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蚌埠怀远县联考2025届七下生物期末质量跟踪监视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1页
安徽省蚌埠怀远县联考2025届七下生物期末质量跟踪监视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2页
安徽省蚌埠怀远县联考2025届七下生物期末质量跟踪监视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3页
安徽省蚌埠怀远县联考2025届七下生物期末质量跟踪监视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4页
安徽省蚌埠怀远县联考2025届七下生物期末质量跟踪监视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5届七下生物期末模拟试卷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考生信息条形码粘贴区。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4.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1.随着环境的治理,我国的雾霾天气得的了很好的改善,碧水蓝天又回到了我们身边,人体呼吸时,如图中能正确模拟呼气时肺和膈肌活动情况的是()A. B. C. D.2.人体的以下生理过程不属于排泄的是A.排粪B.排尿C.呼气D.排汗3.如图表示血液、血浆、血细胞三概念之间的关系,正确的是()A. B.C. D.4.当肋间外肌和膈肌收缩时,气体经过的途径是(

)A.外界→咽→食道→肺B.肺→气管→咽→外界C.肺→气管→鼻腔→外界D.外界→鼻腔→气管→肺5.下列反射活动中,属于人类特有的是A.有东西在眼前晃动时眨眼B.人在看到酸梅时分泌唾液C.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D.看到小说中感人处时流泪6.怀孕好比一粒“种子”植入到子宫内膜上,这一粒种子就是()A.受精卵 B.胚胎 C.胚泡 D.胎儿7.(2012济南,24)关于激素及其缺乏症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幼儿时期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少会患呆小症B.幼年时期生长激素分泌不足会患侏儒症C.饮水和食物中缺碘会患肢端肥大症D.胰岛素分泌不足会发生糖尿病8.梁叔叔因车祸需输血抢救,经检验他是A型血,为保证安全,大量输血时应给他输入A.A型血 B.B型血 C.O型血 D.AB型血9..根尖各结构中,细胞生长速度最快的结构是A.分生区B.伸长区C.成熟区D.根冠10.眼球的结构中,对光线起主要折射作用、感光作用和最终产生视觉的结构分别是()A.玻璃体、瞳孔、大脑B.角膜、视网膜、大脑C.晶状体、视网膜、大脑D.虹膜、玻璃体、视网膜11.铁是合成下列哪种物质时不可缺少的原料()A.胆汁 B.血浆蛋白C.血红蛋白 D.组成人体细胞的蛋白质12.在泌尿系统中,形成尿液和暂时贮存尿液的器官分别是A.输尿管和膀胱 B.肾脏和膀胱 C.肾脏和尿道 D.输尿管和尿道13.在下列器官中,基本没有消化功能的是()A.小肠B.大肠C.口腔D.胃14.神经系统的结构单位和功能单位是()A.长突起 B.神经元 C.细胞体 D.神经末梢15.下列不属于西部大开发战略中保护生态环境行为的是()A.退耕还林还草还牧B.使用再生纸自制贺卡C.开山、围湖种粮食D.不使用氟利昂制冷剂16.某同学是个足球迷,当看到自己喜欢的球队进球时,他欢呼雀跃,心跳加快、血压升高。这一变化过程中,参与调节作用的是A.神经调节B.激素调节C.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D.血糖调节17.体重近似、发育正常的甲、乙、丙3只小狗,对甲、乙狗分别做不同的手术处理,丙狗不做处理。几个月后查得各自血液中两种激素的含量如下表(单位:微克/100毫升血液),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甲狗切除了甲状腺,乙狗切除了胰腺B.丙狗在实验中作对照C.甲狗、乙狗均发育停滞D.甲狗发育正常,乙狗生长停滞18.如图表示人体内脂肪的消化过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脂肪脂肪微粒甘油+脂肪酸A.过程②发生在小肠内B.过程①在胃中进行C.过程②需要的消化液有胆汁胰液和肠液D.胰液和肠液都是由胰腺分泌的19.“荤素搭配有营养,饥饱有度利健康”。下列表示健康成年人膳食中各种食物配置比例最合理的是()A. B.C. D.20.下列人体生命活动过程中,不属于排泄的是()A.粪便的排出B.尿素经泌尿系统排出C.汗液的排出D.二氧化碳和少量水经呼吸系统排出21.要制定一份合理的食谱,用量最多的食物应是()A.蔬菜类 B.淀粉、谷物类C.肉类 D.鱼类22.下列有关血管的叙述正确的是()A.动脉管壁厚、弹性大,管内血流速度快B.静脉管内有静脉瓣,动脉管内有动脉瓣C.只在组织细胞处才有毛细血管D.无偿献血或病人打“点滴”时,针头刺入动脉23.做试卷时,先要仔细审题,认真思考,然后书写作答。完成审题、思考、作答等活动的神经中枢位于A.大脑皮层B.小脑C.脊髓D.脑干24.如图为人体呼吸系统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结构2既属于呼吸道又属于消化道B.结构6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C.痰主要形成于4和5处D.吸气时结构7收缩,位置下降25.有些人晕车晕船,这是由于耳的哪些结构过于敏感造成的()A.耳郭和外耳道B.鼓膜和听小骨C.前庭和半规管D.耳蜗和鼓室26.作为中学生的我们,要想让学习的效率更高,必须保障充足的睡眠,下列关于睡眠的说法,正确的是()A.睡前要吃饱才能睡好 B.睡眠对人有益,时间越长越好C.青少年每天每天睡眠时间应不少于八小时 D.青少年学习时间紧,少睡会儿没关系27.神经系统中含有大量的神经胶质细胞,它们对神经元的作用是:()A.传导神经冲动 B.保护作用 C.仅供营养 D.提供营养和支持等28.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反射的是()A.小狗听到主人呼唤就去吃食物 B.海豚顶球表演C.有蚊子从眼前飞过,立即眨眼 D.草履虫游向食物29.下列有关血管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毛细血管内红细胞快速、单行通过B.动脉是将全身的血液送回心脏的血管C.无偿献血或病人打“点滴”时,针头刺入的是动脉D.大中型静脉内有静脉瓣,具有防止血液倒流的作用30.因激素分泌异常而引起的一组疾病是(

