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第十一章极地地区 习题课件-2024-2025学年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_第1页
地第十一章极地地区 习题课件-2024-2025学年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_第2页
地第十一章极地地区 习题课件-2024-2025学年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_第3页
地第十一章极地地区 习题课件-2024-2025学年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_第4页
地第十一章极地地区 习题课件-2024-2025学年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十一章极地地区

2024年2月7日,中国南极秦岭站正式开站。我国科考队员每年都要

赴南极考察,考察结束后,留下少数队员维持站区的正常工作,这个过

程被视为“越冬”。图1是南极地区示意图。据此完成1~3题。

1.

关于秦岭站的说法,正确的有(D)

①面向大西洋

②目前我国纬度最高的考察站

③有极昼和极夜现象

④位于长城站的西南方向A.①③ B.②③C.①④ D.③④D

【题1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秦岭站面向太平洋扇区,①错误;目

前我国纬度最高的考察站为昆仑站,②错误;秦岭站位于南极圈以内,有极昼

和极夜现象,③正确;秦岭站位于长城站的西南方向,④正确。故选D。

2.

关于在科考站“越冬”,叙述正确的是(C)A.

越冬期从11月持续到次年3月B.

越冬队员要面临狂风、暴雨和极寒天气C.

越冬队员要忍受漫长的极夜D.

越冬队员遇险时可向因纽特人寻求帮助C

【题2解析】越冬期指的是不再开展科考任务的时期,而11月到次年

3月是南极地区的暖季,是最佳的科考时间,A错误;极夜期间,越冬队

员要面临狂风、暴雪和极寒天气,气温低,不会出现暴雨,B错误;越冬

期会出现极夜现象,C正确;南极地区气候寒冷,没有常住人口,因纽特

人居住在北冰洋沿岸,D错误。故选C。

3.

秦岭站建成的意义是(C)A.

开采南极地区的矿产资源B.

开发海域,进行海洋渔业养殖C.

填补南极地区罗斯海域的观测空白D.

开发南极地区丰富的淡水资源【题3解析】读图可知,秦岭站濒临罗斯海,具有在此开展极地海洋

研究的条件,C正确;南极应用只限于和平目的和科考,其建成并不是为

了开发南极地区的矿产资源和淡水资源,A、D错误;纬度高,水温低,

不适宜养殖,人工养殖可能会破坏环境,B错误。故选C。C

随着技术的成熟完善,轻小型无人机在各个行业中发挥着越来越

重要的作用。图2是无人机在南极地区作业的空间分布图。据此完成

4~6题。

4.

无人机在南极地区作业的空间分布特征为(C)

A.

仅分布在沿海地区B.

多分布在大陆中部C.

大多分布在考察站附近D.

分布较为集中C【题4解析】读图可知,无人机在南极内陆和沿海地区都有分布,

A、B错误;无人机大多分布在考察站附近,C正确;无人机分布区域较为分

散,D错误。故选C。

5.

下列属于无人机在南极地区作业范畴的是(B)A.

测量冰层厚度B.

追踪大型冰山C.

估算矿产储量D.

监测太阳活动B

【题5解析】无人机通过拍摄冰层和冰山的图片,可以沿路追踪大型

冰山的动态,B正确;南极地区被厚厚的冰雪覆盖,无人机并不能测量到冰

层厚度,A错误;无人机不能估算矿产储量,C错误;无人机不能监测太阳活

动,D错误。故选B。

6.

除低温外,无人机在南极地区作业时还需要考虑的地理环境因素

有(A)

①强风②电磁③干燥④冰面反光

⑤地形起伏A.①②④B.②③④C.①③④D.②③⑤A

【题6解析】南极地区气候酷寒、风力强,且冰川面积大,容易反射

太阳光,干扰无人机作业,①④正确;根据地球物理学家克洛伊·古斯塔

夫森和他的团队考察发现,南极地区不仅存在液态水,而且这些水体与

地热活动密切相关,从而产生了电磁现象,②正确;干燥和地形起伏对

无人机作业的影响较小,③⑤错误。故选A。

臭氧层是地球大气层中的一部分。臭氧层空洞的产生,是曾经在工

业生产中广泛使用氯氟化合物,导致极地上空的臭氧层受损严重。图3是

臭氧层空洞的危害示意图。据此完成7~9题。

7.

为了防范臭氧层空洞的危害,科考队员需要配备(A)A.

防晒护肤品B.

极地羽绒服C.

防滑雪地靴D.

防水手套【题7解析】臭氧层能够吸收太阳中的紫外线,为了防范臭氧层空洞

的危害,科考队员需要配备防晒护肤品。故选A。A

8.

臭氧层破坏会加剧北极地区冰川融化,会直接导致(A)A.

部分沿海低地被淹没B.

全球板块格局发生变化C.

企鹅失去栖息地D.

