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5页(共15页)2025年中考历史复习新题速递之夏商周时期(2025年4月)一.选择题(共20小题)1.(2025•洛龙区一模)早期人类在潮湿的泥板上刻画动物的形态,随着时间的演进人们发明了许多标准的图画和抽象的含义,比如,用一个碗表示食物,一个人头加一个碗表示吃,就形成了一种符号。这段话描述的是()A.早期人类的出现 B.早期文字的产生 C.早期国家的建立 D.早期历法的形成2.(2025•长治模拟)青铜兽形器仿佛一群远古神兽跃然于器物之上,兽面纹形象生动,充满了神秘与威严下列各地博物馆藏品是出土于不同地区的兽形青铜器物,共同印证了()A.黄河流域孕育奴隶制文明 B.夏商周姣隶制等级森严 C.中华文化多元一体的特点 D.手工制造业的水平高超3.(2025•伊川县一模)2023年12月9日,国家文物局发布“中华文明探源工程”最新研究成果。其中,二里头遗址中心区新发现多条道路和道路两侧的墙垣,纵横交错的道路把整个区域划分为了不同的功能分区。据此可知,二里头遗址()A.城市交通网络发达 B.礼乐制度日臻完善 C.社会结构等级有序 D.王朝国家形态成熟4.(2025•深圳一模)根据以下谚语可知,两种制度的最根本差异点在于()时期制度相关谚语古代中国分封制普天这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中世纪西欧封君封臣制度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A.严格的等级 B.君臣的关系 C.封赐的内容 D.贵族的来源5.(2025春•青秀区校级月考)西周时期,对礼器使用规格制定了严格的制度,如天子九鼎八簋,诸侯七鼎六簋,卿大夫五鼎四簋等。材料反映的本质问题是()A.分封制下等级森严 B.经济发展的不平衡 C.青铜冶炼业的发达 D.皇帝拥有绝对权威6.(2025•晋江市模拟)《周易•革》载:“汤武革命,顺乎天而应乎人。”这一记载强调了“汤武革命”()A.导致礼崩乐坏 B.顺应天意民心 C.主张制度变革 D.提倡德治理念7.(2025•兰州一模)何尊作为国宝级文物,尊内底部的铭文共122字,其中有“宅兹中国”一句,此处“中国”二字反映了周王居天下之中而治的政治观念和理想。这可以说明()A.分封制的实施范围 B.华夏认同观念发展 C.宗法制的核心内容 D.甲骨文的记事功能8.(2025•建湖县一模)利簋,西周早期青铜器,器内底铸铭文记载了甲子日清晨武王伐纣这一重大历史事件,这与《尚书牧誓》及《逸周书•世俘》的记录相符。这告诉我们()A.铭文记载一定真实可信 B.文献记录都是第一手史料 C.文献比文物史料价值高 D.要多途径辨识历史的真伪9.(2025•广州一模)如表是历史老师进行大单元复习时的提纲,据此可知复习的主题是()主题:小主题1分封制:封建亲戚,以藩屏周小主题2郡县制:有叛民而无叛吏小主题3“推恩令”:众建诸侯而少其力小主题4行省制:外立行省以领天下诸路A.君主专制 B.选官制度 C.地方管理 D.民族交融10.(2025•深圳模拟)如图为《哪吒》系列动画电影中的“结界兽”,该形象的设计灵感来源于()A.殷墟甲骨文的字型 B.三星堆青铜人头像 C.秦始皇陵的兵马俑 D.马王堆汉墓的帛画11.(2025•襄城县一模)西周时期,周公领命择址建都,“以土圭之法,测土深,正日景(影),以求地中”,建议把洛阳作为陪都。据此推断,其择都原则是()A.农业为本 B.依山傍水 C.交通要津 D.天地之中12.(2025•如皋市校级模拟)如图为二里头遗址的考古现场。经考古发现,二里头都城遗址多个网格内发现有不同等级的建筑和墓葬,每个网格应属不同的家族,该发现反映了()A.夏朝阶级分化和等级界限 B.商朝对奴隶和平民的控制 C.西周社会等级制度的确立 D.牧野之战战场的激烈程度13.(2024秋•丰县期末)四川广汉三星堆遗址出土了数以万计的珍贵文物,其中除了造型奇特的青铜树、青铜面具以外,还发现了中原夏商王朝系统的玉礼器和青铜器。这反映出夏商时期()A.四川与中原的关系密切 B.各民族之间出现大交融 C.青铜铸造业由国家掌控 D.青铜铸造技术源自中原14.(2024秋•丰县期末)历史学家在《中国史纲》中写到:“此后武王、成王、康王之世,不断的把兄弟、子侄、姻戚、功臣分封于外,建立新国。每一个这类新国的建立,便是周人的一次向外移植,便是周人势力范围的一次扩张。”