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行业市场分析 (一)_第1页
计算机行业市场分析 (一)_第2页
计算机行业市场分析 (一)_第3页
计算机行业市场分析 (一)_第4页
计算机行业市场分析 (一)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计算机行业市场分析

01总述:科技巨头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

全球云厂商:云增速下滑,微软、Google,百度积极破局寻求Al

变革

海外云厂商云业务增速继续下滑,微软、Google率先引领市场加大

AI相关资本投入。23Q2海外云厂商云业务增速继续下滑,微软、谷

歌、亚马逊合计云业务增速下滑至18.51%,环比-2.90pct、同比

-13.06pcto资本开支方面,微软Google率先引领市场加大AI资本

投入,其中微软和谷歌23Q2资本开支增速分别环比+6.43、36.61pct。

微软Google上半年持续加大AI投入力度,我们认为或将带动其他

云厂商科技变革。23年上半年微软在AI领域布局多款产品,在办公

软件、操作系统、ERP、Bing浏览器、编程和云产品等全线产品中

引入AI功能,且己经拥有一些B端商用落地方案;Google上半年推

出Bard,PaLM・E(拥有,5620亿参数量),Tryondiffusion、AlloyDBAI

等Al产品,不断丰富和完善Al生态,或将带来新一轮增长周期。

ICT:英伟达高增验证算力产业逻辑,期待国内厂商ICT厂商业释放

业绩

英伟达业绩持续超预期,验证算力资源稀缺性。二季度,英伟达营收

达135.1亿美元,同比+101%,环比+88%;净利润为61.88亿美

元,同比+843%,环比+203%;其中,数据中心业务收入占总收入

的比例从去年同期的35%上升到了76%,成为其最大的收入来源,

达103.2亿美元,同比+171%,创历史新高,显著超预期。以英伟

达为首的算力芯片依旧是供不应求,算力芯片依旧为大模型时代的稀

缺要素:5月14日,据集微网消息,英伟达A100价格从去年12月开

始上涨,截至今年4月上半月,其5个月价格累计涨幅达到37.5%;

