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5届七下生物期末模拟试卷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1.血液在心脏和血管中循环流动。在体循环和肺循环中,血液流动的共同规律是()A.心房→静脉→毛细血管→动脉→心房B.心房→动脉→毛细血管→静脉→心室C.心室→静脉→毛细血管→动脉→心房D.心室→动脉→毛细血管→静脉→心房2.3月14日是物理学家霍金因运动神经元疾病(简称渐冻症)去世一周年。运动神经元负责将大脑和脊髓发出的信息传到肌肉和内分泌腺,支配效应器活动。医生用小锤叩击患者膝盖下方的韧带时,他A.有感觉,不发生膝跳反射B.没感觉,发生膝跳反射C.有感觉,发生膝跳反射D.没感觉,不发生膝跳反射3.如图为人体内某结构中的血流情况模式图,A、C代表血管,箭头代表血流方向,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若B为小肠,与A相比,C中的氧气含量减少B.若A、C都流动脉血,则B代表的可能是肾小球C.若B为身体下肢的毛细血管网,则C最终可能为上腔静脉D.若A为上腔静脉,C为肺动脉,则B中有防止血液倒流的瓣膜4.在紧急情况下,可以少量接受A型或B型血,该受血者的血型是()A.A型 B.B型 C.O型 D.AB型5.图甲是“观察小鱼尾鳍内的血液流动”实验图,图乙是在显微镜的低倍镜下观察到的血液流动图像,图中箭头表示血液流动的方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湿纱布的作用是维持鱼的体温B.①是毛细血管C.③是小静脉D.实验结束后应将小鱼放入废物缸内6.如图是血液流经某器官的示意图,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b表示心脏,则c血管里流的是静脉血 B.b表示肺,则c血管里流动的是动脉血C.b表示小肠,则c血管里流动的是动脉血 D.b表示肾小球,则c血管里流的是静脉血7.某球迷在观看世界兵乓球赛,每次中国队得球,都因兴奋而面红耳赤、心跳加快,关于这种现象的产生合理解释的是()A.神经调节的结果 B.激素调节的结果C.激素调节控制下神经调节的结果 D.神经调节控制下激素调节的结果8.每年的4-6月份都是手足口病的高发期。手足口病是一种传染病,多发生于婴幼儿,常伴有发烧、皮疹等症状、其病毒可通过接触传播和空气(飞沫)传播。下列预防措施属于切断传播途径的是A.及时给儿童接种手足口病疫苗 B.经常引导儿童锻炼身体C.及时对病人使用过的衣服和被褥进行消毒 D.对手足口病患者及时进行治疗9.血浓于水,情深于海。在玉树地震中,林晓同学不幸被建筑物压伤,失血过多,急需输血。经化验,她的血型是A型。很多富有爱心的人主动要求为林晓献血。下面最适合输给林晓的血型是()A.A型 B.B型C.A型或O型 D.AB型10.“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现这一绿色发展目标的措施之一是A.乱砍乱伐B.随意排放C.乱捕滥杀D.植树造林11.我们食用的大米、花生油、绿豆芽分别来自于种子的①胚乳②子叶③胚轴④胚根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③①②12.正常人的原尿与血液相比,主要区别是原尿中不含有()A.尿素和尿酸B.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C.血细胞和葡萄糖D.血细胞、尿素和尿酸13.如果长期使用耳机可能会损伤对声波敏感的细胞,导致听力下降,而这些细胞位于()A.鼓膜 B.咽鼓管 C.半规管 D.耳蜗14.被子植物与裸子植物比较,主要的区别是裸子植物的A.种子裸露,没有果皮包被 B.种子外面有果皮包被C.没有子房 D.子房内没有胚珠15.淀粉、脂肪、蛋白质在消化道内开始消化的部位依次是A.口腔、胃、小肠 B.口腔、小肠、胃C.胃、小肠、口腔 D.胃、口腔、小肠16.下列关于无机盐的叙述,错误的是()A.铁是合成血红蛋白不可缺少的成分B.细胞中的无机盐大多数以化合物的形式存在C.植物缺Mg2+会影响光合作用D.食盐中加碘可预防地方性甲状腺肿17.下列疾病属于传染病的是A.近视 B.心脏病 C.沙眼 D.龋齿18.如图表示某成年人血浆、原尿和尿液的部分组成成分的含量,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液体种类部分成分含量(克/100毫升)葡萄糖尿素蛋白质X0.100.030.03Y0.001.800.00Z0.100.038.00A.X为原尿,Z为血浆B.X取自肾小管末端C.若Y中检测出血细胞,则肾小球发生病变D.Y中不含葡萄糖,是因为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19.下列关于血液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血液中含氧浓度高,血液的颜色就呈现鲜红色B.血液中氧气主要被血红蛋白携带着运输C.血液中二氧化碳主要在血浆中运输D.人体动脉内流的血就叫动脉血20.硬币上有许多细菌,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在探究硬币上是否有细菌的实验中,将硬币在细菌培养基表面轻轻按一下,这一做法在培养细菌的一般方法中叫A.做标记 B.配制培养基 C.接种 D.培养21.随着抗生素的大量使用,细菌的抗药性问题日益严重。科学家尝试使用噬菌体来消灭细菌,获得了一定的疗效。下列关于细菌和噬菌体说法正确的是()A.细菌是一种原生生物B.细菌和噬菌体间是捕食关系C.噬菌体比细菌结构复杂D.噬菌体必须在活菌内寄生22.人喝醉了酒,走路摇晃,站立不稳,这是由于哪一结构受到了酒精的麻痹(