材料主要说明分封制()A.开创于西周武王时期 B.加快了周朝人口增长 C.血缘关系是唯一依据 D.扩大了西周的统治区域15.(2025•武都区模拟)从“大禹造九鼎”的传说开始,青铜鼎被视为国家的重器,在商周时期,统治者都将定都或建立王朝称为“定鼎”。这反映了青铜鼎()A.铸造工艺复杂 B.象征权力地位 C.种类丰富多样 D.便利日常生活16.(2025•江阴市校级模拟)著名学者夏鼐说:“商朝文化实在是一个灿烂的文明……”能证明这一观点的是,商代()①青铜制作工艺高超②创造了比较成熟的文字③广泛应用铁制农具④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17.(2025•吉安模拟)古代朝代更替,江山改名换姓,是常有的事,下列历史事件中,导致王朝更替的是()A.国人暴动 B.牧野之战 C.安史之乱 D.祖逖北伐18.(2025•阜宁县一模)西周时期,青铜器“宜侯矢(cè)簋”的铭文记载了周王册命宣侯并赏赐土地、奴隶等事宜,该铭文反映的制度是()A.世袭制 B.禅让制 C.分封制 D.郡县制19.(2025•长丰县一模)《周礼•夏官司马•叙官》记载:“王六军,大国三军,次国二军,小国一军。”这一规定反映了西周()A.天子绝对的军事权威 B.诸侯之间的势力均衡 C.严格的社会等级制度 D.社会秩序的长期稳定20.(2025•槐荫区一模)《史记》中记载:“禹于是遂即天子位,南面朝天下,国号曰夏后,姓姒氏。”材料反映的史实标志()A.华夏族的形成 B.中国王朝的产生 C.世袭制的确立 D.分封制的实行
2025年中考历史复习新题速递之夏商周时期(2025年4月)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20小题)题号1234567891011答案BCCBABBDCBD题号121314151617181920答案AADBABCCB一.选择题(共20小题)1.(2025•洛龙区一模)早期人类在潮湿的泥板上刻画动物的形态,随着时间的演进人们发明了许多标准的图画和抽象的含义,比如,用一个碗表示食物,一个人头加一个碗表示吃,就形成了一种符号。这段话描述的是()A.早期人类的出现 B.早期文字的产生 C.早期国家的建立 D.早期历法的形成【分析】本题考查人类早期的文字,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解答】据题干“早期人类在潮湿的泥板上刻画动物的形态,随着时间的演进人们发明了许多标准的图画和抽象的含义,比如,用一个碗表示食物,一个人头加一个碗表示吃,就形成了一种符号”可知,材料反映的是早期文字的产生。故B符合题意;材料不是反映早期人类的出现,排除A;材料反映的不是早期国家的建立,排除C;材料反映的不是早期历法的形成,排除D。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人类早期的文字,考查学生的识记理解能力,解题关键是知道材料反映的是早期文字的产生。2.(2025•长治模拟)青铜兽形器仿佛一群远古神兽跃然于器物之上,兽面纹形象生动,充满了神秘与威严下列各地博物馆藏品是出土于不同地区的兽形青铜器物,共同印证了()A.黄河流域孕育奴隶制文明 B.夏商周姣隶制等级森严 C.中华文化多元一体的特点 D.手工制造业的水平高超【分析】本题考查青铜器的相关内容。【解答】根据材料可知,不同地区的兽形青铜器既保留地域文化特色,又共享精神内核与符号体系,正是中华文化“多元”与“一体”辩证统一的典型例证,C正确;仅强调黄河流域的局部贡献,但题目涉及多地出土器物,且巴族文化(汉水流域)等不在黄河核心区,排除A;青铜器确与等级相关(如礼器象征身份),但题目重点在“不同地区共同印证”,未直接体现等级制度,排除B;青铜工艺高超是事实,但题目更强调文化特征而非技术本身,排除D。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准确理解青铜器的相关内容。3.(2025•伊川县一模)2023年12月9日,国家文物局发布“中华文明探源工程”最新研究成果。其中,二里头遗址中心区新发现多条道路和道路两侧的墙垣,纵横交错的道路把整个区域划分为了不同的功能分区。据此可知,二里头遗址()A.城市交通网络发达 B.礼乐制度日臻完善 C.社会结构等级有序 D.王朝国家形态成熟【分析】本题考查二里头遗址的相关内容,准确解读材料信息。