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5届七下生物期末模拟试卷考生须知: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全部在答题纸上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的答案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写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2.请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在“答题纸”上先填写姓名和准考证号。3.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1.不属于人类破坏生态环境的是A.乱砍滥伐B.垃圾围城C.核污染D.退耕还湖2.下列反射活动中,属于简单反射的是()A.望梅止渴 B.谈虎色变 C.排尿反射 D.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3.人类一味发展工业,向大气中大量排放二氧化碳,又大量砍伐森林,后果是()A.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增多,植物光合作用增强B.生物圈中的氧与二氧化碳失去平衡,影响人类的生活C.工业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D.植物的光合作用受到影响,无法顺利进行4.某人因外伤出血,血色暗红,血流缓慢,紧急的抢救措施是A.赶紧送往压院 B.指压法远心端压住C.用消毒纱布包扎 D.止血带近心端捆扎5.某同学在“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的流动”实验中,在显微镜下看到的视野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各血管中的血流速度一样 B.①是静脉C.②是动脉 D.③是静脉6.人类和现代类人猿共同的祖先是A.长臂猿 B.猕猴 C.猩猩 D.森林古猿7.李大爷是糖尿病患者,你给他提供的治疗方案是注射()A.生长素 B.甲状腺素 C.胰岛素 D.肾上腺素8.青少年需要每天补充一定量的蛋白质,他们应多吃的食物应该是A.面包和汉堡 B.土豆和番茄 C.瘦肉和鱼 D.苹果和辣条9.在进行器官移植时,患者的免疫系统会对异体器官产生不同程度的排斥,移入器官的细胞相当于()A.抗原 B.抗体 C.一种酶 D.生长激素10.如果某人验尿发现其中有红细胞、蛋白质等,你估计病变的部位可能是()A.肾小体 B.肾小囊 C.肾小球 D.肾小管11.图为人体内某结构的血流情况模式图,B代表某器官或结构,A、C代表血管,箭头代表血流方向,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若B为肺,则A中流动脉血,C中流静脉血B.若A、C都流动脉血,则B代表的一定是肾小球C.若A为上腔静脉,C为肺动脉,则B中有防止血液倒流的瓣膜D.若B为小肠,则C中的氧气含量增加,二氧化碳含量减少12.下列人体的生理活动,不属于排泄的是A.二氧化碳和水经呼吸排出 B.汗液的排出C.蛋白质代谢终产物的排出 D.粪便的排出13.人体消化和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场所是:()A.胃 B.大肠 C.小肠 D.口腔14.在古猿进化成人类的过程中,下列哪项的出现是人类其他特征出现的基础()A.语言 B.意识 C.直立行走 D.劳动15.游泳时大家往往有这样的体会:若水超过胸部,会感觉呼吸有些吃力。这是因为A.胸腔容积增大,肺内气压增大,外界空气不易进入B.胸腔容积增大,肺内气压减小,外界空气不易进入C.胸腔容积减小,肺内气压减小,外界空气不易进入D.胸腔容积减小,肺内气压增大,外界空气不易进入16.造成酸雨危害的主要气体是()A.二氧化碳 B.二氧化硫 C.二氧化氮 D.氮气17.向澄清的石灰水反复吹气,发现石灰水变浑浊,证明人体呼出的气体中含量高于空气的是A.二氧化碳 B.一氧化碳 C.氮气 D.氧气18.下列预防传染病的措施中,属于控制传染源的是()A.对病人用过的物品严格消毒 B.禁止病人亲属到医院探望C.对病人的排泄物进行消毒 D.禁止病人随意离开病房19.李雷在体检时进行了尿检,结果表明一切指标均正常,则他的尿液中不含A.水 B.尿素 C.无机盐 D.血细胞20.