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5年甘肃天水事业单位(行测)考试笔试试题一、常识判断(共10题)1.天水是华夏文明和中华民族的重要发源地,享有众多美誉,以下哪个美誉不属于天水?()A.羲皇故里B.陇上江南C.西部林泉之冠D.天府之国答案:D。“天府之国”一般指四川成都平原,而天水有“羲皇故里”“陇上江南”“西部林泉之冠”等美誉。2.下列关于中国古代科技成就的说法,正确的是()A.华佗是世界上最早使用全身麻醉手术法的医生B.隋朝时期的僧一行测算出子午线的长度C.祖冲之首先将圆周率计算到小数点后7位数字D.《齐民要术》是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整的农书答案:ACD。僧一行是唐朝时期的天文学家,他测算出子午线的长度,B选项错误;华佗发明麻沸散,是世界上最早使用全身麻醉手术法的医生,A正确;祖冲之将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后7位数字,C正确;《齐民要术》是北魏贾思勰所著,是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整的农书,D正确。3.下列历史事件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①赤壁之战②安史之乱③陈胜吴广起义④澶渊之盟B.①②③④C.②③①④D.④③②①答案:A。陈胜吴广起义发生在秦朝末年;赤壁之战发生在东汉末年;安史之乱发生在唐朝;澶渊之盟发生在北宋。所以顺序为③①②④。4.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错误的是()A.《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的诗歌305篇B.莫泊桑是法国作家,被称为短篇小说巨匠,代表作品有《项链》《羊脂球》等C.《社戏》出自鲁迅的小说集《彷徨》D.《变色龙》的作者是俄国作家契诃夫答案:C。《社戏》出自鲁迅的小说集《呐喊》,不是《彷徨》,C选项错误;A、B、D选项表述均正确。5.下列不属于可再生能源的是()A.太阳能B.天然气C.风能D.水能答案:B。天然气是化石能源,属于不可再生能源;太阳能、风能、水能都属于可再生能源。6.下列地理现象与地球自转有关的是()A.昼夜长短的变化B.四季的更替C.昼夜交替D.五带的划分答案:C。昼夜交替是由于地球自转产生的;昼夜长短的变化、四季的更替和五带的划分是由于地球公转产生的。7.下列关于我国行政区划的说法,正确的是()A.我国有34个省级行政区,包括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和2个特别行政区B.自治区是我国面积最大的省级行政区,海南省是我国面积最小的省级行政区C.我国大陆海岸线长达1.8万多千米,与6个国家隔海相望D.我国共有56个民族,其中少数民族有55个,壮族是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答案:ACD。海南省是我国陆地面积最小的省级行政区,但管辖海域面积大;澳门特别行政区是我国陆地面积最小的省级行政区,B选项错误;A、C、D选项表述正确。8.下列关于法律知识的说法,正确的是()A.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B.犯罪的最本质特征是刑事违法性C.我国刑法规定,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D.行政诉讼的被告只能是行政机关答案:ACD。犯罪的最本质特征是严重社会危害性,刑事违法性是犯罪的法律标志,B选项错误;A、C、D选项表述正确。9.下列关于文化常识的表述,正确的是()A.古代兄弟之间的排行有伯、仲、叔、季,“伯”是老大,“仲”是老二B.古人常用“阴”“阳”表示方位,山南水北称为“阳”,山北水南称为“阴”C.农历每月初一称为“朔”,十五称为“望”,十六称为“既望”,最后一天称为“晦”D.古代常用的纪年法有干支纪年法、年号纪年法等,“戊戌变法”中的“戊戌”采用的是干支纪年法答案:ABCD。