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页(共1页)2025年福建省厦门市高考地理四检试卷一、选择题:本题共16题,每题3分,共48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全人工光型植物工厂是指在密闭的无菌空间内,利用人工光源,并通过电子传感系统对温度、湿度、光照、二氧化碳浓度和营养液等进行精准调控的农业系统,主要用于生产蔬菜,其单位面积产量是露地生产的50~100倍。目前,中国全人工光型植物工厂主要集中于福建、北京、江苏、广东、浙江等地。2024年,中国蔬菜种植面积约占耕地总面积的19.8%,而蔬菜总产量中全人工光型植物工厂生产的仅占万分之一。据此完成1~3题。1.与露地蔬菜生产相比,目前中国全人工光型植物工厂蔬菜生产()A.对气候响应敏感 B.劳动力投入较多 C.农产品价格较高 D.水资源需求较大2.目前中国全人工光型植物工厂布局的主导因素是()A.人口数量 B.市场距离 C.土地租金 D.技术水平3.若未来全人工光型植物工厂能够逐步替代露地蔬菜生产,则中国()A.粮食生产稳定性增强 B.粮食生产总能耗减少 C.粮食跨区域调剂增多 D.粮食对外依存度降低南海是中国最大的边缘海。如图示意南海1月表层海水盐度分布。厄尔尼诺现象发生时,南海南部下沉气流增强、上升气流减弱,而北部上升气流增强、下沉气流减弱,使表层海水温度和盐度发生变化。据此完成4~5题。4.推测南海1月表层海水盐度北高南低是由于北部海区()A.太阳辐射强 B.径流汇入少 C.受太平洋影响大 D.受季风影响小5.厄尔尼诺现象发生时,南海表层海水()A.南部温度和盐度均升高 B.北部温度和盐度均升高 C.南部温度升高、盐度降低 D.北部温度降低、盐度升高巢湖(如图)通过濡须河(今裕溪河)汇入长江,所在地区有多条断层,受间歇性构造运动、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影响,近万年来岸线不断变化。公元230年,濡须河上修建拦水堤,开凿导流渠,对巢湖造成一定影响。公元239年,居巢古城“一夕成湖”,故有“陷巢州(即居巢古城被淹没),长庐州(即古庐州面积扩大)”之说。据此完成6~8题。6.公元前1000年﹣公元200年期间,巢湖面积萎缩的主要原因最可能是()A.引水灌溉 B.泥沙淤积 C.水体富营养化 D.气候暖干化7.拦水堤及导流渠建成后巢湖西部河流入湖口处淤积加重,是因为巢湖()A.水位升高,出湖泥沙减少 B.水位升高,入湖径流减缓 C.水位降低,出湖径流减缓 D.水位降低,入湖泥沙增多8.下列推理中,对“一夕成湖”的解释最合理的是居巢古城()A.地震突发→古城沉降→湖水淹没 B.暴雨频发→水位升高→湖水淹没 C.过度取水→古城沉降→湖水淹没 D.地壳抬升→水位升高→湖水淹没碛口渡(如图)曾是黄河晋陕峡谷段的重要津渡(水陆交通运输的接驳点),被称为“古代晋商的西大门”。河套地区的货物多经黄河运至碛口渡,再通过牲畜转运到东部地区。20世纪初期,碛口渡逐渐衰落;近年来,当地利用津渡遗存,结合自然条件发展旅游。据此完成9~11题。9.从河套地区运往东部地区的货物经黄河水运后还需要在硫口渡转为陆运,主要是因为()A.陆路运输成本低 B.水路运输速度慢 C.黄河下游段淤塞 D.大同硫阻碍通航10.与甲地相比,硫口渡成为津渡的理想选址主要是因为此处()A.流速缓慢,方便船只停泊 B.商铺集中,利于货物集散 C.两河交汇,能够三向通航 D.