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5届七下生物期末模拟试卷注意事项1.考生要认真填写考场号和座位序号。2.试题所有答案必须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第一部分必须用2B铅笔作答;第二部分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作答。3.考试结束后,考生须将试卷和答题卡放在桌面上,待监考员收回。1.得了咽喉炎会引发中耳炎的原因是()A.细菌、病毒会经血液流到中耳B.咽鼓管连通于咽和鼓室之间C.外耳道与咽喉相通D.人的五官是相互连通的2.下列属于人类特有反射的是A.吃梅止渴 B.嗅梅止渴C.看梅止渴 D.谈梅止渴3.除哪项外,其余均是人体呼吸道中鼻腔的作用A.鼻毛能阻挡空气中的灰尖B.鼻腔黏膜分泌黏液湿润吸进的空气C.是空气和食物的共同能道D.鼻腔黏膜内的毛细血管能温暖冷空气4.如图为尿液形成过程的示意图,下列关于尿液形成过程的说法正确的()A.5的作用是重吸收 B.2中的液体是原尿C.3的作用是过滤 D.4中流的液体是尿液5.成年人每天形成的尿液只有原尿的百分之一左右,这种重吸收作用发生在()A.肾小管 B.肾小囊 C.输尿管 D.肾小球6.下列各处氧气的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①吸入的空气②细胞③血液④肺泡.A.①④③② B.①②③④ C.②③④① D.③②④①7.下列有关血液的叙述,错误的是A.皮肤擦伤后会流血,伤口能很快结痂止血,起作用的是血小板B.某人突患急性阑尾炎时,其血液中白细胞的数量可能在正常值范围之外C.外伤引起的大量失血和大面积烧伤患者,应分别输入红细胞和血浆D.生活在平原地区的人进入高原的初期,血液中的红细胞数量会增加8.关于神经系统和激素的作用叙述正确的一项是()A.人体的生命活动主要受神经系统的控制,但也受到激素调节的影响B.人体的生命活动只受神经系统的控制,激素不能调节人体的生命活动C.激素能通过控制神经系统的活动,从而控制人体的全部生命活动D.人体的生命活动不受神经系统的控制,也不受到激素调节的影响9.下列实验中,实验材料与使用目的不相符的是()实验名称实验用品使用目的A测定反应速度尺子测定人的反应速度B模拟人体呼吸运动玻璃罩模拟肺C探究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碘液检测淀粉D测食物中的能量温度计测量实验前后的水温A.A B.B C.C D.D10.人体呼吸道的黏膜能分泌黏液,可抑制或杀死病原体.与此免疫属于同一道防线的是()A.接种麻疹疫苗预防麻疹 B.白细胞的吞噬作用C.皮肤阻挡病原体侵入人体 D.淋巴细胞产生抗体11.心脏内血液流动的方向是()A.心房→心室→静脉 B.心房→心室→动脉C.心室→心房→静脉 D.心室→心房→动脉12.下列与成语“望梅止渴”相同的的反射是()A.缩手反射B.谈虎色变C.老马识途D.蜘蛛织网13.在如图结构中,能够产生神经冲动的是()A.① B.② C.④ D.⑤14.下列是染色体及构成染色体的DNA、蛋白质、基因之间的关系示意图,正确的是A. B.C. D.15.下列对如图所示结构功能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1﹣产生卵细胞B.2﹣输送卵细胞C.3﹣受精的部位D.4﹣胎儿产出的通道16.在中山街头,我们经常见到献血采血车。下列有关输血与血型的叙述错误的是()A.烧伤的病人可选择性地输入血浆B.任何血型的人都可以大量输入O型血C.我国提倡18~55周岁的健康公民自愿献血D.献血200~300mL不会影响健康17.下列关于小肠结构与吸收功能相适应的特点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内表面具有皱襞和小肠绒毛 B.小肠绒毛中有许多毛细血管C.小肠和大肠相连 D.小肠长5~6米18.下列关于酸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酸雨主要发生在工厂林立的城市及近郊B.酸雨不仅影响植物的生长,还腐蚀建筑物C.酸雨可以使河流和湖泊酸化,威胁人们的健康D.酸雨是工厂排放的烟雾造成的,与机动车排放的尾气无关19.如图是某人在一次平静呼吸中肺内气压的变化曲线,试分析曲线BC段膈肌、膈顶部和呼吸的状态变化是()A.收缩、上升、吸气B.舒张、下降、吸气C.舒张、上升、呼气D.舒张、下降、呼气20.流程图可用来表示连续发生的一系列生理活动。以下几幅流程图有错误的是()A.血液→肾小球→肾小管→肾小囊→尿液B.外界声波→外耳道→鼓膜→听小骨→内耳→听觉神经→大脑C.外界刺激→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D.