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2届高考语文现代文阅读一一章中林作品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
母亲的唠叨
章中林
春生三岁那年,父亲就出车祸走了。在他的记忆里,只
要和母亲在一起,总会听到她没完没了的唠叨。
母亲唠叨的时候,春生是不能走神的。否则,母亲会叉
着腰,用手点着他的脑门喊道:你拿我的话当耳旁风吗?
在母亲的唠叨声里,春生长成了大小伙子,毕业后被分
配到镇上做教师。去学校报到那天,母亲老早就起来了,把
他的衣服熨得平平展展。过了一阵,母亲将饭端上桌子,见
他还没穿衣服,便开始唠叨:起来啦,捂在被窝里想孵鸡仔
咋着?往后你要带一群娃子上进呢,这样懒咋行?我说话
呢,你明白没?
春生赶忙爬了起来,嘴里答应着:妈,我知道了。
母亲坐在他的跟前,瞪着眼睛问他:你知道啥?成天吊
儿郎当的,你知道啥?当老师可是天大的事,误人子弟哪
行?人家爹妈把孩子交给你,你就要像对自己孩子一样。春
生一边穿衣服,一边大声地答应:妈,您放心吧。
春生吃完饭刚要走,又被母亲叫住了。她猫下身子,把
儿子左脚运动鞋带重新系了一遍,嘴里还说:看看你,鞋带
系得松松垮垮,没一会儿就得开了,踩在脚下让人看了多不
好,头一天上班,要给人留下好印象啊。春生看着母亲头上
又添了几缕白发,心里突然酸酸的。
春生结婚后,搬迸了学校的教师住宿楼。只要一有机会,
母亲的唠叨依然不折不扣地进行着。
这天,因为一件小事,春生和妻子发生了争吵。回到老
家,他一声不响地坐在炕头,脸上仿佛结了霜。
母亲皱了皱眉,盯着他的眼睛说:儿啊,跟你的媳妇闹
意见了?
春生说:吵了几句,没啥大不了的。
母亲拿了把凳子坐在他的对面,喝道:好日子过够了?
人家萍子哪儿对不起你呀?
春生道:妈,您别生气,我们没事儿。
母亲从他小时候一直说到结婚,语气慷慨激昂。吐沫星
子飞到了春生脸上,他却没敢去擦,时不时还要点点头。即
使这样,母亲仍然提醒他:我的话你要不进脑子,纯粹找打。
说完便伸过手来。春生侧过脸,把耳朵对准了母亲。母亲叹
了口气,手缩了回去。
儿啊,咱娶了媳妇是用来疼的,不是用来气的,明白吗?
母亲说。
两个小时后,母亲的嗓子已经沙哑,才把他推出了门。
妈,我还没吃饭呢。春生委屈地说。
回你媳妇那里去吧,她也肯定饿着呢,给她做顿好吃的
吧。
我在您这儿住不成吗?
你想让我唠叨一宿啊。
春生赶忙逃了。母亲在后面大声喊道:儿啊,慢点走。
春生听着这话,眼里湿润了。
若干年后,春生当上了镇中学的校长。他把母亲接到自
己身边,挨唠叨的机会更多了。
一天,有个家长因为孩子转学的事,到他家串了趟门,
留下一件精装的白酒。客人走后,母亲阴着脸站在了春生面
前。春生拿起车钥匙想走,却被母亲拽住了。
妈,我还有事呢。春生满脸不自在地说。
母亲平静地望着他,不紧不慢地说:你长本事了,不想
听我唠叨了,是不?