河道宽浅,可停泊船只多11.推测近年来游客可在硫口渡及其周边参与的特色旅游项目有()①险滩漂流②高山滑雪③晋商票号模拟经营④驼队穿越漫天黄沙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自然界的水有轻水和重水之分。受蒸发影响,干旱地区土壤水的重轻比(重水与轻水的质量比值)随深度的增加而减小。地表径流的重轻比小,下渗会影响土壤水重轻比的垂直分布。研究表明,植物体内重水比例的增加会抑制植物生长,不同植物受抑制程度差异明显。在生态修复中,研究土壤水的重轻比对植物品种的选择具有重要意义。如图示意新疆天山北麓某河岸荒滩处不同季节土壤水重轻比的垂直分布。据此完成12~14题。12.与春、秋季相比,该区域夏季表层土壤水的重轻比高是由于()A.植物生长快 B.大气降水多 C.空气湿度低 D.大风天数少13.该区域春季0~30厘米深度的土壤水重轻比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主要是因为春季()A.融雪量较大 B.气温回升快 C.土质较疏松 D.土壤裸露多14.在生态修复中,该区域需要着重考虑选种植物品种对重水耐受限度的是()A.乔木 B.灌木 C.半灌木 D.草本植物中国某学校地理小组利用每日课间观测10时太阳高度和方位,并根据记录绘制12月21日至次年6月21日的10时目视太阳轨迹(如图)。据此完成15~16题。15.这所学校最可能位于()A.海口(20°03'N,110°12'E) B.乌鲁木齐(43°48'N,87°36'E) C.武汉(30°36'N,114°18'E) D.漠河(52°58'N,122°32'E)16.8月31日14时,这所学校举办开学式时,太阳最可能位于()A.①处附近 B.②处附近 C.③处附近 D.④处附近二、非选择题:共52分。17.(22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手工毛纺织业生产过程需经洗毛(7~8遍)、织造、晾晒固色等多道工序。12世纪初,佛罗伦萨(位置见图1和图2)是意大利人口最多(约2万人)的城市之一,毛纺织业已初具规模,大多以乡村家庭作坊生产,原料为本地低品质粗硬羊毛。13世纪起,为打开海外市场,佛罗伦萨毛纺织业以来自林肯郡(位于英国东南部平原)等地的优质细羊毛为原料,采用精细工艺生产高端产品,行销西欧、北欧市场;其间当地毛纺织厂集中分布在阿诺河沿岸。14世纪上半叶,佛罗伦萨毛纺织厂已达200余家,雇佣多达3万工人,成为欧洲毛纺织业中心和经济最发达的城市之一。17世纪工业革命后,佛罗伦萨毛纺织业彻底衰落,英国成为欧洲新的毛纺织业中心。(1)气温是影响羊毛品质的重要因素之一。从地理位置角度分析与林肯郡相比,佛罗伦萨夏季气温较高的原因。(2)说明13﹣14世纪阿诺河沿岸利于毛纺织业发展的生产和运输条件。(3)解释13世纪佛罗伦萨毛纺织业拓展海外市场时主要生产高端产品的原因。(4)分析工业革命导致佛罗伦萨毛纺织业彻底衰落的原因。18.(20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泥炭是沼泽植物残体在过湿环境下未能被微生物完全分解而堆积形成。新疆阿尔泰山区盛行西风,第四纪冰期结束(距今约1.5万年)后陆续形成多处泥炭沼泽。受气候变暖影响,近几十年来阿尔泰山区泥炭沼泽面积迅速减少。2016年,阿尔泰山区泥炭沼泽正式成为国家湿地公园。图示意阿尔泰山区两处泥炭沼泽(表)从形成至今泥炭沉积速率的变化。