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届天津市部分区七下生物期末质量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1页
2025届天津市部分区七下生物期末质量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2页
2025届天津市部分区七下生物期末质量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3页
2025届天津市部分区七下生物期末质量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4页
2025届天津市部分区七下生物期末质量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5届七下生物期末模拟试卷请考生注意:1.请用2B铅笔将选择题答案涂填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请用0.5毫米及以上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主观题的答案写在答题纸相应的答题区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上均无效。2.答题前,认真阅读答题纸上的《注意事项》,按规定答题。1.进入青春期后,男孩和女孩在心理上发生了明显变化,下列不属于青春期心理变化的是A.有了强烈的独立意识,但是在遇到挫折的时候又具有依赖性B.内心世界逐渐复杂,有些事情不愿意与家长交流C.对异性产生朦胧的依恋D.男孩出现遗精现象,女孩出现月经现象2.以肌肉为效应器的反射弧中,如果传入神经损伤,其他结构均正常,当手偶然碰到火时会出现的情况是A.有感觉但不会缩手 B.既有感觉又会缩手C.无感觉但会缩手 D.无感觉也无缩手3.外出旅游登山时,携带的下列食品,不能补充能量的是A.纯净水 B.牛奶C.苹果 D.面包4.如图所示,箭头表示正常的血流方向,则较粗血管能正确表示静脉的是A. B. C. D.5.小明生病发烧,一星期后体重减轻。这主要是由于体内贮有的()被大量消耗A.蛋白质B.糖类C.脂肪D.水6.如图所示中甲、乙、丙表示不同的血管,a、b表示不同的气体,箭头表示血液流动或气体进出的方向,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大量气体a和血红蛋白结合后,血液呈鲜红色B.甲和丙内流的血液相比,甲中含氧量较低C.进入血液中的b,经血液循环输送到组织细胞D.b由肺泡进入乙,需要经过两层细胞7.胎儿与母体进行物质交换的结构是()。A.输卵管 B.胎盘C.子宫内膜 D.羊水8.如图是肾单位模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②是出球小动脉,内流静脉血B.③是肾小球,是个毛细血管球C.④是肾小囊,其内的液体称为原尿D.⑤是肾小管,管壁只有一层细胞9.幼年时期生长激素分泌过多,可能会导致()A.呆小症 B.巨人症 C.侏儒症 D.地方性甲状腺肿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健康人的收缩压超过12kPa,就是高血压B.过量食用食盐不易患高血压C.AB或O型血可以输给B型血患者D.血小板的作用是促进止血和加速血凝固11.下列是对突发性心肌梗塞病人采用的急救方法,其中错误的是()A.家属要赶快搀扶病人去医院 B.给病人服用硝酸甘油片等药物缓解疼痛C.拨打“120”急救中心,就近就医 D.慢慢躺下休息,足部稍垫高12.肺换气和组织处气体交换分别是通过什么方式完成的()A.呼吸运动、气体扩散 B.气体扩散、呼吸运动C.气体扩散、气体扩散 D.呼吸运动、呼吸运动13.人患急性肠胃炎,造成严重脱水的最主要原因是()A.大量喝进的水随尿排出B.汗液蒸发过多C.病人喝水过少D.喝进的水不能吸收入血14.下列哪项不是毛细血管适于物质交换的特点A.管壁簿,只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B.数量最多,分布最广C.管腔小,只允许红细胞单行通过D.管内血流速度快15.酸雨形成的原因是A.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太多 B.全球降雨量过多C.工厂排放的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过多 D.森林火灾频繁16.如图为心脏示意图,叙述错误的是()A.心脏左右不相通,上下相通B.心脏的四个腔分别有血管相连,与左心室相连的是主动脉C.②的肌肉壁比④的肌肉壁厚D.②和④两个腔同时收缩,把血液送往全身17.关于现代类人猿与人类的区别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运动的方式不同 B.脑发育程度不同C.制造工具的能力不同 D.祖先不同18.人在吸气时,下列哪一项生理活动与空气进入肺内无关?()A.膈肌舒张 B.肋间肌收缩 C.肺内压力降低 D.胸廓容积增大19.远视眼的人眼球的部分结构出现了变化,导致看近方物体时视觉模糊.远视眼的人眼球的结构变化以及成像状况是()①晶状体曲度大

