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初中历史中国古代史核心考点_第1页
部编初中历史中国古代史核心考点_第2页
部编初中历史中国古代史核心考点_第3页
部编初中历史中国古代史核心考点_第4页
部编初中历史中国古代史核心考点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部编初中历史中国古代史核心考点

一、知道炎帝、黄帝的传说故事,了解传说与神话中的历史信息

(一)概况:五六千年前,黄河流域有炎帝、黄帝等部落。黄帝被推举为部落

联盟首领。

(二)影响:炎黄部落联盟以后逐渐形成为华夏族,海内外的华人以“炎黄子

孙”自称。

二、知道商朝的甲骨文是我国目前已知最早的汉字,了解青铜器工艺的成

(一)甲骨文

1.概念:甲骨文是中国商朝时期刻写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记载的内容十

分丰富,涉及祭祀、战争、农牧业等。

2.历史价值: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商朝开始。甲骨文是研究我国商代

历史的第一手资料。

(二)青铜器

1.特点:种类丰富,数量众多,制作工艺高超。

2.代表:发现于河南安阳的司母戊鼎是迄今世界上出土的最重的青铜器

三、知道老子和孔子,理解“百家争鸣”对后世的深远影响

(一)老子:道家学派的创始人,他认为万物运行有其自然的法则,人们应顺

应自然,世间对立的双方可以互相转化。他的学说集中在《老子》(乂称《道德

经》)一书中。

(二)孔子: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是我国古代著名的大思想家、大教育家。其

核心思想是“仁”,他的思想后来由其弟子整理成《论语》一书。

(三)百家争鸣:战国时期的墨家、儒家、道家、法家等学派的代表人物研

讨学术,著书立说,相互影响,形成了思想文化繁荣的局面,史称“百家争鸣”。百

家争鸣成为中国古代思想文化发展的第一个高峰。

四、知道秦始皇和秦统一中国,了解秦朝的中央集权制度和统一措施对中

国历史发展的影响

(一)秦朝建立:公元前221年,秦国完成统一大业,建立秦朝,定都咸阳。秦始

皇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

(二)秦朝中央集权制度

1.嬴政自称“始皇帝”,史称“秦始皇”,总揽全国的一切军政大权。

2.皇帝之下设有中央政权机构,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分别掌管行政、军

事和监察事务,最后的决断权由皇帝掌控。

3.地方上实行郡县制,开创了此后我国历代王朝地方行政的基本模式。

(三)巩固统一措施

1.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

2.统一车轨,修筑道路。

3.开凿灵渠,修筑长城等。

五、通过“丝绸之路”的开通,了解丝绸之路在中外交往中的作用

(一)西域概念:汉代人把今天甘肃阳关、玉门关以西,即现在新疆和更近的

广大地区称为西域。

(二)张骞出使西域:公元前138年与公元前119年,张骞两次出使西域,西域

各国认识到了汉朝的富足与强大。张骞出使西域后,汉朝和西域的使者、商人

开始相互往来。

(三)丝绸之路:中国的丝绸等货物,从长安穿过河西走廊,经西域运往中亚、

西亚,再转运到更远的欧洲;又把西域的物产和奇珍异宝运到中原。这条沟通欧

亚的陆上交通道路,就是著名的“丝绸之路”。

(四)西域都护:公元前60年,西汉朝廷设置西域都护,标志着西域开始正式

归属中央政权。

六、知道司马迁和《史记》;知道张仲景、华佗;了解佛教传入和道教产生

(一)《史记》:中国古代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述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

