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届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七下生物期末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_第1页
2025届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七下生物期末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_第2页
2025届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七下生物期末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_第3页
2025届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七下生物期末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_第4页
2025届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七下生物期末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5届七下生物期末模拟试卷请考生注意:1.请用2B铅笔将选择题答案涂填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请用0.5毫米及以上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主观题的答案写在答题纸相应的答题区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上均无效。2.答题前,认真阅读答题纸上的《注意事项》,按规定答题。1.下面有关人体对周围世界的感知的叙述,正确的是A.鼻部有炎症时,要及时治疗,避免引起外耳道感染B.近视是由于晶状体过度变凸,造成折射的物像落到视网膜的后方C.视觉和听觉都要在大脑的一定区域才能产生D.耳蜗能感受头部位置变动的情况,主要功能是协调运动,维持身体平衡2.李大爷是糖尿病患者,你给他提供的治疗方案是注射()A.生长素 B.甲状腺素 C.胰岛素 D.肾上腺素3.下列腺体中,能调节其他内分泌腺活动的是()A.胸腺 B.性腺C.垂体 D.甲状腺4.下列关于人的呼吸的叙述,错误的是()A.肋间肌和膈肌收缩时,外界气体进入肺B.呼气是人体排泄的途径之一C.氧气从外界进入肺泡的途径是:鼻→咽→喉→气管→支气管→肺泡D.呼出的气体成分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多于氧气5.国家大力推广食用加碘盐是为了预防A.糖尿病 B.地方性甲状腺肿 C.呆小症 D.癌症6.小芳去顺峰山公园游玩后感觉又累又饿,需及时补充能量。下列物质不能帮助她的是()A.淡盐水B.玉米C.牛奶D.淡糖水7.如图为人体消化、吸收的过程示意图.①~⑤分别表示不同的消化液.纵向箭头表示消化液对相应营养物质的消化作用,a、b、c分别表示淀粉、蛋白质和脂肪的最终消化产物.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④和⑤发挥作用的主要场所都是小肠B.①为唾液,能将淀粉分解为葡萄糖C.③内含有脂肪酶,可以分解脂肪D.x是大肠,是吸收a、b、c的主要场所8.中医常采用“切脉”来诊断疾病,切脉时触摸到搏动的结构是()A.动脉 B.静脉 C.毛细血管 D.心脏9.下图中,图甲X表示人体某器官,①、②表示血管,箭头表示血流方向,图乙表示血管①、②中血液的气体含量。下列判断错误的是()A.X表示肺 B.血管①为肺动脉 C.血管②为体静脉 D.血管②内流动脉血10.下列有关输血与血型的叙述错误的是()A.安全输血应以输相同型血为原则B.某些病人因血液中血小板减少,可选择性的输入血小板C.A型血的病人可以输AB型的血D.一个健康成年人每次献血200-300毫升不会影响健康11.下列情况属于特异性免疫的是()A.皮肤和黏膜对病原体的阻挡作用

