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广东韶关事业单位(行测)考试笔试试题(含答案)_第1页
2025年广东韶关事业单位(行测)考试笔试试题(含答案)_第2页
2025年广东韶关事业单位(行测)考试笔试试题(含答案)_第3页
2025年广东韶关事业单位(行测)考试笔试试题(含答案)_第4页
2025年广东韶关事业单位(行测)考试笔试试题(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5年广东韶关事业单位(行测)考试笔试试题一、常识判断(共15题)1.广东韶关的著名景点丹霞山属于以下哪种地貌类型?()A.喀斯特地貌B.雅丹地貌C.丹霞地貌D.冰川地貌答案:C。丹霞山是世界“丹霞地貌”命名地,其以赤壁丹崖为特色。2.以下哪个节日是韶关地区瑶族同胞的重要节日?()A.泼水节B.盘王节C.那达慕大会D.火把节答案:B。盘王节是瑶族祭祀祖先盘瓠的重大节日。泼水节是傣族等民族的节日;那达慕大会是蒙古族的传统节日;火把节是彝族等民族的节日。3.韶关在历史上是重要的交通枢纽,它连接了以下哪两个地区?()A.中原和岭南B.江南和岭南C.华北和华南D.东北和华南答案:A。韶关地处广东北部,是中原进入岭南的重要通道,在历史上是中原和岭南地区的交通枢纽。4.下列关于韶关气候的描述,正确的是()A.属于热带季风气候B.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C.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D.全年高温,分旱雨两季答案:C。韶关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5.韶关有丰富的矿产资源,以下哪种矿产在韶关储量较大?()A.煤炭B.石油C.稀土D.天然气答案:C。韶关是“中国有色金属之乡”,稀土等矿产储量较大。当地煤炭、石油、天然气储量相对不突出。6.以下哪位历史人物与韶关有密切关系?()A.韩愈B.苏轼C.张九龄D.王安石答案:C。张九龄是韶州曲江(今广东韶关)人,是唐朝名相、诗人。韩愈、苏轼、王安石与韶关并无直接密切关联。7.韶关的母亲河是()A.北江B.东江C.西江D.韩江答案:A。北江是珠江水系干流之一,流经韶关,是韶关的母亲河。东江主要流经广东东部;西江主要流经广西、广东西部;韩江主要在广东东部和福建南部。8.韶关市花是()A.木棉花B.杜鹃花C.白玉兰D.紫荆花答案:B。韶关市花是杜鹃花。木棉花是广州市花;白玉兰是上海市花等;紫荆花是香港特别行政区区花。9.韶关是广东的重要生态屏障,以下哪种生态系统在韶关分布较广?()A.海洋生态系统B.草原生态系统C.森林生态系统D.荒漠生态系统答案:C。韶关多山地丘陵,森林资源丰富,森林生态系统分布较广。韶关不临海洋,没有典型的海洋生态系统;当地不是草原和荒漠环境,草原和荒漠生态系统不明显。10.以下关于韶关美食,说法错误的是()A.冷水猪肚是韶关特色菜B.铜勺饼是韶关的传统小吃C.肠粉是韶关独有的美食D.南雄板鸭是韶关的特产之一答案:C。肠粉并非韶关独有的美食,它在广东多地都很常见。冷水猪肚、铜勺饼、南雄板鸭都是韶关具有代表性的美食和特产。11.韶关的哪个县被誉为“中国始兴石斛之乡”?()A.始兴县B.翁源县C.新丰县D.乳源瑶族自治县答案:A。始兴县被誉为“中国始兴石斛之乡”。12.韶关的九龄公园是为了纪念()A.张九龄B.张九成C.张孝祥D.张载答案:A。九龄公园是为纪念唐朝宰相、诗人张九龄而建。13.以下哪个信仰场所位于韶关?()A.南华禅寺B.灵隐寺C.法门寺D.寒山寺答案:A。南华禅寺位于韶关市曲江区,是中国著名佛教寺院之一。灵隐寺在杭州;法门寺在陕西宝鸡;寒山寺在苏州。14.韶关的坪石镇因哪场著名战役而闻名?