【解答】根据材料“二里头遗址中心区新发现多条道路和道路两侧的墙垣,纵横交错的道路把整个区域划分为了不同的功能分区”可知,当时的社会结构层次明显、等级有序,C项正确;材料不能说明二里头遗址交通网发达,排除A项;礼乐制度建立在西周时期,排除B项;这一时期处于早期国家阶段,王朝国家形态尚未发展成熟,排除D项。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准确识记二里头遗址的相关内容,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史料实证素养。4.(2025•深圳一模)根据以下谚语可知,两种制度的最根本差异点在于()时期制度相关谚语古代中国分封制普天这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中世纪西欧封君封臣制度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A.严格的等级 B.君臣的关系 C.封赐的内容 D.贵族的来源【分析】本题考查分封制和封君封臣制的相关内容,准确解读材料信息。【解答】根据材料及所学可知,“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表明无论是土地还是臣民都从属于天子,天子是天下共主;“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表明不同等级的贵族之间,没有严格的上下级制约关系。由此可知,两种制度的主要不同点是君臣从属关系不同,B项正确;分封制和封君封臣制都具有严格的等级和封赐的相关内容,排除AC项;材料内容没有涉及贵族的来源信息,排除D项。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准确理解分封制和封君封臣制的相关内容,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历史解释素养。5.(2025春•青秀区校级月考)西周时期,对礼器使用规格制定了严格的制度,如天子九鼎八簋,诸侯七鼎六簋,卿大夫五鼎四簋等。材料反映的本质问题是()A.分封制下等级森严 B.经济发展的不平衡 C.青铜冶炼业的发达 D.皇帝拥有绝对权威【分析】本题考查西周的分封制,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解答】据题干并结合所学可知,商朝以后,青铜器数量增多,种类逐渐丰富,主要用于饮食、祭祀及军事等方面,功能也由食器等发展到礼器,更成为王公贵族身份地位乃至国家权力的象征,其类型和数量反映了权力的大小和严格的等级界限。西周时期,对礼器使用规格制定了严格的制度,反映的本质问题是分封制下等级森严。故A符合题意;材料反映的本质问题是分封制下等级森严,不是经济发展的不平衡、青铜冶炼业的发达、皇帝拥有绝对权威,排除BCD。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西周的分封制,考查学生的识记理解能力,解题关键是知道材料反映的本质问题是分封制下等级森严。6.(2025•晋江市模拟)《周易•革》载:“汤武革命,顺乎天而应乎人。”这一记载强调了“汤武革命”()A.导致礼崩乐坏 B.顺应天意民心 C.主张制度变革 D.提倡德治理念【分析】本题考查商朝的灭亡,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解答】据题干“汤武革命,顺乎天而应乎人”可知,这一记载强调了“汤武革命”顺应天意民心。故B符合题意;材料不能说明“汤武革命”导致礼崩乐坏,排除A;材料不能反映“汤武革命”主张制度变革,排除C;题干材料不能体现“汤武革命”提倡德治理念,排除D。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商朝的灭亡,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知道材料强调了“汤武革命”顺应天意民心。7.(2025•兰州一模)何尊作为国宝级文物,尊内底部的铭文共122字,其中有“宅兹中国”一句,此处“中国”二字反映了周王居天下之中而治的政治观念和理想。这可以说明()A.分封制的实施范围 B.