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省海口中学2025届生物七下期末复习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1页
海南省海口中学2025届生物七下期末复习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2页
海南省海口中学2025届生物七下期末复习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3页
海南省海口中学2025届生物七下期末复习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4页
海南省海口中学2025届生物七下期末复习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5届七下生物期末模拟试卷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2.答题时请按要求用笔。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4.作图可先使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5.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暴、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1.如图是人眼的图片,有关标注正确的是()A.1——瞳孔

B.2——巩膜

C.3——视网膜

D.3——角膜2.3月3日是“全国爱耳日”。下列有关耳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听觉的形成部位是在[3]B.晕车与[1]对头部位置变化过于敏感有关C.长时间戴耳机听音乐,会对[6]造成损伤D.鼻咽部感染时,病菌可通过[4]进入[5],引起中耳炎3.图是心脏、血管的示意图,“→”表示血流方向,下列表达正确的是()A.甲流出的血液为动脉血B.乙和丙都是静脉血管C.血液流动的方向是甲→乙→丁→丙D.血液流经乙→丁→丙后,静脉血变为动脉血4.呼吸系统和消化系统共用的结构是()A.喉B.口腔C.咽D.食道5.人体形成听觉的部位是()A.耳蜗B.大脑的一定区域C.听觉神经D.咽鼓管6.如图为肾单位结构模式图,图中1和2代表结构,3和4代表液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1的两端分别连接小动脉和小静脉B.大分子蛋白质经1滤过到2中C.喝进的部分水随4排出可不经过肾静脉D.3和4都含有水、无机盐、葡萄糖7.在传染病流行的基本环节中,属于传染源的是A.患有狂犬病的狗 B.已患过天花的健康儿童C.痢疾病人排出的粪便 D.结膜炎患者用过的毛巾8.《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规定:国家实行无偿献血制度。因为健康成年人一次献血多少毫升,不会影响身体健康。A.200—400 B.400—500 C.600—700 D.800—9009.医生在抢救大面积烧伤病人和严重贫血病人时,应该分别给患者输()A.全血和红细胞 B.血浆和白细胞 C.血浆和红细胞 D.全血和白细胞10.下列与酸奶制品密切相关的微生物是A.酵母菌B.乳酸菌C.放线菌D.青霉菌11.向澄清的石灰水中吹气要验证的是()A.人吸入的气体中含较多的氧气B.人吸入的气体中含较多的二氧化碳C.人呼出的气体中含较多的氧气D.人呼出的气体中含较多的二氧化碳12.哮喘病人的肺长期处于膨胀状态,使呼吸不畅通,最先影响的是()A.肺泡与外界的气体交换B.肺泡与血液间的气体交换C.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D.血液与组织间的气体交换13.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A.突起B.神经元C.细胞体D.神经末梢14.下列营养缺乏症与其病因对应关系正确的是()A.肥胖﹣缺少糖类 B.夜盲症﹣缺乏维生素CC.地方性甲状腺肿﹣缺乏铁 D.佝偻病﹣缺钙15.在抽血或输液时,要在针刺入的部位的上方(近心端)用橡皮管捆扎紧起来,其原因是()A.捆扎紧起来后分布较深的动脉才能鼓胀起来,便于针刺入B.减缓或暂时阻止血液向心流动,让静脉鼓胀起来,便于针刺入C.减缓或暂时阻止血液向针刺部位的下方(远心端)流动D.减缓或暂时阻止血液向心流动,让动脉鼓胀起来,便予针刺入16.吸气时,能正确反映呼吸肌的活动情况与肺内气压变化的是()A.肋骨间的肌肉收缩,膈肌收缩,肺内气压减小B.肋骨间的肌肉收缩,膈肌收缩,肺内气压增大C.肋骨间的肌肉舒张,隔肌舒张,肺内气压增大D.肋骨间的肌肉舒张,膈肌舒张,肺内气压减小17.下列有关人体血管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通常所说的血压是指静脉血压B.病人到医院打点滴时,针头插入的是静脉C.将药物注入臀部肌肉,药物会进入毛细血管D.中医给病人“切脉”时,是感受手腕部动脉的搏动18.下列对动物特征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青蛙幼体、成体都用肺呼吸 B.鲤鱼体表被覆鳞片,用鳃呼吸C.家鸽体表被覆羽毛,前肢为翼 D.黑猩猩胎生哺乳19.有人说:“鸟的全身都为飞行而设计”,与这句话无关的选项是()A.流线型体形 B.卵生 C.双重呼吸 D.胸肌发达20.“耳听为虚,眼见为实”,人们获得的外界信息大多来自视觉,视觉形成的部位是()A.角膜 B.视网膜C.视觉神经 D.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21.图1是人体血液循环模式图,图2的A、B、C表示血管,D表示某种器官。“→”表示血液流动的方向。(1)人体血液循环系统由________和血管组成。(2)如果D是小肠,B是小肠处毛细血管,则C血管里的血液流回心脏时,最先达到心脏四个腔中的________。(3)如果A是肺动脉分支的血管,C是流向肺静脉的血管,则D代表的器官是_______。(4)图中①依靠血液中的___________运输。22.认真阅读资料,回答下列问题:资料一:2018年7月15日,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布通告指出,长春长生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冻干人用狂犬病疫苗生产存在记录造假等行为。这是长生生物自2017年11月份被发现百白破疫苗效价指标不符合规定后不到一年,再曝疫苗质量问题。这次疫苗问题再次引起了人们的恐慌。资料二:2018年8月13日、14日,云南省相继发生两次5.0级地震,地震发生之后,在政府的组织和救援者的帮助下,当地灾民采取了一系列防疫措施:保护水源,食物煮熟后食用,消灭蚊虫,对患病者及时隔离治疗。(1)疫苗通常是用失活或减毒的______制成的生物制品。从免疫角度看,接种的疫苗相当于______,这种免疫过程属于______(选填“特异性免疫”或“非特异性免疫”)。(2)构成传染病在灾区流行的三个环节分别是传染源、传播途径和______。(3)上述资料中提到的对患病者及时隔离治疗,属于预防传染病措施中的______。