)A.大脑 B.小脑 C.脑干 D.脊髓23.俗话说“食不言,寝不语”,下列有关“食不言”的解释正确的是()A.说话需要力气,不利于保养身体 B.避免食物由咽、喉进入气管C.有利于保护声带 D.避免流经消化器官的血量减少,影响消化24.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下图所示各项中,不参与组成人体的细胞是A.A B.B C.C D.D25.小军沉迷于玩手机微信和电子游戏,不仅学习成绩明显下滑,还致其眼球的某个结构曲度过大且难以恢复而形成近视。这一结构是图示中的A.① B.② C.③ D.④26.下列活动不属于排泄的是()A.呼出二氧化碳 B.排出汗液 C.排出粪便 D.排出尿液27.下列属于人类特有的条件反射的是()A.听人家讲杨梅分泌唾液 B.看杨梅分泌唾液C.吃杨梅分泌唾液 D.三者都是28.恢复、重建和改建生态环境的重大而有效的措施的是(
)A.抑制人类的各种生产和生活活动 B.加强法制管理和科学管理C.进行生态环境质量监测 D.建立自然保护区和实施大型生态工程29.在我国西部大开发的战略中,“保护天然林”和“退耕还林”是两项重要内容,采取这两项措施的首要任务是()A.开展生态旅游 B.发展畜牧业C.增加木材产量 D.改善生态环境30.李明的妈妈响应计划生育政策做了输卵管结扎手术,则下列哪项是正确的()①能排卵细胞②有月经③能产生雌性激素④不排卵⑤无月经⑥不产生雌性激素A.①②③ B.④⑤⑥ C.②③④ D.①④⑥31.有氧运动中大量氧气最终在中被利用。()A.鼻B.咽C.组织细胞D.气管32.某人已25岁,智力正常,但身高只有102厘米。病因是A.幼年时生长激素分泌不足B.幼年时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C.成年时生长激素分泌不足D.成年时生长激素分泌过多33.检测食物中是否含有蛋白质,可选的试剂是()A.碘液 B.双缩脲试剂C.石灰水 D.加碘的淀粉溶液34.请结合眼球的结构示意图,指出下列叙述中的错误(
)A.结构1病变或损伤可通过移植而使病人重见光明
B.若结构2过度变凸,则不易看清近处物体C.结构4能将物像刺激转变为神经冲动D.结构2在成像过程中相当于凸透镜35.食用下列哪种食物易引发食品安全()A.发芽的马铃薯 B.新鲜的水果
C.在保质期内的袋装食品 D.检验合格的猪肉36.如图是人体心脏及所连血管的解剖图。据图回答:(1)心脏壁最厚的腔是_______,与它相连的血管是_________。(填标号或结构名称都可)(2)[3]是_____,管内流动的是_______血。(3)肺循环的起点是________;终点是________(填标号或结构名称都可)(4)瓣膜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有一类特殊的蛋白质致使⑤中液体呈红色。为了预防体内缺乏该种蛋白质,在设计菜谱时要搭配一定量的含蛋白质和________的食物37.下图表示人耳和脑的联系示意图,请据图分析回答。(1)百米比赛时,听到发令枪响,运动员快速向终点奔去,该项运动是在_____的调节下完成的,感受器是[⑤]_____。(2)飞机降落时,要求乘客咀嚼食物,其目的是为了使[⑥]_____张开,保持[⑧]_____两侧的气压平衡。38.阅读有关炭疽病的材料,回答下列问题:炭蛆病是由炭疽杆菌引起的一种传染病,牛、马、羊等草食牲畜最易得此病,人类炭疽病是由于接触病畜的皮毛、吸入带病菌(芽孢型)尘埃,或进食未煮熟的病畜肉类而感染。主要症状为高热、黏膜紫黑、呼吸困难等,常常来不及医治而死.以皮肤炭疽最为常见。法国著名科学家巴斯德对炭疽病进行过深入研宄,发明了制造疫苗的方法和预防接种,从而使免疫学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1)这种病的病原体是___________。经物理、化学方法处理后,病原体毒性降低,它不具备感染性,经注射、口服、鼻吸等方法进入健畜体内,使健畜体内产生相应的___________,从而获得免疫,这种免疫类型属于___________。(2)带菌的牛、羊等对健康人来说是___________,健康人可以称为___________,病畜尸体烧毁或深埋属传染病预防措施中的___________。(3)按传播途径分,炭疽病是一种___________传染病。39.请分析下列资料,回答相关问题:2017年春节刚过,一股弥漫着禽流感的信息扑面而来,据权威机构发布:1月份全国感染H7N9的人数达到192人,79人死亡。5月19日,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也确认一例H7N9禽流感病例。H7N9禽流感是通过接触禽类而导致人感染,因此,禽流感成为蛋鸡养殖业的克星,养鸡市场迎来一片哀嚎。对于预防H7N9禽流感专家提出以下建议:①对患者进行隔离治疗;②勤洗手,注意个人卫生;③公共场所注意通风透气,喷洒消毒药水;④经常锻炼身体,提高自身身体素质等。(1)H7N9禽流感病毒是引起该传染病的______。(2)从传染病流行的基本环节来看,患禽流感的人属于______。(3)上述专家提出的建议中,属于切断传播途径的是______(填序号),属于保护易感者的是______(填序号)。