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高考化学真题(黑吉辽卷) 试题试卷原卷答案解析_第1页
2024年高考化学真题(黑吉辽卷) 试题试卷原卷答案解析_第2页
2024年高考化学真题(黑吉辽卷) 试题试卷原卷答案解析_第3页
2024年高考化学真题(黑吉辽卷) 试题试卷原卷答案解析_第4页
2024年高考化学真题(黑吉辽卷) 试题试卷原卷答案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年吉林省普通高等学校招生选择性考试

化学

本试卷共8页。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考生信息条形码粘

贴区。

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亳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

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

纸、试卷上答题无效。

4.作图可先使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

5.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异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016S32C135.5Ti48Cu64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

符合题目要求。

1.文物见证历史,化学创造文明,东北三省出土的下列文物据其主要成分不能与其他三项归为一类的是

A.金代六曲葵花婆金银盏B.北燕鸭形玻璃注

C.汉代白玉耳杯D.新石器时代彩绘几何纹双腹陶罐

2.下列化学用语或表述正确的是

A.中子数为1的氮核素:;HeB.Si。?的晶体类型:分子晶体

C.F2的共价键类型:p-p。键D.PCI)的空间结构:平面三角形

3.下列实验操作或处理方法错误的是

A.点燃H?前,先检验其纯度B.金属K着火,用湿抹布盖灭

C.温度计中水银洒落地面,用硫粉处理D.茶酚沾到皮肤上,先后用乙醉、水冲洗

4.流及其化合物部分转化关系如图。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标准状况下,11.2LSO2中原子总数为0・5NA

B.lOOmLO.lmollNa2so3溶液中,SO;数目0.01NA

C.反应①每消耗3.4gH2S,生成物中硫原子数目为0.1N,、

D.反应②每生成Imol还原产物,转移电子数目为2NA

5.家务劳动中蕴含着丰富的化学知识。下列相关解释错误的是

A.用过氧碳酸钠漂白衣物:Na2co4具有较强氧化性

B.酿米泗需晾凉米饭后加酒曲:乙醇受热易挥发

C.用柠檬酸去除水垢:柠檬酸酸性强于碳酸

D.用碱液清洗厨房油污:油脂可碱性水解

6.H?。?分解的“碘钟”反应美轮美奂。将一定浓度的三种溶液(①H2。?溶液;②淀粉、丙二酸和MnSO«

混合溶液:③KIO,、稀硫酸混合溶液)混合,溶液颜色在无色和蓝色之间来问振荡,周期性变色:几分钟

后,稳定为蓝色。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无色一蓝色:生成LB.蓝色一无色:L转化为化合态

c.H?。?起漂白作用D.淀粉作指示剂

Y作催化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0COzt

H

Y

A.X不能发生水解反应B.Y与盐酸反应的产物不溶于水

CZ中碳原子均采用sp?杂化D.随c(Y)增大,该反应速率不断增大

8.卜.列实验方法或试剂使用合理的是

选项实验目的实验方法或试剂

检验NaBr溶液中是否含有

A([FelCM]溶液

Fe2+

R测定KHS溶液中c(S?)用AgNO,溶液滴定

C除去乙醇中少量的水加入金属Na,过滤

D测定KC1O溶液的pH使用pH试纸

A.AB.BC.CD.D

9.环六糊精①-哦喃葡萄糖缩合物)具有空腔结构,腔内极性较小,腔外极性较大,可包合某些分子形成超

分子。图1、图2和图3分别表示环六糊精结构、超分子示意图及相关应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环六糊精属于寡糖

B.非极性分子均可被环六糊精包合形成超分子

C.图2中甲氧基对位暴露在反应环境中

D.可用萃取法分离环六糊精和氯代苯甲健

10.异山梨醇是一种由生物质制备的高附加值化学品,150°。时其制备过程及相关物质浓度随时间变化如图

所示,15h后异山梨酥浓度不再变化。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3h时,反应②正、逆反应速率相等

B.该温度下的平衡常数:①〉②

C.0〜3h平均速率(异山梨醇)=0.014mol-kg“•h”

D.反应②加入催化剂不改变其平衡转化率

11.如下反应相关元素中,W、X、Y、Z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元素,基态X原子的核外电子有5