)A.呆小症和佝偻病

B.坏血病和巨人症

C.糖尿病和侏儒症

D.大脖子病和脚气病31.人类起源于()A.森林古猿B.黑猩猩C.长臂猿D.类人猿32.从食品安全的角度考虑,下列做法正确的是A.随便采食野生磨菇 B.常食用发芽的马铃薯C.不购买过期的食品 D.常吃含防腐剂的食品33.下图是某健康人肾单位内葡萄糖含量变化的曲线图,a、b、c表示肾单位的组成结构,则b内的液体以及c和d的结构名称分别是()A.血液、肾小球、肾小管B.原尿、肾小囊、肾小管C.原尿、肾小管、集合管D.尿液、肾小管、集合管34.一个人每天形成原尿150升,而排出的尿只有1.5升,其原因是()A.肾小球的滤过作用 B.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C.肾小管的分泌作用 D.膀胱的贮尿作用35.世界卫生组织号召使用铁制炊具,是因为()A.铁有利于蛋白质的吸收 B.铁是血红蛋白的组成成分C.铁是骨和牙齿的重要成分 D.铁是维生素的主要成分36.如图是一滴血在显微镜视野中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1)人的血液由血细胞和_____组成。(2)视野中呈现红色、数量最多的是[]_____。(3)皮肤划破后出血不易止住,可能是[]_____偏少的结果。(4)当人体某处受伤感染时,[]_____会穿过毛细血管壁,聚集在感染处吞噬病菌。(5)数量多,分布最广的一种血管是_____(动脉,静脉,毛细血管),它是血液和组织细胞间进行物质交换的场所。37.分析下列字母所代表的结构或生理过程之间的联系,回答问题:(1)请填写与下列结构名称相应的字母:___A__代表消化系统;______代表循环系统;______代表呼吸系统;______代表泌尿系统;______代表组织细胞。(2)请填写与下列物质相应的字母:_____代表二氧化碳;_____代表氧气;_____代表营养物质;_____代表代谢废物。(3)图中过程①代表_____;如果F代表皮肤,则过程②代表_____。38.请阅读下面文章后,回答问题。“我国西辽河冲积平原上的科尔沁沙地,以前曾盛长森林和草原。20世纪以来,人们大面积毁林、垦地,使植被遭到严重破坏,土质瘠薄,经过干旱风沙活动,草原便急速退化成沙漠。有人把科尔沁沙地称为‘人造沙漠’……沙漠是丧失了生产能力的土地,一旦形成,不仅恶化了气候,破坏了许多动物栖息的场所,更为严重的是任其发展,就难以自行恢复为森林、草原生态系统。”(1)科尔沁从一个“盛长森林和草原”的生态系统演变为沙地与哪些人类活动有关?_____________________(2)科尔沁草原远在内蒙古,它的荒漠化会影响到我们的生活吗?_______________(3)生态环境的破坏将严重影响人类的生存,你认为作为一名中学生应从哪些方面做起,来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_______________________(至少答出4条)39.理解素材内容,回答问题。(1)图中的小朋友在做什么?_____。(2)由于人类对森林进行_____,使森林面积_____。(3)森林有“_____”之称,可以涵养_____,保持_____。也可以调节_____。(4)森林是陆地上大多数_____、_____的家园,自动调节能力_____。40.日常生活中有时会发生一些危急情况或意外伤害,如吃错药、煤气中毒、跌伤出血等。因此,掌握一些安全用药的知识和急救的方法,对于保障身体健康、挽救生命具有重要意义。结合下面的图文资料,分析回答问题。(1)图一中你是否赞同小伟同学的想法并说明原因_____,右侧方框内是小伟同学服用药物的说明书,据此判断此药是否需要职业医师开具处方?_____。(2)图二中,某人因煤气中毒造成呼吸、心跳骤停,在救护车到达之前,首先要_____,同时还需要对患者进行____。(3)图三中,表示静脉出血的是_____,对于大静脉出血,,要尽快拨打急救电话“_____”紧急呼救,同时压迫伤口的_____端止血。