()A.台儿庄战役B.坪石大捷C.平型关大捷D.百团大战答案:B。坪石大捷发生在韶关坪石镇。台儿庄战役在山东台儿庄;平型关大捷在山西平型关;百团大战主要在华北地区。15.韶关是以下哪个民族的主要聚居地之一?()A.壮族B.瑶族C.苗族D.侗族答案:B。韶关有乳源瑶族自治县,是瑶族主要聚居地之一。壮族主要聚居在广西;苗族主要聚居在贵州、湖南等地;侗族主要聚居在贵州、湖南、广西交界地区。二、言语理解与表达(共15题)1.近年来,韶关大力发展旅游业,打造了许多具有特色的旅游景点,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0A.观赏B.鉴赏C.欣赏D.参观答案:D。“参观”侧重于实地到某处去观看,对于旅游景点用“参观”更合适。“观赏”强调观看欣赏,一般用于具体的景物、表演等;“鉴赏”主要是对文物、艺术品等进行鉴定和欣赏;“欣赏”更侧重于对事物的喜爱和领略其美好。2.韶关的历史文化,众多的古迹和传说见证了这座城市的沧桑变迁。A.源远流长B.博大精深C.积厚流光D.根深蒂固答案:A。“源远流长”意思是河流的源头很远,水流很长,常比喻历史悠久,根底深厚,符合形容韶关历史文化的语境。“博大精深”侧重于内涵丰富、高深;“积厚流光”指积累的功业越深厚,则流传给后人的恩德越广;“根深蒂固”一般形容观念等难以改变。3.当地政府积极各种资源,推动韶关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A.整合B.整理C.集合D.聚合答案:A。“整合”指通过整顿、协调重新组合,“整合资源”是常用搭配,强调对各种资源进行优化组合。“整理”主要是使有条理、有秩序;“集合”一般指人或事物聚集在一起;“聚合”强调聚集合并。4.韶关的自然风光十分,无论是雄伟的山脉还是清澈的溪流,都让人陶醉其中。A.优美B.美丽C.美妙D.美好答案:A。“优美”侧重于形容景色、姿态等美好、高雅,常用来形容自然风光,比“美丽”更具文学性和高雅感。“美妙”多形容声音、感觉等;“美好”更侧重于形容抽象的事物,如生活、未来等。5.虽然面临着一些困难和挑战,但韶关人民始终保持着的精神,努力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A.勇往直前B.不屈不挠C.坚定不移D.坚持不懈答案:B。“不屈不挠”意思是在压力和困难面前不屈服,表现十分顽强,符合韶关人民面对困难的精神状态。“勇往直前”强调勇敢地一直向前进;“坚定不移”侧重于意志坚定,毫不动摇;“坚持不懈”主要指坚持做某事不放弃。6.以下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通过这次旅游,使我对韶关有了更深刻的了解。B.韶关的美食不仅味道鲜美,而且样式丰富。C.我们一定要发扬和继承韶关的优秀传统文化。D.他那崇高的革命品质,经常浮现在我的脑海中。答案:B。A项“通过……使”造成句子缺少主语,可删去“通过”或“使”;C项语序不当,应先“继承”再“发扬”;D项“品质”不能“浮现”,可将“品质”改为“形象”。7.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韶关的乡村旅游发展得,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游客。他工作认真负责,对待每一个任务都o这座古老的城市在新时代焕发出了的活力。A.如火如荼一丝不苟蓬勃B.热火朝天小心翼翼盎然C.方兴未艾谨小慎微蓬勃D.蒸蒸日上小心翼翼盎然答案:A。“如火如荼”形容大规模的行动气势旺盛,气氛热烈,可用于形容乡村旅游发展的态势;“一丝不苟”形容做事认真细致,一点儿不马虎,符合工作认真负责的语境;“蓬勃”形容繁荣旺盛的样子,“蓬勃的活力”搭配恰当。