以上关于文化常识的表述均正确。10.下列关于医学常识的说法,正确的是()A.艾滋病是由艾滋病病毒(HIV)引起的一种严重传染病,主要通过性接触、血液和母婴传播B.感冒一般分为普通感冒和流行性感冒,流行性感冒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传染性强C.糖尿病是一种以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主要是由于胰岛素分泌缺陷或其生物作用受损引起的D.骨折后应立即进行复位和固定,避免骨折部位进一步损伤答案:ABC。骨折后不能盲目立即进行复位,因为在未明确骨折情况时随意复位可能会导致血管、神经损伤等更严重的后果,应先进行简单固定和及时就医,D选项错误;A、B、C选项表述正确。二、言语理解与表达(共15题)11.面对错综复杂的国内外形势,我们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做到,才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A.见微知著B.未雨绸缪C.防患未然D.高瞻远瞩答案:B。“未雨绸缪”意思是趁着天没下雨,先修缮房屋门窗,比喻事先做好准备工作,预防意外的事发生。面对错综复杂的形势,要事先做好准备才能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符合语境。“见微知著”指见到事情的苗头,就能知道它的实质和发展趋势;“防患未然”侧重于防止祸患的发生;“高瞻远瞩”形容眼光远大。A、C、D选项均不符合语境。12.历史是一面镜子,从历史中,我们能够更好地昨天、今天、明天。A.了解把握开创B.明白抓住创造C.懂得掌握开辟D.理解控制开拓答案:A。“了解昨天”“把握今天”“开创明天”是比较固定的搭配,“了解”更能体现对历史的认知;“把握”强调对当下的掌控;“开创”突出对未来的积极创造。B项“抓住”不如“把握”恰当;C项“掌握”与“今天”搭配不太合适;D项“控制”与“今天”搭配不当。所以选A。13.这部小说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读者们往往一口气读完。A.爱不释手B.手不释卷C.乐此不疲D.废寝忘食答案:B。“手不释卷”意思是书本不离手,形容勤奋好学或看书入迷。这里强调读者被小说吸引,一直拿着书读,符合语境。“爱不释手”侧重于喜爱,舍不得放下,但没有体现出持续阅读的状态;“乐此不疲”指因酷爱干某事而不感觉厌烦,形容对某事特别爱好而沉浸其中;“废寝忘食”侧重于专注做事而忘记吃饭睡觉,主要强调做事的投入程度,与“一口气读完”的语境不太契合。所以选B。1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通过这次活动,使我明白了团结的重要性。B.他那崇高的革命品质,经常浮现在我的脑海中。C.为了防止不再发生类似的事故,学校采取了很多安全措施。D.我们一定要发扬和继承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答案:B。A项,“通过……使”的句式导致句子缺少主语,可删去“通过”或“使”;C项,“防止不再发生”否定不当,应删去“不”;D项,语序不当,应先“继承”再“发扬”。B项没有语病。15.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我问他:“你今天去不去图书馆?”他说:“不去,我还有很多作业要做。”B.鲁迅先生称赞“史记”是“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C.她看上去三、四十岁的样子,穿着朴素,神情和蔼。D.他的品质是那样的纯洁和高尚,他的意志是那样的坚韧和刚强,他的气质是那样的淳朴和谦逊。答案:A。B项,《史记》是书名,应使用书名号;C项,“三、四十岁”表示约数,中间不用顿号;D项,句中的逗号应改为分号,因为这三个分句是并列关系,且内部有逗号,用分号更能体现层次。所以选A。16.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按步就班B.