种空间运动状态,基态Y、Z原子有两个未成对电子,Q是ds区元素,焰色试验呈绿色。下列说法错误的

逐潮通入XW)至过量

QZY,溶液tQZXJ4W12溶液

A.单质沸点:Z>Y>WB.简单氢化物键角:X>Y

C反应过程中有蓝色沉淀产生D.QZX4Y4W12是配合物,配位原子是Y

12.“绿色零碳”氢能前景广阔。为解决传统电解水制“绿氢”阳极电势高、反应速率缓慢的问题,科技工

作者设计耦合HCHO高效制H2的方法,装置如图所示。部分反应机理为:

艾+OHHO冲

.O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HF、・OH

电源

,情性电慑及催化剂、i

HCOO

KOH溶液

bHCHO

I-r----I

阴肉子交换膜

A.相同电量下H?理论产量是传统电解水的1.5倍

B.阴极反应:2H2O+2e=2OH+H2T

C电解时OH-通过阴离了•交换膜向b极方向移动

D.阳极反应:2HCHO-2e+4OH=2HCOO+2H2O+H2T

13.某工厂利用铜屑脱除锌浸出液中的Cl并制备Zn,流程如下“脱氯”步骤仅Cu元素化合价发生改变。下

列说法正确的是

锌浸出液

H2SoO4HAT

铜牌一但亘|_A|区氯口脱欠液

CuCl固体

锌浸出液中相关成分(其他成分无干扰)

离子Zn2+Cu2+cr

浓度1450.031

A.“浸铜”时应加入足量H?。?,确保铜屑溶解完全

+2+

B.“浸铜”反应:2CU+4H+H;O2=2CU+H2T+2H2O

C.“脱氯”反应:Cu+Cu2++2C1-=2CuCI

D.脱氯液净化后电解,可在阳极得到Zn

14.某锂离子电池电极材料结构如图。结构1是钻硫化物晶胞的一部分,可代表其组成和结构;晶胞2是充

电后的晶胞结构;所有晶胞均为立方晶胞。卜.列说法错误的是

晶胞2中S与S的最短距离为当且a

A.结构1钻硫化物的化学式为C。9s&B.

2

C.晶胞2中距Li最近的S有4个D.晶胞2和晶胞3表示同一晶体

15.25C'下,AgCl.AgBr和AgzCrO”的沉淀溶解平衡曲线如卜-图所示。杲实验小组以为指示

剂,用AgNO,标准溶液分别滴定含C「水样、含BL水样。

已知:①Ag'CrO』为砖红色沉淀;

②相同条件下AgCl溶解度大于AgBr;

③25℃时,pKa(H2CrO4)=0.7,pK叼(凡004)=6.5。

pAg=-lg|c(Ag>'(molL)|

X--|gK)Tk(molL,)]

BriCrO;)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曲线②为AgCl沉淀溶解平衡曲线

B.反应AgzCrOjH-=2Ag++HCrO4的平衡常数K=l(严

C.滴定C「时,理论上混合液中指示剂浓度不宜超过

c(B「)

D.滴定Br.达终点时,溶液中二1(严

c(CrOj)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55分。

16.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利用细菌冶金的国家。已知金属硫化物在“细菌氧化”时转化为硫酸盐,某工厂用细

菌冶金技术处理载金硫化矿粉(其中细小的Au颗粒被FeS?、FeAsS包裹),以提高金的浸出率并冶炼金,

工艺流程如下:

空气NaCN溶液Zn

回答下列问题:

(1)北宋时期我国就有多处矿场利用细菌氧化形成的天然“胆水”冶炼铜,“胆水”的主要溶质为

(填化学式)。

(2)“细菌氧化”中,Fe“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0

(3)“沉铁珅”时需加碱调节pH,生成(填化学式)胶体起絮凝作用,促进了含As微粒的沉降。

(4)“培烧氧化”也可提高“浸金”效率,相比“培烧氧化”,“细菌氧化”的优势为(填标号)。

A.无需控温B,可减少有害气体产生

C.设备无需耐高温D.不产生废液废渣

(5)“真金不拍火炼”,表明Au难被。2氧化,“浸金”中NaCN的作用为。

(6)“沉金”中Zn的作用为。

⑺游液②经H2SO4酸化,[Zn(CN%广转化为ZnSC\和HCN的化学方程式为。用碱中和HCN

可生成(填溶质化学式)溶液,从而实现循环利用。

17.某实验小组为实现乙酸乙酯的绿色制备及反应过程可视化,设计实验方案如下:

I.句50mL烧瓶中分别加入5.7mL乙酸(lOOmmol)、8.8mL乙醇(150mmol)、L4gNaHS()4固体及4~6

滴1%0甲基紫的乙醇溶液。向小孔冷凝柱中装入变色硅胶。

H.加热回流50min后,反应液由蓝色变为紫色,变色硅胶由蓝色变为粉红色,停止加热。

HI.冷却后,向烧瓶中缓慢加入饱和Na2cO3溶液至无CO?逸出,分离出有机相。

IV.洗涤有机相后,加入无水MgSO。,过滤。

V.蒸储滤液,收集73〜78℃储分,得无色液体6.60g,色谱检测纯度为98.0%。

回答下列问题:

(1)NaHSO,在反应中起_______作用,用其代替浓H2sO4的优点是(答出一条即可)c

(2)甲基紫和变色硅胶的颜色变化均可指示反应进程。变色硅胶吸水,除指示反应进程外,还可。

(3)使用小孔冷凝柱承载,而不向反应液中直接加入变色硅胶的优点是______(填标号)。

A.无需分离B.增大该反应平衡常数

C.起到沸石作用,防止暴沸D.不影响甲基紫指示反应进程

(4)下列仪器中,分离有机相和洗涤有机相时均需使用的是(填名称)。

V

QrUL

(5)该实验乙酸乙酯的产率为(精确至0.1%)。

(6)若改用C2H5HoH作为反应物进行反应,质谱检测目标产物分子离子峰的质荷比数俏应为(精

确至Do

18.为实现氯资源循环利用,工业上采用RuO?催化氧化法处理HC1废气:

2HCl(g)+-O2(g)^^Cl2(g)4-H2O(g)AH尸57.2kJ-mo「ASK。将HC1和Oz分别以不同起始

流速通入反应器中,在360℃、400℃和440℃下反应,通过检测流出气成分绘制HC1转化率(a)曲线,如

下图所示(较低流速下转化率可近似为平衡转化率)。

90f90f-,

%%

//

繇<8o

7807

)xN

冠(0.10,80)

£出7o

金A

CU<三

HHA

/w(HCl):n(O)=4:3a〃(HC1):〃(O:)=4:4r

6026

(0.17,61)

0.180.140.100.060.180.140.100.06

HC1流速/(mol•h_1)HC1流速/(mol•h")

图1图2

回答下列问题:

(1)AS______0(填或):T3=℃

(2)结合以下信息,可知H2的燃烧热AH=kJ-mol1o

H2O(l)=H2O(g)AH2=+44.0kJ•mo-

1

H2(g)+Cl2(g)=2HCl(g)AH3=-184.6kJ•mol'

(3)下列措施可提高M点HQ转化率的是(填标号)

A.增大HC1流速B.将温度升高40c

C.增大n(HCl):n(OjD.使用更高效的催化剂

(4)图中较高流速时,。(工)小于二(12)和二(1),原因是O

(5)设N点的转化率为平衡转化率,则该温度卜反应的平衡常数K=(用平衡物质的量分数代替平

衡浓度计算)

(6)负载在TiOz上的RuO?催化活性高,稳定性强,TiO?和RuC)2的晶体结构均可用下图表示,二者晶

胞体积近似相等,RuO?与TiO?的密度比为1.66,则Ru的相对原子质量为(精确至1)。

19.特戈拉赞(化合物K)是抑制胃酸分泌的药物,其合成路线如卜.:

Bn

C3HxBrO2

B

CHj-HCI

HN

已知:

回答下列问题:

(I)B中含氧官能团只有醛基,其结构简式为。

(2)G中含氧官能团的名称为和。

(3)J-K的反应类型为0

(4)D的同分异构体中,与D官能团完全相同,且水解生成丙二酸的有种(不考虑立体异构)。

(5)E-F转化可能分三步:①E分子内的咪噬环与粉基反应生成X:②X快速异构化为Y,图Y与

(CH3coI。反应生成F。第③步化学方程式为o

(6)荒环具有与味吐环类似的性质u参考B—X的转化,设计化合物I的合成路线如下(部分反应条件己略

去)。其中M和N的结构简式为—____和_______O

F0H一回W长F0H

2024年吉林省普通高等学校招生选择性考试

化学

本试卷共8页。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考生信息条形码粘

贴区。

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亳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

