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白银市2025年八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试卷及答案_第1页
甘肃省白银市2025年八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试卷及答案_第2页
甘肃省白银市2025年八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试卷及答案_第3页
甘肃省白银市2025年八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试卷及答案_第4页
甘肃省白银市2025年八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试卷及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八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试卷一、◆说说“甘肃诗歌”阅读下面语段,完成题目。①诗歌是甘肃深厚历史文化中一颗璀璨的明珠,自《诗经》开始,悠久的诗歌传统贯穿了甘肃历史文化发展的全过程。时光chuānliúbùxī,众多诗人行吟甘肃大地,以精彩诗篇歌咏甘肃风物,既为甘肃历史文化注入了灵魂,又为陇原儿女留下了宝贵文学财富。在《全唐诗》收录的2000多首边塞诗中,描写甘肃的就占一半多。这些诗歌,绝不晦暗,而是以高超的艺术和昂扬风貌,为中华文化打下时代的印记。(选自《甘肃日报》2024年2月26日,有删改)玉门关题材诗歌yùnyù出一方山川形胜,并在血与火的洗礼中淬炼出民族精神()玉门关作为丝绸之路上著名的险关绝隘,历代文人多登临题诗、竞相吟咏,玉门关因此名闻天下,成为永恒。②作为冷兵器时代的产物,玉门关早已成为历史陈迹。但其所彰显的中华文明海纳百川的开放精神,抗敌御侮的坚强意志,却代代相传,绵延不息。“大将筹边尚未还,湖子弟满天山。新载杨柳三千里,引得春风度玉关。”清末爱国志士诗作,说明在血与火洗礼中的民族精神,早就嵌入国人心灵深处。(选自《光明日报》2024年2月23日,有删改)1.根据拼音,在田字格中写出词语。chuānliúbùxīyùnyù2.给文中加点的词注音。晦暗险关绝隘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画线句①中“璀璨”“贯穿”“过程”词性各不相同。B.“精彩诗篇”“血与火”“海纳百川”短语类型各不相同。C.画线句②的主干是“作为产物,玉门关成为陈迹”。D.第二个语段括号里应该填入的标点符号是句号。二、◆“精彩诗句”与书法4.不少诗句很有意味,余音绕梁,言尽而意无穷。请从下图中选择你最喜欢的一幅,将正文内容用简化字工整地写在田字格中。(不加标点)

5.古人讲究诗画合一。为下面的画作配上诗句,最恰当的一项是()A.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B.已是黄昏独自愁,更着风和雨C.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D.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三、◆“诗意甘肃”与盛会阅读下面语段,完成题目。2024年,甘肃省举办“诗意甘肃·丝路长风三千里”文旅诗会系列活动。。文旅诗会系列活动以诗为魂,充分发扬文化铸魂、文化赋能作用。它展现了甘肃丰富多彩的文旅资源,以旅游带动文化传播、推动文化繁荣。6.把下面句子填入语段横线处,排列最恰当的一项是()①还包括“诗歌中的甘肃”主题精品旅游线路发布活动、“如意甘肃·诗歌之路”CityWalk打卡活动等②本次活动由省文旅厅、省文联、读者出版集团携手甘肃省各市州主办,旨在推动文旅深度融合发展,促进全省诗歌艺术创作和文旅市场繁荣发展③它全景式展现“交响丝路”的深厚底蕴,多元式呈现“如意甘肃”的多彩魅力④活动以“诗意甘肃·丝路长风三千里”文旅诗会系列活动为主A.