变本加利C.断章取义D.锋芒必露答案:C。A项,“按步就班”应写作“按部就班”;B项,“变本加利”应写作“变本加厉”;D项,“锋芒必露”应写作“锋芒毕露”。C项没有错别字。17.将下列句子组成一段语意连贯的话,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①在这些美味大餐中,我们感受生活的酸甜苦辣,体味人生的千姿百态。②你将与安东尼奥交流,领悟戏剧中的人生,人生中的戏剧。③你将与孔乙己对话,体味生命的本质,引发对人生的思考。④所以,爱语文,就是爱生活,爱人生!⑤一篇篇文质兼美的课文,是一道道视觉美味,也是一道道精神大餐。⑥在旅行中,你将走进小说天地,登上戏剧舞台。A.⑤①④⑥②③B.⑥⑤①③②④C.⑥③②⑤①④D.⑤①⑥③②④答案:C。⑥句引出“走进小说天地,登上戏剧舞台”的话题,应为首句;③句“你将与孔乙己对话”承接⑥句的“走进小说天地”,②句“你将与安东尼奥交流”承接⑥句的“登上戏剧舞台”;⑤句把课文比作美味大餐,①句紧承⑤句说明在这些大餐中的感受;④句总结全文,得出“爱语文,就是爱生活,爱人生”的结论。所以排序为⑥③②⑤①④,选C。18.对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①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②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③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A.①反复拟人②比喻排比③拟人B.①排比拟人②比喻排比③比喻C.①反复比喻②比喻排比③拟人D.①排比比喻②比喻拟人③比喻答案:A。①句“盼望着,盼望着”运用了反复的修辞手法,“春天的脚步近了”把春天当作人,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②句把“红的”“粉的”“白的”分别比作“火”“霞”“雪”,同时使用了三个结构相同的句子,运用了比喻和排比的修辞手法;③句“害了羞”把薄雪当作人,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所以选A。19.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他是一个见异思迁的人,总是这山望着那山高。B.大家对他的建议都不以为然,纷纷表示反对。C.他的演讲激情澎湃,振聋发聩,赢得了阵阵掌声。D.她的歌声清脆悦耳,余音绕梁,让人回味无穷。答案:B。“不以为然”意思是不认为是对的,表示不同意或否定。这里大家是反对他的建议,应该用“不以为意”,“不以为意”意思是不把它放在心上,表示对人或事抱轻视态度。A项“见异思迁”指看见另一个事物就想改变原来的主意,符合语境;C项“振聋发聩”指发出巨响,让耳聋的人也能听到,比喻唤醒糊涂麻木之人,使用恰当;D项“余音绕梁”形容歌声或音乐优美,余音回旋不绝,使用恰当。所以选B。20.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人生的价值和意义,并不在于别人对自己如何_,而在于自己对社会、对历史的发展做出何种贡献。A.拥戴钦羡崇拜B.钦羡拥戴崇拜C.羡慕崇敬膜拜D.钦佩爱戴评价答案:A。“拥戴”指拥护推戴某人做领袖,有敬重、推举的意思;“钦羡”指钦佩羡慕;“崇拜”指尊敬钦佩。按照程度由浅到深,应该是先“钦羡”,再“拥戴”,最后“崇拜”。B项顺序错误;C项“膜拜”程度过重;D项“评价”与语境不符。所以选A。2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文学作品的价值往往体现在其思想深度和艺术魅力上。一部优秀的文学作品,不仅能够给读者带来美的享受,还能引发读者对社会、人生的思考。例如,《红楼梦》通过描写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兴衰沉浮,展现了封建社会的种种弊病和人性的复杂。它以细腻的笔触、生动的人物形象和深刻的主题,成为了中国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这段文字主要说明了()A.