妈,我真有事。春生的声音越来越低。
今天不是星期天吗?你糊弄谁呀?母亲的声音越来越
大。
春生放下钥匙,让母亲坐在对面,还给她倒了一杯茶水。
母亲指着那一件酒开始A(数落责骂)起来,从山
南讲到海北,从三讲到今。春生耐心地听着,胸中潮起潮落。
两个小时后,母亲的唠叨结束了。
春生说:这是名牌酒,我还想让您尝尝呢。
母亲拉着他的手说:你要那样,妈喝了它心里也不舒服
啊。春生点点头,把酒送回去了。
很多年过去,春生顺顺利利地当上了教育局副局长。只
要有空,春生就会坐在母亲的对面,默默地望着她,眼神里
充满期待。
妈,您能再唠叨我一回不?春生不住地呼唤着。
母亲被镶在镜框里,一言不发。
(选自《漫•阅读》)
15.从文中括号内选出最恰当的词语,填到A处,并简
述理由。(2分)
最恰当的词语是,理
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如何理解文中母亲的“唠叨”?(4分)
17.文章最后两段有什么作用?(4分)
18.梁晓声在《慈母情深》中通过“耍回小人书”“给
钱买书”两件事,也刻画了一位可敬的母亲形象。请分析
两位母亲的相同点和不同点。(6分)
15【答案】数落“数落”有列举过去的过失去、加
以指责的意思,符合后
文母亲“从山南讲到海北,从古讲到今”的意思,
同时语气不如“责骂”那样重,用在此处更合适
【解析】本题考查词语运用。选取的词语意义要与
文章内容、情感相符合。本题中“数落”更符合唠叨的意思,
“责骂”语气过重,用在此处并不合适。
16【答案】母亲的“唠叨”伴随着春生成长:刚开始工
作时,母亲唠叨春生让他做一个好教师;结婚后,母亲唠叨
春生要疼爱妻子;当上校长后,母亲唠叨春生要清廉为官。
母亲的唠叨是母爱的表现,是对春生的谆谆教诲。
【解析】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唠叨”这
个词反复出现在文章中,文章中的情节都围绕母亲的“唠
叨”展开,这种唠叨是母爱的体现,饱含了母亲的谆谆教诲。
17【答案】文章最后两段,在结构上总结全文,照应了
文章题目“母亲的唠叨”;从内容上来讲,揭示了母亲离世
的现实,表现出春生对母亲的思念之情。
【解析】本题考查对文章重点段落的理解。分析段
落的作用,主要从结构和内容两个方面入手。从结构上来讲,
最后两段作为文章结尾照应了题目,总结了全文;从内容上
来讲,揭示了母亲离世的现实,表达了对母亲的思念之情。
18【答案】相同点:两位母亲都对孩子充满慈爱,朴素
而崇高。不同点:本文中的母亲更善于沟通,而梁晓声笔下
的母亲则是瘦弱而不善言辞的,她的爱是无声的。
【解析】本题考查人物形象的对比分析。解答本题,
首先要明确两篇文章中“母亲”的形象,然后再进行对比分
析。梁晓声《慈母情深》中刻画的母亲是内敛的,她的爱是
无言的,而本文中的母亲则更为亲切,懂得沟通交流,两位
母亲都善良质朴,对孩子充满慈爱。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
父亲的背影
章中林
①和父亲没有相见已经一年有余了,我常常梦到父亲的
那个背影……
②去年国庆放假回家,父亲说从镇上到家没有车,他开
电瓶车来接我。七十岁的老人了,能开电瓶车吗?望着坐在
前面开车的父亲,我看到的是他的背影:他低着头看着前方,
脊背突起,根根骨头清晰可辨,上面只裹着一张皮。他扶着
方向盘,弯着腰,整个人看上去就像一张犁辕。这还是我那
伟岸高大的父亲吗?
③父亲年轻的时候,在山里帮人炸石头。我空闲的时候,
喜欢到他那里玩耍。那时,我经常看到他挥舞着大铁锤,把
石头砸得金星乱飞。这是怎样一个形象呢?也许用个特写就
能表现出来:身形高大的父亲,脊背宽阔如门,两腿站立如
柱,两臂肌肉暴起,挥舞起铁锤来,带着呼呼的风声。
④前些日子,看到库尔贝的一幅油画《采石工》,我才
恍然明白我的印象与现实有着不小的偏差。因为那时生活拮
据,父亲就和《采石工》中的主人公类似,戴着没有檐的草
帽,穿着满是补丁的衣服,鞋子也是破的,连脚后跟都露出
来了。这能从父亲当年拍的一张黑白照看出来。
⑤这就是残酷的现实,但我还是喜欢父亲那个砸石头的
背影:棕色的脊背,绷紧的双臂,高举的铁锤。整幅画面有
着无穷的张力和撼人心魂的表现力,谁看了会不对他翘起大
拇指呢?但是,眼前的父亲却完全没有了那种气势,委顿矮
小,说话都有些不能关风,还怎么和当年那个形象相比较
呢?不忍再想,不能再看。
⑥回到家,我感冒了。身体软软的,提不起精神。看到
父亲挑着一担粪去浇地,我说我来。父亲笑说,你是纸扎的,
经不起风。这时,我又看到了父亲的背影:他伸着颈,哈着
腰,两手抓着扁担,整个人弯成了一张弓。望着他步履蹒跚,
我的眼泪流了出来。身为儿子,我却不能让年迈的父亲颐养
天年。
⑦走的那天,临出门,父亲叫我等一等,摘些苦柚带着。
他说苦柚对我的高血压和高血脂有益,一树的苦柚基本上都
被他捎到了我的手里。望着树顶上的苦柚,他准备爬上树去
摘。这么大年纪的人了,危险!我叫嚷着跑到父亲的跟前,
想要夺下他的腰篮,但他断然回绝了:别看你比我年轻,但
是爬树,我灵活,你不行。
⑧倒吊在树上的父亲,就像一只塑料袋挂在树上,迎风
飞舞着,似乎随时都会被风吹落。这时我的泪又来了。父亲
哪里还有当年的宽阔背脊,人瘦得有些变形,只剩下一手可
握的轮廓了。一件夹克被风扬起来,就像被鼓起的风帆,整
个人看上去就像一只蜕皮的蝉一样。那手更是让人不忍直视
——髅黑的烧火棍一样,没有一点光泽;皱裂的麻秆一样,
没有一点肌肉。这还是父亲吗?眼泪像决堤的洪水一样淹没
了我的视线。
⑨一年多来的每一个日子里,我都思念着父亲,忘不了
他的背影。无论怎样,我一定要回去看看父亲,和他说一说
今天我的工作、我的生活……
20.本文写了父亲哪几件事?