参考答案1、A【解析】试题分析:图中的1是瞳孔,2是虹膜,3是巩膜,故选A。考点:本题考查的是眼球的结构。2、A【解析】分析:耳的结构包括外耳、中耳和内耳.外耳包括耳廓和外耳道;中耳包括鼓膜、鼓室和听小骨;内耳包括半规管、前庭和耳蜗,图中1半规管,2前庭,3耳蜗,4咽鼓管,5鼓室,6鼓膜。详解:听觉的形成部位是听觉中枢,A错误;1半规管是能感受头部位置变动的感受器,如果对位置变化过于敏感,就会出现晕车现象,B正确;长时间戴耳机听音乐,会对6鼓膜造成损伤,影响听力,C正确;鼻咽部感染时,病菌可通过4咽鼓管进入5鼓室,引起中耳炎,D正确。点睛: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掌握耳的结构和各部分的功能。3、C【解析】试题分析:A、甲是流出心脏的血管是动脉,但是不一定流动脉血,如肺动脉里流静脉血,A错误;B、乙血管从主干流向分支的血管是动脉,丙血管由分支流向主干是静脉血管,B错误;C、血液在血管内的流动方向是:动脉→毛细血管→静脉,因此血液流动的方向是甲→乙→丁→丙,C正确;D、如果是流经肺循环,血液由静脉血变为动脉血,如果是流经体循环,则血液由动脉血变为静脉血,D错误。【考点定位】本题考查血管的特点,难题,属于理解层次。4、C【解析】

呼吸系统的组成包括呼吸道和肺两部分。呼吸道包括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是呼吸的通道;消化系统由消化道和消化腺两大部分组成。消化道包括口腔、咽、食管、胃、小肠(十二指肠、空肠、回肠)和大肠(盲肠、结肠、直肠、肛管)等部。【详解】消化系统由消化道和消化腺两大部分组成。消化道包括口腔、咽、食管、胃、小肠(十二指肠、空肠、回肠)和大肠(盲肠、结肠、直肠、肛管)等部;呼吸系统的组成包括呼吸道和肺两部分。呼吸道包括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是气体进出的通道;肺是气体交换的器官。因此,咽是消化系统和呼吸系统的共用的结构。【点睛】人体呼吸系统和消化系统的组成及各部分的功能是考试的重点,可结合其结构图来记忆。5、B【解析】

听觉的形成过程是:外界的声波经过外耳道传到鼓膜,引起鼓膜的振动;振动通过听小骨传到内耳,刺激耳蜗内的听觉感受器,产生神经冲动;神经冲动通过与听觉有关的神经传递到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就形成了听觉。【详解】耳蜗能够接受刺激并能产生神经冲动,不能形成听觉,A错误;人体形成听觉的部位是听觉中枢,听觉中枢位于大脑皮层的一定区域,是听觉形成的部位,B正确;听觉感受器和位觉感觉器的传入神经合在一起,组成位听神经,其中,与听觉有关的神经是将感受器产生的神经冲动传入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不是形成听觉的部位,C错误;咽鼓管是联系咽和中耳的一个管道,不能形成听觉,D错误。【点睛】回答此题要明确听觉形成的过程知识点,知道感受器和听觉中枢的位置和功能。6、C【解析】试题分析:1肾小球的开始端是入球小动脉,末端是出球小动脉,A错误;当血液由入球小动脉流经肾小球时,除了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外,血浆中的一部分水、无机盐、葡萄糖和尿素等物质,都可以经过肾小球过滤到肾小囊内,形成原尿,B错误;人喝的水经过吸收进入血液到排出体外所经历的途径是:水→消化道静脉→下腔静脉→右心房→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肺静脉→左心房→左心室→主动脉→各级动脉→肾动脉→入球小动脉→肾小囊腔→肾小管→输尿管→膀胱→尿道→体外,可不经过肾静脉,C正确;3是原尿,4是尿液,3和4都含有水、无机盐,但是4中不含葡萄糖,D错误。考点:尿液的形成;肾脏的结构和功能。7、A【解析】患有狂犬病的狗是能够散播病原体的动物,属于传染源,A正确;

