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渔家傲新课件_第1页
26.渔家傲新课件_第2页
26.渔家傲新课件_第3页
26.渔家傲新课件_第4页
26.渔家傲新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渔家傲李清照

李清照,号易安居士,南宋杰出女文学家,章丘明水(今属山东济南)人。以词著名,兼工诗文,并著有词论,在中国文学史上享有崇高声誉。

李清照出生于一个爱好文学艺术的士大夫家庭,与太学生赵明诚结婚后一同研究金石书画,过着幸福美好的生活。靖康之变后,她与赵明诚避乱江南,丧失了珍藏的大部分文物。后来赵明诚病死,她独自漂流在杭州、越州、金华一带,在凄苦孤寂中度过了晚年。有《易安居士文集》、《易安词》,已散佚。后人有《漱玉词》辑本。创作内容因她在北宋和南宋时期生活的变化而呈现出前后期不同的特点。前期:真实地反映了她的闺中生活和思想感情,题材集中于写自然风光和离别相思。后期:主要是抒发伤时念旧和怀乡悼亡的情感。表达了自己在孤独生活中的浓重哀愁,孤独,惆怅。疏通词意“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天空连接着那像波浪一样翻滚的云霞,这些云霞又是和晨雾连在一起,显得曙色胧朦。而透过云雾远远望去,银河中波涛汹涌,像要使整条河翻转过来似的。河中许许多多帆船在滚滚的大浪中颠扑,风帆摆动得像在银河中起舞一样。虽然写的是作者在梦中所幻想的自然景象,但这一幻想无疑是她在人生道路上历尽艰难险阻、流徙奔波之苦的潜意识所促使的。“仿佛梦魂归帝所”“帝所”,指天帝居住的宫殿。其实,这是人们在经历了千辛万苦后所希望和追求的美好前途。也就是写他想回到天帝宫殿去。那么,作者魂回帝宫去,情况怎样呢?“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她听见天帝在对她说话,殷勤地问她要回到哪里去?李清照南渡以来,一直飘泊天涯,备受排挤与打击,尝尽了人间的白眼,如今天帝这么关照她,使她感到多么温暖啊!作者这么写,不管其主观动机如何,客观上已把天上和人间作了一个鲜明的对照,讥讽了黑暗的现实社会。她在若干年来的逃难生活中,多少事,凭谁诉?这次竟然得到诉说的机会了。这就引出了词的下片,由她诉说自己的困难和心愿。

“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意思是说,我告诉天帝,我所走的路程很远,现在已到了黄昏,还没有到达。即使我学诗能写出惊人的句子,又有什么用呢?作者借此表白自己在人生道路上日暮途远,茫然不知所措。这里着一“嗟”字,生动地表现出她那彷徨忧虑的神态。下句,“谩有”,是“空有”或“徒有”的意思。这一句含有两层意思:一是慨叹自己有才而不能为世所用,有怀才不遇之感;二是社会动乱,文章无用,有李贺《南园十三首》中的“不见年年辽海上,文章何处哭秋风”之意。两者像是对立,实则统一,是互为因果的。那么,作者既然有这样的苦衷,她希望怎样解脱呢?请看:

“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她要像大鹏那样乘万里风高飞远举,离开那龌龊的社会。叫风不要停止地吹着,把她的轻快小舟吹到仙山去,使她过着那自由自在的生活。作者为什么梦想到三山中去?从上文的意思来看,是尽管她有才华,有理想,有抱负,但在现实社会中根本得不到实现和施展,找不到出路,才促使她这样想的。可见她的梦想仙境,正是她对黑暗现实不满的表现。她要回到那没有离乱,没有悲伤,没有孤凄和痛苦的仙境去,正是反映出人间存在着战乱、杀戮、欺诈、孤独、寂寞的现实。所以,她的那种思想活动,并非消极的,而是积极的,有现实意义的。

译文:水天相接,晨雾蒙蒙,笼罩着像波浪一样翻滚的云霞;银河中波涛汹涌,像要使整条星河翻转过来似的,风帆摆动得像在银河中起舞一样。梦魂仿佛回天庭,听见天帝在对我说话。他热情而又有诚意的问我要到哪里去。我回报天帝路途还很漫长,现在已是黄昏却还未到达。即使我学诗能写出惊人的句子,又有什么用呢?长空九万里,大鹏冲天飞正高。风啊!千万别停息,将我这一叶轻舟,直送往蓬莱三仙岛。分析此词写梦中海天溟蒙的景象及与天帝的问答,隐寓对社会现实的不满与失望,对理想境界的追求和向往。作者把真实的生活感受融入梦境,以浪漫主义的艺术构思,梦游的方式,奇妙的设想,倾述隐衷,寄托情思。全词打破了上片写景下片抒情或情景交错的惯常格局,以故事性情节为主干,以人神对话为内容,实现了梦幻与生活、历史与现实的有机结合,用典巧妙,景象壮阔,气势磅礴,音调豪迈,充分显示了作者性情中豪放不羁的一面。小练习

