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第7单元现代文阅读专项训练-(含答案)_第1页
统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第7单元现代文阅读专项训练-(含答案)_第2页
统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第7单元现代文阅读专项训练-(含答案)_第3页
统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第7单元现代文阅读专项训练-(含答案)_第4页
统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第7单元现代文阅读专项训练-(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统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第7单元现代文阅读专项训练-(含答案)

第7单元现代文阅读专项训练-2024-2025学年语文一年级下册统编版(2024)

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①傍晚,公鸡遇见了猫头鹰,他们之间发生了争论。公鸡说:“天上那个发光的圆圆的东西一出来,天气就暖和多了!"猫头鹰说:“谁说的,那个发光的圆东西一出来,我全身都冷冷的!”公鸡说:“暖暖的!"猫头鹰大声说:“冷冷的!”

②他们争论了好长时间,也没什么结果。

1.从文中找出下面词语的反义词,抄写下来。

暖——(

)

短——(

)

寒冷——(

)

2.公鸡和猫头鹰争论的是什么?(

)(填序号)

①圆圆的东西是暖的。

②圆圆的东西是冷的。

③天上那个发光的圆圆的东西到底是暖的还是冷的。

3.结合公鸡和猫头鹰的习性,我知道公鸡说的圆圆的东西是_____________,猫头鹰说的圆圆的东西是_________________。

4.公鸡和猫头鹰争论的结果怎么样?你想对他们说什么?

小猴子下山

①有一天,小猴子下山来,走到一块玉米地里。他看见玉米结得又大又多,非常高兴,就掰了一个,扛着往前走。

②小猴子扛着玉米,走到一棵桃树下。他看见满树的桃子又大又红,非常高兴,就扔了玉米去摘桃子。

③小猴子捧着几个桃子,走到一片瓜地里。他看见满地的西瓜又大又圆,非常高兴就扔了桃子去摘西瓜。

④小猴子抱着一个大西瓜往回走。走着走着,他看见一只小兔子蹦蹦跳跳的,真可爱,就扔了西瓜去追小兔子。

⑤小兔子跑进树林里,不见了。小猴子只好空着手回家去。

5.小猴子下山都看到了什么?用圈出来。

6.小猴子最后为什么空着手回家了?

_________________。

读短文,回答问题。

小蜗牛

我是一只可爱的小蜗牛,住在花园里。我天天背着我的屋子走路,背着我的屋子爬树,背着我的屋子玩耍,背着我的屋子找食物。我的屋子没有窗子,太阳永远照不进来。我的家没有桌椅,只能住下我自己。

7.短文共有

句话。

8.小蜗牛住在哪里?选择正确的答案,画上“√"。

公园里()

花园里()

田野里()

9.这是一只

的小蜗牛。我还知道小蜗牛的屋子就是它的_________________。

10.判断下面的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画“√”,错误的画“×"。

(1)我的屋子没有窗子,太阳永远照不进来。(

)

(2)我每天背着屋子是因为怕屋子丢了。(

)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小白兔的时钟》

小白兔没有钟,不知道时间,它请小山羊帮忙想办法。

小山羊送给它三盆(pén)花。太阳出来了,牵(qiān)牛花开了,张开了小喇叭(lǎbā)。中午,午时花开了,张开了笑脸。天黑了,夜来香开了,张开了小嘴轻轻地唱歌。

11.这篇短文有个自然段,第2自然段有句话。

12.小山羊送给了小白兔什么花?请用“______”画出来。

13.根据短文内容填空。

(

)花早晨开,(

)花中午开,(

)花晚上开。

14.你喜欢小山羊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

阅读理解。

喜鹊的发现

喜鹊在半空中飞着,眼睛只盯着自己的下面。他看见那些蜻蜓、蝴蝶、蜜蜂在低空飞,便喳喳地叫着:“看来世界上要数我飞得最高了。"

哪知,头上传来“咕咕”的歌声,喜鹊吃了一惊:难道上面还有飞鸟?他往上一看,一群鸽子在上空盘旋,他伸长脖子向上喊道:“鸽兄,看样子天上数你飞得最高了。"

“不,不,我飞得不算高,上面还有大雁呢!”鸽子对喜鹊说。喜鹊翘首一望,真的,雁群排着“人"字形,整整齐齐地飞向远方。

“真是人外有人,天外有天啊!我的见识太短浅了。”喜鹊惭愧地说。

15.短文共有

个自然段,第1自然段共有

句话。

16.故事的开始,喜鹊认为自己(

A.飞得最低B.飞得最快C.飞得最高

17.故事中,(

)飞得比喜鹊更高。

A.鸽子和燕子B.鸽子和大雁C.蝴蝶和蜻蜓

18.如果给故事加一个结尾,你会选择(

A.从那以后,喜鹊就躲在窝里,再也不努力练习飞行了。

B.从那以后,喜鹊见人便说:“除了鸽子和大雁,就数我飞得最高了!"

C.从那以后,喜鹊不再骄傲,每天努力练习飞行,希望自己能飞得更高。

19.读完故事,喜鹊明白了什么?