参考答案1、D【解析】

吸气时:肋间外肌、膈肌收缩→肋骨向上向外移动、膈肌顶部下降→胸廓扩大、胸腔容积增大→肺扩张→肺内气压小于外界大气压→外界气体进入肺。

当膈肌和肋间外肌舒张时,肋骨与胸骨因本身重力及弹性而回位,结果胸廓缩小,肺也随之回缩,造成肺内气压大于外界气压,肺内气体排出肺,形成被动的呼气。【详解】吸气时,膈肌与肋间肌收缩,引起胸腔前后、左右及上下径均增大,膈肌顶部下降,胸廓的容积扩大,肺随之扩张,造成肺内气压减小,小于外界大气压,外界气体进入肺内,形成主动的吸气运动,即图A。

呼气时,膈肌和肋间外肌舒张时,肋骨与胸骨因本身重力及弹性而回位,膈肌顶部升高,结果胸廓容积缩小,肺也随之回缩,造成肺内气压大于外界气压,肺内气体排出肺,形成被动的呼气运动。即图D。【点睛】牢记呼气和吸气过程、场所,注意吸气、呼气时肋骨、膈肌的运动状态是解题的关键。2、A【解析】试题分析:排泄的途径主要有三条:呼吸系统呼出气体、泌尿系统排出尿液、皮肤排出汗液。呼吸系统呼出的气体,主要排出二氧化碳和少量的水;皮肤产生汗液,排出一部分水、无机盐和尿素;大部分的水、无机盐和尿素通过泌尿系统以尿的形式排出体外,是排泄的主要途径。人体内食物残渣叫做粪便,排出体外的过程叫排遗。故选A。考点:排泄的概念、途径和意义。3、C【解析】

血液分为两部分:血浆和血细胞,血浆呈淡黄色,半透明,主要功能是运载血细胞,运输养料和废物;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详解】血液是在心脏和血管内流动的不透明红色液体,主要成分为血浆、血细胞,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可见C符合题意。故选:C。【点睛】解题的关键是知道血液的组成:血液由血浆和血细胞组成。4、D【解析】

此题考查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此部分内容比较抽象,需要理解在记忆,解答此题需要熟知:吸气时呼吸肌收缩,膈肌顶部下降,肺内气压小于外界气压;呼气时呼吸肌舒张,膈肌顶部上升,肺内气压大于外界气压。【详解】根据题干所述,当膈肌与肋间肌收缩时,胸腔上下、前后、左右径均增大,胸腔容积变大,肺随之扩大,肺内气压减小,肺内气压小于外界气压时,气体进入肺,这样,气体经过外界进入肺,途径如下:外界→鼻腔→咽→气管→支气管→肺,可见D符合题意。故选D【点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知道吸气时呼吸肌收缩,膈肌顶部下降,肺内气压小于外界气压;呼气时呼吸肌舒张,膈肌顶部上升,肺内气压大于外界气压。5、D【解析】因为人类具有特有的语言中枢,能够对文字产生特有的条件反射。6、C【解析】

