入H2S,当Si?+开始沉淀时,溶液中c(Cd2+)=(溶液体积变化忽略不计)。
DI.H2s是煤化工原料气脱硫过程的重要中间体。反应原理为
1
i.COS(g)4-H2(g)2s(g)+CO(gjAH=+7kJmoF;
-1
n.CO(g)+H2O(g)^^CO2(g)+H2(giAH=-42kJ-mol,,
(4)已知:断裂1mol分子中的化学键所需吸收的能量如表所示。
分子
COS(g)H2(g)CO(g)H2s(g)H2O(g)CO2(g)
能量/(kJmo「)1319442X6789301606
表中X=o
⑸向10L容积不变的密闭容器中充入1molCOS(g)、1molH"g)和1molH2O(g),进行上述两个反应。其他条件不变
时,体系内CO的平衡体积分数与温度(T)的关系如图所示。
co的平衡体积分数/%
①随着温度升高,CO的平衡体积分数____(填“增大”或“减小”)。原因为
②TJC时,测得平衡时体系中COS的物质的量为0.80mol。则该温度下,COS的平衡转化率为;反应i的平衡
常数为(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29、(10分)配合物Fe(C0”的熔点一20℃,沸点103C。可用于制备纯铁。Fe(C0)5的结构如图所示。
(1)基态Fe原子的价电子排布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Fe(C0”晶体类型属于晶体。
(2)C0分子中C、0原子都满足8电子稳定结构,C0分子的结构式是,写出与C0互为等电子体的分子的电
子式:o
(3)C、0、Fe的第一电离能由大到小的顺序为o
(4)关于Fe(C0)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Fe(C0)6是非极性分子.C0是极性分子B.Fe(C0)§中Fe原子以sd杂化方式与CO成键
C.1molFe(C0”含有10mol配位键D.Fe(CO)5=Fe+5co反应中没有新化学键生成
(5)铁的三种晶体的晶胞均为立方晶胞,三种晶体的晶胞如下图所示。
6-hry-Fc
①上述三种晶体的晶胞中属于面心晶胞的是______(填“a”“6””或“丫”)-Fe。
②a-Fe晶胞中铁原子的配位数为。
③Y-Fe晶胞的边长为apm,则y-Fe单质的密度为一g/cm'M表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值,列出计算式即可)。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共包括22个小题。每小题均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选项)
1、A
【解析】
分子式为C,HsRrz的同分异构体有主链有4个碳原子的:CHBrzCH2cHzcK;CHzBrCHRrCH2cH3;
CH2BrCH2CHBrCH3;CHzBrCHzCHzCHiBr;CH3cHBr2cH2cH3;CHjCHBrCHBrCHa;主链有3个碳原子的:
CHBriCH(CH3)2;CHzBrCBr(CH3)2;CHzBrCHCHjCHzBr;共有9种情况
答案选A。
2、A
【解析】
主族元素W、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加,且均不大于20,W与Z形成的离子化合物可与水反应,其生成的气体
可使酸性高镒酸钾溶液褪色,则气体为烯煌或块烧,W为C、Z为Ca时,生成乙焕符合;W、X、Z最外层电子数之
和为9,X的最外层电子数为9・4・2=3,X为Al;W与Y同族,结合原子序数可知Y为Si,以此来解答。
【详解】
由上述分析可知,W为C、X为Al、Y为Si、Z为Ca。
A.生物分子以碳链为骨架构成的分子,A正确;
B.X的氧化物为氧化铝,不能用于焊接钢轨,B错误;
C.一般选硫酸钙用于点豆腐,C错误;
D.Si单质是常见的半导体材料,D错误;
故合理选项是A。
【点睛】
本题考查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律的知识,把握原子序数、元素的位置及碳化钙与水反应生成乙焕来推断元素为解答的
关键,注意元素化合物知识的应用,侧重分析与应用能力的考查。
