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安全管理手册_第1页
煤矿安全管理手册_第2页
煤矿安全管理手册_第3页
煤矿安全管理手册_第4页
煤矿安全管理手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0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煤矿安全管理手册目录一、总则...................................................71.1编写目的...............................................81.2编写依据...............................................91.3适用范围...............................................91.4安全管理方针..........................................101.5安全管理目标..........................................121.6安全管理制度体系......................................13二、组织机构及职责........................................132.1安全管理组织架构......................................142.2各部门安全管理职责....................................152.2.1矿长职责............................................162.2.2安全副矿长职责......................................202.2.3生产副矿长职责......................................212.2.4技术副矿长职责......................................222.2.5安全管理部门职责....................................232.2.6生产技术部门职责....................................242.2.7机电部门职责........................................252.2.8运输部门职责........................................272.2.9通风部门职责........................................282.2.10地测部门职责.......................................302.2.11财务部门职责.......................................322.2.12劳动人事部门职责...................................332.2.13各区队安全管理职责.................................342.3安全管理人员配备及资质................................362.4安全生产责任制........................................36三、安全投入与保障........................................383.1安全投入保障机制......................................393.2安全设施设备投入......................................403.3安全技术改造投入......................................423.4安全培训投入..........................................453.5安全劳动防护用品投入..................................463.6安全风险抵押金管理....................................47四、安全风险分级管控......................................494.1风险识别与评估........................................494.1.1风险识别方法........................................514.1.2风险评估标准........................................564.2风险分级..............................................574.3风险管控措施..........................................594.3.1重大风险管控........................................604.3.2较大风险管控........................................624.3.3一般风险管控........................................654.3.4低风险管控..........................................664.4风险管控措施落实......................................674.5风险管控效果评估......................................68五、安全隐患排查与治理....................................695.1隐患排查范围..........................................715.2隐患排查方式..........................................725.2.1日常排查............................................755.2.2专项排查............................................765.2.3节假日前排查........................................775.2.4重大活动前排查......................................785.3隐患分级..............................................795.4隐患治理责任..........................................815.5隐患治理流程..........................................825.6隐患治理效果验证......................................835.7隐患排查治理档案管理..................................84六、安全教育培训..........................................856.1安全教育培训内容......................................876.1.1矿级安全教育培训....................................876.1.2车间级安全教育培训..................................896.1.3班组级安全教育培训..................................906.1.4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教育培训............................916.2安全教育培训方式......................................926.3安全教育培训考核......................................936.4安全教育培训档案管理..................................95七、特种作业人员管理......................................967.1特种作业人员范围......................................967.2特种作业人员选拔......................................977.3特种作业人员培训......................................987.4特种作业人员考核.....................................1007.5特种作业人员持证上岗.................................1017.6特种作业人员日常管理.................................104八、安全操