B.溶菌酶溶解病菌C.吞噬细胞吞噬病原体

D.淋巴细胞产生抗体杀灭病菌12.下列关于贫血的叙述正确的是()A.贫血是指患者的血量比别人少B.贫血是患者的血量比原来的大量减少C.贫血是由于血小板大量减少D.贫血是指红细胞数目过少或红细胞中血红蛋白含量过低13.生物体都有一定的结构层次,高等植物体的结构层次是A.植物体→组织→器官→细胞 B.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C.细胞→组织→器官→系统→植物体 D.细胞→器官→组织→植物体14.某伤者的血型为A型,若需要输血,首选的血型是()A.0型B.AB型C.A型D.B型15.心脏要把血液输送到全身各处,需要大的动力,心脏的四个腔中,壁最厚的是()A.左心房 B.左心室 C.右心房 D.右心室16.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完成反射的结构是反射弧.在反射弧的模式图(如图)中,表示感受器的是()A.①B.②C.④D.⑤17.胎儿与母体进行物质交换的结构是A.子宫B.卵巢C.胚盘D.胎盘18.某病人尿中出现蛋白质和血细胞,经过医生检查,他的病变部位很可能在()A.肾小管B.肾小囊C.肾小球D.输尿管19.用鼻呼吸比用口呼吸好,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鼻毛能阻挡空气中的灰尘B.鼻黏膜具有丰富的毛细血管,能温暖吸入的冷空气C.鼻黏膜内的嗅细胞能感受气味的刺激D.鼻黏膜分泌的黏液可以湿润进入肺的空气20.有人失血过多,需要大量输血,验得其血型为B型,医生应给他输入A.A型血 B.B型血 C.AB型血 D.0型血21.如图为心脏的结构示意图,下列关于心脏结构及人体血液循环的叙述,正确的是a.②是左心室b.④流动的是静脉血c.③流动的是动脉血d.心室收缩时,动脉瓣开放e.从⑥泵出回到⑤为体循环A.bcd B.abd C.abc D.bde22.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A.神经元 B.树突 C.神经 D.神经中枢23.下面关于呼吸道作用的叙述,错误的是A.呼吸道是气体进出肺的通道 B.呼吸道可以使空气温暖C.呼吸道可以使空气湿润 D.呼啦道能够清除空气中的所有有害物质24.能促进人体对钙、磷的吸收和骨胳发育的是()A.维生素A B.维生素B C.维生紊C D.维生素D25.请你在亮处和暗处分别对着镜子观察自己眼睛的瞳孔,你看到的结果是()A.瞳孔在亮处小,暗处大 B.瞳孔在亮处大、暗处小C.瞳孔在亮处和暗处一样大 D.瞳孔的大小是固定不变的26.近几年来,慢走成为青岛市民锻炼身体的一种时尚,这种积极的户外健身方式体现了一种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如图是人体的循环系统及部分重要器官的关系示意图,请据图回谷问题:(1)慢走运动的过程中,人体通过肋间肌和膈肌的收缩与舒张,实现了肺与外界的_____,空气中的氧气先进入A,再进入血液,并与血液中的_____结合,通过_____(填“体循环”或“肺循环”)被输送到全身各处。(2)慢走运动需要消耗一定的能量,C是_____和_____的主要场所,其内表面有许多环形的皱襞,其上有大量的_____,这大大增加了与食物的接触面积。主要供能物质糖类中的淀粉,其消化的终产物﹣﹣_____,被吸收进入血液后,最终在组织细胞的_____中,被氧化分解,并释放出能量供人体生命活动的利用。(3)吸收后的营养物质可以通过血液循环被运输至D,在此之前,首先要进入E的那个腔?()_____。(4)行走过程中,人体会产生许多代谢废物,这些废物排出人体的途径分别与上图中的哪些器官直接有关?_____(填写字母代号)。27.2018年3月25日举行的中国郑州国际马拉松赛,吸引了全国各难的马拉松爱好者前来参与。如图表示运动员的反射弧各部分结构示意用,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裁判盯着选手由远而近冲向终点过程中,眼球内晶状体的变化是_____。有些观众近视,可以佩戴_____透镜矫正视力。(2)在选行比赛时,某位选手因意外摔倒擦伤了膝盖,此选手“擦伤膝盖并感到疼痛”的神经冲动传导过程是_____(用图中的数字和箭头表示)。(3)在观看比赛时,亲友团看到自己支持的选手冲过终点时,欢呼雀跃,此时他们体内分泌较多的_____,使得心跳加快,在紧急情况下,此激素分泌增加,可以提高中枢神经系统的_____,这说明人体的生命活动既受到_____的调节,又受到_____调节的影响。(4)运动员为了保证比赛时充足的能量供应,早最吃了富含营养的鸡蛋、牛奶和面包等食物,这些食物主要在细胞的_____中被分解,从而释放出能量。28.