帝时约3000年的史事,作者是我国古代伟大的史学家司马迁。

(二)张仲景:东汉末年名医,中医临床理论体系的开创者,写有《伤寒杂病论》

一书,被后世称为“医圣。

(三卜华佗:东汉末年名医,擅长用针灸、汤药为人治病,发明了“麻沸散”以

更好地进行各种手术,还创编出了“五禽戏”帮助人们强身健体。

(四)佛教的传入及影响

1.佛教的传入:佛教产生于公元前6世纪的古代印度,张骞通西域后,沸教

通过丝绸之路传入中国。东汉明帝时,佛教得到上层统治阶级的扶持,逐渐在社

会上传播开来。

2.影响:佛教的传入,对中国的思想、文学、建筑、绘画等方面产生了深远

影响。

3.佛教寺院:河南洛阳的白马寺是中国最早的佛教寺院。

(五)道教:东汉末年,道教兴起。张角创立了太平道,张陵创立了五斗米道。

太平道和五斗米道是早期道教的不同派别,受到了下层民众的信奉。

七、知道祖冲之的数学成就,初步认识书法艺术

(一)祖冲之:南北朝时期的一位杰出科学家,池把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以后

的第七位数字,这项成果领先世界近千年。

(二)书法艺术:东汉以后,书法已经成为专门供人们欣赏的艺术了。王羲之

的代表作《兰亭集序》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后人称王羲之为“书圣”。

八、了解科举取士制度的创建和大运河的开通

(一)科举制度

1.概念:用分科考试的方法选拔官员的制度。

2.创立:隋文帝时,初步建立起通过考试选拔人才的制度;隋炀帝时,进士科

的创立,标志着科举制的正式确立。

3.发展:武则天时,创立殿试制度。

4.影响:科举制的创立,是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一大变革,扩大了官吏选拔

的范围,使有才学的人能够由此参政。科举制度在我国封建社会延续了约1300

年,直到1905年才被废除。

(二)隋朝大运河:隋炀帝时,从605年起,陆续开凿了一条贯通南北的大运河。

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北抵涿郡(今北京),南至余杭(今杭州)。大运河的开通,加

强了南北地区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

九、以文成公主入藏、鉴真东渡、玄奘西行等史实为例,说明唐代民族和

I®与中外文化交流的发展

(一)文成公主入藏:唐代时,在青藏高原上生活着吐蕃人。唐太宗时,吐蕃赞

普松赞干布统一了青藏高原的各个部落。他仰慕中原文化,多次派使者到唐朝

求婚。唐太宗同意将文成公主嫁给他。文成公主入臧时,带去了蔬菜种子、茶

叶、丝绸、工艺品以及历法、医药、科学技术等方面的书籍。唐蕃和亲促进

了吐蕃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二)遣唐使:遣唐使是日本政府派遣到唐朝学习中国先进文化的使节。跟

随使节来华的,还有很多留学生和留学僧等。他们把唐朝先进的制度、天文历

法、文学、典籍、书法艺术、建筑技术等传回日本,对日本社会的发展产生了

深远的影响。

(三)鉴真东渡:在唐朝与日本的文化交流中,最有影响的人物是鉴真。他接

受日本僧人的邀请东渡日本,为中日文化交流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四)玄奘西行:贞观初年,高僧玄奘西行前往天竺取经。他曾在佛学最高学

府那烂陀寺游学,成为远近闻名的佛学大师。10多年后,玄奘携带大量佛经回

到长安,为中国佛教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根据他的口述,由弟子记录成书的

《大唐西域记》,记载了他游历过的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山川风物及社会习

俗,是研究中外交流史的珍贵文献。

十、通过造纸术、活字印刷术的发明以及指南针、火药的应用和外传,认

识“四大发明”对世界文明发展的贡献

(一)造纸术:东汉时,蔡伦总结前人经验,改进造纸术。

(二)印刷术:北宋时,毕昇发明活字印刷术。

(三)火药:唐朝时,中国人已经发明了火药。唐朝末年,火药开始运用到军事

领域。宋元时期,火药武器广泛用于战争。

(四)指南针:北宋末年,中国的海船上开始使用指南针,后由阿拉伯人芍入

欧洲。

(五)影响:造纸术、印刷术、火药、指南针是我国古代人民的“四大发明”,

是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发展作出的重大贡献。

十一、了解郑和下西洋的航海壮举

(一)背景:15世纪初,明朝经济逐步繁荣,国力雄厚,成为当时世界上的强国。

(二)概况:1405—1433年,明政府先后7次派郑和下西洋。郑和的船队先后

到达亚洲和非洲的30多个国家和地区,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

(三)影响:郑和的远航,时间之长,规模之大,堪称世界航海史上的空前壮举,

增进了中国与亚非国家和地区的相互了解和友好往来,为人类的航海事业作

出了伟大贡献。

十二、通过明长城和北京城的建筑,体会中国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

(一)明长城:明代在前代的基础上,修筑了东起鸭绿江边,西至嘉峪关,总长

万余里的明长城。明代修筑长城的规模最大,历时最久,布局更合理,技术更先

进,设施更为完善。今天所看到的长城,主要是明代修筑的。

(二)北京城:明代的北京城是在元大都的基础上修建而成的。明代北京城

有宫城、皇城、内城和外城。宫城即紫禁城,今天称故宫,是北京城的核心,故

宫是当时世界上最宏大、最辉煌的皇家建筑群。

十三、知道《本草纲目》《天工开物》《农政全书》等名著,了解明代科技

的成就及影响

(-)《木朝纲目》:李时珍是明代杰出的医药学家,他编写的《本草纲目》

记载了药物1800多种,丰富了我国医药学宝库。

(二)《天工开物》:明代宋应星编写的《天工开物》,对我国古代的农业和

手工业生产技术进行了全面的总结,被誉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三)《农政全书》:明代科学家徐光启的《农政全书》,全面总结了我国古