外界光线→角膜→瞳孔→晶状体和玻璃体→视网膜→视觉神经→大脑21.下列哪项可作为衡量心脏工作能力的一项指标()A.心率B.心动周期C.心输出量D.血压22.人体消化和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器官是A.口腔B.胃C.小肠D.大肠23.血吸虫病、H7N9患者、艾滋病病毒(HIV)、注射抗蛇毒血清分别属于()①病原体②传染源③传染病④易感人群⑤抗体A.③②①⑤ B.②③①⑤ C.④①②⑤ D.⑤②④①24.如图是人体某处部分血管网,下列描述正确的是A.①一定是动脉,③一定是静脉B.若①是肺部小动脉,则③内流静脉血C.②是毛细血管,所有的②都进行气体和物质交换D.若①是脑部小动脉,则③比①内血液含氧量减少25.在血液循环过程中,由动脉血变为静脉血和由静脉血变为动脉血的部位分别是A.全身各处细胞、肺泡 B.肺泡、全身各处细胞C.全身各处细胞、全身各处细胞 D.肺泡、肺泡26.在听觉的形成过程中,对声波敏感的感觉细胞位于_____内,这些细胞将声音信息通过________神经传给大脑的一定区域,人就产生了听觉。27.下图是心脏的解剖图,根据你的观察回答下列问题:(1)心脏四个腔的名称:一是_____,二是_____,三是_____,四是_____。(2)写出对应器官的名称:①_____,②_____,③_____,⑥_____。(3)在心脏的_____之间、_____之间都有防止血液倒流的瓣膜。28.如图为人体内某结构的血流情况示意图,B代表某结构,A、C代表与其相连的血管,箭头代表血流方向.请据图回答问题:(1)如果B是心脏的左心房和左心室则A是______,C是_________(2)如果图中B为全身毛细血管,则流静脉血的血管是_____(填字母)(3)如果B为肺部毛细血管,则血管A的名称是__________,则血管C内流_________________血。29.请分析下列资料,回答相关问题:2017年春节刚过,一股弥漫着禽流感的信息扑面而来,据权威机构发布:1月份全国感染H7N9的人数达到192人,79人死亡。5月19日,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也确认一例H7N9禽流感病例。H7N9禽流感是通过接触禽类而导致人感染,因此,禽流感成为蛋鸡养殖业的克星,养鸡市场迎来一片哀嚎。对于预防H7N9禽流感专家提出以下建议:①对患者进行隔离治疗;②勤洗手,注意个人卫生;③公共场所注意通风透气,喷洒消毒药水;④经常锻炼身体,提高自身身体素质等。(1)H7N9禽流感病毒是引起该传染病的______。(2)从传染病流行的基本环节来看,患禽流感的人属于______。(3)上述专家提出的建议中,属于切断传播途径的是______(填序号),属于保护易感者的是______(填序号)。(4)我国科学家已经成功研制出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毒疫苗株。从免疫的角度看,接种的疫苗属于______,可刺激人体的免疫系统产生相应抗体,从而提高对该传染病的抵抗力。接种疫苗获得的免疫属于______免疫。30.2016年烟台市初中学生学业体育测试比往年有了更高的要求。图甲是某校学生参加测试的一个画面,图乙为人体完成反射活动的神经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测试中学生听到发令枪声后立刻起跑,此反射类型是________,完成此反射的神经中枢位于图乙中的
______(填图中字母)。(2)在此反射中,学生听到枪声的感受器位于
______内。(3)看到运动员由远及近而来,终点裁判员的晶状体如何调节?__________。(4)某学生突然踩到同伴的脚而迅速抬起,其神经冲动传导的途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用图乙中的字母和箭头表示)。(5)测试结束大多数同学取得了优异的成绩,特别是男生1000米(女生800米)最后冲刺的瞬间,带队老师情绪激动,并且面红耳赤,心跳加快,血压升高,这是_________________的结果。31.请结合以下资料和图例,回答有关问题:资料一:2017年爱眼日的宣传主题是:“目”浴阳光,预防近视。资料二:世界卫生组织的事故调查显示,大约50%~60%的交通事故与酒后驾驶有关,因此我国管理部门近几年不断地加大处罚力度,但有些人仍置若罔闻,仍抱着侥幸心理酒后驾车上路。(1)若长时间玩电脑、玩手机、近距离看书写字或不注意卫生,就容易造成假性近视,这是眼球中[④]发生的变化为_____,以后如果仍不注意用眼卫生,就有可能会形成真正的近视。(2)醉酒司机步履蹒跚,动作迟缓,给自己及他人的生命安全带来极大隐患,醉酒司机动作不协调的主要原因是酒精麻醉了人的______。