3、C
【解析】
主族元素中,元素最高正化合价与其族序数相等,最低负化合价二族序数-8,根据元素化合价知,X、R属于第IA族
元素,W属于第WA族元素,Y属于第VIA族元素,Z属于第VA族元素,原子电子层数越多其原子半径越大,X原子
半径最小,则X为H元素,W、Y、Z原子半径相近,根据其族序数知,W是F元素、Y是O元素、Z是N元素,R
原子半径最大,且位于第IA族,则R是Na元素。
【详解】
A项、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原子半径依次增大,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原子半径依次减小,则H、F、O、N、Na
的原子半径依次增大,故A正确;
B项、由H、O、N三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可能是离子晶体,如NH4NO3为离子晶体,可能是分子晶体,如HNO3为
分子晶体,故B正确;
C项、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形成的气杰氢化物稳定性越强,非金属性的强弱顺序为W>Y〉Z,则气态氢化物稳定性的
强弱顺序为HW>H2Y>ZH3,故C错误;
D项、Na元素可分别与H元素、F元素和O元素形成离子化合物NaH、NaF和NazO(或NazCh),故D正确。
故选C。
【点睛】
本题考查元素周期律的应用,注意位置、结构、性质的相互关系,利用题给表格信息正确判断元素是解本题的关键。
4、A
【解析】
A.吸收塔中SO3如果用水吸收,发生反应:SO3+H2O=H2SO4,该反应为放热反应,放出的热量易导致酸雾形成,阻
隔在三氧化硫和水之间,阻碍水对三氧化硫的吸收;而浓硫酸的沸点高,难以气化,不会形成酸雾,同时三氧化硫易
溶于浓硫酸,所以工业上从吸收塔顶部喷洒浓硫酸作吸收液,最终得到“发烟”硫酸,A项错误;
同一
B、工业制铁是CO还原铁矿石:3CO+Fe2O3=2Fe+3CO2,B项正确;
C.催化剂不会引起化学平衡的移动,但是加快了化学反应速率,从而提高单位时间氨的产量,C项正确;
D.氯碱工业中,阴极是氢离子得到电子生成氢气发生还原反应,阴极附近水电离平衡破坏,同时生成NaOH,D项
正确;
答案选A。
【点睛】
氯碱工业是常考点,其实质是电解饱和食盐水,阳极氯离子发生氧化反应,其电极反应式为:2C「-2e-=C12T,阴极水发
生还原反应,其电极反应式为:2H2O+2e=H2f+2OH,阴极放氢生碱,会使酚配变红。
5、I)
【解析】
A.锂比铝活泼,放电时a极为负极,锂单质失电子被氧化,反应为"J・e=Li+,b极为正极得电子,被还原,故A错
误;
B.充电时a电极锂离子被还原成锂单质为电解池的阴极,则b为阳极,电解池中阳离子向阴极即a极移动,故B错
误;
C.因为锂的摩尔质量远远小于铅的摩尔质量,失去等量电子需要的金属质量也是锂远远小于铅,因此锂电池的比能
量大于铅蓄电池,故c错误;
D.电路中转移4mokf,则消耗Imol氧气,标况下体积为22.4L,空气中氧气约占20%,因此需要空气22.4Lx5=112L,
故D正确;
故答案为Do
6、A
【解析】
A.CH2=CH・CH=CH2发生1,4力口成生成,所以不能得到该物质,A符合题意;
B.CH2=CH・CH=CH2与HC1发生1,4加成生成,B不符合题意;
C.CH2=CH-CH二CH2发生加聚反应生成,C不符合题意;
D.CH2=CH・CH=CH2燃烧生成COz,D不符合题意;
故合理选项是A。
7、B
【解析】
A.提取膏蒿素的过程类似于溶解、过滤,属于物理变化,故A错误;
B.高温或日常用的消毒剂可使禽流感病毒蛋白质变性,故B正确;
C.苹果放在空气中久置变黄是因为亚铁离子被氧化,纸张久置变黄是因为纸张中的木质素容易氧化变黄,原理不相
似,故C错误;
D.燃煤中加入CaO主要是为了减少二氧化硫气体的排放,故D错误。
故选Bo
8、A
【解析】
①用试管取少量溶液,逐滴加入稀盐酸至过量,溶液先浑浊后又变澄清,有无色气体放出,可知无色气体为二氧化碳,
一定含CM,溶液先浑浊后又变澄清可知,溶液中一定含A10『,由离子共存的条件可知,一定不含H,、Mg2\Cu2+;
