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辽宁丹东高三一模历史试卷_第1页
2023年辽宁丹东高三一模历史试卷_第2页
2023年辽宁丹东高三一模历史试卷_第3页
2023年辽宁丹东高三一模历史试卷_第4页
2023年辽宁丹东高三一模历史试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3年辽宁丹东高三一模历史试卷■学生用卷

一、单选题

1、【来源】2023年辽宁丹东高三一模第1题

成书于公元前5世纪中期到4世纪中期的《仪礼•聘礼》篇记录有中国古代聘礼的诸多礼仪环节。

2010年山西翼城大河LI墓地出土的箱伯盂记录了周王使者至霸国行聘的经过,这是目前金文所见

最为详细的西周聘礼史料.据此可知()

A.金文所记内容更为可信

B.《仪礼・聘礼》之所记信而有征

C.中国古代礼制非常完备

D.《仪礼•聘礼》记载了霸国行聘

2、【来源】2023年辽宁丹东高三一模第2题

《岳麓秦简(肆)》载:“有令女子、小童行制书者,宽二甲。”“毋敢令年未盈十四岁者行县官恒书,

不从令者,费一甲。”这些规定旨在()

A.保证文书快速安全传送

B.建立全国文书传送系统

C.尽可能地节约人力物力

D.通过严酷刑罚加强皇权

3、【来源】2023年辽宁丹东高三一模第3题

以下是《唐会要》中关于尚书仆射的记载。

。秦:始at.为少府属官,或掌少府文书法令.

。东汉:尚竹门之副。

。唐太宗:尚书?TK官,位同水相.这些记载反映出尚书仆射

。唐中宗:不再是宰相,仅是虚职,属荣誉性费功之官。

。安史之乱后:仆射必加同,章巾)始为宰相.___________________

的设置()

A.使中枢权力机构基本完备

B.受到选官制度的直接影响

C.体现了制度的传承与创新

I).表明其职能不断得到强化

4、【来源】2023年辽宁丹东高三一模第4题

蹴鞠在宋代是皇帝和贵族都喜爱的活动。在《武林旧事》中记载,宋代除了官家有蹴鞠专业艺人

之外,民间的瓦子中也有蹴鞠艺人表演,而当时开展最为广泛的则是寒食节“寒食梁州十万家,

蹴鞠秋千尚豪华”的民俗活动。这表明宋代()

A.社会成员身份趋于平等

B.宫廷体育已向民间扩展

C.蹴鞠在民间得到了普及

D.蹴鞠运动受到普遍欢迎

5、【来源】2023年辽宁丹东高三一模第5题

唐代开始,佛教把关羽当做崇拜的神祗,至元代讲史话本《三国志平话》则把关羽塑造成一位因

县令贪赃枉法而为民除害的忠臣义士形象,而不是神圣高尚。这一人物形象塑造的变化

()

A.顺应了市民对世俗文化的需求

B.凸显了文学作品强大教育功能

C.体现了元代佛教文化未受重:视

D.确立了程朱理学的主流价值观

6、【来源】2023年辽宁丹东高三一模第6题

明代之前,手工工匠都必须向政府当班服役:到了明代成化年间,工匠不愿当班者可听其出银代役;

明中晚期则一律以银代役,缴纳的银子称之为“班匠银”。这表明明中晚期()

A.民营手工业已占据主导地位

B.一条鞭法已得到顺利推行

C.政府鼓励民营手工业的发展

I).工匠的人身隶属关系削弱

7、【来源】2023年辽宁丹东高三一模第7题

鸦片战争后,清政府设立“五口通商大臣”,先后由两广总督和两江总督兼领,负责外交事务。

对外交涉由通商大臣或各口所在地的地方督抚办理,然后由军机处、皇帝批准,外国使节不得进

入北京。清政府这一做法()