(4)我国科学家已经成功研制出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毒疫苗株。从免疫的角度看,接种的疫苗属于______,可刺激人体的免疫系统产生相应抗体,从而提高对该传染病的抵抗力。接种疫苗获得的免疫属于______免疫。40.分析资料,回答下列问题。中国营养学会将我国成年人钙供给量定为0.8克/天,处于生长发育旺盛阶段的青少年对钙的需求量更高,但我国绝大多数人远未达到这个标准。据调查显示,我国95%的儿童存在不同程度的缺钙,北京、上海、内蒙古地区小学生钙的摄入量分别只有标准量的33%、55%和69%。可见,我国儿童缺钙的现象比较普遍。也比较严重。(1)在人体消化道中吸收钙的主要场所是_____,钙被吸收后进入_____。(2)豆腐的主要营养成分是______,参与它消化的消化器官有______,它消化后的最终产物是_____;馒头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它的消化是从______开始的,它消化后的最终产物是_____。(3)儿童缺钙易患_______,对于缺钙儿童在服用钙片的同时,还要加服_______。(4)表为王刚同学某日的食谱。他这日摄入钙的总量为_____克。据表中数据分析。他若表现出缺钙症状,直接原因最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教育部号召大力开展“豆奶工程”。从营养学的角度分析。这项工程的主要意义是为人体补充___________和____。
参考答案1、D【解析】
(1)体循环的路线是:左心室→主动脉→各级动脉→身体各部分的毛细血管网→各级静脉→上、下腔静脉→右心房,血液由含氧丰富的动脉血变成含氧少的静脉血。(2)肺循环的路线是: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肺静脉→左心房,血液由含氧少的静脉血变成含氧丰富的动脉血。【详解】血液循环途径如图所示:从血液循环途径图中看出,体循环和肺循环的共同规律是心室→动脉→毛细血管网→静脉→心房。【点睛】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血液循环的途径以及会利用血液循环图来分析解答问题。2、A【解析】
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图中的1是感受器,2是传入神经,3是神经中枢,4是传出神经,5是效应器。【详解】霍金因患肌肉萎缩性侧索硬化症(ALS),禁锢在轮椅上达50年之久。ALS俗称“渐冻人症”,是一种运动神经元(负责将大脑和脊髓发出的信息传到肌肉和内分泌腺,支配效应器活动的神经元)疾病。可见反射弧中4传出神经(运动神经)受伤。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必须通过反射弧来完成,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缺少任何一个环节反射活动都不能完成,在反射弧中,神经冲动的传导过程是:感受器接受刺激并产生神经冲动,然后神经冲动由传入神经传导神经中枢,神经中枢位于脊髓中央的灰质内(神经元细胞体集中的部位),能接受神经冲动,产生新的神经冲动(即做出指令),传出神经再将来自神经中枢的神经冲动传至效应器,最后由效应器接受神经冲动并作出相应的反应。据此可知,人体的传出神经受损,反射弧不完整,神经冲动就不能由传出神经传到效应器,效应器就无法做出反应,即反射活动不能进行。但是神经冲动仍然可以通过脊髓传到大脑的感觉中枢,产生感觉。故选A。【点睛】解题的关键是理解反射的概念,反射弧的组成和功能。3、C【解析】
(1)小肠是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
(2)入球小动脉、肾小球、出球小动脉里流的都是动脉血。
(3)体循环的循环途径为:左心室→主动脉→各级动脉→组织处毛细血管→各级静脉→上、下腔静脉→右心房。肺循环的循环途径为: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肺静脉→左心房。(4)心脏中有防止血液倒流的瓣膜,同侧的心室和心房之间有房室瓣,心室与动脉之间有动脉瓣。【详解】若B表示小肠,经过小肠后的血液含氧量减少,养料增多,A正确;肾小球的一端连着入球小动脉,另一端是出球小动脉,入球小动脉、肾小球、出球小动脉里流的都是动脉血。因此B结构可能是肾小球,B正确;若B为身体下部毛细血管网,则C可能为下腔静脉,最终流回右心房,C错误;心脏中有防止血液倒流的瓣膜,同侧的心室和心房之间有房室瓣,保证血液从心房流向心室;心室与动脉之间有动脉瓣,保证血液从心室流向动脉。所以,心脏中的血液流动的方向是:心房→心室→动脉。所以若A为上腔静脉,C为肺动脉,则B为心脏,心脏中有防止血液倒流的瓣膜,D正确。【点睛】解题的关键是掌握血液循环路线。4、D【解析】输血以输同型血为原则。但在紧急情况下,AB血型的人可以接受任何血型,O型血可以输给任何血型的人。但如果异血型者之间输血输得太快太多,输进来的凝集素来不及稀释,也可能引起凝集反应。因此,输血时应该以输入同型血为原则。异血型者之间输血,只有在紧急情况下,不得已才采用。据此可知,在紧急情况下,可以少量输入A型血或B型血的人,其血型一定是AB型。5、C【解析】用湿棉絮包裹在小鱼头部的鳃盖和躯干部,在实验观察过程中,应时常往棉絮上滴加清水,以保证小鱼能正常呼吸.用活鱼更有利于实验,可以看清血液流动情况.A错误;由分析可知:从主干流向分支的血管是①小动脉,B错误;由分支汇集而成的血管是③小静脉,C正确;实验后应将小鱼放回鱼缸,D错误。观察蛙蹼或小鱼尾鳍内血液流动现象。【名师点睛】用显微镜观察小鱼尾鳍时,判断小动脉、小静脉和毛细血管的依据是:从主干流向分支的血管是①小动脉,血液流动的速度最快;由分支汇集而成的血管是③小静脉,红细胞单行通过的是②毛细血管,连通与最小的动脉和静脉之间。6、B【解析】