文学作品的价值在于思想深度和艺术魅力B.《红楼梦》是中国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C.优秀文学作品能给读者带来美的享受D.优秀文学作品能引发读者对社会、人生的思考答案:A。文段开篇点明主旨,即文学作品的价值往往体现在其思想深度和艺术魅力上,然后以《红楼梦》为例进行说明。B项只是举例内容,不是主要说明的内容;C、D项只是文学作品价值的一部分体现,不全面。所以选A。2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互联网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给人们带来了便捷的信息获取方式和丰富的娱乐体验,但同时也带来了一些问题,如网络诈骗、信息泄露等。我们应该正确看待互联网的发展,既要充分利用它的优势,又要采取有效的措施来防范它带来的风险。这段文字的主旨是()A.互联网给人们带来了便捷和丰富的体验B.互联网带来了网络诈骗、信息泄露等问题C.我们要正确看待互联网的发展,扬长避短D.科技的发展使互联网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答案:C。文段先阐述互联网给人们带来的好处,接着指出它带来的问题,最后得出结论,即我们应该正确看待互联网的发展,既要利用其优势,又要防范风险,也就是扬长避短。A、B项分别只说了互联网的好处和问题,不全面;D项只是背景介绍,不是主旨。所以选C。2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诚信是做人的根本,也是社会和谐稳定的基石。一个人如果失去了诚信,就会失去他人的信任,在社会上难以立足。企业如果缺乏诚信,就会失去消费者的支持,影响自身的发展。因此,无论是个人还是企业,都应该重视诚信,做到言出必行,一诺千金。这段文字主要强调了()A.诚信是做人的根本B.诚信是社会和谐稳定的基石C.个人和企业都应重视诚信D.失去诚信的危害答案:C。文段先说明诚信的重要性,接着分别阐述个人和企业失去诚信的后果,最后通过“因此”得出结论,即个人和企业都应该重视诚信。A、B项只是诚信重要性的一部分表述;D项是为了强调重视诚信而阐述的内容,不是主要强调的。所以选C。24.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石,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德政工程。办好教育,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政府要加大教育投入,改善教育条件;学校要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育质量;家庭要注重培养孩子的良好品德和学习习惯。只有各方齐心协力,才能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这段文字主要说明了()A.教育的重要性B.办好教育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C.政府、学校和家庭在教育中的作用D.让孩子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答案:B。文段开篇强调教育的重要性,接着通过“需要”引出重点,即办好教育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然后分别说明了政府、学校和家庭的作用,最后强调各方齐心协力的意义。A项只是背景铺垫;C项是对办好教育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的具体阐述;D项是办好教育的目标。所以选B。25.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要坚持文化发展道路,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这段文字的核心观点是()A.