泥炭沼泽甲处乙处地理位置48.8°N,87.0°E山峰西北侧48.2°N,88.5°E山峰东南侧海拔高度/米17702460沼泽成因湖泊退化多年冻土融化泥炭层厚度/米1﹣55~10(1)说明第四纪冰期结束后甲处泥炭沼泽的形成过程。(2)据图说明乙处泥炭层比甲处厚的原因。(3)指出甲乙两处中近年来受气候变暖影响显著的一处,并简述判断依据。(4)简述在阿尔泰山区泥炭沼泽建设国家湿地公园的意义。19.(10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静稳大气条件下,当暖湿气流遇到冷水面,易形成海雾。某年7月29日18时(北京时间),北极航线沿线某地出现海雾。如图示意该时刻1000hPa等压面高度的分布。从备选项中选出甲乙丁三地对应的风力和风向;说出该时刻甲乙丁三地中最可能出现海雾的一地,并说明判断理由。
2025年福建省厦门市高考地理四检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本题共16题,每题3分,共48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全人工光型植物工厂是指在密闭的无菌空间内,利用人工光源,并通过电子传感系统对温度、湿度、光照、二氧化碳浓度和营养液等进行精准调控的农业系统,主要用于生产蔬菜,其单位面积产量是露地生产的50~100倍。目前,中国全人工光型植物工厂主要集中于福建、北京、江苏、广东、浙江等地。2024年,中国蔬菜种植面积约占耕地总面积的19.8%,而蔬菜总产量中全人工光型植物工厂生产的仅占万分之一。据此完成1~3题。1.与露地蔬菜生产相比,目前中国全人工光型植物工厂蔬菜生产()A.对气候响应敏感 B.劳动力投入较多 C.农产品价格较高 D.水资源需求较大【解答】解:全人工光型植物工厂是在室内密闭的无菌空间内生产,对外界的气候响应并不敏感,A错误。全人工光型植物工厂通过电子传感系统对温度、湿度、光照、二氧化碳浓度和营养液等进行精准调控的农业系统,对生产技术要求高,对劳动力数量要求少,B错误。全人工光型植物工蔬菜生产与露地蔬菜生产相比,投入的设备与技术更高,产品品质更好,对应的农产品价格较高,C正确。没有露地蔬菜生产所需水量的相关信息,无法比较,D错误。故选:C。2.目前中国全人工光型植物工厂布局的主导因素是()A.人口数量 B.市场距离 C.土地租金 D.技术水平【解答】解:目前,中国全人工光型植物工厂主要集中于福建、北京、江苏、广东、浙江等地,这些地区是中国较为发达的地区,市场需求量大且市场消费能力强,之所以建在这些地区是为了农产品市场距离更近,更有利于产品的销售,B正确。中国人口数量较多的省份有河南省和四川省,但并末在此建设,说明人口数量不是主导因素,A错误。福建、北京、江苏、广东、浙江等经济较发达地区土地租金高,不是有利因素,C错误。虽然这些地区技术水平较高,但主要的农业生产技术是被全人工光型植物工厂掌握,与当地的技术水平关联不大,D错误。故选:B。3.若未来全人工光型植物工厂能够逐步替代露地蔬菜生产,则中国()A.粮食生产稳定性增强 B.粮食生产总能耗减少 C.粮食跨区域调剂增多 D.粮食对外依存度降低【解答】解:若全人工光型植物工厂替代露地蔬菜生产,原本用于蔬菜的耕地(占19.8%)可转为粮食种植,从而提升国内粮食总产量,减少对进口的依赖,粮食对外依存度降低,D正确。粮食生产稳定性受气候等综合因素影响,与工厂化蔬菜生产无直接关联,A错误。