全球水资源短缺A

【题8解析】冰川大量的融化会使海平面上升,淹没部分沿海低地,A

正确;并不会影响全球的板块运动,B错误;海平面上升,海水盐度变小,

会间接引起生物多样性的变化,C错误;冰川消融并不会直接导致水资源

短缺,D错误。故选A。

9.

近年来,极地地区气候变暖趋势比中纬度更明显。针对此问题,

生活中我们应该(D)A.

多用一次性餐具B.

多乘私家车出行C.

多用塑料袋购物D.

垃圾分类投放【题9解析】多用一次性餐具、多乘私家车出行和多用塑料袋购物都

不利于环境的保护,垃圾分类投放有利于更好地保护环境。故选D。

D

生活在北极地区的因纽特人,曾用鲸骨、兽角或海象骨制作保护眼

睛的“雪镜”,这是历史上最早的“太阳镜”之一,如图1所示。据此完成

1~3题。

1.

因纽特人戴“雪镜”的主要目的是(D)A.

抵御狂风暴雨B.

避免暴雪伤害C.

减轻低温冻伤D.

防止患雪盲症【题1解析】北极地区位于地球的最北部地区,纬度高,气候寒冷,

大部分地区终年冰封,因纽特人主要生活在北极地区,因纽特人戴“雪

镜”的主要目的是防止极地冰雪反射的强光对眼睛的刺激,防止患雪盲

症。故选D。D

2.

因纽特人生活的地区主要属于(B)A.

高原山地气候B.

极地气候C.

热带雨林气候D.

温带季风气候【题2解析】读题干资料可知,因纽特人生活在北极地区,属于高纬

度地区,气候类型为极地气候。故选B。B

3.

因纽特人的传统民居是(A)A.

冰屋B.

蒙古包C.

窑洞D.

吊脚楼【题3解析】因纽特人生活地区气候严寒,其传统民居是冰屋。

故选A。

A

全球种子库建造在斯瓦尔巴群岛冻土地带的岩石山洞里,不易受外

界气温变化影响,即使格陵兰岛的冰盖全部融化,也不会危及种子库安

全。图2(a)是斯瓦尔巴群岛位置示意图,(b)是全球种子库资料卡。

据此完成4~6题。

4.

斯瓦尔巴群岛位于图示中的(A)A.①B.②C.③D.④A

【题4解析】由材料可知,斯瓦尔巴群岛大致位置:

(78°13′N,

15°33′E),

从北极上空看,地球呈逆时针方向转动,经度向东增大为东

经,①点符合。故选A。

5.

全球种子库选址在斯瓦尔巴群岛的原因有(A)①位置偏远,远离外在威胁

②气候寒冷,拥有永久冻土③气候干旱,种子不易萌发

④植被密集,种子来源丰富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A

【题5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干燥、低温是保存种子最适宜的环境

条件,在零下20℃的恒温环境中,密封瓶中的种子可以保存上百年,甚至上

千年。斯瓦尔巴群岛建立全球种子库的优势条件主要有:位于北冰洋沿岸,

属于极地气候,气候寒冷,拥有永久冻土,而且降水稀少,气候干燥,有

利于种子保存,②③正确;斯瓦尔巴群岛远离其他陆地,人类活动影响小,

①正确;该地区植被稀疏,种子来源不足,④错误。故选A。

6.

建造全球种子库的主要目的是(D)A.

开发极地生物资源B.

消除气候变化危害C.

预测全球环境变化D.

保护农作物多样性D

【题6解析】全球种子库旨在收集和储存来自世界各地的农作物种

子,确保这些种子的多样性和完整性。这些种子包括小麦、大麦、高

粱、豆类等多种能够解决人类温饱的作物,被誉为“末日粮仓”,D正确;

与开发极地生物资源、消除气候变化危害、预测全球环境变化无关,A、

B、C错误。故选D。

7.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6分)材料一:2024年2月7日,我国第五个南极考察站——秦岭站开站。

秦岭站位于南极罗斯海沿岸区域,其采用风能和太阳能等清洁能源,让

考察站运转更加绿色环保。材料二:罗斯海是全球气候变化的敏感区域,也是生物物种最为丰

富的海域,有磷虾、鱼类、鲸等1000多种海洋生物,是极地科学考察的

理想之地。南极磷虾主要生活在零下1.8~5.5℃的海水中,喜欢藏在海面

浮冰以及冰层洞穴中躲避天敌。全球变暖促使海水升温使浮冰加速融

化,磷虾幼体就会失去庇护所和栖息地,也更容易被天敌捕食。

材料三:图3(a)是我国南极考察站分布示意图,(b)是南极地区

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

(1)简述南极秦岭站的地理位置。(4分)①位于南半球、西半球;②位于高纬度,南寒带;③濒临太平洋。

(任答两点,每点2分)

(2)全球变暖对极地地区动物栖息地影响很大,简述全球变暖的人

为原因。(6分)①乱砍滥伐;②交通、工业废气的排放;③大量使用空调;④煤

炭、石油等矿物燃料的大量使用等。(任答三点,每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