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骨伤传统用药_第1页
中医骨伤传统用药_第2页
中医骨伤传统用药_第3页
中医骨伤传统用药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医骨伤传统用药中医骨伤科在骨折治疗中遵循“三期辨证”原则,即根据骨折愈合的阶段性特点(初期、中期、后期),针对性地使用外用药,以活血化瘀、接骨续筋、强筋壮骨。不同伤科学派在用药上各有特色,以下分述治疗特点及代表方剂。一、骨折三期治疗特点及常用外用药1.初期(伤后1-2周):活血化瘀,消肿止痛病理特点:气血瘀滞,局部肿胀疼痛,经络不通。

治疗原则:凉血止血、行气活血、消肿止痛。

常用药物:

凉血化瘀:大黄、栀子、黄柏、赤芍、牡丹皮。

行气止痛:乳香、没药、延胡索、冰片。

代表方剂:

消肿止痛膏(《医宗金鉴》):大黄、黄柏、姜黄、白芷,研末调敷,清热消肿。

七厘散(清代《良方集腋》):血竭、乳香、没药、红花,外敷可散瘀定痛。

双柏散(现代验方):侧柏叶、黄柏、大黄、薄荷,凉血化瘀,用于急性期红肿热痛。2.中期(伤后2-4周):接骨续筋,促进骨痂生长病理特点:瘀血渐消,筋骨未连,需修复软组织与骨痂形成。

治疗原则:和营生新、接骨续筋,辅以通络。

常用药物:

接骨药:自然铜、骨碎补、土鳖虫、续断。

舒筋活络:当归、川芎、红花、苏木。

代表方剂:

接骨续筋膏:骨碎补、土鳖虫、自然铜、乳香、没药,研末调膏外敷,促进骨痂生长。

八厘散(《医宗金鉴》):苏木、自然铜、乳香、没药,活血接骨。

平乐郭氏接骨丹:以土鳖虫、自然铜为主,配合活血药,加速骨折愈合。3.后期(伤后4周以上):补益肝肾,强筋壮骨病理特点:筋骨虽连但未坚,肝肾不足,气血亏虚。

治疗原则:补肝肾、益气血、强筋骨,兼祛风湿。

常用药物:

补益药:杜仲、续断、牛膝、黄芪、当归。

强筋药:五加皮、千年健、桑寄生。

代表方剂:

生肌玉红膏(《外科正宗》):当归、白芷、紫草,润肤生肌,促进创面愈合。

健步虎潜膏:龟板、鹿角胶、牛膝,补肝肾、强筋骨,用于骨折后期乏力。

海桐皮汤(熏洗方):海桐皮、透骨草、威灵仙,熏洗以舒筋活络。二、各派伤科外用药特色举例1.平乐郭氏正骨(河南洛阳)特色:强调“破和、补”三期用药,注重药性温和与渗透。

代表方:

活血接骨止痛膏:大黄、栀子、骨碎补、土鳖虫,初期凉血化瘀,中期加自然铜接骨。

展筋丹:麝香、血竭,局部揉药以舒筋散结。2.广东何氏骨科特色:善用岭南草药,注重清热利湿。

代表方:

跌打万花油:野菊花、红花、三七,外擦消肿止痛。

驳骨散:自然铜、苏木、大罗伞,研末调敷促进骨愈合。3.上海石氏伤科特色:调和气血,善用辛温透散之品。

代表方:

三色敷药:紫荆皮、黄荆子、羌活、独活,温通经络,用于中期瘀血未尽者。

消瘀散:大黄、蒲黄、冰片,初期外敷以凉血消肿。4.云南白药(曲焕章流派)特色:秘方配伍,止血与活血双向调节。

代表方:

云南白药酊:外喷或湿敷,用于急性期止血化瘀。

七龙散:重楼、三七,外敷解毒消肿。中医骨伤外用药以“三期辨证”为核心,早期攻邪(活血化瘀)、中期调和(接骨续筋)、后期补虚(强筋壮骨),并结合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