甲血管与心房相连,流动脉血,乙血管与心室相连,流静脉血,这两条血管分别是A.肺静脉和肺动脉 B.主动脉和上腔静脉C.上腔静脉和肺动脉 D.肺动脉和主动脉21.每年的5月20日是中国学生营养日.有关数据表明,我国学生营养不良和营养过剩的状况令人担忧.如图表示不同人群每天摄入的食物比例,有关说明正确的是()A.水果、蔬菜只为人体提供水和无机盐两类营养B.粮谷类食物中含蛋白质较多C.肥胖患者应减少粮谷类及肉类的摄入量D.营养不良的原因是水果、蔬菜摄入量较粮谷类少22.在无外伤的情况下,当尿液中出现红细胞和蛋白质时,肾脏发生病变的部位可能是()A.肾小球 B.肾小囊 C.肾小管 D.收集管23.四川汶川地震后,许多健康公民积极无偿献血。医生在给他们抽血时,针刺入的血管是()A.主动脉 B.毛细血管 C.静脉 D.体动脉24.有的学生吃饭总爱偏食,导致体内缺少维生素A和含铁的无机盐,根据你所学的知识判断此类学生可能会患()A.夜盲症、贫血 B.坏血病、贫血 C.夜盲症、骨痛 D.干眼病、佝偻病25.小李发现自己的小便发红,去医院检查尿液后,发现其中有红细胞、蛋白质等成分,据此推断小李病变的部位可能是()A.肾小体 B.肾小囊 C.肾小管 D.肾小球26.下图是人体尿液形成过程示意图。请据图回答:(1)图中方框标出的结构称为。经=1\*GB3①过程后,血浆成分中不会减少的是。(2)经过=1\*GB3①=2\*GB3②过程后,血液中对人体有害的代谢废物等基本被清除。(3)=2\*GB3②过程消耗的氧气是通过作用从血液进入组织细胞的,请按顺序写出肺泡内氧气到达该组织细胞所经过的主要血管及心脏腔室的名称。(4)B比A中显著增多的物质是,该物质主要由血液中的运输。27.图表示血液循环的示意图,其中甲、乙表示血管,A代表器官,箭头表示血液的流动方向。请据图回答:(1)人的心脏位于_____中部偏左下方,它是血液流动的动力器官。(2)心脏内有瓣膜,保证血液只能从心房→_____→动脉,而不会倒流。(3)若A代表肺,则该血液循环途径属于_____,乙血管内流的是_____血。28.我们能够感知世界万物的美好,既能欣赏大自然中各种美妙的风景,又能欣赏美妙悦耳的音乐,从而给我们的身心带来愉悦感,所有这些都是靠我们的感觉器官。下面是人体的神经系统及感觉器官的部分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美景反射来的光线进入眼球内,最终在视网膜上形成物像。若长时间近距离看书,就会导致_____,使物像落在视网膜前方形成近视,近视眼可以通过佩戴_____加以纠正。(2)足球守门员看着足球由远而近飞过来,一直看得很清晰,主要是由于图一中[_____]_____的曲度可以调节。(3)我们刚进电影院时感觉眼前一片乌黑,什么都看不到,过一会儿才逐渐看见周围物体,发生这种变化的原因是眼球的[_____]_____变大所致。(4)我们能听到悦耳的音乐,是由于音乐会由外耳经外耳道传到[_____]_____,经听小骨传到内耳,刺激[_____]_____内的听觉感受器产生神经冲动,沿与听觉有关的神经传到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才能感知美妙音乐到给我们的愉悦。(5)当我不慎被针刺到手指,会立刻缩手。请用图三中的字母和箭头表示出缩手反射的神经冲动传导途径_____。我缩后又感觉到疼痛,由此说明了脊髓的两大重要功能是_____和_____。29.[实验背景]吃零食有多种危害,比如油炸食品、冷饮、甜食、麻辣类食品等含有多种严重损伤学生身体健康的有害物质。以油炸食品为例,在油炸品中,有许多三无油炸品违法使用地沟油,还有些商贩即使是使用合格食用油,但他们为了节约成本常常将油反复高温加热使用,其中的不饱和脂肪酸经高温加热后所产生的聚合物—二聚体、三聚体,毒性较强。大部分油炸、烤制食品,尤其是炸薯条中含有高浓度的丙烯酰胺,俗称丙毒,能使一些动物及人中枢神经系统失调,产生脑出血症状,致癌危害性明显增加,诱导动物遗传突变等。下面是科学家有关丙烯酰胺损害生殖系统的一个探究实验[实验目的]探究丙烯酰胺对动物生殖系统的损害[实验器材]雄性大鼠若干只(同等大小),丙烯酰胺,天平,其它。[实验过程]1.称取不同剂量的丙烯酰胺,每种剂量均各称取5份。2.给几只大鼠分别用不同剂量的丙烯酰胺各染毒5天。3.通过一定的程序,观察被不同剂量染毒5天的各个大鼠的生殖能力。[实验现象]当丙烯酰胺量较小时,大鼠的生殖能力没有受到什么影响;当染毒大鼠的丙烯酰胺达到15mg/(kg.d)时,大鼠的生殖能力受到明显损害。请结合所学知识,根据实验完成以下题目:(1)提出问题是科学探究的开始,请针对该实验提出问题:________(2)根据实验过程,你认为该实验属于对照实验吗?