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单元作业设计_第1页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单元作业设计_第2页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单元作业设计_第3页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单元作业设计_第4页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单元作业设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单元作业设计

一、单元信息

学科年级学期教材版本单元名称

基本信息

地理七年级第一学期人教版地球和地图

单元

n自然单元J重组单元

组织方式

序号课时名称对应教材内容

1地球“地球和地图”第一、二节

课时信息

2地图“地球和地图”第三、四节

二、单元分析

(一)课标要求

根据《义务教育地理新课程标准(2011版)》的要求,本章内容属于“地

球和地图”,它是学习区域地理的基础。课标具体要求见表1。

表1"地球和地图”内容标淮和活动建议

标准活动建议

>地球的形状、大小与运动。

◎了解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开展地理观测

◎用平均半径、赤道周长和表面积描述地球的大小、动手制作等活动

◎用简单的方法演示地球的自转和公转。。例如:观察不同

◎用地理现象说明地球的公转和自转。季节(或者一天内

)太阳光下等物体

>地球仪

影子的方向和长度

◎运用地球仪,说出经线和纬线、经度和纬度的划分。变化,用乒乓球或

者其他材料制作简

◎在地球仪上确定某地点的经纬度。

易的地球仪模型。

1

〉地图开展运用地图

、动手制作等活动

◎在地图上辨别方向,判读经纬度,量算距离

O例如在地图上查

◎在等高线地形图上,识别山峰、山脊、山谷,判读坡的陡找地名并选择到达

缓,估算海拔和相对高度。

该地点的最佳交通

◎在地形图上识别五种主要的地形类型。路线,使用地图进

行“定位越野”活

◎根据需要选择常用地图,查找所需要的信息,养成在日常

动;利用泡沫塑料

生活中使用地图的习惯。

、沙土等制作地形

◎列举电子地图、遥感地图等在生产、生活中应用的实例。模型。

(二)教材分析

半球的位置

「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地球仪经线和纬线的定义以片L经纬度的位置

地球仅经线和纬线的划分经纬网

五带的位置

判方向

地球的运动<自转运动万向、周期、产生的现象及原因

球公转运动

和比例尺的计算公式及应用

比例尺一

比例尺的大小与地图的内容、范围的关系

图三要素Y

方向:指向标定向法、经纬线定向法、一般定向法

图例

图概念:海拔、相对高度、等高线

等IWJ线等高线的性质

地形图的判读地形图I

山地不同部位等高线形态特征

J分层设色地形图地形剖面图

2

(三)学情分析

七年级的学生在小学阶段通过《科学》学科的学习,已经初步学习了地球

的形状和大小,对地球的形状和大小基本都有所了解。但由于学生年龄较小,空

间思维、想象能力受限,教学时教师更多的要注意理论联系实际,采用多种形式

的教学方式将重要信息加工成学生易懂的动态信息,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

生的积极性、主动性。设计的活动,注重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主体意识、划新

意识。尽可能的为学生创造动口、动脑甚至动手的机会,帮助学生提高思考问题、

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单元学习与作业目标

依据课标,制定的本单元学习和作业目标如卜.:

(一)、单元学习目标:

1.让学生了解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大致过程,能用平均半径,赤道周长和

表面积描述地球大小,结合教材的活动制作简易的地球模型一地球仪。

2.了解地球仪的作用,知道经纬线、经纬度的划分,能利用经纬网确定某

地点的经纬度,逐步建立多维度的地理空间概念。

3.认识地球的运动及产生的地理现象,并能举例说明因为地球运动产生的

现象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4.掌握地图的基本知识,学会选择常用地图,能在地图上查找所需要的地

理信息。

(二)、单元作业目标:

1、了解地球的基本信息以及地球的运动带来的影响;

2、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地图;

3、从地图、资料中准确获取地理信息;

4、根据实际需要熟练运用电子地图进行比例,尺转换;

5、在地图上辨别方向,判断经纬度、量算距离;

6、在等高线地形图上,判别地形类型、识别山体部位,估算海拔和相对高

度;

