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浙教版7年纪下册第二章对环境的察觉填空题一、感觉世界1.指压板是常见的游戏道具。如图所示,当脚踩在指压板上时,脚底是用________感受器来感知板的软硬程度,站立时让人觉得疼痛难忍,游戏者形成痛觉的部位是在________。2.小科做了一个小实验,他准备了三盆水,甲盆装10℃的水,乙盆装60℃的水,丙盆装30℃的水。先将左手放入甲盆,右手放入乙盆。一段时间后,两手同时放入丙盆,结果两手的感觉是左手感到________,右手感到________;说明________感受器分别感受不同皮肤温度的刺激,且这些感觉形成于________。3.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调香师辨味时,总要做短促而频繁的吸气,目的是在鼻腔顶端形成一种气旋,这样才能使更多的有气味物质接触________。(2)人在感冒的时候,嗅觉的灵敏度会下降,此时味觉测试显示________(填“正常”或“不正常”)。(3)一块糖放在口中,一开始觉得不怎么甜,后来慢慢地越来越甜,这说明:________。(4)在测试舌头敏感区域的实验中,测试完一种味道后,要用清水漱口,其目的是________。如果没有用清水漱口,对实验的影响是________。4.如图所示是皮肤结构示意图。皮肤是人体最大的器官,在皮肤结构中有很多的基本组织。(1)表皮位于皮肤的外表,细胞排列紧密。表皮起到保护身体、防止细菌入侵的作用,它是由________组织构成的。而在植物的基本组织中,具有保护功能的组织是________组织。(2)当皮肤流血的时候,说明已经伤到________
层。5.请根据所学知识解释以下现象:
(1)在“盲人摸象”这个成语故事里,盲人是用________来感知“象”的形状,“象”的
形状的形成部位是________。(2)如图,聋哑少女听不到声音而能展现优美的舞姿,她们是如何感知音乐节奏的?训练中,技术人员通过加大音量,使音响、舞台产生________,从而使靠在音响上或站在舞台上的聋哑少
女感觉到音乐节奏的变化。二、声音的发生和传播6.某天晚上,小李正在家里温习功课,突然听到窗外传来烟花很响的爆鸣声。(1)爆鸣声是由火药爆炸时引起空气________产生的。(2)绽放的烟花绚丽多姿,从能发光的角度来看,它属于________。(3)小李同学觉得看到烟花与听到烟花的声音并不同步,总是先看见烟花绽放然后才能听到烟花爆炸的声音,这是因为________。7.声音在一些介质中的声速如下表所示,请根据表中数据回答问题。一些介质中的声速v/(米·秒-1)空气(0℃)331铜(15C)3750空气(15℃)340铝(15℃)5000水(15'℃)1500钢(15℃)5200(1)写出一条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速度有关的规律。________(2)气温为15°C时,在长为850米的空金属管的一端敲击一下,在另一端先后听到两次声音,时间间隔为2.33秒。制造该金属管的材料可能是________。8.如图是一款新型折叠导盲杖,它发出的超声波遇到障碍物反射回来,被导盲杖接收,导盲杖会产生“嘀嘀”的提示音,提醒盲人周围有障碍物。“嘀嘀”的提示音是发声体________产生的,导盲杖手柄上有很多花纹是为了________。9.某科学兴趣小组在学完《声音的产生与传播》后,想体验一下声音的传播,找来一根空心的长铁管,甲同学将耳朵贴在铁管的一端,乙同学敲一下铁管的另一端,甲同学听到两次敲打的声音。(1)乙同学只敲打一次铁管,甲同学却听到两次敲打声,这是因为
;A.
有回声
B.
声音在不同物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2)甲同学听到的第二次敲打声是通过________传播的。10.在研究声音的产生与传播的实验中:(1)如图甲,用竖直悬挂的泡沫塑料球接触发声的音叉时,泡沫塑料球被弹起,这个现象说明________;(2)如图乙,两只音叉完全相同,敲击右边的音叉,我们却看到左边音叉旁的泡沫塑料球不断弹起,这个现象说明________。(3)如将上述乙装置由宇航员带到月球表面做同样的实验,则泡沫小球________(“会”或“不会”)弹起,这是因为________。11.
