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5届七下生物期末模拟试卷请考生注意:1.请用2B铅笔将选择题答案涂填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请用0.5毫米及以上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主观题的答案写在答题纸相应的答题区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上均无效。2.答题前,认真阅读答题纸上的《注意事项》,按规定答题。1.下列营养物质都能给人体提供能量的是()A.水分、无机盐、淀粉 B.糖类、脂肪、蛋白质C.水分、蛋白质、脂肪 D.维生素、纤维素、无机盐2.下列器官中,不属于组成人体呼吸道的器官是()①口腔②鼻③咽④喉⑤气管⑥支气管⑦肺A.②③ B.③④ C.⑤⑥ D.①⑦3.如图是心脏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图中①是主动脉,内流动脉血B.图中②是左心房,内流静脉血C.图中③、⑤分别是肺静脉和上腔或下腔静脉D.图中④内流的是静脉血4.圣元奶粉曾经因含有性激素造成儿童性早熟而遭到卫生部审查。下列有关性激素的说法,你不认同的是()A.性激素由内分泌腺分泌B.性激素可以直接进入血液循环C.中学生进入青春期性激素分泌增多D.性腺分泌性激素不受神经系统的控制5.从猿向人类进化的第一步()A.直立行走B.制造工具C.使用语言D.用火烤食物6.如图为人体生殖发育过程的概念图,相关分析正确的是()A.a是阴茎,b是卵巢B.过程①发生在卵巢C.过程②的主要场所是子宫D.过程③在母体外进行7.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A.反应 B.应激性 C.适应性 D.反射8.原尿中不含有的成分()A.水分 B.无机盐C.尿素 D.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9.每年的6月5日为“世界环境日”,2014年世界环境日中国的主题是“向污染宣战”。环境保护已引起全球关注。下列相关做法和观点错误的是()A.保护生物多样性有利于环境保护B.减少石油、煤炭的燃烧,可以有效减轻雾霾程度C.骑自行车既可以锻炼身体,又可以减少城市大气污染D.生态系统有很强的自动调节能力,环境污染不用担心10.在粉尘比较多的场所工作的人容易患的职业病是()A.肺炎 B.哮喘 C.尘肺 D.气管炎11.给健康的成年小鼠每日注射适量的甲状腺激素,一段时间后发现实验鼠A.进食量明显减少 B.体重快速增加C.精神萎靡不振 D.放入密闭小室,更易窒息死亡12.下列行为不符合“绿色消费”的是()A.节约水电 B.使用一次性饭盒 C.节约汽油 D.使用太阳能热水器13.下列预防传染病的措施中,属于控制传染源的是()A.对病人用过的物品严格消毒 B.禁止病人亲属到医院探望C.对病人的排泄物进行消毒 D.禁止病人随意离开病房14.下列关于人的生殖与发育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A.人的新生命开始于婴儿出生B.子宫可以分泌雌性激素,维持女性的第二性征C.精子进入输卵管后,与卵细胞形成受精卵D.母体血液可以进入胎儿体内为其提供氧气和营养物质15.小红为自己设计了四份早餐,其中营养搭配最合理的是()A.牛奶、鸡蛋、馒头 B.肉丝面、水果、蔬菜C.饼干、饮料、方便面 D.稀饭、鸡腿、油条16.下列关于神经元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神经元是神经细胞B.神经元是神经系统的基本单位C.神经元具有接受刺激、产生兴奋并传导兴奋的功能D.神经元细胞体上的树突就是神经末梢17.只有人类才能建立的反射是()A.看见红灯停步 B.谈虎色变C.听见铃声吃东西 D.闻到香味垂涎18.能促进人体对钙、磷的吸收和骨胳发育的是()A.维生素A B.维生素B C.维生紊C D.维生素D19.夏日的微风,带着大自然炽热的生命气息。经过两年的生物学学习,“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理念已根植你的心底。下列叙述不符合这一理念的是A.提倡骑自行车或步行的方式出行B.建立自然保护区,保护生物多样性C.开发森林资源,多使用一次性木筷D.发展生态农业,提高废弃物的再循环率20.葫芦藓的叶片和酵母菌共同具有的细胞结构是()①细胞壁