体循环是指血液由左心室进入主动脉,各级动脉,流经组织处的毛细血管网,再由各级静脉、上下腔静脉流会右心房的循环;在体循环中,从左心室摄入主动脉的动脉血,流经组织处的毛细血管时,血液中的氧气进入组织细胞,组织细胞中的二氧化碳进入血液,这样动脉血就变成了静脉血。肺循环是指血液由右心室进入肺动脉,流经肺部的毛细血管网,再由肺静脉流会左心房的循环;在肺循环中,从右心室摄入肺动脉的静脉血,流经肺部毛细血管时,血液中的二氧化碳进入肺泡,肺泡中的氧进入血液,这样,静脉血就变成了动脉血。【详解】b表示心脏,则c血管看可能是主动脉或肺动脉,主动脉里流动脉血,肺动脉里流的是静脉血,故A不符合题意;b表示肺,则c血管是肺静脉,肺静脉里流的是含氧气丰富的动脉血,故B符合题意;b表示小肠,则c血管是小肠静脉,小肠静脉里流的是含营养物质较丰富的静脉血,故C不符合题意;b表示肾小球,则c血管是出球小动脉,出球小动脉里流的是动脉血,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血液循环,掌握血液循环途径及血液流经不同器官时血液成分的变化是解答的关键。7、D【解析】
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肾上腺素的作用。解答时可以从欢呼雀跃,并会面红耳赤、心跳加快、血压升高的原因方面来切入。【详解】当你情绪激动时,大脑皮层就会特别兴奋,并通过支配肾上腺的神经促使肾上腺分泌较多的肾上腺素等。这些激素能够促使心跳加快、血压升高,并且促使皮肤因血管扩张而显得面红耳赤。因此在神经系统的调节控制下,激素通过血液循环的运输,也参与调节人体的生命活动。因此球迷在观看世界兵乓球赛,每次中国队得球,都因兴奋而面红耳赤、心跳加快,关于这种现象的产生合理解释的是神经调节控制下激素调节的结果。【点睛】人体通过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来调节生命活动。神经调节起主导作用。8、C【解析】及时给儿童接种手足口病疫苗,属于保护易感人群,A错误;经常锻炼身体可以增强免疫力,属于保护易感人群B错误;及时对病人使用过的衣服和被褥进行消毒,属于切断传播途径,C正确;对手足口病患者及时进行治疗,属于控制传染源,D错误。9、A【解析】
如果异血型者之间输血输得太多,输进来的凝集素来不及稀释,也可能引起凝集反应。输血时应该以输入同型血为原则。异血型者之间的输血,只有在紧急情况下,不得已时才采用,据此解答。【详解】安全输血应以输同型血为原则。在没有同型血可输而且情况紧急时,任何血型的人都可以缓慢地输入少量的O型血;AB型血的人,除可输入少量O型血外,也可缓慢地输入少量的A型或B型血。但是,大量输血时,仍需实行同型输血,不然红细胞会发生凝集反应。最适合输给林晓的血型是A型。故选A。【点睛】解此题的关键是掌握安全输血应以输同型血为原则。10、D【解析】人类活动对生态的影响有两大方面:一是有利于或改善其它生物的生存环境;二是不利于或破坏其它生物的生存环境。从目前看,大多活动都是破坏性的,这种破坏又可分为两大类:一是直接破坏,如过度的砍伐、开垦、放牧、狩猎、捕捞等。二是间接地破坏,如:工业的排污、温室效应、臭氧层破坏、大气变暖、海平面上升等。“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现这一绿色发展目标的措施之一是植树造林,D正确。11、A【解析】
双子叶植物种子的营养物质储存在子叶中,单子叶植物种子的营养物质储存在胚乳中。【详解】大米是由水稻加工而成,而水稻属于单子叶植物,种子的营养物质储存在胚乳中;花生和绿豆都属于双子叶植物,营养物质储存在子叶中;胚是种子的主要部分,由胚芽、胚轴、胚根、子叶组成,绿豆芽是由种子的胚轴部分发育而成的,可见A正确。故选:A。【点睛】明确各种种子储存营养物质的结构是解题的关键。12、B【解析】
原尿与血液的不同点,可以从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的过滤作用和过滤特点方面来切入。【详解】血液流经肾小球时,血液中的成分除大分子蛋白质和血细胞外的水、无机盐、葡萄糖、尿素和尿酸等物质,经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过滤到肾小囊腔中形成原尿。因此正常人的原尿与血液相比较,原尿中不含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点睛】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熟知肾小球的过滤作用不能过滤的成分和能过滤的成分。13、D【解析】
听觉的形成过程大致是:外界的声波经过外耳道传到鼓膜,鼓膜的振动通过听小骨传到内耳,刺激了耳蜗内对声波敏感的感觉细胞,这些细胞就将声音信息通过听觉神经传给大脑的一定区域,人就产生了听觉。【详解】在位于中耳中,有许多对外界信息非常敏感的细胞,称为感觉细胞,这些感觉细胞位于耳蜗中,所以长期使用耳机可能会损伤对声波敏感的细胞,导致听力下降,主要就是会损坏位于耳蜗中的感觉细胞。【点睛】解决此题关键在于掌握好耳朵的各部分结构以及他们的功能。14、A【解析】根据种子外面有无果皮包被着,把种子植物分成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裸子植物的种子无果皮包被着,裸露,被子植物的种子外面有果皮包被着,能形成果实。可见,被子植物与裸子植物比较,主要的区别是裸子植物的种子裸露,没有果皮包被。故选A。15、B【解析】