“热火朝天”多形容群众性的活动情绪热烈;“方兴未艾”指事物正在发展,尚未达到止境;“蒸蒸日上”意为一天天地向上发展,多指生活和生意。“小心翼翼”形容举动十分谨慎,丝毫不敢疏忽;“谨小慎微”指过分小心谨慎,缩手缩脚,不敢放手去做。“盎然”一般形容气氛、趣味等洋溢的样子。8.下列句子中,修辞手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韶关的山像巨人一样守护着这座城市。”A.比喻B.拟人C.夸张D.排比答案:A。该句把“韶关的山”比作“巨人”,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拟人是把事物人格化;夸张是为了达到某种表达效果的需要,对事物的形象、特征、作用、程度等方面着意夸大或缩小;排比是把三个或以上结构类似、语气一致、意思相关或相同的句子排列起来。9.对“韶关是一座充满魅力的城市,它既有悠久的历史文化,又有秀丽的自然风光”这句话理解正确的是()A.强调了韶关的历史文化比自然风光更重要B.强调了韶关的自然风光比历史文化更重要C.说明韶关的历史文化和自然风光都很突出D.说明韶关只有历史文化和自然风光有吸引力答案:C。句子明确指出韶关既有悠久历史文化,又有秀丽自然风光,体现了两者都很突出。A、B选项中比较两者重要性在原句中未体现;D选项“只有”表述过于绝对。10.以下词语中,与“繁荣昌盛”意思最接近的是()A.生机勃勃B.欣欣向荣C.朝气蓬勃D.蒸蒸日上答案:B。“繁荣昌盛”指国家或事业兴旺发达,欣欣向荣。“欣欣向荣”形容草木长得茂盛,比喻事业蓬勃发展,与“繁荣昌盛”意思相近。“生机勃勃”形容自然界充满生命力;“朝气蓬勃”形容充满了生命和活力的样子,多形容人;“蒸蒸日上”意为一天天地向上发展,侧重于发展趋势。11.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韶关有很多著名的景点,如丹霞山、南华寺、珠玑古巷……等。B.“你去过韶关吗?”他问我:“那里的风景很美。”C.我喜欢韶关的美食,像冷水猪肚、铜勺饼、南雄板鸭。D.这次去韶关旅游,我们去了很多地方,丹霞山、南华寺、还有珠玑古巷。答案:C。A项“……”和“等”不能同时使用;B项“他问我”后面的冒号应改为逗号;D项“还有”前面的顿号应删去。12.把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文字,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①韶关的工业也在不断发展,形成了以钢铁、机械、电子等为主的产业体系。②同时,韶关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努力实现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的良性互动。③近年来,韶关在经济发展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④农业上,韶关大力发展特色农业,如蔬菜、水果、花卉等种植。⑤旅游业更是成为了韶关的重要支柱产业,吸引了大量游客。A.③④⑤①②B.③⑤④①②C.④⑤③①②D.⑤③④①②答案:A。③句提出“韶关在经济发展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是总起句,应为首句;④句从农业方面阐述;⑤句说旅游业;①句讲工业;②句“同时”表示补充说明,强调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关系,放在最后。所以顺序为③④⑤①②。13.对“韶关的未来充满了无限可能”这句话的理解,最准确的是()A.韶关现在发展得不好,未来才有机会B.韶关有很大的发展潜力和空间C.