代农业生产的先进经验、技术革新和作者关于农学的创新研究成果。

十四、了解郑成功收复台湾和清朝在台湾的建制;知道册封达赖和班禅与

设置驻藏大臣;知道西北边疆的巩固。认识台湾、西藏、新疆是中国领土不可

分割的一部分

(一)郑成功收复台湾

1.背景:明朝末期,荷兰殖民者侵占我国宝岛台湾,实行殖民统治。

2.概况:1661年,郑成功率军从金门出发,横渡台湾海峡,于1662年收复台湾。

被荷兰侵略者占据了38年的台湾重新回到祖国的怀抱。

(二户青朝对西藏的管辖

1.册封达赖、班禅

清朝入关后,西藏地方藏传佛教格鲁派首领五世达赖喇嘛入京朝贺,顺治

皇帝隆重接见,正式赐予他“达赖喇嘛”的封号c康熙皇帝时,册封格鲁派另一

位首领“班禅额尔德尼”封号。此后,历代达赖和班禅都必须经过中央政府的

册封。

2.设置驻臧大臣:1727年,清朝在西敏设置驻臧大臣,驻藏大臣政治上与达

赖、班禅地位平等,共同管理西藏政教事务。

(三)台湾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1.元朝在澎湖岛设置了澎湖巡检司,负责管辖澎湖和琉球(今台湾),这是历

史上中央政府首次在台湾地区正式建立的行政机构。

2.明朝郑成功曾在台湾设置府县,加强管理。

3.清朝设置了台湾府,隶属福建省。1885年,台湾正式建省,成为中国的一

个行省。

(四)西藏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1.唐朝时,文成公主入藏,促进了吐蕃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2.元朝时,西藏正式纳入中国版图,元朝通过宣政院管辖西藏,掌管西藏的

军民各项事务,西藏正式成为中央直接管辖下的地方行政区域。

3.1727年,清朝设置驻藏大臣,加强了对西藏的管辖。

(五)新疆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1.公元前60年,西汉朝廷设置西域都护。

2.唐朝设置安西都护府、北庭都护府,管辖西域的天山南北地区。

3.元时设置北庭都元帅府,加强对西域的管辖。

4.清朝设置伊犁将军,管辖包括巴勒喀什池在内的整个新疆地区。1771年,

渥巴锡率领蒙古族土尔扈特部返回新疆回归祖国,为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

展谱写了光辉的篇章。

十五、了解“文景之治”,知道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的措施;知道“贞

观之治”“开元盛世”和清朝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一)西汉

1.西汉建立:公元前202年,刘邦建立汉朝,定都长安,史称西汉。

2.文景之治:汉文帝和汉景帝时期,注重农业生产,减轻赋税和徭役,废除严

刑峻法,提倡勤俭治国。这一时期,政治清明,经济发展,人民生活安定,史称“文

景之治”。

3.汉武帝的大一统:汉武帝时期,从政治、思想、经济、军事等方面巩固了

一统局面,西汉王朝进入鼎盛时期。

(二)唐朝

1.贞观之治:唐太宗在位20多年,开创了唐朝的盛世局面,被称为“贞观之

治”。

2.开元盛世:唐玄宗统治前期,政治稳定,经济繁荣,国库充盈,民众生活安定,

唐朝国力达到前所未有的强大,进入鼎盛时期,史称“开元盛世”。

3.唐人街:唐朝在世界上声名显赫,至今在许多国家华人聚集的地方都有

“唐人街”。

(三)清朝:清朝时,经过康熙、雍正、乾隆等皇帝的励精图治,建立了庞大的

多民族统一国家,奠定了现代中国版图的基础。

十六、了解清朝的疆域

清朝前期,中国的疆域西跨葱岭,西北至巴勒喀什池,北接西伯利亚,西南达

喜马拉雅山脉,东北至黑龙江以北的外兴安岭和库页岛,东临太平洋,东南到台

湾及其附属岛屿,包括钓鱼岛、赤尾屿等,南至南海诸岛,成为一个幅员辽阔、

人口众多、国力强大的统一多民族国家。

十七、了解两晋南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知道宋代南方经济的发展;

通过清朝经济发展和人口增长的史实,了解清朝前期的兴盛

(一)江南地区的开发:秦汉时期,黄河流域经济发达,是全国经济重心。东晋

时,北方人南迁给江南地区输送了大量的劳动力,也带来了中原先进的生产工

具和技术,使江南地区得到开发,经济迅速发展起来。

(二)隋朝大运河:隋朝时期,开凿了一条贯通南北的大运河,加强了南北地

区的经济和文化交流。

(三)宋代南方经济的发展:两宋时期,经济的发展进一步向南拓展,南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