______(3)实验延伸交流:①初中生正处于人生生长发育阶段的________期,应注意科学饮食,少吃零食。②下列不宜多吃的食物是(___)A.鱼肉B.菠菜C.干吃方便面D.枣③吃零食不仅危害身体,还让一些同学养成了乱放垃圾,甚至是乱扔垃圾的坏习惯。垃圾要分类处理,零食包装塑料袋属________于垃圾。另外我们应该不乱扔垃圾,从每一件事做起,从小养成环境保护意识,保护地球上所有生物,包括人类赖以生存的________。30.生物圈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为人类提供了各种各样的资源;人类的活动对生物圈有重要的影响,由人类的活动引发的环境问题正威胁着人类自身的生存安全。世界环境日为每年的6月5日,它反映了世界各国人民对环境问题的认识和态度,表达了人类对美好环境的向往和追求。世界环境日2017年中国主题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2018年中国主题是“美丽中国,我是行动者”。请根据你所知了解的相关情况回答下列问题:(1)目前,给人类赖以生存的生物圈造成压力的根本原因是____。(2)在世界环境问题中,全球性大气污染问题不容忽视:①当今,人类活动致使全球二氧化碳含量不断增加,导致地球温度不断升高,这就是____。减缓该效应的重要措施是____(举一例即可)。②酸雨是指pH小于5.6的雨水,其污染源是大量燃烧含硫最高的煤、各种机动车排放的尾气,酸雨的危害很多,如____(举一例即可)。(3)“美丽中国,我是行动者!”保护生物圈我们每个人都应该从____做起,从身边每一件小事做起,从小养成____的习惯。31.资料分析:2018年7月,泰国13名游客在游览一处大型洞穴时,突遇洪水淹没洞口受困。他们喝洞壁流下的水维持生存,并谈论家乡美食互相安慰鼓励,等了10天才被救援人员发现并获得食物。最后,在救援人员帮助下,他们使用氧气罐潜水通过水淹路段而获救,令所有关注者感动甚至落泪。经检查,遇险者们的体重平均减轻了2公斤,其余情况良好。据此资料回答下列问题。(1)吃到食物而分泌唾液属于_____反射;谈论食物而分泌唾液属于_____反射。与语言文字有关的反射是人类特有的反射,其反射弧的神经中枢位于_____。(2)遇险者急需补充体力,因此除了清洁的水,最急需的营养物质是_____。遇险者体重减轻,是因为贮存在体内的_____消耗很多。(3)潜水时呼吸很重要。当膈肌_____时,肺部吸气,此时外界的_____进入血液,并最终到达全身各处细胞的_____中被利用。(4)人感动落泪时往往心跳加快,血压升高,面红耳赤。这说明人体的生命活动主要受到_____的调节,但也受到_____调节的影响。
参考答案1、D【解析】
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日益突出,已威胁到生物圈,如人类的乱砍乱伐、过度放牧、乱捕乱杀等行为造成了严重的后果,保护植被刻不容缓,治理环境污染迫在眉睫。【详解】乱砍滥伐、垃圾围城、核污染都是人类活动,这些活动都对生态系统带来一定的破坏,所以这些都是破坏生态环境的实例,而退耕还湖是改善环境的最佳做法,有利于保护水生生物,D符合题意。【点睛】掌握人类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是解题的关键。2、C【解析】简单反射是指人生来就有的先天性反射,是一种比较低级的神经活动,由脊髓参与即可完成,膝跳反射、眨眼反射、缩手反射、婴儿的吮吸、排尿反射等都属于简单反射。3、B【解析】绿色植物不断地进行着光合作用,消耗着大气中的二氧化碳,产生的氧又以气体形式进入大气,这样就使的生物圈中空气中氧气和二氧化碳的浓度处于相对的平衡状态,简称碳氧平衡。所以,如果大量砍伐森林,植物的光合作用减弱,吸收的二氧化碳减少,释放的氧气减少,致使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增多,氧气减少,使得碳氧失去平衡,从而影响人类的生活。4、B【解析】
动脉出血的特点,颜色鲜红,血流较快,常呈喷射状;静脉出血的特点是静脉血色暗红,血流较缓;毛细血管出血,血液缓慢渗出。【详解】动脉是把血液从心脏送往全身各处,血液流动方向是心脏→动脉;静脉是把全身各处的血液送回心脏的血管,静脉的血液流动的方向是静脉→心脏。因此,大静脉受伤出血时,正确的急救方法是采用指压法(或止血带)远心端止血;动脉出血在近心端止血;毛细血管出血可以自然止血,也可以用干净纱布包扎伤口。某人因外伤大量出血,血色暗红,血流较缓。因此判断是静脉出血。故应首先采用指压法(或止血带)远心端止血,同时紧急拨打120送医院。