②在一份溶液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至过量,溶液先浑浊后又变澄清,加热,将湿润的红色石茂试纸置于试管口,未见
明显现象,则溶液中不含NHZ;
③在另一份溶液中加入新制的氯水和CCL,振荡后静置,下层溶液显橙红色,则溶液中一定含BE,由电荷守恒可知溶
液中一定存在的阳离子为不能确定是否含C「、SO:"
【详解】
2
A项、由实验现象可知,溶液中一定存在K:Br\C03\A10/,故A正确;
B项、由实验操作可知,一定不含NHJ、H+、Mg2\Cu2+,不能确定溶液中是否含C「,故B错误;
2
C项、溶液中一定含K",不能确定是否含C「、S04\故C错误;
D项、由于溶液事先己经加入盐酸,往第3份溶液中滴加硝酸酸化的硝酸银溶液无法确认是否有。一,故D错误。
故选A。
【点睛】
本题考查离子的共存,试题信息量较大,侧重分析与推断能力的考查,把握离子的反应、现象与结论的关系为解答的
关键。
9、B
【解析】
分析:A、胶体是大分子的集合体;
B、根据煎气的组成解答;
C、根据丙三醇的结构分析;
D、根据甲烷与氯气在光照条件下发生取代反应的特点分析。
详解:A、16.25g氯化铁的物质的量是16.25g+162.5g/mol=0.1mol,由于氢氧化铁胶体是分子的集合体,因此水解生
成的Fe(0H)3胶体粒子数小于0.1NA,A错误;
B、标准状况下22.4L氧气的物质的量是ImoL氨气是一个Ar原子组成的单质,其中含有的质子数是18NA,B正确;
C、1分子丙三醇含有3个羟基,92.0g丙三醇的物质的量是ImoL其中含有羟基数是3NA,C错误;
D、甲烷与氯气在光照条件下发生取代反应生成的卤代煌不止一种,因此生成的CH3cl分子数小于1.0NA,D错误。
答案选B。
点睛:选项D是易错点,主要是不清楚甲烷发生取代反应时属于自由基取代反应,每个氢原子都有可能被取代,其产
物比较复杂,这与乙烯与氢气的加成反应完全不同。
10、C
【解析】
A.二氧化硅是绝缘体不能导电,光导纤维中传递的是激光,利用的是二氧化硅的导光性,A项错误;
B.水的沸点高是因为水分子之间可以形成氢键,与水分子内的O・H键键能无关,B项错误;
C.物质只要含有离子键则为离子化合物,过氧化钠中Na+和是以离子键结合,中的。是以共价键结合,C
项正确;
D.NH3中有三条共价键,共价键即原子之间通过共用电子对形成的相互作用,所以ImolN%中含有3M个共用电子
对,D项错误;
答案选C。
11、B
【解析】
A.由结构简式(可知,该有机物分子式为G8HI7NO2,故A正确;
B.有机物b中含有10种不同的H原子,一氯代物有10种,故B错误;
C.C=C两端碳原子上分别连接有2个不同的基团,存在一种顺式结构的同分异构体,故C正确:
D.含有碳碳双键,可发生氧化反应,可使酸性高镒酸钾溶液褪色,故D正确;
答案选Bo
【点睛】
本题的易错点为C,要注意有机物存在顺反异构的条件和判断方法。
12、A
【解析】
A.液氯、干冰均为由一种分子构成的物质,因此都属于纯净物,A正确;
B.NO2与水反应产生HNO3和NO,元素化合价发生了变化,因此不属于酸性氧化物,CO是不成盐氧化物,只有CO2
为酸性氧化物,B错误;
C.©-OH属于酚类,而©-CH20H属于芳香醇,因此二者不是同类物质,不能互为同系物,C错误;
D.淀粉、纤维素都属于天然高分子化合物,而油脂不是高分子化合物,D错误;
故合理选项是A。
13、C
【解析】
由电离常数可知,HNO2和CFhCOOH都是弱酸,并且醋酸的酸性更弱。pH相同、体积均为V。的两种酸溶液中,醋
酸的物质的量比亚硝酸大。
【详解】
A.相同pH的弱酸加水稀释,酸性越强的酸,pH变化越大,所以曲线I代表CFhCOOH溶液,正确;
B.从图中可以看出,溶液的pHb点小于c点,说明c(H+)b点比c点大,c(OIT)c点比b点大,从而说明溶液中水的电
离程度c点比b点大,正确;
C.相同体积a点的两种酸,醋酸的物质的量大,分别与NaOH溶液恰好中和后,溶液中n(NO2-)vn(CH3CO(r),错
误;
D.由c点到d点,弱酸的电离常数和水的电离常数都不变,所以Kw/Ka不变,即C(HA):(OH)保持不变,正确。
c(A)
故答案为Co
14、D
【解析】
短周期元素,A、E有“价,B有・2价,且A的原子半径与B相差不大,则A、E处于VDA族,B处于VIA族,A原子半径
