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单元教学计划
一、教学内容:
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第一单元“走进西部”,)
二、单元知识结构
在祖国西部广阔的土地上,历史上曾经有过鼎盛辉煌,也曾有过闭塞
落后。今天,西部历史又掀开了崭新的一页,西部大开发的号角己经吹
响,那些前赴后继的建设者们,挥洒着青春和汗水,为西部的再度辉煌,
奉献着智慧和才干。西部又一次成为世人关注的焦点,本组教材就是围
绕“走进西部''这一专题编写的。本单元选编的4篇课文,从不同角度反
映「神奇的西部,反映r西部的昨天和今天。老舍的《草原》描绘r内
蒙古美丽的自然风光和浓郁的风俗民情,表达了蒙汉民族间的深情厚谊。
《丝绸之路》再现了发生在两千多年前这条伟大之路上中西方文化交流、
商贸往来生动的一幕,表明了这条交通要道对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和增
进各国人民间友谊的重大作用,作者的民族自豪感洋溢在字里行间,引
起读者对昔日西部繁荣昌盛景象的遐想。《白杨》通过父子两代人的交谈,
托物言志,借物喻人,热情讴歌了一代又一代献身边疆的建设者们。《把
铁路修到拉萨去》报道了一支最能吃苦、最能打硬仗、攻克了世界第一
高原隧道难关的筑路大军,他们昂扬的斗志和无私的奉献精神让人肃然
起敬。
三、教学目标:
编排这组课文的目的,一是引导学生通过读书和搜集资料了解西部,
激发热爱西部的情感;二是引导学生学习把握课文主要内容,联系上下
文,体会优美语言的表达效果和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进一步提高理解
语言的能力,并不断积累语言,增强语感;三是引导学生了解文章一些
比较简单的、适于他们接受的写作方法,并试着将这些写法运用到自己
的习作中。
学生对西部缺乏了解,教学本组教材,既要引导学生把具体的景、人、
事与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结合起来,还要尽可能地为学生多作一点有关
西部的背景材料的介绍,以加深对西部自然风光、历史文化、风土人情
和建设者的认识。
在本组的导语中,提出了“走进西部:因此,在学习过程中,要注意
引导学生搜集有关资料,通过网络、影视、报刊等资源更多地了解西部,
认识西部大开发的重要意义。可将搜集到的有关西部自然风光、历史文
化、边疆开发、西部建设等方面的内容,在课文教学中作相应安排。为
在“口语交际♦习作''和"回顾・拓展”中的学习、交流做好准备。教师在教学
时要注意各部分的内在联系,使本组教学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四、教学重难点
1、引导学生通过读书和搜集资料了解西部,激发热爱西部的情感。
2、果和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进一步提高理解语言的能力,并不断积
累语言,增强语感。
3、是引导学生了解文章一些比较简单的、适于他们接受的写作方法,
并试着将这些写法运用到自己的习作中。
五、课时安排:
教学本组教材可用11—15时。
1、精读课文《草原》、《白杨》预计4-5课时。
2、略读课文《丝绸之路》预计2-3课时。
3、口语交际1课时,习作3课时,“交流平台.日积月累”“趣味语文"1—2
课时。共预计7课时。
六、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1、认真钻研教材,熟悉教材内容,深入思考教材:精心设计每一堂课,
注重课堂教学的教学艺术。课前认真备课,课中认真教学,注重引导,
注重培养能力,课后认真总结,认真做好教学反思,努力做到“功在课
前,利在课上二
2、采取“抓中间,带两头”的激励机制。充分考虑和利用班上中等生
多的情况,狠抓中上等生的管理和训练,使他们逐渐转变或接近上等生,
从而激励班上的优生,让这部分学生有学习的压力,激励更加勤奋学习;
同时,让中等生的进步激励后进生的进步。班中的中等生与学因生之间