淀粉在口腔中开始消化,部分淀粉在唾液淀粉酶的作用下转变成麦芽糖,在小肠处彻底消化为葡萄糖;蛋白质在胃内开始初步消化,最终在小肠内被消化为氨基酸;脂肪在小肠内开始消化,最终在小肠内被消化成甘油和脂肪酸。【详解】淀粉的消化从口腔开始,口腔中的唾液淀粉酶能够将部分淀粉分解为麦芽糖,当淀粉和麦芽糖进入小肠后,由于小肠中的胰液和肠液中含有消化糖类、脂肪和蛋白质的酶,淀粉等糖类物质在小肠内被彻底消化为葡萄糖;蛋白质的消化是从胃开始,当食物中的蛋白质进入胃以后,在胃液的作用下进行初步消化后进入小肠,小肠里的胰液和肠液含有消化糖类、脂肪和蛋白质的酶,在这些酶的作用下,蛋白质被彻底消化为氨基酸;脂肪的消化开始于小肠,小肠内的胰液和肠液中含有消化糖类、脂肪和蛋白质的酶,同时,肝脏分泌的胆汁也进入小肠,胆汁虽然不含消化酶,但胆汁对脂肪有乳化作用,使脂肪变成微小颗粒,增加了脂肪与消化酶的接触面积,有利于脂肪的消化,脂肪在这些消化液的作用下被彻底分解为甘油和脂肪酸。因此,淀粉、蛋白质、脂肪在消化道中开始化学消化的器官依次是口腔、胃、小肠。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的是淀粉、蛋白质和脂肪的消化过程,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掌握淀粉、蛋白质和脂肪三大营养物质的开始消化的部位。16、A【解析】考点:无机盐的主要存在形式和作用。分析:细胞内的无机盐主要以离子的形式存在,有些无机盐是细胞内某些复杂化合物的组成成分,如铁是血红蛋白的组成成分,镁是叶绿素的组成成分;许多无机盐对于维持细胞和生物体的生命活动具有重要作用,有的无机盐还参与维持细胞酸碱平衡和渗透压。碘是合成甲状腺激素的重要物质,体内长期缺碘就会影响甲状腺激素的合成和甲状腺的发育,就会得地方性甲状腺肿,即大脖子病。解答:A、铁是血红蛋白的组成成分,人体内缺铁会影响血红蛋白的合成引起缺铁性贫血,A正确;B、细胞中的无机盐主要以离子的形式存在,B错误;C、Mg2+是叶绿素的组成成分,缺Mg2+会影响植物叶绿素的合成进而影响植物的光合作用,C正确;D、食盐中加碘可预防地方性甲状腺肿,D正确。故选:B17、C【解析】试题分析:传染病是有病原体引起的,能够在人与人之间和人与动物之间传播的疾病,传染病一般有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这三个基本环节,并且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的特点,A、近视是由于用眼不正确,使眼球的前后径过长,晶状体的曲度过大,物像落在了视网膜的前方导致的,不符合传染病的特征,B、心脏病不是由病原体引起的,不具备传染性和流行性,不属于传染病,C、沙眼由衣原体感染引起的,以双眼痒痛,流泪为症状,是通过接触传播,D、龋齿是由于口腔内的细菌菌斑侵蚀作用和牙齿本身的缺陷造成的,不具备传染性和流行性。考点:此题考查的是传染病的特点点评:熟练掌握传染病的概念、传染病的特点、传染病流行所具备的三个环节,就可以对是否是传染病做出正确的判断18、B【解析】
成年人血浆、原尿和尿液成分不同。血浆中含有蛋白质和葡萄糖,原尿里没有蛋白质,尿液里没有葡萄糖,且尿素含量最高。【详解】依据题干中表格所提供的信息可知,Y为尿液,X为原尿,Z为血浆,A正确。X为原尿,取自肾小囊,B错误。若Y尿液中检测出血细胞,则肾小球发生病变,导致血细胞被过滤下来了,C正确。Y为尿液,其中中不含葡萄糖,是因为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D正确。【点睛】正确区分血浆、尿液和原尿的成分是解答本题的关键。19、D【解析】
血液由血浆、血细胞两部分组成。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血液的主要功能是运输功能、防御功能和调节体温的功能。【详解】A.、血液中含氧浓度高,血液的颜色就呈现鲜红色,血液中含氧浓度低,血液的颜色就呈现暗红色,不符合题意。B、红细胞中富含血红蛋白,血红蛋白在氧含量高的地方与氧结合,在氧含量低的地方与氧分离,可见红细胞具有携带氧的功能,不符合题意。C、血浆的功能是运载血细胞,运输养料和代谢废物,血液中二氧化碳主要在血浆中运输,不符合题意。D、含氧丰富的为动脉血,大部分动脉都是流动动脉血,但肺动脉流动静脉血,符合题意。【点睛】掌握血液的组成以及各部分的功能是本题解题关键。20、C【解析】
检测不同环境中细菌和真菌的分布,首先明确实验步骤。【详解】选择牛肉汁(或土壤浸出液、牛奶)与琼脂混合在一起,就制成了培养基。将制备好的培养基先进行高温灭菌,就可以直接使用了。然后再将少量的细菌和真菌放在培养基上这就是接种,接种后就可以在培养皿中培养了,由于细菌的生长和繁殖需要适宜的温度,所以在培养细菌时应将培养皿放在适宜的温度下。在上述实验中,将硬币在细菌培养基表面轻轻一按,硬币上的细菌就附着在培养基上了,这就是接种。【点睛】关键是掌握检测不同环境中的细菌和真菌的实验。21、D【解析】
噬菌体属于病毒没有细胞结构,必须寄生在活细胞里;细菌没有成形的细胞核,属于原核生物。【详解】A、细菌没有真正的细胞核,是一种原核生物,A错误。B、噬菌体侵染细菌属于寄生关系,B错误。C、噬菌体没有细胞结构,细菌没有成形的细胞核,噬菌体比细菌结构简单,C错误。D、噬菌体属于病毒,没有细胞结构,缺乏独立的代谢系统,必须寄生在活菌内,D正确。【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噬菌体与细菌的结构和关系。22、B【解析】
