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鉴赏|刘长卿《送裴使君赴荆南充行军司马》注释+赏析+试题_第1页
诗歌鉴赏|刘长卿《送裴使君赴荆南充行军司马》注释+赏析+试题_第2页
诗歌鉴赏|刘长卿《送裴使君赴荆南充行军司马》注释+赏析+试题_第3页
诗歌鉴赏|刘长卿《送裴使君赴荆南充行军司马》注释+赏析+试题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诗歌鉴赏|刘长卿《送裴使君赴荆南充行军司马》注释+赏析+试题送裴使君赴荆南充行军司马刘长卿盛府南门寄,前程积水中。月明临夏口,山晚望巴东。故节辞江郡,寒笳发渚宫。汉川风景好,遥羡逐羊公。【注释】渚宫:春秋时楚国别宫,此处用指荆南幕府。寒笳:寒风中吹响的笳声,象征着离别的哀愁。羊公:指羊祜,是晋朝时期的名将和政治家。逐羊公即追随羊祜的后尘,此处表达了诗人对裴使君能像羊祜那样勤政爱民、做一番事业的期望和羡慕【翻译】与裴使君在盛府南门外分别,前途似在积水中。月明之夜舟临夏口,傍晚时分在山顶遥望巴东。在旧时节日告别江郡,凄凉的胡笳声在渚宫响起。汉水流域的风光优美,我远远地羡慕着那些追随着羊公的人们。‌【赏析】“君不见魏武草创争天禄,群雄睚眦相驰逐。”开篇二句起势雄壮,高度集中地叙述了曹操扫平群雄,为子孙夺得帝位的赫赫功业。以群雄的“睚眦”作为背景,更烘托出他叱咤风云、游刃其间的英雄气概。“昼携壮士破坚阵,夜接词人赋华屋。”描绘出两幅鲜明生动的画面:白日里率领壮士们披坚执锐,冲锋陷阵,夜间则接遇词人,在华美的宫室中吟诗作赋。两幅画面互相配合,互相映衬,将魏武帝集勇猛豪雄与风流儒雅于一身的英姿活现出来。作者的崇敬、向往之情也溢于纸上。《三国志·魏志·武帝本纪》记载:“(曹操)昼则讲武策,夜则思经传,登高必赋。”当是此诗所本,但就形象性和感染力来说,却远不如诗。这是由于诗人不仅具有高超的文字工夫,而且还有与魏武帝相近的身分与经历,既是文坛领袖,又曾亲自带兵征战,诗中融汇、渗透了他自己切身的体验。“都邑缭绕西山阳,桑榆汗漫漳河曲。”写当年邺都城邑规模之大和周围树木的繁茂,渲染出一派郁郁葱葱的兴旺景象,进一步烘托魏武功业之盛。以上六句为一层,将昔日魏武之雄、邺都之盛发挥到了极致。后六句为第二层,描写今日邺都的凄凉景象。“城郭为墟人代改,但见西园明月在。”二句写随着人世的变换,雄伟的城郭化为废墟,曹氏父子经常清夜同游的西园也早已荒废,只剩他们在诗中歌咏过的明月还依然如旧地高悬在天边,引起人们多少伤感的联想。“邺傍高冢多贵臣,蛾眉曼绿共灰麈。”又进一层,写人事全非:当年在此轻歌曼舞的美女和炙手可热的贵臣都同样化作累累荒冢中的灰土。“曼碌”,灵活转动的眼珠,与“蛾眉”一起代指美女,颇为传神,也就更能引起人们的感慨。“试上铜台歌舞处,惟有西风愁杀人。曹操生前常在铜台行乐,临死前还留下遗令,要他的妃妾、伎人定期登台望着他西陵的坟墓歌舞,以娱乐他的亡灵。诗人见到作为魏武功业象征的邺都如此凄凉,心情沉重,于是抱着一线渺茫的希望登上与魏武关系最密切的铜雀台,想在这里寻求慰藉,“试”字用得十分贴切,准确传达出诗人这种心理。可是台上也只见秋风萧瑟,一代之雄,而今已不在,触景生情,更感到不堪忍受的悲愁。综观全诗,通过魏武生前身后、邺都昔盛今衰的鲜明对比,抒写出世事沧桑、功名富贵不得久长的深沉感慨。表面上看,这一题旨在吊古诗中颇为寻常;但联系作者的事迹,可以作出更深入的理解。他感慨富贵不常,实际上是在悲叹自己的遭遇,委婉地抒发内心的愤懑。同时,诗人虽然受到打击,但并未失去对前途的信心,仍然怀有对建功立业的强烈向往。正因为如此,诗中即令写凄凉的景象也能那样气势雄浑,于悲凉中见慷慨,而非一味低徊伤感。【试题】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送裴使君赴荆南充行军司马刘长卿盛府南门寄,前程积水中。月明临夏口,山晚望巴东。故节辞江郡,寒笳发渚宫。汉川风景好,遥羡逐羊公[注]。【注】羊公:羊祜,西晋著名政治家、军事家。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作者在衙署南门外送别裴使君,不禁想到使君此去前途如同在积水中。

B.分别之际,作者回忆起明月下的夏口,以及傍晚时分于山顶眺望巴东的景象。

C.裴使君离开江郡时,正赶上旧时节日,耳畔传来了从渚宫传来的凄凉的胡笳声。

D.离开江郡虽然悲伤,但汉川不仅有优美怡人的风景,还有像羊公那样的先贤。

【答案】B."作者回忆起明月下的夏口……的景象"错误。【解析】此处不是作者的回忆而是想象。【点拨】结合《赤壁赋》“东望夏口”注释,夏口:今湖北武昌的西面。2.清代的评价家袁枚曾经说过“作诗文者贵曲”,请结合诗句从情感表现的角度对此进行分析。(6分)

【答案】①首联描写了作者与裴使君分别时的场景,想象裴使君此去前途如同在积水中,表现了作者对裴使君路途遥远的担心,暗示了裴使君未来前途的不确定性。②颔联想象了裴使君此去使君此去路途中的景色,表达了作者对裴使君此去行程紧凑的关心。③颈联描写了和裴使君分别时的场景,通过写正逢故节,寒笳声传来,含蓄地表达了依依不舍的悲伤之情。④尾联描写了汉川的美景,以羊公之典表现为政环境,表达了对裴使君此去就职的祝愿。(每点2分,任意答出三点即可)【解析】本题考查评价古代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首先,明确"作诗文者贵曲"的内涵,即写诗文贵在曲折地表达。其次,结合题干的指向——结合诗句从情感表现的角度进行分析。首联描写了分别时的场景,此去前途漫漫,曲折地表达了对裴使君地理与政治双重内涵的前途的担忧。颔联描写了想象中的路途之景,间接地表现了作者对裴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