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

纸、试卷上答题无效。

4.作图可先使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

5.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异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016S32C135.5Ti48Cu64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

符合题目要求。

1.文物见证历史,化学创造文明,东北三省出土的下列文物据其主要成分不能与其他三项归为一类的是

A.金代六曲葵花婆金银盏B.北燕鸭形玻璃注

C.汉代白玉耳杯D.新石器时代彩绘几何纹双腹陶罐

【答案】A

【解析】

【详解】A.金代六曲葵花鎏金银盏是合金,属于无机金属材料;

B.北燕鸭形玻璃注是玻璃制品,属于硅酸盐材料;

C.汉代白玉耳环是玉,属于含有微量元素的钙镁硅酸盐材料;

D.新石器时代彩绘几何纹双旗陶罐是陶器,属于硅酸盐材料;

综上A选项材质与其他三项材质不用,不能归为一类,答案选A。

2.下列化学用语或表述正确的是

A.中子数为1的氮核素:;HeB.Si。?的晶体类型:分子晶体

C.F?的共价键类型:P-P。键D.PC1的空间结构:平面三角形

【答案】C

【解析】

【详解】A.中子数为1的He核素其质量数为1+2=3,故其表示应为;He,A错误;

B.SiO?晶体中只含有共价键,为共价晶体,B错误;

C.两个F原子的2P轨道单电子相互重叠形成p-po键,C正确;

D.PC13的中心原子存在I对孤电子对,其VSEPR模型为四面体型,PC13的空间结构为三角锥型,D错误;

故答案选Co

3.下列实脸操作或处理方法错误的是

A.点燃H?前,先检验其纯度B.金属K着火,用湿抹布盖灭

C.温度计中水银洒落地面,用硫粉处理D.苯酚沾到皮肤上,先后用乙醉、水冲洗

【答案】B

【解析】

【详解】A.比为易燃气体,在点燃前需验纯,A正确;

B.金属K为活泼金属,可以与水发生反应,不能用湿抹布盖灭,B错误;

C.Hg有毒,温度计打碎后应用硫粉覆盖,使Hg转化为无毒的HgS,C正确;

D.苯酚易溶于乙醇等有机物质中,苯酚活到皮肤上后应立即用乙醇冲洗,稀释后再用水冲洗,D正确;

故答案选B。

4.疏及其化合物部分转化关系如图。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标准状况下,11.2LSO2中原子总数为0・5NA

B.100mL0.lmol•LlNa2SO3溶液中,SO:数目为O.OIN、

C.反应①每消耗3.4gH?S,生成物中硫原子数目为SIN、

D.反应②每生成1mol还原产物,转移电子数目为2NA

【答案】D

【解析】

【详解】A.标况下SO2为气体,II.2LSO2为0.5mol,其含有l.5mol原子,原子数为1.5NA,A错误;

B.SO1为弱酸阴离子,其在水中易发生水解,因此,100mLO.lmolL"Na2sO3溶液中SO丁数目小于O.OINA,

B错误;

C.反应①的方程式为SCh+2H2s=3Sj+2H2O,反应中每生成3molS消耗2molH2S,3.4gH2s为0.1mol,

故可以生成015moiS,生成的原子数目为0.15NA,C错误;

D.反应②的离子方程式为3s+6OH-=SO:+2S2-+3H2O,反应的还原产物为S%每生成2molS?一共转移4moi

电子,因此,每生成ImolS每转移2moi电子,数目为2NA,D正确;

故答案选D

5.家务劳动中蕴含着丰富的化学知识。下列相关解释错误的是

A.用过氧碳酸钠漂白衣物:NaKOq具有较强氧化性

B.酿米酒需晾凉米饭后加酒曲:乙醇受热易挥发

C.用柠檬酸去除水垢:柠檬酸酸性强于碳酸

D.用碱液清洗厨房油污:油脂可碱性水解

【答案】B

【解析】

【详解】A.过碳酸钠中过碳酸根中有两个0原子为-1价,易得到电子变成-2价0,因此过碳酸钠具有强

氧化性,可以漂白衣物,A正确;

B.酒曲上大量微生物,微生物可以分泌多种麻将化谷物中的淀粉、蛋白质等转变成糖、氨基酸。糖分在酵

母菌的酶的作用下,分解成乙醇,即酒精。因此,米饭需晾凉,米饭过热会使微生物失活,B错误;