(1)学习科学要学会利用书籍的信息进行反思,并从中获取新的信息。如关于声音的速度,课本上是这样描述的:15℃时空气中的是340m/s”。从描述中反思,我们可以得到:声音的传播速度与________和________有关;(2)现代城市主要街道上都会设置噪声监测设备。如图是一款电子噪声监测器,上面的数据单位是“分贝”,某时刻该装置的显示屏显示如图,这个数字表示的是当时环境声音的________(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12.春天,小明参加学校组织的野外活动。沿途的风景给他留下了美好印象,同时也使他想到许多科学问题:(1)途中同学们一路高歌,歌声是由于声带________产生的。(2)观赏油菜花时,发现油菜地里蜜蜂飞舞,而附近的稻田里却没有蜜蜂问津,原因是油菜花具有________的特点(写出其中两项),像油菜花这种依靠昆虫传粉的花叫做________。(3)随后他又去采摘番茄,发现有一株番茄枝上结出不同品种的番茄,那么农民采用的营养繁殖方法是________,这种繁殖方法属于________(填“有性”或“无性”)生殖。13.用一组相同瓶子盛上不等量的水就可以组成一个“乐器”,通过对瓶口吹气就可以演奏出优美动听的乐曲,如图所示。(1)由图可知音调的高低与空气柱长度的关系是________;(2)往热水瓶或杯子里倒水,有经验的人不用看,就可以根据声音判断水是否快倒满了,这是因为水快倒满时发出声音的音调较________(填高或低)。14.如图所示,将一只小门铃放在密闭的玻璃罩内,接通电路,可清楚地听到铃声,若用抽气机逐渐抽去玻璃罩内的空气,铃声将会逐渐________;停止抽气,并让空气重新进入玻璃罩内,你将会听到铃声逐渐________,这个实验说明________。三、耳和听觉15.请看图中并用序号回答问题:(1)具有收集声波功能的是________。(2)有些人晕车,与耳的________、________有关。(3)当你听到远处急救车的鸣笛声时,尽管是绿灯也会在等到救护车过后方能择机行走。在这一过程中,耳朵收集声波,声波进入[________]外耳道,在传播过程中,由________将声音的振动放大。(4)当飞机降落时,乘务员要求旅客咀嚼食物,其目的是使________张开,使________内外的气压保持平衡,防止胀痛。16.电闪雷鸣时,我们总是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说明光速比声速________(填“大”或“小”);真空中的光速为________米/秒。我们感知电闪雷鸣的感受器分别是________(填序号)A.虹膜、鼓膜
B.瞳孔、听小骨
C.视网膜、耳蜗
D.晶状体、半规管17.人的听到声音的频率范围________。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________米/秒,合________千米/小时。光在________沿直线传播的。18.如图是人耳的结构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鼓膜接受声波刺激产生振动,然后通过[________]________传到内耳,刺激[________]________内的听觉感受器产生神经冲动,神经冲动沿[________]________传导到大脑的听觉中枢,形成听觉。(2)调查表明,当前中学生听力下降十分严重,为了保护耳和听觉,我们需要养成科学的用耳习惯:①感冒引起鼻咽部炎症时,要及时就医,否则病菌有可能通过________进入中耳引起中耳炎。②不要经常套耳塞听高分贝的音乐,因为最有可能损伤________,使听力减退。19.如图是人脑的部分结构示意图,请分析回答:(1)一位小朋友要晕车,最可能的是________(填字母)太敏感所致;(2)如果鼻咽喉感染,应及时治疗,否则病菌有可能通过________进入中耳引起发炎。(3)当你在〝打哈欠〞时,会听不清别人对你说的话,主要是影响了________(结构名称)。20.如图是人和一些动物发声和听觉的频率范围。他们所发出的声音都是由于发声部位________而产生的。地震前通常有次声波产生,人、海豚和大象能最先感觉到次声波的是________。四、光和颜色21.
1666年,英国物理学家牛顿用三棱镜做了一个著名的实验。如右图所示,他让一束太阳光斜射入一个正放的三棱镜时,在棱镜另一侧的墙面上看到太阳光被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色光,依次排列,这就是光的________现象。22.在“地面上的圆形光斑是什么?”活动中,小科看到树荫下的水平地面上有如图所示的光斑。这圆形光斑是________通过小孔成的像。为什么圆形光斑呈椭圆形而不是正圆形?小科思考后终于想通了,并推断这个像在苍南的水平地面上不可能是正圆形的,一年中最接近正圆形的在________(选填“夏至”或“冬至”)日正午的时候。23.