7、运用各类“地图”解决真实情境问题,能够对获取的信息进行有效的处

理和加工;

3

8、养成在日常生活中识图、读图、析图、用图的习惯,有一定的提取有用

地理信息意识;

四、单元作业设计思路

这个作业设计综合考虑课程标准与核心素养要求,落实尺度、距离、方向

等地理学科核心知识,根据课程标准中“地球和地图”模块所包含的课标内容

进行整体作业设计,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作业量,且能够完成对于学科核心知识

的检测和巩固以及对学科关键能力的培养目标。以黄山旅游这•与学生生活联

系紧密的“一镜到底”,设置多种不同层级要求的题型,不仅对学生学习的本

节知识内容进行检测,对于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获取信息能力,读图分析能

力都有所反馈。设计开放性题目,保证开放的答题空间。

本单元作业由课时作业和单元质量检测作业两部分组成。本单元课时作业

由两个课时组成,第一课时为书面作业,以地球和地图的阅读为主题,结合地

图的三要素,着重在考查读图、填图、绘图、析图、用图能力。第二课时为实

操性作业,以了解地球仪的简易制作过程,使学生在模拟情境中通过一系列活

动进行具身学习,通过地球仪和其他教具认识到太阳的直射位置是在不停的发

生变化的,感悟二分二至的含义。本单元作业类型有书面作业和实践作业,书

面作业有绘图、选择、填空、简答等题型,在国家大力实施“双减”的背景条

件下,本着减轻学生作业负担的原则,本单元书面课时作业由填空题、选择题和

综合题三个类型的题组组成。单元质量检测作业由3组题组成。选择题和综合题

均以题组形式呈现,重在考查知识的整体关联以及对知识的运用迁移能力,更好

的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本单元作业体例见表2。

表2”地球和地图”单元作业体例

课时作M/单元质量检测作业

经纬网、地球的运动

的认知1—2组

选择题3-4组

地形图的初步认知2—3组

活动题组

题量1

地图三要素的考察2—3组综合题3组

简易地球仪的制作1—2组

书面作业、实践性作业

题型绘图、填图、选择题、综合题等

时间15—20分钟30分钟以内

4

本单元作业设计的基本流程为:明确作业目标、选取情境素材、设定问

题任务、评价标准和方式设计

五、课时作业

第一课时:书面作业

家住在阜阳的晓阳打算参加主题为“感受中国自然文化之美”的秋季社会

实践活动,他选择了世界文化遗产黄山风景区作为考察点,计划三天的行程。

现有的黄山风景区里就包含了七个小景区,其中黄山的“四绝”一一奇松、怪

石、云海、温泉更是家喻户晓。据此完成下面各题。

1、晓阳一家计划九月下旬去黄山旅游,晓阳妈妈想要提前了解黄山的基本

概况为接下来的旅行做准备,晓阳为妈妈找来了中国地图,通过经纬网来确定

黄山的大致位置。请同学们根据地图来帮晓阳告诉妈妈,黄山的位置大致在(

经纬度)o(作业目标5)

2、这个时间段去黄山旅游,云淡风轻、秋高气爽,非常适宜。通过学习地

球的运动中二分二至,我们可以知道现在的太阳直射点大致在()。

(作业目标1)

A、北回归线附近B、南回归线附近C、赤道附近D、极圈附近

3、晓阳需要查找莲花峰的地理位置,他最有可能选择的地图是()(作

业目标2、8)

5

A、世界政区图B、中国政区图

C、安徽省地图D、黄山市旅游地图

4、(双选)右图为当天出发时晓阳使用某地图

APP的截图,他从该图中可获得的有用信息是

()(作业目标2、5、8)

