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5届七下生物期末模拟试卷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用2B铅笔将试卷类型(B)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右上角"条形码粘贴处"。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4.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1.由毛细血管组成的结构是()A.肾单位 B.收集管 C.肾小球 D.肾小囊2.下列各项反射活动中与“谈虎色变”这一反射类型相同的是()①吃梅止渴②雄鸡报晓③闻鸡起舞④精彩的哑剧引发观众哈哈大笑⑤膝跳反射⑥望梅止渴⑦吮吸反射A.①④⑥⑦ B.③⑤⑥ C.①②⑤⑦ D.③④⑥3.一位运动员在跳马比赛中,不幸摔倒而造成下肢截瘫,可能摔伤的部位是:()A.大脑 B.小脑 C.脊髓 D.下肢骨骼4.人在飞机起飞或降落时嚼一块口香糖,可以起到的作用是()A.保持鼓膜内外气压平衡 B.使咽鼓管张开,保护听小骨C.保护耳蜗内的听觉感受器 D.防止听小骨和听觉神经受损5.下列关于小肠是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小肠是消化道最长的部分 B.小肠的蠕动速度快C.小肠中含有丰富的消化液 D.小肠内壁有皱襞和绒毛6.下面呼吸过程的示意图中,Ⅰ、Ⅱ、Ⅲ、Ⅳ分别是呼吸过程的四个阶段,当人溺水时,呼吸过程受阻的是()A.I B.II C.II D.IV7.巨人症患者的病因是()A.幼年时生长激素分泌过多B.过度锻炼C.幼年时胰岛素分泌过多D.青年时期大量分泌生长素8.下列有关激素的叙述,正确的是()A.激素是由内分泌腺的腺细胞分泌的B.人体的各项生命活动主要是通过激素调节来实现的C.成年人的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会出现巨人症D.糖尿病人可以通过口服胰岛素来治疗9.湖南人无辣不欢,当你吃辣椒被辣得不断吸气时,此时肋间肌和膈肌所处的状态是()A.收缩、舒张 B.收缩、收缩 C.舒张、收缩 D.舒张、舒张10.下列哪项不利于环境保护()A.大力植树造林B.退耕还林还草C.使用电子贺卡D.使用一次性筷子11.下列哪种情况易诱发心血管疾病()A.长期酗酒和吸烟B.一次性食用过多的油脂类食物C.长期进行体育锻炼D.考试前精神紧张12.健康成年人一次失血过多会发生生命危险的血量是:()A.200~300ml B.400ml C.800~1000ml D.1200~1500ml13.永州已成为全省文明城市,绿地面积大大增加。绿色植物在改善环境方面的意义不包括A.美化环境B.净化空气C.提供氧气D.减少降雨14.损伤下列哪种结构,呼吸将会停止A.大脑 B.小脑 C.脑干 D.脊髓15.如图为人体生殖发育过程的概念图,相关分析正确的是()A.a是阴茎,b是卵巢B.过程①发生在卵巢C.过程②的主要场所是子宫D.过程③在母体外进行16.呼吸道能对吸入的空气进行处理,呼吸道不具备的功能是()A.气体交换 B.清洁 C.温暖 D.湿润17.从新生命个体的出现到呱呱坠地,期间所经历的场所依次是()①睾丸②输精卵③卵巢④输卵管⑤子宫⑥阴道A.①②③④⑤⑥ B.①②④⑤⑥C.③④⑤⑥ D.④⑤⑥18.每当国歌响起,我们会肃然起敬,能接受音乐刺激产生神经冲动的是A.[1]听小骨B.[2]半规管C.[3]耳蜗D.[4]鼓膜19.当声波以几百万分之一秒的差距先后传到人耳时,人会感受到立体音效。这种神奇的感受产生于()A.大脑皮层 B.耳廓 C.鼓膜 D.耳蜗20.如图是神经元的结构示意图,下列描述正确的是A.①是细胞核,②是细胞体,③是树突B.它能接受刺激,并自动有节律的收缩C.④是神经末梢,是神经纤维的末端D.⑤是一条神经,可以传导神经冲动21.因分泌异常而导致人体患呆小症和侏儒症的激素分别是()A.生长激素、肾上腺素B.胰岛素、甲状腺激素C.甲状腺激素、生长激素D.甲状腺激素、肾上腺素22.胃、小肠、大肠都能吸收的营养物质是()A.水B.葡萄糖C.氨基酸D.脂肪酸23.甲、乙两位16岁的女子,身高均是60厘米,甲智力低下,乙却成为电影演员,都是由幼年时某种激素分泌不足引起的。甲、乙分别缺少的激素是()。A.胰岛素、肾上腺素B.甲状腺激素、生长激素C.甲状腺激素、肾上腺素D.生长激素、性激素24.人喝醉了酒,走路摇晃,站立不稳,这是由于哪一结构受到了酒精的麻痹(