作规程.........................................1058.1安全操作规程制定.....................................1078.2安全操作规程内容.....................................1098.3安全操作规程修订.....................................1108.4安全操作规程培训.....................................1128.5安全操作规程执行.....................................115九、安全应急救援.........................................1169.1应急救援组织机构.....................................1179.2应急救援预案编制.....................................1189.2.1矿井水灾应急预案...................................1189.2.2矿井火灾应急预案...................................1199.2.3矿井瓦斯突出应急预案...............................1229.2.4矿井煤尘爆炸应急预案...............................1239.2.5矿井顶板事故应急预案...............................1259.2.6矿井透水事故应急预案...............................1269.2.7矿井冲击地压事故应急预案...........................1279.2.8矿井其他事故应急预案...............................1289.3应急救援物资装备.....................................1299.4应急救援演练.........................................1369.5应急救援培训.........................................137十、安全检查与监督.......................................13810.1安全检查制度........................................14010.2安全检查内容........................................14210.3安全检查方式........................................14610.3.1日常检查..........................................14810.3.2专项检查..........................................14910.3.3突击检查..........................................15010.4安全检查记录........................................15110.5安全检查隐患整改....................................15410.6安全检查考核........................................15710.7安全监督举报........................................158十一、事故报告、调查与处理...............................15911.1事故报告制度........................................16011.2事故分类............................................16111.3事故报告程序........................................16211.4事故调查............................................16511.4.1事故调查组组成....................................16711.4.2事故调查程序......................................16711.4.3事故调查报告......................................16911.5事故处理............................................17811.5.1事故责任追究......................................18011.5.2事故赔偿..........................................18211.6事故统计与分析......................................183十二、安全文化建设.......................................18412.1安全文化理念........................................18512.2安全文化活动........................................18612.3安全文化宣传........................................18712.4安全文化考核........................................191十三、附则...............................................19213.1名词术语解释........................................19313.2本手册解释权........................................19513.3本手册修订..........................................19513.4本手册实施日期......................................197一、总则本手册旨在为煤矿安全管理工作提供全面、系统和科学的指导,确保煤矿生产活动在符合法律法规的前提下,实现安全生产的目标。为了达到这一目标,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系统的管理。本手册将涵盖煤矿安全管理体系、操作规程、风险评估与控制措施等核心内容,并通过内容表形式展示,以便于理解和执行。安全生产工作应贯穿整个煤矿运营过程,包括但不限于设备维护、人员培训、应急响应等方面。矿山企业需建立和完善内部管理制度,明确各岗位职责,定期开展安全检查,及时发现并消除安全隐患。针对可能存在的危险因素,制定详细的风险评估计划,并采取相应的预防和控制措施,以降低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建立健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机制,确保发生安全事故后能够迅速有效地进行处理,防止类似事件再次发生。加强员工的安全教育和技能培训,提高全员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形成良好的安全生产文化氛围。定期组织应急预案演练,提升应对突发情况的能力,保障煤矿生产安全稳定运行。在实际工作中,要严格遵守国家及地方关于安全生产的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确保所有行为都符合法律规定。鼓励和支持科技创新,采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和方法来改进矿山安全管理水平,推动行业向更安全、高效的方向发展。建立健全的安全责任追究制度,对于因违反规定或未尽职履责导致事故发生的行为,应当严肃追责,切实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1.1编写目的第一章引言第一节编写目的(一)概述为了加强煤矿安全管理工作,提高煤矿生产的安全水平,保障矿工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本煤矿经过深入研究与探讨,编制了这本《煤矿安全管理手册》。本手册旨在明确煤矿安全管理的目标、原则、要求和措施,为全体矿工提供一本实用、全面、易懂的安全管理指导手册。(二)具体目的提供一个统一的安全管理标准,明确各部门、岗位在煤矿安全管理工作中的职责与任务。增强全员安全意识,提高矿工的安全素质和自我保护能力。建立健全煤矿安全管理体系,完善安全管理制度和流程。促进煤矿安全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系统化,确保煤矿生产的安全、高效、可持续发展。