人类新个体的产生要经历雌雄生殖细胞的结合,通过胚胎发育成新个体的过程,这一过程是由生殖系统完成的。【详解】生殖细胞包括睾丸产生的精子和卵巢产生的卵细胞,含精子的精液进入阴道后,精子缓慢地通过子宫,在输卵管内与卵细胞相遇,有一个精子进入卵细胞,与卵细胞相融合,形成受精卵;受精卵不断进行分裂,逐渐发育成胚泡;胚泡缓慢地移动到子宫中,最终植入子宫内膜,这是怀孕;胚泡中的细胞继续分裂和分化,逐渐发育成胚胎,怀孕到40周左右,胎儿发育成熟,成熟的胎儿和胎盘一起从母体的阴道排出,所以由卵细胞到胎儿的过程是:卵细胞→受精卵→胚泡→胚胎→胎儿。故选:C。【点睛】生物的有性生殖是从受精卵开始的,有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7、C【解析】肢端肥大症是由于成年时期生长激素分泌过多引起的,缺碘易患地方性甲状腺肿。8、A【解析】

输血时应以输同型血为原则。在没有同型血可输而情况紧急时,任何血型的人都可以缓慢地输入少量O型血。异型血的输血原则如下:【详解】由分析可知,输血以输同型血为原则。但在紧急情况下,AB血型的人可以接受任何血型,O型血可以输给任何血型的人。如果异血型者之间输血输得太快太多,输进来的凝集素来不及稀释,也可能引起凝集反应。因此,输血时应该以输入同型血为原则。异血型者之间输血,只有在紧急情况下,不得已才采用。因此首先考虑的是输A型血。【点睛】理解掌握安全输血的原则是解答此题的关键。9、B【解析】

根尖是指从根的顶端到生有根毛的一段。它的结构从顶端依次是根冠、分生区、伸长区、成熟区。

根冠位于根的顶端,属于保护组织,细胞比较大,排列不够整齐,像一顶帽子似地套在外面,具有保护作用。

分生区被根冠包围着,细胞体积小、细胞核大、细胞质浓有很强的分裂能力,能够不断分裂产生新细胞。

伸长区在分生区上部,细胞停止分裂,开始迅速伸长,是根伸长最快的地方。

成熟区细胞停止伸长,并且开始分化,一部分向外突起形成根毛。是根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成熟区及其上部,根内部一部分细胞分化形成导管,能输导水分和无机盐。【详解】分生区能够不断分裂产生新细胞,A不符合题意;

伸长区是生长迅速,是根伸长最快的部位,B符合题意;成熟区是吸收水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C不符合题意;

根冠主要具有保护作用,D不符合题意。【点睛】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根尖的结构和功能。10、C【解析】外界物体反射的光线,经过角膜、房水,由瞳孔进入眼球内部,经过晶状体和玻璃体的折射作用,形成一个倒置的物像。视网膜上的感光细胞接受物像的刺激产生神经冲动,然后通过视神经传到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形成视觉。因此对光线有折射作用的结构是晶状体;能感受光的刺激的结构是视网膜;最终产生视觉的结构是大脑皮层。11、C【解析】红细胞里含有一种红色含铁的蛋白质,叫做血红蛋白。12、B【解析】试题分析:人体的泌尿系统主要由肾脏、输尿管、膀胱和尿道等组成,当血液流经肾时,肾将多余的水、无机盐和尿素等从血液中分离出来形成尿液,使血液得到净化;输尿管把尿液运送到膀胱;膀胱暂时储存尿液;尿道排出尿液。考点:泌尿系统的组成;肾脏的结构和功能。13、B【解析】

人体的消化道包括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和肛门,口腔、胃和小肠具有消化功能,胃、小肠、大肠具有吸收功能,食道、咽和肛门既没有消化功能也没有吸收功能。【详解】小肠中含有多种酶,对蛋白质、淀粉和脂肪都有消化功能,是消化的主要场所,A不符合题意;大肠是形成粪便的场所,能够吸收少量的水、无机盐和维生素,没有消化功能,B符合题意;口腔中含有唾液淀粉酶,能将淀粉消化成麦芽糖,C不符合题意;

