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助情境任务提升整本书阅读教学的有效性探析_第1页
借助情境任务提升整本书阅读教学的有效性探析_第2页
借助情境任务提升整本书阅读教学的有效性探析_第3页
借助情境任务提升整本书阅读教学的有效性探析_第4页
借助情境任务提升整本书阅读教学的有效性探析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摘要创设情境任务,组织学生在丰富有效的语文活动中提高语文素养,是重要且有效的学习路径。尤其针对“整本书阅读”这一任务群,引导学生在特定的情境中主动探索、积极思考十分必要。本文以部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第七单元《红楼梦》的“整本书阅读”为例,通过创设情境任务——为贾宝玉书写判词,而后细化语文学习活动,通过“世上有多少个宝玉”明确书中宝玉的不同称呼,通过“我为宝玉拟书单”明确宝玉性格中“坚”的特质,通过“宝玉如何对待她”明确宝玉形象中“贵”的特质,通过“绘制宝玉命运图谱”明确宝玉命运及作者态度。以“我为宝玉写判词”这一情境任务切入,更好地理解曹雪芹人物塑造的艺术方法,更好地进行整本书研读。关键词情境任务《红楼梦》宝玉判词《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以下简称“新课标”)指出,“语文实践活动情境主要包括个人体验情境、社会生活情境、学科认知情境。”[1]48通过情境任务的创设,可以让学生在完成任务、参与活动中去“习得”“获得”“生成”“构建”,从而有效助力学生主动学习、深度学习。在“整本书阅读”任务群教学中,情境任务的创设作为一种将学习内容与学生生活实际紧密相连的教学策略,不仅能够营造出身临其境的学习氛围,还能引导学生在特定的情境中主动探索、积极思考,从而有效促进整本书阅读教学的质量提升。本文以统编教材高中语文必修下册第七单元《红楼梦》的整本书阅读为例,以“我为宝玉写判词”探索情境任务引领下整本书阅读的有效方式。一、创设核心情境任务新课标指出,要“从最使自己感动的故事、人物、场景、语言等方面入手,反复阅读品味,深入探究,欣赏语言表达的精彩之处”。[1]11作者在《红楼梦》第五回中,用判词高度概括了“金陵十二钗”等人的人生际遇,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我为宝玉写判词”的情境任务,仿照作者的判词形式和内容,为宝玉写出判词,从而深入理解作者塑造的艺术方法和价值,以此切入《红楼梦》整本书的阅读。二、细化情境任务(一)确定判词的标准学生要完成此情境任务,首先需要明确判词的写作标准。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先看作者的判词样式,从作者对金陵十二钗的判词中,可以看出判词写作具有形式和内容两个部分的要求。在形式上,作者对在创作金陵十二钗的判词时,遵循了古典诗词的韵律和格律规则,每一首判词都具有音乐般的节奏和韵律感。这些判词大多采用了五言或七言绝句的形式,符合传统的诗歌格式,运用了用典、比喻、谐音等手法。在内容上,判词中含有人物的性格和命运,而且判词中蕴含了深厚的情感。这些情感表达使得判词具有强烈的感染力,能够引起读者的共鸣。因此,教师和学生可以共同建立如下判词评价标准单:通过对判词写作标准单的研究,学生书写判词就能有的放矢,更好地完成情境任务。(二)理清人物的称呼、性格、命运及作者态度要完成宝玉判词的书写,需要在内容层面理清四个问题:人物称呼、性格、命运及作者态度。1.人物的称呼。在判词中需要写出对于宝玉的称呼时,教师可以先让学生寻找在《红楼梦》中,书中人对于宝玉的不同称呼。学生会发现,在书中宝玉称呼非常丰富,例如,“酒色之徒”和“不肖的孽障”是宝玉的父亲贾政给他的评价;“孽根祸胎”“混世魔王”和“呆头呆脑”,都是宝玉的母亲王夫人给他的评价;“富贵闲人”是宝钗给宝玉起的雅号;“槛内人”是妙玉对贾宝玉的判断;“卤人”是探春对她这个性急毛躁的哥哥的断语;“呆子”则是贾府中婆子们对宝玉不顾自己烫伤,却要关心丫鬟玉钏是否受伤这种可笑行为的评价……这些称呼几乎都是负面的,无论是品行、德行、能力、才华、性情和精神都是对宝玉的否定。一般人面对这些负面评价无法安之若素,但是宝玉有一个同频共振的黛玉称他为“知己”就足够了。另外,警幻仙子称呼其为“古今天下第一淫人”,也是与“皮肉滥淫”的人做一个对比,肯定其“天分中自有一段痴情”。2.人物的性格。在理清书中宝玉称呼的多样性之外,其次要考虑的便是宝玉的性格,教师可以通过两个活动来完成。