故选:B。【点睛】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熟记动脉、静脉血液流动的特点和止血的方法。5、D【解析】用显微镜观察小鱼尾鳍时,判断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的依据是:从主干流向分支的血管是动脉,由分支汇集而成的血管是静脉,毛细血管是连通于最小动脉和最小静脉之间的血管。其中毛细血管的特点是:管腔最细,只允许红细胞单行通过,管壁最薄,只有一层上皮细胞构成,血流速度最慢。图中①从主干流向分支的血管是动脉,②是只允许红细胞单行通过的毛细血管,③是由分支汇集而成的静脉血管。故D正确。
点睛:判断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的依据是:从主干流向分支的血管是动脉,由分支汇集而成的血管是静脉,毛细血管是连通于最小动脉和最小静脉之间的血管。6、D【解析】
人类和类人猿的关系最近,是近亲,它们有共同的原始祖先是森林古猿。【详解】在距今1200多万年前,森林古猿广泛分布于非、亚、欧地区,尤其是非洲的热带丛林,森林古猿的一支生活在森林中,以树栖生活为主,进化为现代类人猿;另一支却由于环境的改变慢慢的来到地面生活,进化成了人类。可见人类和类人猿的关系最近,是近亲,它们有共同的原始祖先是森林古猿。故选D。【点睛】此题考查了现代类人猿和人类的共同祖先。明确人类的起源和进化过程是解决此题的关键。7、C【解析】
胰岛素是由胰岛分泌的。它的主要作用是调节糖的代谢,具体说,它能促进血糖合成糖元,加速血糖分解,从而降低血糖浓度。【详解】人体内胰岛素分泌不足时,血糖合成糖元和血糖分解的作用就会减弱,结果会导致血糖浓度升高而超过正常值,一部分血糖就会随尿排出体外,形成糖尿。糖尿是糖尿病的特征之一。对患糖尿病的人,可以用注射胰岛素制剂来治疗。故选:C。【点睛】要注意:胰岛素制剂是蛋白质只能注射,不能口服。8、C【解析】分析:考查食物中的营养物质。详解:蛋白质是构建人体的重要原料,青少年正处于生长发育的高峰期,需要多摄入含蛋白质的食物,瘦肉、鱼、豆制品、奶制品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面包和汉堡中主要含有糖类,土豆和番茄、苹果中含有较多的维生素和无机盐,辣条中含有较多的防腐剂、调料等,属于“垃圾食品”,应少吃。故选C符合题意。点睛:了解蛋白质在食物中的来源是解题的关键。9、A【解析】移植到人体内的植入器官相当于抗原,人体的免疫系统,会识别出非己成分,从而产生排斥反应,产生相应的抗体,来杀死或抑制异体器官的成活。因此移植他人的器官时,需要进行抗免疫治疗,否则移植不会成功,A正确。10、C【解析】
尿的形成包括: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的过滤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详解】当血液流经肾小球的和肾小囊内壁时,除大分子的蛋白质和血细胞不能被过滤外,血浆中的一部分水、无机盐、葡萄糖和尿素等物质都可以过滤到肾小囊腔中形成原尿;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原尿中大部分的水、全部的葡萄糖、部分无机盐被肾小管外包绕的毛细血管重新吸收回血液,而剩下的水、尿素和无机盐等就形成了尿液,据以上知识判断:正常的尿液中不会有蛋白质和红细胞,若出现了,可能是肾小球有炎症,细胞膜通透性增强使本来不能过滤的红细胞、蛋白质被过滤到原尿内,肾小管主要是对原尿中大部分的水、全部的葡萄糖、部分无机盐进行重吸收,则红细胞、蛋白质这些大分子物质将还留着尿液中,因此尿液出现了红细胞、蛋白质等,故A、B、D不符合题意,C正确。【点睛】一般出现蛋白尿,血尿时,说明病变部位可能是肾小球。11、C【解析】
(1)肺循环的路线是: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肺静脉→左心房,血液流经肺部毛细血管时,与肺泡进行气体交换,血液中的二氧化碳进入肺泡,肺泡中的氧进入血液。这样血液由含氧少的静脉血变成含氧丰富的动脉血;(2)一般来说,血液在血管内的流动方向是动脉→毛细血管→静脉;根据图示中的血流方向可判定:A是动脉血管,B是毛细血管,C是静脉血管;(3)心脏中有防止血液倒流的瓣膜,同侧的心室和心房之间有房室瓣,心室与动脉之间有动脉瓣;(4)小肠是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据此解答。【详解】A、如果B为肺部的毛细血管,A是肺动脉,流静脉血,C是肺静脉,C内流动脉血,错误。B、肾小球的一端连着入球小动脉,另一端是出球小动脉,入球小动脉、肾小球、出球小动脉里流的都是动脉血。