)A.大脑 B.小脑 C.脑干 D.脊髓25.下列有关平静呼吸的说法,错误的是A.胸廓容积增大,肺扩张B.膈肌和肋间肌收缩时完成吸气C.氧气从肺泡进入血液是通过扩散作用实现的D.人在呼吸时,呼出的气体成分中二氧化碳多于氧气26.人体血液循环系统与全身各系统密切相关,请回答:(1)血液流动的方向是:心室→动脉→__________(红细胞单行通过)→静脉→心房。(2)在肺循环时完成肺泡内的气体交换,肺泡中的氧气进入血液,血液中的__________进入肺泡,经过气体交换,血液变成了含氧气丰富、颜色鲜红的__________。(3)通过体循环,血液为全身各部位的组织细胞提供所需要的__________,并运走代谢废物。(4)血液流经__________(填器官)后,尿素等代谢废物明显减少。(5)垂体、胰岛等内分泌腺所分泌的__________直接进入腺体内的毛细血管,经血液循环到达身体各处,各种激素共同维持着体内环境的相对稳定。27.2022年2月,北京和张家口将联合举办第24届冬奥会。冰球是冬奥会上一种在冰上进行的比赛项目,我们国家有越来越多的青少年从事此运动。请回答下列问题:(1)冰球运动员经过反复训练后能准确判断球的方向并将球打出,这一过程属于______反射。(2)图1为完成此过程的示意图。据图分析:①动员可以看清快速移动的冰球,其原因主要是[1]____的曲度可以调节;②光线经调节和折射后在[2]____上成像并产生兴奋,经视神经传导至[3]_____形成视觉;③大脑对信号进行加工处理后发出指令,最终传至机体各处相应的[4]_____,共同完成击球动作。(3)图2表示运动员的击球动作,此动作依赖于______、骨骼肌和关节等结构共同完成。此时,左臂所示的肌肉状态为______。a.5舒张,6收缩b.5收缩,6舒张c.5和6同时收缩d.5和6同时舒张(4)在进行冰球比赛时,运动员依靠______(填结构名称)维持身体平衡,完成各种动作的快速转换。28.如图甲为人体血液循环示意图;图乙为人体的部分生理活动示意图,①~⑦表示生理活动,Ⅰ、Ⅱ表示尿液形成中两个生理过程。请据图分析回答问题:(1)图甲中,肺循环的起点是_____(填图中字母),图中流静脉血的血管有________(填图中数字)。(2)小明同学感冒引起扁桃体发炎,静脉注射药物到达扁桃体的过程中,流经心脏四腔的顺序是____________(用图甲中字母和箭头表示),药物从进入血液至患病处需经过心脏______次。(3)乙图中,食物中不需要经过①过程的有机物是___________,它可以直接经过②过程进入血液,过程②是_______________。进行②过程的主要器官是___________,该器官与此功能相适应的特点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乙图A系统中红细胞单行通过的血管是_________。心脏每跳动一次,就是心脏收缩和舒张各一次。心脏每次跳动的过程,先是两个心房收缩,同时两个心室舒张,此时心脏内瓣膜的开闭情况是_____________________。(5)乙图中表示排泄途径的是_________(填图中序号),其中最主要的排泄途径通过________系统完成。Ⅰ与Ⅱ生理过程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由肾脏流出的血液中明显减少的是_____________(至少写出两种)。29.分析资料,回答下列问题。中国营养学会将我国成年人钙供给量定为0.8克/天,处于生长发育旺盛阶段的青少年对钙的需求量更高,但我国绝大多数人远未达到这个标准。据调查显示,我国95%的儿童存在不同程度的缺钙,北京、上海、内蒙古地区小学生钙的摄入量分别只有标准量的33%、55%和69%。可见,我国儿童缺钙的现象比较普遍。也比较严重。(1)在人体消化道中吸收钙的主要场所是_____,钙被吸收后进入_____。(2)豆腐的主要营养成分是______,参与它消化的消化器官有______,它消化后的最终产物是_____;馒头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它的消化是从______开始的,它消化后的最终产物是_____。(3)儿童缺钙易患_______,对于缺钙儿童在服用钙片的同时,还要加服_______。(4)表为王刚同学某日的食谱。他这日摄入钙的总量为_____克。据表中数据分析。他若表现出缺钙症状,直接原因最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教育部号召大力开展“豆奶工程”。从营养学的角度分析。这项工程的主要意义是为人体补充___________和____。30.请结合以下资料和图例,回答有关问题:资料一:2017年爱眼日的宣传主题是:“目”浴阳光,预防近视。资料二:世界卫生组织的事故调查显示,大约50%~60%的交通事故与酒后驾驶有关,因此我国管理部门近几年不断地加大处罚力度,但有些人仍置若罔闻,仍抱着侥幸心理酒后驾车上路。(1)若长时间玩电脑、玩手机、近距离看书写字或不注意卫生,就容易造成假性近视,这是眼球中[④]发生的变化为_____,以后如果仍不注意用眼卫生,就有可能会形成真正的近视。(2)醉酒司机步履蹒跚,动作迟缓,给自己及他人的生命安全带来极大隐患,醉酒司机动作不协调的主要原因是酒精麻醉了人的______。(3)某人在“酒驾”事故中受伤,医生利用橡皮锤快速地叩击F来检查此人神经系统是否受损,膝跳反射的反射弧传导通路是______(用箭头、结构符号表示)。(4)我们会自觉遵守“红灯停,绿灯行”的交通规则,当我们要行车或要行走人行道时能够感受“红灯”刺激的是眼中的(____)。