韶关未来一定会成为全国最发达的城市D.韶关未来只能依靠旅游业发展答案:B。“韶关的未来充满了无限可能”说明韶关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和空间,有多种发展的方向和机会。A选项中说韶关现在发展不好没有依据;C选项“一定会成为全国最发达的城市”过于绝对;D选项“只能依靠旅游业发展”表述错误。14.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篮天清澈名胜古迹B.帐蓬陶醉历史悠久C.妨碍悠闲世外桃源D.忘纪和谐风景优美答案:C。A项“篮天”应是“蓝天”;B项“帐蓬”应是“帐篷”;D项“忘纪”应是“忘记”。15.“他对韶关的每一处角落都,就像熟悉自己的手掌一样。”填入横线处最恰当的词语是()A.了如指掌B.一目了然C.明察秋毫D.洞若观火答案:A。“了如指掌”形容对事物了解得非常清楚,像把东西放在手掌里给人家看一样,符合“熟悉每一处角落”的语境。“一目了然”形容事物、事情原委很清晰,一看就知道是怎么回事;“明察秋毫”形容人目光敏锐,任何细小的事物都能看得很清楚;“洞若观火”形容观察事物非常清楚,好像看火一样。三、判断推理(共15题)1.所有韶关人都是广东人,有的广东人喜欢吃辣椒,所以有的韶关人喜欢吃辣椒。这个推理()A.正确B.错误C.无法判断答案:B。虽然所有韶关人都是广东人,但仅知道有的广东人喜欢吃辣椒,不能必然推出有的韶关人喜欢吃辣椒,因为这部分喜欢吃辣椒的广东人不一定是韶关人。2.如果“韶关旅游景点多且美食丰富”为真,那么以下哪个选项一定为真?()A.韶关旅游景点多B.韶关美食不丰富C.韶关旅游景点少D.韶关旅游景点少且美食不丰富答案:A。“韶关旅游景点多且美食丰富”为真,根据“且关系”全真才真的特点,那么“韶关旅游景点多”一定为真,“韶关美食丰富”也一定为真。B选项与已知矛盾;C选项与已知矛盾;D选项“且关系”要求两个都为真才成立,这里两个都是与已知矛盾的情况,所以错误。3.以下是关于韶关旅游的几个陈述:陈述一:如果去了丹霞山,就不去南华寺。陈述二:去了丹霞山。那么可以推出()A.去了南华寺B.没去南华寺C.无法确定是否去了南华寺答案:B。根据陈述一“如果去了丹霞山,就不去南华寺”,陈述二表明去了丹霞山,这是对陈述一的“肯前”,根据“肯前必肯后”的逻辑规则,可以推出没去南华寺。4.甲、乙、丙三人讨论韶关的景点,甲说:“丹霞山是韶关最美的景点。”乙说:“不一定,南华寺也很不错。”丙说:“我觉得你们说得都不对。”丙的话()A.正确B.错误C.无法判断答案:B。甲认为丹霞山是最美的,乙认为南华寺也不错,这两种观点并不是非此即彼的矛盾关系,有可能丹霞山和南华寺都有各自的美。丙说两人都不对是不合理的,所以丙的话错误。5.某旅行社推出了两条韶关旅游线路,线路A和线路B。已知选择线路A的游客比选择线路B的游客多,那么可以得出()A.线路A更受欢迎B.线路B更受欢迎C.不能确定哪条线路更受欢迎答案:C。仅知道选择线路A的游客比选择线路B的游客多,但不知道选择游客多是否就意味着更受欢迎,有可能是线路A的宣传力度大、价格更优惠等其他因素导致选择人数多,所以不能确定哪条线路更受欢迎。6.以下哪一项与“韶关:广东”的逻辑关系一致?()A.桂林:广西B.丽江:云南C.青岛:山东D.以上都对答案:D。“韶关”是“广东”的一个地级市,“桂林”是“广西”的地级市,“丽江”是“云南”的地级市,“青岛”是“山东”的地级市,它们都是城市与所属省份的对应关系,逻辑关系一致。7.有一个关于韶关美食的推理:“所有好吃的韶关美食都是有特色的,有些有特色的美食是辣的,所以有些好吃的韶关美食是辣的。”这个推理()A.正确B.错误C.无法判断答案:B。虽然有些有特色的美食是辣的,但这些辣的有特色美食不一定就是好吃的韶关美食,所以不能必然推出有些好吃的韶关美食是辣的。8.如果“韶关的旅游旺季是春季或秋季”为真,以下哪种情况一定为假?