因此B结构可能是肾小球,若A、C都流着动脉血,则B也可能是心脏(如肺静脉→左心房→左心室→主动脉,肺静脉和主动脉内流动的都是动脉血),错误。C、心脏中有防止血液倒流的瓣膜,同侧的心室和心房之间有房室瓣,保证血液从心房流向心室;心室与动脉之间有动脉瓣,保证血液从心室流向动脉.所以,心脏中的血液流动的方向是:心房→心室→动脉.所以若A为肺静脉,C为主动脉,则B为心脏,心脏中有防止血液倒流的瓣膜,正确。D、若B表示小肠,经过小肠后的血液含氧少,养料多,错误。12、D【解析】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排泄的三种途径,这部分是重点,注意掌握。【详解】排泄是指人体内细胞代谢的终产物如水、无机盐、尿素、二氧化碳等排出体外的过程。排泄的途径有三条:一、二氧化碳和少量的水以气体的形式通过呼吸系统排出;二、水、无机盐、尿素等废物以尿的形式通过泌尿系统排出;三、水、无机盐和尿素以汗的形式通过皮肤排出.粪便的排出属于排遗,不属于排泄。故选D。13、C【解析】
消化系统包括消化道和消化腺,消化道有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和肛门,消化腺包括唾液腺、胃腺、肠腺、胰腺和肝脏。【详解】小肠是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场所,这是与小肠的结构特点相适应的:小肠长约5~6m,小肠内具有肠液、胰液和胆汁等多种消化液;小肠内壁有环形皱襞,皱襞上有小肠绒毛,增大了消化和吸收的面积;小肠绒毛内有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绒毛壁、毛细血管壁、毛细淋巴管壁都是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的,有利于营养物质被吸收进入小肠内壁的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中。故选:C。【点睛】解题的关键是掌握消化系统的组成和功能。14、C【解析】
在人类发展和进化中的重大事件有:直立行走--制造和使用工具--大脑进一步发达--语言的产生。直立行走是进化发展的基础。【详解】人类和现代类人猿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现代类人猿包括:大猩猩、黑猩猩、长臂猿和猩猩。在人类发展和进化中的重大事件有:直立行走--制造和使用工具--大脑进一步发达--语言的产生。直立行走是进化发展的基础,直立行走是人类脱离森里束缚,开拓新家园的标志,是使用工具制造工具的基础。故选:C。【点睛】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直立行走是进化发展的基础。15、D【解析】
吸气时,肋间外肌收缩,肋骨上提,胸骨向上、向外移动,使胸廓的前后径和左右径都增大;同时,膈肌收缩,膈顶部下降,使胸廓的上下径增大。这时,胸廓扩大,肺随着扩张,肺的容积增大,肺内气压下降,外界空气就通过呼吸道进入肺,完成吸气动作。呼气时,肋间外肌舒张,肋骨因重力作用而下降,胸骨向下、向内移动,使胸廓的前后径和左右径都缩小:同时,膈肌舒张,厢顶部回升,使胸廓的上下径缩小。这时,胸廓缩小,肺跟着回缩,肺的容积缩小,肺内气压升高,迫使肺泡内的部分气体通过呼吸道排到体外,完成呼气动作。【详解】肺的通气,它是通过呼吸运动实现的,呼吸运动是由呼吸肌的收缩和舒张引起的,若水超过胸部,胸廓会由于水的挤压而向内收缩,导致胸腔容积减小,肺内气压增大,外界空气不易进入,造成吸气困难.【点睛】本题考查呼吸运动。16、B【解析】试题分析:酸雨是由于人类大量使用含硫量高的煤、石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燃烧后产生的含有二氧化硫等的气体,在大气中经过复杂的化学反应后,形成硫酸或硝酸气溶胶,或为云、雨、雪、雾捕捉吸收,降到地面成为酸雨。考点:酸雨对生物的影响及其防治。17、A【解析】
二氧化碳和石灰水(氢氧化钙)反应,生成了微溶于水的碳酸钙,因而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详解】人体吸进气体和呼出气体成分含量比较表:二氧化碳遇石灰水变浑浊,是二氧化碳的特性,向澄清的石灰水中吹气,结果石灰水变浑浊,这说明人呼出气体中含有较多的二氧化碳,A正确;一氧化碳会使人中毒,氮气、氧气等都不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B、C、D错误。【点睛】掌握肺与外界气体的交换过程是本题解题关键。18、D【解析】试题分析:对病人用过的物品严格消毒,属于切断传播途径,不属于控制传染源,A不合题意;禁止病人亲属到医院探望,属于保护易感人群,不属于控制传染源,B不合题意;对病人的排出物进行消毒,属于切断传播途径,不属于控制传染源,C不合题意;病人属于传染源,所以禁止病人随意离开病房是控制传染源,D符合题意。考点:传染病的预防措施。19、D【解析】