21.请从人物描写方法或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第③段
画线句子。
身形高大的父亲,脊背宽阔如门,两腿站立如柱,两臂
肌肉暴起,挥舞起铁锤来,带着呼呼的风声。
22.第④段中写到油画《采石工》有何作用?
23.作者在第⑤段中说“还是喜欢父亲那个砸石头的
背影”,文章开头和结尾又说“常常梦到”“忘不了”一年
多以前见到的父亲背影,这两者矛盾吗?为什么?
【答案】
20.①国庆放假开电瓶车接我;②年轻时帮人炸石头;
③父亲挑粪浇地;④父亲上树为我摘苦柚。
21.用几个比喻,形象地写出了我印象中父亲健硕强壮
的形象,与现在枯瘦的形象做对比,写出了父亲的辛劳与苍
老。
22.通过与现实的比对,表明了父亲并没有那么强壮,
写出了父亲当年的辛劳,和现在的苍老。
23.不矛盾。"”我喜欢那个砸石头的背影,这个背影
让“我”崇拜,让“我”依赖;但是“我”常常梦到一年多
以前见到的父亲背影,那时的父亲已经不再年轻,他需要
“我”的陪伴。
【解析】
20.概括主要内容,考查理解和概括表达的能力。解答
这类题时应根据:主要人物在什么时间什么情形下做(或说)
什么事(或话),最终结果怎样;当然,在答题时要视具体
情况来确定。主要事件:国庆放假开电瓶车接我,年轻时帮
人炸石头,父亲挑粪浇地,父亲上树为我摘苦柚。
点睛:本题考查学生概括文章内容的能力。学生要先迅
速浏览,获得整体印象,然后迅速阅读题干,有针对性地锁
定答题范围,并迅速提炼出相关信息。概括文章的内容,一
定要围绕具体描写的事件来概括,在概括时,还要注意语言
的简洁性。
21.本题考查句子的赏析。鉴赏文章中富有表现力的语
句,一般遵循“方法+效果+情感”这六个字的原则,但是,
无论运用什么写作方法,在分析效果时,都必须与人物的形
象与情感联系起来,同时还要有全局意识,即联系全文来鉴
赏要分析的句子。画线句子运用比喻,形象地写出了我印象
中父亲健硕强壮的形象,与现在枯瘦的形象做对比,写出了
父亲的辛劳与苍老。
22.本题考查对比手法的赏析。对比手法是把对立的意
思或事物、或把事物的两个方面放在一起作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传染病防控的试题及答案全解
- 自考行政管理2025年试题及答案分享
- 行政管理环境适应试题及答案
- 不同类型药物的配伍与禁忌试题及答案
- 行政法学与社会变革的互动分析试题及答案
- 行政管理学科试题及答案分享
- 2025年通识教育卫生资格考试试题及答案
- 经济法概论考试简明框架试题及答案
- 双向理解2025年护士试题及答案
- 深入看待自考行政管理的试题与答案
- 测井试题及答案完整版
- 外贸英语词汇
- 中级出版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2025年笔试题库附答案
- 江苏南通2025年公开招聘农村(村务)工作者笔试题带答案分析
- 专利代缴年费合同协议
- 高级激光应用试题及答案
- 2024中国国新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相关岗位招聘7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GB 28050-2025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
- 登高车安全培训
-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 第九章第三节 撒哈拉以南的非洲(上课、学习课件)
- 如何提升护理队伍专业素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