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章
儿童诗歌
从人类文明的进程看,最先产生的文学样式是诗歌;从个人文学接受的顺序看,我们最早接触的文学样式也是诗歌。儿童诗歌是诗歌园地中最具童真和灵性的那块“宝石”,它接受历史传统的滋养与生活实践的智慧,渗透着合于儿童思维的想象与趣味,儿童在那符合生命节律的念唱诵吟中建立起与世界的最初联系,得到真、善、美的启发和引导,在“不识不知之间”得到情感的陶染和精神的成长。本章我们将从“儿歌”与“儿童诗”两个大类分别领略儿童诗歌的魅力。第二章
儿童诗歌学习目标1.了解儿童诗歌的概念和历史发展情况。2.掌握儿童诗歌的艺术特征及其基本类型,能区分儿歌与儿童诗。3.运用儿童诗歌的相关理论进行作品赏析。4.初步尝试创作儿童诗歌。第二章
儿童诗歌思维导图
儿歌第一节
第一节
儿歌一、儿歌概述
作为儿童最早接触的文学启蒙样式,儿歌是诗之花种、美之甘露,它在悠久的历史演变过程中逐步形成了独具韵味的文体特征和丰富多样的形式类型。一、儿歌概述(一)儿歌的概念儿歌是采用韵语形式的适合低幼儿童赏听念唱的简短的“歌谣体”诗歌,古称童谣。“童谣”一词最早见于《左传·僖公五年》。古代所谓的“童谣”,就是指传唱于儿童之口的没有乐谱且不用乐器伴奏的歌谣。在古代,童谣又有孺子歌、童儿歌、儿谣、女谣、小儿谣、婴儿谣、儿童谣、小儿语、孺歌、女童谣等诸多叫法。1922年,北京大学“歌谣研究会”创办了歌谣运动的核心刊物《歌谣周刊》,周刊上发表的童谣被冠名为“儿歌”,由此“儿歌”作为一种儿童文学体裁的名词被一直沿用至今。一、儿歌概述(二)儿歌的历史发展1.中国儿歌的发生关于儿歌的源头,一说是《列子·仲尼》中记载的“康衢童谣”:“立我烝民,莫匪尔极;不识不知,顺帝之则。”一说是《国语·郑语》中记载的“周宣王时童谣”:“月将升,日将浸;檿弧箕服,实亡周国。”
一、儿歌概述(二)儿歌的历史发展2.明清时期的发展随着理性的高扬,童谣产生初期的“荧惑说”等神秘观念日趋消淡。到了明代,童谣更是突破了阴阳五行说,作为民俗生活的一部分而被记录下来。1558年秋,吕得胜撰成《小儿语》其子吕坤1593年又成书《演小儿语》,将改编过的童谣作为训蒙之用。《演小儿语》被认为是我国古代第一本真正的儿歌专集,表明主流文化对童谣的接受和解读正在逐渐回归童谣本质。到清代后期,真正意义上的童谣纷纷涌现。康熙初年,郑旭旦编成《天籁集》,采录江浙民间童谣46首。1896年意大利人韦大列的《北京歌谣》出版,收录广泛流传的中国童谣170首。一、儿歌概述(二)儿歌的历史发展3.新文化运动以来的发展新文化运动前后,搜集整理歌谣与当时自发的文化觉醒意识交融结合,众多学者开始对童谣进行开拓性研究。1918年北京大学在校长蔡元培的支持下发起征集歌谣运动,他们搜集歌谣、成立组织、创办刊物、创作儿歌、出版专论,探讨儿歌的研究方法和重要价值。新中国成立以来,儿歌收集整理和创作工作仍得到了很大发展,刘饶民、圣野、鲁兵、张继楼、金波、张秋生等儿童文学作家为孩子们创作了许多新颖活泼的儿歌作品。《儿歌三百首》《中国传统儿歌选》《中国儿歌大系》《实用儿歌鉴赏大全》《中国传统童谣书系》等一大批被孩子和家长所喜闻乐见的儿歌作品陆续被整理出版。二、儿歌的艺术特征(二)音韵性声韵和谐,节奏明快,朗朗上口(三)游戏性