胃内有胃蛋白酶,能够对蛋白质进行初步消化,D不符合题意。【点睛】此题考查了人体消化系统中各段消化道的消化和吸收能力,要注意:小肠是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场所。14、B【解析】构成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神经元(也叫神经细胞),神经元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体和突起两部分。15、C【解析】试题分析:西部地区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因此巩固和发展退耕还林、退牧还草成果,加快退化草地治理等重点草原生态保护工程规划,继续推进天然林保护、京津风沙源治理、石漠化综合治理和防护林体系建设,是当前首要采取的措施.开山、围湖种粮食破坏生态平衡。考点:保护天然林和退耕还林是保护西部生态环境重要措施.16、C【解析】当人情绪激动时,大脑皮层就会特别兴奋,并通过支配肾上腺的神经促使肾上腺分泌较多的肾上腺素。这些激素能够促使心跳加快、血压升高,并且使皮肤因血管扩张而显得面红耳赤。因此在神经系统的调节控制下,激素通过血液循环的运输,也参与调节人体的生命活动。故C符合题意。

点睛:人体的生命活动受神经系统的调节和激素调节的共同影响。17、B【解析】

垂体分泌生长激素,有促进生长的作用;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促进人体生长发育的作用。据表分析:甲狗可能是摘除了甲状腺,乙狗可能是垂体分泌生长激素的部分被摘除,丙狗不做任何处理,为对照组。【详解】A、由表中的数据可知,乙狗生长激素含量过低,切除的是垂体,甲狗甲状腺激素过少,因此甲狗切除的是甲状腺,A错误。B、由表中的数据可知,丙狗不做任何处理,甲、乙狗分别切除某种内分泌腺,因此丙狗是对照组,甲、乙狗是实验组,B正确。C、生长激素是由垂体分泌的,有促进生长的作用,因此乙狗会生长缓慢,发育正常;甲状腺激素是由甲状腺分泌的,有促进人体生长发育的作用,因此甲狗会发育迟缓,生长停滞,C错误。D、由选项C可知,甲狗会发育迟缓,生长停滞,乙狗会生长缓慢,发育正常,D错误。故选:B。【点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知道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甲状腺激素的作用及其内分泌腺分泌异常时的症状。18、A【解析】

脂肪的消化开始于小肠,小肠内的胰液和肠液中含有消化糖类、脂肪和蛋白质的酶,同时,肝脏分泌的胆汁也进入小肠,胆汁虽然不含消化酶,但胆汁对脂肪有乳化作用,使脂肪变成微小颗粒,增加了脂肪与消化酶的接触面积,有利于脂肪的消化,脂肪在这些消化液的作用下被彻底分解为甘油和脂肪酸。【详解】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是小肠,所以过程②发生在小肠内,A正确;

脂肪的消化开始于小肠,过程①在小肠中进行,B错误;

过程①需要的消化液是胆汁,过程②需要的消化液有胰液和肠液,C错误;

胰腺分泌胰液,肠腺分泌的肠液,D错误。【点睛】掌握脂肪的消化过程是解题的关键。19、A【解析】

合理营养的含义是,由食物中摄取的各种营养素与身体对这些营养素的需要达到平衡,既不缺乏,也不过多。根据平衡膳食宝塔,均衡的摄取五类食物。【详解】“平衡膳食宝塔”是根据平衡膳食的原则转化成各类食物的大致比例,并以直观的宝塔形式表示出来,在:“平衡膳食宝塔”底层的食物需要量多,越往上需要量越少,最顶端需要量最少,最多的是谷物类,主要提供淀粉等糖类,能提供能量;其次为瓜果蔬菜类主要提供维生素、无机盐;第三类的是肉类等动物性食品;第四类为奶制品、豆制品,主要提供蛋白质;最少的为油脂类。可见A符合题意。【点睛】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合理营养及平衡膳食宝塔的含义。20、A【解析】试题分析:排泄是细胞代谢终产物排出体外的过程,如水、无机盐和尿素,排泄的途径有三条:皮肤排出汗液;泌尿系统排出尿液;呼吸系统排出二氧化碳和水,粪便排出体外的过程叫排遗。考点:排泄的概念、途径和意义。21、B【解析】

合理营养是指全面而平衡营养,按照“平衡膳食宝塔”每天均衡吃五类食物,据此解答。【详解】合理营养是指全面而平衡营养。“全面”是指摄取的营养素种类要齐全;“平衡”是指摄取的各种营养素的量要适合,与身体的需要保持平衡。为了做到合理营养,按“平衡膳食宝塔”均衡摄取五类食物,以避免营养不良和营养过剩。谷类中含丰富的淀粉等糖类,糖类是最主要的供能物质,人体进行各项生命活动所消耗的能量主要来自于糖类,每天摄入最多,其次是蔬菜、水果类,摄入量最少的是脂肪类。故选:B【点睛】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合理营养,解此题的关键是理解掌握合理营养、平衡膳食的含义。22、A【解析】动脉的管壁厚、弹性大,管内血流速度快,A正确;