的差距本来不大,但通过努力,中等生有了提高,必然促使后进生也要
加倍努力,才能把原距离保持,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
3、积极与学生家长沟通,协调学校、家庭和社会这条纽带。教学中,
要清楚知道:了解学生不能单一的从学校里掌握学生的情况,还应当充
分与家长取得联系,从家长对学生的了解情况出发,从社会对学生的评
价等方面综合了解学生情况,从而更好地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教学,做
到有的放矢、因材施教,才能全面获取学生的信息,真正发挥学校、家
庭和社会这一纽带作用。
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教学计划
一、教学内容:
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第二组“永远的童年”)
二、单元知识结构
童年,是充满纯真和情趣的时光,也是令人留恋和难以忘怀的时光。本组
教材就是以童年为专题来编排教学内容的。《古诗词三首》向我们展示了古代
儿童生活的画面一《牧童》生动地描写了牧童放牧晚归后那种安然与恬淡、
闲散与惬意的生活;《舟过安仁》以新奇的角度写渔童行舟过江,以伞作帆,
张伞使风时天真、活泼的情景;《清平乐・村居》则写了农村孩子童年的无忧无
虑。《冬阳,童年•骆驼队》《祖父的园子》分别写了骆驼队和祖父的园子给童年
带来的快乐。这几篇课文反映了古代、现代和当代中国儿童生活的某些侧面。
《童年的发现》写童年时有趣的发现。《儿童诗两首》则写了现代儿童的丰富
的想象和美丽的憧憬,展示了当代儿童的生活乐趣。童年生活,因为无忧无
虑而快乐,因为有了梦想而精彩。透过一篇篇风格各异的课文,我们看到了
童年生活的多姿多彩,一种难言的亲切感和温馨会久久地萦绕在我们心头。
三、教学目标:
编排这组教材的目的,一是让学生通过读书,体会作者对童年生活的眷恋,
感受童年生活的美好,童年时光的珍贵,丰富情感体验,更深切地感受正在
经历着的童年生活;二是通过对比阅读,领悟文章的一些表达方式;三是丰
富语言积累;四是交流和描绘自己的童年生活。
围绕本组专题,“口语交际・习作”安排了交流“难忘
童年和写童年趣事等内容,“回顾・拓展”中的“交流平台”“日积月累”“课外书
屋”等栏目,安排了引导学生交流如何体会作者思想感情的方法,积累激励少
年立志的名句,课外去阅读关丁童年的故事等项内容。教师应从整体上观照
本组的教学内容和编排特点,把理解内容和体会感情、读书与表达、语言积
累与语言运用、课内与课外有机地结合起来,以实现教学效果的最优化。
四、教学重点、难点
1、生通过读书,体会作者对童年生活的眷恋,感受童年生活的美好,童年
时光的珍贵,丰富情感体验,更深切地感受正在经历着的童年生活;
2、是通过对比阅读,领悟文章的一些表达方式;
3、是丰富语言积累;交流和描绘自己的童年生活。
五、课时安排:
教学本组教材可用11—15口寸。
1、精读课文《古诗三首》、《东阳、童年、骆驼队》预计5课时。
2、略读课文《祖父的园子》《儿童诗两首》预计2-3课时。
3、口语交际1课时,习作3课时,“交流平台”“日积月累”“趣味语文”1—2
课时。共预计7课时。
六、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1、认真钻研教材,熟悉教材内容,深入思考教材,精心设计每一堂课,注
重课堂教学的教学艺术。课前认真备课,课中认真教学,注重引导,注重培
养能力,课后认真总结,认真做好教学反思,努力做到“功在课前,利在课
上”。
2、还有部分学生的学习习惯还没养成,首当其冲就是培养学习习惯,然后
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应注意学生的分析能力、阅读能力、自主发现能力、
一些常用关联词的使用病句的修改等等。
3、积极与学生家长沟通,协调学校、家庭和社会这条纽带。教学中,要清
楚知道:了解学生不能单一的从学校里掌握学生的情况,还应当充分与家长
取得联系,从家长对学生的了解情况出发,从社会对学生的评价等方面综合