健康问题,人人关心,请分析并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夏季学生溺水事件时有发生,溺水停止呼吸是图中过程[_____]受阻造成的。(用字母表达)(2)过程[B]表示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其交换结果是血液变成_____血。(3)过程[D]表示_____与血液的气体交换,氧气最终进入组织细胞的_____中被利用。(4)图中运输氧的过程是[______]。(用字母表达)(5)若溺水者需要打点滴,则药物最先到达心脏四腔中的______。(6)若A型血的溺水者受伤大出血,无A型血的紧急情况下可少量输入的血型是___型。(7)输送血液的泵是_______。29.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2017年8月19日,湖南省桃江县第四中学发生肺结核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度引发当地民众的恐慌和全社会的关注。肺结核是由结核杆菌引发的肺部感染性疾病,20世纪50年代以后,中国结核病总的疫情虽有下降,但各地区控制疫情不均衡,它仍为一个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材料二:2018年3月24日是第23个世界防治结核病日。预防肺结核的发生,要养成不随地吐痰的良好卫生习惯;对结核病患者的痰要焚烧或药物消毒;要定期体检,做到早发现、早隔离、早治疗;要按时给婴幼儿接种卡介苗。(1)肺是人体重要的呼吸器官,是进行_______的重要场所。(2)肺结核病具有传染性和_____。(3)使人患肺结核的结核杆菌,从传染病的角度来看,它属于_____。(4)材料二中,给婴儿接种卡介苗,属于预防传染病措施中的______。婴儿接种卡介苗后,体内会产生一种有抵抗结核杆菌能力的蛋白质,这种蛋白质被称为_____。婴儿通过接种疫苗获得的免疫能力,属于_____免疫。30.应用知识,解决问题。近年来,中国许多地方出现了严重的雾霾天气,PM2.5大大超标,其中以北京及其周边地区最为严重。燃放烟花爆竹是我国的传统习俗,但烟花爆竹燃放过程中会形成大量的烟雾和污染物,既严重污染环境,又严重危害人体健康。2019年春节前夕,玉林市人民政府印发了《玉林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玉林市禁止烟花爆竹燃放管理规定的通知》,我市教育系统多管齐下开展了一系列禁止燃放烟花爆竹主题教育活动,为全市人民营造安全、干净、安静、文明的城市环境而努力。广大师生争当禁止燃放烟花爆竹的宣传者、动员者、践行者和监督者,以“通过一个孩子,带动一个家庭,通过一个个家庭,影响全社会”为主要宣传途径,全面提高群众的“禁燃”意识,携手共建美丽玉林。(1)燃放烟花爆竹会产生二氧化硫、一氧化氮、二氧化氮等气体,这些有毒有害气体是无形的“杀手”。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是刺激性和腐蚀性极强的酸性氧化物,与水结合形成的_____,对动植物的危害极大。(2)燃放鞭炮地区的声音高达135分贝,远远超过人的听觉范围和耐受限度,这种声音属于____。它也属于环境污染范畴,它对听觉影响极大。(3)PM2.5等细颗粒物对人体健康的危害极大,因为直径越小,进入呼吸道的部位越深,细颗粒物进入人体到肺泡后,直接影响肺与________的气体交换,造成机体缺氧。(4)PM2.5可以由硫和氮的氧化物转化而成。而硫和氮等气体污染物的主要来源不包括____A.化石燃料燃烧B.焚烧垃圾C.汽车尾气D.生活污水(5)雾霾天气,呼吸系统疾病增多,在生活中如遇到雾霾天气,如何应对?请举一例。___31.资料一:某动物园的黑猩猩“佳库”现年17岁,刚引进时,饲养员发现他有抽烟的嗜好,抽烟的姿势还非常的酷,他已经会使用打火机,调皮的他也能按照饲养员和游客的指令,还回打火机。后来,又在游客的唆使下学会了喝啤酒,它能自己打开瓶盖和易拉罐盖。资料二:刚出生的小袋鼠像铅笔头大小,长两厘米,重不过4克。它刚出生时,掉在母袋鼠的尾巴根部,靠前肢和灵敏的嗅觉,小袋鼠沿着妈妈给他舔舐的道路,爬进了育儿袋,叼着袋里的乳头发育成长。请根据资料内容,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黑猩猩“佳库”学会了抽烟甚至能自己打开瓶盖和易拉罐盖。这种行为属于___________行为。(2)刚出生的小袋鼠依靠本能爬进育儿袋中,这属于___________行为,由___________决定的。(3)野外生存的黑猩猩和袋鼠,常常有集群行动群体受首领的指挥,这说明他们还有__________________行为,在动物群体中信息的传递和交流,可通过声音、动作和___________来进行。