静脉管内都有静脉瓣,动脉管内无瓣膜,B错误;

组织细胞和肺泡周围都有毛细血管,C错误;

静脉血管一般都位于浅表部位,且压力小,容易止血,所以无偿献血或病人打“点滴”时,针头刺入静脉,D错误。23、A【解析】试题分析:简单反射与复杂反射的本质区别是否有大脑皮层的参与,没有大脑皮层参与的,神经中枢在大脑皮层以下的反射是简单反射,反射的神经中枢在大脑皮层上的反射是复杂反射,非条件反射是指人生来就有的先天性反射,是一种比较低级的神经活动,由大脑皮层以下的神经中枢(如脑干、脊髓)参与即可完成,如膝跳反射等;条件反射是人出生以后在生活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后天性反射,是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经过一定的过程,在大脑皮层参与下完成的,是一种高级的神经活动,是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方式,如谈虎色变等。完成审题、思考等活动是出生后才有的,是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经过一定的过程,在大脑皮层参与下完成的复杂反射,因此其神经中枢在大脑皮层,故选A。考点:本题考查的是复杂反射与简单反射的区别,解答时可以从复杂反射与简单反射的不同特点方面来切入。24、A【解析】

呼吸系统的组成包括呼吸道和肺,呼吸道是由鼻、咽、喉、气管和支气管组成。图中1鼻,2喉,3咽,4气管,5支气管,6肺,7膈。肺是气体交换的场所,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据此解答。【详解】呼吸道包括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消化道有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和肛门,所以结构3咽既属于呼吸道又属于消化道,A错误;

结构6肺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B正确;

痰形成的部位是4气管和5支气管,痰中含有许多细菌,请不要随地吐痰,C正确;

吸气时结构7膈肌收缩,膈顶位置下降,胸廓扩大,肺内压低于大气压,完成吸气,D正确。【点睛】掌握呼吸系统的组成及作用可正确解答。25、C【解析】

耳分为外耳、中耳和内耳。其中内耳是由半规管、前庭、耳蜗三部分组成的。【详解】内耳包括前庭、半规管和耳蜗三部分。前庭和半规管是位觉感受器的所在处,与身体的平衡有关。前庭可以感受头部位置的变化和直线运动时速度的变化,半规管可以感受头部的旋转变速运动,这些感受到的刺激反映到中枢以后,就引起一系列反射来维持身体的平衡。因此当人体的半规管和前庭过度敏感,就易出现晕车、晕船。内耳中的耳蜗是听觉感受器的所在处,与听觉有关。【点睛】理解耳的结构和功能是解题的关键。26、C【解析】

睡眠可以使脑的功能得到最大限度的恢复,提高学习效率,睡眠对于大脑健康是极为重要的。【详解】A、睡前吃饱会影响睡眠,A错误。B、睡眠对人有益,并不是每天的睡眠时间越长越好,要适当,B错误。C、青少年神经系统发育不完善,因此需要较多的睡眠,青少年每天应该保持8~9小时的睡眠时间,并且必须保证高质量。如果睡眠的时间不足或质量不高,那么会危害生命或对大脑就会产生不良的影响,大脑的疲劳就难以恢复,严重的可能影响大脑的功能,C正确。D、青少年神经系统发育不完善,因此需要充足的睡眠,D错误。故选:C【点睛】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熟记青少年的睡眠时间。27、D【解析】

神经胶质细胞,简称胶质细胞,是神经组织中除神经元以外的另一大类细胞,也有突起,但无树突和轴突之分,广泛分布于中枢和周围神经系统。【详解】在哺乳类动物中,神经胶质细胞与神经元的细胞数量比例约为10:1。在中枢神经系统中的神经胶质细胞主要有星形胶质细胞、少突胶质细胞(与前者合称为大胶质细胞)和小胶质细胞等。传统认为胶质细胞作用不仅是连接和支持各种神经成分,还起着分配营养物质、参与修复和吞噬的作用,AB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点睛】本题的重点是神经胶质细胞的功能。28、D【解析】

反射是指动物通过神经系统对外界的刺激做出有规律的反应活动。【详解】ABC、小狗听到主人呼唤就去吃食物、海豚顶球表演、有蚊子从眼前飞过,立即眨眼,都是通过神经系统对外界的刺激做出有规律的反应活动,都属于反射,ABC错误;D、草履虫是单细胞动物,没有神经系统,因此草履虫游向食物不属于反射,是应激性,D正确。所以答案选择D。【点睛】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了理解掌握反射的概念。29、D【解析】

