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全国“安全生产月”《安全知识》考前冲刺训练_第1页
2023全国“安全生产月”《安全知识》考前冲刺训练_第2页
2023全国“安全生产月”《安全知识》考前冲刺训练_第3页
2023全国“安全生产月”《安全知识》考前冲刺训练_第4页
2023全国“安全生产月”《安全知识》考前冲刺训练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3全国“安全生产月”《安全知识》考前

冲刺训练

学校:班级:姓名:考号:

一、单选题(45题)

1.当身上衣服着火时,可立即(D)。

A.浇水B.用手或物品扑打身上火苗C.奔跑离开火场,灭掉身上火苗D.

就地打滚,压灭身上火苗

2.危险度由(D)决定。

A.事故发生的时间长度和空间范围

B.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和可控制程度

C事故发生的广度和严重性

D.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和严重性

3.当被烧伤时,正确的急救方法应该是(A)o

A.以最快的速度用冷水冲洗烧伤部位B.立即用嘴吹灼伤部位C.包扎

后去医院诊治D.涂擦消炎药

4.若皮肤沾上化学品,应(A)。

A.立即用清水缓缓冲洗患处B.立即用布抹干C.尽快完成工作后,就医

治疗

5.任何人发现火灾时,都应当采取什么措施?(B)

A.立即逃跑B.立即报警C.立即扑救

6.可吸入性粉尘的粒径为(B)

A.l・5毫米B.1-5微米C.l・5纳米D.1-5厘米

7.根据终身教育的观念,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对在岗的从业人员进行(C)

的安全生产教育培训。

A.全面B.长期C.经常性D.临时性

8.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向从业人员如实告知作业场所和工作岗位存在的

(A)、防范措施以及事故应急措施。

A.危险因素B.事故隐患C.设备缺陷

9.应急预案编制完成后,还应确保预案的批准、(B)和维护。

A.更新B.实施C.培训D.演练

10.用人单位对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的作业的劳动者,应当给予适当(A)。

A.岗位津贴B.工资补贴C.生活照顾

11.(B)是安全检查中最有效的工具。

A.安全会议检查法B.安全检查表法C.仪器检查法D.自查与互查

12.(B)是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的直接执行者,(B)对本岗位的

安全生产负直接责任。

A.岗位工人班组长B.班组长岗位工人C.班组长班组长D.岗位工

人岗位工人

13.我国的安全生产工作方针是:(B)

A.管生产必须管安全B.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C.保障劳动

者的安全与健康

14.安全生产“五要素”是指:(C)

A.人、机、环境、管理、信息

B.人、物、能量、信息、设备

C.安全文化、安全法制、安全责任、安全科技、安全投入

D.监察、监管、教育、培训、工程

15.《中华人民共和国矿山安全法》规定,在距坠落高度基准面(B)以

上的高处作业时,必须佩带安全带或设置安全网、护栏等防护设施。

A.1米B.2米C.2.5米

16.根据《特种劳动防护用品安全标志实施细则》,特种劳动防护用品

标志上盾牌中间采用字母"LA”,其表示的含意是:“(B)”之意。

A.生产安全B.劳动安全C.人身安全D.劳俣安全

17.“动态相关性原则”告诉我们(B)o

A.只有掌握事故发生的规律性,才能保证安全生产系统处于安全状态。

B.如果管理系统的各要素都处于静止状态,就不会发生事故。

C.推动管理活动的基本力量是人,因此,管理必须激发人的工作能力。

D.激发人的内在潜力,使其充分发挥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18.应急预案编制完成后,还应确保预案的批准、(B)和维护。

A.更新B.实施C.培训D.演练

19.被塌落重物压住身体时,错误的做法是(B)o

A.查清压在身上的物体是何物

B.撤去身边的物体,用力向外面抽拉身体

C.检查自己是否受伤,若没有受伤,根据情况向外缓慢拽拉身体

20.造成事故发生的原因是很复杂,在采取措施时,就应分清轻重缓急,

优先解决事故树的关键基本事件和最重要事件。反映基本事件重要程度

的是(C)。

A.事故百分比B.临界重要度C.结构重要度D.关键重要度

21.从事易燃易爆作业的人员应穿(C),以防静电危害。

A.合成纤维工作服B.防油污工作服C.含金属纤维的棉布工作服D.普

通工作服

22.下列属于行为性危险、有害因素的是(D)

A.作业环境不良B.健康状况异常C.心理异常D.指挥错误

23.当身上衣服着火时,可立即(D)o

A.浇水B.用手或物品扑打身上火苗C.奔跑离开火场,灭掉身上火苗D.

就地打滚,压灭身上火苗

24.按照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的实施要求,下列哪些要素的活动需要建

立并保持程序(A)。

A.管理评审活动B.机构与职责的确定C.目标的制定与传达D.审核活

25.《安全生产法》立法的目的是为了加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防止和减

少(A),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促进经济发展。

A.生产安全事故B.火灾、交通事故C.重大、特大事故

26.《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所称重大危险源,是指生产、运输、使

用、储存危险化学品或者处置废弃危险化学品,且危险化学品的数量等

于或者超过(C)的单元(包括场所和设施)。

A.安全量B.储存量C.临界量

27.《浙江省烟花爆竹安全管理办法》规定,设置烟花爆竹零售场所,应

当与车站、码头、商品交易市场、学校、幼儿园、老年活动室、医院等

人员密集场所以及其他烟花爆竹零售场所的安全距离,不得少于(A)