(3)某人在“酒驾”事故中受伤,医生利用橡皮锤快速地叩击F来检查此人神经系统是否受损,膝跳反射的反射弧传导通路是______(用箭头、结构符号表示)。(4)我们会自觉遵守“红灯停,绿灯行”的交通规则,当我们要行车或要行走人行道时能够感受“红灯”刺激的是眼中的(____)。能看清远近不同的物体,是因为睫状体能够调节(____)的曲度。
参考答案1、B【解析】试题分析:耳的结构包括外耳、中耳和内耳。外耳包括耳廓和外耳道;中耳包括鼓膜、鼓室和听小骨;内耳包括半规管、前庭和耳蜗.咽鼓管一端连通咽部,另一端连通鼓室。所以得了咽炎如不及时治疗,病菌就有可能沿着咽鼓管进入中耳的鼓室,会引发中耳炎,使听力下降。考点:听觉的形成。2、D【解析】试题分析:(1)和动物都能对具体刺激建立反射如简单反射和具体条件刺激的复杂反射,如常打针的小孩看到穿白衣服的护士就会哭,狗看见拿木棍的人会逃跑,表明人和动物都能对具体条件引起的刺激建立条件反射.(2)与动物最大的区别在于人类有特有的语言中枢,因此人类特有的反射是通过大脑皮层的语言中枢对抽象的语言文字、符号、特征建立的条件反射.吃梅止渴、嗅梅止渴、看梅止渴,都是具体条件刺激的引起的反射,人和动物共有;谈梅止渴是通过大脑皮层的语言中枢形成的人类特有的反射.考点:非条件(简单)反射和条件(复杂)反射3、C【解析】呼吸系统包括呼吸道和肺两部分。呼吸道的组成由上到下依次是鼻腔、咽、喉、气管和支气管,是气体进出肺的通道。鼻腔内有鼻毛,可以阻挡灰尘;呼吸道都有骨或软骨做支架,其内表面覆盖着黏膜,黏膜内还分布有丰富的毛细血管,这些特点既保证了气体的畅通,又对吸入的空气具有清洁、温暖和湿润的作用;肺是气体交换的场所,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所以C说法是错误的。4、B【解析】
(1)肾单位是肾脏的结构和功能单位,肾单位包括肾小体和肾小管。肾小体包括呈球状的肾小球和呈囊状包绕在肾小球外面的肾小囊,囊腔与肾小管相通。(2)尿的形成要经过肾小球的过滤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两个连续的过程。(3)图中1肾动脉,2肾小囊,3肾小管,4肾静脉,5收集管。【详解】5收集管的作用收集尿液,A错误;血浆通过肾小球的滤过作用,除了大分子的蛋白质外,其他的如水、无机盐、尿素、葡萄糖会滤过到2肾小囊腔形成原尿,B正确;3肾小管有重吸收作用,C错误;4肾静脉内是静脉血,D错误。【点睛】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肾单位的结构和尿的形成过程以及正确识图。5、A【解析】
人体一天能形成原尿约150升左右,但形成的尿液却只有1.5升左右,这主要是由于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详解】尿的形成包括肾小球的滤过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时,血液中的一部分水、无机盐、葡萄糖和尿素等物质会透过肾小球滤过到肾小囊腔内形成原尿。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原尿中的大部分水、部分无机盐和全部的葡萄糖会被肾小管重新吸收回血液,而剩下的其他物质如水、无机盐和尿素经肾小管流出形成尿液。因此,成年人每天形成的尿液只有原尿的百分之一左右,这种重吸收作用发生在肾小管。故选:A。【点睛】尿的形成过程是考查的重点,复习时应注意。6、A【解析】呼吸的全过程如图所示:
①肺通气,是肺与外界之间的气体交换;②肺的换气是肺泡内的气体交换,是肺泡与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③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是指氧气和二氧化碳在血液循环中的运输过程;
④组织换气,是血液与组织细胞之间的气体交换。人体内的气体交换是:肺泡⇌血液⇌组织细胞,从肺泡经过血液进入组织细胞的是氧气,所以氧气浓度最高的是肺泡;肺泡气中氧要比动脉血中的高,因为氧气要从肺泡扩散到动脉血,动脉血中的氧气比组织细胞高,因为氧气要从动脉血扩散到组织细胞,组织细胞进行呼吸作用不断消耗氧气,因此氧气最少,故氧气含量是由低高到低排列的是吸入的气体、肺泡、血液、细胞,A正确。7、C【解析】
三种血细胞的形态结构特点、功能如下表:项目血细胞类型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形状面凹的圆饼状球形形状不规则有无细胞核无(成熟的红细胞)有无大小、数量较大
男性(5.0×1012/L),女性(4.2×1012/L)最大
(4.0-10.0)×109个/L最小