①④②③ B.③②④① C.②①④③ D.③④②①7.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写出修改意见。8.看完《长安三万里》电影,同学们不由得吟诵起诗人们笔下描写甘肃的诗句:“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李华同学认为:背记是学好这些诗歌的不二法门。你同意她的观点吗?请说明理由。四、◆“经典古诗”与演讲9.班级开展“古诗苑漫步”主题小演讲活动,请按要求完成下面问题。要求:①在前3位同学的演讲片段中填上恰当的诗句。②参照前3位同学的演讲片段,为第4位同学写一个演讲片段,他演讲的内容是白居易的《卖炭翁》。(1)漫步古诗苑,寒生露凝,秋凉渐生。此时,“白露”从《诗经》中翩跹而来,那“,。所谓伊人,在水一方”的意象,流淌在唐诗宋词中,穿越千年,一身诗意。(2)漫步古诗苑,阵阵清香如故。正如王安石咏杏的诗句“纵被东风吹作雪,绝胜南陌碾成尘”,陆游以“,”(《卜算子·咏梅》)两句,表达了梅独立不倚、坚贞不屈、坚守本心的高尚品质。(3)漫步古诗苑,一股勃勃升腾的豪情与万钧雷霆之力激荡着我们的心。孟浩然以“,"(《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两句,造就了洞庭湖澎湃激昂、汹涌壮阔的气势,给人雄奇敬畏之感。(4)五、(13分)阅读下面文章,完成题目。①父亲准备从乡下老家来我居住的城市看牙。在上海定居的小妹得知后,请了年假来我这里,她想陪着父亲去医院,尽尽孝。可等小妹到时,父亲已经看完了牙,他向来不愿麻烦人,凡事都靠自己。②在我这里待了3天后,小妹要回上海了。她启程那天,我刚好生病卧床,改由父亲送她去火车站。父亲让小妹拿上一些他从老家带来的红薯。那些红薯个头都很大,每个都有半斤多重。小妹嫌沉,说带多了不方便,拿几个即可,上海都能买得到。但父亲偏让她多带些,说自家种的甜。两人为此争论半天,最后小妹硬是没多带。③去火车站的途中,小妹发消息告诉我:“老爸年纪真是大了,精气神一年不如一年,坐在车上竟然边讲话边睡着了。”到火车站后小妹叫醒了父亲,父女要分别了。临别前,父亲突然从外套的口袋里掏出两个沾有泥灰的红薯递给她:“这两个也带回去,给家怡(妹妹的孩子)尝尝,好吃得很!”小妹哭笑不得,只能在人来人往的进站口,收下了那两个带有家乡泥土气息的红薯。④一周前,父亲坐着火车来了我这里。我开车去火车站接他前,曾在电话里反复交代,千万不要带太多东西,“您一个老人,带太多东西上下车不方便”。父亲说:“好,也没其他东西,就是带点我种的红薯让你们尝尝。”可接站时我傻眼了,父亲挑着两个鼓鼓囊囊的蛇皮袋,地上还放着一袋,兜里装的都是红薯!⑤我不满地问他:“您看整个车站谁还在挑担子?这里是省城,不是多下!”被我批评的父亲也不反驳,默默挑起红薯眼看我走,地上部袋红薯则由我提着。从出站口到停车场,步行要七八分钟,一路上把我累得气喘吁吁,身上都出汗了,那聚红薯太重了。我疑惑地问父亲是怎么把这三大袋红薯弄上火车的,父亲说,乘警帮了他。我说:“这不值钱的东西,您带一点来意思意思就行了,真不用拿这么多。”父亲说:“哪里多,我一生最大的本事就是种红薯,如果不让我带红薯来,我没什么能拿出手的。”⑥父亲说得没错,老家山多田少,父亲一辈子都在山地里种红薯,种好了再去卖。插藤、起垄、施肥、浇水、培埂、翻藤、除草…种红薯是劳动密集型工作,过程辛苦,从插藤之日起,父亲便要在红薯地里忙碌,直到红薯成熟。⑦红薯挖出来好熟后,父亲还要把它们挑到十多公里外的集市上去卖,全程都得步行,要走两个多小时。父亲用卖红薯挣来的钱,供我和妹妹上了学,也让一家人能吃饱穿暖。⑧我工作后,曾多次反复叮嘱父亲,一个人在家不要再种红薯了,也不要起早贪黑去集市上卖了。可他不听,仍旧年年种,四处送亲戚给朋友,有机会时再往儿女那里送。但事实上,我不喜欢吃红薯,小时候吃太多了,以至于现在看到红薯直反胃。可父亲却始终停留在过去,今年82岁的他,每次都要肩挑手提着红薯来看他人到中年的孩子。⑨又一想,过去乡下的父亲能有多大本事呢?