全人工光型植物工能耗较高,总能耗可能增加,B错误。耕地转产粮食后,区域自给能力提升,跨区域调剂需求可能减少,C错误。故选:D。南海是中国最大的边缘海。如图示意南海1月表层海水盐度分布。厄尔尼诺现象发生时,南海南部下沉气流增强、上升气流减弱,而北部上升气流增强、下沉气流减弱,使表层海水温度和盐度发生变化。据此完成4~5题。4.推测南海1月表层海水盐度北高南低是由于北部海区()A.太阳辐射强 B.径流汇入少 C.受太平洋影响大 D.受季风影响小【解答】解:1月太阳直射南半球,南海北部海区纬度相对较高,太阳辐射相对较弱,而不是强,A错误。南海北部有众多河流径流汇入,并非径流汇入少,径流汇入会稀释海水盐度,B错误。南海北部受太平洋影响大,太平洋高盐度海水的输入,使得南海北部表层海水盐度升高,所以出现1月表层海水盐度北高南低的情况,C正确。南海北部受季风影响大,冬季受东北季风影响,D错误。故选:C。5.厄尔尼诺现象发生时,南海表层海水()A.南部温度和盐度均升高 B.北部温度和盐度均升高 C.南部温度升高、盐度降低 D.北部温度降低、盐度升高【解答】解:厄尔尼诺发生时,材料提示“南海南部下沉气流增强、上升气流减弱”,意味着南部降水减少,晴朗少云,海面得到更多太阳辐射水温上升,水温升高,蒸发加剧,降水减少还会使海水淡化程度减弱,盐度相对升高,因此南部海水温度和盐度均升高,A正确,C错误。北部上升气流增强,降水增多,海水盐度降低,BD错误。故选:A。巢湖(如图)通过濡须河(今裕溪河)汇入长江,所在地区有多条断层,受间歇性构造运动、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影响,近万年来岸线不断变化。公元230年,濡须河上修建拦水堤,开凿导流渠,对巢湖造成一定影响。公元239年,居巢古城“一夕成湖”,故有“陷巢州(即居巢古城被淹没),长庐州(即古庐州面积扩大)”之说。据此完成6~8题。6.公元前1000年﹣公元200年期间,巢湖面积萎缩的主要原因最可能是()A.引水灌溉 B.泥沙淤积 C.水体富营养化 D.气候暖干化【解答】解:公元前1000年﹣公元200年间,大规模引水灌溉尚不突出,水体富营养化是近现代才明显加剧的环境问题,AC错误。公元前1000年﹣公元200年间人类活动较少,人类对该流域植被的影响非常有限,该流域植被的水土保持作用相对稳定,入湖泥沙和出湖泥沙量应相对稳定,不是该时期巢湖面积萎缩的主要原因,B错误。据题干信息可知气候变化也会使巢湖面积发生变化,气候暖干时期降水减少,湖泊水量补给减少,气温上升,蒸发加剧,可能使巢湖面积萎缩,D正确。故选:D。7.拦水堤及导流渠建成后巢湖西部河流入湖口处淤积加重,是因为巢湖()A.水位升高,出湖泥沙减少 B.水位升高,入湖径流减缓 C.水位降低,出湖径流减缓 D.水位降低,入湖泥沙增多【解答】解:拦水堤与导流渠的修建使出湖水流受阻,湖面水位上升,导致湖泊水对入湖径流水的顶托作用增强,流入湖泊的河流水速变缓,泥沙更易沉积,导致西部河流入湖口处淤积加重,B正确,CD错误。湖泊出湖口远离入湖口,出湖口的泥沙量与入湖口处的泥沙淤积量没有必然关联,A错误。故选:B。8.下列推理中,对“一夕成湖”的解释最合理的是居巢古城()A.地震突发→古城沉降→湖水淹没 B.暴雨频发→水位升高→湖水淹没 C.过度取水→古城沉降→湖水淹没 D.地壳抬升→水位升高→湖水淹没【解答】解:“一夕成湖”指居巢古城在短时间内被湖水淹没,最合理的解释是当地突发地震等构造运动导致古城迅速下陷,湖水随即漫入淹没古城,A正确。暴雨在短时间内完全淹没古城的可能性不大,B错误。