了解学生情况,从而更好地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教学,做到有的放矢、因材
施教,才能全面获取学生的信息,真正发挥学校、家庭和社会这一纽带作用。
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期第三单元教学计划
一、教学内容:
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第三组“语言的艺术”,)
二、单元知识结构
我们每天都要用语言进行交流。精练得当的语言,能准确表达思想、
情感;机智巧妙的语言,有时会帮助人们摆脱困境;幽默风趣的语言,
能活跃生活;生动优美的语言,能愉悦身心反之则不然。俗话说,“良
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语言就是这样奇妙。凡是精练、幽默、
生动的语言都是被艺术化了的语言,都充满了艺术的魅力。本组教材就
是以语言艺术为专题来组合课文的。《杨氏之子》一文,写了九岁孩童与
客人笑谈的经过,孩子那机智巧妙的对答,令人拍案叫绝;《晏子使楚》
写了晏子针对楚王的侮辱,机智应答,维护了祖国的尊严,有力地回击
了楚王;剧本《半截蜡烛》写了母亲和两个孩子为了保护半截蜡烛里的
秘密与德国军官的机智周旋,在不动声色的话语中充满了胆略和智慧;
相声《打电话》则通过夸张的语言,说明了打电话时,说话要简练,这
样不仅节约时间,也是对别人的一种尊重。
三、教学目标:
编排这组教材的目的,一是让学生通过读书感受精妙语言的魅力,感
受语言表达的艺术;二是通过对不同体裁文章的阅读,了解不同体裁文
章表达方式;三是引导学生积累优美的语言。
教学本组教材,耍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人物语言的精妙,
在语文学习中积累语言。配合本组专题「口语交际・习作”安排了以“劝说”
为主题的模拟
表演和写发言稿的内容,“回顾.拓展”也是紧紧围绕有关语言艺术和形
式的问题,安排了“交流平台'“旧积月累”“展示台”等项教学内容,并引导
学生在生活中搜集积累精妙语言。
本组教材安排了一次综合性学习活动。活动内容是发现、搜集、积累、
运用有特色的语言,体会有艺术魅力的语言。本次综合性学习是本组教
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要把这次综合性学习和本组其他各项教学内容
有机地结合起来。教学时,教师要整体观照本组教材编排的特点,整体
安排教学活动,做到教学内容自然融合,教学活动能够协调进行。
四、教学重点、难点
1、是让学生通过读书感受精妙语言的魅力,感受语言表达的艺术;
2、是通过对不同体裁文章的阅读,了解不同体裁文章表达方式;
3、引导学生积累优美的语言。
五、课时安排:
教学本组教材可用11—15时。
1、精读课文《杨氏之子》、《晏子使楚》预计4-5课时。
2、略读课文《半截蜡烛》《打电话》预计2-3课时。
3、口语交际1课时,习作3课时,“交流平台”“日积月累”“趣味语文”1—2
课时。共预计6-7课时。
六、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1、认真钻研教材,熟悉教材内容,深入思考教材,精心设计每一堂
课,注重课堂教学的教学艺术。课前认真备课,课中认真教学,注重引
导,注重培养能力,课后认真总结,认真做好教学反思,努力做到“功
在课前,利在课上”。
2、采取“抓中间,带两头”的激励机制。充分考虑和利用班上中等
生多的情况,狠抓中上等生的管理和训练,使他们逐渐转变或接近上等
生,从而激励班上的优生,让这部分学生有学习的压力,激励更加勤奋
学习;同时,让中等生的进步激励后进生的进步。班中的中等生与学因
生之间的差距本来不大,但通过努力,中等生有了提高,必然促使后进
生也要加倍努力,才能把原距离保持,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
3、积极与学生家长沟通,协调学校、家庭和社会这条纽带。教学中,
要清楚知道:了解学生不能单一的从学校里掌握学生的情况,还应当充