②晶状体曲度小③眼球前后径过长④眼球前后径过短⑤物象落到视网膜前面⑥物象落到视网膜后面A.①③⑥ B.①③⑤ C.②④⑤ D.②④⑥20.人类有基于语言、文字等信息而发生的特有条件反射,下列反应只有人类才具有的是()A.饥渴了寻水喝 B.闻到饭菜香分泌唾液C.看苦情戏掉眼泪 D.碰到危险迅速避开21.李先生体检时,发现尿液中含有大量的葡萄糖,他体内发生病变部位可能是()A.肾小囊或肝脏 B.肾小管或胰岛 C.肾小球或胰腺 D.肾小球或垂体22.下列器官及生理过程对应错误的是()A.睾丸——产生精子 B.输卵管——精卵结合C.子宫——胎儿发育 D.阴茎——分泌性激素23.对排尿的生理意义的叙述,正确的是()①排出废物②调节体内水和无机盐的平衡③维持组织细胞的正常生理功能④排出过剩的营养物质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24.有人用尖锐的器具掏挖“耳屎”,不小心戳穿某结构导致耳聋,该结构最可能是()A.耳廓 B.咽鼓管 C.半规管 D.鼓膜25.以下不属于非条件反射的是()A.成人的膝跳反射 B.成人的排尿反射 C.婴儿的吮吸反射 D.儿童识字26.如下图,图1是人体呼吸系统的组成图,图2是制作的呼吸过程示意模型。请据图回答。(1)图1中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是[__]_____,它是_____的场所。(2)分析图2中模型所指部位,A、B、C、D分别代表呼吸系统的哪个器官:A_____B_____C_____D_____。(3)甲装置表示人的_____过程,此时膈肌处于_____状态。乙装置表示人的_____过程。27.如图是人体消化系统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1)蛋白质的初步消化场所是_____(填序号),最终在13所示的结构中被分解为_____.(2)肝炎病人怕吃油腻食物的原因是[3]_____分泌的胆汁不足,影响了对脂肪的消化.(3)营养物质中的水分、无机盐、维生素的吸收器官有_____.(4)图中番号11是_____,分泌的消化液含有多种消化酶.28.观察下面肾单位结构示意图,据图回答问题。(1)肾单位的结构包括图中的________(填序号)。(2)人体每天形成的原尿大约有150升,是由于图中标号

,即

所起到的

作用;而实际排出的尿液只有1.5升,这是由于图中标号

,即

所起到的

作用。按以上空格顺序,答案应选择(________)A.②、肾小球、重吸收、⑥、肾小管、滤过B.⑤、肾小囊、滤过、⑥、肾小管、重吸收C.⑥、肾小管、重吸收、②、肾小球、滤过D.②、肾小球、滤过、⑥、肾小管、重吸收(3)正常人的图中标号④处流动的血液与①处流动的血液相比,前者血液里的尿素、尿酸含量_______(填“不变”或“增加”或“减少”),蛋白质含量______(填“不变”或“增加”或“减少”)。29.下列为大气和人体呼出气体中各种成分含量的百分比,分析表中数据,你能读出那些信息?(至少答出两点)气体成分在大气中的含量(%)在人体呼出气体中的含量(%)氮气7878氧气2116二氧化碳0.034水0.071.1其他气体0.90.9______30.知识应用,解决问题(一)预习思考阅读下面材料材料:现在,健康饮食成为了人们生活中最重要的主题,前段在市场上发现有一种所谓的瘦肉型猪,这种猪几乎没有什么肥肉,人们戏称为“健美猪”。调查发现,河南多地生猪养殖中使用是肉精,养出的“健美猪”流入各地屠幸市场,流入双汇集团。专家介绍,瘦肉精是一种不易分解的化学药品,在猪的代谢过程中可促进蛋白质的合成和脂肪的转化分解,其残留通过食物进入人体,致使人体渐渐的出现恶心、头晕、四肢无力、手颤等中毒症状。(二)设问解疑(1)“健美猪”相对于普通精而言______组织发达,皮下脂肪很少。(2)人摄取“健关猪”肉后,残留在猪肉中的瘦肉精主要在消化道的小肠被吸收,然后通过_____运输到身体各部分,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的危害。(3)“健美猪”的血液通过肾脏肾小球和肾小囊壁的______作用以及肾小管的_____作用形成尿液,因而尿液中含有瘦肉棉。通过检测猪的尿液,可查出生猪养殖中是否使用了瘦肉精。(三)简结转新(4)就上述瘦肉精事件简洁谈谈你对目前食品安全的看法:______。31.请分析下列资料,回答相关问题:2017年春节刚过,一股弥漫着禽流感的信息扑面而来,据权威机构发布:1月份全国感染H7N9的人数达到192人,79人死亡。5月19日,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也确认一例H7N9禽流感病例。H7N9禽流感是通过接触禽类而导致人感染,因此,禽流感成为蛋鸡养殖业的克星,养鸡市场迎来一片哀嚎。对于预防H7N9禽流感专家提出以下建议:①对患者进行隔离治疗;②勤洗手,注意个人卫生;③公共场所注意通风透气,喷洒消毒药水;④经常锻炼身体,提高自身身体素质等。(1)H7N9禽流感病毒是引起该传染病的______。(2)从传染病流行的基本环节来看,患禽流感的人属于______。(3)上述专家提出的建议中,属于切断传播途径的是______(填序号),属于保护易感者的是______(填序号)。(4)我国科学家已经成功研制出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毒疫苗株。从免疫的角度看,接种的疫苗属于______,可刺激人体的免疫系统产生相应抗体,从而提高对该传染病的抵抗力。接种疫苗获得的免疫属于______免疫。