歌戏互补,鲜活有趣(一)浅易性篇幅短小,内容浅显,语言平实二、儿歌的艺术特征(一)浅易性:篇幅短小,内容浅显,语言平实儿歌的接受主体是尚未识字的儿童,他们缺乏生活经验,对词汇的掌握也很受局限,所以儿歌往往是简短易懂的,儿童一听就能明白,儿歌的语言是平白朴实的,儿童一念就能上口,这样既有利于被儿童理解和记忆,也有利于进一步的传播,让口耳相传的语言艺术代代流传,在儿童心中生根发芽。二、儿歌的艺术特征(二)音韵性:声韵和谐,节奏明快,朗朗上口低幼儿童在生理层面、心理层面的发展特点决定了儿歌这一文学样式的韵律感和节奏感,没有外在调和的韵律形式就没有儿歌的生命力。自然明快的音韵性是儿歌最吸引儿童的地方,它不仅体现在押韵的音节上,更体现在词句的节奏上。押韵是儿歌最大的语音特色。儿歌用韵的形式非常多样,最为常见的是逐句押韵和隔句押韵。除了押韵,复沓也是儿歌音韵性的表现形式,即运用叠音词等形式来强化语言所具有的音乐特性。节奏是儿歌的句式特征。儿歌主要有三言体、四言体、五言体、七言体等句式,一般较为整齐,较易获得和谐统一的音步。二、儿歌的艺术特征(三)游戏性:歌戏互补,鲜活有趣儿童天性活泼,游戏是儿童体验生活、认识世界的手段。对低幼的儿童来说,游戏就是生活,生活就是游戏,他们随时随地都在享受游戏带来的快乐,念诵儿歌本身也是游戏的一种样态。儿歌的游戏性体现在语音语义上,体现在声律节奏和结构形式上,体现在顶针、设问、反复等修辞手法上,体现在超逻辑、无意义的颠倒语境上,更体现在与肢体动作的配合互动上。三、儿歌的基本类型(一)摇篮歌(二)数数歌(三)时序歌(四)连锁调(五)问答歌(六)绕口令(七)颠倒歌(八)游戏歌(九)字头歌(十)物象歌三、儿歌的基本类型(一)摇篮歌摇篮歌又名摇篮曲、催眠曲。这是由母亲或其他长辈在摇篮边吟唱给婴幼儿听的一种儿歌。摇篮歌往往寄托着父母长辈对子女的祝福和期望,但它更注重的是声音的柔缓、音律的和谐,以及由此渲染出的爱抚情感和环境氛围。三、儿歌的基本类型(二)数数歌数数歌是将一组数字嵌镶在儿歌作品中,以帮助尚不能顺利数数的幼儿记住这些数字的儿歌,又叫计数谣。幼儿由于年龄的限制,对抽象的数字概念不太容易理解,掌握基本的数序有一定的困难。如果把一些简单的数字有序地组合在儿歌里,那么幼儿就容易在趣味性的语言游戏中掌握基本的数序概念,提升识数能力。三、儿歌的基本类型(三)时序歌时序,是指季节的先后顺序和大自然变化的节律。时序歌是指有关岁时节令的儿歌,它是一种用富有节奏韵律的语言引导幼儿根据时序的变化去初步认识自然物候、了解社会文化习俗的传统儿歌形式,也叫时令歌。三、儿歌的基本类型(四)连锁调连锁调也叫连珠体,是一种歌行之间首尾相接的歌谣形式,用一些双声叠韵或同音的词汇以音的“连响”为线索贯穿起一些有趣的事物,使每一个句子与前后句子环环相扣、紧密相连。从修辞特征看,它主要采用顶针的手法,如把上一句或上一节末尾的字、词或短句当作下一句或下一节的开头。从结构特征看,上下句随韵接合,环环相扣,它不讲究整首用韵的一致性,而且可以中途换韵。从主题内容看,它往往是松散的、跳跃的,体现出“无意味之意味”的特点。三、儿歌的基本类型(五)问答歌问答歌又叫问答调、对歌、盘歌、对口歌。它采用设问作答的形式,引导儿童认识事物,一般采用二对、三对、四对、八对、十对问答来表达一组事物的特点。问答歌中的答和问还可以再编再答、自由延伸,由此问答歌某种意义上是一种智力游戏。问答歌能满足儿童“打破砂锅问到底”的心理,问答之间有着彼此嬉耍的互动乐趣,它可以培养儿童观察事物的能力、帮助儿童扩大视野,也能激发儿童的思维和想象、启迪其心智。三、儿歌的基本类型(六)绕口令绕口令亦称拗口令、急口令、吃口令,它是一种用双声叠韵或发音近同的字词组合而成的儿歌形式。此类儿歌在音韵上回环交错,令人愉悦;在内容上诙谐有趣,易引起兴趣。同时它的发音极易混淆,同声字和同韵字颠倒错综、远近相间,稍不小心就会引起语音失误,所以念诵之前需要仔细辨声正音。