古城人口较少,对水资源的获取有限,且地表水资源相对丰富,对地下水引用较少,不会因过度开采地下水而导致古城沉降,C错误。居巢古城被湖水淹没,而水向低处流,说明居巢古城应是地势下降,而非地壳抬升,D错误。故选:A。碛口渡(如图)曾是黄河晋陕峡谷段的重要津渡(水陆交通运输的接驳点),被称为“古代晋商的西大门”。河套地区的货物多经黄河运至碛口渡,再通过牲畜转运到东部地区。20世纪初期,碛口渡逐渐衰落;近年来,当地利用津渡遗存,结合自然条件发展旅游。据此完成9~11题。9.从河套地区运往东部地区的货物经黄河水运后还需要在硫口渡转为陆运,主要是因为()A.陆路运输成本低 B.水路运输速度慢 C.黄河下游段淤塞 D.大同硫阻碍通航【解答】解:据图示信息可知黄河大同碛(带有岩石且露出水面的洲滩)阻碍通航,无法继续水运,只能转为陆运,D正确。水运成本较陆运成本低,A错误。如果考虑水运速度慢,则开始运输货物时就不会考虑水运,B错误。碛口渡还未到黄河下游,与黄河下游段是否淤塞无关,C错误。故选:D。10.与甲地相比,硫口渡成为津渡的理想选址主要是因为此处()A.流速缓慢,方便船只停泊 B.商铺集中,利于货物集散 C.两河交汇,能够三向通航 D.河道宽浅,可停泊船只多【解答】解:甲地位于河流的凹岸处,河流流速较快,而碛口渡与甲地相比,流速更慢,更有利于船只停泊,A正确。是由于碛口渡成为津渡之后,才有商铺集中,商铺集中不是原因,B错误。大同碛方向不能通航,无法满足三向通航,C错误。河道浅不利于船只停泊,D错误。故选:A。11.推测近年来游客可在硫口渡及其周边参与的特色旅游项目有()①险滩漂流②高山滑雪③晋商票号模拟经营④驼队穿越漫天黄沙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解答】解:从图中可知碛口渡位于黄河晋陕峡谷段,该区域有大同碛(带有岩石且露出水面的滩碛),水流情况复杂,存在险滩,具备开展险滩漂流项目的自然条件,游客可以参与,①正确。该地区并没有明显的高山积雪环境,不具备开展高山滑雪项目的地形和气候条件,②错误。碛口渡曾是“古代晋商的西大门”,有深厚的晋商文化底蕴,古商铺等遗迹众多,能够开展晋商票号模拟经营活动,让游客体验晋商文化,③正确。此地并非沙漠地区,没有漫天黄沙的自然景观,无法开展驼队穿越漫天黄沙的旅游项目,④错误。故选:B。自然界的水有轻水和重水之分。受蒸发影响,干旱地区土壤水的重轻比(重水与轻水的质量比值)随深度的增加而减小。地表径流的重轻比小,下渗会影响土壤水重轻比的垂直分布。研究表明,植物体内重水比例的增加会抑制植物生长,不同植物受抑制程度差异明显。在生态修复中,研究土壤水的重轻比对植物品种的选择具有重要意义。如图示意新疆天山北麓某河岸荒滩处不同季节土壤水重轻比的垂直分布。据此完成12~14题。12.与春、秋季相比,该区域夏季表层土壤水的重轻比高是由于()A.植物生长快 B.大气降水多 C.空气湿度低 D.大风天数少【解答】解:新疆天山地处温带大陆性气候区,气候干旱,夏季该区域气温更高、空气湿度更低,蒸发作用最强,轻水蒸发损失较多,表层残留水体内重水比例上升,C正确。干旱地区大气降水少,由于水分短缺,植物生长状况较差,大风天数多,ABD错误。故选:C。13.该区域春季0~30厘米深度的土壤水重轻比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主要是因为春季()A.融雪量较大 B.气温回升快 C.土质较疏松 D.土壤裸露多【解答】解:春季当地融雪补给量较大,融雪水中重水比例低。