参考答案1、D【解析】

进入青春期,男孩和女孩的身高、体重都迅速增加,另外,神经系统以及心脏和肺等器官的功能也明显增强。青春期的男孩和女孩,心理上也发生着明显的变化,生活中常常会有较多的心理矛盾。如有了强烈的独立的意识、叛逆性,遇到挫折又有依赖性,渴望得到家长和老师的关怀。内心世界逐渐复杂,有的事情不想跟家长交流。【详解】A、青春期的少年有强烈的独立意识,而遇到挫折又有依赖性,渴望得到家长和老师的关怀,正确。

B、青春期内心世界逐渐复杂,有些事情不愿意与家长交流,可以通过个别谈心等方式向老师或家长寻求帮助,正确。

C、随着身体的发育,性意识也开始萌动,常表现为从初期的与异性疏远,到逐渐愿意与异性接近,或对异性产生朦胧的依恋,这些都是正常的心理变化,正确。

D、青春期男孩出现遗精现象,女孩出现月经,这些都是正常的生理现象,但不属于心理变化,错误。

故选:D。【点睛】青春期的男女生心理会发生很大的变化,但此时心理仍然不成熟,要以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去衡量,合理听取父母、师长、朋友的建议。2、D【解析】

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称为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反射必须通过反射弧来完成,反射弧的五部分要完整,缺少任何一个环节反射活动都不能完成。【详解】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其结构基础是反射弧,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五部分构成。反射弧中神经冲动传到的方向是: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反射弧只有在完整的时候,反射才能完成。如果传入神经受损导致反射弧不完整,则神经冲动不能传导到大脑皮层,不能产生感觉,也不能传导到效应器,无法完成缩手动作。【点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反射弧的五部分结构和功能3、A【解析】试题分析:人类需要的营养物质有糖类、油脂、蛋白质、维生素、水和无机盐,蛋白质、糖类、油脂都能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水、无机盐、维生素不能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纯净水不能提供能量,水是构成细胞的主要成分。考点:人体需要的主要营养物质4、C【解析】

人体内的血管有动脉血管、静脉血管、毛细血管三种类型。动脉的功能是把心脏的血液输送到全身各处,故动脉内的血液流动方向是从主干流向分支,静脉的功能是把全身各处的血液送回心脏,静脉内的血液流动方向是从分支流向主干;毛细血管管腔小,红细胞只能成单行通过。【详解】静脉是将血液从身体各部分运送回心脏的血管,血液流动是从分支流向主干。管壁较薄,弹性较小,血流速度较慢,在四肢的静脉中有瓣膜,并且瓣膜是朝向心脏方向的,保证血液按照一定的方向流动而不倒流。图A血流方向与瓣膜的方向不一致;图B血流方向与瓣膜的方向一致,但是瓣膜的方向反了;图C血流方向与瓣膜的方向一致,瓣膜的方向也正确,表示静脉;图D血流方向与瓣膜方向不一致。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血管的特点和功能。解题的关键是掌握静脉的特点和功能。5、C【解析】