(三)目标受众本手册适用于煤矿各级管理人员、技术人员、矿工以及参与煤矿安全管理工作的人员,作为指导其日常工作的参考依据。(四)手册结构概览本手册共分为以下几个部分:部分内容概述第一章引言包括编写目的、手册结构等概述性内容第二章煤矿概况介绍煤矿的基本情况、地理环境和开采条件等第三章安全管理体制与职责明确安全管理体制、各部门职责和任务等第四章安全管理制度与流程详细介绍安全管理的制度和流程,包括隐患排查、事故报告等第五章安全生产标准与要求提出安全生产的具体标准和要求,包括人员培训、设备维护等第六章应急预案与处置介绍应急预案的制定和实施,应急资源的配置和使用等第七章安全文化建设推广安全文化理念,提升全员安全意识等1.2编写依据本手册编写基于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行业标准,包括但不限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煤矿安全规程》以及《矿山安全管理体系指南》等。同时结合国内外先进经验和技术成果,确保手册内容具有科学性、权威性和实用性。此外还参考了多家知名煤炭企业的安全管理实践,以提高手册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通过综合考虑上述因素,我们力求为读者提供一个全面、系统且高效的煤矿安全管理框架。1.3适用范围本手册旨在为煤矿企业的各级管理人员、工程技术人员和一线作业人员提供全面的安全管理指导。其适用范围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1.1煤矿企业本手册适用于各类煤矿企业,包括国有重点煤矿、地方国有煤矿、民营煤矿以及个体煤矿等。1.2管理人员适用于煤矿企业的总经理、副总经理、总工程师、安全矿长等各类管理人员,以及负责安全监督管理的部门和人员。1.3技术人员适用于煤矿企业的技术人员,包括矿井设计、施工、生产技术、机电设备维护等方面的专业人员。1.4一线作业人员适用于煤矿企业的一线作业人员,如采煤、掘进、机电、运输、通风等岗位的作业人员。1.5安全监管部门适用于煤矿安全监管部门的工作人员,包括各级煤矿安全监察机构、煤炭行业管理部门等。1.6教育培训机构适用于煤矿企业内部和外部的相关教育培训机构,用于开展煤矿安全培训和教育活动。1.7其他相关单位适用于与煤矿安全管理相关的其他单位和个人,如煤炭科研机构、安全检测检验机构等。本手册不适用于非煤矿行业的相关企业和人员,同时煤矿企业在应用本手册时,应根据自身实际情况进行适当调整和补充。1.4安全管理方针为确保煤矿安全生产,公司始终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管理方针,全面贯彻落实国家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及行业标准,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体系,强化风险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提升全员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置能力。(1)安全管理原则全员参与原则:所有员工均需承担安全生产责任,积极参与安全管理活动。风险预控原则:通过科学评估与动态监控,提前识别并控制重大危险源。持续改进原则:定期审核安全管理绩效,优化安全管理体系。(2)安全管理目标指标目标值实施措施工伤事故率(起/年)≤0.5加强作业流程标准化培训,落实安全防护措施。安全隐患整改率(%)≥95建立隐患排查台账,限期整改并跟踪验证。应急演练覆盖率(%)100每季度组织一次综合应急演练,确保全员参与。(3)安全管理公式安全生产绩效(P)可通过以下公式量化评估:P其中:-A:安全投入(万元);-B:安全培训覆盖率(%);-C:事故损失(万元);-D:员工总数。通过践行上述方针,公司致力于构建本质安全型矿井,实现零事故、零伤害的安全生产目标。1.5安全管理目标为确保煤矿作业的安全,本手册设定了以下安全管理目标:零事故率:通过实施严格的安全措施和培训,力争实现全年无重大安全事故。零伤害率:通过持续的监督和改进,确保所有员工在操作过程中不会受到伤害。零违章率:通过加强现场管理和教育,减少因违反安全规程而引发的事故。零隐患管理:定期进行隐患排查,确保所有潜在的安全隐患得到及时处理。零职业健康风险:通过提供必要的个人防护设备和改善工作环境,保护员工免受职业病的影响。为实现这些目标,我们将采取以下措施:强化安全培训:对所有新员工进行入职安全培训,对现有员工进行定期的安全教育和技能提升培训。严格执行安全规程:确保所有作业人员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并对违规行为进行严肃处理。引入先进的安全技术:采用先进的监控和预警系统,提高事故预防和应急响应能力。建立激励机制:对于在安全管理中表现突出的团队和个人给予奖励,激发全体员工参与安全管理的积极性。1.6安全管理制度体系本章将详细介绍矿井安全管理制度体系的构建与运行情况,制度体系包括但不限于安全生产责任制、隐患排查治理、应急救援预案、职业健康防护、设备设施管理等模块。每个制度均需明确职责分工、操作流程及考核标准,确保执行到位。此外我们还设有定期的安全检查和评估机制,以持续改进和优化管理制度。为了便于理解和实施,我们将制度体系分为几个主要部分,并附上相关的表格和示例条款供参考。具体如下:安全生产责任制职责划分:各岗位人员的安全生产责任。操作流程:如何履行职责的具体步骤。考核标准:对履职情况进行评价的标准。隐患排查治理制度框架:隐患排查的范围和方法。操作流程:发现并报告隐患的具体步骤。考核标准:隐患整改效果的评估指标。应急救援预案制定依据:应急预案的基础原则。模拟演练:定期进行事故模拟演练。实施流程:在紧急情况下如何启动预案。职业健康防护工作环境:制定符合职业健康的作业条件。员工培训:定期的职业健康知识培训。环境监测:对工作环境进行定期检测。设备设施管理设备台账:记录所有设备的详细信息。维护保养:设备维护和保养的规范程序。报废处理:老旧或损坏设备的处置措施。通过上述安全管理制度体系的建设,旨在从源头上预防安全事故的发生,提升矿井整体安全管理水平。同时我们还将根据实际情况不断调整和完善这些制度,使之更加贴近实际需求,为矿井安全运营提供坚实的保障。二、组织机构及职责为了保障煤矿安全管理的有效实施,必须建立一个健全的组织机构,并明确各部门的职责。本手册的组织结构以科学、合理、高效为原则,确保从管理层到执行层的安全责任得到明确和落实。(一)组织机构设置煤矿安全管理组织由安全委员会领导,下设安全管理部、生产技术部、人事部、财务部等部门。各部门之间相互配合,形成联动机制,共同为煤矿安全贡献力量。(二)安全管理部职责安全管理部是煤矿安全管理的核心部门,主要职责包括:制定煤矿安全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组织开展安全风险评估和隐患排查治理;监督执行安全设施的设计、施工和验收;组织安全教育和培训,提高员工安全意识;应对突发事件和安全事故,进行应急处置和事故调查处理;建立和维护安全信息管理系统,实时掌握煤矿安全动态。(三)生产技术部职责生产技术部在保障煤矿生产的同时,要重点关注安全技术措施的落实,具体职责如下:制定并实施煤矿生产技术方案,确保安全生产;负责矿井建设和采掘作业的安全技术管理;监督设备设施的安全运行和维护;与安全管理部协同工作,确保安全技术措施的落实。(四)人事部职责人事部在人员管理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对煤矿安全也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具体职责包括:制定人力资源计划,保障安全岗位人员的配置;开展安全教育和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组织安全生产竞赛和激励机制,提高员工的安全生产积极性;负责劳动纪律管理,确保员工遵守安全生产规章制度。(五)财务部职责财务部需确保煤矿安全管理的资金保障,具体职责如下:设立安全专项资金账户,确保安全管理资金的专款专用;审核安全经费使用计划,确保资金的合理使用;参与安全事故处理,提供必要的经费支持。(六)部门协同与沟通机制各部门之间应建立有效的协同与沟通机制,确保信息的实时共享和问题的及时解决。具体方式包括定期召开安全例会、建立内部通讯平台、开展联合检查等。此外各部门应明确职责边界,避免工作重叠和缺位。(七)附表:煤矿安全管理组织机构职责表(表格略)本手册通过明确组织机构及职责,为煤矿安全管理的有效实施提供了组织保障。各部门应各司其职,协同配合,共同为煤矿安全贡献力量。通过加强组织管理和制度建设,提高煤矿安全生产水平,保障员工的生命财产安全。2.1安全管理组织架构为了确保煤矿安全生产,必须建立一个完善的管理体系和清晰的责任分工。本章将详细介绍公司的安全管理组织架构,以明确各部门在安全生产中的角色和职责。(1)组织架构概述公司管理层由总经理、副总经理等组成,负责整体战略规划和决策。