分与家长取得联系,从家长对学生的了解情况出发,从社会对学生的评
价等方面综合r解学生情况,从而更好地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教学,做
到有的放矢、因材施教,才能全面获取学生的信息,真正发挥学校、家
庭和社会这一纽带作用。
4、还有部分学生的学习习惯还没养成,首当其冲就是培养学习习惯,
然后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应注意学生的分析能力、阅读能力、自主发
现能力、一些常用关联词的使用病句的修改等等。
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朋第四单元教学计划
一、教学内容:
五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第四组“他们让我感动”,)
二、单元知识结构
本组教材共有4篇课文,这些课文讲述了一些感人至深的故事。《再
见了,亲人》中的志愿军战士和朝鲜人民依依惜别的深情令人殆以忘怀;
《金色的鱼钩》中的老红军战士忠于党、关心同志胜过自己的高尚情操
催人泪下;《桥》中老支部书记在生死关头,不徇私情、舍己为人的壮举
使人心潮难平;《梦想的力量》中那个年仅六岁的孩子的美好梦想让人感
受到善良与同情心会凝聚和进发出巨大的力量。
这4篇课文有散文、有小说,内容生动、人物鲜明,表达了作者丰富
美好的情感;课文在表达方法上各具特色。比如,《再见了,亲人》将抒
情叙事相互交织,感情真挚强烈;《金色的鱼钩》先倒叙,再按照事情发
展的顺序写清楚了鱼钩的来历,并通过具体的事例,赞美了老班长的高
尚品质,抒发了作者对革命前辈的怀念之情;《桥》在环境的描写上、语
言的使用上(精练、干脆)以及文章的结尾都极具特色,这其中蕴含着
作者丰富、强烈的感情。
三、教学目标:
编排这组教材的目的,一是引导学生在阅读这些生动感人的故事的同
时,思想受到感染熏陶,情感得到陶冶升华,感受到人物心灵的美好和
品质的高尚;二是要引导学生懂得在阅读的时候既要抓住文章的主要内
容,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又要注意领悟作者的一些表达方法;三要引
导学生课外搜集一些感人的故事,为口语交际和习作的教学做一些准备。
教学本组教材,耍引导学生潜心读书,感受人物的精神品质;体会作
者的情感脉络和表达方法。另外,入选的4篇课文篇幅较长,可通过本
组教学,继续培养学生的速读能力。
四、教学重点、难点
引导学生潜心读书,感受人物的精神品质;体会作者的情感脉络和表
达方法,继续培养学生的速读能力。
五、课时安排:
教学本组教材可用11—15时。
1、精读课文《再见了,亲人》、《桥》预计4-5课时。
2、略读课文《金色的鱼钩》《梦想的力量》预计2-3课时。
3、口语交际1课时,习作3课时,“交流平台”“日积月累”“趣味语文”1一2
课时。共预计6・7课时。
六、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1、认真钻研教材,熟悉教材内容,深入思考教材,精心设计每一堂
课,注重课堂教学的教学艺术。课前认真备课,课中认真教学,注重引
导,注重培养能力,课后认真总结,认真做好教学反思,努力做到“功
在课前,利在课上”。
2、采取“抓中间,带两头”的激励机制。充分考虑和利用班上中等
生多的情况,狠抓中上等生的管理和训练,使他们逐渐转变或接近上等
生,从而激励班上的优生,让这部分学生有学习的压力,激励更加勤奋
学习;同时,让中等生的进步激励后进生的进步°班中的中等生与学因
生之间的差距本来不大,但通过努力,中等生有了提高,必然促使后进
生也要加倍努力,才能把原距离保持,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
3、积极与学生家长沟通,协调学校、家庭和社会这条纽带。教学中,
要清楚知道:了解学生不能单一的从学校里掌握学生的情况,还应当充
分与家长取得联系,从家长对学生的了解情况出发,从社会对学生的评
价等方面综合了解学生情况,从而更好地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教学,做