②细胞膜
③细胞质
④叶绿体
⑤细胞核
⑥液泡A.①②④⑤ B.①②③⑤C.①②③⑤⑥ D.②④⑥21.人体体循环的起止部位分别是()A.左心室、右心房 B.左心室、左心房C.右心室、右心房 D.右心房、左心室22.下列营养物质中,都能为人体提供能量的是()A.维生素、无机盐、水B.脂肪、无机盐、糖类C.糖类、脂肪、蛋白质D.脂肪、维生素、水23.被誉为“第七类营养素”的是()A.维生素 B.膳食纤维 C.蛋白质 D.胡萝卜素24.下图是某健康人肾单位内葡萄糖含量变化的曲线图,a、b、c表示肾单位的组成结构,则b内的液体以及c和d的结构名称分别是()A.血液、肾小球、肾小管B.原尿、肾小囊、肾小管C.原尿、肾小管、集合管D.尿液、肾小管、集合管25.为探究“酸雨对生物的影响”,主要采用的研究方法是()A.资料分析法B.观察法C.调查法D.模拟实验法26.为了唤起世人对肌萎缩侧索硬化症(ALS)的重视,每年的6月21日被确定为世界渐冻人日。肌萎缩侧索硬化又称渐冻症,是运动神经元疾病的一种,由于大脑、脑干和脊髓中运动神经元受到侵袭,患者肌肉逐渐萎缩和无力,以至瘫痪。物理学家霍金就是一位渐冻症患者。(1)神经系统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是_______,它由_______和突起组成。(2)运动神经元的轴突构成传出神经,负责将神经冲动传至[]_______(填写图中序号和结构名称)。针刺渐冻人手部皮肤,患者有感觉但不能完成缩手反射,与[]_______(填写图中序号和结构名称)结构异常导致神经冲动传导障碍有关。此现象说明完整的_______是完成反射的结构基础。(3)霍金生前的一段时期内,全身只有三根手指能够活动,与他人交流全靠这三根手指。当有人向他问“您好”时,霍金就会活动手指打字,礼貌地回复,这属于________反射(填“简单”或“复杂”),参与完成这一反射活动的中枢有躯体运动中枢及________(用上图中结构名称填写)(4)渐冻症患者最终会因为呼吸肌萎缩,导致呼吸停止,生命走向终结。呼吸作用可为生命活动提供________(选择下列序号填写)。a.有机营养b.水c.能量d.氧气27.神经元就是神经细胞,如图为神经元的结构模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神经元包括[]________和突起,突起分为[]_________和[]_________。(2)神经元中____________的主要功能是接受外界信息,____________则能将接收的信息传递出去。(3)神经元的基本功能就是接受__________,_________冲动并_________冲动。28.下列各项人类活动中,对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有利的是A.围湖造田,开垦草原,广种粮食B.大量使用化肥农药C.大量捕杀野生动物D.退耕还林、还草、还湖29.下表为人体吸入气体和呼出气体成分含量(%)比较;为了探究人体呼出气体中二氧化碳体积分数的变化,某同学做了实验,结果如图甲所示:人体内的气体可通过血液循环运输到组织细胞,血液和组织细胞间的气体交换如图乙。请分析回答:图甲图乙(1)阅读上表可知,吸入气体中_______含量比呼出气体中的高。(2)观察图甲推断,通入的气体为人体呼出气体的试管是________。(3)分析图乙得出,经过组织里的气体交换后,血液中含量明显增多的气体是____。(4)肺活量是人体呼吸功能的重要指标,肺活量的大小因人而异,如成人的肺活量大于儿童,运动员的肺活量大于普通人。由此分析,正常情况下,提高肺活量的有效途径是_______。30.认真阅读资料,回答下列问题:资料一:2018年7月15日,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布通告指出,长春长生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冻干人用狂犬病疫苗生产存在记录造假等行为。