安全管理部门作为公司的核心部门之一,设立有专门的安全总监和安全副总监,负责制定并执行安全政策、监督安全措施落实情况以及处理重大安全事故。(2)管理层职责总经理:全面负责公司的生产运营与安全管理,确保各项规章制度得到有效执行。副总经理:分管安全生产工作,确保各分厂和部门按照安全标准进行生产操作。安全总监:具体负责日常安全管理工作,包括隐患排查、应急演练及事故调查等。安全副总监:协助安全总监开展安全工作,确保所有安全活动符合国家和行业标准。(3)部门职责分配安全部门:承担日常的安全检查、隐患排查及问题整改等工作,定期向管理层汇报安全状况。生产部:严格执行安全生产规程,对生产设备进行定期维护保养,防止事故发生。设备部:负责机械设备的采购、安装调试及维修保养,确保设备正常运行。人力资源部:通过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技能水平,建立健全的安全教育培训体系。财务部:确保必要的资金投入用于安全设施建设、更新和改进,保障安全生产费用的充足性。(4)联动机制公司建立了多级安全联动机制,包括横向部门间的协调沟通以及纵向向上报告系统。一旦发生安全事故,相关部门能够迅速响应并采取有效措施控制事态发展,同时向上级领导及时反馈信息。通过上述组织架构,我们旨在形成高效、有序、专业的安全管理网络,为矿井的可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坚实保障。2.2各部门安全管理职责(1)矿山安全管理部门矿山安全管理部门负责统筹整个矿区的安全管理工作,其主要职责包括:制定和实施矿山安全规章制度,确保各项安全措施得到有效执行。组织开展安全教育培训活动,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技能。定期对矿山设施进行安全检查,及时发现并整改安全隐患。统计和分析矿山安全事故,提出改进安全管理的建议。序号职责1制定和实施矿山安全规章制度2组织开展安全教育培训活动3定期对矿山设施进行安全检查4统计和分析矿山安全事故(2)生产部门生产部门负责矿山的日常生产工作,其安全职责如下:根据矿山安全管理部门的要求,制定并执行生产作业计划。对生产过程中的安全隐患进行排查和治理。维护和管理生产设备,确保其处于良好状态。协调生产过程中的安全事务,确保生产与安全的和谐统一。(3)设备能源部门设备能源部门负责矿山的设备设施维护与管理,其主要职责包括:负责设备的日常巡检和维护,确保设备正常运行。定期组织设备检修和保养,提高设备的使用寿命。参与设备更新改造工作,提高生产效率。对能源消耗进行监控和管理,降低生产成本。(4)人力资源部门人力资源部门负责员工的安全培训与考核,其安全职责如下:制定安全培训计划,组织员工参加安全培训。对员工进行安全意识教育和技能培训。统计员工的安全生产情况,为安全管理提供依据。参与安全事故的调查和处理,提出改进人力资源管理的建议。(5)财务部门财务部门负责为矿山安全管理工作提供资金保障,其安全职责包括:提供安全生产所需的经费预算。监督安全生产费用的提取和使用情况。参与安全设施的投入和更新改造工作。对矿山的安全投入进行经济效益分析。通过各部门的共同努力,确保矿山的安全稳定运行,保护员工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2.2.1矿长职责矿长作为煤矿安全生产的第一责任人,对煤矿的安全生产工作负全面领导责任。矿长必须严格遵守国家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规章和标准,并结合矿井实际情况,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制定并实施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矿长的主要职责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序号职责内容具体要求1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矿长负责组织制定并落实矿井各级管理人员、各岗位操作人员的安全生产责任制,确保责任到人、责任明确。建立安全生产责任考核制度,定期对各级管理人员和操作人员的安全生产责任履行情况进行考核。2组织制定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矿长负责组织制定并实施矿井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确保其符合国家法律法规、规章和标准的要求,并能有效指导现场安全生产工作。定期组织对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的修订和完善。3组织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矿长负责组织对全体员工进行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包括对新员工的上岗前培训、在岗人员的定期培训和特种作业人员的专项培训等,确保员工具备必要的安全生产知识和技能。建立员工安全生产培训档案。4组织安全检查和隐患排查治理矿长负责组织定期和不定期的安全检查,及时发现并消除生产过程中的安全隐患。建立隐患排查治理制度,对排查出的隐患进行登记、评估、制定治理措施、落实治理责任人、治理资金和治理期限,并组织验收。5组织制定应急救援预案并组织演练矿长负责组织制定矿井的应急救援预案,并定期组织应急救援演练,提高矿井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应急救援预案应包括事故类型、应急组织机构、应急响应程序、应急物资储备等内容。6决定停产停业整顿当矿井出现重大安全隐患或发生事故时,矿长有权决定停产停业整顿,直至安全隐患消除或事故得到控制。7安全生产投入保障矿长负责保障矿井安全生产投入,确保安全生产所需资金及时到位,用于安全生产设施设备的购置、维护、更新以及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等。安全生产投入应满足下列公式要求:安全生产投入≥安全生产标准要求8督促落实安全生产责任矿长负责督促矿井各级管理人员和操作人员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对未履行安全生产责任的人员进行批评教育或处罚。建立安全生产责任追究制度,对发生事故的,依法依规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9及时、如实报告生产安全事故矿长负责在发生生产安全事故时,及时、如实向有关部门报告,并组织事故救援和调查处理。矿长应定期组织召开安全生产会议,分析安全生产形势,研究解决安全生产问题,部署安全生产工作。矿长应带头遵守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并接受职工的监督。2.2.2安全副矿长职责安全副矿长是煤矿安全管理团队的关键成员,负责确保矿山的安全运行和员工健康。以下是他们的具体职责:制定和执行安全政策与程序:安全副矿长需要确保所有员工都了解并遵守公司的安全政策和程序,包括紧急情况的应对措施、事故报告流程等。他们还需要定期审查这些政策和程序,确保它们仍然有效并适应不断变化的工作条件。监督和检查工作场所安全:安全副矿长负责监督现场的安全状况,确保所有的设备、设施和操作都在安全的条件下进行。他们应定期进行现场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并向上级报告。培训和教育员工:安全副矿长负责组织和实施安全培训计划,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技能。他们应定期举办安全讲座、研讨会等活动,帮助员工了解最新的安全知识和技术。处理安全事故和调查:当发生安全事故时,安全副矿长负责组织事故调查,找出事故原因,并提出改进措施。他们还需要向上级报告事故情况,协助制定预防措施,防止类似事件再次发生。协调与其他部门的合作:安全副矿长需要与矿山的其他部门(如生产部、环保部等)密切合作,共同推动矿山的安全生产工作。他们应定期召开会议,讨论和解决安全问题,确保矿山的整体运营顺利进行。制定安全预算:安全副矿长需要根据矿山的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安全预算,用于购买和维护安全设备、设施和工具。他们应确保预算的合理使用,以支持矿山的安全生产工作。管理安全记录和文件:安全副矿长负责管理矿山的安全记录和文件,包括事故报告、培训记录、检查报告等。他们应确保这些文件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为矿山的安全生产工作提供有力的支持。