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福》教案 中职语文高教版基础模块下册_第1页
《祝福》教案 中职语文高教版基础模块下册_第2页
《祝福》教案 中职语文高教版基础模块下册_第3页
《祝福》教案 中职语文高教版基础模块下册_第4页
《祝福》教案 中职语文高教版基础模块下册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教学目标】1、把握祥林嫂这一人物形象,理解人物悲剧的社会根源;2、掌握作者通过肖像、语言等手法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3、体会并理解环境描写的重要作用。【教学重难点】重点:把握祥林嫂这一人物形象,理解人物悲剧的社会根源。难点:体会并理解环境描写的重要作用。【教学过程】一、课程导入鲁迅《坟·灯下漫笔》里把中国的封建社会分为“想做奴隶而不得的时代”和“暂时做稳到现在还如此,然而下于奴隶的时候,却是数见不鲜的。……百姓就希望有一个一定的主子,拿他们去做百姓,——不敢,是拿他们去做牛马,情愿自己寻草吃,只求他决定他们怎样跑。”二、新课讲授1、复习文体知识小说三要素:人物、情节、环境2、走进作者鲁迅(1881—1936),原名周樟寿,后改名周树人,字豫山,后改字豫才,浙江绍兴人。著名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教育家、民主战士,新文化运动的重要参与者,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之一。3、作品《彷徨》重要内容是展示了中国农村以至整个社会的复杂关系,着重描绘农民在封建制度、封建思想的压迫与束缚下的精神状态,从而揭示他们悲惨生活的根源。在这个集子里,作者还探索了知识分子的道路问题,写出辛亥革命和五四运动时期两代知识分子,在个人出路上的探索及其空虚、动摇的弱点。小说技巧圆熟,刻画深刻。特别是人物塑造上,作者擅长于用白描和点睛的笔法表现人物,成为范例。4、写作背景《祝福》写于1924年,是鲁迅短篇小说集《彷徨》的第一篇。鲁迅以极大的热情欢呼辛亥革命的爆发,可是不久就失望了。他看到辛亥革命以后,帝制政权虽被推翻,但代之而起的却是地主阶级的军阀官僚的统治,封建社会的基础并没有彻底摧毁,中国的广大人民,尤其是农民,日益贫困化,他们过着饥寒交迫的生活,宗法观念、封建礼教仍然是压在人民头上的精神枷锁。鲁迅在《祝福》里,深刻地展示了这一时期中国农村的真实面貌。《祝福》这篇小说通过祥林嫂一生的悲惨遭遇,反映了辛亥革命以后中国的社会矛盾,深刻地揭露了地主阶级对劳动妇女的摧残与迫害,揭示了封建礼教吃人的本质,指出彻底反封建的必要性。——主题5、梳理字词三、分析探究1、故事情节(1)梳理现实:序幕-祝福景象与鲁四老爷(1—2)(典型环境)结局-祥林嫂凄然死去(3—33)回忆:开端-祥林嫂初到鲁镇(34—53)发展-祥林嫂被迫改嫁(54—65)高潮一祥林嫂再到鲁镇(66—111)现实:尾声-祝福景象与“我”的感受(112)(深化主题)运用倒叙手法(2)倒叙作用(1)自然环境:鲁镇、旧历的年底、雪天社会环境:封建迷信的毒害、封建礼教的束缚、封闭的(2)这部小说有几处环境描写?找出品味其中的语句,体味环境描写的作用。——今年自然也如此”③祥林嫂死后当晚(32)描写雪④祝福前夕柳妈寻祥林嫂开心时(88)描写雪(3)环境描写,亦在暗示祥林嫂悲惨的命运!(1)祥林嫂短暂的人生经历(2)祥林嫂(3)鲁四老爷是当时农村中地主阶级的代表人物。政治上迂腐、保守,思想上守旧、反动,为人自(4)柳妈一个具有进步思想的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形象。祥林嫂的一生悲惨遭遇,正是通过“我”(6)祥林嫂的死因饥(碗,空的、破的)、寒(漫天风雪)无产阶级: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