能看清远近不同的物体,是因为睫状体能够调节(____)的曲度。31.2018年2月5日,国际学术期刊《发育细胞》以封面文章的形式,发表了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对肺泡发育过程的研究成果。如下图所示:肺泡由单层上皮细胞构成,非常薄。构成肺泡的上皮细胞主要有两种——扁平的Ⅰ型细胞和立方体状的Ⅱ型细胞。其中,Ⅰ型细胞主要行使气体交换功能;Ⅱ型细胞除了分泌表面活性物质,降低肺泡的表面张力,同时还是成年肺泡的上皮干细胞,肺泡受损后可以增殖、分化为Ⅰ型细胞,从而让肺泡再生。请据此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从图中可以看出,构成肺泡的两种上皮细胞都是由祖细胞_____________形成的。肺泡Ⅰ型、II型细胞交替排列,均为_______层细胞;肺泡外还有_____________细胞构成的弹性纤维,使肺泡具有良好的弹性。(2)在胎儿期,肺泡内会充满着羊水,无法进行呼吸运动,生命活动所需的氧气需通过____________从母体获得,羊水能对肺泡祖细胞逐渐产生压力,使部分肺泡祖细胞被拉伸成扁平状,形成肺泡_____________细胞。(3)如果胎儿发育期羊水减少,就会导致胎儿的肺功能发育不全。根据此项研究,请分析说明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4)发育成熟的肺泡,除了具有非常薄、有弹性的特点外,还有哪些适于进行气体交换的特点?试写出其中两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C【解析】试题分析:肾动脉进入肾脏后经过反复分支形成入球小动脉,入球小动脉分出的数十条毛细血管弯曲盘绕形成肾小球,肾小球的毛细血管又在另一端汇集成出球小动脉,出球小动脉又分支形成毛细血管,包绕在肾小管外面,这些毛细血管又汇集成肾静脉;如图所示:因此肾单位中由毛细血管组成的结构是肾小球.故选C考点:此题考查的是肾脏的结构和功能.2、D【解析】试题分析:“谈虎色变”是由大脑皮层的语言中枢参与的条件反射,是人类特有的反射活动。与它反射类型相同的是③④⑥。考点:非条件(简单)反射和条件(复杂)反射。3、C【解析】
根据脊髓的功能进行解答。【详解】脊髓包括灰质和白质两部分,灰质在中央,呈蝶形,在脊髓的灰质里,有许多低级的神经中枢,可以完成一些基本的反射活动,如膝跳反射、排便反射、排尿反射等,脊髓里的神经中枢是受大脑控制的,白质在灰质的周围,白质内的神经纤维在脊髓的各部分之间、以及脊髓与脑之间,起着联系作用,所以脊髓是脑与躯干、内脏之间的联系通路,因此脊髓具有反射和传导功能,下肢截瘫的病人损伤的是脊髓。【点睛】本题考查的是脊髓和脑的结构及其功能4、A【解析】
当听到巨大声响时,空气震动剧烈导致鼓膜受到的压力突然增大,容易击穿鼓膜。这时张大嘴巴,可以使咽鼓管张开,因咽鼓管连通咽部和鼓室。这样口腔内的气压即鼓室内的气压与鼓膜外即外耳道的气压保持平衡。保持鼓膜内外大气压的平衡,以免震破鼓膜。如果闭嘴同时用双手堵耳也是同样道理,这样就避免了压强的突然改变,对鼓膜的影响。【详解】海拔越高、气压越低。在飞机起飞或降落时,在短时间内,飞机的高度发生巨大的变化。外界气压也发生巨大变化,而鼓膜内的气压不变,因此容易击穿鼓膜。在飞机起飞或降落时,乘务员通常发给每位乘客一块口香糖,嚼口香糖可以使咽鼓管张开,因咽鼓管连通咽部和鼓室。这样口腔内的气压即鼓室内的气压与鼓膜外即外耳道的气压保持平衡。保持鼓膜内外大气压的平衡,以免击穿鼓膜。【点睛】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保护鼓膜的方法。5、B【解析】
小肠是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结合小肠的特点分析作答。【详解】小肠在消化道内最长,长约5-6米;小肠壁的内表面有许多环形皱襞,皱襞上有许多绒毛状的突起,这种突起叫小肠绒毛,由于环形皱襞和小肠绒毛的存在,使小肠的吸收面积大大增加;小肠绒毛的壁很薄,只有一层上皮细胞构成,而且绒毛中有丰富的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这种结构特点有利于小肠吸收营养物质,小肠中含有丰富的消化液,小肠是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小肠的蠕动速度并不快。B错误。6、A【解析】