参考答案1、C【解析】

(1)眼球的结构是:眼球由眼球壁和内容物组成,眼球壁包括外膜、中膜和内膜,外膜由无色透明的角膜和白色坚韧的巩膜组成;中膜由虹膜、睫状体和脉络膜组成;内膜是含有感光细胞的视网膜;内容物由房水、晶状体、玻璃体组成。(2)耳分为外耳、中耳和内耳,外耳包括耳廓和外耳道,耳廓有收集声波的作用,外耳道经声波传到鼓膜;中耳包括鼓膜和听小骨,鼓膜能将声波转变为机械振动,听小骨能将振动传到内耳;内耳半规管、前庭和耳蜗,半规管能探测头部运动的方向,耳蜗内有听觉感受器,感受振动刺激,产生神经冲动。【详解】A、鼻部有炎症时,病菌可通过咽鼓管进入中耳,引起中耳炎。所以要及时治疗,避免引起中耳炎而不是外耳道感染,故A错误。B、近视是由于晶状体过度变凸,造成折射的物像落到视网膜的前方,故B错误。C、视觉的产生部位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听觉的产生部位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因此视觉和听觉都要在大脑的一定区域才能产生,故C正确。D、内耳内的半规管、前庭能感受头部位置变动的情况,与维持身体平衡有关,耳蜗是感受外界刺激,产生神经冲动的结构,故D错误。故选:C。【点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掌握视觉、听觉是在大脑皮层里形成的以及眼、耳的结构和功能。2、C【解析】

胰岛素是由胰岛分泌的。它的主要作用是调节糖的代谢,具体说,它能促进血糖合成糖元,加速血糖分解,从而降低血糖浓度。【详解】人体内胰岛素分泌不足时,血糖合成糖元和血糖分解的作用就会减弱,结果会导致血糖浓度升高而超过正常值,一部分血糖就会随尿排出体外,形成糖尿。糖尿是糖尿病的特征之一。对患糖尿病的人,可以用注射胰岛素制剂来治疗。故选:C。【点睛】要注意:胰岛素制剂是蛋白质只能注射,不能口服。3、C【解析】

人体的主要内分泌腺有垂体、甲状腺、性腺、胰岛、肾上腺、胸腺,它们共同组成了人体的内分泌系统。【详解】垂体分泌的一些促激素,可以调节其它内分泌腺的活动,能分泌促甲状腺激素、促性腺激素、生长激素,垂体在内分泌系统中处于枢纽地位,是最重要的内分泌腺。故选C。4、D【解析】

呼吸系统的组成包括呼吸道和肺两部分。呼吸道包括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是呼吸的通道;肺是气体交换的器官。【详解】吸气时,肋间肌和膈肌收缩,引起胸腔前后、左右及上下径均增大,肺随之扩大,造成肺内气压低于外界大气压,外界气体入肺,形成主动的吸气运动,A正确;排泄的途径有三条,呼气是人体排泄的途径之一,B正确;呼吸道包括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是呼吸的通道;因此氧气从外界进入肺泡的途径是:鼻→咽→喉→气管→支气管→肺泡,C正确;吸入的气体中氧气占空气体积的21%,二氧化碳占0.03%;呼出的气体中氧气占空气体积的16%,二氧化碳占4%。因此呼吸时,呼出的气体成分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少于氧气,不是多于氧气,D错误。【点睛】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牢固掌握基础知识并能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释实际问题。5、B【解析】

碘是合成甲状腺激素的重要物质,体内长期缺碘就会影响甲状腺激素的合成和甲状腺的发育,就会得地方性甲状腺肿,即大脖子病。【详解】国家为了预防大脖子病,在缺碘地区强制推广加碘食盐。所以我国在缺碘地区强制推广加碘食盐,这是为了预防地方性甲状腺肿,即大脖子病。故选:B。【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的是食物中的营物质的作用,需重点掌握知识点:碘是合成甲状腺激素的重要物质,缺碘易得大脖子病。6、A【解析】

食物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是人体的供能物质,因此小芳又累又饿,需要补充能量。因此她需要摄入含有供能物质的食物。【详解】淡盐水的成分是水无食盐,二者都是无机物,不能提供能量,玉米种含有淀粉、蛋白质等物质,牛奶中含有蛋白质,淡糖水中含有糖类,这些都能为人体提供能量,故选A。【点睛】记住人体的供能物质是解题的关键。7、A【解析】

食物中的淀粉、蛋白质、脂肪等大分子物质,在消化酶作用下转变成能溶于水的小分子物质的过程,叫做消化。由消化道壁进入循环系统的过程叫做吸收。【详解】A、④胰液和⑤肠液都通过导管进入十二指肠后,对三大营养物质进行消化,因此它们发挥作用的场所是小肠,A正确.

B、①是唾液,唾液中的唾液淀粉酶只能将淀粉分解为麦芽糖,B不正确.

C、③是胆汁,不含消化酶,但对脂肪有乳化作用,能促进脂肪的消化,C不正确.