文化是国家和民族的灵魂B.文化自信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系C.坚持文化发展道路D.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答案:D。文段先强调文化的重要性,接着说明文化自信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系,最后提出要坚持文化发展道路,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这是文段的核心观点。A、B、C项都是为了引出这一核心观点的铺垫内容。所以选D。三、判断推理(共15题)26.所有的聪明人都是近视眼,我近视得很厉害,所以我很聪明。以下哪项与上述推理的逻辑结构一致?()A.我是个笨人,因为所有的聪明人都是近视眼,而我的视力那么好B.所有的猪都有四条腿,但这种动物有八条腿,所以它不是猪C.小陈十分高兴,所以小陈一定长得很胖,因为高兴的人都能长胖D.所有的鸡都是尖嘴,这种总在树上待着的鸟是尖嘴,所以它是鸡答案:D。题干的推理形式为:所有A是B,C是B,所以C是A。A项的推理形式为:所有A是B,C不是B,所以C不是A;B项的推理形式为:所有A是B,C不是B,所以C不是A;C项的推理形式为:所有A是B,C是A,所以C是B;D项的推理形式为:所有A是B,C是B,所以C是A,与题干逻辑结构一致。所以选D。27.某公司所有的销售人员都是男性,所有的文秘都是女性,所有的已婚者都是文秘,公司的总经理尚未结婚。据此,我们可以知道()A.总经理是男性B.已婚者中有男性C.女员工中可能有未婚者D.销售人员中有的已经结婚答案:C。由“所有的已婚者都是文秘”和“所有的文秘都是女性”可推出所有已婚者都是女性,所以B项错误;“总经理尚未结婚”,不能得出总经理是男性,A项错误;因为所有已婚者都是女性,只能说明已婚女性的情况,女员工中可能存在未婚者,C项正确;由“所有的销售人员都是男性”和“所有已婚者都是女性”可知销售人员都未婚,D项错误。所以选C。28.如果天气晴朗,小刘就去郊游;如果老婆不与他同去,小刘就不去郊游;如果单位有急事,小刘就不去郊游;如果今天不是星期六,小刘就不去郊游。假设以上说法正确,那么,如果小刘去郊游,则不能断定下述哪项正确?()A.老婆与他同去了B.天气晴朗C.单位没有急事D.今天是星期六答案:B。题干翻译为:①天气晴朗→小刘去郊游;②-老婆同去→-小刘去郊游;③单位有急事→-小刘去郊游;④-星期六→-小刘去郊游。“小刘去郊游”是对①的“肯后”,肯后推不出必然结论,所以不能确定天气是否晴朗;“小刘去郊游”是对②的“否后”,根据“否后必否前”,可以推出老婆与他同去了;“小刘去郊游”是对③的“否后”,根据“否后必否前”,可以推出单位没有急事;“小刘去郊游”是对④的“否后”,根据“否后必否前”,可以推出今天是星期六。所以选B。29.甲、乙、丙、丁四人的职业分别是教师、医生、律师、警察。已知:(1)教师不知道甲的职业;(2)医生曾给乙治过病;(3)律师是丙的法律顾问(经常见面);(4)丁不是律师;(5)乙和丙从未见过面。那么甲、乙、丙、丁的职业依次是()A.律师、教师、警察、医生B.律师、医生、警察、教师C.律师、警察、教师、医生D.律师、警察、医生、教师答案:C。由(1)可知甲不是教师;由(2)可知乙不是医生;由(3)可知丙不是律师;由(4)可知丁不是律师。因为律师出现的信息较多,从律师入手,结合(3)和(5)可知乙也不是律师,所以甲是律师。再由(2)和(5)可知乙和丙都不是医生,那么丁是医生。又因为(3)说明丙不是教师,所以丙是警察,乙是教师。所以甲、乙、丙、丁的职业依次是律师、教师、警察、医生,选C。30.有甲、乙、丙三个盒子,分别装有不同颜色的小球。甲盒子上写着:“小球在乙盒子中。”乙盒子上写着:“小球不在此盒子中。”丙盒子上写着:“小球不在甲盒子中。”已知这三句话中只有一句是真的,那么小球在()A.甲盒子中B.乙盒子中C.丙盒子中D.无法确定答案:A。甲盒子说小球在乙盒子中,乙盒子说小球不在此盒子中,这两句话相互矛盾,必有一真一假。因为三句话中只有一句是真的,所以丙盒子上的话一定是假的,即小球在甲盒子中。