2.2.3生产副矿长职责生产副矿长是矿山企业中负责日常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的关键岗位,其主要职责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点:安全教育与培训:组织和监督本部门员工的安全教育培训工作,确保每位员工都了解并掌握必要的安全知识和操作规程。隐患排查与治理:定期进行安全隐患的全面排查,并对发现的问题及时采取措施进行整改,防止事故的发生。应急预案制定与演练:参与或主导编制本部门的应急救援预案,并组织相关人员进行应急演练,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设备维护与保养:负责监督和指导本部门各类生产设备及设施的日常维护和保养工作,确保设备处于良好的运行状态。协调与沟通:与其他部门保持良好沟通,协调解决安全生产中的相关问题,确保整个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体系有效运转。通过上述职责,生产副矿长在保障煤矿安全生产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是实现煤矿安全目标的重要力量。2.2.4技术副矿长职责技术副矿长在煤矿安全管理体系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其职责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一)技术规划与指导技术副矿长应主导制定矿井技术发展规划,确保矿井设计、生产布局和技术措施符合国家安全法规和行业标准。针对矿井安全生产中的技术难题,组织专题研究,提出并实施有效的解决方案。(二)安全教育培训负责组织和实施全矿职工的安全技术培训与教育,确保所有工作人员了解和掌握必要的安全操作技术和应急处置技能。定期进行技术培训与考核,并对培训效果进行评估和改进。(三)安全检查与隐患排查技术副矿长应定期组织安全大检查,并对查出的安全隐患进行整改措施的制定和跟踪落实。针对重大安全隐患,要亲自督导整改,确保整改到位。(四)事故应急处理与预防在技术层面主导制定事故应急预案,确保预案的科学性和实用性。一旦发生事故,迅速启动应急预案,组织技术人员进行事故分析、调查和处理,防止事故扩大。同时从事故中总结经验教训,完善安全技术措施,预防类似事故再次发生。(五)生产技术管理在技术层面指导矿井的生产过程,确保生产流程和技术操作符合安全要求。对于生产过程中出现的技术问题,要及时进行解决和协调。对生产技术系统进行持续的技术改进和优化,提高生产效率同时保障安全生产。(六)监督与管理团队对技术部门的工作进行监督管理,确保技术团队的工作质量和效率。对技术人员的日常工作进行指导和评价,促进技术团队整体能力的提升。通过培训和交流,加强团队凝聚力,提升团队的战斗力和工作效率。表格:技术副矿长职责概述表职责内容具体描述重要程度评级(高/中/低)技术规划与指导制定矿井技术发展规划等高安全教育培训组织实施安全教育培训等高安全检查与隐患排查组织安全大检查,督导整改等高事故应急处理与预防制定应急预案,组织事故处理等高生产技术管理指导生产过程的技术管理等中监督与管理团队监督管理技术部门工作等中2.2.5安全管理部门职责本章详细阐述了安全管理部门在煤矿安全生产中的具体职责,确保所有员工都能充分理解并严格执行。职责描述管理煤炭开采与运输负责制定和执行煤炭开采及运输的安全管理规定,包括设备维护、人员培训等风险评估与隐患排查对煤矿作业环境进行定期风险评估,及时发现并消除安全隐患应急预案编制与演练制定应急预案,并定期组织应急演练,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事故处理与报告接收并调查各类事故,按照程序上报,并协助相关部门进行事故处理安全教育与培训组织开展安全教育培训,提升全员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监督检查与考核每季度对各生产环节进行监督检查,评价部门工作绩效,并根据结果进行考核通过上述职责,安全管理部门将全面负责煤矿的安全管理工作,确保每一位员工都能够遵守安全规范,共同营造一个安全、健康的工作环境。2.2.6生产技术部门职责生产技术部门在煤矿安全管理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其职责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安全生产技术管理制定和完善煤矿安全生产技术管理制度,确保各项安全措施得到有效执行。组织开展安全生产技术研究,推广和应用先进的安全生产技术和管理方法。定期对煤矿生产系统进行安全评估,及时发现和解决安全隐患。(2)生产计划与调度根据煤矿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年度、季度和月度生产计划,并确保计划的顺利实施。负责煤矿生产调度的组织和管理,协调各部门之间的工作关系,保障生产的正常进行。监督检查生产计划的执行情况,及时调整和优化生产方案。(3)生产技术与工艺改进推动生产技术的创新和发展,提高煤矿的生产效率和安全性。对生产工艺进行优化和改进,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质量。组织开展技术交流和培训活动,提高员工的技术水平和安全意识。(4)安全生产监督与检查定期对煤矿各生产环节进行安全生产监督检查,确保各项安全措施得到有效落实。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及时提出整改意见并督促整改,确保煤矿的安全生产。参与煤矿生产安全事故的调查和处理工作,协助相关部门做好善后工作。(5)技术资料与档案管理负责煤矿生产技术资料的收集、整理、归档和管理工作。确保技术资料的完整性和准确性,为安全生产提供有力支持。建立技术档案管理制度,对技术资料进行分类存放和有效管理。(6)宣传与教育开展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政策和知识的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法制观念。组织开展安全生产技能培训和应急演练活动,提高员工的安全生产技能和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定期更新安全生产宣传资料和信息,保持与上级部门和社会各界的沟通与交流。通过以上职责的履行,生产技术部门将为煤矿的安全生产提供有力保障和技术支持。2.2.7机电部门职责机电部门在煤矿安全生产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其主要职责涵盖了矿井机电设备的选型、安装、运行、维护、检修以及报废的全生命周期管理,确保所有机电设施符合安全生产标准,并持续稳定运行。机电部门的具体职责如下:设备管理与选型:负责矿井所有机电设备(包括但不限于主提升机、主运输皮带、通风机、排水泵、主扇风机、电气设备等)的选型、购置、验收及登记造册工作。确保所选设备符合国家及行业相关安全标准,具备生产许可和合格证明。建立并维护矿井机电设备台账,详细记录设备名称、型号规格、数量、购置日期、使用地点、运行状态、维修保养记录等信息。机电设备台账应采用电子化管理系统,确保数据实时更新与共享。安全运行监控:实时监控关键机电设备(如主提升系统、主运输系统、主排水系统等)的运行状态,利用先进的监控技术和手段(如在线监测、远程控制等),及时发现并处理异常情况。建立健全关键设备运行参数(如电流、电压、温度、振动频率等)的监测制度,并设定预警阈值。运行参数监控应满足以下公式要求:实际参数值实际参数值定期对监控系统的可靠性和准确性进行校验和维护,确保监控数据真实有效。维护与检修:制定并严格执行矿井机电设备预防性维护和计划性检修计划,明确检修周期、内容、标准和责任人。加强对机电设备润滑、紧固、清洁等日常维护工作的监督检查,确保维护质量。建立设备检修记录制度,详细记录检修时间、内容、更换的备品备件、检修人员等信息,实现设备维修历史的可追溯性。安全检查与隐患排查:定期组织对矿井所有机电设备和电气线路进行安全检查,重点关注设备的安全防护装置、接地系统、防爆性能、电气绝缘、防雷防静电措施等。建立隐患排查治理台账,对检查中发现的安全隐患,及时制定整改措施,明确整改责任人、整改时限和整改要求,并跟踪落实整改情况。技术管理与培训:负责矿井机电技术的引进、应用和推广工作,不断提升机电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组织开展机电安全技术培训和考核,提高全体机电人员的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培训内容应包括但不限于:电气安全、机械安全、防爆知识、应急预案等。年度培训覆盖率应达到100%,特种作业人员持证上岗率应达到100%。负责编制和修订矿井机电相关安全规程、操作规程和技术标准,并监督执行。应急救援:参与矿井重大机电事故的应急救援工作,提供技术支持和设备保障。负责应急救援物资和装备的储备、管理和维护,确保应急救援工作的顺利开展。