在形成尿液的过程中,经过肾小球和肾小囊壁的滤过作用,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不能进入肾小囊腔中,而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全部葡萄糖、大部分水和部分无机盐被重新吸收。因此,血浆、原尿、尿液的成分对比如下:【详解】尿的形成要经过肾小球和肾小囊壁的滤过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除了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外,其他的如水、无机盐、尿素、葡萄糖会滤过到肾小囊腔形成原尿;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其中大部分水、部分无机盐和全部的葡萄糖被重新吸收回血液,而剩下的如尿素、一部分无机盐和水构成了尿液的成分。综上所述,一个健康人的尿液中不可能出现血细胞,如果尿液中出现血细胞应该是肾小球的滤过出现了问题,是由肾小球的通透性增强导致的,可能患了肾小球炎。【点睛】理解掌握肾小球和肾小囊壁的滤过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是解答此题的关键。20、A【解析】试题分析:在心脏的四个腔中,右心房与上下腔静脉相连,血管内流动的是静脉血,右心室与肺动脉相连,血管内流静脉血,左心房与肺静脉连接,血管内流动脉血,右心室与主动脉相连,血管内流动的是动脉血,由此可判断甲血管是肺静脉,乙血管是肺动脉,故选A考点定位:心脏的结构。21、C【解析】水果、蔬菜主要为人体提供维生素、水和无机盐等营养,A不符合题意;
蛋白质主要从瘦肉、鱼、奶、蛋、豆类和谷类等食物中获得;而粮谷类食物中含的淀粉比较多,B不符合题意;
从图形可知,肥胖患者的饮食中粮谷类和肉类的摄入量较正常人偏多。各占44%和15%,粮谷类含较多的淀粉,在体内转化成糖,肉类含较多的脂肪,多吃易导致肥胖。因此,肥胖患者应减少粮类谷及肉类的摄入量,C符合题意;
人体需要的水果蔬菜和粮谷类的量是不一样的,在同一层面,不能单纯比较,D不符合题意。22、A【解析】
试题分析:尿液的形成主要有两个过程:血液流经肾小球时经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的过滤作用形成原尿,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发生了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形成尿液.血液流经肾小球时血液中的成分除大分子蛋白质和血细胞外的水、无机盐、葡萄糖、尿素和尿酸等物质经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过滤到肾小囊腔中形成原尿.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发生了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原尿中的全部的葡萄糖、大部分水、部分无机盐被肾小管重新吸收又回到了血液循环系统,剩余的水、无机盐、尿素和尿酸等在肾小管末端形成尿液。
【详解】尿液中含有较多的蛋白质和血细胞,说明可能是肾小球的滤过作用发生了病变,通透性增大.蛋白质和血细胞进入了原尿。而肾小管又不重吸收蛋白质和血细胞,故在尿液中发现含有较多的蛋白质和血细胞。故选:A.【点睛】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肾小球不能过滤大分子的蛋白质和血细胞23、C【解析】因为静脉的管壁薄,血流速度慢,所以抽血时,针刺入的血管是静脉。24、A【解析】
无机盐和维生素对人体很重要,如果缺乏,也会引起相应的病症。【详解】人体一旦缺乏维生素,就会影响正常的生长和发育,还会引起疾病,如图:无机盐对人体也很重要,如果缺乏,也会引起相应的病症,如缺铁会造成缺铁性贫血;缺乏含钙的无机盐,儿童会造成佝偻病;缺乏含碘的无机盐,会造成地方性甲状腺肿。因此,人体缺少维生素A会患夜盲症,缺铁会造成缺铁性贫血,A正确。【点睛】此题考查了维生素和无机盐的缺乏症.这部分内容是中考的热点,注意比较记忆。25、D【解析】