这是长生生物自2017年11月份被发现百白破疫苗效价指标不符合规定后不到一年,再曝疫苗质量问题。这次疫苗问题再次引起了人们的恐慌。资料二:2018年8月13日、14日,云南省相继发生两次5.0级地震,地震发生之后,在政府的组织和救援者的帮助下,当地灾民采取了一系列防疫措施:保护水源,食物煮熟后食用,消灭蚊虫,对患病者及时隔离治疗。(1)疫苗通常是用失活或减毒的______制成的生物制品。从免疫角度看,接种的疫苗相当于______,这种免疫过程属于______(选填“特异性免疫”或“非特异性免疫”)。(2)构成传染病在灾区流行的三个环节分别是传染源、传播途径和______。(3)上述资料中提到的对患病者及时隔离治疗,属于预防传染病措施中的______。31.2016年烟台市初中学生学业体育测试比往年有了更高的要求。图甲是某校学生参加测试的一个画面,图乙为人体完成反射活动的神经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测试中学生听到发令枪声后立刻起跑,此反射类型是________,完成此反射的神经中枢位于图乙中的
______(填图中字母)。(2)在此反射中,学生听到枪声的感受器位于
______内。(3)看到运动员由远及近而来,终点裁判员的晶状体如何调节?__________。(4)某学生突然踩到同伴的脚而迅速抬起,其神经冲动传导的途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用图乙中的字母和箭头表示)。(5)测试结束大多数同学取得了优异的成绩,特别是男生1000米(女生800米)最后冲刺的瞬间,带队老师情绪激动,并且面红耳赤,心跳加快,血压升高,这是_________________的结果。
参考答案1、B【解析】试题分析:食物中的六大类营养物质,它们各具有一定的作用。糖类、脂肪、蛋白质都是组成细胞的主要物质,并能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糖类是主要的供能物质,能为人体提供能量;蛋白质是构成人体细胞的基本物质,与人体的生长发育以及细胞的修复和更新有重要关系,也能提供少量的能量;脂肪是备用能源,一般存储在皮下备用。水、无机盐、维生素不能提供能量,其中水是构成细胞的主要成分,人体的废物和营养物质必须溶解在水中才能被运输。考点:人体需要的主要营养物质2、D【解析】
呼吸系统的组成包括呼吸道和肺两部分。呼吸道包括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是呼吸的通道;肺是气体交换的器官。【详解】呼吸系统的组成包括呼吸道和肺两部分。呼吸道包括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是呼吸的通道;肺是气体交换的器官。所以①口腔、⑦肺不属于组成人体呼吸道的器官。D符合题意。【点睛】掌握呼吸系统的组成是解题的关键。3、D【解析】
试题分析:血液循环路线如图所示:两图对照可知,图中①是上下腔静脉而不是主动脉,内流静脉血而不是动脉血,A错误;图中②是左心房,内流动脉血而不是静脉血,B错误;图中③、⑤分别是肺静脉和主动脉而不是上腔或下腔静脉,C错误;图中④(右心室)内流的是静脉血,D正确。考点:血液循环的途径。4、D【解析】性激素是由性腺分泌的,性腺是内分泌腺,内分泌腺的分泌物能够直接进入腺体内的毛细血管里,随血液循环运输到身体各处,A、B正确;性发育和性成熟是青春期发育的突出特征,而性发育和性成熟需要性激素的激发和维持,因此中学生进入青春期性激素分泌增多,C正确;在人体内,激素调节和神经调节的作用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性激素的分泌要受到神经系统的调节,D错误。5、A【解析】