配合监督部门:积极配合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煤矿安全监察机构等外部监督部门的检查工作,如实提供相关资料和情况说明。根据外部监督部门提出的意见和建议,及时进行整改和改进。机电部门必须严格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行业标准和企业规章制度,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切实履行好职责,为矿井安全生产提供可靠的机电保障。2.2.8运输部门职责煤矿的运输部门负责确保所有物料和人员的安全、高效地从矿区到工作面或其它目的地移动。该部门的主要职责包括:确保所有运输设备(如卡车、叉车等)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定期进行维护和检查,以确保其安全可靠运行。制定并实施有效的运输计划,以最小化对生产的影响,同时遵守所有相关的交通法规。管理运输过程中的人员安全,确保他们了解并遵守所有安全规定和程序。监控运输过程中的物料流动,防止任何可能的事故或损失。与相关部门协调合作,如调度中心、安全监督部门等,以确保运输过程顺利进行。提供运输过程中的实时数据和报告,以便管理层进行决策和改进。培训和指导新员工,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和技能水平。定期评估运输流程的效率和安全性,根据需要进行调整和改进。2.2.9通风部门职责(一)职责范围本条款旨在明确通风部门在煤矿安全管理体系中的具体职责,确保矿井通风系统正常运行,为矿工提供充足的氧气和良好的工作环境。(二)主要职责◆负责制定并执行通风系统的设计与改造方案,确保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及行业规范的要求。◆定期进行通风系统的检查和维护,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影响通风效果的问题。◆监控矿井内的空气质量,确保空气流通畅通,有害气体浓度在安全范围内。◆组织相关人员进行通风设备的操作培训和技术指导,提高操作人员的专业技能水平。◆建立健全通风系统管理制度,包括但不限于设备管理、人员培训、应急响应等。◆配合其他相关部门做好防尘、防水、防火等工作,共同保障矿井的安全稳定运行。◆对新进员工进行必要的通风知识培训,确保每位员工都能熟悉通风系统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流程。◆建立通风系统故障应急预案,一旦发生异常情况能够迅速做出反应,有效降低事故风险。(三)注意事项在设计和改造通风系统时,必须充分考虑矿井地质条件、开采深度等因素,避免因设计不合理导致通风问题。针对不同区域的通风需求,应采取针对性的措施,如安装局部通风机、设置风门等,以保证各处空气流通顺畅。对于存在安全隐患的通风设施,应及时进行修复或更换,确保其始终处于良好状态。在通风系统运行过程中,要密切关注设备运转状况,发现问题立即停止作业,防止事故发生。定期对通风系统进行全面检查,特别是关键部位和薄弱环节,确保设备性能稳定可靠。建立完善的记录制度,详细记录通风系统的运行数据、维护情况以及设备检修记录,便于后续分析和改进。通过以上职责安排,我们力求实现通风系统高效、稳定、可靠的运行,为矿工创造一个安全的工作环境。2.2.10地测部门职责◉第二章安全管理部门的职责与任务◉第2节地测部门的职责第1条地质工作的主要职责:第十款地测部门职责概述:地测部门在煤矿安全管理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负责确保矿井地质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为煤矿的安全生产提供有力的数据支持。其主要职责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一)地质勘查与资料收集:负责进行矿井地质勘查,收集地质信息,确保地质资料的准确性和完整性。这包括对矿井地质构造、水文地质条件、煤层赋存状态等进行详细调查和分析。(二)地质预测与风险管理:根据收集的地质资料,进行地质灾害预测和预防工作。包括预测矿井地质构造变化、地质灾害发生概率等,并制定相应的风险管理措施。(三)测量管理:负责矿井的测量工作,包括井上下的测量和定位。确保测量数据的准确性和精度,为矿井的安全生产和设备布置提供准确的空间数据支持。(四)内容纸编制与管理:根据地质和测量数据,编制各类相关内容纸。这些内容纸是矿井安全生产的重要依据,包括地质内容、井上下对照内容等。地测部门需确保内容纸的准确性和及时性。(五)技术交流与培训:参与地测技术的交流和培训活动,不断提高地测人员的专业技能和知识水平。加强与相关部门的协作,共同推进煤矿安全管理的技术进步。地测部门还要积极引进先进的勘探技术和设备,提高地质工作的效率和质量。加强与生产部门的紧密配合,确保安全生产过程中地质信息的及时传递和应用。在应急预案的制定和执行中起到重要作用,确保在突发情况下能够迅速响应并采取措施。通过定期的技术交流和培训活动,提高整个团队的专业素质和技术水平。此外地测部门还应严格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确保各项工作符合行业要求和安全标准。通过这些措施的实施,地测部门将更好地服务于煤矿的安全生产工作,为煤矿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和保障。下面是地测部门职责的详细列表:序号具体职责描述主要工作内容与任务相关责任人1地质勘查与资料收集对矿井地质进行勘探调查,收集并整理相关地质资料地测负责人2地质灾害预测与风险管理根据地质资料预测可能发生的灾害,并制定相应风险管理措施地质工程师3测量管理负责矿井上下测量工作,确保测量数据的准确性和精度测量工程师4内容纸编制与管理根据地质和测量数据编制相关内容纸,并负责内容纸的管理和更新绘内容技术员5技术交流与培训组织并参与地测技术的交流和培训活动技术培训专员6先进技术与设备的引进与应用积极引进先进勘探技术和设备,提高地质工作效率和质量技术引进专员7与生产部门的配合与协调与生产部门紧密配合,确保地质信息的及时传递和应用地测负责人及生产负责人8应急预案制定与执行在应急预案制定中提供专业支持,确保突发情况下迅速响应安全主管9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确保地测工作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要求法务合规专员2.2.11财务部门职责预算管理编制年度和季度安全费用预算,并确保其与安全生产目标相一致。定期审查和调整安全费用预算,以适应实际情况的变化。资金支持提供必要的资金保障,确保矿井的安全设施、设备及应急物资采购到位。对于重大安全隐患整改项目,提供资金支持并监督实施进度。成本控制监控安全支出情况,确保各项投入符合成本效益原则。及时发现和纠正不必要的开支,优化资金使用效率。保险服务为员工购买工伤保险,保障员工权益。了解并利用各种风险转移工具(如商业保险),降低企业安全风险。财务管理制定合理的财务管理制度,规范资金收支流程。确保所有财务活动透明公开,接受内部审计和外部监管机构检查。报告与沟通定期向管理层提交财务分析报告,包括资金使用效果、安全费用分配等信息。组织召开财务会议,分享安全投资成果,促进各部门间的协作。通过上述职责的履行,财务部门将有效支持煤矿企业的安全生产工作,确保资源得到最优配置,同时提高整体经济效益。2.2.12劳动人事部门职责劳动人事部门在煤矿安全管理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其职责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1)人力资源管理负责煤矿员工的招聘、选拔、培训和考核工作。制定并实施员工培训计划,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定期对员工进行健康检查,确保其符合岗位要求。(2)薪酬福利管理根据员工的工作表现和贡献,制定合理的薪酬体系。管理员工的福利待遇,包括社会保险、住房公积金等。定期审核薪酬福利政策,确保其符合国家法律法规的要求。(3)劳动关系协调协调解决员工与煤矿企业之间的劳动争议。宣传和解释劳动法律法规,维护员工的合法权益。参与煤矿企业的集体协商,代表员工与企业管理层进行谈判。(4)安全生产监督监督煤矿企业的安全生产情况,确保各项安全措施得到有效执行。定期组织安全检查,发现并整改安全隐患。参与安全事故的调查和处理,提出改进安全管理的建议。(5)培训教育组织和实施安全培训教育活动,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制定安全培训计划,并跟踪培训效果。协助相关部门进行安全文化建设,营造关注安全、珍爱生命的良好氛围。