细胞内含糖类、脂肪、蛋白质、水、维生素、无机盐等物质,糖类、脂肪、蛋白质能为人体提供能量,其中糖类是主要的供能物质,蛋白质是构成细胞的基本物质,脂肪是备用能源,一般储存在皮下备用。【详解】人体进行生理活动所需要的能量,主要由食物中的糖类供给。糖类是人体进行生理活动的主要能源。蛋白质是构成人体细胞的基本物质,与人体的生长发育和细胞的修复以及更新有重要作用;脂肪是人体内备用的能源物质,一般储存在皮下备用。题干中,小明生病发烧,一星期后体重减轻,消耗了大量体能,致使贮存在体内的脂肪等营养物质消耗多而补充少,故体重明显下降。故选C。【点睛】此题考查营养物质的功能。解决此题的关键是明确营养物质的功能特点。6、A【解析】肺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是气体交换的主要场所,肺泡是气体交换的主要部位。肺与外界空气间的气体交换也叫肺的通气,通过呼吸运动实现的;肺泡与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叫做肺泡内的气体交换,是通过气体的扩散作用实现的。血管甲是肺动脉,血管乙是毛细血管,血管丙是肺静脉。A、a、b表示肺泡内的气体交换,是通过气体扩散作用实现的,根据箭头方向可知a和b分别表示二氧化碳和氧气,大量气体b氧气和血红蛋白结合后,血液呈鲜红色,故A错误;当血液流经肺泡外的毛细血管网时,与肺泡进行气体交换,血液中的二氧化碳进入肺泡,肺泡中的氧气进入血液,由颜色暗红的静脉血变成了鲜红的动脉血,所以与丙相比,甲内的血液含氧量少,故B正确;进人血液中的b氧气,经血液循环输送到组织细胞,供细胞呼吸利用,故C正确;乙是肺泡外的毛细血管,乙和肺泡的壁都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b由肺泡进入乙,需要经过两层细胞,故D正确。故选A。7、B【解析】

由卵细胞到胎儿的过程是:卵细胞→受精卵→胚泡→胚胎→胎儿,胎儿通过胎盘、脐带与母体进行物质交换,据此答题。【详解】A、输卵管是输送卵细胞和受精的场所,错误。B、睾丸产生的精子和卵巢产生的卵细胞都是生殖细胞。含精子的精液进入阴道后,精子缓慢通过子宫,在输卵管内与卵细胞相遇,一个精子与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受精卵不断进行细胞分裂,逐渐发育成胚泡。此时的发育的营养物质来自卵黄。胚泡缓慢移动到子宫,最终植入子宫内膜,这是怀孕。胚泡中细胞继续分裂和分化,逐渐发育成胚胎,并于怀孕后8周左右发育成胎儿--开始呈现人的形态。胎儿生活在子营内半透明液体羊水中,通过胎盘从母体获取所需营养物质和氧,并排出二氧化碳等废物。一般怀孕到第38周,胎儿发育成熟。成熟胎儿和胎盘从母体阴道排出,这个过程叫分娩。所以,胎儿与母体进行物质交换的结构是胎盘,正确。C、胚泡缓慢移动到子宫,最终植入子宫内膜,这就是怀孕,错误。D、羊水主要是保护胎儿、保持宫内温度恒定、利于胎儿体液平衡和缓冲外界压力等作用,错误。故选:B【点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知道胚胎的发育和营养。8、A【解析】

图中①是入球小动脉,②是出球小动脉,③是肾小球,④是肾小囊,⑤是肾小管,⑥是肾动脉。【详解】ABC、肾动脉属于体循环,里面流的是含氧多的动脉血,通过①入球小动脉进入到肾小球,因为没有发生气体交换,故仍然是动脉血,在流经肾小球时,由于是个毛细血管球,具有滤过作用,除大分子的蛋白质和血细胞,其他小分子的如:水、无机盐、葡萄糖、尿素等物质被过滤到④肾小囊腔形成原尿,而剩下的物质通过②出球小动脉流出,由于肾小球的滤过作用过程,并没有发生气体交换,故红细胞运输的氧并没有减少,故血液仍然是动脉血。因此,入球小动脉、肾小球、出球小动脉中的血液均是动脉血,A错误,BC正确;D、⑤是肾小管,管壁只有一层细胞,与周围的毛细血管紧密结合,能够将原尿中全部的葡萄糖、大部分水、部分无机盐重新吸收进入血液,D正确。故选:A。【点睛】本题主要考查肾脏的结构和功能及尿液的形成,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熟记尿的形成以及识图能力。9、B【解析】