华夏认同观念发展 C.宗法制的核心内容 D.甲骨文的记事功能【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何尊,要求运用所学分析解读题干信息。【解答】“宅兹中国”强调周王居天下之中的政治理想,这种对“天下中心”的认同,有利于华夏文化、地域认同的发展,B符合题意;分封制侧重分封诸侯管理地方,与“天下之中而治”的政治观念无直接关联,排除A;宗法制核心是嫡长子继承制,围绕血缘关系确立继承秩序,与“天下之中”的政治观念无关,排除C;何尊铭文使用的是金文,而非甲骨文,排除D。故选:B。【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何尊,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及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8.(2025•建湖县一模)利簋,西周早期青铜器,器内底铸铭文记载了甲子日清晨武王伐纣这一重大历史事件,这与《尚书牧誓》及《逸周书•世俘》的记录相符。这告诉我们()A.铭文记载一定真实可信 B.文献记录都是第一手史料 C.文献比文物史料价值高 D.要多途径辨识历史的真伪【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史料的分类和价值,要求运用所学分析解读题干信息。【解答】题目中青铜器铭文(文物史料)与《尚书•牧誓》《逸周书•世俘》(文献史料)相互印证,体现了通过多途径(文物、文献)辨识历史真伪的方法,D符合题意;铭文虽为史料,但受时代、立场等影响,“一定真实可信”表述绝对,排除A;文献并非都是第一手史料,如后人整理编纂的文献属于第二手史料,排除B;文物(实物史料)与文献史料价值各有侧重,不能简单判定文献价值更高,排除C。故选:D。【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史料的分类和价值,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及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9.(2025•广州一模)如表是历史老师进行大单元复习时的提纲,据此可知复习的主题是()主题:小主题1分封制:封建亲戚,以藩屏周小主题2郡县制:有叛民而无叛吏小主题3“推恩令”:众建诸侯而少其力小主题4行省制:外立行省以领天下诸路A.君主专制 B.选官制度 C.地方管理 D.民族交融【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中国古代地方行政管理制度的演变,掌握相关基础知识。【解答】西周在地方上实行分封制,秦朝统一后,在地方上,进一步废除西周以来实行的分封制,建立由中央直接管辖的郡县制;汉初实行郡国并行制,导致王国问题,威胁中央集权。汉武帝继位后,接受主父偃的建议,颁布推恩令,削弱王国势力,使诸侯国再也无力与中央对抗;元朝为管理辽阔疆域,实行行省制度,因此题干反映了中国古代地方管理制度的演变,C项正确;君主专制是国家的统治权由君主一人以强力独断独行的制度,排除A项;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演变经历了先秦时期的世官制、秦朝军功爵制、汉朝察举制、魏晋南北朝的九品中正制、隋唐至明清的科举制,排除B项;材料未涉及民族交融,排除D项。故选: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中国古代地方行政管理制度的演变,考查考生对基础知识的记忆、迁移与运用能力。10.(2025•深圳模拟)如图为《哪吒》系列动画电影中的“结界兽”,该形象的设计灵感来源于()A.殷墟甲骨文的字型 B.三星堆青铜人头像 C.秦始皇陵的兵马俑 D.马王堆汉墓的帛画【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三星堆文化,要求运用所学分析解读题干信息。【解答】结合所学知识,三星堆文物以夸张、奇异的造型(如纵目、独特面部特征)为特点,这种充满想象力的风格与“结界兽”奇幻形象的设计灵感高度契合,B正确;甲骨文是文字符号,主要体现文字结构,与动画形象设计的造型灵感关联小,排除A;兵马俑以写实的军队形象为主,风格庄重、写实,与“结界兽”的奇幻风格不符,排除C;帛画侧重绘画内容(如升天、神话场景),造型特点与“结界兽”的形象设计无直接关联,排除D。