到有的放矢、因材施教,才能全面获取学生的信息,真正发挥学校、家
庭和社会这一纽带作用。
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单元教学计划
一、教学内容:
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第五组“中国古典名著之旅”,”)
二、单元知识结构
悠悠中华,流传下了许多优秀的文学篇章。本组教材以“中国古典名著”
为专题,安排了4篇课文以及“口语交际・习作,“咬流平台”"日积月累”“课
外书屋,,等项教学内容。4篇课文有根据司马迁《史记》中著名篇章《廉
颇蔺相如列传》改编的《将相和》;有根据我国著名古典历史小说《三国
演义》中“草船借箭”的情节改写的《草船借箭》;有根据《水浒传》第二
十三回选编的《景阳冈》;还有选自我国古典神话小说《西游记》第一回
的《猴王出世》。
中国古典名著是中华灿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滋养了一代又一代
中华儿女。阅读名著对于增益智慧,提升素养,特别是语文素养有着举
足轻重的作用。因此,编写本组教材的意图就是要让学生感受古典名著
的魅力,激发学生阅读名著的兴趣。这也是本组教学的重点。
二、教学目标:
本组教学,根据选编的课文特点和小学生的认知实际,可指导学生重
点感受故事情节的曲折生动,人物形象的栩栩如生。本组4篇课文在这
两个方面比较突出,学生对这两个方面也比较感兴趣。通过体会故事情
节的曲折生动,人物形象的栩栩如生,达到感受名著的魅力、激发阅读
名著兴趣的目的。其次要注意适度拓展,举一反三。本组课文都是节选
或改编的,教学时,要注意由此生发开去,虽然不耍求学生通读原著,
但可以查查相关资料,听听他人介绍,读读某些章节,让学生知道这些
名著的存在。名著的魅力是多方面的,仅通过一组教材的学习和阅读几
篇课文,要让学生全面感受名著的魅力,是远远不够的。本组教材无非
是引子和例子,主要目的还是为学生打开学习古典名著的大门,激发学
习兴趣,创造一个交流学习古典名著的平台。
三、教学重点、难点
让学生感受古典名著的魅力,激发学生阅读名著的兴趣。
四、课时安排:
教学本组教材可用11—15时。
1、精读课文《将相和》、《草船借飞箭》预计4-5课时。
2、略读课文《景阳冈》《猴王出世》预计-2-3课时。
3、口语交际1课时,习作3课时,“交流平台”“日积月累”“趣味语文”1一2
课时。共预计6・7课时。
六、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1、认真钻研教材,熟悉教材内容,深入思考教材,精心设计每一堂课,
注重课堂教学的教学艺术。课前认真备课,课中认真教学,注重引导,
注重培养能力,课后认真总结,认真做好教学反思,努力做到“功在课
前,利在课上二
2、采取“抓中间,带两头”的激励机制。充分考虑和利用班上中等生
多的情况,狠抓中上等生的管理和训练,使他们逐渐转变或接近上等生,
从而激励班上的优生,让这部分学生有学习的压力,激励更加勤奋学习;
同时,让中等生的进步激励后进生的进步。班中的中等生与学因生之间
的差距本来不大,但通过努力,中等生有了提高,必然促使后进生也耍
加倍努力,才能把原距离保持,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
3、积极与学生家长沟通,协调学校、家庭和社会这条纽带。教学中,
要清楚知道:了解学生不能单一的从学校里掌握学生的情况,还应当充
分与家长取得联系,从家长对学生的了解情况出发,从社会对学生的评
价等方面综合了解学生情况,从而更好地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教学,做
到有的放矢、因材施教,才能全面获取学生的信息,真正发挥学校、家
庭和社会这一纽带作用。
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六单元单元教学计划
一、教学内容:
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第六组“走进信息世界”)