人体的呼吸包括四个过程:Ⅰ肺的通气;Ⅱ肺泡内的气体交换;Ⅲ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Ⅳ组织细胞内的气体交换。【详解】人体呼吸需要空气中的氧气,溺水阻断了呼吸全过程中的Ⅰ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环节,导致了人体不能与外界气体交换不能正常进行,因而会影响肺的通气,进而影响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造成人体缺氧,严重的会危及生命。当某人呼吸骤停时,要进行人工呼吸进行急救。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的是呼吸过程,关于呼吸的四个过程是考查的重点,应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巩固。7、A【解析】幼年时期生长激素分泌不足,会得侏儒症,幼年时期生长激素分泌过多,会得巨人症,幼年时期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会得呆小症。8、A【解析】
激素是由内分泌腺的腺细胞分泌的,是对身体有特殊作用的化学物质,含量极少,作用很大;激素调节和神经调节共同维持人体的各项生理活动。【详解】激素是由内分泌腺的腺细胞分泌的,是对身体有特殊作用的化学物质,是激素的概念,故A正确;激素调节和神经调节是相辅相承的两个方面,激素的分泌受神经系统的调控,激素反过来又影响神经调节,二者不可替代,故B错误;成年人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会甲亢,故C错误;患糖尿病的人,可以用注射胰岛素制剂来治疗。胰岛素是一种蛋白质类激素,口服会被人体消化,因此只能注射,故D错误。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了激素的概念以及激素调节和神经调节的关系,另外还要掌握激素的作用特点是范围广、时间长、速度慢。9、B【解析】
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是通过呼吸运动实现的,通过呼吸运动,肺实现了与外界的气体交换,使肺泡内的气体不断得到更新。呼吸肌收缩完成吸气;呼吸肌舒张完成呼气,据此解答。【详解】吸气时,膈肌与肋间肌都收缩,引起胸腔前后、左右及上下径均增大,胸廓的容积扩大,肺随之扩张,造成肺内气压减小,小于外界大气压,外界气体进入肺内,完成吸气。因此,湖南人无辣不欢,当你吃辣椒被辣得不断吸气时,此时肋间肌和膈肌所处的状态是都收缩。故选:B【点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知道呼吸时呼吸肌的变化。10、D【解析】
环境保护是指人类为解决现实的或潜在的环境问题,协调人类与环境的关系,保障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而采取的各种行动的总称,其方法和手段有工程技术的、行政管理的,也有法律的、经济的、宣传教育的等。【详解】大力植树造林可以改善气候、涵养水源、防风固沙、制止水土流失;退耕还林还草可以增加植被面积;使用电子贺卡可以减少对森林资源的破坏;而使用一次性筷子会造成大量林地被毁,不利用环境保护。故选D。【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保护生态环境的计划和措施。理解掌握保护生态环境的计划和措施是解答此题的关键。11、A【解析】试题分析:心血管疾病的种类很多,常见的有动脉硬化、高血压、冠心病、心肌炎、先天性心脏病等。影响心血管疾病的因素,除了遗传和先天性因素外,还包括人们的生活方式。由于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往往营养过剩,促进了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如,食用过多的油脂类食物,容易造成心脏和血管壁的脂肪沉积,影响其正常功能,甚至引起动脉硬化、高血压等。长期酗酒和吸烟等不健康的生活方式,都会损伤心脏和血管导致心血管疾病。考点:心血管疾病的危害。12、D【解析】
无偿献血是指为了拯救他人生命,志愿将自己的血液无私奉献给社会公益事业,而献血者不向采血单位和献血者单位领取任何报酬的行为。我国鼓励无偿献血的年龄是18-55周岁,男体重大于等于50公斤,女体重大于等于45公斤,经检查身体合格者,都可以参加献血。【详解】人体内的血量是相对稳定的,成年人的血量为体重的7%~8%,医学研究证明,如果一次失血不超过400ml,血浆和血细胞以及营养成分可以在短时间内通过自身的调节作用恢复到正常水平,因此,一个健康的成年人每次献血200~300ml不会影响身体健康,而且还有利于提高自身造血器官的造血功能。失血800~1000ml会出现头晕等。健康成年人一次失血过多会发生生命危险的血量是:1200~1500ml,D符合题意。