故选:B。【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三星堆文化,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及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11.(2025•襄城县一模)西周时期,周公领命择址建都,“以土圭之法,测土深,正日景(影),以求地中”,建议把洛阳作为陪都。据此推断,其择都原则是()A.农业为本 B.依山傍水 C.交通要津 D.天地之中【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西周的统治,解题的关键是识读题干材料。【解答】根据材料“以求地中”可知,周公通过测量认为洛阳所处的地方是“天下之中”,因此确定洛阳为陪都,D项正确;根据材料信息,周朝择都原则并非农业为本、依山傍水、交通要津,排除ABC项。故选:D。【点评】本题主要考查西周的统治,要求具备阅读、理解材料信息和知识的迁移、运用的能力。12.(2025•如皋市校级模拟)如图为二里头遗址的考古现场。经考古发现,二里头都城遗址多个网格内发现有不同等级的建筑和墓葬,每个网格应属不同的家族,该发现反映了()A.夏朝阶级分化和等级界限 B.商朝对奴隶和平民的控制 C.西周社会等级制度的确立 D.牧野之战战场的激烈程度【分析】本题考查二里头遗址,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解答】据题干“经考古发现,二里头都城遗址多个网格内发现有不同等级的建筑和墓葬,每个网格应属不同的家族”可以看出,当时已经出现了不同阶级的分化,反映了夏王朝的阶级分化和等级界限。故A正确;二里头都城遗址是夏朝都城遗址,与商朝无关,排除B;二里头遗址是夏朝都城遗址,无法体现西周等级制度的确立,排除C;牧野之战是公元前1046年武王伐纣的决胜战,排除D。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二里头遗址,考查学生的识记理解能力,解题关键是知道二里头都城遗址的发现反映了夏朝阶级分化和等级界限。13.(2024秋•丰县期末)四川广汉三星堆遗址出土了数以万计的珍贵文物,其中除了造型奇特的青铜树、青铜面具以外,还发现了中原夏商王朝系统的玉礼器和青铜器。这反映出夏商时期()A.四川与中原的关系密切 B.各民族之间出现大交融 C.青铜铸造业由国家掌控 D.青铜铸造技术源自中原【分析】本题考查青铜器时代的相关内容。【解答】根据材料“四川广汉三星堆遗址出土了数以万计的珍贵文物,其中除了造型奇特的青铜树、青铜面具以外,还发现了中原夏商王朝系统的玉礼器和青铜器。”可知,四川广汉三星堆遗址出土中原夏商王朝系统的玉礼器和青铜器,说明四川与中原在文化、经济等方面有密切联系,A项正确;材料主旨是四川与中原的关系密切,未体现各民族大交融,排除B项;题干材料主要强调四川与中原的关系密切,不能得出青铜铸造业由国家掌控及青铜铸造技术源自中原的结论,排除CD项。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准确理解青铜器时代的相关内容。14.(2024秋•丰县期末)历史学家在《中国史纲》中写到:“此后武王、成王、康王之世,不断的把兄弟、子侄、姻戚、功臣分封于外,建立新国。每一个这类新国的建立,便是周人的一次向外移植,便是周人势力范围的一次扩张。”材料主要说明分封制()A.开创于西周武王时期 B.加快了周朝人口增长 C.血缘关系是唯一依据 D.扩大了西周的统治区域【分析】本题考查分封制的相关知识。关键信息有:周人的一次向外移植,便是周人势力范围的一次扩张。【解答】分封制是西周的重要政治制度,但材料无法说明分封制开创于武王时期,也没有体现加快了周朝人口增长,故排除AB;根据“功臣分封于外”可知功臣也是分封的对象,他们不符合血缘关系是唯一依据,故排除C项;根据“周人的一次向外移植,便是周人势力范围的一次扩张”可知分封制扩大了西周的统治区域,故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学生正确解读材料信息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本题材料设置有一定难度,总体难度适中。