我会读短文,我会做一做。

蚂蚁和蝈蝈

夏天真热,一群蚂蚁在搬粮食。他们有的背,有的拉,个个满头大汗。

几只蝈蝈看到了,都笑蚂蚁是傻瓜。他们躲到大树下乘凉,有的唱歌,有的睡觉,个个自由自在。

冬天到了,北风呼呼地刮起来。蚂蚁躺在装满粮食的洞里过冬了,蝈蝈又冷又饿,再也神气不起来了。

20.短文共有

个自然段,第2自然段有

句话。

21.照样子写词语。

又冷又饿___

22.照样子用带点的词写句子

他们有的背,有的拉,个个满头大汗。

23.你觉得蚂蚁傻吗?为什么?

《第7单元现代文阅读专项训练-2024-2025学年语文一年级下册统编版(2024)》参考答案

1.

暖和

2.③

3.

太阳

月亮

4.公鸡和猫头鹰的争论没有结果。我想对他们说:“别争啦!你们看到的东西不是同一个,公鸡看到的是太阳,猫头鹰看到的是月亮。”

【导语】这篇短文通过公鸡和猫头鹰的对话,巧妙地展现了不同生物因习性差异而产生的认知冲突。作者用简洁生动的对话(“暖暖的!"冷冷的!”)制造戏剧性,既符合动物特性又富有童趣。寓言式的写法既保留了童话的趣味性,又暗含“视角决定认知"的哲理。结尾的开放式设计(“争论没什么结果”)给读者留下思考空间,暗示了客观事物可能因主观立场而呈现不同面貌。全文语言质朴却意味深长,是篇能引发小读者思考的哲理小品。

1.本题考查反义词。

暖:暖和,不冷。

结合文章第①自然段句子“谁说的,那个发光的圆东西一出来,我全身都冷冷的!”,抓住关键词“冷”可知暖的反义词是冷;

短:两端之间的距离小(跟“长"相对)。

结合文章第②自然段句子“他们争论了好长时间,也没什么结果。”,抓住关键词“长"可知短的反义词是长;

寒冷:冷。

结合文章第①自然段句子“天上那个发光的圆圆的东西一出来,天气就暖和多了!”,抓住关键词“暖和"可知寒冷的反义词是暖和。

2.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理解。

结合文章第①自然段句子“天上那个发光的圆圆的东西一出来,天气就暖和多了!”和“谁说的,那个发光的圆东西一出来,我全身都冷冷的!"可知公鸡和猫头鹰争论的是:天上那个发光的圆圆的东西到底是暖的还是冷的。

故选③。

3.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理解。

结合公鸡和猫头鹰的习性,可知公鸡白天出来,猫头鹰晚上出来,公鸡白天活动,见到的是太阳,圆圆的太阳带给人温暖;猫头鹰夜间活动,见到的是月亮,圆圆的月亮让它感觉清冷。

4.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理解,语言表达。

结合文章第②自然段句子“他们争论了好长时间,也没什么结果。”可知公鸡和猫头鹰争论的结果;公鸡和猫头鹰因生活习性不同,看到的是不同时间的天体(太阳和月亮),因此感受不同。可以提醒他们换位思考,理解对方的视角。如:你们看到的是不同的东西,太阳白天暖,月亮夜晚冷,所以都没错!

5.玉米桃子西瓜小兔子

6.小猴子看见新东西就扔了旧东西去追,最后啥也没得到,只能空手回家。

【导语】这篇《小猴子下山》是一则富有童趣的寓言故事,通过小猴子不断丢弃已得之物、追逐新目标的行为,生动展现了贪心不足、见异思迁的主题。文章结构清晰,以玉米→桃子→西瓜→兔子的递进式情节推进,最终以空手而归的结局点明寓意。重复的“非常高兴……就扔了……"句式形成节奏感,符合儿童阅读习惯。楷体字体的运用增添了故事亲和力,而小猴子天真又盲目的行为,能引发小读者对“专注”与“知足"的思考。

5.本题考查找关键词。

通读文本,结合第①段“他看见玉米结得又大又多,非常高兴,就掰了一个,扛着往前走。”第②段“他看见满树的桃子又大又红,非常高兴,就扔了玉米去摘桃子。"第③段“他看见满地的西瓜又大又圆,非常高兴就扔了桃子去摘西瓜。”第④段“他看见一只小兔子蹦蹦跳跳的,真可爱,就扔了西瓜去追小兔子。"可知,小猴子看到了玉米、桃子、西瓜和小兔子。

6.本题考查短文内容理解。

通读文本可知,小猴子看到玉米结得又大又多,就掰了一个扛着走;但看到又大又红的桃子时,它就高兴地扔了玉米去摘桃子;接着看到又大又圆的西瓜,又扔了桃子去摘西瓜;最后看到蹦蹦跳跳的小兔子,又扔了西瓜去追小兔子。结果小兔子跑进树林不见了,小猴子之前得到的东西也都扔了,所以只能空着手回家。

7.4/四

8.花园里√

9.

可爱

10.

