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涉外学院《聚合物基复合材料学》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_第1页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涉外学院《聚合物基复合材料学》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_第2页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涉外学院《聚合物基复合材料学》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_第3页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涉外学院《聚合物基复合材料学》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_第4页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涉外学院《聚合物基复合材料学》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自觉遵守考场纪律如考试作弊此答卷无效密自觉遵守考场纪律如考试作弊此答卷无效密封线第1页,共3页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涉外学院《聚合物基复合材料学》

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院(系)_______班级_______学号_______姓名_______题号一二三四总分得分批阅人一、单选题(本大题共30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在金属材料的疲劳试验中,疲劳极限是指材料在无限次循环应力作用下不发生疲劳破坏的()A.最大应力B.最小应力C.平均应力D.应力幅2、对于材料的疲劳性能,疲劳破坏是指材料在循环载荷作用下发生的破坏,那么影响材料疲劳性能的主要因素有哪些?()A.应力幅值、应力比、加载频率B.材料的强度、硬度、韧性C.材料的微观结构、表面状态D.以上都是3、复合材料的分类方法有很多种,那么常见的复合材料分类方法有哪些?()A.按增强相的形态分类、按基体材料分类B.按性能特点分类、按用途分类C.按制备方法分类、按结构形式分类D.以上都是4、在研究材料的腐蚀防护时,发现一种涂层能够有效地阻止腐蚀介质的侵入。以下哪种涂层的防护机制主要是物理阻隔作用?()A.有机涂层B.金属涂层C.陶瓷涂层D.复合涂层5、在分析材料的光催化性能时,发现一种材料能够有效地分解水产生氢气。以下哪种材料特性对其光催化效率的影响最大?()A.能带结构B.表面形貌C.晶体结构D.化学成分6、在材料的失效分析中,断裂是一种常见的失效形式。对于脆性断裂和韧性断裂,以下关于其断口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A.脆性断裂断口平齐,韧性断裂断口粗糙B.脆性断裂断口粗糙,韧性断裂断口平齐C.脆性断裂和韧性断裂断口都平齐D.脆性断裂和韧性断裂断口都粗糙7、高分子材料的老化是指材料在使用过程中性能逐渐下降的现象,那么高分子材料老化的主要原因有哪些?()A.光氧化、热氧化、化学腐蚀B.机械应力、辐射、微生物作用C.湿度、温度、氧气D.以上都是8、功能高分子材料具有特殊的功能,如离子交换树脂可以用于水处理。对于离子交换树脂,其交换容量主要取决于什么?()A.树脂的种类B.树脂的粒度C.溶液的浓度D.溶液的pH值9、材料的电磁性能包括导电性、磁性等,那么影响材料电磁性能的主要因素有哪些?()A.材料的化学成分、晶体结构B.温度、磁场强度、电场强度C.材料的制备工艺、微观结构D.以上都是10、对于金属材料,常见的晶体结构有面心立方、体心立方和密排六方,其中哪种结构的金属具有较高的塑性?()A.面心立方B.体心立方C.密排六方D.以上三种结构塑性相同11、在考察一种用于光学透镜的玻璃材料时,发现其在高温下容易变形。以下哪种成分的调整可以提高玻璃的耐热性能?()A.增加二氧化硅含量B.减少碱金属氧化物含量C.引入硼氧化物D.以上都是12、陶瓷材料的烧结过程是其制备的关键步骤。在烧结过程中,影响陶瓷致密化的主要因素有哪些?()A.烧结温度、保温时间、颗粒尺寸B.压力、气氛、添加剂C.模具形状、成型方法、脱模剂D.原料纯度、搅拌速度、干燥时间13、高分子材料的玻璃化转变温度是指材料从玻璃态转变为高弹态的温度,那么影响高分子材料玻璃化转变温度的主要因素有哪些?