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06 修辞手法答案【中职专用】2024-2025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末考点(高教版2023拓展模块下册)_第1页
专题06 修辞手法答案【中职专用】2024-2025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末考点(高教版2023拓展模块下册)_第2页
专题06 修辞手法答案【中职专用】2024-2025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末考点(高教版2023拓展模块下册)_第3页
专题06 修辞手法答案【中职专用】2024-2025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末考点(高教版2023拓展模块下册)_第4页
专题06 修辞手法答案【中职专用】2024-2025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末考点(高教版2023拓展模块下册)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2专题06修辞手法1.下列句子中,使用排比修辞手法的是()A.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B.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C.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D.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来;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答案:B。解析:A项使用比喻和比拟;B项通过三个结构相似、语气一致的句子,分别阐述菊、牡丹、莲的特点,是排比的修辞手法;C项使用列锦,将多个名词组合成画面;D项使用反复和拟人。2.下列句子中,使用对偶修辞手法的是()A.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B.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C.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D.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答案:A。解析:A项“落霞”对“秋水”,“孤鹜”对“长天”,“齐飞”对“一色”,句式整齐,对仗工整,是对偶的修辞手法;B项使用设问;C项未使用对偶;D项使用比喻。3.下列句子中,使用设问修辞手法的是()A.苟无岁,何以有民?苟无民,何以有君?B.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C.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D.难道他说得不对吗?答案:B。解析:A项使用反问;B项先提出“岱宗夫如何”的问题,然后回答“齐鲁青未了”,是设问的修辞手法;C项使用反问;D项使用反问。4.下列句子中,使用反问修辞手法的是()A.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B.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C.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D.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答案:A。解析:A项意思是“谁说像小草那样微弱的孝心,能报答得了像春晖普泽的慈母恩情呢?”,通过反问强调母爱的伟大和难以报答,是反问的修辞手法;B项使用比喻;C项使用设问;D项使用夸张。5.下列句子中,使用反复修辞手法的是()A.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B.我喜欢春天的花,夏天的树,秋天的风,冬天的雪。C.远远的街灯明了,好像闪着无数的明星。天上的明星现了,好像点着无数的街灯。D.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答案:A。解析:A项“盼望着,盼望着”重复使用,强调了对春天到来的急切盼望之情,是反复的修辞手法;B项使用排比;C项使用比喻;D项使用对偶。6.对下列句子的修辞手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A.“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使用的是比拟。B.“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使用的是借代和互文。C.“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使用的是排比。D.“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使用的是设问。答案:B。解析:A项使用比喻;B项“管弦”代指音乐,“主人下马客在船”是互文,该项判断正确;C项使用对偶和设问;D项使用设问和比喻。7.下列句子中,修辞手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A.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B.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C.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D.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答案:D。解析:A、B、C三项均使用比喻,将“五岭”“乌蒙”比作“细浪”“泥丸”,将“西湖”比作“西子”,将“洞庭山水”比作“白银盘”和“青螺”;D项使用借代,“孤帆”代指船。9.下列句子中,运用了夸张和比喻两种修辞手法的是()A.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B.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C.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D.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答案:A。解析:A项“三千尺”是夸张,极言瀑布之高,“疑是银河落九天”将瀑布比作银河,使用了比喻,该项符合要求;B项使用夸张;C项使用对偶;D项未使用夸张和比喻。10.下列句子中,没有使用排比修辞手法的是()A.读书使人充实,讨论使人机智,笔记使人准确。B.我是你河边上破旧的老水车,数百年来纺着疲惫的歌;我是你额上熏黑的矿灯,照你在历史的隧洞里蜗行摸索;我是干瘪的稻穗;是失修的路基。C.一日之计在于晨,一年之计在于春,一生之计在于勤。D.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答案:D。解析:A、B、C三项均使用排比,通过多个结构相似、内容相关的句子增强语势;D项使用夸张和设问。11.对“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的修辞手法判断正确的是()A.反问B.设问C.对偶D.借代答案:B。解析:该句先提出问题“问君何能尔”,然后给出答案“心远地自偏”,是设问的修辞手法。12.下列句子中,使用借代修辞手法的是()A.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B.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C.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D.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答案:A。解析:A项“孤帆”代指船,是借代的修辞手法;B项使用比喻;C项使用比喻;D项使用比拟。13.下列句子中,使用反复修辞手法的是()A.沉默啊,沉默啊!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B.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C.远远的街灯明了,好像闪着无数的明星。天上的明星现了,好像点着无数的街灯。D.一日之计在于晨,一年之计在于春,一生之计在于勤。答案:A。解析:A项“沉默啊,沉默啊”重复强调,是反复的修辞手法;B项使用排比和比喻;C项使用比喻;D项使用排比手法。13.下列句子中,使用对偶修辞手法的是()A.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B.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C.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D.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答案:A。解析:A项“明月”对“清泉”,“松间”对“石上”,“照”对“流”,句式整齐,对仗工整,是对偶的修辞手法;B、C、D项虽有一定的对仗,但不如A项严格。14.下列句子中,使用比喻修辞手法且比喻最贴切的一项是()A.他的脸像红苹果一样。B.那声音仿佛是朦胧的月光和玫瑰的晨雾那样温柔。C.她的笑容像阳光一样灿烂。D.小弟弟的脸胖乎乎、红扑扑的,看上去真像一个可爱的大苹果。答案:D。解析:A、C项比喻较常见普通;B项将声音比作“朦胧的月光和玫瑰的晨雾”,过于抽象;D项将小弟弟“胖乎乎、红扑扑”的脸比作“可爱的大苹果”,从外形和颜色等方面进行比喻,更加贴切生动。15.下列句子中,使用比拟修辞手法的是()A.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B.他长得很像他的父亲。C.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D.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答案:A。解析:A项中“低唱”“弹琴”赋予油蛉和蟋蟀以人的动作,是比拟的修辞手法;B项不是比喻,只是表示相似;C项使用比喻;D项使用夸张。16.下列句子中,修辞手法运用错误的一项是()A.他的嗓音像铜钟一样洪亮,十里以外都能听见。(使用夸张和比喻)B.鸟儿在树上欢快地歌唱,为人们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