100~300×109个/L功能运输氧、二氧化碳吞噬病菌,防御和保护止血和加速凝血【详解】A、血液中的血小板有止血和加速凝血的作用。皮肤擦伤后会流血,但伤口很快就结痂止血了,那么起作用的是血小板,A正确;
B、白细胞的主要功能为吞噬病菌、防御和保护等。当病菌侵入人体后,白细胞能穿过毛细血管壁进入组织,聚集在发炎部位并将病菌吞噬,炎症消失后,白细胞数量恢复正常。因此人体出现炎症时血液中的白细胞的数量会明显增多。因此一患者突患急性阑尾炎,到医院做血常规化验,其化验结果可能是白细胞数量过多。B正确;
C、创伤性失血主要是血液量过少、大面积烧伤因温度过高导致血浆过少。临床上常根据病人病情的需要,有针对性地选用不同的血细胞成分或血浆成分输入病人体内。因此对于创伤性失血、大面积烧伤的患者,应分别给他们输入的血液成分是全血、血浆。C错误;
D、高原地区同平原地区相比,空气中氧的含量比较少。平原上的人到了高原地区,身体会做相应的调节,血液中的红细胞数量的含量会增加,这样参与运输氧的红细胞的数量增多,可以运输更多的氧,来满足人体对氧气的需要。D正确。
故选:C。【点睛】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三种血细胞的功能。8、A【解析】【分析】通过神经系统对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叫神经调节,其基本方式是反射。化学物质通过体液(血浆、组织液、淋巴等)的运输而对人体生理活动进行的调节,就叫体液调节。如激素对人体生理活动的调节,是通过血液的运输而起作用的。【详解】人体的生命活动受神经系统的调节和激素调节的共同影响。其中神经调节占主导地位。在人体内,体液调节和神经调节的作用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人体在神经---体液的调节下,才能够更好地适应环境的变化。例如当人情绪激动时,大脑皮层会兴奋,并通过支配肾上腺的神经促使肾上腺分泌较多的肾上腺素,这些激素能促使心跳加速,血压升高等。所以A正确。【点睛】解题的关键是知道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等知识。9、B【解析】
选择合适的实验材料,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因此在进行实验设计时要特别注意实验材料的选择,此题结合初中生物实验作答。【详解】在《测定反应速度》探究活动中,具体做法如下:尺子上刻度值为“0”的一端朝下,然后被测同学拇指和食指准备夹住,不能接触;放手看被测同学抓住的距离就可以了,刻度值越大,反应速度越慢;刻度值越小,反应速度越快。这样刻度值的大小就可以反应被测同学的反应速度,A正确;模拟胸部呼吸运动实验,小气球代表的是肺,玻璃管代表的是气管,橡皮膜代表的是膈肌;钟罩代表的是胸廓,B错误;探究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的实验时,应用碘液检验淀粉是否被消化,C正确;在“测食物中的能量”时,用温度计测量实验前后的水温,作为燃烧种子释放热量加热水温,D正确。【点睛】熟记实验中各种材料与仪器的正确使用方法是解题的关键。10、C【解析】试题分析:人体三道防线的组成、功能和免疫的特点如表:组成功能免疫类型第一道防线皮肤和黏膜阻挡杀死病原体,清除异物非特异性免疫第二道防线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溶解、吞噬和消灭病菌非特异性免疫第三道防线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产生抗体,消灭病原体特异性免疫AD、接种麻疹疫苗预防麻疹、淋巴细胞产生抗体,都属于第三道防线;B、白细胞的吞噬作用属于第二道防线;C、皮肤阻挡病原体侵入人体属于第一道防线。人体呼吸道的黏膜能分泌黏液,可抑制或杀死病原体,属于第一道防线。所以人体呼吸道的黏膜能分泌黏液,可抑制或杀死病原体。与此免疫属于同一道防线的是皮肤阻挡病原体侵入人体。故选C。【考点定位】本题考查的是人体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难度中等,属于了解层次。11、B【解析】
心房与心室之间、心室与动脉之间都具有能开闭的瓣膜,这些瓣膜只能朝一个方向开,能够防止血液倒流。【详解】心房与静脉相连通,心室与动脉相连通。四肢静脉中瓣膜(静脉瓣)保证血液流向心房;心房与心室之间的瓣膜(房室瓣)保证血液流向心室;心室与动脉之间的瓣膜(动脉瓣)保证血液流向动脉。因此心脏内血液流动的方向是静脉→心房→心室→动脉,ACD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点睛】本题的重点是瓣膜。12、C【解析】缩手反射、蜘蛛织网是生来就有的一种反射,是非条件反射,谈虎色变是人类特有的条件反射,老马识途是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而获得,叫做学习行为。13、A【解析】