融雪水下渗到浅层后,使浅层土壤水的重水比例降低,而深层土壤水仍保持较高重水比例,因而随深度增加重轻比增大,A正确。气温回升快会导致蒸发加剧,土壤表层轻水有所减少,导致使浅层土壤水的重水比例增加,B错误。土质较疏松和土壤裸露多会促进地表轻水下渗到土壤深部,会使土壤水重轻比随深度的增加而变得均衡,CD错误。故选:A。14.在生态修复中,该区域需要着重考虑选种植物品种对重水耐受限度的是()A.乔木 B.灌木 C.半灌木 D.草本植物【解答】解:草本植物与乔木、灌木、半灌木比较,生物量较少,草本植物生长所需水量远小于乔木、灌木、半灌木,更能适应干旱环境下生长,在干旱地区生态修复中应首选耐旱的草本植物,植物体内重水比例的增加会抑制植物生长,由于草本植物吸收重水量很有限,而乔木、灌木和半灌木吸收重水更多,所以必须着重考虑草本植物的重水耐受限度,D正确,ABC错误。故选:D。中国某学校地理小组利用每日课间观测10时太阳高度和方位,并根据记录绘制12月21日至次年6月21日的10时目视太阳轨迹(如图)。据此完成15~16题。15.这所学校最可能位于()A.海口(20°03'N,110°12'E) B.乌鲁木齐(43°48'N,87°36'E) C.武汉(30°36'N,114°18'E) D.漠河(52°58'N,122°32'E)【解答】解:夏至日直射北回归线,则20°N夏至日正午太阳位于正北,图示北京时间10时太阳位于东偏南,则正午太阳一定位于正南,与20°N,故A错误。读图可知,该地二至日正午太阳均位于正南,说明该地在北回归线以北。春分日该地10时的太阳高度角约为42°,则该日正午太阳高度一定大于42°。根据正午太阳高度角H=90°﹣|φ﹣0°|,由于H>42°,则φ<48°N;冬至日该地10时的太阳高度约为25°,则该日正午太阳高度一定大于25°,根据H=90°﹣|φ+23.5°|,H>25°,则φ<41.5°N,选项中分行条件的纬度是武汉,故C正确,BD错误。故选:C。16.8月31日14时,这所学校举办开学式时,太阳最可能位于()A.①处附近 B.②处附近 C.③处附近 D.④处附近【解答】解:根据上题可知,该地位于武汉,其经度数值是114°E,则其地方时比北京时间即120°E的地方时靠西6°,时间晚24分钟,当北京时间14时,该地的地方时约为13:36,太阳位于西南方向,③④错误。如果北京时间是10时,则该地的地方时约为9:36。由于8月31日大致与4月13日关于夏至日对称,图示4月21日10时,该地的地方时约为9:36,该地的太阳高度约为51°,则4月13日北京时间10时该地的太阳高度接近50°,则8月31日10时该地的太阳高度也接近50。图示①的太阳高度大约为50°,北京时间14时(该地地方时13:36)距离正午12:00还有1小时36分钟,10时即地方时9:36距离正午还有2小时24分钟,所以14时(即地方时13:36)的太阳高度应该大于10时,所以最可能的位置是②,故②正确,①错误。故选:B。二、非选择题:共52分。17.(22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手工毛纺织业生产过程需经洗毛(7~8遍)、织造、晾晒固色等多道工序。12世纪初,佛罗伦萨(位置见图1和图2)是意大利人口最多(约2万人)的城市之一,毛纺织业已初具规模,大多以乡村家庭作坊生产,原料为本地低品质粗硬羊毛。13世纪起,为打开海外市场,佛罗伦萨毛纺织业以来自林肯郡(位于英国东南部平原)等地的优质细羊毛为原料,采用精细工艺生产高端产品,行销西欧、北欧市场;其间当地毛纺织厂集中分布在阿诺河沿岸。