(1)大脑由两个大脑半球组成,大脑半球的表层是灰质,叫大脑皮层,大脑皮层是调节人体生理活动的最高级中枢,比较重要的中枢有:躯体运动中枢(管理身体对侧骨骼肌的运动)、躯体感觉中枢(与身体对侧皮肤、肌肉等处接受刺激而使人产生感觉有关)、语言中枢(与说话、书写、阅读和理解语言有关,是人类特有的神经中枢)、视觉中枢(与产生视觉有关)、听觉中枢(与产生听觉有关)。(2)小脑位于脑干背侧,大脑的后下方,小脑的主要功能是使运动协调、准确,维持身体的平衡。(3)脑干位于大脑的下方和小脑的前方,它的最下面与脊髓相连,脑干的灰质中含有一些调节人体基本生命活动的中枢(如心血管中枢、呼吸中枢等)。(4)脊髓位于脊柱的椎管内,上端与脑相连,下端与第一腰椎下缘平齐,脊髓有反射和传导的功能【详解】小脑的主要功能是使运动协调、准确,维持身体的平衡,因此人喝醉了酒,走路摇晃,站立不稳,这是由于酒精麻痹了小脑。故选B【点睛】理解掌握小脑的主要功能是使运动协调、准确,维持身体的平衡是解答此题的关键。23、B【解析】
呼吸道包括: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消化道包括: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详解】人的咽是食物和空气的共同通道,气管在前,食管在后,气体和食物各行其道,有条不紊,这就要归功于会厌软骨。会厌软骨犹如铁路上的道岔。人们吞咽食物时,喉上升,会厌软骨向后倾斜,将喉门盖住,食物顺利进入食管。下咽动作完成以后,会厌软骨又恢复直立状态,以便进行呼吸。倘若吃饭时谈笑风生就会使会厌软骨的动作无所适从,导致食物“呛”入食管的事故发生,因为人的右支气管一般短而粗,左支气管细而长,所以食管会落入右支气管,严重时可患吸入性肺炎,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点睛】呼吸道的组成和消化道的组成是解题关键。24、D【解析】试题分析:细胞是生物体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植物细胞与动物或人体细胞的相同点是都有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以及线粒体;不同点是植物细胞有叶绿体、液泡和细胞壁。通过分析,本题中A、B、C是动物或人体细胞;D有液泡、细胞壁和叶绿体,故选项D不参与组成人体的细胞,符合题意。考点: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的区别。25、B【解析】
(1)近视眼成像在视网膜前方,戴凹透镜进行矫正;远视眼成像在视网膜后方,戴凸透镜进行矫正。(2)图中①角膜、②晶状体、③玻璃体、④视网膜【详解】如果我们长期不注意用眼卫生,就会使②晶状体的凸度增大,或眼球前后径过长,形成的物像就会落在视网膜的前方,形成近视眼。近视眼可以佩戴凹透镜加以矫正。所以沉迷于上网或电子游戏不仅影响学业,而且会导致眼球的某个结构曲度过大且不能恢复而形成近视。这一结构是如图所示中的②晶状体。B正确。故选:B。【点睛】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近视眼的成像特点和矫正措施。26、C【解析】
人体将代谢终产物如二氧化碳、尿素以及多余的水和无机盐排出体外的过程叫排泄。【详解】排泄有三条途径:一、二氧化碳和少量的水以气体的形式通过呼吸系统排出;二、水、无机盐、尿素等废物以尿的形式通过泌尿系统排出;三、水、无机盐和尿素以汗的形式通过皮肤排出。人体内食物残渣叫做粪便,排出体外的过程叫排遗。所以C符合题意。
故选:C。【点睛】要注意排便和排遗的区别,排泄排出体外的是细胞代谢的终产物,排遗排出去的是食物残渣。27、A【解析】
根据反射形成的过程可将其分为两类:简单反射(非条件反射)和复杂反射(条件反射)。简单反射是指生来就有的先天性反射,如眨眼反射。复杂反射是出生以后在生活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后天性反射,如常打针的小孩看到穿白衣服的护士就会哭,狗看见拿木棍的人会逃跑,表明人和动物都能对具体条件引起的刺激建立条件反射。【详解】根据反射形成的过程可将其分为两类:简单反射(非条件反射)和复杂反射(条件反射)。简单反射是指生来就有的先天性反射。复杂反射(条件反射)是出生以后在生活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后天性反射,如常打针的小孩看到穿白衣服的护士就会哭,狗看见拿木棍的人会逃跑,表明人和动物都能对具体条件引起的刺激建立条件反射。人与动物最大的区别在于人类有特有的语言中枢,那么人类通过语言中枢建立条件反射,动物是不可能建立的;人类特有的条件反射是通过大脑皮层的人类特有的语言中枢对抽象的文字、符号、特征建立的,如听人家讲杨梅分泌唾液。看杨梅分泌唾液属于条件反射,是人与动物都可以建立的反射,吃杨梅分泌唾液属于非条件反射。故选A。【点睛】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人类特有的条件反射的特点有语言中枢的参与的反射。28、D【解析】