1666年,英国物理学家________用三棱镜做了阳光色散的实验。如图所示,他让一束太阳光斜射入一个正放的。三棱镜时,在棱镜另一侧的墙面上看到太阳光被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色光,依次排列,这就是光的色散现象。24.如图所示,用钉子在易拉罐底部的中央钻一个小孔,将易拉罐的另一端顶部剪去后,蒙上一层半透明塑料薄膜,这样就制成了一个小孔成像的实验装置。把点燃的蜡烛置于小孔前的适当位置,观察并研究小孔成像的特点。(1)烛焰在塑料薄膜上所成的是________(选填“实像”或“虚像”)。(2)如果易拉罐底部小孔是三角形,则他在半透明塑料薄膜上看到的是
。A.
三角形光斑
B.
圆形光斑
C.
烛焰的正立像
D.
烛焰的倒立像(3)当蜡烛靠近小孔时,烛焰在塑料薄膜上所成的像会________。(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4)晴天太阳透过树叶缝隙在地面上形成圆形光斑与上述原理相同。地面上的圆形光斑大小不一的原因是________。25.
2018年12月8日02时23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嫦娥四号探测器(如图甲所示),开启了月球探测的新旅程。1月3日,嫦娥四号成功着陆在月球背面南极-艾特肯盆地冯·卡门撞击坑的预选着陆区,月球车“玉兔二号”到达月面开始巡视探测。(1)如图甲火箭向下喷出高温高压气体,“嫦娥四号”腾空的过程中用到的“运动和力”的知识有:________。(2)据介绍,着陆器与巡视器分离后,将进行两器互相拍照“留影”等一系列的科学活动,然后再将信息传回地球。不能利用超声波传回信息的原因是________。(3)玉兔抵月除留下深深的“足迹”,也在阳光中留下美丽的“倩影”,(如图乙所示),“倩影”形成是由于________的结果。26.汽车已进入普通家庭,小明通过对汽车的观察发现,前窗玻璃大多是倾斜的,这是因为前窗玻璃倾斜时,根据________成像特点,夜间车内乘客或其它物体所成的像在玻璃的前上方,避免干扰司机视觉;而汽车前灯安装在离地面较近的车头位置,有利于司机更好看清前方道路状况,这是因为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光是________27.在“制作小孔成像观察仪”活动中,需要把制作好的圆筒插人易拉罐中,如图所示,圆筒的________
(填“A”或“B”)端是用半透明薄纸制成的光屏。用制成的小孔成像观察仪观察静物时,移动圆筒位置,增大光屏与小孔之间距离,则光屏上像将__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28.你在一张白纸上用红色的笔写下“科学”两个字,再透过蓝色的玻璃看这张纸是________色的,字是________色的。五、光的反射和平面镜29.如图所示是一种反射式路灯,灯发出的光不是直接照射到路面,而是经过灯上方粗糙的反射板的反射后照亮路面。(1)光在反射板表面发生了________(填“镜面反射”或“漫反射”)现象。(2)如果把反射板换成平面镜,当黑夜灯亮时,地面上会有灯罩的影子,因为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沿________传播。30.有时候,我们可以在清澈而平静的湖中看到“云在水中飘,鱼在云上游”的现象。“云在水中飘”是云在水面的________形成的虚像;“鱼在云上游”是鱼通过水面的________形成的虚像。31.利用如图装置进行探究光的反射规律实验(1)让一束光贴着纸板A沿EO方向射向镜面,在纸板上可看到光线沿OF方向射出。当让光线沿着FO方向入射,发现反射光线沿着OE方向射出,说明光在反射时光路是________的。(2)实验中,从教室各个方向都能观察到粗糙纸板表面反射的光线,这种反射属于________反射。32.检查视力的时候,视力表放在被测者头部的后上方,被测者识别对面墙上镜子里的像(如图所示)。视力表在镜中的像与被测者相距________m
33.通过玻璃门(如图甲)可简单地验证平面镜成像的某些规律。(1)先在房间A的地砖拼接处放一标记物,然后到房间B,若实验者及标记物的位置如图乙所示。为了让实验者所成的像落在标房记物上,他应向________(填序号)方向移动。(2)为了让成像更清晰,房间B的亮度要比房间A________。(选填“亮”或“暗”)(3)对本实验的相关评价,合理的有
。A.
证明了平面镜所成的像是等大的虚像
B.
利用地砖方便地确定像和物体的位置关系
C.