反射活动是由反射弧完成的,如图所示反射弧包括①感受器、②传入神经、③神经中枢、④传出神经、⑤效应器。【详解】A、①感受器接受刺激并产生神经冲动,然后神经冲动由传入神经传导神经中枢,A正确。B、②传入神经能将感受器产生的兴奋传导到神经中枢,B错误。C、④传出神经是由神经纤维集结成束,外面包膜形成的,能把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传到各个器官或外围部分的神经,C错误。D、⑤效应器是运动神经末梢和支配的肌肉和腺体,在反射弧中接受神经冲动并作出相应的反应,D错误。故选:A【点睛】掌握反射弧的组成及各部分的作用是解题的关键。14、C【解析】试题分析:染色体是指细胞核容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它是由DNA和蛋白质两种物质组成,其中遗传信息在DNA上,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一条染色体上包含一个DNA分子,一个DNA分子上包含很多个基因,基因是染色体上具有控制生物性状的DNA片段,故选C。考点:本题考查的是染色体、DNA、基因之间的关系,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熟记基因是染色体上具有控制生物性状的DNA片段,是生物体遗传物质的基本单位。15、C【解析】
图中1卵巢,2输卵管,3子宫,4阴道。【详解】女性产生生殖细胞的器官是1卵巢,A正确;2输卵管具有输送卵细胞的作用,B正确。3子宫是胚胎和胎儿发育的场所,受精的地方是输卵管,C错误;4阴道是精子进入和胎儿产出的通道,D正确。【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女性生殖系统的结构,对其各组成部分的不同功能进行明确的区分是解题的关键。16、B【解析】
输血以输同型血为原则。例如:正常情况下A型人输A型血,B型血的人输B型血。但在紧急情况下,如果实在没有同型血,AB血型的人可以接受任何血型,但输的时候要慢而少。O型血可以输给任何血型的人,但O型血的人只能接受O型血。无偿献血是指为了拯救他人生命,志愿将自己的血液无私奉献给社会公益事业,而献血者不向采血单位和献血者单位领取任何报酬的行为。无偿献血是终身的荣誉,无偿献血者会得到社会的尊重和爱戴。无偿献血是无私奉献、救死扶伤的崇高行为,是我国血液事业发展的总方向。献血是爱心奉献的体现,使病员解除病痛甚至抢救他们的生命,其价值是无法用金钱来衡量的。【详解】对于大面积烧伤患者,会导致体内血浆减少,可以只输入血浆,故A正确;在没有同型血情况下,AB血型的人可以接受任何血型,O型血可以输给任何血型的人。如果异血型者之间输血输得太快太多,输进来的凝集素来不及稀释,也可能引起凝集反应,输血时应该以输入同型血为原则,故B错误;我国鼓励无偿献血的年龄是18-55周岁,男体重大于等于50公斤,女体重大于等于45公斤,经检查身体合格者,都可以参加献血。每次可献血200-400毫升,两次献血间隔期应为6个月,故C正确;人体内的血量是相对稳定的,成年人的血量为体重的7%~8%。医学研究证明,如果一次失血不超过400ml,血浆和血细胞可以在短时间内通过自身的调节作用恢复到正常水平。一个健康的成年人每次献血200~300ml不会影响身体健康,而且还有利于提高自身造血器官的造血功能,故D正确。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的是输血的原则和无偿献血的意义,注意:虽然AB血型的人可以接受任何血型,O型血可以输给任何血型的人,但首选的原则是输同型血。17、C【解析】
试题分析:小肠是消化吸收的主要场所,与小肠的吸收功能有:小肠与大肠相连,内表面具有皱襞和小肠绒毛,小肠长5~6米,增大了小肠的吸收面积,促进吸收功能,故A、D正确;小分子营养物质透过小肠绒毛壁,进入毛细血管,故B正确;小肠和大肠相连,与小肠的吸收功能无关,故C错误。考点:本题考查的是小肠结构与吸收功能相适应的特点。18、D【解析】
酸雨主要是由化石燃料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等酸性气体,经过复杂的大气化学反应,被雨水吸收溶解而成。【详解】工厂中排放的废气进入到空气后,会在当地或附近造成酸雨,A正确;酸雨直接危害植物的芽和叶,使农作物大幅度减产,严重时使成片的植物死亡,酸雨不但能够影响植物的生长,还腐蚀建筑物,B正确;雨危害水生生物,它使许多河、湖水质酸化,导致许多对酸敏感的水生生物种群灭绝,湖泊失去生态机能,最后变成酸死湖,威胁人们的健康,C正确;机动车辆排放尾气中含有大量的有害物质,如二氧化硫、氮氧化合物等,它们是形成酸雨的主要原因,D错误。【点睛】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熟知酸雨的危害和预防措施。19、C【解析】