D、X表示小肠,小肠是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场所,D不正确.【点睛】本题考查三大营养物质的消化和吸收。8、A【解析】

脉搏就是动脉搏动,随着心脏节律性的收缩和舒张,管壁相应的出现扩张和回缩,在表浅动脉上可触到搏动。【详解】脉搏就是动脉搏动,脉搏频率即脉率。正常人的脉搏和心跳是一致的。正常成人为60—100次/分,常为每分钟70—80次,平均约72次/分。老年人较慢,为55到60次/分。切脉是用手指按脉,根据脉象来诊断疾病。中医的“切脉”按摸到的血管就是桡动脉血管。故选A。9、C【解析】

由图甲可知,血液是由血管①流向血管②的;又由图乙可知,血管①中氧气含量较少,二氧化碳含量多,是静脉血,血管②的中氧气含量较多,二氧化碳含量少,是动脉血。【详解】据图甲中的血液流动方向可知:血管①是动脉血管,血管②是静脉血管;从图乙可知:血管①中氧气含量少,二氧化碳含量多,因此血管①内流静脉血;血管②中氧气含量多,二氧化碳含量少,因此血管②内流动脉血,只有流经肺部,血液才会由静脉血变为动脉血。由此可以推断:血管①为肺动脉,流的是静脉血,血管②为肺静脉,流的是动脉血,X表示肺。所以错误选项是C,ABD正确。【点睛】本题要求理解血液流经的方向以及流经某处时血液成分的变化。10、C【解析】

考查输血的原则、意义及无偿献血的范围等。【详解】安全输血时应该以输入同型血为原则.异血型者之间的输血,只有在紧急情况下,不得已时才采用;如果一次失血不超过400ml,血浆和血细胞可以在短时间内通过自身的调节作用恢复到正常水平.一个健康的成年人每次献血200~300ml不会影响身体健康,AD正确;某些病人因血液中血小板减少,可选择性的输入血小板,B正确;A型血的病人不可以输AB型的血,可以输少量的O型血,但异型者之间如果输入的O型血量较大,同样可以发生严重的输血反应,因此,大量输血时,必须实行同型输血原则,C错误。11、D【解析】皮肤和粘膜的屏障作用属于第一道防线,是非特异性免疫,A错误;溶菌酶溶解病菌、吞噬作用,都属于第二道防线,是非特异性免疫;B、C错误;淋巴细胞产生抗体杀灭病菌,属于第三道防线,是特异性免疫,D正确。点睛:保护人体健康的三道防线是:第一道防线由皮肤和粘膜组成,能够阻挡和杀死病原体,阻挡和清除异物;第二道防线由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组成,能够溶解杀死病原体;第三道防线包括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能够产生抗体来抵抗抗原。其中第一道防线和第二道防线是人人生来就有的,对多种病原体都有防御功能因此叫做非特异性免疫;第三道防线是后天获得的,只针对某一特定的病原体或异物起作用,因此叫做特异性免疫。12、D【解析】

贫血是因血液内血红蛋白或红细胞的含量少而造成的。【详解】贫血患者是因血液内血红蛋白的数量过少或红细胞的含量过少而造成的。血红蛋白是一种红色含铁的蛋白质,血红蛋白的特性是:在氧含量高的地方,与氧容易结合;在氧含量低的地方,又与氧容易分离。贫血患者血液运输氧的能力低,影响体内各器官的正常生理活动,因而表现出精神不振、疲劳、头晕、面色苍白等症状。一般的贫血患者,应多吃一些含蛋白质和铁质丰富的食物。可见D正确。【点睛】解题的关键是掌握贫血的原因。13、B【解析】试题分析:植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细胞,由细胞再组成组织,构成植物体的主要组织有:保护组织、营养组织、输导组织、机械组织和分生组织,不同的组织再组成器官,植物有六大器官: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由这六大器官直接构成整个绿色开花植物体,可见植物体的结构层次由小到大依次是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植物体无系统,故选B。考点:本题考查的是植物体的结构层次。14、C【解析】考点:输血与血型。分析:输血以输同型血为原则,例如:正常情况下A型人输A型血,B型血的人输B型血,据此作答。解答:由分析可知,输血以输同型血为原则。但在紧急情况下,AB血型的人可以接受任何血型,O型血可以输给任何血型的人。如果异血型者之间输血输得太快太多,输进来的凝集素来不及稀释,也可能引起凝集反应。因此,输血时应该以输入同型血为原则。异血型者之间输血,只有在紧急情况下,不得已才采用。因此首先考虑的是输A型血。故选C15、B【解析】试题分析:左心室收缩把血液输送到全身各处,距离最远,需要的动力最大,因此壁最厚的是左心室。心脏的结构如图:。考点:心脏的结构。16、D【解析】分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反射弧的结构和功能.解答时关键是从反射弧的结构图中准确确定反射弧的起始点.解答:解: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称为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反射必须通过反射弧来完成,缺少任何一个环节反射活动都不能完成,如传出神经受损,即使有较强的刺激人体也不会作出反应,因为效应器接收不到神经传来的神经冲动。在周围神经系统神经元细胞体集中的部位叫神经节,感觉神经元的细胞体在感觉神经上,运动神经元的细胞体在脊髓灰质的前角内。确定方法一是根据:图中③上有神经节因此③是传入神经,能将神经冲动传至神经中枢;方法二是根据脊髓中央的灰质内(神经元细胞体集中的部位),能接受神经冲动,产生新的神经冲动;是神经纤维集中的部位叫白质,位于脊髓内部的周围,面积较大的部位,具有传导功能。因此⑤是感受器。故选:D。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熟记反射弧的特殊的结构部分.17、D【解析】