故选:D【点睛】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健康人按规定献血,对身体不会有任何影响,反而会有利于健康,明确献血的范围。13、D【解析】试题分析: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变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并释放出氧气.绿色植物在光合作用中制造的氧,超过了自身呼吸作用对氧的需要,其余的氧都以气体的形式排到了大气中;绿色植物还通过光合作用,不断消耗大气中的二氧化碳,这样就维持了生物圈中二氧化碳和氧气的相对平衡.园林绿地能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硫等有毒气体,使污染的空气得到净化;绿色植物的蒸腾作用能将环境的热量吸收并散发到大气中使周围的环境变得凉爽,还能提高大气湿度增加降雨量,是周围的环境变得湿润.考点:此题考查绿色植物有助于维持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和蒸腾作用的意义.14、C【解析】试题分析:大脑由两个大脑半球组成,大脑半球的表层是灰质,叫大脑皮层,大脑皮层是调节人体生理活动的最高级中枢,A不符合题意;小脑位于脑干背侧,大脑的后下方,小脑的主要功能是使运动协调、准确,维持身体的平衡,B不符合题意;脑干位于大脑的下方和小脑的前方,它的最下面与脊髓相连,脑干中有许多能够调节人体基本生命活动的中枢,如呼吸中枢和心血管运动中枢等。如果脑干受到损伤,将直接影响呼吸和心脏的活动甚至危及生命,C符合题意;脊髓是调节人体生理活动的低级中枢,D不符合题意。考点:脊髓和脑的结构及其功能。15、C【解析】根据题中人体生殖发育过程的概念图可知,a为睾丸;b为卵巢;①为受精过程,是发生在输卵管;②过程的场所为子宫;③为分娩过程。故答案为C。16、A【解析】
呼吸系统的组成包括呼吸道和肺两部分,呼吸道包括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是呼吸的通道,肺是气体交换的主要场所。【详解】呼吸系统由呼吸道和肺组成。呼吸道包括鼻、咽、喉、气管、支气管,是气体进出肺的通道,对吸入的气体进行处理,使肺部的气体温暖、湿润、清洁。肺是进行气体交换的器官,全身的静脉血在肺泡毛细血管处动脉化,将氧气带到全身各个器官,故A符合题意。【点睛】掌握呼吸系统组成及各部分的功能是解题的关键。17、D【解析】
受精卵是在输卵管内形成的,受精卵一经形成,就开始进行细胞分裂,及发育到胚胎初期,受精卵还没有结构与母体相连,故营养是都由卵细胞内的卵黄提供的.胚泡从输卵管移到子宫种植在子宫内壁上这就是怀孕,胎儿生活在子宫内透明的羊水中;通过胎盘、脐带从母体获得所需要的氧和营养物质;胎儿每时每刻产生的二氧化碳等废物,也是通过胎盘由母体排出的.怀孕到40周左右,胎儿发育成熟,成熟的胎儿和胎盘一起从母体的阴道排出,即分娩。【详解】因此一个胎儿从生命开始到呱呱坠地其间所经历的全部场所为④输卵管、⑤子宫、⑥阴道,D正确,A、B、C错误。【点睛】掌握人体的生殖发育过程是本题解题关键。18、C【解析】试题分析:1表示听小骨,听小骨把鼓膜的振动扩大并传到内耳,A错误;2半规管里有感受头部位置变动的位觉(平衡觉)感受器,而没有听觉感受器,B错误;耳蜗中有听觉感受器,接受振动的刺激后产生神经冲动,C正确;鼓膜接受声波的刺激,产生振动,D错误。考点:耳的基本结构和功能。19、A【解析】
听觉的形成过程为:外界声波→耳廓→外耳道→鼓膜→听小骨→耳蜗→与听觉有关的神经→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形成听觉)。【详解】外界的声波经过外耳道传到鼓膜,引起鼓膜的振动;振动通过听小骨传到内耳,刺激耳蜗内的听觉感受器,产生神经冲动;神经冲动通过与听觉有关的神经传递到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就形成了听觉。可见当声波以几百万分之一秒的差距先后传到人耳时,人会感受到立体音效,这种神奇的感受产生于大脑皮层。
故选:A。【点睛】听觉的形成是考查的重点,可结合着耳的结构示意图掌握。20、C【解析】
神经元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体和突起两部分,突起包括树突和轴突,具体结构如下图所示:【详解】A.神经元是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单位,神经细胞由①是细胞核,②是细胞体,③是突起构成,故A错误。B.神经元的功能是能接受刺激,产生兴奋和传导冲动,故B错误。C.轴突或长的树突及套在外面的髓鞘构成神经纤维。神经纤维末端的细小分支叫做神经末梢,所以④也叫做神经末梢,是神经纤维的末端,故C正确。D.⑤是套在轴突外面的髓鞘,不是一条神经,故D错误。故选C。【点睛】解题的关键是理解神经细胞的结构和功能。21、C【解析】试题分析:甲状腺激素的作用是调节生长发育和新陈代谢,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幼年时分泌过少会得呆小症。生长激素的作用是调节生长发育,幼年时分泌过少会的侏儒症。考点:激素的作用及其分泌异常时的症状。22、A【解析】试题分析:人体各段消化道对营养物质的吸收能力不同,口腔、咽和食道基本上没有吸收功能,胃内能吸收少量的水、无机盐和少量的酒精;小肠能吸收无机盐、葡萄糖、维生素、氨基酸、甘油、脂肪酸、水;大肠能吸收少量的水、无机盐和部分维生素,所以,胃、小肠、大肠都能吸收的营养物质是水。考点:食物的消化和营养物质的吸收过程。