×

【导语】这篇短文通过第一人称视角描写了一只小蜗牛的生活,展现了蜗牛的形态特征和行为习惯。文章语言简洁、生动,具有童趣,适合低年龄段的读者。小蜗牛背着自己的“屋子”,营造了拟人化的效果,使读者容易产生共鸣。文章在描述小蜗牛住房的同时,也寄寓了关于独立与自得其乐的微妙情感。总而言之,本文既富于教育意义,又充满趣味,能够引导孩子们关注自然界的小生物。

7.本题考查数句子。

表示完整句的标点符号有句号、问号、感叹号。阅读短文可知,文中有四个句号,故本篇短文一共有四句话。

8.本题考查对短文内容的掌握能力。

结合开头句子“我是一只小蜗牛,住在花园里"可知小蜗牛住在花园里。故在“花园里”处画上“√"。

9.本题考查短文内容的理解。

根据短文开头“我是一只可爱的小蜗牛”可以知道这是一只可爱的小蜗牛。短文中多次描述小蜗牛背着屋子走路、爬树、玩耍、寻找食物,从这些行为可以判断它的屋子就是它的壳。

10.本题考查短文内容的理解。

(1)根据文中“我的屋子没有窗子,太阳永远照不进来。"这句话说明蜗牛的屋子里没有窗子,所以太阳照不进来。故此题说法正确。

(2)根据文中“我是一只可爱的小蜗牛,住在花园里。我天天背着我的屋子走路,背着我的屋子爬树,背着我的屋子玩耍,背着我的屋子找食物。”这些句子中小蜗牛每天背着屋子,因为这就是蜗牛的特征,而不是害怕屋子丢了。故此题说法有误。

11.

2/二

4/四

12.牵牛花午时花夜来香

13.

牵牛

午时

夜来香

14.喜欢。因为它很热心,很聪明。

【解析】11.本题考查数自然段和句子。

每个自然段的开头都要空两格,故本短文一共有2个自然段。句末为句号、感叹号、问号的为一句话。第二自然段中有四个句号,故有4句话。

12.本题考查找关键词。

从第2自然段的“山羊送给它三盆花。太阳出来了,牵牛花开了,张开了小喇叭。中午,午时花开了,张开了笑脸。天黑了,夜来香开了,张开了小嘴轻轻地唱歌。"可知小山羊送给小白兔牵牛花、午时花和夜来香,把这些词画出即可。

13.本题考查对文段内容的理解。

从第2自然段的“山羊送给它三盆花。太阳出来了,牵牛花开了,张开了小喇叭。中午,午时花开了,张开了笑脸。天黑了,夜来香开了,张开了小嘴轻轻地唱歌。”可知牵牛花早晨开,午时花中午开,夜来香晚上开。

14.本题考查人物形象的分析。

《小白兔的时钟》主要讲述了小白兔通过小山羊送的三盆花——牵牛花、午时花和夜来香,利用它们分别在早晨、中午和夜晚开放的特点,来辨别时间的故事。这些花成为了小白兔的自然时钟。根据内容写一些你是否是喜欢小山羊,说明原因即可。

示例:喜欢小山羊,因为它聪明又贴心,用三盆花为小白兔解决了时间难题,创意满满。

15.

4/四

2/二

16.C

17.B

18.C

19.喜鹊明白了:人外有人,天外有天。

【解析】15.本题考查数自然段和句子。

每一个自然段前面都会空两个格,即两个字的位置,不管这段话有几句话,只要前面空两个格就是一个自然段,然后继续累积看总共有几个自然段。本文共有4个自然段。

数句子要从头开始看,逐个找“句号、感叹号、问号、省略号”,一个这样的标点符号为一句话,逐句累加。第①自然段一共有2句话。

16.本题考查对短文的理解。

结合短文第①自然段句子“看来世界上要数我飞得最高了”可知,故事的开始,喜鹊认为自己飞得最高。

故选C。

17.本题考查对短文的理解。

结合短文第②自然段句子“他往上一看,一群鸽子在上空盘旋"和第③自然段句子“喜鹊翘首一望,真的,雁群排着‘人’字形,整整齐齐地飞向远方”可知,故事中,喜鹊发现鸽子和大雁飞得比自己高。

故选B。

18.本题考查对短文的理解。

结合短文第④自然段句子“‘真是人外有人,天外有天啊!我的见识太短浅了。’喜鹊惭愧地说”,从“惭愧”一词可以看出喜鹊明白了自己的错误,他之前一直自以为是、骄傲自大,以后应该会变得谦虚、踏实,不再骄傲,每天努力练习飞行,希望自己能飞得更高。

故选C。

19.本题考查对短文的理解和主旨的分析。

阅读短文,从第④自然段句子“真是人外有人,天外有天啊!我的见识太短浅了。"可知,喜鹊通过一系列的观察和体验,最终明白了“天外有天,人外有人”的道理,这个故事也告诫人们:不要盲目自信、骄傲自大,要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和世界的广阔。同时,也提醒我们要保持谦虚、学习的态度,不断拓宽自己的视野和认知边界。

20.

三/3

二/2

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