人体有三种血管:动脉、静脉、毛细血管。动脉的功能是把心脏的血液输送到全身各处,静脉的功能是把全身各处的血液送回心脏,毛细血管的功能是进行物质交换。【详解】A、毛细血管的内径仅有8~10微米,红细胞的直径约7.7微米,因此毛细血管内红细胞单行通过,管内血流速度最慢,A错误。

B、动脉是把心脏中的血液输送到全身各处,B错误。

C、静脉血管一般都位于浅表部位,且压力小,容易止血,所以无偿献血或病人打“点滴”时,针头刺入静脉,而不是动脉,C错误。

D、大中型静脉内有静脉瓣,具有防止血液倒流的作用,保证了血液只能按一定方向流动,D正确。

故选:D。【点睛】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熟记血管的特点。30、C【解析】幼年时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易患呆小症;但佝偻病却是由维生素D缺乏引起的,A错误;坏血病是维生素C缺乏引起的,巨人症是幼年时期生长激素分泌过多引起的,B错误;糖尿病是胰岛素分泌不足引起的,侏儒症是幼年时期生长激素分泌不足引起的,C正确;大脖子病是由于体内长期缺碘引起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引起的,脚气病是由维生素B1缺乏引起的,D错误。31、A【解析】在距今1200多万年前,森林古猿广泛分布于非、亚、欧地区,尤其是非洲的热带丛林,后来由于环境的变化,森林古猿朝两个方面进化,一部分森林古猿仍然以树栖生活为主,慢慢进化成了现代类人猿。另一支却由于环境的改变被迫下到地面上来生活,慢慢的进化成了人类,可见人类和类人猿有共同的原始祖先,是森林古猿。32、C【解析】

(1)许多饮料中含有防腐剂、香精或人工色素等,并且由于糖分含量多而热量很高,中小学生经常饮用这样的饮料不利于身体健康,其实最好的“饮料”就是白开水。(2)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如经常剪指甲、饭前便后及时洗手等,可预防一些传染病、肠道寄生虫的传播。(3)生吃的瓜果和蔬菜等要洗干净,避免农药中毒。(4)选样包装食品时,要注意识别食品的生产日期和保质期等。(5)不吃没有卫生保障的生食,如生鱼片、生荸荠等。(6)不吃街头贩卖的,没有卫生许可证的食品。(7)尽量少吃油炸、烟熏和烧烤的食品。【详解】A、上山随便采来的蘑菇可能会有毒,吃了有毒的蘑菇对人体有害,属于真菌中毒;A错误;B、马铃薯中含有龙葵素,它是一种对人体有害的生物碱,平时马铃薯中含量极微,一旦马铃薯发芽,芽眼,芽根和变绿,溃烂的地方龙葵素的含量急剧增高,可高出平时含量的40~70倍,人吃了这种发芽的马铃薯,轻者恶心呕吐、腹痛、腹泻;重者可出现脱水、血压下降、呼吸困难、昏迷、抽搐等现象,严重者还可因心肺麻痹而死亡,因此吃发芽的马铃薯会中毒,B错误;C、过期的食品对人体有害,不购买过期的食品符合食品安全要求,C正确;D、大量的防腐剂对人体有一定的危害,常吃含防腐剂的食品会危害身体健康,D错误。【点睛】食品安全指食品无毒、无害,符合应当有的营养要求,对人体健康不造成任何急性、亚急性或者慢性危害。33、C【解析】