A、从阜阳市驾车沿东南方向可以到达黄山市

B、黄山市的纬度比阜阳市的低

C、驾车必须要穿过长江到达黄山市

D、驾车必须经过六安市才能到达黄山市

5、晓阳选择黄山“一线天”、“排云亭”作为

主要考察点,当他打开电子地图时界面为图2所示,

他需要在手机上使内容更加

详细,在此过程中,手机地图的比例、范围o从

“一线天”考察结束后,晓阳一家决定步行去往“排云亭”,请根据图3所示,

从“一线天”到“排云亭”的行走路线的方向是,并计算出大约

需要行走的距离米。(作业目标4、5、8)

图2图3

6

6、图4为“黄山市风景区示意图”,图5为晓阳拍摄的“黄山云海图”。

晓阳拍摄此照片的位置在图4中的处。黄山风景区的景点还

有很多,譬如:光明顶、仙人指路、猴子观海、飞来石、莲花峰,请你帮晓阳

设计一条路线(在图4中画出),能够完整的欣赏这五处景点,并能够欣赏到黄

山四绝一一云海。(作业目标3、5、8)

图4图5

7、完成黄山莲花峰的旅游考察之后,晓阳一家决定前往桃花峰采茶。晓阳

使用手机地图APP(如图6、图7)。由图中信息可知:

。幽山风区岫国-帆山风H0OOM山风・区地IB山风・店G)Q

行版71谷歌mH天地IBErmArcgg而0由»«■讯■・天s*Arc«i.

■山布・山区■山风■区ISStiIi-«»・山小黄山区・山鹏■区ai«*n皿I

图6图7

7

①桃花峰中黄山毛峰采摘点的主要地形类型为()

A、山地B、高原C、丘陵D、盆地

②桃花峰中黄山毛峰采摘点的海拔高度为()

A、1000米B、1300米C、1400米D、1200米

③在桃花峰可以看到()(多选)

A、始信峰B、宝塔松C、云门峰D、光明顶

④判断桃花峰所处的地段为山脊还是山谷?说明理由。

【选做题】⑤若晓阳一家希望第二天可以在图中所示地区选择一个可以看

到日出的地方,请在图中标出,并说明理由-

(作业目标6、7、8)

【设计意图】该作业设计综合考虑课程标准与核心素养要求,落实尺度、

距离、方向等地理学科核心知识,根据课程标准中“地球和地图”模块所包含

的课标内容进行整体作业设计,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作业量,且能够完成对于学

科核心知识的检测和巩固以及对学科关键能力、核心素养的培养目标。以黄山

旅游这一与学生生活联系紧密的“一镜到底”,设置多种不同层级要求的题型,

不仅对学生学习的本节知识内容进行检测,对于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信息获

取能力,读图分析能力都有所反馈。设计开放性题目,保证开放的答题空间。

【操作说明】该作业建议在完成“地球和地图”的全部内容后完成,预计8

T0分钟。作业也在对学情认知的基础上,设计了不同层级要求的题目,便于学

生选择。(【选做题】部分预计5-8分钟完成)

8

第二课时:探究作业

手工DIY地球仪

具体步骤:

1、准备一个乒乓球、一捆铁丝和一大块橡皮泥。

2、为了让乒乓球更加符合地球仪的形象,需要在乒乓球的表面画出赤道和

L匕较重要的经纬线,并在两极打孔。

3、用铁丝简单的做出一个带有地轴的地球仪线框。

4、把乒乓球安装在铁线框的支架上,并在底座上按上橡皮泥增加重量,防

止地球仪头重脚轻。这样就完成了一个简易的地球仪了。

5、有条件的还可以利用手机软件和打印机,打印出和乒乓球大小一致的地

图,贴到简易地球仪上,如果可以再画上一些比较的特殊的经纬线,就更加的

完美。

时间要求:15分钟左右

【探究作业的设计意图】该作业设计也是综合考虑课程标准与核心素养要

求增强学生对地理事物和现象的好奇心,提高学习地理的兴趣以及对于地理环

境的审美情趣。地理学科具有丰富的实践内容,所以希望通过我们的探究作业

来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的能力,学生可以利用身边一些简单的物品就能制作课

堂上可以用到的学具。

课时作业评价设计:

水平

评价指标

优秀良好合格

考察地球的基本知识和运动的影响

地形图的认知掌握程度

地图三要素的考察

建议地球仪的制作

9

六、单元质量检测作业

(-)单元质量检测作业内容

看图

同学们,通过本单元的学习,相信你对地球北K

的认识会更加深入,也许地球上的美景让你流连

忘返,但当我们需要确定具体的经纬度或地图时,

就需要同学将自己所学的知识一一展现出来。同

学们,我们来一起试试吧!