小于E,可推知A为F、E为Cl,B为O;D有・4、+4价,处于WA族,原子半径与O原子相差不大,可推知D为C元素;
G元素有.3、+5价,处于VA族,原子半径大于C原子,应处于第三周期,则G为P元素;I、J、K的化合价分别为+3、
+2、+1,分别处于ID族A、IIA族、IA族,原子半径依次增大,且都大于P原子半径,应处于第三周期,可推知I为A
I、J为Mg、K为Na;A.Na与O2常温下可生成NazO,故A正确;B.F\Mg2\A四离子核外电子层数相等,核电荷
数越大圈子半径越小,故离子半径大小顺序为:F>Mg2+>AP+,故B正确;C.磷的单质有红磷和白磷,存在同素异
形体,故C错误;D.镁在二氧化碳中的燃烧生成MgO和碳单质,故D错误;故选D。
15、C
【解析】
A.8.瓯乙酸乙酯的物质的量是0.5101,其中所含共用电子对数为L4NA,A错误;
B.常温常压下Fe在浓硝酸中钝化,无法计算转移电子数,B错误;
C.标准状况下,2.24LCL<0.Imol)与CH4反应完全,根据原子守恒可知形成C-C1键的数目为0.INA,C正确
D.常温下pH=12的NaOH溶液的体积未知,无法计算由水电离出的氢离子的数目,D错误。
答案选C。
【点睛】
选项B是解答的易错点,注意铁、铝与硝酸反应的原理,常温下铁、铝在浓硝酸中钝化,与稀硝酸反应生成NO,在
加热的条件下与浓硝酸反应生成NO2O
16、D
【解析】
A.Ch溶于水发生反应H2O+CI2-HCI+HC1O,是一个可逆反应,O.lmolCb溶于水,转移的电子数目小于O.1N,\,
A错误;
B.标准状况下,2.24LNO和2.24LO2混合,发生的反应有:2NO+O2==2NO2,2NO2^=^N2O4,所以混合后的气体
分子数小于0.15NA,B错误;
C.加热条件下,Fe与足量的浓硫酸反应生成+3价的铁离子,转移的电子数为3m01,根据得失电子守恒,应生成:NA
一
个SO2分子,c错误;
D.O.lmolNazO?与足量的潮湿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氧气,过氧化钠中氧元素即被氧化又被还原,所以转移
的电子数为O.INA,D正确,
答案选D。
17、D
【解析】
A.常温下铝与浓硝酸会发生钝化反应,铜与浓硝酸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作负极,不能说明铝比铜活泼,故A错误;
B.制备滨苯要苯和液滨反应,故B错误;
C.二氧化碳与过氧化钠反应生成氧气,故无法提纯CO气体,故C错误;
D.Fe2+容易被空气中氧气氧化为Fe3+,Fe3+可以与SCN-反应生成红色物质Fe(SCN)3,故D正确;
故答案选:D。
【点睛】
常温下铝与浓硝酸会发生钝化反应,铜与浓硝酸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作负极。
18、D
【解析】
由题可知Y、Z同周期且Y在Z前面,X的主族序数在Y、Z的主族序数之后,Z的核电荷数为X的2倍,可能确定
X在第二周期右后位置,Y、Z在第三周期的左前位置,结合题中条件可知X、Y、Z分别为:N、Na、Si,据此解答。
【详解】
A.Y、Z分别为Na、Si,Si单质为原子晶体,熔点比钠的高,即Y<Z,A错误;
B.X为N元素,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HNO3为强酸,B错误;
C.Y、Z分别为Na、Si,Si的氧化物Si(h为共价化合物,C错误;
D.X、Z分别为:N、Si,气态氢化物稳定性NH3>SiH4,即X>Z,D正确;
答案选D。
19、A
【解析】
A.甲烷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碳元素化合价由-4价升高到+4价,所以4g甲烷完全燃烧转移的电子数为
4g
T--一;x8N/mol=2N,故A正确;
16g/molAA
B.CCL在标况下为非气态,无法计算1L2LCCL的物质的量,故B错误;
C.S02和。2反应为可逆反应,反应不能进行完全,S02和都有剩余,所以3molSO2和ImolO2于密闭容器中催化反
应后分子总数大于3NA,故C错误;
D.Na2s溶液中分两步水解,生成HS一和H6,根据物料守恒关系:HS\H2s和S?一离子数之和为0.INA,故D错误。
