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明清时期社会经济的发展课件 2024~2025学年统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_第1页
史明清时期社会经济的发展课件 2024~2025学年统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_第2页
史明清时期社会经济的发展课件 2024~2025学年统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_第3页
史明清时期社会经济的发展课件 2024~2025学年统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_第4页
史明清时期社会经济的发展课件 2024~2025学年统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清·徐扬·《盛世滋生图》(局部)1.2万+人物2140+房屋桥梁50+400+船只200+招牌50+行业明清时期社会经济的发展部编版七下

第3单元

第20课木辛小史壹——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滋生的盛世一、滋生的盛世(一)农业恢复与发展的原因1661年-1766年,耕地面积发生了什么变化?年代耕地面积(顷)顺治18年(1661年)5493576康熙24年(1685年)6078430雍正2年(1724年)6837914乾隆31年(1766年)7414495各朝粮食产量(单位:亿斤)——来源:吴宾《论中国古代粮食安全问题及其影响因素》耕地面积为什么会越来越大呢?大片土地得到开垦,许多荒山旷野改造成农田。清政府对于开垦荒地是什么态度?一、滋生的盛世(一)农业恢复与发展的原因清朝开荒执照执照上写明了沙立目一家开垦干地八亩,其坐落于打麦冲;四至范围:东到河、南到□(字体不清)、西至树林、北至山脚,(国家)对这块地永远免收赋税。原因①允许民众开垦荒闲田地,实行轻徭薄赋、休养生息的政策。原因②移民屯田,对社会经济的恢复与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一、滋生的盛世(一)农业恢复与发展的原因洪武丈量鱼鳞图:册中画有每块土地的方圆四至,状若鱼鳞,故有此称。原因③核查全国土地,编制土地文册,作为征收赋税的依据。原因④清政府对黄河、淮河以及大运河进行治理,还组织人力修建堤坝、渠堰、海塘清·《黄河筑堤图册》:描绘了清初整治黄河的具体情况明清皇帝都很重视农业发展一、滋生的盛世(二)农业恢复与发展的表现玉米甘薯“种一收千,其利甚大”“每亩可得数千斤,胜种五谷几倍”清朝和唐宋时期农作物产区比较,发生了什么变化?宋“苏湖熟,天下足”清“湖广熟,天下足”我国高产农业区域不断扩大明朝引进了原产于美洲的玉米、甘薯、花生等作物一、滋生的盛世(二)农业恢复与发展的表现《盛世滋生图》(局部)明朝中期常熟一位叫谭晓的人,低价购买大量洼地……低洼为池养鱼,池上筑舍养猪、鸡;四周垒高地,按地质种果树、蔬菜等

。产品卖出后,收入是田地生产的三倍。——《中外历史纲要·上》棉花、甘蔗、烟草、茶叶、药材,以及花卉、水果等作物的种植面积不断扩大农产品商品化程度进一步加深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产生了怎样的影响?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和繁荣推动手工业和商品经济的发展粮食作物经济作物贰——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繁华的盛世湖绉绵绸青蓝梭布斜纹布行本客自置布匹加长勋着梭布绵䌷老行布行布行松江大布布行二、繁华的盛世(一)手工业的发展品种多样《盛世滋生图》(局部)二、繁华的盛世(一)手工业的发展明清时期的手工业有怎样的发展?棉纺织业逐渐从南方向北方推广。涌现出一批手工业生产基地。

——松江是棉纺织业中心,苏州是丝织业中心,景德镇是制瓷中心。手工业制品畅销海内外。明朝明清时期制瓷中心为江西景德镇,明清时官窑、民窑均发达清朝丝织、棉织、印染、制瓷等行业,品种繁多,产品精良。已出现了比较成熟的手工工场二、繁华的盛世(一)手工业的发展新名词:什么叫作“手工工场”?机户织工雇佣

被雇佣早期资本家早期雇佣工人机户出资,织工出力

江宁著名的机户,有的拥有织机五六百张;佛山镇经营棉织业的手工工场达2500家,织工超过50000人。反映了明朝雇佣关系产生,资本主义萌芽出现布行青蓝梭布加长扣布本客自置布匹松江大布洋货行米行照枫粮食川广药材杂货老行烟店二、繁华的盛世(二)商业的发展陆路水路《盛世滋生图》(局部)万年桥后的地摊——市镇经济《盛世滋生图》(局部)天下财货在苏州,苏州财货在阊门二、繁华的盛世(二)商业的发展农村集市城镇集市区域性市场全国性市场商业网陆路和水路的商旅往来频繁,商品贸易兴盛,形成了区域性乃至全国性的商业网络。二、繁华的盛世(二)商业的发展墙体广告——货币交易规则《盛世滋生图》(局部)二、繁华的盛世(二)商业的发展明清时期的货币是什么?有什么来头?中国的瓷器、茶叶、丝绸大量销往国外美洲等地的白银通过海外贸易流入中国白银是百姓缴纳赋税的货币。(明清时)流入中国的白银数量达到了10000吨,约3.2亿两白银。中国占有了世界白银产量的三分之一。

