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清朝君主专制的强化 课件 2024-2025学年统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_第1页
史清朝君主专制的强化 课件 2024-2025学年统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_第2页
史清朝君主专制的强化 课件 2024-2025学年统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_第3页
史清朝君主专制的强化 课件 2024-2025学年统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_第4页
史清朝君主专制的强化 课件 2024-2025学年统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汉唐时期:皇帝大臣都坐着议事宋朝时期:大臣站起来了元明清时期:大臣跪着汇报工作中国古代君主专制强化第19课

清朝君主专制的强化第三单元

明清时期(至鸦片战争前):统一多封建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1、知道军机处的设立、文字狱与文化专制政策;知道在君主专制统治下社会矛盾不断加剧。(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2、通过清朝加强皇权的措施,认识到君主专制不断强化的发展趋势及其带来的社会弊端。(唯物史观、历史解释)3、能说出闭关政策的基本史实,汲取闭关政策的教训,逐步形成面向世界的视野和认识。(唯物史观、家国情怀)学习目标(一)背景:一、政治集权——军机处的设立

①议政王大臣会议——限制了皇权②设立南书房为抑制满洲贵族的权力,设立南书房,直接为皇帝草拟谕旨和处理奏章。阅读教材P110第一段,梳理清初、康熙时的中枢机构。清初康熙时(二)设立军机处:一、政治集权——军机处的设立阅读教材P110第二段,完成以下表格信息。时间过程组成地位雍正年间军机房(临时,军务)→军机处常设皇帝选派的亲信大臣是辅助皇帝处理政务最重要的中枢机构材料二:[p111材料研读]诸臣(军机大臣)只供传述缮撰(shànzhuàn),而不能稍有赞画于其间也。

材料一:为军机大臣者皆亲臣、重臣,于是承旨、出政皆在于此矣。

——清·赵翼《檐曝杂记》阅读以下材料概括设立军机处的影响便于皇帝独掌朝政,使皇帝有至高无上的权威。军机处内部陈设简单,只有桌、椅、炕、笔、砚等设施和物品。简皇帝有旨,随时承办,且规定必须当日事当日毕。速

军机处有非常严格的保密制度,外人不能窥视其活动及文件等,即使是王公大臣,没有皇帝的特旨,也不准出入军机处。密知识拓展(三)奏折制度:一、政治集权——军机处的设立阅读教材P111,总结奏折制度的基本史实。时期含义作用康熙时期部分官员向皇帝秘密呈送报告,经皇帝亲手批阅后返回。皇帝能够更直接、广泛地获取信息,提高了决策效率,君主专制进一步强化。秦隋唐宋清始创皇帝制度三公九卿制中书省行省制度三省六部制分割相权元清朝的君主专制达到顶峰回顾中国古代君主专制不断强化的过程明废丞相和行省设军机处、奏折制度(一)文字狱:二、思想控制——文字狱与文化专制政策阅读教材P111,并结合材料,归纳以下表格目的盛行时期特点从思想领域严密控制知识分子康熙、雍正、乾隆时期案名事由结果庄廷龙案使用明朝年号,保留了一些明朝将领抗清的事迹。剖棺戳尸,株连120人胡中藻案因诗“一把心肠论浊清”被指为侮辱清朝。株连族人祸及师友徐骏案因诗“明月有情还顾我,清风无意不留人”被指为侮辱清朝。满门抄斩,剖棺戳尸冤狱多、规模大、次数多①造成了社会恐怖,摧残了人才;②禁锢了思想,严重阻碍了思想、学术的发展和进步。阅读下列材料,分析概况文字狱产生了怎样的危害?

材料一:今之文人,一涉笔唯恐触碍于天下国家。……人情望风看景,未必太甚……消刚正之气,长柔媚之风。此与世道人心,实有关系。

——李祖陶《迈堂文集》材料二:避席(离开座位)畏闻文字狱,著书都为稻粱谋(只考虑维持生计)——龚自珍(一)文字狱:二、思想控制——文字狱与文化专制政策阅读教材P112,归纳清朝实行文化专制政策的表现和影响。(二)文化专制政策:二、思想控制——文字狱与文化专制政策1.表现:①尊孔读经,整理文献和编纂书籍;②检查书籍,禁书毁书。2.影响:致使不少极有价值的历史文献绝迹或失真,

是中国古代文化的一次浩劫。“在长达19年的禁书过程中,共禁毁书籍3100多种、151000多部,销毁书板80000块以上。”列举中国历代加强思想控制的措施:朝代措施秦朝西汉明朝清朝焚书坑儒尊崇儒术八股取士文字狱加强思想控制,巩固封建统治阅读以下图文材料,指出清朝中后期社会矛盾加剧的表现。(一)表现:三、社会隐患——不断加剧的社会矛盾“和珅跌倒,嘉庆吃饱”“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1、吏治腐败,贪污之风盛行阅读以下图文材料,指出清朝中后期社会矛盾加剧的表现。(一)表现:三、社会隐患——不断加剧的社会矛盾材料1:康熙、雍正两朝精心管制,存银高达7000万两;乾隆好大喜功,开销巨大;到了嘉庆十九年,存银仅为1240万两,只相当于乾隆朝存银最多时的六分之一。2、出现财政危机3、土地兼并严重阅读教材P113倒数第二段,梳理白莲教起义的概况。(二)白莲教起义:三、社会隐患——不断加剧的社会矛盾1.时间、时长:2.影响:1796年,历时九年导致清朝元气大伤,是清朝走向衰落的转折点阅读以下材料,清朝实行闭关政策的原因。(一)原因:四、对外保守——闭关政策材料一:福建、广东濒海地方,人民……私造大船,交通外国,因而为寇……若不立法严禁,海疆何由宁谧?

——《清世祖实录》材料二: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藉(借助)外夷(外国)货物以通有无。

——乾隆帝致英国国王书(1793年)材料三:中国古代社会凭借自给自足、男耕女织的自然经济,维系其发展。①统治者担心国家领土主权受到侵犯,惧怕沿海人民同外国人交往,危及自身统治;②统治者认为天朝物产丰富,不需要同外国进行经济交流;③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根本原因)阅读教材P114第一段,梳理清朝实行闭关政策的表现。(二)表现:四、对外保守——闭关政策时间内容顺治帝颁布禁海令康熙帝(台湾设府后)开放宁波、漳州等乾隆帝(1557年)广州一口通商,“广州十三行”闭关锁国政策含义(实质):严格限制对外贸易阅读以下材料,分析概括清朝实行闭关政策的影响。(三)影响:四、对外保守——闭关政策

乾隆时期马戛尔尼访华中国赠物英国赠物丝绸、宣纸、各种工艺品。(传统手工业品)太阳系天体运行仪、航海望远镜、战舰模型(科学制造产品)材料二:明朝以前,中国是当时世界上经济、科技最发达的国家……到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为止……中国年产铁约两万吨,不及法国的1/10,不及英国的1/40。中国造船和航海业长期以来领先世界,在清代也迅速衰落下去……中国的科学技术,在明朝中后期与西方相比仍互有长短,但到1840年已全面落后于西方了。——马克思材料一:

无法适应新的外部环境,导致当时的中国逐渐落伍于世界潮流。中国英国与世界先进潮流相比,这一时期中西差距还表现在哪些方面?四、对外保守——闭关政策回顾历史,想要国家强盛,我们能获得哪些启示?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必须坚持改革开放今天……?唐朝对外开放国力强盛清朝闭关锁国落后挨打开放国兴闭关国衰以史为鉴课堂小结设立军机处政治上文字狱与文化专制政策思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