所以选A。31.以下是关于某班级学生喜欢的科目情况的调查:所有喜欢数学的学生都喜欢物理,有些喜欢化学的学生也喜欢数学,所有喜欢英语的学生都不喜欢物理,有些喜欢英语的学生也喜欢化学。由此可以推出()A.有些喜欢化学的学生喜欢物理B.有些喜欢数学的学生喜欢英语C.所有喜欢物理的学生都喜欢数学D.有些喜欢化学的学生不喜欢英语答案:A。由“有些喜欢化学的学生也喜欢数学”和“所有喜欢数学的学生都喜欢物理”,根据递推关系,可以推出有些喜欢化学的学生喜欢物理,A项正确;由“所有喜欢数学的学生都喜欢物理”和“所有喜欢英语的学生都不喜欢物理”,可推出喜欢数学的学生都不喜欢英语,B项错误;“所有喜欢数学的学生都喜欢物理”不能推出“所有喜欢物理的学生都喜欢数学”,C项错误;由“有些喜欢英语的学生也喜欢化学”不能推出“有些喜欢化学的学生不喜欢英语”,D项错误。所以选A。32.某单位要从甲、乙、丙、丁、戊、己6名工作人员中选派3人参加省职业技能大赛。有4位评委分别提出了自己的意见:(1)甲、丙二人中至少选一人;(2)乙、戊二人中至少选一人;(3)乙、丙二人中至多选一人;(4)甲、丁二人中至多选一人。后来得知,戊因病不能参赛,由评委的意见可以推出选出的参赛人员是()A.甲、乙、丙B.甲、乙、丁C.甲、乙、己D.丙、丁、己答案:C。因为戊因病不能参赛,根据意见(2),乙必须参赛;“乙参赛”结合意见(3),丙不能参赛;“丙不参赛”结合意见(1),甲必须参赛;“甲参赛”结合意见(4),丁不能参赛。所以参赛人员是甲、乙,还需要从剩下的己中选一人,即甲、乙、己。所以选C。33.把下面的六个图形分为两类,使每一类图形都有各自的共同特征或规律,分类正确的一项是(此为文字描述题,假设六个图形分别有不同属性):①图形有三条对称轴;②图形有一条对称轴;③图形有三条对称轴;④图形有一条对称轴;⑤图形有三条对称轴;⑥图形有一条对称轴。A.①③⑤,②④⑥B.①②④,③⑤⑥C.①④⑤,②③⑥D.①②⑥,③④⑤答案:A。根据对称轴数量,①③⑤都有三条对称轴,②④⑥都有一条对称轴,所以分类正确的是A选项。34.对于春秋时期的某国,如果仓廪实或衣食足,则民知礼节或知荣辱。如果民知礼节或知荣辱,则或者国富,或者民强。如果民强,则百业兴。事实上该国并非国富,而且并非百业兴。由此可推出()A.该国仓廪实但并非衣食足B.该国并非仓廪实但衣食足C.该国仓廪实且衣食足D.该国并非仓廪实且并非衣食足答案:D。题干翻译为:①仓廪实或衣食足→民知礼节或知荣辱;②民知礼节或知荣辱→国富或民强;③民强→百业兴。已知“并非国富,而且并非百业兴”,“并非百业兴”是对③的“否后”,根据“否后必否前”,可得“-民强”;“-民强且-国富”是对②的“否后”,根据“否后必否前”,可得“-(民知礼节或知荣辱)”,即“-民知礼节且-知荣辱”;“-民知礼节且-知荣辱”是对①的“否后”,根据“否后必否前”,可得“-(仓廪实或衣食足)”,即“一仓廪实且-衣食足”。所以选D。35.某单位组织员工旅游,有A、B、C、D四个旅游地点可供选择。小王说:“如果去A地,那么就不去B地。”小李说:“如果不去B地,那么就去C地。”小张说:“如果不去D地,那么就不去C地。”最终决定去D地,由此可以推出()A.去A地B.去B地C.去C地D.不去A地答案:C。题干翻译为:①A→-B;②-B→C;③-D→-C。已知去D地,“去D地”是对③的“否前”,否前推不出必然结论,但可以根据“否后必否前”的逆否命题“C→D”,结合去D地,无法确定是否去C地;“去D地”代入③无法确定是否去C地,若假设去C地,“去C地”是对②的“肯后”,肯后推不出必然结论,但结合②的逆否命题“-C→B”,若去C地则无法确定是否去B地;若假设去C地,“去C地”对①没有直接关联,无法确定是否去A地。但是根据“去D地”,由③的逆否命题“C→D”,可以推出可能去C地,所以选C。36.某学校举行绘画比赛,有甲、乙、丙、丁、戊五名同学参加。比赛结束后,甲说:“我不是第一名。”乙说:“丁是第一名。”丙说:“戊是第一名。”丁说:“我不是第一名。”戊说:“我不是第一名。”已知他们五人中只有一人说了真话,那么第一名是()A.甲B.乙C.丙D.戊答案:D。乙说“丁是第一名”和丁说“我不是第一名”相互矛盾,必有一真一假。因为五人中只有一人说了真话,所以甲、丙、戊说的都是假话。戊说“我不是第一名”是假的,所以第一名是戊。所以选D。37.