(6)其他相关工作负责煤矿企业其他与劳动人事相关的工作,如劳动合同管理、职称评定等。协助煤矿企业做好环境保护、职业健康等工作。完成领导交办的其他任务。◉【表】劳动人事部门主要工作职责表序号工作职责1人力资源管理:招聘、选拔、培训、考核员工2薪酬福利管理:制定薪酬体系,管理福利待遇3劳动关系协调:解决劳动争议,宣传劳动法律法规4安全生产监督:监督安全生产情况,组织安全检查5培训教育:组织安全培训教育活动,跟踪培训效果6其他相关工作:劳动合同管理、职称评定等2.2.13各区队安全管理职责各区队作为煤矿生产的基本单元,承担着现场安全管理的重要责任。为确保安全生产,实现“零事故、零伤亡”的目标,各区队必须严格履行以下安全管理职责: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各区队队长是本区队安全生产的第一责任人,必须将安全生产责任制层层分解,落实到每个岗位、每个员工。确保每个员工都清楚自己的安全职责和工作流程。组织安全学习和培训:定期组织员工进行安全学习,包括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操作规程、应急预案等。确保员工具备必要的安全知识和技能,培训记录应详细保存,并定期进行考核,考核合格率应达到100%。开展安全检查和隐患排查:建立并实施安全检查制度,定期对本区队作业场所进行安全检查,及时发现并消除安全隐患。对于排查出的隐患,应建立台账,明确整改责任人、整改措施和整改期限,并跟踪整改落实情况。隐患整改率应达到100%。隐患等级整改期限整改责任人整改措施整改状态重大隐患30天较大隐患15天一般隐患7天严格执行操作规程:监督员工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作业,杜绝违章指挥、违章作业、违反劳动纪律的“三违”现象。对于违反操作规程的行为,应立即制止并进行教育。加强现场安全管理:加强现场巡查,及时发现和制止不安全行为,消除不安全状态。确保作业场所的安全设施完好有效,并符合安全标准。应急管理和事故处理:制定并完善本区队的应急救援预案,并定期组织应急演练。发生事故时,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组织抢险救援,并按照规定报告事故情况。安全投入和保障:积极争取安全投入,确保本区队的安全设施、设备、器材等满足安全生产需要。建立安全文化:积极营造良好的安全文化氛围,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安全素养。通过以上措施,各区队可以有效提升安全管理水平,确保安全生产,为煤矿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坚实的安全保障。2.3安全管理人员配备及资质煤矿安全管理手册规定,所有煤矿必须配备合格的安全管理人员。这些人员应具备以下资质:学历要求:安全管理人员应具有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且所学专业与煤矿安全管理相关。工作经验:安全管理人员应具有5年以上的煤矿安全管理经验,且在煤矿工作期间无重大安全事故记录。培训和证书:安全管理人员应接受煤矿安全管理方面的专业培训,并获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年龄限制:安全管理人员的年龄一般不超过60岁。表格:序号资质要求说明1学历要求安全管理人员应具有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所学专业与煤矿安全管理相关。2工作经验安全管理人员应具有5年以上的煤矿安全管理经验,且在煤矿工作期间无重大安全事故记录。3培训和证书安全管理人员应接受煤矿安全管理方面的专业培训,并获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4年龄限制安全管理人员的年龄一般不超过60岁。公式:安全管理人员数量=(总员工数-高危工种人数)/10+1高危工种人数=总员工数5%安全管理人员比例=安全管理人员数量/总员工数2.4安全生产责任制◉目标与责任划分安全生产责任制是确保煤矿企业安全运行的重要制度保障,明确各级管理人员和员工在安全生产中的职责,实现全员参与,共同负责,确保各项安全措施得到有效落实。(1)领导层的责任矿长:制定并执行年度安全工作计划;组织召开安全例会,定期检查安全生产情况;确保资金投入到位,用于提升安全设施和装备;对重大事故进行调查处理,并制定预防措施。副总经理:负责分管部门的安全管理工作,确保本部门的安全生产;协助矿长推进安全生产工作的实施。(2)中层管理者的责任技术负责人:负责制定和完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技术标准;指导下属开展日常安全管理和隐患排查;及时解决现场存在的安全隐患问题。安全员:实施日常安全检查,发现隐患及时报告并督促整改;开展应急演练,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做好记录和统计,上报有关数据和信息。(3)员工的责任岗位人员:接受安全培训教育,掌握必要的安全知识和技能;自觉遵守安全生产操作规程,正确佩戴和使用劳动防护用品;发现异常情况立即报告,并积极参与应急救援工作。通过上述分工明确、责任到人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可以有效提升煤矿企业的整体管理水平,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保障职工的生命财产安全。序号责任人责任描述1矿长制定并执行年度安全工作计划;组织召开安全例会,定期检查安全生产情况;确保资金投入到位;对重大事故进行调查处理,并制定预防措施。2副总经理负责分管部门的安全管理工作,确保本部门的安全生产;协助矿长推进安全生产工作的实施。3技术负责人制定和完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技术标准;指导下属开展日常安全管理和隐患排查;及时解决现场存在的安全隐患问题。4安全员实施日常安全检查,发现隐患及时报告并督促整改;开展应急演练,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做好记录和统计,上报有关数据和信息。三、安全投入与保障为强化煤矿安全管理工作,确保生产安全投入,保障职工生命财产安全,特制定本章关于安全投入与保障的内容。安全投入为了确保煤矿安全生产,企业必须按照相关规定和标准,确保安全资金的投入。安全投入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安全生产基础设施建设与维护。安全隐患整改。安全教育与培训费用。劳动保护用品的配置与更新。安全技术项目研究与推广。应急管理与救援体系建设。具体投入标准应参照国家及地方相关法规,结合企业实际情况制定。企业应建立安全投入台账,确保专款专用,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安全保障措施为保障煤矿安全生产,企业应采取以下安全保障措施:制定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确保各级人员遵守执行。建立安全风险评估机制,定期进行全面安全风险评估,对发现的问题及时整改。加强安全监测监控系统建设,确保系统正常运行,及时报警并处理安全隐患。配备专业的安全管理和技术人员,提高安全管理和技术水平。开展经常性的安全教育和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建立应急预案,定期组织演练,提高应急处置能力。安全投入与产出的平衡煤矿企业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必须关注安全投入与产出的平衡。通过科学合理的安全投入,提高安全生产水平,降低事故发生的概率,从而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企业应通过精细化管理,优化安全投入结构,提高安全投入的效益。表:安全投入与保障关键要素一览表序号投入与保障要点具体内容相关标准与要求1安全生产资金投入额度参考国家与地方标准,结合实际制定投入计划2基础设施建设矿井、巷道、设备设施等建设与维护符合安全生产要求,定期维护更新3安全教育与培训培训内容、频次、效果评估等员工定期接受培训,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4安全风险评估风险识别、评估、整改与验收定期评估,及时整改,确保安全风险可控5应急预案与演练预案制定、演练组织、效果评估预案科学实用,演练定期举行,效果评估准确通过以上的投入与保障措施的实施,煤矿企业可以建立起完善的安全管理体系,确保生产过程中的安全。企业应不断总结经验教训,持续改进和优化安全管理工作,为职工创造一个安全、健康的工作环境。3.1安全投入保障机制为了确保煤矿安全生产,必须建立健全的安全投入保障机制。