14世纪上半叶,佛罗伦萨毛纺织厂已达200余家,雇佣多达3万工人,成为欧洲毛纺织业中心和经济最发达的城市之一。17世纪工业革命后,佛罗伦萨毛纺织业彻底衰落,英国成为欧洲新的毛纺织业中心。(1)气温是影响羊毛品质的重要因素之一。从地理位置角度分析与林肯郡相比,佛罗伦萨夏季气温较高的原因。(2)说明13﹣14世纪阿诺河沿岸利于毛纺织业发展的生产和运输条件。(3)解释13世纪佛罗伦萨毛纺织业拓展海外市场时主要生产高端产品的原因。(4)分析工业革命导致佛罗伦萨毛纺织业彻底衰落的原因。【解答】解:(1)从图中可知,佛罗伦萨纬度比林肯郡低,根据地理知识,纬度越低,太阳高度角越大,获得的太阳辐射越多,气温也就越高;佛罗伦萨位于地中海沿岸,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盛行下沉气流,降水少,晴天多;晴天时,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地面获得的太阳辐射强,气温升高;从图中虽不能直接看出佛罗伦萨地处河谷地带,但结合其地形特点及气候情况可推测,河谷地形相对封闭,空气不易流通,热量难以散失,导致气温较高。(2)从图中能看到阿诺河与地中海相连,这为佛罗伦萨毛纺织业提供了便利的水运条件,可以通过河海联运的方式,从英国等原料产地进口优质羊毛,同时将生产的纺织品出口到西欧、北欧市场;手工毛纺织业生产过程需经洗毛等多道工序,对水的需求量大。阿诺河沿岸靠近河流,能为毛纺织业提供充足的生产用水;佛罗伦萨地处亚热带地区,冬季气温较高,阿诺河不结冰,这使得毛纺织业全年都能进行生产和运输,保证了生产的连续性;阿诺河沿岸地形平坦,从图中可大致判断其地势较为平缓。平坦的地形有利于毛纺织厂的建设和生产规模的扩大;手工毛纺织业有晾晒固色工序,佛罗伦萨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晴天多,光照充足,有利于晾晒固色工序的进行。(3)材料提到佛罗伦萨毛纺织业采用来自林肯郡等地的优质细羊毛为原料,产品行销西欧、北欧市场,原料和产品都需长距离运输。长距离运输会增加成本,为了保证利润,生产高端产品可以提高附加值,弥补运输成本;12世纪初佛罗伦萨毛纺织业已初具规模,到13世纪有了一定的发展,产业基础较好。经过多年的发展,培养了众多熟练工人,能够生产工艺复杂的高端产品。(4)佛罗伦萨毛纺织业主要采用进口的优质细羊毛为原料,对进口原料依赖程度高;随着时间推移,劳动力成本不断上升,使得生产成本增加;工业革命后,英国成为欧洲新的毛纺织业中心,英国本土毛纺织业对优质羊毛的需求增加,导致佛罗伦萨进口优质羊毛的成本上升;工业革命带来了机械化生产,机械生产效率高、成本低;佛罗伦萨之前依靠的是手工生产和熟练劳动力,在机械替代手工的趋势下,其熟练劳动力的区位优势不再明显,导致毛纺织业彻底衰落。故答案为:(1)纬度较低,太阳高度较高;位于地中海沿岸,盛行下沉气流,晴天日数较多;地处河谷地带,不易散热。(2)阿诺河注入地中海,可通过河海联运进口羊毛、出口纺织品;沿岸靠近河流,可获得充足的生产用水;阿诺河不结冰,可保证全年生产和运输;沿岸地形平坦,利于毛纺织生产规模扩大;夏季光照充足,利于晾晒固色。(3)原料和产品需长距离运输,运输成本高;产业基础好,熟练工人多。(4)佛罗伦萨毛纺织业原料过度依赖进口,劳动力成本不断上升;工业革命促进英国毛纺织业兴起,优质羊毛进口成本上升;机械替代手工,佛罗伦萨熟练劳动力的区位优势丧失。