23、B【解析】试题分析:人体的生长与生长激素的调节有密切关系,人体生长发育的速度与血液中的生长激素的含量是一致的,若幼年生长激素分泌不足,人体生长迟缓,身材会异常矮小,但智力正常,称为侏儒症;甲状腺激素能够促进人体的新陈代谢和生长发育,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幼年时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会患呆小症,呆小症患者身体矮小,智力低下,生殖器官发育不全;因此,甲、乙两名25岁女子,身高均是60厘米,乙聪明过人,甲智力低下,说明乙、甲两人分泌不足的激素分别应该是生长激素和甲状腺激素。考点:胰岛素的作用及其内分泌腺分泌异常时的症状。24、B【解析】
(1)大脑由两个大脑半球组成,大脑半球的表层是灰质,叫大脑皮层,大脑皮层是调节人体生理活动的最高级中枢,比较重要的中枢有:躯体运动中枢(管理身体对侧骨骼肌的运动)、躯体感觉中枢(与身体对侧皮肤、肌肉等处接受刺激而使人产生感觉有关)、语言中枢(与说话、书写、阅读和理解语言有关,是人类特有的神经中枢)、视觉中枢(与产生视觉有关)、听觉中枢(与产生听觉有关)。(2)小脑位于脑干背侧,大脑的后下方,小脑的主要功能是使运动协调、准确,维持身体的平衡。(3)脑干位于大脑的下方和小脑的前方,它的最下面与脊髓相连,脑干的灰质中含有一些调节人体基本生命活动的中枢(如心血管中枢、呼吸中枢等)。(4)脊髓位于脊柱的椎管内,上端与脑相连,下端与第一腰椎下缘平齐,脊髓有反射和传导的功能【详解】小脑的主要功能是使运动协调、准确,维持身体的平衡,因此人喝醉了酒,走路摇晃,站立不稳,这是由于酒精麻痹了小脑。故选B【点睛】理解掌握小脑的主要功能是使运动协调、准确,维持身体的平衡是解答此题的关键。25、D【解析】
人体呼吸的全过程包括,肺泡与外界的气体交换、肺泡内的气体交换、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和组织内的气体交换四个环节。据此解答。【详解】AB、吸气时,肋间外肌收缩,肋骨上提,胸骨向上、向外移动,使胸廓的前后径和左右径都增大;同时,膈肌收缩,膈顶部下降,使胸廓的上下径增大。这时,胸廓扩大,肺随着扩张,肺的容积增大,肺内气压下降,外界空气就通过呼吸道进入肺,完成吸气动作,AB都正确。C、气体扩散是指某种气体分子通过扩散运动而进入到其它气体里;因为气体分子的不规则运动比较激烈,所以扩散比较明显。气体交换是通过气体的扩散作用来完成的,一种气体总是由浓度高的地方向浓度低的地方扩散,直到平衡为止。如肺泡内刚吸入的气体中氧气含量高于血液中氧气含量,二氧化碳低于血液中二氧化碳的含量,故肺泡内的氧气扩散进入血液,血液中的二氧化碳扩散进入肺泡,从而实现了肺泡与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C正确。D、吸入的气体中氧气占空气体积的21%,二氧化碳占0.03%;呼出的气体中氧气占空气体积的16%,二氧化碳占4%。因此呼吸时,呼出的气体成分中二氧化碳少于氧气,不是多于氧气,D错误。故选:D。【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呼气和吸气,牢固掌握基础知识并能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释实际问题。26、毛细血管网(毛细血管)二氧化碳动脉血营养物质和氧气(氧气和有机物)肾激素(荷尔蒙)【解析】
血液在心脏和全部血管所组成的管道中进行的循环流动,叫做血液循环。根据血液循环的途径不同,可以分为体循环和肺循环两部分:【详解】(1)体循环的路线为:左心室→主动脉→全身各级动脉→全身各处毛细血管→全身各级静脉→上下腔静脉→右心房;肺循环的路线为: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肺静脉→左心房。即血液流动的方向是:心室→动脉→毛细血管(红细胞单行通过)→静脉→心房。(2)在肺循环中,血液流经肺部毛细血管网时,与肺泡进行气体交换,血液中二氧化碳浓度高于肺泡,肺泡氧气高于血液,血液中的二氧化碳进入肺泡,肺泡内的氧进入血液,这样,静脉血就变成了动脉血。(3)通过体循环,动脉将富含养料和氧血液送到身体各部分的毛细血管网,与组织细胞进行物质交换,将运来的营养物质和氧供细胞利用,同时,把细胞产生的二氧化碳等代谢废物运走。这样,血液就由含氧丰富、颜色鲜红的动脉血变成了含氧较少,颜色暗红的静脉血。(4)当血液流经肾时,肾能将人体内多余的水、无机盐和尿素等从血液中分离出来。因此血液流经肾脏后,尿素等废物明显减少。(5)由内分泌腺分泌的对身体有特殊调节作用的化学物质叫做激素。垂体、胰岛等内分泌腺所分泌的激素直接进入腺体内的毛细血管,经血液循环到达身体各处,各种激素共同维持着体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点睛】掌握血液循环途径、肾的作用、激素的调节作用是本题解题关键。27、条件晶状体视网膜视觉中枢/大脑皮层肌肉/效应器骨b小脑【解析】