1、读右侧经纬网图,回答问题。

(1)、写出A、B、C、D点的经纬度。南极

A(,);B(,);

C(,);D(,)

(2)、位于西半球的点是;位于南、北半球分界线上的点是

位于东、西半球分界线上的点有O

(3)、从高、中、低纬度来划分A、B、C、D四点,位于低纬度的有

位于中纬度的有o

(4)、B点位于A点的方向。

(5)、从五带看,A点在,D点在o

2、观察中国水系图,请回答流经“王家坝闸”的河是哪条河()

A、长江B、黄河C、淮河D、泗水

10

3、小明是一个粗心的孩子,在看导游图(如下图)的时候没有注意到图上

的指向标,告诉同学观景台位于大门的正南方,请你帮他改正()

A.观景台位于大门的东北方B.观景台位于大门的东南方

C.观景台位于大匚的西北方D.观景台位于大门的西南方

4、滴滴打车是中国近年来很受用户喜爱的“打车”应用。司机能准确接送

乘客通常会使用下列哪种地图()

A.省区图B.当地气候图

C.当地景区导游图D.电子地图

5、在同一幅分层设色地形图上,下列地形区呈深褐色的是()

A.东北平原B.黄土高原

C.青臧高原D.四川盆地

绘图

6、同学们都是才步入新的学校,新的学习生活才刚刚开始,对于新的学校

到处都充满了好奇,刚好我们才学习了地图的三要素,可以利用我们所学的知

识,画一张自己学校的平面图。

11

绘图区

12

识图

7、2022北京冬奥会把中国时间一一二十四节气作为开幕式的倒计时,把

中国人的浪漫发挥到了极致!而二月四日当天刚好为二十四节气的开始立春,

那么根据地球的公转运动所形成的的二分二至图,我们北半球即将迎来()

A、春分B、夏至C、秋分D、冬至

8、读下面地球公转示意图(图1)和经纬网图(图2),回答下列问题。

⑴图2中,B点的地理坐标是();C点位于东、西半球中的半球;

B点位于A点的方向。

(2)第19届亚运会将于2022年9月10日至25日在杭州举行,亚运会期间地球

运行在图1的0

A.甲一乙之间B.乙一丙之间C.丙一丁之间D.甲一丁之间

(3)当太阳直射C点时,图1中地球位于公转轨道的处,此时北极圈

及其以北地区会出现(极昼或极夜)现象。

(4)图1中当地球位于公转轨道的甲处时,A点的昼夜长短情况是,

地球由公转轨道的丁处向丙处运动过程中,杭州市的白昼将变(长

或短)

9、等高线地形图蕴含了丰富的地理知识,对于我们的生产生活具有很大的

指导意义。某中学兴趣学习小组对此进行了探究性学习,下图是兴趣学习小组

绘制的安徽省南部某地等高线地形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3

(1)由图中等高线判断山体部位的名称:AC

(2)图中铁路为走向。图中DE为铁路穿过山体时所挖掘的隧

道,隧道口D点与E点的相对高度是米。若量得图上D与E之间的

直线距离是1.5厘米,则隧道的实地长度是米。

(3)山峰B的海拔范围是米。

(4)图示地区大部分为(地形类型)。

(5)他们在探究时发现G坡比F坡更适合开辟成梯田,仅从地形角度考虑,试

说明理由o

后记:

“双减”政策的落地,将原先搁置在“应试”这一浅滩上的教育之锚拔起,重

新抛向全人、全面发展的深海。在这样的变革中,效果最易于看见的、也最为凸显

的就是作业的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