激素是由内分泌腺分泌的对身体有特殊作用的化学物质。激素在人体内的含量极少,但对人体的新陈代谢、生长发育和生殖等生命活动都具有重要的作用。激素在人体内必须维持在适当的水平,或多或少都会对人体产生不同的影响。【详解】A、幼年时期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易患呆小症,A错误;B、幼年时期生长激素分泌过多,易患巨人症,B正确;C、生长激素是由垂体分泌的,有调节人体生长发育的作用。如果幼年时生长激素分泌不足,则生长迟缓,身材矮小,但是智力一般是正常的,这叫侏儒症,C错误;D、甲状腺激素是由甲状腺分泌的,它的主要作用是促进新陈代谢、促进生长发育、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成年后如果缺碘,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就会导致甲状腺增生,形成大脖子病,D错误。所以答案选择B。【点睛】解答此题的关键就是理解生长激素的作用及其内分泌腺分泌异常时的症状。10、D【解析】收缩压(SP)又称高压,是心脏收缩时主动脉压急剧升高,在收缩的中期达到最高值的动脉血压,它的正常值是12~18.7kPa。所以若收缩压达到或超过18.7kPa是典型的高血压,A错误;食盐过多,会引起高血压,B错误;在紧急情况下,AB血型的人可以接受任何血型,但只能输给AB型血,O型血可以输给任何血型的人,但只能接受O型血,C错误;血小板能够堵塞伤口,其中还含有促进血液凝固的物质,起止血和加速凝血的作用,D正确。11、A【解析】

急性心肌梗死,俗称“心梗”是一种非常凶险的疾病,急性心肌梗死是冠状动脉急性、持续性缺血缺氧所引起的心肌坏死,可并发心律失常、休克或心力衰竭,常可危及生命。发现突发心肌梗死病人,不要随意搬动病人,也不要自己将病人送往医院。应采取措施便于病人呼吸的舒适姿势,让病人半卧位靠在被子上,足稍为抬起。给病人服用硝酸甘油片等药物缓解疼痛。马上拨打120急救电话,尽快把病人送至医院救治。【详解】A.家属要赶快搀扶病人去医院,加重病情。错误;B.给病人服用硝酸甘油片等药物缓解疼痛。正确;C.拨打“120”急救中心,就近就医。正确;D.慢慢躺下休息,足部稍垫高。正确;故选A.【点睛】考查急救方法。12、C【解析】

呼吸运动的基本意义是实现了肺的通气,即肺内气体与外界气体进行交换。人体内部的换气和组织换气都是通过气体扩散实现的。【详解】人体的气体交换过程如图所示:。肺通气,是肺与外界之间的气体交换;肺的换气是肺泡内的气体交换,是肺泡与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是指氧气和二氧化碳在血液循环中的运输过程;组织换气,是血液与组织细胞之间的气体交换。其中肺通气是通过呼吸运动实现的,肺的换气和组织换气都是通过气体扩散完成的。故选:C。【点睛】熟记呼吸运动实现了肺的通气。而肺泡内的气体交换和组织里的换气是通过气体扩散完成的。13、D【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急性胃肠炎的有关内容。急性胃肠炎患者呕吐或腹泻会使得水分不能循环系统吸收,而且身体内的水分还在排出,从而造成机体严重脱水。D正确。故本题选D。14、D【解析】毛细血管是进行物质交换的场所,与物质交换的功能相适应的特点有:毛细血管的分布最广,数量最多;管腔细、只允许红细胞单行通过;血液速度最慢;管壁薄,只由单层上皮细胞构成,故ABC正确,D错误。15、C【解析】

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酸雨的形成,解答时可以从酸雨的形成方面来切入。【详解】A、二氧化碳能与水生成碳酸,但酸性较弱,因此不是酸雨形成的主要原因,错误。B、全球降雨量过多,不是形成酸雨的原因,错误。C、燃烧含硫的燃料如煤等,会生成硫的氧化物溶于水后导致形成酸雨,是形成酸雨的主要原因,正确。D、森林火灾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二氧化碳能与水生成碳酸,但酸性较弱,因此不是酸雨形成的主要原因,错误。故选:C。【点睛】掌握酸雨形成的原因是本题解题关键。16、C【解析】