巧妙利用生活中的物体进行实验,感受到科学就在我们身边34.风吹树叶“沙沙”响,是由树叶________而发出的声音,人们能够分别出树上小鸟与知了的叫声,是因为它们的________不同,能够从不同方向看到美丽的小鸟是因为太阳光在小鸟身上发生________(选填“镜面反射”,“漫反射”)。35.检查视力时,要求眼睛与像相距5m。现医院按上图所示检查小科视力,让小科面对平面镜而坐,身后是视力表。已知人距平面镜2m,那么视力表离像的距离是________米。36.如图所示,平面镜前立有一硬杆。若杆在2秒内匀速右移1米,则杆移动的速度是________米/秒,杆的像相对平面镜向________(选填“左”或“右”)移动了________米;移动时,杆的像大小将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37.小天用下图示装置探究“光的反射规律”,请在下列空格中填写适当内容:(1)图1中反射角是________度;(2)图1中当入射角变大,反射光束________(选填“偏离”或“靠拢”)法线;(3)如图2所示,将纸板NOF向后折,在纸板NOF上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看到发射光束,这说明了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38.如图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图,在竖立的玻璃板前点燃蜡烛A,拿未点燃的蜡烛B竖立在玻璃板后面移动,人眼一直在玻璃板的________(选填“前侧”或“后侧”)观察,直至蜡烛B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这种确定像与物大小关系的方法是
________。(选填“控制变量法”或“等效替代法”)39.图中,山峰在水中的“倒影”是光在平静的水面发生________(填“镜面”或“漫”)反射形成的________(填“实”或“虚”)像。若其中的一个山峰顶端到水面的距离为80m,水深只有5m,那么它像的顶端到水面的距离为________m。六、光的折射与透镜40.如图,一束光从空气射到水面O点,反射光线在容器壁上形成一光点A。(1)①画出反射光线及对应的入射光线。②大致画出该入射光线进入水的折射光线。(2)A在水中的像到A的距离为________cm。41.如图,保持矿泉水瓶与白纸的位置不变,当向空瓶中倒入水后,可观察到“黑白颠倒”的现象,这是由于倒入水后的矿泉水瓶相当于形成一块________镜。此时,若要将“黑白颠倒”的现象重新颠倒回来,白纸应________矿泉水瓶(选填“靠近”或“远离”)。42.小明用如图所示实验装置来探究凸透镜的成像规律,他依次把蜡烛、凸透镜、光屏放在光具座上如图所示的位置,并调整好三者的中心在同一高度。(1)小明点燃蜡烛后,无论怎样移动光屏,光屏上都没出现烛焰的像。但A在放光屏一侧通过凸透镜可以看到烛焰的像。此凸透镜的焦距________(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15厘米。(2)小明将蜡烛移至零刻度处,凸透镜位置不变,当把光屏放回如图所示位置时,在光屏上看到了烛焰模糊的像,当把光屏向远离凸透镜的方向移动一定距离后,在光屏上看到烛焰清晰的像,此时像的性质是倒立、________(选填“放大”、“等大”或“缩小”)的实像。在看到清晰像后,保持蜡烛和光屏的位置不变,将凸透镜向________(选填“靠近”或“远离”)光屏的方向移动,在光屏上可以再次看到烛焰清晰的像。43.智能手机的发展和普及出现了一些“手机控”。(1)媒体报道,市民刘先生在开车途中,发现前方出现心仪已久的靓车,便掏出手机拍照准备发微信感叹两句,看到前车急刹后刘先生也踩了刹车,但还是发生了追尾事故,这是因为汽车具有________。(2)刘先生在行驶时从倒车镜(凸面镜)中看到后车A侧的转向灯闪烁,如图甲所示,则该司机判断后面的车准备向A甲乙侧转向________(选填“左”或“右”)。(3)利用微信“扫一扫”功能,通过智能手机的摄像头扫描二维码(如图乙)可快速获取网络信息,手机摄像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二维码到摄像头的距离应满足________的条件。44.如图所示,将凸透镜看作是眼睛的晶状体,光屏看作是眼睛的视网膜,烛焰看作是眼睛观察的物体。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拿一个近视眼镜给“眼睛”戴上,烛焰的像变得模糊。近视眼镜对光线有________作用,将光屏适当________(填远离或靠近)凸透镜能使光屏上重新得到清晰像。45.一些科研工作者,受到三楼镜对自然光的色散现象的启发,通过实验发现:分别用红光和蓝光以图示的方式照射凸透镜时,凸透镜的焦点位置略有差异(图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