15.(2025•武都区模拟)从“大禹造九鼎”的传说开始,青铜鼎被视为国家的重器,在商周时期,统治者都将定都或建立王朝称为“定鼎”。这反映了青铜鼎()A.铸造工艺复杂 B.象征权力地位 C.种类丰富多样 D.便利日常生活【分析】本题考查青铜器,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解答】商朝以后,青铜器数量增多,种类逐渐丰富,主要用于饮食、祭祀及军事等方面,功能也由食器等发展到礼器,更成为王公贵族身份地位乃至国家权力的象征。题干材料反映青铜鼎象征权力地位。故B符合题意;题干材料反映青铜鼎象征权力地位,不能反映青铜鼎铸造工艺复杂、种类丰富多样、便利日常生活,排除ACD。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青铜器,考查学生的识记理解能力,解题关键是知道题干材料反映青铜鼎象征权力地位。16.(2025•江阴市校级模拟)著名学者夏鼐说:“商朝文化实在是一个灿烂的文明……”能证明这一观点的是,商代()①青铜制作工艺高超②创造了比较成熟的文字③广泛应用铁制农具④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商朝文化的相关史实。掌握相关基础知识。【解答】青铜器出现在原始社会末期,夏朝时种类逐渐增多。商朝是青铜文化的灿烂时期,当时著名的青铜器有司母戊鼎、四羊方尊等。商周时期,青铜器的铸造有了进步,如:生产规模大,技艺水平高;分工细致;种类繁多,不仅有实用的功能,还具有高超的艺术价值。商朝人刻写在龟甲或兽骨上的文字被称为“甲骨文”,它已经具备了汉字结构的基本形式,是一种比较成熟的文字。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商朝开始。①②符合题意。故选:A。【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理解与识记商朝文化的相关史实。17.(2025•吉安模拟)古代朝代更替,江山改名换姓,是常有的事,下列历史事件中,导致王朝更替的是()A.国人暴动 B.牧野之战 C.安史之乱 D.祖逖北伐【分析】本题考查牧野之战,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和题干信息进行解答即可。【解答】A.国人暴动发生在西周时期,周厉王被赶出了都城,但并未改朝换代,排除A项;B.结合所学可知,周武王联合其他部族,通过牧野之战打败了商纣王的军队,建立了西周,实现了王朝更替,B项正确;C.安史之乱导致唐朝由盛转衰,并未改朝换代,排除C项;D.东晋初年,祖逖领导北伐,曾一度收复黄河以南大片土地,但并未改朝换代,排除D项。故选:B。【点评】本题以牧野之战为切入点,考查学生对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届浙江省杭州市十三中学教育集团数学七下期末联考试题含解析
- 纳滤技术脱盐膜行业跨境出海项目商业计划书
- 电子级氟硅橡胶密封件企业制定与实施新质生产力项目商业计划书
- 高端定制蒸烤箱行业深度调研及发展项目商业计划书
- 高清游戏画质增强器行业深度调研及发展项目商业计划书
- 高效矿物脱色剂行业跨境出海项目商业计划书
- 安徽省合肥市部分学校2025届七年级数学第二学期期末监测试题含解析
- 统编版高中语文古诗文民俗文化教学研究
- 酶解小麦面筋蛋白的结构探究及其致敏性评价
- 临床医学脑神经学
- 2020年7月辽宁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生物试卷
- 危大工程巡视检查记录表施工电梯
- 麦当劳标准化管理手册 课件
- 学前教育专业(本科毕业论文答辩PPT)
- “危大工程”验收标识牌
- 人民币的故事(课堂PPT)
- 生产异常及停线管理规范(1)
- 学生英语读写情况调查分析报告(二)
- 河北工业大学本科生体育课程考核管理办法-河北工业大学本科生院
- 病房发生火灾应急预案
- 热学李椿__电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