建立自然保护区和实施大型生态工程是恢复和改建生态环境的重大有效措施,我们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近900个。【详解】生物圈是人类和其他各种生物的共同家园,但是,人类活动强烈地干扰生物圈的自然发展,并逐渐导致生态环境的恶化和自然资源的枯竭,这不仅破坏了自然界各种生物的生存条件,而且已经达到威胁人类持续生存和发展的地步,因此,保护生物圈的前提是对生态环境的调查、监测、评价和预测;对生物资源进行保护和科学管理,根本目的是为了使生物资源得到可持续发展和利用。建立自然保护区和实施大型生态工程是恢复和改建生态环境的重大有效措施,D正确。【点睛】这部分内容是考试的重点,注意理解和掌握,能灵活答题。29、D【解析】
我国西部地区自然环境先天不足,生态脆弱,受到人为破坏以后,原始植被很难恢复,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与沙漠化。目前水土流失与沙漠化面积不断扩大,不但严重地制约了当地经济的发展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而且也危及全国环境建设。【详解】根据题干信息,“保护天然林”和“退耕还林(草)”两项措施的主要目的都是为了保护自然环境中的森林和草原,从而改善生态环境,有利生物多样性保护,提高生态系统稳定性。故选D。【点睛】解题的关键是知道我国西部地区在开发过程中应注意生态环境的改善,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的能力。30、A【解析】
输卵管是女性生殖系统中重要的一个部分,它的作用是输送卵细胞,同时也是受精的场所。如果输卵管堵塞,那么它的这些作用就不能完成。【详解】女性的生殖系统主要包括卵巢、输卵管、子宫、阴道等。其中卵巢能产生卵细胞并分泌雌性激素,是女性主要的生殖器官;输卵管的作用是输送卵细胞,也是受精作用的场所;子宫是胚胎发育的场所;阴道是精子进入女性体内和婴儿出生的通道。精子和卵细胞是在输卵管相遇结合为受精卵,完成受精作用。结扎了输卵管,精子和卵细胞不能相遇结合,完不成受精,就达到了避孕的目的。但卵巢的功能正常,①能排卵细胞、③能产生雌性激素、②有月经。【点睛】结扎输卵管可以达到避孕,但不会影响女性的第二性征,卵巢功能正常。31、C【解析】试题分析:呼吸是指人体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过程,包括肺的通气、发生在肺泡内的气体交换、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血液与组织细胞间的气体交换四个过程。组织细胞利用氧,将有机物氧化分解、释放能量,供人体生命活动的需要。考点:本题考查的是组织细胞的气体交换32、A【解析】
生长激素具有促进人体生长发育的作用,当生长激素分泌异常时会出现不同的症状。通过此人的特征可以看出,患有侏儒症。甲状腺激素是由甲状腺分泌的,它的主要作用是促进新陈代谢、促进新陈代谢、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详解】A.幼年时生长激素分泌不足会得侏儒症,患者身材矮小,智力正常,A符合题意;B.幼年时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会得呆小症,患者长大后表现出身材矮小,智力低下、生殖器官发育不全等症状,B不符合题意;C.成年时生长激素分泌不足易得垂体肿瘤,垂体血供障碍,下丘脑肿瘤等,C不符合题意;D.成年时生长激素分泌过多易得肢端肥大症,D不符合题意。【点睛】本题主要考查激素的调节作用。理解掌握各种激素的作用是解答此题的关键。33、B【解析】
食物中的蛋白质在双缩脲试剂的作用下,能产生紫色反应。【详解】A、淀粉的特性是遇碘变蓝色,可选用碘液试剂检测淀粉,A不符合题意。
B、食物中的蛋白质在双缩脲试剂的作用下,能产生紫色反应。蛋白质中加入双缩脲试剂,震荡均匀,会观察到出现紫色的现象,因此,选用双缩脲试剂检测食物中是否含有蛋白质,B符合题意。
C、二氧化碳的特性是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可选用石灰水试剂检测二氧化碳,C不符合题意。
D、加碘的淀粉溶液是蓝色,不能检测食物中是否含有蛋白质,D不符合题意。
故选:B【点睛】知道常见物质的鉴定方法是解题的关键。34、B【解析】
此题考查的是眼球主要结构的作用。眼球由眼球壁和内容物组成,眼球壁包括外膜、中膜和内膜,外膜由无色透明的角膜和白色坚韧的巩膜组成,中膜由虹膜、睫状体和脉络膜组成,内膜是含有感光细胞的视网膜,内容物由房水、晶状体、玻璃体组成,图示中1是角膜,2是晶状体,3是玻璃体,4是视网膜。【详解】角膜是无色透明的,利于光线的透入,如果角膜病变或受损,会影响光线进入眼球内部,使物像模糊不清,甚至失明,可以通过角膜移植来使病人得到恢复,晶状体变凸,会使物像落在视网膜的前方,使人看不清远处的物体,造成近视,视网膜上有感光细胞,能接受光的刺激产生神经冲动,晶状体似双凸透镜,有折光作用。故选B【点睛】此题为基础知识题,解答此题需熟记眼球的结构和视觉的形成。35、A【解析】
食品安全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食品原料的成分和质量问题,二是食品在生产、加工、运输、销售过程中人为的改变其性质而生产的安全问题。【详解】A、土豆块茎一般含有少量的龙葵素,不会引起食物中毒,但当土豆发芽,皮颜色变成青紫时,在这些部分龙葵素的含量就大大增加,吃了这样的土豆就会引起食物中毒。故符合题意。