某企业有甲、乙、丙、丁、戊、己、庚7个部门。在一次内部考核中,已知:(1)甲部门的业绩比乙部门高;(2)丙部门的业绩比丁部门低;(3)戊部门的业绩比丙部门高,但比乙部门低;(4)己部门的业绩比戊部门低;(5)庚部门的业绩比甲部门高。由此可以推出业绩最高的部门是()A.庚部门B.甲部门C.乙部门D.戊部门答案:A。根据条件(1)可得甲>乙;根据条件(2)可得丁>丙;根据条件(3)可得乙>戊>丙;根据条件(4)可得戊>己;根据条件(5)可得庚>甲。综合可得庚>甲>乙>戊>丙,且丁>丙,同时戊>己,所以业绩最高的部门是庚部门。所以选A。38.以下关于逻辑关系判断正确的是()A.“三角形”和“等边三角形”是全同关系B.“大学生”和“运动员”是交叉关系C.“动物”和“植物”是包含关系D.“铅笔”和“文具”是全异关系答案:B。“三角形”包含“等边三角形”,二者是包含关系,不是全同关系,A项错误;“大学生”中有一部分是“运动员”,“运动员”中有一部分是“大学生”,二者是交叉关系,B项正确;“动物”和“植物”是并列关系,不是包含关系,C项错误;“铅笔”属于“文具”,二者是包含于关系,不是全异关系,D项错误。所以选B。39.某班有50名学生,其中有30人喜欢数学,25人喜欢语文,10人既喜欢数学又喜欢语文。那么既不喜欢数学也不喜欢语文的有()人。A.5B.10C.15D.20答案:A。根据容斥原理,喜欢数学或语文的人数为喜欢数学的人数加上喜欢语文的人数减去既喜欢数学又喜欢语文的人数,即30+2510=45人。那么既不喜欢数学也不喜欢语文的人数为总人数减去喜欢数学或语文的人数,即5045=5人。所以选A。40.若“所有的鸟都会飞”为假,则以下判断必然为真的是()A.有的鸟会飞B.有的鸟不会飞C.所有的鸟都不会飞D.有的会飞的是鸟答案:B。“所有的鸟都会飞”为假,其矛盾命题“有的鸟不会飞”必然为真。A项“有的鸟会飞”不一定为真;C项“所有的鸟都不会飞”过于绝对;D项“有的会飞的是鸟”与原命题真假无关。所以选B。四、资料分析(共10题)根据以下资料,回答4145题。2023年,某省全年粮食种植面积10738.79千公顷,比上年增加4.26千公顷。其中,小麦种植面积5673.67千公顷,增加3.52千公顷;玉米种植面积3813.18千公顷,减少1.88千公顷。全年粮食产量6789.38万吨,比上年增加56.72万吨,增长0.8%。其中,夏粮产量3878.42万吨,增加24.56万吨,增长0.6%;秋粮产量2910.96万吨,增加32.16万吨,增长1.1%。41.2022年该省粮食种植面积为()千公顷。A.10734.53B.10743.05C.10738.79D.无法计算答案:A。2023年粮食种植面积10738.79千公顷,比上年增加4.26千公顷,所以2022年粮食种植面积为10738.794.26=10734.53千公顷。选A。42.2023年该省小麦种植面积占粮食种植面积的比重约为()A.52.8%B.53.2%C.54.3%D.55.1%答案:A。2023年小麦种植面积5673.67千公顷,粮食种植面积10738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工程监理试题及答案
- 科目一考试题试卷及答案
- 讯飞智能面试题及答案
- 妇科超声考试题及答案
- 压疮管理规范理论考核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全国保密知识竞赛题库及答案
- 临床护理技术操作常见并发症理论考核试题附答案
- 2025年护士抢救工作试题及答案
- 2025年施工员之装修施工基础知识考试题库及参考答案(典型题)
- 2025年A特种设备相关管理考试题库及答案
- 与欧美网红合作合同范本
- 2025年广东省中考数学试卷(含解析)
- 互操作性标准-第1篇-洞察及研究
- 广告牌安装后维护养护措施
- 大件运输安全管理制度
- 《电子产品制造技术》课件-第1章 电子工艺技术入门
- Q-GDW12562-2024超特高压盘形悬式瓷绝缘子用瓷件原材料、工艺和检验规则
- 一线员工执行力培训内容
- 幼教拍摄培训
- 船舶公司内务管理制度
- 护理职业素养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