观图可知:①是右心房、②是右心室、③是左心房、④是左心室、⑤是上腔静脉、⑥是肺动脉,解答即可。【详解】心脏有4个空腔,分别叫左心房、左心室、右心房、右心室。心房在上,心室在下,而且左心房只和左心室相通,右心房只和右心室相通,左右心房和左右心室之间都是不相通的,故A正确;心脏的四个腔分别有血管相连,与左心室相连的是主动脉、右心室连的是肺动脉、左心房连的是肺静脉、右心房连的是上下腔静脉,故B正确;心脏能将血液泵至全身,主要是心肌收缩与舒张的结果。心脏有四个腔:左心房、右心房、左心室、右心室,其中④左心室的壁最厚,这是与左心室收缩把血液输送到全身、输送血液的距离最长相适应的,故C错误;②右心室收缩血液流入肺动脉,④左心室收缩血液流入主动脉,所以两个腔同时收缩,把血液送往全身,故D正确。故选C。【点睛】掌握心脏的结构和功能是解题的关键。17、D【解析】

人类和类人猿是近亲,其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都属于高等的哺乳动物,其内部结构基本相同。【详解】类人猿以树栖生活为主,不会直立行走;而人类的前肢解放出来,会直立行走,可见它们的运动方式不同,故A正确;类人猿以树栖生活为主,不会制造工具,手和脑得不到锻炼,这种简单的树栖生活不利于脑的发育;而人类会制造和使用工具,促进了脑的发达,且知道用火烧烤食物来吃,改善了身体的营养,有利于脑的发育,可见脑的发育程度也不同,故B正确;类人猿以树栖生活为主,在丛林中采摘果子等为食,不会制造工具;而人类会制造和使用工具,它们制造和使用工具的能力不同,故C正确;人类和类人猿是近亲,其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故D错误。故选D。【点睛】此题考查人类的起源和进化。理解人类和类人猿的区别是解答此题的关键。18、A【解析】

人体吸气时,肋间肌与膈肌收缩,引起胸腔前后、左右及上下径均增大,胸廓容积增大,肺随之扩大,造成肺内气压小于外界大气压,外界气体进入肺内,形成主动的吸气过程;呼吸肌(包括膈肌)舒张时完成呼气过程。【详解】呼吸运动是指胸廓的有节律的扩大和缩小。呼吸肌的舒缩而造成胸腔有规律的扩大与缩小相交替的运动包括吸气和呼气两个过程。吸气时,膈肌与肋间肌收缩,引起胸腔前后、左右及上下径均增大,肺随之扩大,肺内气压下降小于外界气压,外界气体进入肺,形成主动的吸气运动;呼气时,当膈肌和肋间肌舒张时,肋骨与胸骨因本身重力及弹性而回位,引起胸腔前后径、左右径及上下径均减小,结果胸廓缩小,肺也随之回缩,肺内气压升高大于外界气压,肺内气体排出,形成被动的呼气运动。人在吸气时,生理活动与空气进入肺内无关是膈肌舒张。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的是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呼吸运动的过程及胸廓、肺和肺内气压的变化。19、D【解析】

如果眼球晶状体的曲度过小,或眼球前后径过短,近处物体反射来的光线折射后形成的物像,就会落在视网膜的后方,导致看不清近处的物体,形成远视眼。因此远视眼的人眼球的结构变化以及成像状况是②晶状体曲度小④眼球前后径过短⑥物象落到视网膜后面20、C【解析】

非条件反射是生来就有的先天性反射,由大脑皮层以下的神经中枢参与下完成的;条件反射是出生后,在生活的过程逐渐形成的后天性反射,是由大脑皮层的参与下完成的;人类不但能够对具体信号发生反射,还能对具体信号抽象出来的语言文字的刺激也能建立条件反射,因为人类具有语言中枢,这是人类高级神经活动的最突出特征,动物则没有这种能力。【详解】饥渴了饮水、闻到饭菜香分泌唾液、碰到危险迅速避开,这些活动都没有大脑皮层中语言中枢的参与,不是人类特有的反射活动。而看苦情戏掉眼泪,有语言中枢的参与,是人类特有的条件反射。故选C。【点睛】明确人类特有的中枢是语言中枢。21、B【解析】试题分析:血液流经肾小球时,血液中的尿酸、尿素、水、无机盐和葡萄糖等物质通过肾小球的滤过作用,过滤到肾小囊中,形成原尿。当尿液流经肾小管时,原尿中对人体有用的全部葡萄糖、大部分水和部分无机盐,被肾小管重新吸收,回到肾小管周围毛细血管的血液里。原尿经过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剩下的水和无机盐、尿素和尿酸等就形成了尿液。由于肾小管发生病变,使其的通透性变大,导致大量的葡萄糖没有被吸收,另外胰岛能分泌胰岛素能调节人体内糖的代谢,如果胰岛素分泌不足,会造成体内血糖的浓度过高,因而出现糖尿。考点:尿液的形成。22、D【解析】