18.(20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泥炭是沼泽植物残体在过湿环境下未能被微生物完全分解而堆积形成。新疆阿尔泰山区盛行西风,第四纪冰期结束(距今约1.5万年)后陆续形成多处泥炭沼泽。受气候变暖影响,近几十年来阿尔泰山区泥炭沼泽面积迅速减少。2016年,阿尔泰山区泥炭沼泽正式成为国家湿地公园。图示意阿尔泰山区两处泥炭沼泽(表)从形成至今泥炭沉积速率的变化。泥炭沼泽甲处乙处地理位置48.8°N,87.0°E山峰西北侧48.2°N,88.5°E山峰东南侧海拔高度/米17702460沼泽成因湖泊退化多年冻土融化泥炭层厚度/米1﹣55~10(1)说明第四纪冰期结束后甲处泥炭沼泽的形成过程。(2)据图说明乙处泥炭层比甲处厚的原因。(3)指出甲乙两处中近年来受气候变暖影响显著的一处,并简述判断依据。(4)简述在阿尔泰山区泥炭沼泽建设国家湿地公园的意义。【解答】解:(1)第四纪冰期结束后气候进入温暖期,气候变暖导致蒸发加剧,湖泊水分支出多,甲地湖泊水位下降形成沼泽;原有的湖泊植物以及沼泽植物死亡之后的残体不断在沼泽底部积累,形成泥炭的物质来源;当地地处山区海拔高,气温较低,且又有常年水体覆盖,微生物分解慢,植物残体不断累积形成泥炭。(2)据图表信息可知乙处的泥炭层厚度大于甲处,说明泥炭更早开始沉积,形成时间较早;据两处泥炭沼泽从形成至今泥炭沉积速率的变化表上的信息可知,距今6千年前乙处较甲处的沉积速率较大,沉积速度快,所以乙处泥炭层比甲处厚。(3)据图表信息可知乙地海拔较甲地更高,气温更低,乙地对气候变暖更敏感,受气候变暖影响更显著;新疆阿尔泰山区盛行西风,山峰西北侧的甲处是迎风坡,降水较多,而山峰东南侧是背风坡,降水较少,乙地降水少,气候变暖导致乙地更加趋于干旱,泥炭沼泽面积减少速度更快。据图表信息可知近年来乙地沉积速率较甲更小,说明乙地泥炭沉积更加不易,气候变暖导致泥炭沼泽面积缩小速度更快。(4)对于大气圈:首先湿地能大量吸收二氧化碳,能增加碳汇,同时国家公园的建立能减少人类活动,减少碳排放;其次湿地水域面积大,能调节局地气候和净化空气;对于水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经济法试题及答案大汇编
- 2025年项目复盘与反思试题及答案
- 2025电脑采购合同协议范本模板
- 工程经济企业管理研究试题及答案
- 2025建筑工程咨询合同(中英文)
- 2024年水利水电工程考试大纲解读与试题及答案
- 如何进行项目总结与反思试题及答案
- 工程项目中的管理体系构建试题及答案
- 经济法概论的应用场景试题及答案
- 工程项目阶段性汇报的技巧试题及答案
- 江西新定额2017土建定额说明及解释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十八项电网重大反事故措施(修订版)-2018版(word文档良心出品)
- 2019年重庆江津小升初数学真题及答案
- 《菱形的判定》教学设计(共3页)
- 部编版三下语文《宇宙的另一边》教学课件PPT
- 电缆井工程量计算
- 《工程勘察设计收费管理规定》计价格200210号文
- 育种学 第6章杂交育种
- 附件一∶ 教育部专家实地评估案头必备材料
- 火灾扑救记录表
- 钢芯铝绞线参数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