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人类进化中最有决定意义的阶段,解答时可以从人类进化的过程、直立行走的意义方面来分析。【详解】人类和现代类人猿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现代类人猿包括:大猩猩、黑猩猩、长臂猿和猩猩。在人类发展和进化中的重大事件有:直立行走--制造和使用工具--大脑进一步发达--语言的产生。直立行走是进化发展的基础,直立行走是人类脱离森林束缚,开拓新家园的标志,是使用工具制造工具的基础。恩格斯曾指出,直立行走是从猿到人转变过程中具有决定意义的一步。古猿的直立行走造成了前后肢的分工,直立行走使古人类能够将前肢解放出来,使用工具。前肢所从事的活动越来越多,上肢更加灵巧。【点睛】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直立行走的意义。6、C【解析】根据题中人体生殖发育过程的概念图可知,a为睾丸;b为卵巢;①为受精过程,是发生在输卵管;②过程的场所为子宫;③为分娩过程。故答案为C。7、D【解析】
反射是在神经系统的参与下,人体对内外环境刺激所作出的有规律性的反应。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详解】物体在眼前突然出现时会眨眼、手遇到烫的东西会缩回,胃部疼痛人会表现出难受的样子,像这样人体通过神经系统,对外界或内部的各种刺激所发生的有规律性的反应,就是反射,是神经系统调节人体各种活动的基本方式。反应、应激性、适应性都不是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故选:D。【点睛】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反射的概念。8、D【解析】
尿的形成包括肾小球和肾小囊壁的滤过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详解】肾小球的过滤作用过程中,除了血液中的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外,血液中的水、无机盐、葡萄糖、尿素等物质都可以滤过到肾小囊腔内形成原尿,所以原尿中不含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故选D。9、D【解析】试题分析:1972年6月5日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召开了《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会议通过了《人类环境宣言》,并提出将每年的6月5日定为“世界环境日”.同年10月,第27届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接受了该建议,世界环境日是联合国促进全球环境意识、提高政府对环境问题的注意并采取行动的主要媒介之一.解:A、保护生物多样性有利于环境保护,是环境保护的基本措施,A正确;B、石油、煤燃烧产生二氧化硫,污染环境,将煤转化为水煤气(一氧化碳和氢气)作燃料,能减少污染物的排放,可以有效减轻雾霾程度,B正确;C、提倡步行、骑自行车等“低碳”出行方式可以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达到少利用化石能源,减少空气污染的目的,C正确;D、在一个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是相对稳定的状态叫生态平衡,因为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而这种能力受生态系统中生物的种类和数量所限制,因此,这种自动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D错误.故选D.考点:人类活动与生态环境的关系.10、C【解析】
空气中污染物严重危害人和其它生物的健康,如引起呼吸系统疾病、心血管疾病等。而造成大气污染的首要污染物主要是可吸入颗粒物。【详解】尘肺是长期吸入粉尘的以肺组织纤维性病变为主的疾病,是长期在粉尘比较多的场所容易患的职业病,主要依次分布在煤炭、有色、机械、建材、轻工等工业行业中。尘肺病人的临床表现主要是以呼吸系统症状为主的咳嗽、咳痰、胸痛、呼吸困难四大症状,此外尚有喘息、咳血以及某些全身症状。哮喘主要是人体对常见的经空气传播的变应原(螨虫、花粉、宠物、霉菌等)、某些食物(坚果、牛奶、花生、海鲜类等)、药物过敏所致等。肺炎、气管炎是由于细菌感染导致的肺部发炎和气管发炎。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的是空气质量影响人体健康。