A.瓦解了中国传统的宗藩体系

B.表明其固有体制有所松动

C.说明中国社会性质发生变化

D.满足了侵略者的侵略要求

8、【来源】2023年辽宁丹东高三一模第8题

19世纪70年代以来,近代中国边疆危机日益恶化,触发了晚清“海防”与“塞防”之争。争论的

结果迫使清政府及时调整国防战略,从重陆轻海到海陆两防并重。为此,清政府决定

()

A.实行改土归流.,丸化功疆管理

B.引进先进技术,推行清末新政

C.加强边疆治理,新疆台湾设省

I).编练湖北新军,提高国防实力

9、【来源】2023年辽宁丹东高三一模第9题

20世纪20年代初,上海马路上,是各种交通工具最为混杂的年代,”每天要通过大量各式各样的

车辆—汽车、卡车、电车、马车、自行车、人力车、独轮车、手推车……以及成千上万的行人”,

新与旧,快与慢,并驾齐驱,蔚为大观。这反映出()

A.城市化进程催生城市公共交通

B.工业革命扩大人口流动规模

C.市民阶层诉求改变交通业面貌

I).近代物质文明影响社会生活

10、【来源】2023年辽宁丹东高三一模第10题

2022-2023学年重庆高三上学期期中第9题

1945年9月,中共制定了“向北发展,向南防御”的战略部署,提出“只要我能控制东北及热、

察两省,并有全国各解放区及全国人民配合斗争,即保障中国人民的胜利。”制定这一战略部署

主要是因为()

A.苏联出兵东北,击败日本关东军

B.东北工业基础较好,战略地位重要

C.东北幅员辽阔,自然资源很丰富

D.辽沈战役取得胜利,东北全境解放

II、【来源】2023年辽宁丹东高三一模第11题

2022~2023学年山东聊城莘县高二上学期期末(第一中学)第18题

2022〜2023学年江西宜春丰城市江西省丰城中学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第5题

2022〜2023学年福建泉州永春县福建省永春笫一中学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第25题

下图反映了建国初期中国对外贸易情况。

单位:亿元中国进出口贸易情况(1953年-1957年)

120

100

80

60

40

20

0

1953年1954^1955年1956年

日进出口总额N苏联及人民民主国家自亚非国家

据此可知,当时中国对外贸易

A.适应了全方位多层次外交布局

B.促进了国民经济的迅速恢复

C.体现了“一边倒”的外交方针

D.突破了西方国家的政治孤立

12、【来源】2023年辽宁丹东高三一模第12题

2023年山东高三二模(普通高中)第8题

新中国成立初期,解放军总兵力是550万,经过精简,到1958年底军队规模为240万人左右。到

70年代中期,军队员额大幅上升,最多时达600多万。导致70年代军队员额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A.苏联政府和军队的支援

B.国际形势和周边局势恶化

C.大规模三线建设的需要

D.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需要

13、【来源】2023年辽宁丹东高三一模第13题

1949-1978年,中国共产党逐步建立起农业支持工业、农村支持城市的体制。而2006年,国家取消

了农业税。“十一五”期间(2006-2010年),中央财政“三农”投入累计近3万亿元,年均增幅超

过23%。这一变化有利于

A.完善城市产业结构

B.初步改善工业落后局面

C.深化经济体制改革

I).提出市场经济体制目标

14、【来源】2023年辽宁丹东高三一模第14题

2003年,中央政府先后与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签署佐地与香港、澳门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

关系的安排,实现货贸易零关税,扩大服务贸易市场准入,实行贸易投资便利化。此后又签署多

个补充协议。这一系列协议的签署和实施反映了中央政府

A.贯彻“一国两制”方针

B.对港澳恢复行使主权

C.坚持“和平共处”原则

D.敦促港澳间交流合作

15、【来源】2023年辽宁丹东高三一模第15题

2022〜2023学年内蒙古赤峰松山区赤峰市第二中学高二上学期期末第19题

《东方红》是一首陕北民歌,该曲曾在开国大典上作为背景音乐,也曾伴随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

