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山东省泰安市2025届高三下学期四模检测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材料一:文学演讲打破文本的“单向传播”模式、时空距离与主客划分而交融共生,走向一种互动、共享、共创的文学体式,搭建起一个“文化现场”。当文学创作者以演讲者身份从纸后行至暮前,“作者”在谈笑风生的讲演之间建立自身主体身份。读者一般是“非现场的”,听众就在现场,这时的“阅读”就不再是“读后有感”,而成为一种即时性反馈,如何讲得“有意思”成为演讲者身处这个“文化现场”的重要考虑因素。而实现方式则不仅指向话语本身,更指向一种具有本体性特色的讲演策略,旨在短时间里触动听众内心。演讲活动在固定的时间和空间进行,演讲者的观点通过声音传递给听众,而声音一般情况下具有即时性和不可回溯性。为确保听众能够迅速理解演讲内容,演讲者必须注重逻辑性构建,“内在逻辑便是演讲内容的构筑框架,是联系演讲内容的纽带,是构成演讲整体美的主要因素”。演讲还具有现场互动性和即时反馈性。听众作为具有主观能动性的积极参与者,根据自身的判断和知识储备对演讲内容进行选择性接受,并通过表情、动作甚至语言来反馈对演讲内容的态度。因此,演讲者需要具备良好的现场掌控能力和应变能力,以确保演讲的顺利进行和效果的最大化,实现与听众的双向交流。要引人入胜,形成良好的现场互动,自然要求演讲者融入足够的情感,鼓动性是演讲的显著特点。演讲者的形象塑造、语言表达、情感流露、体态展现,以及演讲内容的结构安排、节奏掌控、情节设计等因素,都能牢牢吸引听众,产生强烈的共鸣与认同感。这种面对面与世界连接的方式,要求演讲者除了具备学问精深、口才出众和心怀真知灼见的客观标准外,还需要开诚布公、坦诚内心,而不是流于套话、空话。好的演讲是至情至性之语,将个人性、学术性与公共性紧密结合,正如学者唐涤非所说,“使听众在听的一瞬间,感动起来,心悦诚服地接受一种主张,同意一种见解,改变一种观念、一种感情、一种态度”。由演讲者的声音、表情、姿态所同构的演讲行为,通过视听共在的体验和真挚情感的渲染,使听众获得一种具身化的体验。这种体验是周围世界借由媒介进行内化的状态,从而实现环境和人的相融,达到物我两忘的境界。当听众深度融入这一个“文化现场”中,就能更进一步进入“互动情境”中,成为演讲本体的一部分。南京大学教授莫砺锋记录了一次演讲的现场趣事。在名为“古典文学研究方法谈”的演讲中,当他谈到《唐诗三百首》未收录李贺之诗时,现场一位南京大学的学生从随身背包里掏出一选本进行反驳。以此为引,莫先生细致讲解了文献选本的客观性、严谨性,不可不谓一场生动的现场教学;听众以反驳的方式参与文学演讲之中,成为演讲的“共创者”。(摘编自陈佳冀《文学演讲的基本特征和运行机制》)材料二:就传播方式而言,文学演讲是一种有声的情感传递和思想交流,通过新媒体的有效传播,重新建立起文学与普通民众之间的关系,也改变文学的阅读方式。随着新媒体的兴起,近些年来一些作家、评论家的文学演讲逐渐进入公众视野。通过直播、短视频等方式,文学演讲往往比纸本文学作品更快速地与“读者”建立起互动关系,让严肃而深刻的文学思考与表达得到更广泛、更有效的传播。在新媒体时代,文学演讲让文学与公众之间的关系变得更为亲近,而公众的参与,也使得聆听文学演讲逐渐变成一种普遍的有声“阅读”。目前看来,文学演讲正在以自己独特的形态和机制,逐渐弥合文学创作与文学阅读以前被拉大的距离,也在一定程度上改变创作者和阅读者的角色。与传统的文学创作不同,文学演讲以视频或音频形式,通过网络与不同地方的人们构建起一个即时的互动氛围,甚至通过留言的方式与不同时空的人们形成对话关系。也就是说,有声的文学演讲让当代文学可以跨越时空重构与读者紧密而有效的联系。