胎盘是哺乳动物妊娠期间由胚胎的胚膜和母体子宫内膜联合长成的母子间交换物质的过渡性器官。【详解】精子与卵细胞在输卵管里融合为受精卵,在由受精卵分裂发育成胚泡的过程中,其所需要的营养物质来自卵细胞的卵黄;胚泡进入子宫植入子宫内膜后,胚泡中的细胞继续分裂和分化,逐渐发育成胚胎,胎儿通过胎盘、脐带从母体获得所需要的营养物质和氧气,同时胎儿产生的二氧化碳等废物,也是通过胎盘经母体排出体外的。因此在胚胎发育过程中,胎儿和母体进行物质交换的结构是胎盘,D正确。【点睛】掌握胎儿与母体进行物质交换的结构即能正确答题。18、C【解析】

(1)肾单位是肾脏的结构和功能单位,肾单位包括肾小体和肾小管。肾小体包括呈球状的肾小球和呈囊状包绕在肾小球外面的肾小囊,囊腔与肾小管相通。

(2)尿的形成要经过肾小球的过滤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两个连续的过程。【详解】正常情况下肾小球不能过滤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若肾小球病变,肾小球的通透性增大。原本不能过滤的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进入了原尿。而肾小管又不重吸收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因此尿液中会出现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所以某人的尿检化验单上显示尿中有大量的蛋白质,肾脏发生病变的部位可能在肾小球。【点睛】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肾单位的结构和尿的形成过程。19、C【解析】

鼻腔中生有鼻毛可以阻止灰尘和病菌的入侵,对吸入的气体有清洁作用;鼻腔内表面的黏膜能分泌黏液对吸入的空气具有湿润;鼻腔中黏膜有毛细血管可以起到温暖气体的作用。【详解】A、鼻腔的前端生有鼻毛对吸入的气体有清洁作用,A正确。B、鼻腔内表面有丰富的毛细血管,通过血液循环可以温暖空气,所以用鼻呼吸比用嘴呼吸好,B正确。C、鼻粘膜内的嗅细胞能感受气味的刺激,和用鼻呼吸还是用嘴呼吸没有多大关系,C错误。D、鼻腔内表面的黏膜可以分泌粘液能温暖气体的作用,所以用鼻呼吸比用嘴呼吸好,D正确。故选C【点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知道呼吸道的作用,即清洁、温暖和湿润气体。20、B【解析】

输血以输同型血为原则.例如:正常情况下A型人输A型血,B型血的人输B型血.据此作答.【详解】由分析可知,输血以输同型血为原则。但在紧急情况下,AB血型的人可以接受任何血型,O型血可以输给任何血型的人。如果异血型者之间输血输得太快太多,输进来的凝集素来不及稀释,也可能引起凝集反应。因此,输血时应该以输入同型血为原则。异血型者之间输血,要少而慢,只有在紧急情况下,不得已才采用。此人的血型是B型,需大量输血,因此应输同型的B型血。可见B符合题意。故选:B。21、A【解析】