卫星升入太空。并多次被改编为大型音乐舞蹈史诗、影视等作品,受到各地群众喜爱。20D9年,

《东方红》入选中宣部推荐的100首爱国歌曲。该作品()

A.体现了艺术性与革命性、人民性的结合

B.彰显了时代性与历史性、世界性的统一

C.诠释了“双百方针”的深刻内涵与意义

D.说明中西方文化在交流中得到不断发展

16、【来源】2023年辽宁丹东高三一模第16题

2022~2023学年黑龙江佳木斯富锦市高二下学期月考(第一中学第一次)第6题

2022~2023学年甘肃金昌永昌县甘肃省永昌县第一中学高二上学期期末第16题

2022年4月,第131届广交会在线上举办,丹东市组织30家企业“登云”参展,相继与新加坡、

马来西亚、泰国等国家进行了“屏对屏”商洽。这客观上说明()

A.电商日益受到国民青睐

B.政府职能发生根本改变

C.互联网取代了传统商务

D.现代科技促进信息交流

二、材料分析题

17、【来源】2023年辽宁丹东高三一模笫17题

2022〜2023学年3月河北保定唐县唐县第二中学高二月考(实验部)第17题

2022〜2023学年江西新余高一上学期期末第19题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首先,在时间上江南的瘟疫频数在有清一代呈不断增多之态势,在空间上,在人口密集、

地处交通要冲的地区,瘟疫较多,而地势偏远、人口稀少的小县则相对较少发生瘟疫。其次,清

代江南的急性传染病尽管数量繁多,但霍乱、伤寒和痢疾等传染病的重要性明显超过其他地区。

特别在4月至7月这四个月,发生疫病要占到瘟疫总数的78%以上,加之对外交往的增多,生态环

境的变化,伴随新的疫病尤其多发。但是随着清代医药和社会救疗事业的进步,江南瘟疫的频数

虽然不断增加,但由此造成的社会破坏力呈下降之势.

材料二有清一代对瘟疫的认识出现了重大的变化,比如人们开始认为疫气是不正之气混入病气、

尸气以及其他秽浊之气而形成的,这无疑促进了传统医学的发展,同时也使对瘟疫病原的认识更

加接近现代认识。其次,由于水质状况的恶化,改善水源公共卫生的意识也随之加强,诸多疫病

开始加入卫生方面的考虑。在人工免疫方面,国人不仅发明并推广了人痘施种术,甚至比欧洲还

顺利的推广和普及。在医疗救助方面•,由传统社会救济慈善机构逐步向普遍地以诊治疫病为主要

目的的方向发展,这为近代医院的推广和发展准备了必要的基础。

--上述材料均摘编自余新忠《清代江南的瘟疫与社会》

(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影响清代江南瘟疫爆发的因素。(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

析清代江南瘟疫爆发产生的影响。

18、【来源】2023年辽宁丹东高三一模第18题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在美国加利福尼亚银行和上海欧美商会的赞助卜\德国人李希霍芬(1833-1905)于

1868-1872年间对中国做了7次考察,他考察了当时中国18个省中的11个。应商会要求,李希霍

芬重点关注矿藏、交通等。考察过程中,他向普鲁士和北德意志联盟提出一系列外交建议和报告。

他对山西尤为关注,对山西进行的地质勘探和调查是千百年来对山西首次进行的详细地质调查,

为人们了解山西的地质条件和矿产储最开辟了大门。他的“山西的燃炭储量有18900亿吨,足供

世界人民使用上千年”的推测,使国人第一次对山西的煤炭储量有了清晰的认识,同时也使山西

这一煤铁之乡为世人所知。李氏之后,欧美人士之来华调查者踵相接。李希霍芬主张以开采煤田

的形式,使外国资本更容易进入中国。

——摘编自张泽念《李希霍芬调查与晚清山西矿业》

材料二李希霍芬考察中国回国后,出版了五卷本《中国:亲身旅行及据此所作研究的成果》。

该书主要谈及中亚及中国山脉的构造及其对居民迁徙的影响,其在中国东北、华北及西北各省的

地质地理考察成果和中国古生物化石等,初步建立了中国南、北方大致的地层系统。在第一卷中,

他首次提出“丝绸之路”一名。该书早年传入我国,成为我国地质科学事业发韧期之重要参考书。

1933年,李希霍芬诞辰百周年纪念,中国近代地质事业创始人、奠基人之一的翁文濒先生发文指

出,“中国地质学之巩固基础,实由德人李希霍芬氏奠之。”