——弗兰克《白银资本》二、繁华的盛世(二)商业的发展徽州·徽商食盐、粮食、绸布、茶叶、木材、典当等山西·晋商粮食、食盐、绸缎、茶叶等后来主要经营货币金融业务,在全国各地开设票号。商帮的出现:以乡缘为纽带,以互助为宗旨,以会馆为联络纽带的一种拥有雄厚资本的商人群体,在全国进行商业活动。票号因大多数为山西人创建,又称山西票号。图为中国第一家票号。商帮的活动,对当时社会经济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叁——人口的增长“饥饿”的盛世三、“饥饿”的盛世·人口的增长根据历史书,说说清朝人口急剧增长的原因?经济发展,国力增强,社会安定(根本原因)康熙、雍正关于人丁税的改革促进了人口增长。人口增长康熙:“滋生人丁,永不加赋”,将丁银(人头税)总额固定下来雍正:丁银分摊到田赋中征收(摊丁入亩)1亿3亿康熙时期1.5亿占当时世界总人口的1/3明朝鼎盛时期乾隆末期三、“饥饿”的盛世·人口的增长经济发展促进了人口增长,那么,

人口增长对经济发展又会产生哪些影响呢?

乾隆四十六年,黄河“河滩地亩,尽皆耕种麦苗,并多居民村落……筑围打坝,填塞日多”。——《清高宗实录》人口暴涨,国民人均粮食不足,生活水平下降,逐渐步入一个“饥饿盛世”。——《饥饿的盛世》中原地区人口快速增长,人地矛盾日益突出。水土流失严重,影响了经济的持续发展大量增长的人口会选择怎样的出路呢?大量人口流向边疆地区,开荒垦田,发展生产,促进边疆社会繁荣。电视剧《闯关东》闯关东与走西口清朝前期人口大幅增长,华北地区人稠地狭,人地矛盾突出。而邻近的内蒙古和山海关以东地区地广人稀,吸引着失去土地的人们前往寻求生计,由此引发了以山东人为主体的“闯关东”和以山西人为主体的“走西口”的移民浪潮。三、“饥饿”的盛世·人口的增长这是一个什么样的时代?农业的恢复和发展商业的发达手工业的发展人口增长经济发展提供生存基础①为各行业提供劳动力以及消费者,促进地区开发②人口过多将产生负面影响,引起人地矛盾、资源紧缺推动经济发展本课小结牛刀小试1.雍正年间,“凡有可垦之处,听民自垦自报,官吏不得勒索、阻挠”“为鼓励陕西无业民人去宁夏垦荒,清廷给予路费,每户按百亩永为世业”。这反映该时期清朝A.大力推行垦荒政策 B.重视手工业的发展C.土地兼并十分严重 D.加强西北军事管理A2.清朝以前,江南被誉为“鱼米之乡”,到清中期后,湖广地区成为新的商品粮基地,出现“湖广熟,天下足”的谚语。出现上述变化的原因是A.经济重心不断南移B.推广种植高产作物C.商业市镇大量兴起D.长途贩运贸易发展B牛刀小试3.清朝前期,江宁著名的机户李扁担、李东阳等,都各自拥有织机五六百张;佛山镇经营棉织业,织工超过50000人。下列各项中对材料解读最准确的一项是A.当时的人喜欢进行集中生产B.当时已出现较成熟的手工工场C.清朝前期棉纺织业开始兴起D.农业发展促进了手工业的兴盛B4.清朝前期的商业活动中,形成了一些大的商帮在全国进行商业活动,主要有A.晋商和徽商 B.苏商和晋商C.京商和徽商 D.粤商和晋商A牛刀小试5.右图为“清朝前期人口情况示意图”,造成图中数据变化的原因是①清初国力增强,社会安定②清初实行有利于经济发展的措施③清朝实行了闭关锁国政策④耕地和粮食产量大幅度增加A.①②③④ B.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