二、单元知识结构
当今世界进入了信息时代,信息和我们息息相关。现代社会信息量越
来越大,信息传递的速度越来越快,人们获取信息的途径越来越广。学
会搜集和处理信息,对社会和个人的发展都有着很重要的意义。本组教
材通过这次综合性学习,引导学生走进丰富多彩的信息世界,感受信息
传递方式的变化,体会信息在人们生活、工作和学习中的作用,学习搜
集和处理信息,初步学会利用信息,写简单的研究报告。
走进信息世界”分成”信息传递改变着我们的生活”和“利用信息,写简
单的研究报告”两大板块。每个板块的主体是“活动建议”,教师可以根据
这些建议,引导学生根据学校、家庭和当地的实际情况开展活动。“阅读
材料,,供学生在开展活动时阅读,学生可以从中获得信息的有关知识。开
展活动的材料不止于上述这些,学生还可以自己去搜集,教师也可以提
供。这是继五年级上册《遨游汉字王国》之后又一次课内外一体的、规
模较大的综合性学习。目前,学生已有了一定的综合性学习的基础,教
学中要进一步使学生熟悉综合性学习的学习方式,比如,活动前要制订
计划,活动中要发扬合作和主动探究的精神,活动后要展示和交流成果。
每个板块后一些要求认读的字,可以让学生结合阅读认读,并在活动结
束时盘点巩固。
这次综合性学习建议开展的活动有:(1)通过多种途径搜集资料,了解
信息传递的方式及其变化u(2)开展调查,了解现在主要是通过哪些途径
来获取信息,认识信息与我们生活、工作和学习的密切关系。(3)通过讨
论或辩论,能够正确使用媒体,辨别信息的良莠,自觉抵制不曳信息。
⑷选择感兴趣的话题,搜集和处理相关信息,学写简单的研究很告。
三、教学目标
1.了解信息传递方式的变化及这些变化对人们生活、工作和学习的影
响。
2.了解现代信息传播的主要方式,能正确利用媒体,学会选择信息,
趋利避害。
3.初步养成留心信息的好习惯,逐步学会搜集信息、运用信息,善于
和别人交流信息。
4.初步学会有目的地搜集和处理信息,学写简单的研究报告。
5.认识19个生字。
四、教学重点、难点
引导学生走进丰富多彩的信息世界,感受信息传递方式的变化,体会
信息在人们生活、工作和学习中的作用,学习搜集和处理信息,初步学
会利用信息,写简单的研究报告。
五、课时安排:
教学本组教材可用12—14课时,一般一星期完成一个板块。开始时可
以用1课时制订和交流活动计划,结束时用1—2课时展示、交流学习收
获。为了便于开展活动,可以适当调整课时,必要时可把儿节语文课连
在一起上。
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语文下朋第七元单元教学计划
一、教学内容:
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第七组“作家笔下的人”)
二、单元知识结构
本组围绕“作家笔下的人”这一专题,安排了3篇课文,其中一篇讲读
课文由3个片段组成。这3篇课文有一个共同点,就是作品中的人物形
象非常鲜明,各自有着不同的特点。作家在刻画人物时采取了不同的手
法,有的侧重从人物的语言方面,有的抓住人物的动作,有的以描写人
物的外貌、神态、心理为主。这3篇课文向我们展示了描写人物的一些
基本方法。此夕卜,本组教材紧紧围绕专题还安排「'口语交际”“习作””交
流平台”等内容,也就是说,本组教材以“人”为主,形成了“读人、说人、
写人'’的这样富有特色的一组教材。教学中,要充分体现这一特点,把对
“人物”的读、说、写紧密地结合起来。
学生曾阅读过大量的以写人为主的文章,也写过这类作文,已经积累
了一些这方面的读写经验。以此为基础,教材又专门安排“作家笔下的人“
一组课文,其意图,就是让学生进一步感受作家笔下鲜活的人物形象,
体会作家描写人物的方法,并在习作中学习运用。这是本组教学的重点,
也是教学的难点。
三、教学目标:
本组教材的编排意图和学生的学习实际,本组教学要注意以下三点:
一是要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读写知识和经验,以此为基础来学习本组教
材。二是要注意整合和提升,注重将学生已有的关于“写人”的读写经验
与本组教材的学习有机结合,提高阅读和写作这方面文章的能力。三是