呼吸运动是指人体胸廓有节律的扩大和缩小的运动,包括吸气过程和呼气过程;吸气时,膈肌与肋间肌收缩,引起胸腔前后、左右及上下径均增大,膈肌顶部下降,胸廓的容积扩大,肺随之扩张,造成肺内气压减小,小于外界大气压,外界气体进入肺内,形成主动的吸气运动;呼气时,膈肌和肋间外肌舒张时,肋骨与胸骨因本身重力及弹性而回位,膈肌顶部升高,结果胸廓容积缩小,肺也随之回缩,造成肺内气压大于外界气压,肺内气体排出肺,形成被动的呼气运动,据此解答。【详解】呼吸运动是指人体胸廓有节律的扩大和缩小的运动,包括吸气过程和呼气过程,呼吸运动主要与肋间肌和膈肌的运动有关。人在平静状态下,肋间肌收缩时,肋骨向上向下运动,使胸廓的前后径和左右径都增大,同时膈肌收缩,膈顶部下降,使胸廓的上下径都增大这样胸廓的容积就增大,肺也随着扩张,外界空气通过呼吸道进入肺,完成吸气的过程。相反呼气与之过程大致相反。图中AB段肺内气压低于大气压表示吸气,肋间肌和膈肌都收缩;BC段则表示呼气,肋间肌舒张,膈肌舒张,膈肌顶部上升。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肺通气的过程,解题的关键是理解肺通气。20、A【解析】试题分析:A、体内产生的代谢废物尿素是随尿液排出体外的,而尿的形成过程是: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除了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外,血浆中的一部分水、无机盐、葡萄糖和尿素等物质,都可以经过肾小球滤过到肾小囊内,形成原尿,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其中对人体有用的物质,包括大部分水、全部葡萄糖和部分无机盐,被肾小管重新吸收回血液,原尿中剩下的其他废物,如尿素、一部分水和无机盐等由肾小管流出,形成尿液,尿液通过膀胱、尿道排出体外,即尿素排出体外的主要过程是:血液→肾小球→肾小囊→肾小管→尿液,符合题意;B、听觉的形成过程是:外界声波经过外耳道传导鼓膜,鼓膜的振动通过听小骨传到内耳,刺激了耳蜗内对声波敏感的感觉细胞,这些细胞就将声音信息通过听觉神经传给大脑的一定区域(听觉中枢),这样就产生了听觉,可用流程图表示为:外界声波→外耳道→鼓膜→听小骨→内耳→听觉神经→大脑,故不符合题意;C、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反射弧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五部分组成,神经冲动沿反射弧传导,故不符合题意;D、外界物体反射来的光线,经过角膜、房水,由瞳孔进入眼球内部,再经过晶状体和玻璃体的折射作用,在视网膜上能形成清晰的物像,物像刺激了视网膜上的感光细胞,这些感光细胞产生的神经冲动,沿着视神经传到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就形成视觉,用流程图可表示为:→外界光线→角膜→瞳孔→晶状体和玻璃体→视网膜→视觉神经→大脑→视觉,故不符合题意;故选A。考点:本题考查的是尿液的形成,听觉的形成、反射弧的组成、视觉的形成。21、C【解析】心输出量指的是每分钟左心室或右心室射入主动脉或肺动脉的血量。左、右心室的输出量基本相等。心室每次搏动输出的血量称为每搏输出量,人体静息时约为70毫升(60~80毫升),如果心率每分钟平均为75次,则每分钟输出的血量约为5000毫升(4500~6000毫升),即每分心输出量。通常所称心输出量,一般都是指每分心输出量。心输出量是评价循环系统效率高低的重要指标。心输出量在很大程度上是和全身组织细胞的新陈代谢率相适应。22、C【解析】考点:胃和肠的结构特点.分析:消化系统由消化道和消化腺组成,消化道包括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和肛门;主要的消化腺有唾液腺、胃腺、肠腺、胰腺、肝脏等;小肠是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场所.解答:解:小肠是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场所,这是与小肠的结构特点相适应的:小肠长约5~6m,小肠内具有肠液、胰液和胆汁等多种消化液;肠液、胰液中含有消化糖类、脂肪和蛋白质的酶,胆汁能促进脂肪的消化;小肠内壁有环形皱襞,皱襞上有小肠绒毛,增大了消化和吸收的面积;小肠绒毛内有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都是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的,有利于营养物质被吸收进入小肠内壁的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中.故选B.点评:此题考查了小肠与其功能相适应的特点:小肠很长;表面积大;消化液种类多.23、A【解析】