(1)每个肾脏由约100万个肾单位构成,肾单位是肾脏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肾单位包括肾小体和肾小管。肾小体包括呈球状的肾小球和呈囊状包绕在肾小球外面的肾小囊,囊腔与肾小管相通。(2)尿的形成要经过肾小球的滤过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两个连续的过程。【详解】肾小球的结构类似滤过器,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除血细胞和分子较大的蛋白质以外,其余一切水溶性物质都可以通过滤过屏障进入肾小囊腔,形成原尿。当肾小球发生病变时,肾小球的通透性会增加,原来不能滤过的红细胞和蛋白质被滤过;而肾小管对这些物质没有重吸收能力,因而在尿液中出现红细胞、蛋白质。所以小李发现自己的小便发红,去医院验尿发现其中有红细胞、蛋白质等,据此推断小李病变的部位可能是肾小球。故选:D。【点睛】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尿液的形成过程。26、(1)肾小体大分的蛋白质(2)尿素(3)扩散肺泡周围毛细血管→肺静脉→左心房→左心室→主动脉→各级动脉→组织内毛细血管(4)二氧化碳血浆【解析】试题分析:(1)(2)肾脏是泌尿系统的主要器官,由肾小体和[②]肾小管两个部分,肾小体由[①]肾小球和肾小囊组成。血液由A肾动脉流入[①]时,血液中的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外,其余的可以滤过到肾小囊中形成原尿,原尿经过[②]肾小管的重吸收,剩下的液体形成尿液,全部的葡萄糖、大部的水和部分无机盐重新回到血液中,尿素等代谢废物排出体外。因此,(1)图中方框标出的结构称为肾小体。经=1\*GB3①过程后,血浆成分中不会减少的是大分子的蛋白质。(2)经过=1\*GB3①=2\*GB3②过程后,血液中对人体有害的代谢废物尿素等基本被清除。(3)(4)血液流到肾小管周围的毛细血管将血液中的氧气扩散进入组织细胞,同时将二氧化碳扩散进入血液,结果是动脉血变成静脉血。血液从肺泡处的气体交换,再将血液从心脏到肾小管周的毛细血管处的物质交换,经过肺循环和体循环的过程。肺泡内气体交换的结果是由静脉血变成动脉血,体循环交换的结果是由动脉血变成静脉血,A处流的是动脉血,B处流的是静脉血,这样B比A是显著增辊的物质是二氧化碳,氧气减少,二氧化碳主在通过血浆中进行运输,氧气主要与血红蛋白输送。因此,(3)=2\*GB3②过程消耗的氧气是通过扩散作用从血液进入组织细胞的,请按顺序写出肺泡内氧气到达该组织细胞所经过的主要血管及心脏腔室的名称肺泡周围毛细血管→肺静脉→左心房→左心室→主动脉→各级动脉→组织内毛细血管。B比A中显著增多的物质是二氧化碳,该物质主要由血液中的血浆运输。【考点定位】本题考查尿的形成,血液循环的途径,难度中上,属于掌握的层次要求。27、胸腔心室肺循环动脉【解析】
血液循环系统由血液、血管和心脏组成,具有运输氧和二氧化碳、营养物质和代谢废物以及激素的功能。图片表示血液循环的示意图,其中甲表示动脉,乙表示静脉;A代表器官;箭头表示血液的流动方向。【详解】(1)人类的心脏位于胸腔中部偏左下方,心脏的作用是推动血液流动,向器官、组织提供充足的血流量,以供应氧和各种营养物质,并带走代谢的终产物,使细胞维持正常的代谢和功能。(2)心房与心室之间、心室与动脉之间都具有能开闭的瓣膜,这些瓣膜只能朝一个方向开,能够防止血液倒流,其中心房与心室之间的瓣膜(房室瓣)保证血液流向心室,心室与动脉之间的瓣膜(动脉瓣)保证血液流向动脉。因此血液只能从心房→心室→动脉,而不会倒流。(3)若A代表肺,则血液从右心室进入肺动脉,经过肺部毛细血管网,再经肺静脉回流到左心房,这一循环被称为肺循环。血液流经肺部的毛细血管网时,血液中的二氧化碳进入肺泡,肺泡中的氧气进入血液,与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结合,这样血液就由含氧较少、颜色暗红的静脉血,变成了含氧丰富、颜色鲜红的动脉血,因此乙血管(肺静脉)内流的是动脉血。【点睛】本题的重点是血液循环系统及其途径。28、晶状体过度变凸或眼球前后径过长凹透镜1晶状体3瞳孔1鼓膜3耳蜗①→②→⑤→⑥→⑦反射传导【解析】