对人物形象的感受不应是几条干巴巴的结论,要以课文对人物描写的语
言文字为依据,从人和事件的具体材料出发,对人物形象进行分析、理
解和评价。在对人物有充分感性的、形象的认识后,再对人物形象进行
概括和评价。对描写人物方法的总结,也应如此。如,侧重从人物的语
言上来刻画人物,首先应该充分理解人物对话的内容,并从这些语言材
料中得出作者是如何运用这些人物的对话来描写人物的。
四、教学重点、难点
让学生进一步感受作家笔下鲜活的人物形象,体会作家描写人物的方
法,并在习作中学习运用。
五、课时安排:
教学本组教材可用11—13课时。
1、精读课文《人物描写一组》、《刷子李》预计3-4时,
2、略读课文《金钱的魅力》预计1・2课时。
3、口语交际1课时•,习作3课时,“交流平台”“日积月累”“趣味语文”1—2
课时。共预计6-7课时。
六、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1、认真钻研教材,熟悉教材内容,深入思考教材,精心设计每一堂课,
注重课堂教学的教学艺术。课前认真备课,课中认真教学,注重引导,
注重培养能力,课后认真总结,认真做好教学反思,努力做到“功在课
前,利在课上”。
2、采取“抓中间,带两头”的激励机制。充分考虑和利用班上中等生
多的情况,狠抓中上等生的管理和训练,使他们逐渐转变或接近上等生,
从而激励班上的优生,让这部分学生有学习的压力,激励更加勤奋学习;
同时,让中等生的进步激励后进生的进步。班中的中等生与学因生之间
的差距本来不大,但通过努力,中等生有了提高,必然促使后进生也要
加倍努力,才能把原距离保持,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
3、积极与学生家长沟通,协调学校、家庭和社会这条纽带。教学中,
要清楚知道:了解学生不能单一的从学校里掌握学生的情况,还应当充
分与家长取得联系,从家长对学生的了解情况出发,从社会对学生的评
价等方面综合了解学生情况,从而更好地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教学,做
到有的放矢、因材施教,才能全面获取学生的信息,真正发挥学校、家
庭和社会这一纽带作用。
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八元单元教学冲划
一、教学内容:
五年级语文下册第八单元:(第八组“异域风情”)
二、单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2030年中国有机全脂牛奶行业市场现状供需分析及投资评估规划分析研究报告
- 2025-2030年中国折叠手杖行业市场现状供需分析及投资评估规划分析研究报告
- 2025-2030年中国山梨糖醇液体行业市场现状供需分析及投资评估规划分析研究报告
- 2025-2030年中国太阳能汽车行业市场深度调研及竞争格局与投资策略研究报告
- 2025-2030年中国增亮光管理膜行业市场现状供需分析及投资评估规划分析研究报告
- 2025-2030年中国冷轧钢卷行业市场现状供需分析及投资评估规划分析研究报告
- 2025-2030年中国养生保健行业市场现状供需分析及投资评估规划分析研究报告
- 2025-2030年中国亚铬酸铜行业发展分析及投资价值评估研究报告
- 2025-2030年中国专科医院行业市场现状供需分析及投资评估规划分析研究报告
- 2025-2030年中国4HBA(丙烯酸4羟丁酯)行业市场现状供需分析及投资评估规划分析研究报告
- 心功能分级课件
- 行为资产定价理论综述
- 2025年美丽中国第六届全国国家版图知识竞赛测试题库(中小学组)
- 2024年四川雅安中考满分作文《与书为伴》
- 2025年危废知识考试试题及答案
- 市政工程围挡合同样本简易
- 医学 急危重症病人抢救中的医护配合学习课件
- 社区儿童主任培训
- 《分子动力学模型》课件
- 八年级数学苏科版下册第十单元《单元复习》教学设计教案
- 第二单元+新音乐启蒙+课件【高效课堂精研】高中音乐粤教花城版必修音乐鉴赏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