()A.分子结构、分子量、交联度B.添加剂、共混比例、结晶度C.测试方法、升温速率、冷却方式D.以上都是14、在考察一种用于食品包装的塑料材料时,需要考虑其阻隔性能和安全性。以下哪种塑料材料可能最适合?()A.聚乙烯B.聚丙烯C.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D.聚偏二氯乙烯15、在材料的疲劳性能研究中,发现一种材料在经过多次循环加载后发生了疲劳断裂。以下哪种因素对材料的疲劳寿命影响最大?()A.加载应力幅B.平均应力C.加载频率D.环境温度16、在陶瓷材料的微波烧结技术中,以下关于微波烧结特点和优势的描述,正确的是()A.微波烧结可以实现均匀加热,但烧结速度慢B.微波烧结适用于所有类型的陶瓷材料C.微波烧结能够降低能耗和提高产品质量D.微波烧结对设备要求不高17、在材料的疲劳测试中,发现一种材料在经过一定次数的循环载荷后发生断裂。以下哪种因素对材料的疲劳寿命影响最大?()A.平均应力B.应力幅C.加载频率D.环境温度18、对于一种高温合金,要提高其抗氧化性能,以下哪种元素的添加通常是有效的?()A.铝B.钛C.铬D.镍19、对于一种光学材料,需要其在特定波长范围内具有高透明度和低折射率。以下哪种材料最有可能满足这些要求?()A.玻璃B.晶体C.塑料D.陶瓷20、在材料的微观结构分析中,电子显微镜能够提供高分辨率的图像。以下哪种电子显微镜适用于观察材料的表面形貌?()A.透射电子显微镜(TEM)B.扫描电子显微镜(SEM)C.扫描隧道显微镜(STM)D.原子力显微镜(AFM)21、在高分子材料的老化过程中,以下哪种因素是导致材料性能下降的主要原因?()A.光照B.温度C.湿度D.以上都是22、陶瓷材料的制备工艺对其性能有重要影响,那么陶瓷材料的主要制备工艺有哪些?()A.粉末冶金法、溶胶-凝胶法、化学气相沉积法B.热压烧结法、常压烧结法、反应烧结法C.等离子喷涂法、激光熔覆法、爆炸喷涂法D.以上都是23、在研究材料的抗蠕变性能时,以下哪种材料通常具有较好的抗蠕变性能?()A.金属材料B.陶瓷材料C.高分子材料D.复合材料24、在考察材料的阻尼性能时,发现一种材料具有较高的阻尼系数。以下哪种微观机制对其阻尼性能的贡献最大?()A.位错运动B.晶界滑移C.分子链内摩擦D.界面摩擦25、对于高分子材料的老化现象,以下哪种老化方式主要是由于紫外线辐射引起的?()A.热老化B.光老化C.化学老化D.生物老化26、对于功能材料,压电材料在传感器领域有广泛应用。以下哪种材料属于压电材料?()A.石英B.石墨C.金刚石D.玻璃27、一种新型的隔热材料在高温下具有很低的热导率。以下哪种微观结构特征最有可能是导致其低导热性能的原因?()A.大量封闭气孔B.层状结构C.纤维状结构D.纳米孔隙28、在研究材料的摩擦学性能时,以下哪种摩擦类型主要取决于材料的表面粗糙度?()A.干摩擦B.边界摩擦C.流体摩擦D.混合摩擦29、在研究材料的阻尼性能时,发现一种材料在振动过程中能够有效地消耗能量。以下哪种机制最有可能是其高阻尼的原因?()A.位错阻尼B.界面阻尼C.热弹性阻尼D.磁滞阻尼30、在材料的加工过程中,经常会用到冷加工和热加工两种方法。如果对一种金属进行冷加工,以下哪种性能的变化最为显著?()A.强度B.塑性C.韧性D.导电性二、论述题(本大题共5个小题,共25分)1、(本题5分)论述陶瓷材料的应用领域和发展趋势,包括电子陶瓷、结构陶瓷和功能陶瓷等方面,以及未来陶瓷材料的研究方向。2、(本题5分)探讨陶瓷材料的应用限制及其解决途径,包括脆性大、加工困难和成本高等问题。3、(本题5分)全面论述非晶态材料的形成条件和结构特征,以及在软磁材料和耐腐蚀材料中的应用优势和发展。4、(本题5分)深入论述材料的热导率测量技术和热管理应用,研究热导率的测量方法和原理,分析在电子设备、能源领域等热管理中的材料选择和应用策略。5、(本题5分)详细论述材料的磨损机制和磨损类型,包括粘着磨损、磨粒磨损、疲劳磨损和腐蚀磨损等,分析材料硬度、韧性和表面状态等因素对磨损性能的影响,探讨提高材料耐磨性的方法和表面处理技术。三、简答题(本大题共5个小题,共25分)1、(本题5分)全面论述材料的耐磨涂层技术,如硬质合金涂层、陶瓷涂层等,分析涂层的制备工艺、性能特点和应用领域,以及提高涂层耐磨性的方法。2、(本题5分)详细分析聚合物降解过程中水解机制,讨论影响聚合物水解速率的因素和控制水解的方法。3、(本题5分)解释什么是材料的扩散,论述扩散的机制和影响扩散的因素,分析扩散在材料加工和性能改善中的作用。4、(本题5分)解释什么是材料的磁电阻效应,分析其产生的机制,并说明在磁存储和传感器等领域的应用。5、(本题5分)详细说明材料的疲劳裂纹扩展规律,包括Paris公式和疲劳门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