比如,一些知名作家经常在网络平台的演讲中提及自己当初遭遇无数次退稿的故事,往往能引发网络用户的强烈共鸣。用户们纷纷在留言中分享自己生活中“屡败屡战”“越挫越勇”的真实经历,以这种方式参与文学活动之中,建立起“在场”的情感链接。文学演讲的现场,一般都要设置互动环节,及时获得听众反馈,了解他们的关注点或疑问处,从而进一步解释与深化演讲的内容。演讲者的即时回应也是文学演讲的一部分,甚至是易于出彩的一个部分。北京大学陈平原先生在《“文学”如何“教育”》一文中认为,文学讲述“单有演讲者的‘谈吐自如’还不够,还必须有听讲者的‘莫逆于心’,这才是理想的状态”。实际上,很多演讲过程中,听众是愿意发表不同意见甚至辩驳的,作家通过听众的建设性意见,完善作品本身,知悉自己的创作误区。批评者通过对不同看法的吸收,也可以深化自己的认知。文学演讲中,由于演讲者与“读者”之间有良好的交流与反馈,“文学”意义得以建构,通过这种良性的对话机制和反馈机制,文学演讲成为作家和文学评论家完善自我的途径,也重塑了“作者”和“读者”。(摘编自徐先智《文学演讲也是一种文学创作》)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材料一中文学演讲打破文本“单向传播”模式,使作者与听众在“文化现场”中实现互动、共享与共创。B.材料一中演讲者需注重逻辑性构建,是因为声音的即时性和不可回溯性要求听众快速理解演讲内容。C.材料二中新媒体传播使文学演讲突破了固定的时空限制,重构了与读者的联系,反而削弱了互动性。D.材料二中陈平原认为文学演讲的理想状态是演讲者的“谈吐自如”与听讲者的“莫逆于心”的结合。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材料一中演讲者的演讲若流于套话、空话,而非至情至性之语,则难以让听众产生共鸣与认同。B.材料一中莫砺锋的演讲案例表明,听众的当场反驳能够激发演讲者更深入的阐释,形成生动的互动现场。C.材料二中文学演讲正在以自己独特的形态弥合文学创作与阅读的距离,改变创作者与阅读者的角色。D.材料二中网络留言区的虚拟互动,因缺乏真实情感,很难建立文学演讲的“在场”情感链接。3.下列选项不符合材料一“文学演讲特征”的一项是(3分)A.林庚《说“木叶”》通过专业考据完成学术报告,未设置听众互动环节。B.王选《我一生中的重要抉择》以幽默自嘲展现“坦诚内心”的演讲态度。C.梁启超《敬业与乐业》用生活实例论证观点,体现演讲的“逻辑性构建”。D.闻一多《最后一次讲演》以激昂的情感揭露反动派暴行,彰显演讲感染力。4.两则材料均谈论文学演讲,但各有侧重,请简要概括。(4分)5.阅读下面的链接文字,结合材料一简要分析莫砺锋的这段演讲体现了演讲者的哪些能力(6分)文学作品是否好,不在于他的数量,而在于它有没有经典作品。我们现代社会长篇小说的写作量越来越多。据统计,去年全国出版的长篇小说已经超过了1000部。但是经典很少。再举个例子,古代写诗的人最多的是谁对,是乾隆。也有人说是陆游,陆游的诗确实很多,一个人写了9000多首,但经典也很多。写诗最多的人还是清代的乾隆皇帝,据统计超过了4万首。一个人就写了接近全唐朝的诗,问题是,乾隆皇帝的诗好么当然不好。乾隆的诗我说他不好,还是有一定发言权的,因为我确实读过一些保存在清宫中间历代传世的名牌上面,我去过几次台北的故宫博物院,有很多珍贵的名画,非常煞风景的是,这些名画上面都被乾隆题了诗。字写得老大,还写在中间。他的诗不好。所以数量多是没有意思的,主要要好。(摘编自莫砺锋在中国矿业大学的演讲《唐宋诗词与现代人生》)(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泥腿子吕翼魏加国似乎很久没有回家了,撇妻子的春玲开始揪心扯肠。自打儿子上了大学,春玲的心,一半给了远方的儿子,一半给了驻村的他。