能从泥土里报出一家人的生活费就是最大的本事了。我应该理解父亲,他给我的红薯以及放在外套口袋里硬要给小妹的两个红薯,都是一颗做父亲的心。(选自《甘肃日报》2024年1月16日,作者:夏生荷。有删改)10.读了这篇文章后,同学们为这篇文章拟写标题,有同学拟为“父亲的心”,也有同学拟为“红薯”。你觉得哪个标题更合适呢?请说明理由。11.若按时间顺序,④⑤段写“我”去火车站接肩挑手提大袋红薯的父亲,应在①②③段写妹妹看父亲、父亲送妹妹并塞给她红薯这件事之前。但作者为什么未按时间的先后顺序叙写呢?请写在下面。12.揣摩下列句子,回答括号里的问题。(1)去火车站的途中,小妹发消息告诉我:“老爸年纪真是大了,精气神一年不如一年,坐在车上竟然边讲话边睡着了。”(从描写的角度说说此句话的作用)(2)可接站时我傻眼了,父亲挑着两个鼓鼓囊囊的蛇皮袋,地上还放着一袋,袋里装的都是红薯!(分析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13.朱自清在《背影》一文中说:“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请仿照下面示例,以作者口吻,叙写你的阅读感受。示例:我最不能忘记的是父亲的背影。我从背影中看到父亲为我买橘子的不易,看到曾经家中光景的惨淡与父亲谋生的艰难,看到父亲爱子的浓烈情怀,看到父亲老境的不堪与频唐……六、(10分)阅读下面文章,完成题目。金陵折扇的工艺邻世奇①在南京夫子庙,沿街的工艺品小店几乎家家卖折扇。只不过这种工业化生产的折扇,与历史上名动天下的金陵折扇已经没什么关系了。②明清时期,江南贡院还是中国南方的科举考试中心。士子们来到这里应试,离开前多半会将一柄金陵折扇带走。金陵折扇为当时四大名扇之首,又产自“天下文枢”南京,因而备受欢迎。那时候,通济门一带家家制扇,南京至今还保留着扇骨营的地名。③时移世易,金陵折扇因为价高,又是季节性商品,其生产地逐渐转移到城郊的农村,后来集中到城东栖霞山下石埠桥一带。匠人们农时种田,闲时制扇,所谓“吃了重阳酒,做扇不离手”。如今制扇只有南京金陵折扇工艺研究所、南京王克礼金陵折扇制作技艺工作室两家专业机构,主理它们的老师傅,都是省市工艺美术大师、非遗传承人。④“扇”字从“羽”,可见最早的扇子是用羽毛制成的。据陆机《羽扇赋》载,楚国大夫宋玉、唐勒侍,“皆操白鹤之羽以为扇”,可能战国时已有羽扇了。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羽扇纶巾”的描述,更是众人皆知。⑤而折扇起源于宋代,盛行于明代,古称聚头扇,又称折叠扇。将折扇推广到民间,据载明成祖朱棣起了重要作用。⑥《续金陵琐事》载:“南京折扇名天下。成化年间李昭竹骨、王孟仁画面,称为二绝。”金陵折扇的工艺流程可简单分为制骨和制面。为了让一把竹扇的扇骨“白如玉,光如镜,薄如蝉翼”,选料只选生长四年以上、来掐过尖的上好毛竹。一般毛竹是拖下山的,但制扇的竹子要保证表面完整、光滑,须就地截裁、蒸煮,再用蒲包打包收回,然后反复晒、用露水浸,所谓“白晒夜露”。等竹子彻底失去青色才可复制扇骨。以上还只是最基础的竹扇的选料,更讲究的是用湘妃竹、罗汉竹、桃木、乌木、檀木、鸡翅木、兽骨等做扇骨。⑦扇骨劈好后用节节草、沙叶及手掌打磨,内骨不能厚于十分之一毫米。扇骨磨好后,便到了更见功力的“刀边”环节,就是手工雕刻出扇骨的形状,有如意头、琴式、螳螂腿、水浪式、瓶式、葶荠头、撇榄头、玉兰头、方头、圆头、金鱼头等各种样式。一切都取决于老艺人的技术和手感。⑧把金陵折扇和金陵竹刻结合起来,更是金陵折扇的一绝。只见所镌花草玲珑有致,所雕山水蔚然鲜明,所刻行草楷书圆转自如、气韵黄通。无论阴刻阳刻,皆穷工极巧、浑然天成。在此基础上还有镶嵌工艺,兽骨、红木、玉石等,皆可用于镶嵌。以镂空、拉花等造型工艺,形成山水花鸟、故事人物等不同图案。⑨金陵折扇的扇面不用皱绷,而用花纹清晰的棉料宣纸,上胶矾禄制而成,原因是“宣纸寿千年,陈丝如烂草”,即宣纸的扇面比坡绸的寿命更长。更考究的扇面或贴云母,或洒金箔。相比于做扇骨,制扇面更考验工艺。比如“收褶”环节,每个相都要正对扇面的圆心,假如一个相差十分之一毫米,十个褶就差一毫米,扇子就打不开了⑩仍然以标准款的竹扇为例。