(1)从宝玉的读书观看他的性格特征。因此,教师可以设定“我为宝玉拟书单”的学习任务。具体活动内容如下:《西江月》中说:潦倒不通世务,愚顽怕读文章。人们对宝玉的批评里,焦点就是他不喜欢读书,不务正业。那么他究竟喜欢读书吗?他喜欢读的书里能看出他自己什么样的审美意趣呢?假如一位好友询问宝玉何书好看,请大家帮宝玉拟一份书单。或可拟定一份宝玉推荐好友阅读的书单如下:诗词集:宝玉喜欢阅读和创作诗词,他可能会推荐如《李太白集》《杜工部集》等古代著名诗人的作品集;曲赋选集:曲赋是宝玉喜欢的文学形式之一,他可能会推荐如《乐府诗集》《唐宋词选》等曲赋选集;小说和戏曲:宝玉对小说和戏曲也有浓厚的兴趣,他可能会推荐如《西厢记》《牡丹亭》等经典戏曲作品,以及《水浒传》《西游记》等著名小说;艺术理论:宝玉对绘画、书法等艺术有一定的修养,他可能会推荐如《画谱》《书谱》等艺术理论书籍;哲学和宗教书籍:宝玉对人生和宗教有一定的思考,他可能会推荐如《庄子》《老子》《金刚经》等哲学和宗教经典;杂记和随笔:宝玉喜欢阅读轻松愉快的书籍,他可能会推荐如《陶庵梦忆》《闲情偶寄》等杂记和随笔。书单体现了宝玉对文学艺术的热爱、对自由和情感的追求以及对传统礼教束缚的反感。(2)从与其他人物的读书观的对比中,看宝玉的性格特征。在《红楼梦》第八回中,宝钗笑道:“宝兄弟,亏你每日家杂学旁收的,难道就不知道酒性最热,若热吃下去,发散的就快;若冷吃下去,便凝结在内,以五脏去暖他,岂不受害?从此还不快不要吃那冷的了。”在《红楼梦》第九回中,袭人笑道:“这是那里话。读书是极好的事,不然就潦倒一辈子,终究怎么样呢……”贾政也撑不住笑了。因说道:“那怕再念三十本《诗经》,也都是掩耳偷铃,哄人而已。你去请学里太爷的安,就说我说了:什么《诗经》古文,一概不用虚应故事,只是先把《四书》一气讲明背熟,是最要紧的。”宝钗认为宝玉喜欢阅读的诗词曲赋等文章是“杂学旁收”,这是从内容上道出了宝玉与其读书理念的差异;袭人认为不读书就会“潦倒”,从目的上道出了宝玉与其读书理念的差异;而贾政更是用“掩耳偷铃”“哄人而已”来否定宝玉爱读常读之书,并从现实的迫切需要限定了宝玉应读之书,作为封建正统思想和文化的维护者,希望宝玉通过读科举教材走仕途经济之道。而宝玉所爱看的是向往人性自由、爱情自由的书,展现了他对功名的拒绝,对利禄的鄙视,对礼教的质疑,这都是对世俗价值观的背叛和离弃。(三)与其他人物的关系及作者的态度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进一步研读宝玉性格,可以通过宝玉与他人的关系进一步理解宝玉的人格特质。梳理宝玉与不同女性相处的细节,理解宝玉性格的不同侧面。教师可以让学生略读第二十八回、第三十五回、第三十七回、第四十一回、第四十三回、第四十四回、第四十六回、第五十一回,梳理宝玉与不同女性相处的情节,可以得出以下表格:当整理完宝玉与其他女性的情感关系后,可以引领学生进一步思考,宝玉并不是以性别和年龄为标准和女性相处,而是以“真”与“情”为标准,他亲近喜爱的是不被世俗所玷污的本真之人、不因现实而虚伪的有情之人。(四)完成“我为宝玉写判词”学生在理清人物称呼、性格、命运、作者态度的基础上,就可以完成核心写作任务——贾宝玉判词的书写。学生书写判词如下:“痴子深浸儿女情,配玉携簪花气迎,事实不容通灵玉,太虚终得一瑛灵”;“小把钗环大不成,同林葬花有诗能,如金似宝玉不见,雪上离魂空留僧”;“衔玉出生混世王,读书练字内草莽,金匙难开木心门,归去来兮古佛旁”。三、体会人物塑造方法在核心写作任务完成之后,为了更好地从宝玉形象切入整本书阅读,教师还可以带领学生完成《红楼梦》人物塑造方法的总结。作者在塑造《红楼梦》中的人物时,使用了正邪两赋的手法。正邪两赋不仅是《红楼梦》人物塑造的方法,也是一种人物评价的新视角。它建立了一种新的、以个性生命为评判标准,用以对抗封建社会传统的家国、政治、历史的标准。最本质、最核心的特征就是不以传统的、社会的、政治的标准来束缚自己,而是坚持天赋秉性而我行我素。而在《红楼梦》中,大部分人物都具有复杂的性格和价值观,除了宝玉外,还有林黛玉,才华横溢、性情中人,但她也常常被自己的敏感和脆弱所困扰;王熙凤精明强干,但她的贪婪和权谋同样显而易见。因此,抓住正邪两赋的人物塑造和评价方法,也就抓住了《红楼梦》塑造人物的本质和核心。综上可知,《红楼梦》通过众多的人物和纷繁复杂的故事情节展现了当时社会的方方面面。以人物为切入点是研读《红楼梦》的一个非常有效的方法,通过“我为宝玉写判词”情境任务,对宝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