患过天花的健康儿童不能散播病原体,不是传染源,B错误;

痢疾病人排出的粪便是痢疾杆菌的传播途径,不是传染源,C错误;

结膜炎患者用过的毛巾是结膜炎的传播途径,不是传染源,D错误。8、A【解析】

无偿献血是指为了拯救他人生命,志愿将自己的血液无私奉献给社会公益事业,而献血者不向采血单位和献血者单位领取任何报酬的行为。我国鼓励无偿献血的年龄是18-55周岁,男体重大于等于50公斤,女体重大于等于45公斤,经检查身体合格者,都可以参加献血。【详解】人体内的血量是相对稳定的,成年人的血量为体重的7%~8%。医学研究证明,如果一次失血不超过400ml,血浆和血细胞可以在短时间内通过自身的调节作用恢复到正常水平。一个健康的成年人每次献血200~400ml不会影响身体健康,而且还有利于提高自身造血器官的造血功能。故选A。【点睛】无偿献血原则及意义。9、C【解析】

血液的成分包括血浆和血细胞,其中血细胞又包括: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详解】血浆的功能是运载血细胞,运输营养物质和代谢废物。当大面积烧伤后,血浆的运输能力降低,为了增强血浆的功能,应向患者输入血浆。当血液中红细胞或是血红蛋白的含量减少时,说明此人患了贫血病,应向贫血患者输入浓缩的红细胞悬液。所以C符合题意。【点睛】关于血液的成分和患者之间的关系,是与日常生活联系比较紧密的知识点,应结合者具体的病症,分析引起这种病症的原因。10、B【解析】制酸奶要用到乳酸杆菌,乳酸菌属于细菌,通过分裂进行生殖,在无氧的条件下,牛奶经酵母菌的发酵后使原有的乳糖变为乳酸,易于消化,所以具有甜酸风味,其营养成份与鲜奶大致相同,是一种高营养食品,可见B符合题意。11、D【解析】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用玻璃管向澄清的石灰水中吹气,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说明人呼出的气体中含有较多的二氧化碳。12、A【解析】

呼吸的过程主要包括肺的通气、肺泡内的气体交换、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以及组织里的气体交换.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叫做肺的通气,它是通过呼吸运动实现的,据此解答。【详解】呼吸运动包括吸气和呼气两个过程;吸气时,肋间肌和膈肌收缩,引起胸腔前后、左右及上下径均增大,肺随之扩大,造成肺内气压低于外界大气压,外界气体入肺,形成主动的吸气过程;当肋间外肌和膈肌舒张时,肋骨与胸骨因本身重力及弹性而回位,结果胸廓缩小,肺也随之回缩,造成肺内气压高于外界大气压,肺内气体排出,形成被动的呼气过程,可见呼吸运动的结果是实现了肺的通气。肺是呼吸系统中最主要的呼吸器官,是进行气体交换的主要场所.肺泡是进行气体交换的主要部位,数量很多,增加了气体交换的效率;肺泡外面包绕着丰富的毛细血管和弹性纤维;其弹性回缩作用可促使扩张的肺泡回缩.如果弹性纤维退化变性,肺泡弹性减弱回缩较差,会影响肺的通气,所以哮喘病人的呼吸不畅通,是由于肺泡长期处于膨胀状态,影响了呼吸过程的肺的通气。故选A。【点睛】呼吸肌的收缩和舒张引起呼吸运动,呼吸运动实现了肺的通气。13、B【解析】神经元是构成人体的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人体的神经系统由数以亿计的神经元组成。14、D【解析】

无机盐和维生素对人体都很重要,人体一旦缺乏,就会影响正常的生长和发育,还会引起疾病。

【详解】肥胖患者的饮食中粮谷类和肉类的摄入量较正常人偏多,A错误;夜盲症是由于缺乏维生素A形成的,B错误;缺碘会患地方性甲状腺肿,含铁的无机盐缺乏会得贫血,C错误;幼儿饮食缺钙会得佝偻病,D正确。【点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知道人体需要的主要营养物质。15、B【解析】