魏加国一般晚上会和春玲视频,说说家事……看到他满脸疲惫、虾腰虾胯的样子,春瑏就疼他,提醒说:“泥腿子,用烫水,泡泡脚。”魏加国常年在地里摸爬滚打,脸庞和胳膊黑得像刚从非洲来。身上落满泥灰,那双脚,常常沾水糊泥。烫水泡脚,温暖漫过全身,人就舒服多了。魏加国把烫得红通通的脚趾朝视频前伸来。春玲扑哧一笑。当然,她看到的,还有他正要穿上的那双布鞋。那是她几个月前给他做的。此前,基本上是,春玲每月给他做一双鞋,千层布底,千针万线,一点也不夸张。“看看,咋样”魏加国套上布鞋说。“看不清,眼睛怕是老花了。”春玲说的是实话。魏加国仲脚的时候,突然“咝”了一声,还咬咬牙。“咋了”“有个蚊子,咬了我腿,麻。”这时的春玲,恨不得自己就是一只蚊子。魏加国原本在驿马镇的产业办工作。前年开始,就到离温州城最偏远的马腹村驻村,当队长。春玲知道,魏加国驻村前,就一直在琢磨脐橙新品种研究。一个品种,从开始试种到推广,没有个三五年时间,肯定不成。好了,去年他在那悬崖陡坎上试种出的脐橙,春玲第一个尝了鲜。那脐橙颜色金灿,果型端正。更重要的是,甜,香,汁多,化渣,春玲喜欢得不得了。刚投产的脐橙量小,魏加国挂在网上,几天就销售一空。好多顾客回头再买,没有了,在网上和魏加国阅个不休。魏加国许诺,三年后,想吃多少就供多少,快递送达天涯海角。承诺了就要兑现,魏加国有这个底气。但他得为这个承诺付出实际行动。春玲在镇上开了个鞋店。卖得大都是进来的成品鞋,还在边架上摆了几双自己手工做的布鞋。她和魏加国的缘分,就是因布鞋而结成的。二十年前的一天,雨后。瘣加国泥一脚、水一脚地来到春玲的鞋店买鞋。那脚上沾满泥巴,春玲递给他一个塑料袋套在脚上,左试右试,都不合适,不免有些失望。突然,他眼睛一亮,看到货架上的布鞋,一双又一双地试,最后还是失望。春玲笑,拿来软尺,让魏加国抬起脚来,量那脚掌。量完了,春玲“扑哧”一个笑。“笑啥”魏加国问。“你这脚,难怪很难选鞋。”春玲又是一个笑。魏加国脸红了。小时候家里穷,大多时间都是赤脚在泥土、沙砾、岩石上奔跑,脚底的老茧比牛皮厚,脚掌生长得自由,就比常人的宽些。“你真喜欢布鞋”春玲问。“是!”魏加围说,“小时候,看着别人穿布鞋,老羡慕。”魏加国的妈眼睛不好使,没有做鞋的条件。这是魏加国的心结。“下周来试吧!”春玲说。……此后两人就有了彼此的约定:魏加国要穿一辈子她做的布鞋,春玲要吃一辈子他种的水果。春玲脸上红润光亮,鱼尾纹池少见。女伴向她取经,她毫不掩饰:“江边出产的水果,多吃。”不久前,魏加国透露脐橙新品种已经通过相关部门的检验,各项指标比预期还好,今年就要大面积推广,马腹村的果农,每家每户都要种上。正值秋天,苗木进入休眠期,正是移栽的最佳时机。秋雨老是淅淅沥沥。进店的人少,魏加国在脑海里出现的次数就更多。可是,魏加国突然像消失了一样。买来个老花镜戴上,花了一夜时间,穿针引线,春玲将手里的双鞋做完。第二天一早,她关了店,坐上一天往返一趟的乡村客车,摇摇晃晃地来到马腹村。她想给魏加国一个突然。村公所门大开着,院子里,除了公示栏上配有各自职责的班子成员的正面免冠照片外,居然空无一人。春玲看了看泥腿子,他浓眉大眼,短寸头发又黑又硬。照片大约是相馆处理过的,又白又亮,嘴角微微上扬,像是在看着她笑。春玲回头,找到最靠边他一直住的那间宿舍。门窗紧闭,拍门,没有回应。她抬手从门楣上摸出一把钥匙,很容易就打开了门。里面除了简单床铺、书桌和一些洗漱用品外,好像没有啥了。春玲有些失落。春玲定定神,回过头来,跌入眼帘的,居然是一堆鞋子。大约有十多双吧!有水鞋,有皮鞋,有跑步鞋。这些鞋子,要就是泥水糊满,脏的不行。要就是尖头破了,会露出大脚趾。还有的是后跟掉了,歪歪扭扭,像个瘸子。这个泥腿子,一忙起来,日子就过得如此遐遏。春玲翻了两遍,就是没有她做的布鞋。记得,他上次回家,她给过他一双的。靠墙的地方,卧着一个酒罐。肚皮上贴着纸条:专治风湿。