解答此题的关键是了解尘肺的病因。11、D【解析】甲状腺激素能促进新陈代谢,因此连续多日注射甲状腺激素后,进食量明显增加,A错误;甲状腺激素能促进新陈代谢,加快物质氧化分解,因此连续多日注射甲状腺激素后,体重减轻,B错误;甲状腺激素能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因此连续多日注射甲状腺激素后,实验鼠的精神亢奋,C错误;甲状腺激素能促进新陈代谢,加快氧气的消耗,因此放入密闭室中更易窒息死亡,D正确。点睛:甲状腺激素的功能:促进代谢活动;促进生长发育(包括中枢神经系统的发育),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12、B【解析】
本题考查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详解】AC.节约水电,节约汽油,符合“绿色消费”的理念。B.如果是一次性木筷,会砍伐大量的树木,如果是一次性塑料制品会造成白色污染,因此不是绿色消费。D.太阳能属于清洁能源,使用太阳能热水器是绿色消费。【点睛】该考点属于有关环境和能源的问题,节约化石能源,合理的开发新能源是科学家们正在研究的新课题,有关能源问题也是近几年中考的热点之一要认真把握。13、D【解析】试题分析:对病人用过的物品严格消毒,属于切断传播途径,不属于控制传染源,A不合题意;禁止病人亲属到医院探望,属于保护易感人群,不属于控制传染源,B不合题意;对病人的排出物进行消毒,属于切断传播途径,不属于控制传染源,C不合题意;病人属于传染源,所以禁止病人随意离开病房是控制传染源,D符合题意。考点:传染病的预防措施。14、C【解析】
该题从“由卵细胞到胎儿的过程是:卵细胞→受精卵→胚泡→胚胎→胎儿”以及“胚胎发育过程中的营养物质”的来源方面解答。【详解】A、人和较高等的多细胞动物为有性生殖,要形成受精卵,人和多细胞动物个体发育的起点是受精卵,错误。B、卵巢可以分泌雌性激素,维持女性的第二性征,错误。C、含精子的精液进入阴道后,精子缓慢地通过子宫,在输卵管内与卵细胞相遇,有一个精子进入卵细胞,与卵细胞相融合,形成受精卵,正确。D、胎儿生活在子宫内半透明的羊水中,通过脐带、胎盘从母体中获得所需要的营养物质和氧,胎儿每时每刻所产生的二氧化碳等废物,也是通过脐带、胎盘经母体排出的,错误。【点睛】掌握受精过程,胚胎的发育和营养是本题解题关键。15、B【解析】
此题考查的是对平衡膳食的认识。营养搭配按“平衡膳食宝塔”均衡摄取五类食物,以避免营养不良和营养过剩。【详解】A、牛奶、鸡蛋主要是蛋白质,馒头主要是淀粉,缺少维生素,错误。B、蔬菜、水果主要是维生素,肉丝面主要是淀粉和蛋白质、脂肪,合理,正确。C、饼干、方便面主要是淀粉,饮料主要是水,缺少无机盐、维生素,错误。D、稀饭、鸡腿和油条中主要是淀粉、蛋白质和脂肪,缺少维生素;错误。故选:B【点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理解掌握按“平衡膳食宝塔”均衡摄取五类食物,以避免营养不良和营养过剩。16、D【解析】神经元是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神经元又叫神经细胞,神经元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体和突起两部分,AB正确;
神经元的功能是受到刺激后能产生兴奋,而且能传导兴奋,C正确;神经元由细胞体和突起两部分组成,神经元的突起一般包括一条长而分支少的轴突和数条短而呈树枝状分支的树突,轴突以及套在外面的髓鞘叫神经纤维,神经纤维末端的细小分支叫神经末梢,D错误。
故选D。17、B【解析】条件反射是动物通过神经系统,对外界或内部的刺激作出的有规律的反应,人和动物都能对具体条件引起的刺激建立条件反射,人与动物最大的区别在于人类有特有的语言中枢,人类的条件反射,是通过大脑皮层的人类特有的语言,中枢对抽象的文字、符号、特征建立人类特有的条件反射,谈虎色变通过大脑皮层的语言中枢参与形成的,人类特有的条件反射,B正确。18、D【解析】