B、新鲜的蔬菜和水果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故不符合题意。
C、由食品贮存的原理都是把食品内的细菌和真菌杀死或抑制它们的生长和繁殖。在保质期内的袋装食品保证了食品的安全,故不符合题意。
D、一定要买有检疫合格标志的,如果不检验,可能含有寄生虫、瘦肉精等,不可以购买。故不符合题意。
故选:A【点睛】食品安全是关乎人们健康与否的大事,多以选择题或是材料题的形式出现,难度一般。36、左心室1或主动脉肺静脉动脉右心室左心房防止血液倒流铁【解析】试题分析:(1)心脏是血液循环的动力器官,主要由心肌组成,其结构包括左、右心房和左、右心室四个腔,每个腔各连着不同的血管。(2)图中1主动脉、2肺动脉、3肺静脉、4左心房、5左心室、6上腔静脉、7右心房、8右心室、9下腔静脉,心室和动脉之间有动脉瓣,心房和心室间有房室瓣。(1)心脏壁主要由心肌构成,心肌的收缩和舒张能够产生动力;左心室的收缩把血液输送到全身,而右心室的收缩把血液输送到肺,二者相比,左心室输送血液的距离长,因此左心室的壁比右心室的壁厚。与左心室相连的血管是1主动脉,与左心房相连的血管是3肺静脉。(2)3是肺静脉,血液在经过肺部毛细血管网处发生了气体交换是含氧少的静脉血变成了含氧多的动脉血,故在肺静脉里流的是动脉血。(3)人体的血液循环可分为体循环和肺循环两条途径,其中体循环的路线是:左心室→主动脉→各级动脉→身体各部分的毛细血管网→各级静脉→上、下腔静脉→右心房;肺循环的路线是: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肺静脉→左心房,因此,肺循环的起点是8右心室,终点是4左心房。(4)瓣膜的作用是防止血液倒流。(5)5是左心室,其内流的是动脉血。血液之所以呈红色,是因为含有一种红色含铁的蛋白质即血红蛋白,血红蛋白在氧含量高的地方,与氧容易结合,在氧含量低的地方,又与氧容易分离;血红蛋白的这一特性,使红细胞具有运输氧的功能。当血液里红细胞的数量过少,或者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的含量过低时,人会患贫血,一般的贫血患者,应多吃一些含蛋白质和铁质丰富的食物。点睛:明确心脏的结构和功能以及血液循环的途径是解题的关键。37、神经系统耳蜗咽鼓管鼓膜【解析】
从图可以看出:①是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②是脑干;③是小脑;④是听神经;⑤是耳蜗;⑥是咽鼓管;⑦是听小骨;⑧是鼓膜。【详解】(1)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主要靠神经调节,其次是体液调节。百米赛跑是在神经系统的调节下完成的。听觉的形成过程是:外界的声波经过外耳道传到⑧鼓膜,引起鼓膜的振动;振动通过⑦听小骨传到内耳,刺激⑤耳蜗内的听觉感受器,产生神经冲动;神经冲动通过④与听觉有关的神经传递到①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就形成了听觉。感受器是⑤耳蜗。(2)中耳与咽相连的结构是⑥咽鼓管,当吞咽食物和咀嚼食物时管口开放,空气由此进入鼓室,所以它有调节鼓室内气压,保持鼓膜内外气压的平衡,从而维护正常听力的作用。【点睛】耳的结构和大脑的结构图是考查的知识点,复习时要注意。38、炭疽杆菌抗体特异性免疫传染源易感人群控制传染源体表【解析】
此题考查的是传染病的基本环节及预防措施、人体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分析作答。【详解】(1)病原体是能引起人和动植物传染病的微生物和寄生虫的统称,炭疽病的病原体是炭疽杆菌。人体注射疫苗后,免疫系统便会产生相应的抗体,使人体获得相应的免疫力,这种免疫力是后天获得的,只对特定的病原体起作用,对其它病原体无效,因此是特异性免疫。(2)传染病是由病原体引起的在生物之间传播的疾病,它具有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三个基本环节,带菌的牛、羊等对健康人来说是传染源,健康人可以称为易感人群;传染病的预防措施有: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和保护易感人群;病畜尸体烧毁或深埋属传染病预防措施中的控制传染源。(3)根据传染病的传播途径分为消化道传染病、呼吸道传染病、血液传染病和体表传染病,由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SIC涂层石英玻璃管合作协议书
- 2025年物理治疗康复设备项目建议书
- 专业水平及证书考取成绩证明书(5篇)
- 医学专家职业能力证明书(5篇)
- 公司股份认购协议书条款内容
- 游戏玩家账号买卖协议
- 快递物流行业配送中心建设协议
- 绿色农产品供应购销协议样板文件
- 体育场馆服务管理合同
- 渔业资源捕捞与供应保障协议
- 赤峰市垃圾焚烧发电项目
- 2025年心理咨询师执业资格考试试题及答案
- 殡葬单位面试题及答案
- 网络科学在社会网络分析中的应用-全面剖析
- 民法典讲座课件
- 2024年蚌埠市龙子湖区产业发展有限公司招聘笔试真题
- 2025-2030中国萤石行业分析及供需形势与投资风险研究报告
- 【安全随行】新员工入场三级安全教育培训
- 【《生育意愿及影响因素研究的国内外文献综述》3400字】
- 图文广告服务投标方案(技术方案)
- 建筑工地各工种安全操作规程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