男性的生殖系统包括精囊、输精管、睾丸、阴茎等,女性的生殖系统包括卵巢、输卵管、子宫、阴道等。其中睾丸和卵巢都能产生生殖细胞和分泌性激素。【详解】A、睾丸是男性的主要生殖器官,能产生精子,分泌雄性激素,A正确。B、输卵管是精子和卵细胞结合进行受精的场所,B正确。C、子宫是女性的主要生殖器官,是产生月经和孕育胎儿的器官,C正确。D、阴茎是男性的外生殖器官,主要功能是排出尿液、精液和进行性交,D错误。【点睛】理解掌握人体男女性生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是解答此题的关键。23、A【解析】

尿的成分包括多余的水分、无机盐以及尿素尿酸等物质,这些物质在人体积聚多了对人体会造成危害,因此必须排尿。可见排尿对于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具有重要的意义,不仅可以排出废物,而且还可以调节体内水和无机盐的平衡,维持组织细胞的正常生理功能,据此解答。【详解】健康人每天摄取的水量和排出的水量必须维持在相对的平衡。所以我们每天应该喝适量的开水,这样不但有利于体内的废物随着尿液及时的排出体外,而且可以调节体内水分和无机盐的平衡,维持组织细胞正常的生理功能。所以①排出体内的代谢终产物;②调节体内水和无机盐的平衡;③维持组织细胞的正常生理功能正确。【点睛】掌握排尿的意义的解题的关键。24、D【解析】某人用尖锐的器具掏挖‘耳屎’,这个过程只会在外耳道,外耳道与中耳的交界处是鼓膜,不小心戳穿鼓膜,导致声音不能引起鼓膜的震动或震动减弱,致使听力下降导致耳聋。25、D【解析】

(1)简单反射是指人生来就有的先天性反射。是一种比较低级的神经活动,由大脑皮层以下的神经中枢(如脑干、脊髓)参与即可完成。(2)复杂反射是人出生以后在生活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后天性反射,是在简单反射的基础上,经过一定的过程,在大脑皮层参与下完成的,是一种高级的神经活动,是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方式。【详解】“成人的膝跳反射”、“成人的排尿反射”、“婴儿的吮吸反射”,均是一种比较低级的神经活动,由大脑皮层以下的神经中枢(如脑干、脊髓)参与即可完成,属于简单反射;“儿童识字”是出生后通过学习获得的,在生活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复杂反射,D不符合题意。故选:D。【点睛】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非条件反射与条件反射的区别。26、5肺气体交换气管支气管肺膈肌呼气舒张吸气【解析】

(1)如图是人的呼吸系统的模式图,呼吸系统的组成包括呼吸道和肺两部分。呼吸道包括1鼻腔、3咽、2喉、4气管、5肺,呼吸道保证了气体的清洁、湿润、温暖和畅通。(2)图示为模拟“膈的运动与呼吸运动”之间的关系示意图,A代表气管,B代表支气管,C代表肺,D代表的是膈肌。【详解】(1)肺由许多肺泡构成,外面包绕着丰富的毛细血管和弹性纤维,肺泡的壁和毛细血管壁都很薄,只有一层上皮细胞构成,这些特点都有利于气体交换,因此5肺是气体交换的主要场所,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2)分析图2中模型所指部位,A代表气管,B代表支气管,C代表肺,D代表的是膈肌。(3)甲图中,膈肌舒张,膈顶部上升,胸廓的容积变小,表示呼气;乙图中,膈肌收缩时,膈顶部下降,胸廓的容积变大,肺内压小于外界大气压,外界气体进入肺,完成吸气。【点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学会识图和理解呼吸的原理以及呼吸系统的组成和功能。27、10氨基酸肝脏小肠和大肠胰腺【解析】图示中的1唾液腺、2咽、3肝脏、4胆囊、5十二指肠、6盲肠、7阑尾、8口腔、9食道、10胃、11胰腺、12大肠、13小肠、14肛门。(1)蛋白质的消化从10胃开始的,在胃液的作用下被初步消化,再到13小肠中在肠液和胰液的作用下,被彻底分解为氨基酸。(2)油腻食物中含有较多的成分是脂肪,消化脂肪的消化液有:胆汁、胰液和肠液。胆汁是人体最大的消化腺[3]肝脏所分泌的,参与脂肪的消化,胆汁中虽然不含有消化酶,但能够将脂肪乳化成脂肪微粒,扩大脂肪微粒与消化酶的接触面积;然后脂肪再在胰液和肠液中酶的作用下被消化成甘油和脂肪酸的。患肝炎的病人胆汁分泌不足,影响了脂肪的消化,因此厌油腻食物。(3)营养物质通过消化道壁进入循环系统的过程叫做吸收。营养物质的吸收只在人体消化系统的部分消化道内进行。小肠是主要的吸收场所,能够吸收大部分的水、无机盐、维生素和全部的氨基酸、葡萄糖、甘油和脂肪酸;胃只能吸收少量的水、无机盐和酒精;大肠是形成粪便的场所,能够吸收少量的水、无机盐和维生素;口腔、咽、食道基本上没有吸收功能。所以营养物质中的水分、无机盐、维生素的吸收器官有小肠和大肠。(4)图中番号11是胰腺,胰腺分泌的消化液胰液中都含有多种消化酶,对蛋白质、脂肪和糖类都有消化作用。28、②⑤⑥D减少不变【解析】