病原体是能引起疾病的微生物和寄生虫的统称。传染源是指体内有病原体生长、繁殖并且能排出病原体的人和动物。包括病人、病原携带者和受感染的动物。传染病是由各种病原体引起的能在人与人、动物与动物或人与动物之间相互传播的一类疾病。易感人群是对某种传染病易感的人群整体。抗体是指病原体侵入人体后,刺激淋巴细胞产生一种抵抗该病原体的特殊蛋白质,可与相应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的免疫球蛋白。主要分布在血清中,也分布于组织液及外分泌液中。【详解】血吸虫病属于体表传染病,是由病原体通过皮肤浸入人体后引起的传染病,主要通过接触传播,由于钉螺是血吸虫幼虫的唯一中间寄主,当人接触含有血吸虫尾蚴的水时就可能感染血吸虫病。H7N9患者携带H7N9病毒属于传染源。艾滋病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的,那么艾滋病病毒(HIV)是引起这种传染病的病原体。抗毒血清是对于某种毒素抵抗或可以使毒性减弱、消失的血清,属于抗体。故选A。【点睛】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注意区分病原体、传染源、传染病、易感人群和抗体,并了解其意义。24、D【解析】
血液流动的方向:动脉→全身各处的毛细血管→静脉。血液循环的途径是如下图所示:【详解】A.肾单位由肾小体和肾小管组成,肾小体由肾小球和肾小囊组成,肾小球是一个毛细血管球,一端连接入球小动脉,一端连接出球小动脉,内流动脉血,所以如果图示肾小球的结构图,①一定是动脉,③一定是动脉,并不是静脉,故A错误。B.肺循环的循环途径为: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肺静脉→左心房,血液由静脉血变为动脉血,所以若①是肺部小动脉,则③肺部小静脉,内流动脉血,故B错误。C.肺部的毛细血管是进行氧气和二氧化碳的交换,并不进行物质交换,所以②是肺部的毛细血管,②毛细血管与血液主要进行氧气和二氧化碳的交换,并不进行物质交换,故C错误。D.体循环的循环途径为:左心室→主动脉→各级动脉→组织处毛细血管→各级静脉→上、下腔静脉→右心房,血液由动脉血变为静脉血,所以若①是脑部小动脉,则③脑部小静脉比①小动脉内血液含氧量减少,故D正确。故选D。【点睛】解题的关键是理解血液循环的途径及血液成分的变化,理解肾单位的结构特点。25、A【解析】体循环的路线是:左心室→主动脉→各级动脉→身体各部分的毛细血管网→各级静脉→上、下腔静脉→右心房,动脉将富含养料和氧气的血液送到身体各器官的毛细血管网,与组织细胞进行物质交换,将运来的养料和氧气供细胞利用,同时把细胞产生的二氧化碳等废物运走,这样血液由含氧丰富的动脉血变成含氧少的静脉血,因此由动脉血变为静脉血的部位是全身各处细胞周围的毛细血管;肺循环的路线是: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肺静脉→左心房,血液流经肺部毛细血管时,与肺泡进行气体交换,血液中的二氧化碳进入肺泡,肺泡中的氧进入血液.这样血液由含氧少的静脉血变成含氧丰富的动脉血.因此由静脉血变为动脉血的部位是肺泡周围的毛细血管,A正确。26、耳蜗听觉【解析】
外界声波经过外耳道传到鼓膜,鼓膜振动通过听小骨传到内耳,刺激耳蜗内对声波敏感的感觉细胞,这些细胞将声音信息传到大脑皮层的特定区域(听觉中枢),产生听觉。【详解】听觉的形成过程是:外界的声波经过外耳道传到鼓膜,引起鼓膜的振动,振动通过听小骨传到内耳,刺激耳蜗内的听觉感受器,产生神经冲动,神经冲动通过听觉神经传递到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就形成了听觉。【点睛】理解掌握听觉的形成过程是解答此题的关键。27、左心房左心室右心房右心室主动脉肺动脉肺静脉下腔静脉心房和心室心室和动脉【解析】
心脏是血液循环的动力器官,主要由心肌构成,心脏的结构如下图所示【详解】(1)心脏是血液循环的动力器官,主要由心肌构成,心脏有四个腔:左心房、右心房、左心室、右心室,心房与心室是相通的,心脏的左右是不相通的,左心房连通肺静脉,右心房连通上下腔静脉,左心室连通主动脉,右心室连通肺动脉。因此,心脏四个腔的名称:一是左心房,二是左心室,三是右心室,四是右心室。(2)通过(1)分析可知,写出对应器官的名称:①主动脉,②肺动脉,③肺静脉,⑥下腔静脉。(3)心房与心室之间有房室瓣、心室与动脉之间有动脉瓣,这些瓣膜只能向一个方向开,房室瓣只能朝向心室开,动脉瓣只能朝向动脉开,这样就保证了血液只能按一定的方向流动,而不能倒流。因此,在心脏的心房和心到之间、心室和动脉之间都有防止血液倒流的瓣膜。【点睛】解题的关键是理解心脏的结构特点。28、肺静脉主动脉C肺动脉动脉【解析】