维生素既不参与构成人体细胞,也不为人体提供能量,而且人体对它的需要量很小,但它对人体的各项生命活动有重要的作用;人体一旦缺乏维生素,就会影响正常的生长和发育,还会引起疾病。【详解】维生素的功能及缺乏症如图:可见,维生素D具有促进钙、磷吸收和骨骼发育的作用,故选D。【点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掌握维生素的作用,可结合上面表格中的内容来帮助理解和记忆。19、C【解析】试题分析:“低碳减排,绿色生活”指的是生活作息时所耗用的能量要尽量减少,特别是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减缓生态恶化;可以从节电、节能和回收等环节来改变生活细节,据此进行分析判断即可.A、骑自行车或步行的方式出行,能减少燃油、燃气交通工具的使用,从而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故不符合题意;B、建立自然保护区,将生物连同其生活的环境一起加以保护,这样不但是为了保护珍稀动植物,也包括各种典型的生态系统,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措施,故不符合题意;C、广泛使用一次性筷子,增加了森林的砍伐,杜绝使用一次性筷子。故符合题意;D、发展生态农业,增加大量的植被,充分利用空间,减少对环境的污染,故不符合题意。故选C。倡导“低碳生活”【名师点睛】倡导“低碳生活”,保护生态环境,人人有责,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20、C【解析】
绿色植物细胞具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叶绿体等结构。酵母菌是单细胞真菌,细胞结构包括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液泡等结构,无叶绿体。【详解】葫芦藓叶片细胞结构包括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叶绿体、液泡等,酵母菌细胞结构包括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液泡等结构。因此葫芦藓叶片和酵母菌共有的结构是①细胞壁、②细胞膜、③细胞质、⑤细胞核、⑥液泡。所以答案选择C。【点睛】解答此题的关键就是区别植物细胞与真菌细胞的结构特点。21、A【解析】试题解析:体循环的路线是:左心室→主动脉→各级动脉→身体各部分的毛细血管网→各级静脉→上、下腔静脉→右心房,动脉将富含养料和氧气的血液送到身体各器官的毛细血管网,与组织细胞进行物质交换,将运来的养料和氧气供细胞利用,同时把细胞产生的二氧化碳等废物运走.这样血液由含氧丰富的动脉血变成含氧少的静脉血。人体血液系统的组成【名师点睛】本题考查了人体血液系统的组成,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利用血液循环模式图来分析解答。22、C【解析】食物中含有六大类营养物质:蛋白质、淀粉、脂肪、维生素、水和无机盐,每一类营养物质都是人体所必需的.脂肪、淀粉和蛋白质能为人体提供能量,都是大分子的不溶于水的物质,不能被消化道壁直接吸收,它们只有在消化道内被消化为甘油、脂肪酸、葡萄糖和氨基酸等小分子的物质后才能被吸收.水、无机盐、维生素是小分子的物质,不要消化就可以被人体直接吸收.食物的消化和营养物质的吸收过程。【名师点睛】本题主要考查食物中的六大营养物质及其消化吸收。23、B【解析】
膳食纤维是指除淀粉以外较复杂糖类物质,包括纤维素和果胶等,这些复杂的糖类物质人体是不能消化的。【详解】人类所需要的营养物质主要有糖类、脂肪、蛋白质、水、无机盐、维生素等六大类,现在把膳食纤维列为第七类营养元素。膳食纤维主要存在于蔬菜、水果、海藻和粮食等植物性食物中,纤维素等膳食纤维能促进胃肠的蠕动和排空,所以多吃一些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就会排便通畅、降低人体内过高的血脂和血糖,有利于维护心脑血管的健康,因此膳食纤维被称为第七营养素。可见B符合题意。【点睛】熟练掌握人体需要的主要的六大类营养物质。关键点:膳食纤维是人体的“第七类营养素”。24、C【解析】