米。

A.50B.100C.150

28.下列因素中,可能引起白血病的因素是(B)o

A.激光B.电离辐射C.红外线D.射频辐射

29.贮存危险化学品的建筑物或场所应安装(C)

A.电表B.指示灯C.避雷设备

30.人如长时间暴露在(B)噪声环境中,将导致永久性的听力损伤。

A.80分贝B.120分贝C.180分贝

31.下列叙述中,(B)不符合安全生产“三同时”制度的要求。

A.安全设施投资应当纳入建设项目概算

B.矿山建设项目和用于生产、储存危险物品的建设项目,应当分别按照

国家有关规定进行安全条件论证和安全评价

C矿山建设项目和用于生产、储存危险物品的建设项目的安全设施设计

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报经有关部门审查

D.矿山建设项目和用于生产、储存危险物品的建设项目竣工投入生产或

者使用前,只要经过验收程序即可投入生产和使用

32.熟练掌握个人防护装备和通讯装备的使用,属于应急训练的(A)

A.基础培训与训练B.专业训练C.战术训练D.其他训练

33.从安全方面来看,在(B)的干扰下,人们会感到烦躁,注意力不集中,

反应迟钝,不仅影响工作效率,而且降低了对事故隐患的判断处理能力。

A.电离辐射B.噪声C.振动

34.《安全生产法》规定,生产经营单位采用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或

者使用新设备时,应对从业人员进行(C)的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

A.班组级B.车间级C.专门

35.按照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的实施要求,下列哪些要素的活动需要建

立并保持程序(A)o

A.管理评审活动B.机构与职责的确定C.目标的制定与传达D.审核活

36.三级安全教育是指:(B)o

A.国家教育、学校教育、企业教育B.入厂教育、车间教育、岗位或班

组教育C.车间主任教育、班级教育

37.下列(A)是扑救精密仪器火灾的最佳选择。

A.二氧化碳灭火器B.干粉灭火器C.泡沫灭火器D.水

38.发现有人触电后,应立即切断电源,同时用木棒、皮带、(D)等

绝缘物品挑开触电者身上带电物品。

A.铁棒B.铜棒C.玻璃D.橡胶制品

39.当身上的衣服烧着后,以下灭火方法中,(C)做法是正确的。

A.快速奔跑呼救B.用手扑打火焰C.就地打滚,压灭火焰

40.焊机二次回路线的接头可采用(C)方式。

A.搭接B.缠绕C.压接

41.各种气瓶的存放,必须保证安全距离,气瓶距离明火在(B)米以

上,避免阳光暴晒。

A.2B.I0C.30

42.生产性毒物主要是经(A)进入人体

A.呼吸道和皮肤B.食道和皮肤C.呼吸道和食道

43.任何高处作业,第一步要做的是(B)

A.工作许可B.风险分析C.检查安全带

44.不属于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内容的是(A)。

A.工伤保险的政策、法律、法规B.安全生产管理知识和方法C.国家有

关安全生产的方针、政策等D.典型事故案例分析

45.灭火器的压力表指针指在(C)位置时,压力为正常。

A.红区B.黄区C.绿区D.蓝区

二、单选题(5题)

46.自事故发生之日起(A)日内,事故造成的伤亡人数发生变化的,

应当及时补报。道路交通事故、火灾事故自发生之日起(A)日内,

事故造成的伤亡人数发生变化的,应当及时补报。

A.30,7B.20,5C.15,3

47.从事易燃易爆作业的人员应穿(C),以防静电危害。

A.合成纤维工作服B.防油污工作服C.含金属纤维的棉布工作服D.普

通工作服

48.事故隐患泛指生产系统中(C)的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

态和管理上的缺陷。

A.经过评估B.存在C.可导致事故发生D.不容忽视

49.危险度由(D)决定。

A.事故发生的时间长度和空间范围

B.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和可控制程度

C.事故发生的广度和严重性

D.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和严重性

50.焊机一次线必须采用三芯(四芯)铜芯橡胶电线,其接线长度不允许

超过(B)m。

A.2B.3C.6D.15

三、单选题(10题)

51.使用灭火器扑救火灾时要对准火焰(C)喷射。

A.上部B.中部C.根部

52.承担安全评价、认证、检测、检验的机构属于(A)o

A.中介机构B.行政机关C.事业单位

53.火灾的分类中,C类火灾是指(A)。

A.气体火灾B.固体火灾C.液体火灾

54.粉尘作业时必须佩戴(B)o

A.棉纱口罩B.防尘口罩C.防毒面具

55.干粉灭火器应多长时间检查一次?(B)

A.每季度检查一次B.每半年检查一次C.每年检查一次

56.从安全生产来看,危险源是可能造成人员伤害、疾病、财产损失、作

业环境破坏或其他损失的(C)o

A.本质B.重点C.根源D.关键

57.重大危险源(A)是预防重大事故发生,而且做到一旦发生事故,

能将事故危害限制到最低程度。

A.控制的目的B.划分的意义C.评价的依据D.管理的作用

58.PE线必须使用()电线,N线使用(D)电线。

A.绿色、黄色B.绿色、黑色C.绿黄双色、绿色D.绿黄双色、蓝

59.劳动者对用人单位管理人员违章指挥、强令冒险作业,有权(A);

对危害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的行为,有权提出批评、检举和控告。

A.拒绝执行B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