从选料开始,经过煮青、晒青等大大小小五十四道工序,全手工做成一把扇子,在阳光、雨露都理想的情况下,最快也要大约两个月左右时间。在这个一日千里的时代,用两个月时间做一把扇子,这是何等的用心啊⑪因为售价实在不菲,有时候一连好多天都卖不出一把折扇。制扇师傅在深蓝色围裙上提搓手,呵呵笑着说:“也好,算上人工的话,卖一把,赔一把。”老师傅没有说的是,他们几位都年近耄耋了,再招不到徒弟的话,其实更是卖一把少一把了。⑩老师傅们的背影在方寸之地的作坊里移动,他们用粗糙、敢裂却灵巧的手劈料、磨料、刀边、收棱、拿火、烫钉、裁纸…空气中都是竹屑的清香、宣纸的绵香。我抚摩着手中的金陵折扇,突然觉得,这岂是一把简单的扇子,这是千年流转的时光,是烟雨江南的四季,是文脉昌隆的历史,是诗画风流的余韵,是匠人匠心的凝结啊!(选自《人民日报》2024年3月20日第20版,有删改)14.根据文章内容,填写下图①②③处内容。金陵折扇的制作过程选择扇骨→①→②→③→投入市场15.下列句中画线的词删除后,句意更准确的一项是()A.在南京夫子庙,沿街的工艺品小店几乎家家卖折扇。B.据陆机《羽扇赋》载,楚国大夫宋玉、唐勒侍,“皆操白鹤之羽以为扇”,可能战国时已有羽扇了。C.一般毛竹是拖下山的,但制扇的竹子要保证表面完整、光滑。D.全手工做成一把扇子,在阳光、雨露都理想的情况下,最快也要大约两个月左右时间。16.请分析下面句子的说明方法及其作用。金陵折扇的扇面不用皱绢,而用花纹清晰的棉料宣纸,上胶矾裱制而成,原因是“宣纸寿千年,陈丝如烂草”,即宣纸的扇面比坡绢的寿命更长。17.本文以金陵折扇为说明对象,但从字里行间也见作者的情感态度与观点。下面三则材料哪一项与本文所反映的思想无关?请选择并说明理由。A.甘肃在大中小学组织实施“红色基因传承行动”,建成省级红色基因传承示范校40所、陇原红色文化育人共同体5个;组建2000多支师生实践研学团队,开展思政教育社会实践,形成了“思政小课堂+社会大课堂”深度融合、同频共振的生动局面。B.广东揭阳一名7岁小女孩正在路边练习舞弹,一支专业舞狮表演队路过,自发为她敲锣擂鼓。听到鼓声响起,孩子也心领神会地进行了一段表演。专业舞狮表演者说:“舞狮爱好者能把舞狮传承下来,我们也很开心。”C.我国首位载荷专家、“85后”航天员桂海潮艰苦训练,历经重重考核,练就过硬本领,终于在2024年4月18日,被授予“英雄航天员”荣誉称号,他的励志故事诠释着敢于突破的力量,激扬着新时代青年的精气神。七、(12分)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题目。【甲】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选自柳宗元《小石潭记》【乙】西行二十里至兰州府①。城东衢②路荡平③,直至坡下。目击园畦④丛薄⑤,点缀道旁,心为一畅。府城雄踞黄河南岸,五泉山在城南二里许,称名胜,游人不绝。城北黄流浩渺⑥,自西而东,有二十四舟为浮桥,束水若带,两岸铁索系之,复用集吉草⑦为巨绠⑧,维舟属桥,渡者如履平地。北岸多酒楼,开窗临水,南望城郭,林树如画。惟岸上山枯,草木不生,仅有番僧⑨寺宇耳。(选自清祁韵士《万里行程记》)【注释】①兰州府:清代行政区划单位,治所在兰州。②衢(qú):大路。③荡平:平坦。④园畦:果园,菜畦。⑤丛薄:草木丛生。⑥浩渺:水面辽阔。⑦集吉草:即芨芨草。⑧绠(gěng):井绳,泛指绳子。⑨番僧:指喇嘛。18.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1)水尤清冽(2)斗折蛇行(3)五泉山在城南二里许(4)仅有番僧寺宇耳19.翻译下列句子。(1)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2)自西而东,有二十四舟为浮桥,束水若带。20.请回答问题。(1)【甲】文是怎样从视觉角度写出小石潭水“清”的特点的?请结合相关内容具体分析。(2)【甲】、【乙】两文都写于作者遭贬之际,但两人有着怎样不同的心境?八、(4分)21.