(1)肾单位是肾脏的结构和功能单位,肾单位包括肾小体和肾小管。肾小体包括呈球状的肾小球和呈囊状包绕在肾小球外面的肾小囊,囊腔与肾小管相通。(2)尿的形成要经过肾小球的过滤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两个连续的过程。(3)图中,a肾小球,含有血液、b肾小囊内含原尿、c肾小管的末端流出的液体是尿液,d集合管内有尿液。【详解】血液流经a肾小球时,除了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外,其他的如水、无机盐、尿素、葡萄糖会滤过到b肾小囊形成原尿;当原尿流经c肾小管时,其中大部分水、部分无机盐和全部的葡萄糖被重新吸收回血液,而剩下的尿素、一部分无机盐和水进入d集合管形成了尿液。因此葡萄糖在流经b肾小管后变为0。所以,b内的液体和c和d的结构名称分别是原尿、肾小管、集合管。【点睛】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掌握肾单位的结构,理解尿液的形成过程。34、B【解析】尿的形成过程主要包括肾小球的滤过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两个过程;该题要从尿的形成过程分析解答。血液流经肾小球时,血液中的尿酸、尿素、水、无机盐和葡萄糖等物质通过肾小球的过滤作用,过滤到肾小囊中,形成原尿;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全部葡萄糖、大部分水和部分无机盐等被肾小管重吸收,这些被重吸收的物质进入包绕在肾小管外的毛细血管中,送回到血液,剩下的水、无机盐、尿素等就形成尿液,因此,一个人一天可以形成150L原尿,可排出的尿却只有1.5L左右.其主要原因是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故选B。点睛:肾小管对原尿的重吸收作用意义重大:它可以使许多有用的物质重新送回血液。35、B【解析】红细胞里有一种红色含铁的蛋白质,叫血红蛋白。红细胞之所以呈红色,就是因为含有血红蛋白。血红蛋白的特性:在氧含量高的地方,与氧容易结合;在氧含量低的地方,又与氧容易分离。血红蛋白的这一特性,使红细胞具有运输氧的功能。铁制炊具能为人体提供含铁的无机盐,有利于体内合成血红蛋白。36、血浆②红细胞④血小板①白细胞毛细血管【解析】

血液分为两部分:③血浆和血细胞,血细胞包括①白细胞、②红细胞、④血小板。【详解】(1)血液分为③血浆和血细胞两部分,血细胞包括①白细胞、②红细胞、④血小板。(2)血细胞中数量最多的是②红细胞,呈两面凹的圆饼状,没有细胞核,视野中呈现红色。(3)血小板有止血和加速凝血的作用,皮肤划破后出血不易止住,可能是④血小板偏少的结果。(4)白细胞能吞噬发炎部位的病菌,当人体某处受伤感染时,①白细胞会穿过毛细血管壁,聚集在感染处吞噬病菌。(5)毛细血管数量大,分布广,血管的内径小,仅有8—10微米,只允许红细胞单行通过,管壁非常薄,只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管内血流速度最慢。这些特点有利于血液与组织细胞充分地进行物物交换。【点睛】解题的关键是知道血液的组成成分及各部分的功能。37、BCDEabcd呼吸运动排汗【解析】

人体的各个系统既具有各自的功能,但又不能独立的完成各自的功能,例如人在运动时,需要呼吸、循环、排泄等器官系统的相互配合、协调活动。【详解】(1)根据图示可知,A是利用食物,排出残渣,所以是消化系统;B与各个系统之间相互联系,是循环系统;C与B循环系统进行物质交换,而且多余废物排出体外,所以是呼吸系统;D代表泌尿系统;E与B循环系统进行物质交换,代表组织细胞。(2)呼吸系统吸收的氧气通过血液循环扩散进入血液,送到全身各处的组织细胞里,参与分解有机物,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组织细胞产生的二氧化碳等废物,通过血液循环扩散进入肺泡,通过呼吸系统排出体外。所以a代表二氧化碳,b代表氧气;物质c来自消化系统,所以代表营养物质;d代表代谢废物。(3)呼吸肌的收缩和舒张而造成胸腔有规律的扩大与缩小,叫呼吸运动,包括吸气和呼气两个过程。呼吸运动的基本意义是实现了肺的通气,即肺内气体与外界气体进行交换。所以①代表呼吸运动。如果F代表皮肤,则过程②代表排汗。【点睛】本题综合了人体的消化、呼吸、泌尿、循环系统生理活动,读图能力是考查的重点。38、人类的大面积毁林、垦地、过度放牧等活动,都可能引起草原荒漠化会。沙尘暴是大风挟带大量泥沙和干土而形成的。被卷到空中的沙尘,在高空气流的引导下,可以向周围扩散,严重的甚至可以漂洋过海积极参加植树活动,不随意毁坏花草树木,不乱仍垃圾,将废旧电池送到指定的回收处等【解析】

人类的大面积毁林、垦草、过度放牧等活动,都可能引起草原沙漠化.我们要从日常生活做起,以实际行动保护生态环境。【详解】(1)科尔沁从一个“盛长森林和草原”的生态系统演变为沙地,主要是人类的大面积毁林、垦草、过度放牧等活动,严重破坏了森林和草原,使环境恶化,草原沙漠化。

(2)科尔沁草原远在内蒙古,它的荒漠化会影响到我们的生活。我国沙尘暴多发生在冬春季节的北方和西北地区,强沙尘暴也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