这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1)财务预算与资金管理定期评估:建立财务部门与安全管理部门之间的沟通机制,定期对安全投资进行成本效益分析,确保每一分钱都用在刀刃上。资金来源:明确企业内部和外部资金来源,包括政府补贴、银行贷款、股东分红等,并制定合理的资金分配方案。(2)投资项目计划风险评估:对可能发生的事故和灾害进行全面的风险评估,优先选择高效率、低成本且能有效预防事故的投资项目。项目审批流程:建立严格的项目审批流程,确保所有安全投资项目的可行性论证和决策过程透明、公正。(3)风险控制措施应急预案:制定详细的应急预案,涵盖各种可能的事故情景,确保一旦发生事故,能够迅速有效地实施救援和恢复工作。培训与演练:定期组织员工进行安全知识培训和应急演练,提高全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4)监督与审计监督体系:建立全面的安全监督体系,包括日常巡查、定期检查以及第三方独立审核,确保各项安全措施得到有效执行。审计机制:设立专门的审计机构或团队,对企业的安全投入和使用情况进行定期审计,及时发现并纠正存在的问题。通过上述机制的有效运行,可以确保煤矿企业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也充分重视和保障了职工的生命财产安全,为实现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3.2安全设施设备投入在煤矿生产过程中,安全设施设备的投入是保障安全生产的关键环节。为确保矿井的安全生产,必须对安全设施设备进行科学合理的投入。(1)设备选型与配置根据矿井的具体条件和实际需求,选择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和行业规定的安全设施设备。设备选型应综合考虑矿井的地质条件、生产规模、灾害类型等因素。同时要合理配置设备,确保各系统之间的协调配合,提高整体安全性能。序号设备名称规格型号投入数量单价(万元)1矿用风机YF-80/402602矿用防爆灯EX-50A30153矿用排水泵DP-1001080(2)设备安装与调试设备安装前,应对设备进行检查验收,确保其质量合格。安装过程中,要严格按照设计内容纸和操作规程进行,确保设备安装准确、牢固。设备安装完成后,要进行全面的调试,确保设备正常运行。(3)设备维护与保养为延长设备使用寿命,降低故障率,必须加强设备的日常维护和保养工作。制定详细的维护保养计划,定期对设备进行检查、清洁、润滑和维修,确保设备始终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4)安全设施建设除了安全设施设备外,还需加强安全设施的建设,如井口防护设施、井下照明设施、防灭火设施等。这些设施的建设要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和行业规定,确保在紧急情况下能够发挥有效作用。序号安全设施名称规格型号投入数量单价(万元)1井口防护栏☆-2.510102井下照明灯☆-36040123防灭火器材☆-9L5015通过以上措施,可以有效地提高煤矿的安全设施设备投入,降低事故发生的概率,保障矿井的安全生产。3.3安全技术改造投入为持续提升矿井安全生产保障能力,消除重大安全隐患,保障从业人员生命安全和矿井财产安全,矿井必须保证安全技术改造的必要投入。安全技术改造投入是矿井安全生产资金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规模和效果直接关系到矿井安全生产水平的提升。矿井应根据自身安全生产实际需要,制定年度安全技术改造计划,并严格按照计划执行。矿井每年用于安全技术改造的资金投入,不得低于上一年度营业收入的一定比例。该比例根据矿井等级、安全风险等级等因素确定,具体标准由矿井安全管理部门会同财务部门,依据国家相关规定和矿井实际情况进行测算,报矿井主要负责人批准后执行。年度安全技术改造投入的具体金额,应纳入矿井年度安全生产费用提取计划,并专项用于下列方面:完善矿井安全监控系统:包括但不限于瓦斯、二氧化碳、一氧化碳、风速、水害等监测传感器的更新换代、系统网络优化、数据传输可靠性提升等。提升矿井通风系统:包括但不限于通风机更新、风门自动控制、通风网络优化调整、局部通风机改造等,确保矿井通风系统稳定可靠。完善矿井防治水系统:包括但不限于排水系统升级、水文地质监测设备更新、防水密闭建设加固、探放水技术装备提升等。提升矿井防灭火能力:包括但不限于消防材料储备更新、惰性气体注入系统建设完善、防火监测设备安装等。完善矿井瓦斯抽采系统:包括但不限于抽采钻孔优化、抽采管路更新、抽采泵站升级等,提高瓦斯抽采效率。提升矿井运输系统安全水平:包括但不限于运输设备安全防护装置更新、信号系统升级、人员乘座安全措施完善等。完善矿井电气系统安全:包括但不限于电气设备防爆性能提升、漏电保护装置更新、防雷防静电设施完善等。提升矿井安全避险设施水平:包括但不限于避难硐室建设完善、应急救援物资更新、自救器配备更新等。推广应用先进安全技术:包括但不限于智能化开采技术、无人值守技术、安全风险预测预警技术等。其他安全技术和设施改造投入。矿井安全技术改造资金的投入和管理,必须遵循“专款专用”的原则。矿井财务部门负责安全技术改造资金的核算与管理,确保资金使用规范、高效。矿井安全管理部门负责制定安全技术改造计划,并对计划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安全技术改造项目完成后,由矿井组织相关技术人员进行验收,并形成书面报告存档。对于重大安全技术改造项目,应组织专家进行论证评估。矿井应建立安全技术改造效果评估机制,定期对安全技术改造项目的实施效果进行评估,评估内容包括项目完成情况、安全生产状况改善程度、投入产出效益等。评估结果作为后续安全技术改造计划制定的重要依据,矿井应确保持续稳定的安全生产投入,逐年提升安全技术改造水平,不断夯实矿井安全生产基础。年度安全技术改造投入比例参考公式:投入比例(%)=(年度安全技术改造资金投入/上一年度营业收入)×100%安全技术改造投入明细表(示例):序号改造项目类别主要改造内容预计投入金额(万元)完成时限1通风系统提升主扇风机更新5002024Q42防治水系统完善中央水泵房设备升级3002024Q33瓦斯抽采系统优化增设高抽采钻机4002025Q14安全避险设施完善更新一批自救器1002024Q65其他井下人员定位系统升级2002024Q93.4安全培训投入为确保煤矿员工的安全操作技能和意识,公司高度重视安全培训工作。本手册中详细列出了安全培训的预算分配、内容安排、时间规划及效果评估等方面的具体措施。(1)预算分配安全培训预算是保障培训活动顺利进行的基础,公司将安全培训预算分为以下几个部分:项目预算(万元)教材费20讲师费15场地租赁费10设备购置费5其他费用10总计60(2)内容安排安全培训的内容安排旨在全面覆盖员工在煤矿作业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各种安全问题。具体内容包括但不限于:矿井通风与瓦斯管理火灾与爆炸预防电气安全机械设备操作规范应急救援与逃生技巧职业健康与劳动保护(3)时间规划安全培训的时间规划旨在确保员工能够充分利用培训资源,有效提升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具体时间安排如下:月份安全培训内容培训时长(小时)1月矿井通风与瓦斯管理82月火灾与爆炸预防8………12月应急救援与逃生技巧8(4)效果评估为了确保安全培训达到预期效果,公司将对培训效果进行定期评估。评估内容包括员工对培训内容的掌握程度、实际操作能力以及安全意识的提升情况。通过对比培训前后的考核成绩,可以客观反映培训效果。3.5安全劳动防护用品投入为了确保煤矿安全生产,必须合理配置和有效管理安全劳动防护用品。这包括但不限于矿工的防尘口罩、耳塞、护目镜、工作服、安全鞋等个人防护装备,以及用于保护矿井环境的安全设备如通风机、除尘器、消防器材等。在预算分配中,应优先考虑对高风险区域和关键岗位的防护措施的投资。例如,在粉尘浓度较高的巷道或采煤工作面,应增加相应的防尘口罩和耳塞的数量;而在发生火灾事故的风险较高的地点,需配备充足的消防器材和灭火设施。此外定期检查和维护这些防护用品也是至关重要的,对于老旧或损坏的设备,应及时更新或更换,以保障其性能和有效性。通过建立完善的采购、验收、发放和报废管理制度,可以有效地控制安全劳动防护用品的投入成本,并确保其始终处于最佳状态,为煤矿安全生产提供坚实的基础。3.6安全风险抵押金管理◉第三章安全生产风险抵押金管理安全风险抵押金是煤矿企业为保障安全生产,预防重大事故发生的经济保障措施。本部分对安全风险抵押金的管理进行详细规范。(一)安全风险抵押金的设立目的与原则安全风险抵押金是为了强化煤矿企业安全生产意识,激励企业加强安全管理,有效预防和减少生产事故的发生。其管理应遵循“专项存储、专款专用、监督管理”的原则。(二)安全风险抵押金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