(1)眼球由眼球壁和内容物组成,眼球壁包括外膜、中膜和内膜,外膜由无色透明的角膜和白色坚韧的巩膜组成;中膜由虹膜、睫状体和脉络膜组成;内膜是含有感光细胞的视网膜;内容物由房水、晶状体、玻璃体组成。图一中的5是睫状体、2是虹膜、3是瞳孔、1是晶状体、4是角膜、10是脉络膜、7是视网膜、9是视神经、6是玻璃体。(2)图二中1是鼓膜,2是听小骨,3耳蜗,4听神经。(3)图三反射弧包括①感受器、②传入神经、③上行传导束、④下行传导束、⑤神经中抠、⑥传出神经、⑦效应器五部分。【详解】(1)长时间的近距离作业,如读书、写字、看电视、玩游戏机等,使眼睛长时间的调节紧张,头部前倾,眼球内不断的充血,眼内压相应的增高,以及眼外肌的紧张和压迫眼球,或者因调节时牵引涡状静脉,妨碍了血液的流通,使巩膜的抵抗力减弱,导致晶状体过度变凸,不能恢复成原状;严重时使眼球的前后径过长,使远处物体反射来的光线形成的物像,落在视网膜(眼球壁的最内层)的前方,因此不能看清远处的物体,形成近视,需要佩戴凹透镜进行矫正。(2)在眼球的结构中,图中1晶状体透明、有弹性,相当于照相机的镜头。睫状体内有平滑肌,通过平滑肌的收缩和舒张来调节晶状体的曲度,从而使眼睛能够看清远近不同的物体。当看到有物体由远及近而来,它的曲度变化是由小变大。(3)图示中虹膜中央有3瞳孔,瞳孔的大小可以调节,能够控制进入眼球内的光线。光线强,瞳孔变小;光线弱,瞳孔变大。刚进电影院时眼前一片黑,什么都看不到,片刻后才逐渐看见周围物体,发生这种变化的原因是眼球的3瞳孔变大的缘故。(4)在听觉的形成过程中,首先接受声波刺激的是鼓膜,在声波的撞击下,引起鼓膜的振动;然后经过中耳的三块听小骨将振动传到3耳蜗内的听觉感受器,听觉感受器发出神经冲动,神经冲动沿听神经传导到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然后形成了听觉。(5)反射弧中神经冲动传导的路线: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缩手反射神经冲动传导的途径是:①→②→⑤→⑥→⑦,此人手缩回来以后,感觉到被刺了一下,说明脊髓具有反射作用,而疼觉的形成必须有大脑皮层的躯体感觉中枢的参与才能形成,说明脊髓具有传导的作用。【点睛】正确识图是做好该题的关键。29、丙烯酰胺对动物生殖系统有损害吗?属于青春C可回收生物圈【解析】
(1)吃零食有多种危害,零食中含有多种严重损伤学生身体健康的有害物质。
(2)对照实验应遵循变量唯一的原则。【详解】(1)该实验的目的是探究丙烯酰胺对动物生殖系统的损害。所以,提出的问题是:丙烯酰胺对动物生殖系统有损害吗?
(2)对照实验是指除控制变量不同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实验过程中,称取不同剂量的丙烯酰胺,每种剂量均各称取5份。给几只大鼠分别用不同剂量的丙烯酰胺各染毒5天。形成对照实验,变量是不同剂量的丙烯酰胺。
(3)①初中生正处于人生生长发育阶段的青春期,是一个身体和智力发育的黄金时期,应注意科学饮食,合理营养,少吃零食。
②油炸食品、冷饮、甜食、麻辣类食品等含有多种严重损伤学生身体健康的有害物质。大部分油炸、烤制食品,含有高浓度的丙烯酰胺,俗称丙毒,能使一些动物及人中枢神经系统失调,产生脑出血症状,致癌危害性明显增加,诱导动物遗传突变等。干吃方便面属于油炸食品,不宜多吃。故选C。
③吃零食不仅危害身体,还让一些同学养成了乱扔垃圾的坏习惯,破坏生态环境。零食包装塑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行政管理经济法突击复习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市政工程考试的行业案例试题及答案
- 工程经济问题解决方案试题及答案
- 2025年经济法试题及答案大汇编
- 2024年枣庄滕州市中小学招聘教师笔试真题
- 2024年陇南市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才引进笔试真题
- 2025年项目复盘与反思试题及答案
- 2024年防城港市市级机关公开选调考试真题
- 2025电脑采购合同协议范本模板
- 工程经济企业管理研究试题及答案
- 江西新定额2017土建定额说明及解释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十八项电网重大反事故措施(修订版)-2018版(word文档良心出品)
- 2019年重庆江津小升初数学真题及答案
- 《菱形的判定》教学设计(共3页)
- 部编版三下语文《宇宙的另一边》教学课件PPT
- 电缆井工程量计算
- 《工程勘察设计收费管理规定》计价格200210号文
- 育种学 第6章杂交育种
- 附件一∶ 教育部专家实地评估案头必备材料
- 火灾扑救记录表
- 钢芯铝绞线参数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