()A.韶关的旅游旺季是春季B.韶关的旅游旺季是秋季C.韶关的旅游旺季既不是春季也不是秋季D.韶关的旅游旺季是春季和秋季答案:C。“韶关的旅游旺季是春季或秋季”表示旅游旺季可能是春季,可能是秋季,也可能春季和秋季都是。A选项旅游旺季是春季有可能成立;B选项旅游旺季是秋季有可能成立;D选项旅游旺季是春季和秋季也有可能成立;而C选项既不是春季也不是秋季与已知条件矛盾,一定为假。9.甲、乙、丙三人去韶关旅游,甲说:“我去了丹霞山。”乙说:“我去了南华寺。”丙说:“我没去丹霞山。”如果三人中只有一人说的是假话,那么说假话的是()A.甲B.乙C.丙D.无法判断答案:C。甲说去了丹霞山,丙说没去丹霞山,甲和丙的话相互矛盾,矛盾关系必有一真一假。因为三人中只有一人说的是假话,所以假话就在甲和丙之中,那么乙说的是真话,即乙去了南华寺。又因为只有一人说假话,所以甲说的是真话,那么丙说的就是假话。10.以下推理形式与“如果下雨,地面就会湿。地面湿了,所以下雨了”相同的是()A.如果去韶关旅游,就会看到美景。看到美景了,所以去韶关旅游了B.如果是韶关人,就会说粤语。会说粤语,所以是韶关人C.如果努力学习,成绩就会提高。成绩提高了,所以努力学习了D.以上都是答案:D。题干的推理形式是“如果A,那么B。B,所以A”,这是一个“肯后推肯前”的错误推理形式。A选项“如果去韶关旅游,就会看到美景。看到美景了,所以去韶关旅游了”;B选项“如果是韶关人,就会说粤语。会说粤语,所以是韶关人”;C选项“如果努力学习,成绩就会提高。成绩提高了,所以努力学习了”,它们的推理形式都与题干一致,都是“肯后推肯前”的错误推理。11.某旅游公司统计发现,在韶关旅游的游客中,年轻人占比60%,老年人占比40%。由此可以推出()A.年轻人更喜欢去韶关旅游B.老年人不太喜欢去韶关旅游C.不能仅根据占比就判断喜欢程度D.年轻人去韶关旅游的花费比老年人多答案:C。仅知道在韶关旅游的游客中年轻人和老年人的占比情况,不能直接得出年轻人更喜欢去韶关旅游或者老年人不太喜欢去韶关旅游的结论,因为占比情况可能受到多种因素影响,比如宣传渠道针对的人群、假期时间等,所以不能仅根据占比就判断喜欢程度。而题干中没有关于旅游花费的信息,所以D选项也无法推出。12.对于“韶关的景点都很有特色”和“韶关有的景点没有特色”这两个陈述,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两者是矛盾关系B.两者是反对关系C.两者可以同时为真D.两者可以同时为假答案:A。“韶关的景点都很有特色”表示所有景点都有特色,“韶关有的景点没有特色”表示存在部分景点没有特色,这两个陈述是完全相反的,是矛盾关系,矛盾关系必有一真一假,不能同时为真,也不能同时为假。13.已知“如果去韶关看油菜花,那么要在春季去”,现在有人没在春季去韶关,那么可以推出()A.去看油菜花了B.没去看油菜花C.无法确定是否去看油菜花答案:B。“如果去韶关看油菜花,那么要在春季去”可以翻译为“看油菜花→春季去”,现在有人没在春季去韶关,这是对“春季去”的否定,即“否后”,根据“否后必否前”的逻辑规则,可以推出没去看油菜花。14.以下关于韶关文化的推理:“所有有历史价值的韶关文化都是值得传承的,有些韶关文化是民间艺术,所以有些民间艺术是值得传承的。”这个推理()A.正确B.错误C.无法判断答案:C。虽然所有有历史价值的韶关文化都是值得传承的,也知道有些韶关文化是民间艺术,但不知道这些民间艺术是否属于有历史价值的韶关文化,所以无法确定有些民间艺术是否值得传承。15.甲、乙、丙三人对韶关的一个新景点进行评价,甲说:“这个景点很好玩。”乙说:“这个景点一般般。”丙说:“我觉得你们说得都对。”丙的话()A.正确B.错误C.无法判断答案:B。甲认为景点好玩,乙认为景点一般般,这两种评价是相互矛盾的,不可能同时成立,所以丙说两人都对是错误的。