——摘编自潘云唐《李希霍芬在中国地质科学上的卓越贡献》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李希霍芬中国考察的背景。(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

识,简析李希霍芬中国考察的影响。

19、【来源】2023年辽宁丹东高三一模第19题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党中央从来认为要克服很多农民在分散经营中所发生的困难,要使广大贫困的农民

能够迅速地增加生产而走上丰衣足食的道路,要使国家得到比现在多得多的商品粮食及其他工业

原料,同时也就是提高农民购买力,使国家的工业品得到广大的销售市场,就必须提倡“组织起

来”,按照自愿和互利的原贝!,发展农民劳动互助的积极性。这种劳动互助是建立在个体经济基

础上(农民私有财产的基础上)的集体劳动,其发展前途就是农业集体化或社会主义化。

——摘自《中共中央关于农业生产互助合作的决议(草案)》(1951年12月)

材料二本法所称农民专业合作社,是指在农村家庭承包经营基础匕农产品的生产经营者

或者农业生产经营服务的提供者、利用者,自愿联合、民主管理的互助性经济组织。

一一摘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2006年10月)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20世纪50年代初中共中央提倡农业集体化的原因。(2)根据

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20世纪50年代初“农业合作社”与新时期“农民专业合作社”

的不同。

三、论述题

20、【来源】2023年辽宁丹东高三一模第20题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M间救次

1X44年宁波女祭开办.边跑传收十在中W开办的蒙一所女子学校

19时记&>昨

欣会学校数址增多.女生在学生中的比例增多代会学校开放女子教育.促进「女子人

代初至1乂亦

学.宴现男女我向平等•

解期我R派在近代西方男上平权过会的影啊下,最N开蛤关注女件的社会地付.伸导女子教育

里4,为主张男女4Hl中等的受教自权.女f应该L学

推新派

姚启侬电视女子界育,羸统论述了女性受敢6的必要件

很力招、经元善©办”正学索.是近代中国下一所W人FI已创办的正母女什快,超列「

I89M年

开风气之先的作用

1902年.铁元培开办上海爽3女学此时的女性学索多方私人兴办,来佚扰治,的自接方定

湎政府做布《女子小学立率程》及《女子却应学堂章程》.中N女性教育if式被墙人中国

1907年

靴育制度的愈畸

壬「癸,1学制生定初等枇力也不分Q男校女校.中等教力粒什“议》女不中学惶,女了彳

1912-I9B

外与男子平等的也定教育〃,突破「用建礼靴M女性的限制

北大校K供兀培同沏“思想自由・获容井包”的办学原则.我国公立大学招收女t

1920年.

的先例.不分性别遇行教育

中华K.国政应犊布《中华K国教育宗旨及实籁M方计),这是中国政府在历史上第,次时

1929年.

力如受教自机会平等选行法律上的明端现定.史中M女件鞅自的语一份法律成文

一一摘编自徐颖《一文纵览中外女子教育的发展》

该表反映了近代中国女子学校教育不断发展,指出其中一种发展趋势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说明。

(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推,表述清晰。)

1、【答案】B;

2、【答案】A;

3、【答案】C;

4、【答案】D;

5、【答案】A;

6、【答案】D;

7、【答案】B:

8、【答案】C:

9、【答案】D;

10、【答案】B;

11,【答案】C;

12、【答案】B;

13、【答案】C;

14、【答案】A;

15、【答案】A;

16、【答案】D;

17、【答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