填空:1.从第三句中的“梦‘字可以看出这首词描写梦境。开头两句描绘拂晓海上乘船的情景,景象:_____;感觉:_____;气势_____。2.第三句至第七句写诗人与天帝的问答。以此表现作者________。3.最后三句回答天帝的问话:“_______”,交代______,借此表现诗人________。1.海天相接船摇帆舞,星河欲转磅礴豪迈2.怀才不遇的感慨3.殷勤问我归何处?海上仙山是自己的归宿对未来光明生活的向往与追求。自主思考探究1)“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描写了一幅怎样的图画?接”、“连”“转”、“舞”有怎样的表达效果?(2)品析“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中的“嗟”和“谩”,根据这两个字的意蕴,说说这两句包含作者怎样的情感?(3)“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借用了什么典故?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4)这首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1)“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描写了一幅怎样的图画?接”、“连”“转”、“舞”有怎样的表达效果?①画面:水天相接,晨雾蒙蒙,笼罩着像波浪一样翻滚的云霞;银河中波涛汹涌,像要使整条星河翻转过来似的,风帆摆动得像在银河中起舞一样。②炼字:接”、“连”二字把四垂的天幕、汹涌的波涛、弥漫的云雾,自然地组合在一起,形成一种浑茫无际的境界。而“转”、“舞”两字,则将词人在风浪颠簸中的感受,逼真地传递给读者。

①“嗟”字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词人彷徨忧虑的神态,表明自己在人生道路上日暮途远,茫然不知所措的叹惋。②“谩”字流露出心中的哀怨惆怅:一是空有诗情诗才,因知音(丈夫)早逝,而无人能会意;二是感叹自己身逢乱世,有着对现实无能为力的苦闷和怀才不遇的愤懑。(2)品析“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中的“嗟”和“谩”,根据这两个字的意蕴,说说这两句包含作者怎样的情感?(3)“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借用了什么典故?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借《庄子•逍遥游》中的典故,表达了词人具有大鹏高飞之志,同时也反映了词人对现实的厌弃和对美好境界的追求。(4)赏析“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示例一:借《庄子•逍遥游》中的典故,表达了词人具有大鹏高飞之志,同时也反映了词人对现实的厌弃和对美好境界的追求。示例二:比喻,把自己比喻成大鹏,表达了词人具有大鹏高飞之志,以及对现实的不满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5)这首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既有诗人感叹空有才华,虽遭遇不幸,对找不到光明出路的痛苦与不满之情,又借庄子的《逍遥游》和神话,表达了自己对未来光明生活的向往与追求。这首词带有气魄雄壮的豪放词风,在她的作品中别具一格。

①大胆而又丰富的想象,壮阔意境:词首的海天相接图,词尾的大鹏展翅图。

②阔大而豪迈的气度。尽管自己孤苦无依、志不得伸,但仍未放弃理想,执着追求。

③它所描绘的梦幻境界丰富多姿,使人神往,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5、本词别具一格,风格豪放。请简析这首词是如何体现这一风格的?近代学者粱启超评价这首词曰“此绝似苏辛派,不类《漱玉集》中语。”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与分析,错误的一项是()(3分)A.“星河欲转千帆舞”中“转”“舞”二字,逼真地写出了词人在风浪颠簸中的感受。B.经过海上航行,词人的梦魂仿佛回到天国,听到天帝殷勤地垂问自己要回到何处。C.词人希望自己像大鹏一样乘风高飞远走,她疾呼:风把我的小船吹到海外仙山吧。D.该词通过记梦,抒发词人对现实的眷恋,表达了自己不被苦难磨灭的追求和向往。D抒发词人对南宋黑暗社会现实的失望,对理性境界的追求和向往。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舞”字化静为动,生动形象地描绘出天河流转,似乎有无数舟船在风浪中起伏出没的神奇画面,既有生活的真实感,也有梦境的虚幻性。B.“仿佛梦魂归帝所”中的“归”字与苏轼《水调歌头》“我欲乘风归去”中的“归”字意思相同,寄寓了作者希望得到一个美好归宿的愿望。C.词人化用庄子《逍遥游》中的句子,使梦幻与生活、历史与现实融为一体,表达了自己怀才不遇、孤独无依的苦闷和对现实的强烈不满。D.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