这屋子里没有扑克,没有麻将,连象棋都没有一副……魏加国到哪去了呢春玲掏出手机,十几个电话拨去,都是“你拨打的电话不在服务区”。这女声每说一次,春玲的心就烦一次。这马腹村,挂在高高的悬崖上,是全镇最边远、最贫困的村,唯一的产业就是水果。有专家测定,新培育的脐橙功效好、作用多。但这脐橙的栽培可不是简单的事……出了村公所,春玲就往山下江边的果园走去。春玲走了一段泥泞的羊肠小路,翻过一个小山坡。站在高高的石头坎上,往上看到了高迥深邃的天空。往下,是一片刚平整结束的山地。那些山地,其实是石头窝子。乱石的缝隙里,填充了新运来的肥土。再看到的是忙得热火朝天人,还有一排排新种的树,在微风中摇曳着点点的绿。春玲睁大眼睛,搜寻着那个熟悉的影子。眼睛酸了,涩了,还是没有找到那个人。江边的天气,和驿马镇完全不同,阳光暴烈,晒得春玲汗流浃背。她找了块干净的石块坐下来,擦擦汗,喘喘气。突然,人影一晃,有人在高处的光影里晃动。春玲看到一双赤脚朝她走来,那脚像两只巨大的碓窝杵棒,粗、壮、黑,糊满黏泥,拙拙笨笨。那脚走一步,泥地里就是一个坑。不是泥腿子是谁!抬起头,魏加国看着他笑。这人,比前久更黑,更瘦了。“你的鞋呢”魏加国掀开后衣襟,那布鞋,在那里披着呢!“你不穿是不合脚吗”嘴里“咝”了一声,魏加国说:“在这地里,半天就穿坏了。”布鞋遭不住水沁,在泥地里踩踏半天,肯定就废了,这个可以理解。“是不是得风湿了”魏加国拍了拍膝盖:“这……”“早就说好的,别让脚受罪。这下……”春玲眼泪滚落出来,“鞋子,我给你做就是,要多少做多少。差的,补齐。”魏加国看了看漫山遍野,说:“过两年,你就可以吃到最好的脐橙了。天天吃,当顿吃……”“泥腿子,把脚爪爪伸过来。”用手背擦了擦脸庞,春玲从袋子里掏出新做布鞋。魏加国看到,鞋子内,加了一双绣有鸳鸯戏水的鞋垫。炽烈的阳光下,魏加国眼眶里,多了些亮晶晶的东西。(有删改)6.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小说开篇“满脸疲惫、虾腰虾胯”“黑得像刚从非洲来”等语句,形象地表现了魏加国驻村工作的辛苦。B.春玲看到魏加国宿舍里杂乱破旧的鞋子、靠墙卧着的治风湿的酒罐,心生埋怨,这促使她前往果园寻找丈夫。C.魏加国专注于脐橙种植研究,帮助果农发展种植产业,他和果农是共同为乡村振兴而努力的伙伴关系。D.春玲和魏加国因布鞋结缘,此后春玲每月为魏加国做一双鞋,这表明春玲擅长做鞋,也体现出她对魏加国的爱意。7.下列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文中“春玲恨不得自己就是一只蚊子”,这一心理描写生动地刻画了春玲对丈夫的细腻情感和两地分居的酸楚。B.描写马腹村“石头窝子”“无数乱石的缝隙里填充泥土”的山地环境主要是表现它的贫困与落后,突出种植脐橙的不易C.小说语言朴实自然,充满生活气息,如“用烫水”“笑啥”“脚爪爪”等,具有浓郁的乡土特色,使人物形象更加真实可感。D.小说“魏加国眼眶里,多了些亮晶晶的东西”,这一细节描写含蓄地表现出他被春玲的关爱所感动。8.文中的春玲与小说《荷花淀》中的水生嫂都是中国劳动妇女的典型代表,都默默支持丈夫工作,请结合文本从人物设置的角度谈谈她们有何不同。(4分)9.小说以“泥腿子”为题,有什么作用(6分)二、古诗文阅读(35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0~14题。(本题共5小题,共20分)三皇无为,天下以治。五帝行教,兵由是兴,所谓“大刑用甲兵,而陈诸原野”,于是有补遂之战,阪泉之师。若制得其宜则治安,失其宜则乱危。商周以前,封建五等,兵遍海内,强弱相并。秦氏削平,罢侯置守,历代因袭,委政郡县。缅寻制度可采,唯有汉氏足征:重兵悉在京师,四边但设亭障;又移天下豪族,輳居三辅陵邑,以为强干弱枝之势也。或有四夷侵轶,则从中命将,发五营骑士,六郡良家。