(1)肾单位是肾脏的结构和功能单位,肾单位包括肾小体和肾小管。肾小体包括呈球状的肾小球和呈囊状包绕在肾小球外面的肾小囊,囊腔与肾小管相通。(2)尿的形成要经过肾小球的过滤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两个连续的过程。(3)图中,a肾小球,含有血液、b肾小囊内含原尿、c肾小管的末端流出的液体是尿液,d集合管内有尿液。【详解】血液流经a肾小球时,除了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外,其他的如水、无机盐、尿素、葡萄糖会滤过到b肾小囊形成原尿;当原尿流经c肾小管时,其中大部分水、部分无机盐和全部的葡萄糖被重新吸收回血液,而剩下的尿素、一部分无机盐和水进入d集合管形成了尿液。因此葡萄糖在流经b肾小管后变为0。所以,b内的液体和c和d的结构名称分别是原尿、肾小管、集合管。【点睛】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掌握肾单位的结构,理解尿液的形成过程。25、D【解析】
酸雨是指pH值小于5.6的降水,其酸性成分主要是硫酸,也有硝酸和盐酸等。酸雨主要由化石燃料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酸性气体,经过复杂的大气化学反应,被雨水吸收溶解而成。在做此实验的过程中,我们一般利用食醋和清水配制的“模拟酸雨”,与清水形成对照实验。【详解】资料分析法是为了获得某项成果或进行下一步调查研究,利用现有资料,分析利用以扩展研究深度广度的研究方法。观察法就是在自然状态下,研究者按照一定的目的和计划。用自己的感观外加辅助工具,对客观事物进行系统地感知和描述,以发现和验证科学结论。调查是科学探究常用的方法之一,是了解生物种类、生存环境和外部形态等常用的研究方法。调查者以正确的理论与思想作指导,通过访谈、问卷、测验等手段。有计划地,广泛了解。掌握相关资料。在此基础上进行分析、综合、得出结论。实验法就是利用特定的器具和材料,通过有目的、有步骤的实验操作和观察,记录、分析,发现或验证科学结论,有时用模型来做实验,或者模仿实验的某些条件进行实验,叫模拟实验。探究“酸雨对生物的影响”中利用食醋和清水配制的“模拟酸雨”进行实验,属于模拟实验法。【点睛】本题考察了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26、神经元(神经细胞)胞体e效应器d运动神经元(传出神经纤维)反射弧复杂听觉中枢、视觉中枢c【解析】
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神经细胞,有胞体和突起两部分组成。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图中的a感受器,c是神经中枢,b传入神经,e效应器,d传出神经。反射包括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详解】(1)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神经细胞,即神经元,有胞体和突起两部分组成,功能是接受刺激,产生兴奋,传导冲动。(2)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五部分组成。人体完成反射活动首先a感受器接受刺激产生神经冲动,沿着b传入神经传给脊髓里的c神经中枢,神经中枢再将神经冲动沿着传出神经传给效应器(运动神经元的轴突构成d传出神经,负责将神经冲动传到[e]效应器),人体即完成缩手反射。只有在反射弧完整的情况下才能完成反射。因此,运动神经元的轴突构成传出神经,负责将神经冲动传至e效应器。针刺渐冻人手部皮肤,患者有感觉但不能完成缩手反射,与d运动神经元结构异常导致神经冲动传导障碍有关。此现象说明完整的反射弧是完成反射的结构基础。(3)反射包括简单反射和复杂反射,简单反射是生来就有的反射,复杂反射是后天形成的。因此,有人向他问“您好”时,霍金就打字礼貌回复,用到了语言中枢、躯体感觉中枢、视觉中枢和听觉中枢等,有大脑皮层参与,属于复杂反射。(4)呼吸作用消耗有机物和氧气,产生二氧化碳和水等废物,并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因此,渐冻症患者最终会因为呼吸肌萎缩,导致呼吸停止,生命走向终结。呼吸作用可为生命活动提供c能量。【点睛】明确神经元的结构、反射弧的组成、反射的类型是解答此题的关键。27、2细胞体1树突4轴突树突轴突刺激产生传导【解析】