视觉形成的过程是:外界物体反射的光线,经角膜、房水,由瞳孔进入眼球内部,再经晶状体和玻璃体的折射作用,最终在视网膜上形成倒置的物象,视网膜上的感光细胞接受物象刺激,将物象信息转变成神经冲动,然后通过视神经传到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形成视觉。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抠、传出神经、效应器五部分,反射包括条件反射和非条件反射。人体的任何一个动作,都是在神经系统的支配下,由于骨骼肌收缩,并且牵引了所附着的骨,绕着关节活动而完成的。脑包括大脑、小脑和脑干组成。图中1晶状体,2是视网膜,3是大脑,4是效应器,5是肱二头肌,6是肱三头肌。【详解】(1)非条件反射是生来就有的,简单的,不学就会的,神经中枢在大脑皮层以下的神经中枢;条件反射是出生后通过学习获得的,复杂的,神经中枢在大脑皮层。因此,冰球运动员经过反复训练后能准确判断球的方向并将球打出,这一过程由大脑皮层参与,属于条件反射;(2)①人体能看远近不同的物体主要是通过睫状体调节晶状体的曲度完成的。人视近物时,睫状体收缩,晶状体曲度变大;视远物时,正好相反。因此,动员可以看清快速移动的冰球,其原因主要是1晶状体的曲度可以调节。②外界物体反射来的光线,依次经过角膜、瞳孔、晶状体和玻璃体,并经过晶状体的折射,最终在视网膜上形成一个倒置的物像。视网膜上的感光细胞接受物像的刺激,将物像信息转变为神经冲动,然后通过视神经传到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从而形成视觉。因此,光线经调节和折射后在2视网膜上成像并产生兴奋,经视神经传导至3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形成视觉。③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抠、传出神经、效应器五部分。图中4效应器接受到神经冲动,产生反应。大脑对信号进行加工处理后发出指令,最终传至机体各处相应的4效应器,共同完成击球动作。(3)人体的任何一个动作,都是在神经系统的支配下,由于骨骼肌收缩,并且牵引了所附着的骨,绕着关节活动而完成的。图中运动员的左臂处于屈肘状态,屈肘时,肱三头肌舒张,肱二头肌收缩。因此,图2表示运动员的击球动作,此动作依赖于骨、骨骼肌和关节等结构共同完成。此时,左臂所示的肌肉状态为5肱二头肌收缩,6肱三头肌舒张。故选b。(4)小脑位于脑干背侧,大脑的后下方,小脑的主要功能是使运动协调、准确,维持身体的平衡。因此,在进行冰球比赛时,运动员依靠小脑维持身体平衡,完成各种动作的快速转换。【点睛】解题的关键是掌握神经系统的而组成和功能,反射的类型及特点,视觉的形成过程,躯体运动的形成,反射弧的组成。28、B②、⑤、⑥A→B→D→C2维生素吸收小肠小肠长,全长5~6米,小肠内有环形皱襞和小肠绒毛和微绒毛,使小肠粘膜的表面积增加600倍,大大增加了吸收的面积;小肠绒毛中有丰富的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小肠绒毛壁和毛细血管壁都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利于吸收营养物质.所以小肠是吸收的主要部位。毛细血管房室瓣打开,动脉瓣关闭③、⑤、⑥泌统肾小管的重吸收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的滤过氧气、尿素、尿酸等含氮废物(至少写出两种)【解析】
(1)心脏有四个腔:左心房、右心房、左心室和右心室。(2)体循环的循环途径为:左心室→主动脉→各级动脉→组织处毛细血管→各级静脉→上、下腔静脉→右心房,血液由含氧丰富的的动脉血变为含氧少的静脉血。(3)肺循环的循环途径为: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肺静脉→左心房。血液就由含氧少的静脉血变成含氧丰富的动脉血(4)图甲中,A是右心房,B是右心室,C是左心室,D是左心房。①是肺静脉,②是肺动脉,③是主动脉,④是体动脉,⑤是体静脉,⑥是上下腔静脉。图乙中,①是消化,②是吸收,③是呼气,④是吸气,⑤是汗液的形成,⑥是尿的形成,⑦表示粪便的排出。I是肾小管的重吸收,II是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的滤过,A是循环系统。【详解】(1)血液循环路线图如下:由图可知,肺循环的起点是右心室即B,图中流静脉血的血管有②肺动脉、⑤体静脉、⑥上下腔静脉。(2)“小明同学感冒引起扁桃体发炎,静脉注射药物”,药物进入血液后,⑥上下腔静脉→A右心房→B右心室→②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①肺静脉→D左心房→C左心室→③主动脉→④体动脉到达扁桃体,因此流经心脏四腔的顺序是A→B→D→C。药物从进入血液至患病处需经过心脏2次。