贰师、楼船、伏波、下濑,成因事立称,毕事则省。虽卫、霍之勋高绩重,身奉朝请,兵皆散归。斯诚得其宜也。其后若王纲解纽主权外分藩输既常众力自盛回鼎轻重无代无之斯诚失其宜也。国朝李靖平突厥,李绩灭高丽,侯君集覆高昌,苏定方夷百济,率兵御戎,戎平师还,并无久镇。其在边境,唯明烽燧,审斥候,立障塞,备不虞而已。实安边之良算,为国家之永图。玄宗御极,承平岁久,天下乂安,财殷力盛。开元二十年以后,邀功之将,务恢封略,以甘上心,将欲荡灭奚、契丹,翦除蛮、吐蕃,丧师者失万而言一,胜敌者获一而言万,宠锡云极,骄矜遂增。哥舒翰统西方二师,安禄山统东北三师,践更之卒,俱授官名;郡县之积,罄为禄秩。于是骁将锐士、善马精金,空于京师,萃于二统。边陲势强既如此,朝庭势弱又如彼,奸人乘便。禄山称兵内侮,未必素蓄凶谋,是故力侔则乱起,事理不得不然也。夫戎事,有国之大者。自昔智能之士,皆立言作训。然其训士也,但使闻鼓而进,闻金而止,坐作举措,左旋右撇,识旗帜指麾,习器械利便,斯可矣。其抚众也,有吮痈之恩,投醪之均,挟纩①之感,行令之必,赏罚之命。可矣。此乃用无弱卒,战无坚敌,而况以直伐曲、以顺讨逆者乎!语有之曰:“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诚谓得兵术之要也。以为孙武所著十三篇,旨极斯道,故知往昔行师制胜,诚当皆精其理。今辄捃摭②与孙武书之义相协,并颇相类者纂之,庶披卷足见成敗在斯矣。(杜佑《通典·兵序》,有删节)【注】①挟纩(jiākuàng),披着绵衣。亦以喻受人抚慰而感到温暖。②捃摭(jùnzhí)摘取,搜集,采集。10.材料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必须断开,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每涂对一处给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3分)其后若王纲解纽A主权B外分藩翰C既崇众力D自盛E问鼎F轻重G无代无之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治,安定,天下太平,与《谏太宗十思疏》“德不厚而望国之治”的“治”的用法相同。B.委,委任,委派,与《庖丁解牛》“动刀甚微……如土委地”的“委”的意思不同。C.夷,消灭,平定,与《游褒禅山记》“夫夷以近,则游者众”的“夷”的用法不同。D.伐,讨伐,攻打,与《屈原列传》“每一令出,平伐其功”的“伐”两者意思相同。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文章以“兵制”为论题,首段以“若制得其宜则治安,失其宜则乱危”为观点统摄全文。B.文章以汉朝与国朝(唐朝)为例,阐释中心论点,虽为书序,但引述史料丰厚,史实充足。C.在作者看来,从商周、秦汉到唐朝的历史,基本是一部“兵遍海内,强弱相并”的战争历史。D.文章收束段“诚谓得兵术之要也”阐明作者对“兵制”的观点,与首段提出的观点相互应和。13.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1)其在边境,唯明烽燧,审斥候,立障塞,备不虞而已。(4分)(2)于是骁将锐士、善马精金,空于京师,萃于二统。(4分)14.第二段作者指出在兵制上“唯有汉氏足征”,请结合材料梳理作者这样判断的理由。(3分)(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5~16题。登岳阳楼(其一)陈与义洞庭之东江水西,帘旌不动夕阳迟。登临吴蜀横分地,徙倚湖山欲暮时。万里来游还望远,三年多难更凭危。白头吊古风霜里,老木沧波无限悲。