同期A800价格累计涨幅达20.0%。7月13日,据财联社消息,英

伟达A800的售价已较一周前上涨约30%,单卡现货已达到近13万

元一颗。同时今年6月开始,H800正式大规模推广,目前一颗H800

的单卡GPU价格已高达20余万元,远高于涨价后的A800。

全球科技股表现:23年积极拥抱AL科技股成为股市主力军

公司基本面支撑+AI共同驱动企业价值回归。2023年上半年,标普

500表现强劲,上涨了15.91%,而纳斯达克以科技股为重点,实现

了几乎两倍的回报,为31.73%。2023年前六个月,七家大型科技公

司(苹果、微软、英伟达、亚马逊、特斯拉、脸书和谷歌)的总市值

增加了4.14万亿美元,占美国所有股票价值增加额5.45万亿美元的

80%o

02Al投入加快,关注科技股边际变化

国外laaS:海外laaS增速放缓,资本开支差异化发展不改AI投入

加大趋势

海外经济不确定背景下,laaS增速放缓,相较于前几年人员优化和

缩减资本开支成为主基调,部分云厂商加大资本开支投入。23Q2微

软、谷歌、亚马逊云业务增速分别下滑至26%、28%、10%,资本

开支方面,三者呈差异化发展态势,其中微软和谷歌23Q2资本开支

增速分别环比+6.43、36.61pct,而亚马逊继续削减资本开支,出现

负增长。虽然海外laaS增速相较于前几年下滑,我们认为未来随着

AI相关产品的应用,或将进一步为云业务增长提供动能。受海外疫

情和经济不确定的影响,近几年来,各大云龙头厂商云业务增速下滑,

AI时代已至,我们认为相关产品需求和使用将会在云端进行,未来

或将进一步带动云产业的发展。

微软:坚定投向AL未来资本开支进一步提升

公司坚定投向AI,彰显对未来AI产品发展信心。Q4FY2023资本开

支107亿美元,环比+37%,同比+23%,无论是同比还是环比,公

司资本支出增速均处于历史高位。全球IT支出增长放缓,公司云业

务依然增长乐观,公司财报显示,Azure在2023财年云销售中占比

超过50%,宜家、沃尔沃在内的11000家企业已经使用该服务,FYQ4

每天增加100名客户。AzureOpenAI用户达1.1万,环比+340%,

拉动云业务增长,未来AI+云将进一步提升客户工作效率,打开长期

增长空间。我们认为虽然Azure和其他云业务增速放缓,但是AI产

品收入还未体现,技术变革到产品放量产生收入需要一定时间,未来

仍然值得期待。根据满头财经,公司业绩说明会上表示为了支持云的

增长和对人工智能平台的需求,后续仍将加快对云基础设施的投资,

认为这些投资是增长的机会,预计资木支出将在全年每个季度连续增

加。

Google:二季度云业务增长强劲,整体表现超预期

二季度发展整体超预期,云业务增长强劲。Q4FY2023资本开支68.88

亿美元,环比+9.52%,同比+0.88%,无论是同比还是环比,公司资

本支出增速均处于历史高位。公司云业务增长乐观,2023第二季度

和上半年,谷歌云收入分别增加了18亿美元和34亿美元,同比增

长28%和28%。增长主要由谷歌云平台推动,其次是谷歌工作空间

产品。谷歌云基础设施和平台服务是谷歌云平台增长的最大推动力。

根据中国证券报,公司表明预计将在2023年剩余时间和2024年继

续投资于技术基础设施,包括服务器、网络设备和数据中心,以支持

业务增长和长期计划,特别是支持人工智能。

Amazon:资本开支继续下滑,但AI投入展望乐观

公司整体资本开支继续下滑,但我们判断公司对于云基础设施建设和

AI投入仍在继续。Q4FY2023资本开支104.12亿美元,环比20.34%,

同比-26.15%,资本开支大幅下降。2Q23实现总营收9710.25亿元,

同比+11%;净利润为487.74亿元,同比+432.84%。公司整体资本

开支下滑,但主要由于配送和运输方面开支减少,22年历史数据来

看,公司用于云基础设施建设支出占整体资本支出超过50%,根据

美股研究社,亚马逊的首席财务官BrianOlsavsky在电话会议上表示,

尽管亚马逊预计用于配送和运输方面的开支会减少,但这一减少被用

于AWS人工智能项目基础设施的投资所抵消。同时公司正在加大对

云计算、网络、存储、数据库和人工智能技术的投资,以帮助企业充

分利用亚马逊网络服务,并将其打造成亚马逊业务的核心组成部分。

互联网大厂:资本开支增速上行,但降本增效仍是主旋律

与海外云计算龙头厂商表现一致,云业务增速受国内经济影响下滑。

23Q1国内互联网厂商云业务增速基本呈下滑趋势,资本开支方面,

三者呈差异化发展态势,其中百度23Q2资本开支增速环比+58.51pct,

阿里巴巴和腾讯继续削减资本开支,出现负增长。BAT雇员均有不

同程度下滑,降本增效仍是主旋律。疫情+经济下行背景下,互联网

大厂纷纷裁员以缩减资本开支,提升公司盈利水平,虽然百度二季度

资本开支增速回升、阿里巴巴资本开支下降速度收窄,但是整体看,

三家公司资本开支增速均处于历史低位,降本增效仍是主旋律。

阿里巴巴:业绩增速回归,资本开支持续下降

公司23Q2业绩增速回升,主要得益于公司继续削减成本以及继续裁

员,资本开支增速回升。23Q2阿里财报显示阿里云收入为251亿元,

同比+4%,增速进一步下滑;根据IDC数据显示,阿里巴巴在国内

公有云市场23Q1规模分层表现:laaS:115.14亿元;PaaS:29.00

亿元;SaaS:4.38亿元;资本开支方面,公司23Q2资本开支达到

69.27亿元,同比・24.7%,净利润同比+51%。根据公司业绩说明会,

公司表示,AI相关的投入和探索仍将继续,淘宝天猫拥有全网最大

的商家库和商品库,是全网最好的可供AI研究应用的电商土壤,因

此在这场技术变革中,淘宝APP有潜力成为AI驱动下的一站式智能

生活消费入口。

腾讯:广告业务增长亮眼,盈利能力改善

23Q2云业务恢复增长,利润端改善明显。根据IDC数据显示,腾讯

在国内公有云市场23Q1规模分层表现:laaS:35.02亿元;PaaS:

13.19亿元;SaaS:4.34亿元;资本开支方面,公司23Q2资本开

支达到39.53亿元,同比・43.3%,广告业务表现最为亮眼,23Q2为

250亿元的营收,增速达到34%,净利润同比+41%。云业务恢复增

长,AI投入持续,下半年模型值得期待。金融科技及企'业服务业务

2023年二季度收入同比增长15%至486亿元,实现毛利润187亿元,

同比增加33%,对应毛利率38.4%,较2Q22的33.3%有明显提升;

根据搜狐科技,腾讯官方也披露了AI布局的最新进展:公司止在建

立腾讯专有AI基础模型,内部已经开启针对游戏、金融科技、广告

等业务的测试。他们提出,今年下半年的某一个时刻,会完成模型升

级。

百度:资本开支力度加大,业绩超预期

资本开支力度加大,文心大模型4.0将至。根据IDC数据显示,百度

在国内公有云市场23Q1规模分层表现:laaS:15.19亿元;PaaS:

4.61亿元;资本开支方面,公司23Q2资本开支达到27.06亿元,同

比+23.6%,百度实现营收341亿元,同比+15%,核心收入264亿

元,同比+14%,整体净利润同比+43%。资本开支投入加大,坚定

AI方向投入。根据IDC于2023年7月发布的最新AI大模型技术能

力报告,ERNIE3.5在算法、行业覆盖、开发者工具及生态系统等多

个领域表现优异。根据Donews,公司表示在未来几个季度里,百度

将继续坚定投资人工智能领域,特别是在大语言模型和生成式人工智

能方面。生成式人工智能和大语言模型在各个行业都展现出了巨大的

变革力量,为百度带来了极为广阔的市场矶遇。

运营商:运营商云业务规模增长持续

数字中国建设及国资云的拉动下,三大运营商云业务持续高速增长。

23Q2移动云、电信云、联通云业务增速分别为75.83%、70.90%、

54.88%,IDC数据显示,国内公有云市场来看,三大运营商市场份

额持续向上,其中中国电信和中国移动市场份额较高,1Q23分别占

有17.95%和11.59%。我们认为未来随着AI相关产品的应用,或将

进一步为云业务增长提供动能。受海外疫情和经济不确定的影响,近

几年来,各大云龙头厂商云业务增速下滑,AI时代已至,我们认为

相关产品需求和使用将会在云端进行,未来或将进一步带动云产业的

发展。

中国移动:云业务增速亮眼,重视云和算力网络投资

云业务高速成长,未来将重视云和算力网络的投资。23Q2公司云计

算业务收入为211亿元,同比+75.83%,云业务占比达到7.54%,

23Hl移动云收入达到人民币422亿元,同比增长80.5%,其中,

23HliaaS收入份额排名前三,2022年边缘云排名第一,2022年移

动云盘客户规模排名第二,向“业界一流”稳步进发。未来资本开支占

比将会小幅下滑,但重视云和算力网络的投资。根据C114通信网,

中国移动2023全年资本开支预算1832亿元,相比2022年的1852

亿元略有下降。根据IDC圈,公司正在规划建设亚洲最大的智算中

心,现在公司智算的总能力如果按大口径算已经达到5.8EFLOPS;

在算力方面已经是全面布局,今后算力方面智算会成为主流。

SaaS/PaaS:收入稳定增长,AI引领产业变革

云业务占比提升,AI引领产业变革,提升企业经营效率。23Q2SAP、

adobe>servicenow云'业务占比分另ij达至ij43.90%、93.79%>97%,

flashintel数据显示,全球公有云市场中,SaaS服务仍是云服务收入

最大来源,占比超过3成。2021年受疫情刺激全球公有云SaaS市

场规模实现了约39%的增长高峰。预计2023年底公有云SaaS市场

规模将增长17.9%,达到1973亿美元。SaaS发展任重道远,AI赋

能公司降本增效,提升客户粘性。SAAS公司先天有启动优势,现有

的场景、用户和高质量的数据能够发挥垂直模型的威力,AI可能成

为刺激用户付费转化的利器。同时,AI能够解决一部分高冗余和低

人效问题;美股中估值最坚挺的SaaS公司,都经历了至少15年的

发展时间,多年下来磨砺了良好的组织力与产品力。SaaS理应是一

门稳健增长的慢生意,没有捷径。

SAP:拥抱AL重塑人力资源管理场景

拥抱AI,重塑人力资源管理场景。23Q2sAp云业务占比达到43.90%,

实现云收入33.16亿美元,同比+19%,SAP的云收入表现在所有地

区都很强劲。德国、巴西和印度的云收入增长显著,而美国、荷兰、

法国、中国和智利的表现尤为强劲。资源规划“化繁为简”,AI助力企

业管理提速增效。根据公司业绩说明会,SAPCEOChristianKlein提

到:公司专注于提供相关、可靠和负责任的SAP商业人工智能,看

到了通过这些技术和新的优质产品进行市场扩张的巨大可能性;公司

的SAPAI解决方案在员工团队计划方面、自动化招聘方面、人才培

养体系方面以及员工数据集成方面重塑人力资源管理场景;7月11

日,SapphireVentures宣布,它正在深化对人工智能的承诺,向人

工智能驱动的企业技术初创公司投资超过10亿美元。

服务器(全球):供给复苏,市场增速恢复

随着上游供给复苏,服务器市场增长恢复。IDC数据显示,23Q1全

球服务器出货量为300万台,市场规模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