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题目。【甲】石壕吏(节选)杜甫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听妇前致词:三男郎城戍。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乙】新安吏(节选)杜甫客行新安道,喧呼闻点兵。借问新安吏:“县小更无丁?”“府帖昨夜下,次选中男行。“中男绝短小,何以守王城?”肥男有母送,瘦男独伶傅。白水暮东流,青山犹灵声。赏析上面两首诗,完成对话。小文:唐肃宗乾元二年(759)春,唐军全线崩溃,退守河阳,四处抽丁补充兵力。诗人途经石壕、新安和潼关三地,目睹现实,写下了著名的“三吏”。除此处所选两首诗外,杜甫所写的另一首诗应为《》。小逸;是的,这两诗的“史”,都指小官、差役。诗人通过写小吏,反映安史之乱给贫苦百姓带来的巨大灾难。小文:这两首现实主义诗篇在写法上有三个明显的相同之处。从主题上看,都体现了诗人与对黑暗社会的痛斥;从叙事角度看,两诗都采用第人称的写法;从情感表达的方式上看,两诗都通过表达思想感情小逸:正是杜诗的这种写实手法与他一颗牵挂百姓、兼济天下的心,为我们展现了安史之乱的社会图景,他的诗是当之无愧的“诗史”。小文:虽困不忘国忧。我们今天读杜诗,仍可真切地感受到他对国家、民族、人民浓烈的情怀。九、名著阅读。(6分)22.习近平主席访问俄罗斯索契时谈到,他年轻时多次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本小说。今天,我们读这部名著仍然能从中汲取前行的力量。请完成下面的摘录卡。《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摘录卡摘抄笔记“现在,小弟弟,我①愿意引你走上正路,因为我知道你是有出息的。那些苟且偷生的家伙我实在看不惯。现在整个世界都着了火。……需要的是能够坚决斗争的顽强战士,而不是那种遇到打仗就像蟑螂见到阳光马上就钻缝儿的胆小鬼。”①(人物)当时藏匿于保尔·柯察金家中,这个人物给他播下了革命的种子。“亲爱的,你别担心,我不会这么容易就死的。我还要再活下去,故意和那些有学问的医生们的预测开开玩笑。关于我的健康状况,他们的意见都是对的,但他们要写个证明文件,说我百分之百丧失了劳动能力,那就大错特错了。我们往后再瞧一瞧。”②此段文字表现了主人公保尔·柯察金的精神。阿基姆很了解这个直到最近还像生龙活虎一般的青年人的感情。他了解保尔的悲剧③……“阿基姆,”他说,“你真的以为生活会把我赶到一个角落,把我挤成一张薄饼吗?只要我的心脏还在跳动,”他突然用力抓住阿基姆的手紧压着他的胸脯,于是阿基姆清楚地感到那迅速而又微弱的跳动。“只要它还在跳动,你们就不能叫我离开党。能使我离开战斗行列的,只有死。老兄,你千万别忘记这一点。”文段③处的“悲剧”是指保尔·柯察金。23.语文教材给我们提供了读书方法的“套餐”:专题探究、圈点批注、选择性阅读、摘抄和做笔记等,你可以从中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请结合《经典常谈》的内容,举例说说你选择这种读书方法的原因和效果。(100字左右)十、作文(50分)24.小作文池塘阳光微风花朵天空树林请你选择上面的3—4个词语作为主要描写对象,写一段描写性文字,表达一种美好的意境,不少于200字。25.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作文。“桥,水梁也,从木。”(许慎《说文解字》)黄河之水把兰州隔成了两半,而桥,让天堑变成了通途;“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抒写的是离愁别绪,承载的是文人墨客的情感寄托;连心桥,让我们跨越障碍,心灵契合而不存在隔膜;以语言为桥,让开放的中国看世界,让世界更好地了解中国……你可曾在生命的旅途中遇见那座助你渡河的“桥”,将柔软却充满力量的精神和信念传递给你?请以“我遇见了一座桥”为题目完成作文。