神经元是一类特殊的细胞,由细胞体和突起两部分组成,细胞核在细胞体里,突起包括轴突和树突两种。如图:1是树突、2是细胞体、3是细胞核、4是轴突。【详解】(1)神经元就是神经细胞,是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由2细胞体和突起两部分组成,细胞核在细胞体里,神经元的突起一般包括一条长而分支少的4轴突和数条短而呈树枝状分支的1树突,轴突或长的树突以及套在外面的髓鞘叫神经纤维,神经纤维末端的细小分支叫神经末梢,许多神经纤维集结成束,外面包着结缔组织膜,就成为一条神经。(2)突起包括轴突和树突两种,树突的主要功能是接收外界信息,轴突则是将接收的信息传递出去。(3)树突呈树枝状,数量较多,有利于收集信息和将信息传至胞体,轴突较长,可将胞体发出的神经冲动传到肌肉、腺体或其他神经元,因此神经元的基本功能就是接受刺激、产生冲动、并传导冲动。【点睛】解答此题的关键就是掌握神经元的结构与功能特点。28、D【解析】
本题考查人类的活动造成生态环境变化,解答时可以从人类生产活动破坏生态环境的表现方面来切入。【详解】生物必须适应环境才能生存,每种生物都生活在一定的生态系统中。人们干预生态系统,如围湖造田,开垦草原,会破坏生态环境,故A不符合题意;近年来农药、化肥的使用量日益增多,而使用的农药和化肥只有少量附着或被吸收,其余绝大部分残留在土壤和漂浮在大气中,通过降雨,经过地表径流的冲刷进入地表水和渗入地表水形成污染,故B不符合题意;动物在生态系统中主要作为消费者构成食物链,人类大量捕杀野生动物,就会破坏食物链,食物链或食物网中的某一环节出了问题,就会影响到整个生态系统,导致生态平衡被破坏,故C不符合题意;草原植物贴地生长,能够很好地覆盖地面。由于草原上的植物根系发达,因而对保持水土有重要作用;树木的叶子和草原还能截留降水,涵养水源;植物的蒸腾作用能够增加大气的湿度,可以调节气候。这些都是草原对生态环境的意义,因而退耕还林还草是改善环境的最佳做法,故D符合题意。故选D。【点睛】人类的生活和生产活动应从维护生物圈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出发,按照生态系统发展的规律办事。29、(1)氧气(2)甲(3)二氧化碳(4)加强体育锻炼,多运动【解析】(1)从表格中数据可以看出吸入气体和呼出气体中氧气由20.96→16.40;二氧化碳由0.04→4.10;因此吸入气体中氧气含量比呼出气体中的高。吸入气体中二氧化碳含量比呼出气体中的低。(2)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观察图A甲试管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乙试管澄清的石灰水不变浑浊。因此通入的气体为人体呼出的气体的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轮台县2025-2026学年三年级数学第一学期期末调研试题含解析
- 安徽省宿州市灵璧县2025-2026学年数学三年级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
- 患者安全护理管理
- 冲刺抢分卷02 备战2025年高考考前仿真模拟卷冲刺抢分卷化学试题02 (辽宁、黑龙江、吉林、内蒙古专用) 含解析
- 节能环保设施安装维修合同
- 数字媒体技术知识点练习题
- 工程经济项目价值评估题目试题及答案
- 通信设备研发与技术支持服务合同
- 商业法案例阅读题
- 农业养殖技术应用与指导协议
- MOOC 学术英语写作-东南大学 中国大学慕课答案
- 愚公移山英文 -中国故事英文版课件
- 常用化学中英文名词对照表
- 筋膜间室综合征
- 基于UC3842的反激式开关电源的设计
- 生态防护林建设项目建议书范文
- 大学生对美团满意调查问卷
- 原辅材料留样观察记录
- 手语教学(课堂PPT)
- 《城市景观生态》PPT课件.ppt
- 工程停止点检查管理(共17页)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