血管包括动脉血管、静脉血管、毛细血管。如图:。【详解】在静脉血管内,血液是从远心端流向近心端的,因此用乳胶管扎紧上臂后,在结扎处的远心端的静脉会因血液滞留而膨大,同时,又因静脉内具有防止血液倒流的静脉瓣,所以血液不会倒流而会出现结状突起。所以在抽血或输液时,要在针刺入的部位的上方(近心端)用橡皮管捆扎紧起来,其原因是减缓或暂时阻止血液向心流动,让静脉鼓胀起来,便于针刺入,B正确。【点睛】对于血管的结构和功能,可通过列表比较这三种血管的特点掌握。16、A【解析】

呼吸运动是指人体胸廓有节律的扩大和缩小的运动,包括吸气过程和呼气过程,呼吸运动主要与肋间肌和膈肌的运动有关。【详解】吸气时,膈肌与肋间肌收缩,引起胸腔前后、左右及上下径均增大,肺随之扩大,造成肺内气压小于外界大气压,外界气体进入肺内,形成主动的吸气运动;当膈肌和肋间外肌舒张时,肋骨与胸骨因本身重力及弹性而回位,结果胸廓缩小,肺也随之回缩,造成肺内气压大于外界气压,肺内气体排出肺,形成被动的呼气运动。故选A。【点睛】解题的关键是理解肺通气的过程。17、A【解析】

血管分为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三种,动脉是将血液从心脏输送到身体各部分去的血管,静脉是把血液从身体各部分送回心脏的血管,毛细血管是连通于最小的动脉与静脉之间的血管。【详解】A.通常所说的血压是指体循环的动脉血压,可以在上肢的肱动脉处测得,A错误。B.动脉中的压力较大,不适合做注射,到医院打点滴时,针头插入的是静脉,B正确。C.将药物注入臀部肌肉,吸收药物的主要是分布于臀部的毛细血管,药物被吸收进入血液循环,经血液循环运送到患病部位,C正确。D.“切脉”是切的桡动脉,是感受手腕部动脉的搏动,D正确。【点睛】人体血液和血管的知识是中考的重点内容,同学们一定要详细了解。18、A【解析】

(1)鲫鱼属于鱼类;鱼类的主要特征:生活在水中,身体呈梭形,体表大多覆盖着鳞片,用鳃呼吸,用鳍游泳。(2)青蛙属于两栖类;两栖动物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用鳍游泳,成体生活在陆地上,也能生活在山上水中,用肺呼吸,皮肤裸露,辅助呼吸;(3)家鸽属于鸟类;鸟类的特征:体表有羽毛,前肢特化为翼,长骨中空,胸肌发达,双重呼吸等。(4)黑猩猩属于哺乳类;哺乳动物的特征:胎生、哺乳,体温恒定等,据此解答。【详解】A、青蛙属于两栖类,幼体蝌蚪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青蛙,既可以生活在水中,也可以生活在陆地上,用肺呼吸,兼用皮肤辅助呼吸,A符合题意。B、鲤鱼属于鱼类,生活在水中,体表有鳞片,用鳃呼吸,用鳍游泳,B不符合题意。C、家鸽属于鸟类,被覆羽毛,前肢变成翼,有气囊辅助“肺”完成双重呼吸,C不符合题意。D、黑猩猩的体表被毛,胎生哺乳,体温恒定,用肺呼吸,体内有膈,属于哺乳类,D不符合题意。【点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知道鱼类的主要特征,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鸟类的主要特征及其适于空中飞行的特点,两栖动物的主要特征。19、B【解析】试题分析:家鸽与其飞行生活相适应的结构特点为:前肢变成翼;体表被覆羽毛,具有保温作用;身体呈流线型,可以减少飞行时的阻力;双重呼吸,可以供给充足的氧气;有的骨中空,有的骨愈合,直肠很短,能减轻体重.鸟类的胸骨上有高耸的突起部分叫做龙骨突,龙骨突的两侧有发达的肌肉——胸肌,胸肌发达收缩有力,飞行时能产生强大的动力,利于牵动两翼完成飞行动作;卵生与飞行无直接关系,选项B符合题意。考点: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鸟类的主要特征及其适于空中飞行的特点。20、D【解析】试题分析:视觉形成的过程是:外界物体反射的光线,经过角膜、房水,由瞳孔进入眼球内部,经过晶状体和玻璃体的折射作用,最终在视网膜上形成倒置的物像,视网膜上的感光细胞接受物像刺激,将物像信息转变成神经冲动,然后通过视神经传到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形成视觉.因此视觉形成的部位是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考点:眼球的结构和视觉的形成21、心脏右心房肺血浆【解析】

(1)血液循环系统是由血管与心脏构成的。(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