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班级姓名学号分数七年级历史(下册)期末卷(复习培优)(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等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选择题(本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时空观念是历史学科五大核心素养之一。与下图中①②③对应的朝代是(
)A.商朝、北宋、元朝 B.东汉、西晋、隋朝C.商朝、隋朝、北宋 D.东汉、北宋、明朝2.某节目讲述了大运河淮安段过去的故事,展现了全国大运河文化带建设中的淮安风采。隋朝大运河是古代世界上最长的运河,它的开凿(
)A.加强了东西交通 B.加强了南北地区的交流C.连接了从海河到珠江五大水系 D.导致了隋朝的灭亡3.如图是根据傅筑夫《中国经济史论丛》编制的中国古代经济发展指数图。图中②的年份,处于我国古代的一个盛世时期,这是指(
)A.文景之治 B.光武中兴 C.贞观之治 D.开元盛世4.某历史兴趣小组收集了松赞干布、文成公主、《步辇图》、唐蕃会盟碑等文物图片在班内进行了一次展览。据此判断,这次展览主要反映了(
)A.唐与突厥的关系 B.唐与吐蕃的关系C.唐与回纥的关系 D.唐与南诏的关系5.唐朝是中国历史上诗歌创作的时期,名家辈出。其中,符合“忧国忧民的情怀”“取材于政治兴亡”“沉郁顿挫的风格特点”三个特征并且其诗被誉为“诗史”的唐代诗人是(
)A.王维 B.李白 C.白居易 D.杜甫6.唐朝在借鉴波斯马球运动的同时,融入自己的创造,使马球运动兼具东西文化特色。在外来体育运动影响唐朝的同时,我国本土体育运动也向外传播,如唐朝时围棋传入印度。从材料中可以看出,唐朝对外文化交流的特点是(
)A.昂扬进取,充满活力 B.恩威并重,怀柔为主C.政策开明,和同一家 D.双向交流,兼收并蓄7.《旧唐书》载:“宫室焚烧,十不存一,百曹荒废,曾无尺椽……东至郑、汴,达于徐方,北自覃、怀,经于相土,为人烟断绝,千里萧条。”由此可知(
)A.隋末农民起义迅速蔓延至全国 B.安史之乱使社会遭到空前浩劫C.唐太宗吸取隋朝暴政而亡教训 D.五代十国是藩镇割据局面延续8.“五代方镇残虐,民受其祸,联今选儒臣干事者百余,分治大藩,纵皆贪浊,亦不及武臣一人也。”以下措施体现宋太祖这一思想的是(
)A.改革和发展科举制 B.派文臣担任州县长官C.在陈桥驿发动兵变 D.任用王安石主持变法9.在王安石变法的措施中,引起隐匿田亩、逃避赋税之人最激烈反对的是(
)A.募役法 B.农田水利法 C.方田均税法 D.青苗法10.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指出:“宋朝皇帝每年要向游牧民(辽、西夏)‘送礼’……(‘送礼’)是宋朝一个致命的弱点……‘送礼’政策实行了一个半世纪。”对于这段文字的理解,正确的是(
)①“送礼”指的是北宋给辽、西夏岁币②宋朝皇帝向两个游牧民族“送礼”的原因是经济富庶③“送礼”给宋朝政府带来了巨大的财政负担,所以是其致命弱点之一④“送礼”政策客观上有利于边境的安定和双方的贸易往来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11.与下面对联赞颂人物有关的是(
)上联:奈何铁马金戈,仅争得偏安局面下联:至今山光水色,犹照见一片丹心A.文成公主入藏 B.岳飞抗金 C.文天祥抗元 D.黄巢起义12.货币是商品交换和经济发展的产物,在社会发展和人们的经济生活中起着重要作用。北宋前期四川地区出现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南宋时,纸币发展成为与铜钱并行的货币。其主要原因是(
)A.宋代科技进步,文化多彩 B.宋代交通便利,海外贸易发达C.宋代国家统一,民族交融 D.宋代商贸繁荣,商品经济发展13.观察下列不同时期形势(疆域)图并依据所学,分析所体现出的趋势是(
)图1:五代十国形势图(后周时期)图2:辽、北宋、西夏形势图(1111年)
图3:元朝疆域图(1330年)A.藩镇割据的局面在不断重现 B.各民族间交融趋势受到阻碍C.东西方的文化交流时断时续 D.统一多民族国家不断巩固和发展14.《元史·地理志》记载,元地疆域“北逾阴山,西极流沙,东尽辽左,南越海表……汉、唐极盛之际,有不及焉”。为加强有效统治,忽必烈采取(
)A.分封制 B.郡县制 C.行省制 D.三省六部制15.“中国戏曲的形成最早可以追溯到秦汉时代。但其具体的形成过程却相当漫长,直到宋元之际,因为社会经济的繁荣、市民阶层队伍的壮大,中国戏曲才得以成型。成熟的戏曲从元杂剧算起,经历明清的不断发展而进入现代…”下列哪一作品反映了到宋元之际“中国戏曲才得以成型”(