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诗歌首句,作者巧妙地运用了“东”“西”两个方位词,并以湖、江系之,点出岳阳楼之所在。B.第二句,“帘旌”为静景,“夕阳”为动景。诗人的视线由近及远地展开,最后融入苍茫的暮色中。C.诗的颔联从静态舒缓的景物描写转为强烈的抒情,既给人厚重的历史感,又传递出作者的怅惘之情。D.诗的尾联,不说伤今,而言“吊古”,含蔷蕴藉;“风霜”明指自然事物,实喻社会现实,语意双关。16.有诗家评论颈联,与杜甫“万里兼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有异曲同工之妙,请加以赏析。(6分)(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本小题共1小题,共6分)(1)《过秦论》《六国论》《伶官传序》均具有史论性质,强调“人事”的重要性:《过秦论》中的“”指出秦的过失即灭亡的根本原因;《六国论》中的“!”告诫为君者不要被强敌的威势胁迫;《伶官传序》中的“,”,也是欧阳修借后唐庄宗亡国的史实警诚后人。(2)王安石《桂枝香·金陵怀古》中的“,”与杜牧的“门外韩擒虎,楼头张丽华”均运用典故表达亡国之恨。三、语言文字运用(本题共5小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2题。(本题共5小题,共20分)在遥远的热带雨林深处,生活着一群身披炫丽外衣的“摇滚巨星”①————黄金箭毒蛙。箭毒蛙,长度通常在1至6厘米之间。这种娇小的体形不仅使它们易于被猎食者捕捉,更可在一瞬间被一口吞下。然而,自然界中的生存之道总是充满了意外。箭毒蛙引人骣目的色彩,往往成为它们独特的“保护色”②。这些斑斓的色彩,其实预示着它们体内含有极其危险的化学物质。它们的毒素之强烈,足以令任何猎食者“敬而远之”。历史上,当地的猎人甚至利用这种毒素,(甲),以增强箭矢的杀伤力,这也是箭毒蛙名字的由来。这些A的生物,不仅拥有让人惊叹的颜值,还背负着“毒王”③的称号,其毒性之强,足以让无数生灵B。据说,一克黄金箭毒蛙的毒液就能让数千人丧命。虽然这个数据听起来有些夸张,但足以证明这些毒蛙的毒性之强。据科学家研究发现,黄金箭毒蛙体内的毒素是一种名为“箭毒蛙碱④的化合物。这种化合物能够破坏神经系统的正常功能,导致呼吸困难、心跳骤停等严重后果。不过,值得一提的是,黄金箭毒蛙的毒性并非C。它们的毒性会随着食物的变化而有所波动。如果长时间不摄入有毒昆虫,黄金箭毒蛙的毒性也会逐渐减弱。因此,(乙),这些毒蛙必须时刻保持警惕,不断寻找新的“摇滚”食材。黄金箭毒蛙行动迟缓,在面对天敌时往往难以逃脱。然而,凭借着强大的毒性,这些毒蛙才能在这片D的热带雨林中生存下来。黄金箭毒蛙还会利用自己的毒性进行“恐吓”⑤,让其他生物不敢轻易接近。随着人类活动的不断扩张,黄金箭毒蛙的生存环境面临着巨大的威胁。热带雨林被大规模砍伐、污染和破坏,导致这些毒蛙的栖息地越来越少。18.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4分)19.文中第一段中有三个错别字,请找出并加以改正。(3分)20.材料中引号的用法都表示强调的一组是(3分)A.①②④B.①③⑤C.②③④D.②④⑤21.请在文中甲、乙两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4分)22.我们习惯说“葱油饼、药膳鸡、枪伤药”,而不说“油葱饼、膳药鸡、伤枪药”;从这个角度讲,汉语构词有“功能优先”的规律。请以“箭毒蛙”为例,解析该词为什么不能命名为“毒箭蛙”。(6分)四、写作(60分)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热情是人生的太阳,能融化路途的冰霜。