要求: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②不得抄袭、套作;③书写工整,卷面整洁:④不得泄露个人相关信息,如需出现本市人名、校名、地名,请用××代替。26.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作文。刚刚过去的“五一”假期,甘肃天水麻辣烫火遍全网。一碗天水麻辣烫里,丰富的“甘味食材、裹上酱汁的手擀粉,配上色泽红亮的香辣汁,那鲜香麻辣的滋味,隔着屏幕吸引了万千网友。游客在体验美食文化的过程中,能真切感受到天水人对手艺的传承、对土地的眷恋,以及流淌在血液里的勤劳朴实、坚守乐观。这样的“热辣滚烫”怎能不让人流连忘返?在你身边,一定也有富有特色的美食,请以“说说身边的_______”为题,选择一种美食写一篇作文。要求: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②不得抄袭、套作;③书写工整,卷面整洁:④不得泄露个人相关信息,如需出现本市人名、校名、地名,请用××代替。

答案【答案】1.川流不息孕育2.huìàn;xiǎnguānjuéài3.C4.【答案】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万籁此都寂但余钟磬音5.【答案】C【答案】6.B7.把“发扬”改为“发挥”8.【答案】示例:我不完全同意李华同学的观点,虽然背记是学习诗歌的一种重要方法,特别是对于理解和记忆诗歌内容、韵律及情感表达方面有很大帮助,但它并非“学好这些诗歌的不二法门”。学好诗歌,除了背记之外,还需要深入理解诗歌的背景、主题、意象以及诗人的情感与意图。此外,能够将所学诗歌与现实生活相联系,体会其中的意境与美感,甚至尝试创作诗歌,都是学好诗歌的重要途径。因此,学好诗歌需要综合运用多种方法和手段,而不仅仅是依赖背记。9.【答案】蒹葭苍苍;白露为霜;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示例:现在,让我们一同走进白居易的《卖炭翁》这首古诗。在诗中,我们看到了一位年迈的卖炭翁,他“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他辛苦地伐薪烧炭,只为换取微薄的收入。然而,他的生活却充满了艰辛与无奈。当寒冷的冬天来临,他满心欢喜地想要用这车炭来换取一些温暖和生计,却不料被宫使的蛮横无理所破坏。那“半匹红纱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的残酷现实,让人不禁为卖炭翁的遭遇而痛心疾首。这首诗以深刻的笔触揭示了当时社会的黑暗与不公,也让我们更加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答案】10.示例:我认为“父亲的心”这个标题更合适。虽然文章多次提到红薯,但红薯只是父亲表达爱意的载体,真正要表达的是父亲对子女的深情厚意和无私奉献。标题“父亲的心”更能准确地概括文章的主旨,让读者一眼就能看出文章想要传达的情感。(言之有理即可)11.示例:作者没有按照时间顺序叙写“我”去火车站接肩挑手提大袋红薯的父亲,而是先写妹妹看父亲、父亲送妹妹并塞给她红薯这件事是因为这样写可以形成对比,突出父亲对子女的深情厚意和无私奉献。通过“我”的经历,读者可以更加深刻地感受到父亲对子女的爱和付出,同时也更能理解文章的主旨。12.(1)这句话从侧面描写的角度,通过小妹的描述,侧面展现出父亲的年老体衰,精气神大不如前,让读者能够更深刻地感受到父亲的变化。(2)“鼓鼓囊囊”形象地描绘出蛇皮袋装满红薯的样子,突出了红薯数量之多,分量之重,父亲的不易。同时,强调了父亲对子女的深情厚意和无私奉献,让人感受到父爱的伟大和无私。13.我最不能忘记的是父亲肩挑手提红薯的身影。我从那身影中看到了父亲对土地的深情与坚守,看到了他辛勤耕耘、汗水浇灌的每一分辛劳,看到了他用红薯支撑起家庭的坚韧与无私,更看到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