四、资料分析(共15题)根据以下资料,回答15题。2023年韶关市全年接待游客总人数为3500万人次,同比增长12%;旅游总收入达到280亿元,同比增长15%。其中,国内游客人数为3300万人次,同比增长13%;国内旅游收入为260亿元,同比增长16%。入境游客人数为200万人次,同比下降5%;入境旅游收入为20亿元,同比下降3%。1.2022年韶关市全年接待游客总人数约为()万人次。A.3125B.3200C.3250D.3300答案:A。根据公式:基期量=现期量÷(1+增长率),2022年接待游客总人数=3500÷(1+12%)≈3125(万人次)。2.2023年国内旅游收入占旅游总收入的比重约为()A.92.9%B.90%C.88%D.85%答案:A。国内旅游收入占旅游总收入的比重=国内旅游收入÷旅游总收入×100%=260÷280×100%≈92.9%。3.2023年入境游客人数较2022年减少了约()万人次。A.10B.11C.12D.13答案:B。2022年入境游客人数=200÷(15%)≈210.5(万人次),减少的人数=210.5200=10.5≈11(万人次)。4.2023年国内游客人数的增长量约为()万人次。A.350B.380C.400D.420答案:B。根据公式:增长量=现期量×增长率÷(1+增长率),国内游客人数增长量=3300×13%÷(1+13%)≈380(万人次)。5.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2023年旅游总收入的增长率低于国内旅游收入的增长率B.2023年入境旅游收入占旅游总收入的比重较2022年上升了C.2023年国内游客人数占接待游客总人数的比重不足90%D.2022年入境旅游收入约为21亿元答案:A。A选项,旅游总收入增长率为15%,国内旅游收入增长率为16%,15%<16%,A正确;B选项,入境旅游收入同比下降3%,旅游总收入同比增长15%,所以入境旅游收入占旅游总收入的比重下降了,B错误;C选项,国内游客人数占接待游客总人数的比重=3300÷3500×100%≈94.3%>90%,C错误;D选项,2022年入境旅游收入=20÷(13%)≈20.6(亿元),D错误。根据以下资料,回答610题。2023年韶关市不同区域旅游发展情况如下表所示:|区域|接待游客人数(万人次)|旅游收入(亿元)||II||A区|800|60||B区|1000|80||C区|700|50||D区|1000|70|6.2023年接待游客人数最多的区域是()A.A区B.B区C.C区D.D区答案:B、D。B区和D区接待游客人数都是1000万人次,并列最多。7.2023年旅游收入最高的区域是()A.A区B.B区C.C区D.D区答案:B。B区旅游收入80亿元,是四个区域中最高的。8.2023年A区平均每位游客带来的旅游收入约为()元。A.750B.800C.850D.900答案:A。A区平均每位游客带来的旅游收入=60×10000÷800=750(元)。9.2023年B区旅游收入比C区多()亿元。A.20B.30C.40D.50答案:B。B区旅游收入80亿元,C区旅游收入50亿元,8050=30(亿元)。10.以下说法错误的是()A.2023年B区和D区接待游客人数相同B.2023年C区旅游收入最低C.2023年A区平均每位游客带来的旅游收入高于D区D.2023年四个区域接待游客总人数为3500万人次答案:C。A选项,B区和D区接待游客人数都是1000万人次,A正确;B选项,C区旅游收入50亿元,是四个区域中最低的,B正确;C选项,D区平均每位游客带来的旅游收入=70×10000÷1000=700元,A区平均每位游客带来的旅游收入是750元,但不能说A区平均每位游客带来的旅游收入高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