——海伦·凯勒热情是灵魂的颜料,能将平凡的日子涂成彩虹。————梵高热情一旦过度,便成了偏执的奴隶。————王尔德上面三句话,引发你怎样的联想与感悟,请就此写一篇文章。要求:请自选角度,确定范围,自拟标题,自选文体,写一篇不少于800字。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语文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2025.05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1.C(“反而削弱了互动性”错)2.D(与文意不符)3.A(“未设置互动”不符合文学演讲特征之一的“互动性”)4.①材料一侧重阐释文学演讲的“现场性”,(1分)通过搭建文化现场将演讲者观点传递给听众;(1分)②材料二侧重阐释文学演讲是一种文学创作,(1分)通过新媒体重塑了“作者”和“读者”的关系(或通过新媒体使文学演讲成为有声“阅读”)。(1分)(共4分)5.①逻辑构建能力:以乾隆和陆游的诗作数量、质量作对比,说服力强。②语言表达能力:多使用口语,语言幽默,增强了演讲的感染力。③现场掌控能力:善于通过设问和互动引导听众思考,集中听众注意力。④真诚沟通能力:演讲没有刻意迎合听众,而是坦率表达个人观点,展现出与听众平等交流的态度。(每点2分,写出任意三点即可得6分,共6分)(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6.B(“心生埋怨”错)7.B(“主要是表现它的贫困与落后”错)8.①春玲是陪衬人物,小说通过她的所见、所闻、所感刻画并丰满了丈夫的驻村干部形象;(2分)②水生嫂是主要人物,是抗战妇女群像的代表,她从默默支持丈夫工作到积极投身抗日斗争,逐渐成长为与丈夫并肩作战的战士。(2分)(每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低碳城市建设中新能源产业发展趋势报告
- 2025年虚拟现实交互技术在汽车行业的设计与研发报告
- 200MWh构网型储能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范文模板)
- Java语言程序设计-v3-02
- 高空作业与检修机器人行业深度调研及发展项目商业计划书
- 物流数据交易中心行业跨境出海项目商业计划书
- 纳米磁性材料研究行业深度调研及发展项目商业计划书
- 工程机械租赁AI应用行业深度调研及发展项目商业计划书
- 调度指挥案例李婧鑫69课件
- 河南省许昌市部分校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4月期中考试数学试题(解析)
- DL∕T 860.4-2018 电力自动化通信网络和系统 第4部分:系统和项目管理
- 建筑工程总价包干合同
- 2024年高考数学答题技巧与模板 不等式相关解题技巧(基本不等式链、权方和不等式、两类糖水不等式)(解析版)
- 低压电涌保护器(SPD) 第12部分:低压电源系统的电涌保护器选择和使用导则
- 信息技术与人工智能智慧树知到期末考试答案章节答案2024年重庆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 第六章-数据采集技术课件
- 《人像摄影教程》课件
- 复绿施工方案
- 2024年贵州黔东南州能源投资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相邻关系知识讲座
- 毛泽东著作《实践论》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