)A. B. C. D.16.“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王安石的诗歌《元日》描述了哪一传统节日的欢乐气氛(
)A.元宵节 B.端午节 C.寒食节 D.春节17.据1981年《世界图书》第三、第九期统计:我国从西汉、东汉、三国、晋、南北朝、隋唐直至五代,共出书二万三千多部,二十七万多卷,而宋代出书则达一万一千部,十二万四千多卷,相当于历代出书总数的将近一半。这一变化是由于(
)A.印刷术的革新 B.造纸术的推广C.对外往来密切 D.文化交流频繁18.如图所示为中国古代某项科技成就的发展。该科技成就(
)A.发展了中医治疗理论 B.改变了中国政治制度C.丰富了文学艺术宝库 D.促进了远洋航海发展19.教师在讲授《明朝的政治》这一课题时,展示了下列一段材料。这说明该教师讲授的知识点是(
)明初袭元制,设左、右相,独掌中书,统领六部……日感威胁。故设皇太子预政,以架空中书省职能……此后,扩充六部,六部尚书直柄帝命……洪武十三年,借“胡惟庸案”……A.军机处的建立 B.实行八股取士C.明太祖废除丞相制度 D.明朝边疆危机的加剧20.永乐十八年(1420年)在明朝宫廷宴请各国使节的宴会上,响起了这样的歌声:“四夷率土归王命,都来朝大明。万邦千国皆归正,现帝廷,朝仁圣…“这种”四方来朝“的局面出现的背景是(
)A.鉴真东渡 B.市舶司的设立 C.郑和下西洋 D.戚继光抗倭21.“王麻子剪刀”是享誉海内外的中华老字号,其生产技术曾在“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中被详细介绍。该书是(
)A.《齐民要术》 B.《天工开物》 C.《本草纲目》 D.《农政全书》22.“该书增药三百七十四种,厘为一十六部,合成五十二卷。首标正名为纲,余各附释为目,次以集解详其出产、形色,又次以气味、主治附方。”“该书”(
)A.总结了我国医药学成就 B.推动了我国手工业的发展C.是中国第一部农业著作 D.首次提出“治未病”理论23.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我国古代对北京的称呼(
)①大都
②蓟
③京师
④涿郡A.②④③① B.②④①③ C.④②①③ D.③②④①24.明代广东是东南地区重要的粮食产地,其产粮输往各地。到了清代,广东则出现“然农之利微,务者绝罕,虽有荒土众莫之垦”现象,非但不能输出粮食,还得从外地调入大量的粮食。此种现象反映了广东(
)A.传统重农政策受到了抑制 B.工商业发展改变经济构成C.闭关锁国制约了经济发展 D.时局战乱破坏了农业生产25.下表反映了清朝前期中枢机构及职权的演变。该表说明(
)掌权者中枢机构及职权演变康熙帝利用“南书房”处理政务;实行奏折制度雍正帝设置军机处,“掌书谕旨,综军国之要,以赞上治机务。常日直禁廷以待召见”A.君主集权逐渐强化 B.封建中央集权体制走向完备C.满洲贵族尽失特权 D.中央强化官吏之间相互监督二、材料解析题(共4小题。其中26题10分,27题15分,28题14分,29题11分;共50分)26.鉴于往事,资于治道。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0分)材料一
唐太宗处理民族关系方面有一套比较成熟的办法。最为重要的一点就是与他们真心相待,与他们建立了深厚感情,赢得了他们的爱戴。他与少数民族上层人物建立了亦君亦友的关系,既是国君,又是朋友。由此保证了民族关系良性运行。——摘编自崔明德《中国民族关系十讲》(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唐太宗处理民族关系的“成熟办法”是什么?列举一例唐太宗加强对边疆地区管辖的史实。(6分)材料二
中华民族作为一个自在的民族实体则是几千年的历史过程中形成的。它的主流是由许许多多分散孤立存在的民族单位,经过接触、混杂、联结和交融,同时也有分裂和消亡,形成一个你来我去、我来你去,我中有你、你中有我,而又各具个性的多元统一体。——摘编自费孝通《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2)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形成的因素。(4分)27.生产力是指人民生产物质资料的能力。它是社会结构中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生产力受多种因素的影响。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5分)材料一:如图(1)请分别写出材料一图片中两种生产工具的名称及用途?(4分)材料二:朝代西汉唐朝宋朝北方80.2%56.8%37.1%南方19.8%43.2%62.9%(2)根据材料二,指出宋代人口分布有何特点。