(3)食物中含有六大类营养物质:蛋白质、糖类、脂肪、维生素、水和无机盐,其中蛋白质、糖类、脂肪这些大分子物质是不溶于水的,必须在消化道内变成小分子的能溶于水的物质后才能被消化道壁吸收。而维生素、水和无机盐等小分子物质是可以直接被人体吸收的,其中维生素是有机物。所以乙图中,食物中不需要经过①消化过程的有机物是维生素,可以直接经过②过程进入血液,过程②是吸收。进行②吸收过程的主要器官是小肠,该器官与此功能相适应的特点有小肠长,全长5~6米,小肠内有环形皱襞和小肠绒毛和微绒毛,使小肠粘膜的表面积增加600倍,大大增加了吸收的面积;小肠绒毛中有丰富的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小肠绒毛壁和毛细血管壁都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利于吸收营养物质。(4)乙图A循环系统中红细胞单行通过的血管是毛细血管。毛细血管数量大,分布广,内径小,只允许红细胞单行通过,管壁非常薄,只由一层红细胞单行通过,血流速度最慢。这些特点有利于血液与组织细胞成分地进行物质交换。心脏每跳动一次,就是心脏收缩和舒张各一次。心脏每次跳动的过程,先是两个心房收缩,同时两个心室舒张,此时心脏内瓣膜的开闭情况是房室瓣打开,动脉瓣关闭,保证血液由心房进入心室。(5)人体内物质分解时产生的二氧化碳、尿素和多余的水等废物排出体外的过程叫做排泄;排泄的途径主要有三条:③二氧化碳和少量的水以气体的形式通过呼吸系统排出,⑤一部分水和少量的无机盐、尿素以汗液的形式由皮肤排出,⑥绝大部分水、无机盐、尿素等废物以尿的形式通过泌尿系统排出。尿的形成包括II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的滤过、I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肾脏是形成尿的器官,血液流经肾脏后氧气、尿素、尿酸等含氮废物会明显减少。【点睛】考查人体的生理活动。29、小肠血液(或循环系统,或小肠绒毛内毛细血管)蛋白质胃、小肠氨基酸淀粉(或糖类)口腔葡萄糖佝偻病维生素D0.616食物中摄入的钙含量不足较充足的蛋白质钙【解析】
(1)小肠是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可结合小肠的特点来分析。
(2)维生素和无机盐在人体内的含量很少,但作用很大,一旦缺乏就会患相应的疾病,如缺钙或缺维生素D易患佝偻病。
(3)糖类是主要的供能物质,奶类和豆类含丰富的蛋白质。【详解】(1)小肠是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小肠很长,约5~6m,小肠内壁上有环形皱襞,皱襞上有小肠绒毛,增大了吸收的面积;小肠绒毛内有毛细血管,绒毛壁、毛细血管壁都是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的,有利于营养物质的吸收.在小肠中钙质通过小肠绒毛的毛细血管进入人体的血液循环系统。
(2)从口腔开始,口腔的唾液淀粉酶将淀粉转化成麦芽糖,胃中的胃液初步消化蛋白质,小肠中有肠液、胰液、胆汁,消化糖类、蛋白质和脂肪。蛋白质分解成氨基酸,淀粉分解成麦芽糖和葡萄糖,脂肪分解成甘油和脂肪酸。豆腐的主要营养成分是蛋白质,参与它消化的消化器官有胃和小肠,它消化后的最终产物是氨基酸;馒头的主要成分是淀粉,它的消化是从口腔开始的,它消化后的最终产物是葡萄糖。
(3)儿童缺钙易患佝偻病,对于缺钙儿童在服用钙片的同时,还要加服维生素D。
(4)王刚同学这天摄入钙:馒头中1000×0.03/100═0.3(g);青菜中500×0.03/100═0.15(g);豆腐中100×0.16/100═0.16(g);猪肉中100×0.006/100═0.006(g)。王刚同学这天摄入钙的总量为0.616克。据表中数据分析,王刚同学若表现出缺钙症状,直接原因最可能是饮食结构不合理,食物中钙的含量不足(摄入钙量不足)。
(5)豆类和奶类中含丰富的蛋白质,蛋白质是构成细胞的重要物质,对于人体的生长发育以及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生物化学分子基础概念题库及解析
- 珠宝首饰行业设计大赛试题
- 药品进口代理协议
- 2025年经济师备考方法分享试题及答案
- 人员管理与绩效考核试题及答案
- 项目扩展及合作策略试题及答案
- 信阳市学法用法考试试题及答案
- 防钓鱼测试题及答案
- 急诊精神科的合作模式计划
- 购房贷款协议书
- 加油站职业危害防治计划和实施方案
- 路面弯沉温度修正系数
- 闭合导线平差计算表-电子表格自动计算
- 山东省济南市槐荫区2024届中考联考化学试题含解析
- (完整版)xx中学“双积双评”积分入团实施方案
- 拖拉机和联合收割机安全技术检验合格证明
- 文化产业政策与法规
- 钢结构培训课件
- 第四讲婴幼儿情绪情感及社会功能的发育
- 采矿学王庄煤矿
- 平野苍流:打渔张引黄灌区开灌60周年纪念专辑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