如图为人体内某结构的血流情况示意图,B代表某结构,A,C代表与其相连的血管,箭头代表血流方向。根据题干内容分析判断ABC的名称和特点。根据血液循环的途径不同,可以分为体循环和肺循环两部分,如图;据此解答。【详解】(1)心脏的结构包括左心室、左心房、右心室和右心房,左心室连接主动脉,左心房连接肺静脉,右心室连接肺动脉,右心房连接上下腔静脉。若B表示左心房和左心室,左心房连通是A肺静脉,与左心室相连的是C主动脉。(2)在组织周围的毛细血管两端,开始端是动脉,流动脉血,终端连静脉,流静脉血;若B为全身的毛细血管,则C内流的是静脉血。(3)在肺循环过程中,血流方向是: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肺静脉,所以若B表示肺部毛细血管,则血管C的名称是肺静脉,流动脉血;血管A是肺动脉流静脉血。【点睛】解题的关键是理解血液循环的途径及血液成分的变化,心脏的结构特点。29、病原体传染源②③④抗原特异性【解析】
传染病是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在生物之间传播的疾病。传染病一般有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这三个基本环节。预防传染病的措施有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特异性免疫是指第三道防线,产生抗体,消灭抗原,是出生后才有的,只能对特定的病原体有防御作用,是患过这种病或注射过疫苗后获得的。非特异性免疫是生来就有的,人人都有,能对多种病原体有免疫作用,包括第一、二道防线。【详解】(1)传染病是有病原体引起的,能在生物之间传播的疾病。病原体是指引起传染病的细菌、病毒、真菌和寄生虫等生物。因此,H7N9禽流感病毒是引起该传染病的病原体。(2)传染病一般有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这三个基本环节。因此,从传染病流行的基本环节来看,患禽流感的人属于传染源。(3)预防传染病的措施有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因此,上述专家提出的建议中,属于切断传播途径的是②勤洗手,注意个人卫生;③公共场所注意通风透气,喷洒消毒药水,属于保护易感者的是④经常锻炼身体,提高自身身体素质等。(4)抗体就是病原体入体后,能够刺激淋巴细胞产生一种抵抗该病原体的特殊蛋白质,引起人体产生抗体的物质叫抗原。特异性免疫是指第三道防线,产生抗体,消灭抗原,是出生后才有的,只能对特定的病原体有防御作用,是患过这种病或注射过疫苗后获得的。非特异性免疫是生来就有的,人人都有,能对多种病原体有免疫作用,包括第一、二道防线。因此,我国科学家已经成功研制出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毒疫苗株。从免疫的角度看,接种的疫苗属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信贷公司资产证券化细则
- 税务基础知识培训
- 税务调研面试题目及答案
- 社区理论面试题目及答案
- 2025年物流师(高级)职业技能鉴定试卷:物流企业物流配送中心建设篇
- 新星职业技术学院《生物统计学》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甘孜职业学院《中药药理学》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2025年火电运行专业基础知识和模拟题答案
- 2025年二级建造师职业资格认证考试试题集与解析
- 2025年财务管理师面试宝典及答案解析
- 中组部选调生管理办法
- 克痉方湿热敷:缺血性脑卒中后上肢肌肉痉挛康复新路径
- 血常规检验中的质量控制
- 高尿酸血症健康管理方案
- 秋季肌肤护理课件
- 磁粉检测培训课件
- 骨科总论教学课件
- 大单元教学培训
- 公墓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4年成都新都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招聘笔试真题
- 混合痔护理教学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