故选A。
【点睛】
本题为“NA”应用试题,解答此类题要注意题设陷阱,本题B选项,CC14在标况下非气态,C选项,二氧化硫和氧气
反应为可逆反应,D选项,要注意物料守恒的正确使用,考生只有在平时多总结,才能做到考试时慧眼识别。
20、C
【解析】
同周期随原子序数增大第一电离能呈增大趋势,但VA族3P能级为半满稳定状态,第一电离能高于同周期相邻元素,
故第一电离能的大小顺序为:D>B>A>C,
故选:Co
21、A
【解析】
第三周期的元素最多能填到3p",而p坑道上最多有3个未成对电子,因此不可能有4个未成对电子,答案选A。
22、B
【解析】
A.乳酸的系统命名为2.羟基丙酸,故A错误;
O
B.与乳酸具有相同官能团的同分异构体CH2-CH2^-OH>乳酸分子有对称碳原子有两种旋光异构体,包括乳酸
共3种,故B正确;
C.乳酸分子含有羟基、竣基,可发生取代反应、消去反应,不能发生加成反应,故C错误;
D.乳酸分子含有羟基、粉基,乳酸发生缩聚反应生成聚乳酸,反应的方程式为
11
CHJ_8H—COOH一定条储+(n-l)H2O,故D错误;
故选B。
二、非选择题(共84分)
23、邻甲基苯甲酸还原反应
HOOCCH2-<^>-N02>HCOOCH2-<^>-NO2>HOOCHCOO-<^>"CH2NO2
<()()
z°V^V\①(飘"1襦液N4g,
II②船酸陂化
()()11()oil()()
【解析】
由二票即、A的分子式,纵观整个过程,结合X的结构,可知I二二曾“发生甲基邻位硝化反应生成A为
NO2
_CH3,对比各物质的分子,结合反应条件与给予的反应信息,可知A中竣基上羟基被氯原子取代生成B,B
6-COOH
NO2
中甲基上H原子被溟原子取代生成C,C中氯原子、溟原子被-NH-取代生成D,故B为内一CH3、C为一CH?Br、
U-c-ci-c-ci
O
NO2NO2
D为玲,由X的结构’逆推可知G为琦(>”£,结合F、E的分子式'可推知F为
O0\
CHjOOCCHBrCHzCHiCOOCHj.E为CH3OOCCH2CH2CH2COOCH3O
【详解】
NO2
根据上述分析可知:A为人_CH3
U-COOH
CH3OOCCH2CH2CH2COOCH3;F为CMOOCCHBrCH2cH2coOCH3;G为h
()
(1)()H的甲基在苯环段基的邻位c原子上,因此其名称是邻甲基苯甲酸;
(2)G变X是-NO2变为-NFL,发生的是还原反应;
NO2
(3)化合物B的结构简式为J-
广
(4)A.化合物A的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6届内蒙古赤峰市化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质量跟踪监视试题含解析
- 2026届山东省临沂市蒙阴县化学九上期中检测试题含解析
- 2026届山东省安丘市景芝中学化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中复习检测试题含解析
- 2026届重庆市开州区化学九上期末学业水平测试试题含解析
- 离婚协议中子女抚养费及教育保障详细约定书
- 离婚协议电子版起草与子女抚养权咨询合同
- 离婚协议签署后反悔处理与离婚后财产纠纷解决合同
- 夫妻离婚协议范本:债务分担与财产分配
- 铸铁工考试题库及答案
- 商业地产租赁合同补充协议:租金上涨与商业推广合作
- 人美版美术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2课 品篆刻之美》课件
- 宪法培训课件教学课件
- 华为全球培训中心
- 2023药品耗材集中带量采购知识标准培训模版课件
- 医院物业服务管理方案
- 主成分分析法(高教书苑)
- 2024年中级注册安全工程师《安全生产专业实务(道路运输安全)》真题及答案
- 凝中国心铸中华魂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小学民族团结爱国主题班会课件
- 2023年宜宾市叙州区招聘社区专职工作者考试真题
- 劳务分包合同1正规范本
- 医疗机构消毒记录表清洁消毒日检查记录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