(1)肾单位是肾脏的结构和功能单位,肾单位包括肾小体和肾小管,肾小体包括呈球状的肾小球和呈囊状包绕在肾小球外面的肾小囊,囊腔与肾小管相通。

(2)尿的形成要经过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的过滤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两个连续的过程。

(3)图中①入秋小动脉、②肾小球、③出球小动脉、④肾静脉,⑤肾小囊、⑥肾小管。【详解】(1)每个肾脏大约有100多万个肾单位组成。肾单位包括肾小体和⑥肾小管,肾小体包括②肾小球和⑤肾小囊,因此,肾单位的结构包括图中的②⑤⑥。(2)尿的形成要经过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的过滤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两个连续的过程。人体每天形成的原尿大约有150升,是由于图中标号②,即肾小球所起到的过滤作用;而实际排出的尿液只有1.5升,这是由于图中标号⑥,即肾小管所起到的重吸收作用,故选D。(3)正常人的图中④肾静脉处流动的血液与①入球小动脉处流动的血液相比,由于肾小球的过滤作用,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不能过滤到肾小囊中,因此前者血液里的尿素、尿酸含量减少,蛋白质含量不变。【点睛】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肾单位的结构和尿的形成过程以及正确识图。29、1、氮气前后含量不变,说明氮气不参与人体呼吸作用;2、人体呼出气体中的氧气比吸入气体中的少;3、人体呼出气体中的二氧化碳比吸入气体中的多,且呼出气体中较多的二氧化碳最终来自细胞中的线粒体;4、呼出气体中水的含量增多。综合以上,说明人体呼吸作用消耗了氧气,将有机物分解为水与二氧化碳,并释放出能量,供生命体各项生命活动。【解析】

人体呼出的气体中含有较多的二氧化碳,这是因为吸入的气体中的一部分氧气在肺泡处扩散到血液里,随血液循环运输到组织细胞处,在这里,组织细胞利用氧气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并且产生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又随血液循环运输到肺泡处,随呼气排出体外。【详解】通过表格直接就看出呼出的气体和大气中的气体相比,呼出的气体中,水分的含量也增加,氧的含量减少,二氧化碳的含量增加;氮气没有什么变化,水蒸气的含量增加说明人体也排出了少量水分,氮气无变化说明人体的生理活动不需要氮气,呼出气体中氧气减少,二氧化碳增多,原因是气体在肺内发生了气体交换,肺内的氧气扩散到血液里,血液里的二氧化碳扩散到肺内。由此可知:①氮气前后含量不变,说明氮气不参与人体呼吸作用。②人体呼出气体中的氧气比吸入气体中的少。③人体呼出气体中的二氧化碳比吸入气体中的多,且呼出气体中较多的二氧化碳最终来自细胞中的线粒体。④呼出气体中水的含量增多。综合以上,说明人体呼吸作用消耗了氧气,将有机物分解为水与二氧化碳,并释放出能量,供生命体各项生命活动。【点睛】呼出的气体中含有较多的二氧化碳,这是因为吸入气体的部分氧气被组织细胞利用并产生了二氧化碳气体。30、肌肉血液循环(循环系统)过滤重吸收食品安全,任重而道;关注食品安,食品安全进万家等【解析】

(1)尿的形成主要包括两个连续的生理过程:肾小球的过滤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2)食品安全指食品无毒、无害,符合应当有的营养要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