儿童通过一次次的反复练习,佶屈聱牙的绕口令被念得清晰、准确、流利、轻巧,帮助儿童矫正发音、训练口齿、提高口语表达能力的目的就此得以实现。三、儿歌的基本类型(七)颠倒歌颠倒歌亦称古怪歌、滑稽歌、错了歌。它是采用一组故意颠倒事物特征或关系的词句所组成的儿歌。它常以极度的夸张、大胆的想象,将现实生活的是非逻辑和社会关系颠倒,把生活中不可能的事情渲染得活灵活现,具有古怪荒诞的美学效果。连串反常的奇怪事情组合在一起,看似违悖情理、胡言乱语,但这些异于现实经验的情节同样可以锻炼儿童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让他们在错误的说法中增强辨识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其背后的语言游戏和“狂欢化”特征也能增加儿童生活的乐趣,培养儿童一定的幽默感。三、儿歌的基本类型(八)游戏歌游戏歌是指一种配合儿童的游戏活动而吟唱的儿歌形式。儿歌往往和游戏相伴相生,在帮助儿童娱乐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游戏歌又可以分为很多种:若按其居于游戏活动的时间段来分,一般可以分为游戏前的歌和游戏中的歌;根据人数,又可以分为一人游戏歌,两人游戏歌和多人游戏歌。钟敬文先生在《儿童游戏的歌谣》中将游戏歌分为面戏歌、手戏歌、足戏歌、动作歌(捉迷藏等)、抉择歌、仿效人事的游戏的歌(摇船等)。三、儿歌的基本类型(九)字头歌字头歌是指每句末尾用同一个汉字结束的儿歌形式。其每一句末尾的字词完全相同,一韵到底,极具韵律感,常以“子”“头”“儿”等为尾字。低幼儿童生活经验不足,他们对每一个新鲜的事物好奇,但往往又不知道怎么去形容,字头歌在很大程度上担当起了名物增智的作用,将信手拈来的身边常见的事物,根据事物名称末尾音节相同的原则进行组合,帮助儿童辨识并正确指称日常所见。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计算机系统配套用各种消耗品项目合作计划书
- 2025年未硫化复合橡胶及其制品项目建议书
- 2025年自动检票验票机合作协议书
- 小学生防性防侵害安全教育
- 2025年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师之三级人力资源管理师题库练习试卷A卷附答案
- 2019-2025年监理工程师之合同管理题库检测试卷A卷附答案
- 圣诞节活动主题策划方案
- 狼图腾介绍课件
- 脱硫安全文明施工方案
- bim一级考试试题及答案
- 【MOOC】大学英语视听导学-湖南大学 中国大学慕课MOOC答案
- 2024年高考真题-化学(天津卷) 含解析
- 国开2024年《机械设计基础》形考任务1-4答案
- 云南锂电池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博物馆学概论:第十讲 数字博物馆
- 危险化学品企业安全标准化规范课件
- 客户退货处理流程图
- 中国民主同盟入盟申请表(样表)
- 毕业设计(论文)-轴向柱塞泵设计(含全套CAD图纸)
- 公安机关通用告知书模板
- 山东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信息技术学科命题要求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