其原因是什么?这对中国古代经济发展有何影响?(4分)材料三:值得注意的是,宋朝发生了一场对整个欧亚大陆有重要意义的商业革命。技术的稳步发展提高了传统工业的产量。同样,水稻的早熟品种的引进,使作物在过去只能一季一熟的地方达到一季两熟,从而促进了农业的发展、手工业的兴盛、商业的繁荣,海外贸易也超过前代。(3)材料三中宋代引进的“水稻的早熟品种”是什么?宋代在主要港口设立了哪一专门管理海外贸易的机构?从唐朝中后期开始的经济重心南移,最后完成于何时?(3分)(4)综合三则材料,谈谈促进经济发展的因素有哪些?(至少两点)(4分)28.我国古代统一多民族国家从形成到巩固和发展经历了漫长的时期,期间各个民族相互交流,促进了中华文明的形成与发展。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材料一
中国农业区的统一是由汉族完成的,但中国历史上农业区和牧业区的统一都是由牧业民族完成的,牧业民族的三次南下为中国的统一作出了更大的贡献。第一次南下可以追朔到东汉后期,魏晋时都未停止,以拓跋鲜卑的南下建立北魏为高潮……第二次南下从唐朝后期开始,唐朝后期的一些藩镇就是南下的少数民族的首领,五代中的三代都是沙陀人建立的,以后从契丹、女真一直到蒙古灭南宋,建立元帝国。第三次南下是满族南下建立清朝,最终完成了统一中国的伟业。——摘编自葛剑雄著《统一与分裂》材料二——选自义务教育教科书《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1)材料一说“第一次南下以拓跋鲜卑的南下建立北魏为高潮”,请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对此观点予以说明。(4分)(2)请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牧业民族“第二次南下”时契丹、党项、女真先后建立的政权名称。(6分)(3)历史文物蕴含着丰富的历史信息。请从材料二中选择两件历史文物,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满族对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所作出的重大贡献。(4分)29.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1分)材料一:2022年6月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四川省眉山市考察了三苏祠,了解当地保护历史文化遗产的情况。习近平总书记曾多次引用苏东坡名句。如:“守其初心。始终不限变”“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腹有诗书气自华”“为国不可以生事,亦不可以畏事”等。三苏文化涵盖丰富,成为中华民族重要的精神财富和宝贵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汝州职业技术学院《商法》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西安音乐学院《数字信号处理D》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江西工程职业学院《运营案例分析》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沙洲职业工学院《织物组织与结构》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2025年电力电子元器件项目规划申请报告模板
- 2025年硼化物陶瓷粉体项目规划申请报告
- 2025年文化内容产品服务项目申请报告模板
- 线上竞赛策划合同
- 防水材料安全使用合同
- 贷款利率适用协议
- 2025年4月自考00242民法学试题及答案含评分标准
- 2025年氢化丁晴橡胶发展现状及市场前景趋势分析
- 退休终止劳动合同协议书
- 2024译林版七年级英语下册期中复习:Unit1-Unit4词组讲义
- 护士助教面试题及答案
- 中国兽药典三部 2020年版
- 《分布式存储技术》课件
- 智能化施工流程改进技术措施
- 第18课《井冈翠竹》课件-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
- 【MOOC】《思想道德与法治》(东南大学)章节中国大学慕课答案
- 【MOOC】以案说法-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中国大学慕课MOOC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