如图所示:①是右心房、②是右心室、③是主动脉、④是肺动脉、⑤是左心房、⑥是左心室,根据循环途径的不同,血液循环分为体循环和肺循环两部分,

据此分析解答。【详解】a、②是右心室,错误;

b、由分析可知:④是肺动脉,内流静脉血,正确;

c、③是主动脉,内流动脉血,正确;

d、心室收缩时,动脉瓣打开,血液由心室流向动脉,正确;

e、⑥是左心室,是体循环的起点,血液由⑥流出到上下腔静脉,然后流回①右心房,错误。

故选:A。【点睛】解题的关键是熟悉心脏的结构和血液循环路线。22、A【解析】

神经系统由脑、脊髓和它们所发出的神经组成。神经元(又叫神经细胞)是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详解】AB、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神经元。神经元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体和突起两部分;神经元的突起一般包括一条长而分支少的轴突和数条短而呈树枝状分支的树突,A正确;B错误。C、神经元的突起一般包括一条长而分支少的轴突和数条短而呈树枝状分支的树突,轴突以及套在外面的髓鞘叫神经纤维,神经纤维末端的细小分支叫神经末梢,神经末梢分布在全身各处,神经纤维集结成束,外包结缔组织膜,构成神经,C错误。D、脑与脊髓是神经系统的中枢部分,叫中枢神经系统,D错误。故选:A。【点睛】此题考查了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23、D【解析】

人体的呼吸系统由呼吸道和肺组成,肺是气体交换的场所。呼吸道由鼻腔、咽、喉、气管和支气管组成。【详解】鼻腔内有丰富的毛细血管对吸入的气体有温暖作用;鼻腔内有鼻毛对吸入的气体有过滤作用,阻当灰尘等进入肺;鼻腔内有粘液腺能够分泌粘液,能够提高空气的湿度;同时在气管上还有纤毛,能够排出灰尘及病菌等,因此,呼吸道是空气进出肺的通道,减轻对呼吸道的刺激。故D选项符合题意。【点睛】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呼吸系统的组成,呼吸道的组成及各器官的作用。24、D【解析】

维生素既不参与构成人体细胞,也不为人体提供能量,而且人体对它的需要量很小,但它对人体的各项生命活动有重要的作用;人体一旦缺乏维生素,就会影响正常的生长和发育,还会引起疾病。【详解】维生素的功能及缺乏症如图:可见,维生素D具有促进钙、磷吸收和骨骼发育的作用,故选D。【点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掌握维生素的作用,可结合上面表格中的内容来帮助理解和记忆。25、A【解析】

强光下瞳孔缩小,减少进入眼内的光量,以保护视网膜不受过强的刺激。弱光下瞳孔扩大,增加进入眼内的光量,使视网膜能得到足够的刺激。【详解】在昏暗的光线下,瞳孔会张得很大,尽量让光线进入眼中。而在明亮的光线下,瞳孔会变得很小,以免太多光线射入视网膜,损坏了这个感光层,故B、C、D错误,A正确。故选A。【点睛】掌握瞳孔的调节是解题关键。26、气体交换血红蛋白体循环消化吸收环形皱襞葡萄糖线粒体3右心房ABD【解析】【分析】图甲中A是肺,B是皮肤,C是小肠,D是肾脏,E是心脏。心脏有四腔,1左心房,2左心室,3右心房,4右心室。【详解】(1)肺泡与外界环境之间进行气体交换的过程叫做肺的通气,肺的通气是通过呼吸运动实现的,呼吸运动是由呼吸肌的收缩和舒张而引起的。空气中的氧气进入肺泡,肺泡中的氧气扩散到血液中,与血红蛋白结合,由红细胞通过体循环运输到组织细胞。

(2)C小肠是消化和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场所,小肠长约5~6m,小肠内壁有环形皱襞,皱襞上有小肠绒毛,增大了吸收营养物质的面积;小肠绒毛内有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绒毛壁、毛细血管壁、毛细淋巴管壁都是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的,有利于营养物质被吸收进入小肠内壁的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中。这些特点都有利于营养物质的吸收;小肠中有很多消化腺,能分泌消化液,是与小肠的消化功能相适应的。食物中的淀粉经过消化变为葡萄糖,通过吸收作用进入血液,最终到组织细胞的线粒体氧化分解,为运动提供能量。

(3)根据循环途径的不同,血液循环分为体循环和肺循环两部分;如图所示:

吸收的营养物质随血液循环首次进入3右心房。

(4)人体细胞代谢活动产生的废物,如二氧化碳、水、无机盐、尿素等,它们属于代谢终产物,它们排出体外过程称为排泄,排泄途径主要有三条:呼吸系统呼出气体、泌尿系统排出尿液、皮肤排出汗液。可见图中与排泄有关的结构是A、B、D。【点睛】解题的关键是知道食物的消化与吸收、尿液的形成过程等知识。27、由小变大凹透镜5→4→3→6→8肾上腺激素兴奋性神经系统激素线粒体【解析】视觉的形成过程大致是:外界物体反射来的光线,依次经过角膜、瞳孔、晶状体和玻璃体,并经过晶状体等的折射,最终落在视网膜上,形成一个物像。视网膜上有对光线敏感的细胞。这些细胞将图象信息通过视神经传给大脑的一定区域,人就产生了视觉。反射弧的组成: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抠、传出神经、效应器五部分。在图中1是效应器,2是传出神经,3是神经中枢,4是传入神经,5是感受器,6是上行纤维,7是下行纤维,8是大脑。(1)眼睛看远处物体的时候,晶状体的凸度变小,看近处物体晶状体的凸度变大,因此裁判盯着选手由远而近冲向终点过程中,眼球内晶状体的变化是由小变大;得了近视眼,应佩戴凹透镜矫正。(2)痛觉在大脑产生,传导的途径为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上行纤维、大脑。因此,在选行比赛时,某位选手因意外摔倒擦伤了膝盖,此选手“擦伤膝盖并感到疼痛”的神经冲动传导过程是5→4→3→6→8。(3)肾上腺分泌的肾上腺激素能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对人体的生命活动起调节作用的是神经系统和激素。因此,在观看比赛时,亲友团看到自己支持的选手冲过终点时,欢呼雀跃,此时他们体内分泌较多的肾上腺素,使得心跳加快,在紧急情况下,此激素分泌增加,可以提高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性,这说明人体的生命活动既受到神经系统的调节,又受到激素调节的影响。(4)呼吸作用的场所是细胞内的线粒体,通过呼吸作用可以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因此,运动员为了保证比赛时充足的能量供应,早最吃了富含营养的鸡蛋、牛奶和面包等食物,这些食物主要在细胞的线粒体中被分解,从而释放出能量。28、A动脉组织细胞线粒体C右心房O心脏【解析】

如图为人体呼吸过程的模式图,人体的呼吸包括四个过程:A肺的通气;B肺泡内的气体交换;C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D组织细胞内的气体交换。【详解】(1)人体呼吸需要空气中的氧气,溺水阻断了呼吸全过程中的A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环节,导致了人体与外界气体交换不能正常进行,因而会影响肺的通气,进而影响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造成人体缺氧,严重的会危及生命。(2)过程B表示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当血液流经肺泡外的毛细血管网时,与肺泡进行气体交换,血液中的二氧化碳进入肺泡,肺泡中的氧气进入血液,由颜色暗红的静脉血变成了鲜红的动脉血。(3)过程D表示血液流经组织细胞的毛细血管时血液中的氧气扩散进入细胞,细胞中的二氧化碳扩散进入血液,通过组织内的气体交换血液由动脉血变成了静脉血,氧气在组织细胞的线粒体中利用。(4)红细胞中富含血红蛋白,血红蛋白是一种含铁的蛋白质,它在氧含量高的地方容易与氧结合,在氧含量低的地方容易与氧分离,血红蛋白的这一特性,使红细胞具有运输氧的功能,图中运输氧的过程是C。(5)若溺水者需要打点滴,药物经上腔静脉或下腔静脉最先到达心脏四腔中的右心房。(6)输血以输同型血为原则。但在紧急情况下,AB血型的人可以接受任何血型,O型血可以输给任何血型的人。如果异血型者之间输血输得太快太多,输进来的凝集素来不及稀释,也可能引起凝集反应。因此,输血时应该以输入同型血为原则。异血型者之间输血,只有在紧急情况下,不得已才采用。因此首先考虑的是输同型血,实在没有同型血,可以少量输O型血。(7)心脏是血液循环的动力器官,心脏昼夜不停的跳动,推动着血液在血管内流动,所以,心脏是输送血液的泵,是发动机。【点睛】关于呼吸的四个过程是考查的难点,应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巩固。29、气体交换流行性病原体保护易感人群抗体特异性【解析】(1)在人体的呼吸系统中,肺是气体交换的主要场所,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构成肺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肺泡。肺泡数量很多,气体交换的效率高;肺泡外面包绕着丰富的毛细血管和弹性纤维,利于进行气体交换;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都很薄,只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利于气体交换。

(2)肺结核是传染病,传染病是由病原体引起的,具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