C.柠檬酸的酸性强于碳酸,可以将水垢中的碳酸钙分解为可溶性的钙离子,用于除水垢,C正确;

D.油脂可以在碱性条件下水解成可用于水的甘油和脂肪酸盐,用于清洗油污,D正确;

故答案选B。

6.H?。?分解的“碘钟”反应美轮美奂。将一定浓度的三种溶液(①H2。?溶液;②淀粉、丙二酸和MnSC^

混合溶液;③KIO,、稀硫酸混合溶液)混合,溶液颜色在无色和蓝色之间来回振荡,周期性变色;几分钟

后,稳定为蓝色。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无色一蓝色:生成I?B.蓝色一无色:L转化为化合态

C.H?。?起漂白作用D.淀粉作指示剂

【答案】C

【解析】

【分析】分析该“碘钟”反应的原理:①在MM+的催化下H,O?与IO;反应牛成I"在淀粉指示剂的作用下

溶液变蓝色;②生成的h又会与W02反应生成10,使溶液变回无色;③生成的12可以与丙二酸反应生成

琥珀色的ICH(C00H)2,溶液最终会变成蓝色。

【详解】A.根据分析,溶液由无色变为蓝色说明有12生成,A正确;

B.根据分析,溶液由蓝色变为无色,是将L转化为10,b转化为为化合态,B正确;

C.根据分析,H2O2在此过程中参加反应,不起到漂白作用,C错误;

D.在此过程中,因为有b的生成与消耗,淀粉在这个过程中起到指示剂的作用,D正确;

故答案选C。

7.如下图所示的自催化反应,Y作催化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XYZ

A.X不能发生水解反应B.Y与盐酸反应的产物不溶于水

C.Z中碳原子均采用sp2杂化D.随c(Y)增大,该反应速率不断增大

【答案】C

【解析】

【详解】A.根据X的结构简式可知,其结构中含有酯基和酰胺基,因此可以发生水解反应,A错误;

B.有机物Y中含有氨基,其呈碱性,可以与盐酸发生反应生成盐,生成的盐在水中的溶解性较好,B错误;

C.有机物Z中含有苯环和碳碳双键,无饱和碳原子,其所有的碳原子均为sp2杂化,C正确;

D.随着体系中c(Y)增大,Y在反应中起催化作用,反应初始阶段化学反应会加快,但随着反应的不断进行,

反应物X的浓度不断减小,且浓度的减小占主要因素,反应速率又逐渐减小,即不会一直增大,D错误;

故答案选C。

8.下列实验方法或试剂使用合理的是

选项实验目的实验方法或试剂

检验NaBr溶液中是否含有

A《[FelCM]溶液

Fe2+

B测定KHS溶液中c(S?)用AgNO,溶液滴定

C除去乙醇中少量的水加入金属Na,过漉

D测定KC1O溶液的pH使用pH试纸

A.AB.BC.CD.D

【答案】A

【解析】

【详解】A.溶液中含有Fe?+,可以与K3『e(CN)6]发生反应使溶液变成蓝色,A项合理;

B.随着滴定的不断进行,溶液中S?一不断被消耗,但是溶液中的HS还可以继续发生电离生成S%B项不

合理;

C.金属Na既可以和水发生反应又可以和乙醉发生反应,故不能用金属Na除去乙醇中少量的水,C项不合

理;

D.CIO具有氧化性,不能用pH试纸测定其pH的大小,可以用pH计进行测量,D项不合理;

故答案选A

9.环六糊精(D-毗喃葡萄糖缩合物)具有空腔结构,腔内极性较小,腔外极性较大,可包合某些分子形成超

分子。图1、图2和图3分别表示环六糊精结构、超分子示意图及相关应用。卜.列说法错误的是

A环六糊精属于寡糖

B.非极性分子均可被环六糊精包合形成超分子

C.图2中甲氧基对位暴露在反应环境中

D.可用萃取法分离环六糊精和氯代苯甲醛

【答案】B

【解析】

【详解】A.Imol糖水解后能产生270moi单糖的糖称为寡糖或者低聚糖,环六糊精是葡萄糖的缩合物,

属干寡糖,A正确;

B.要和环/'、糊精形成超分子,该分子的直径必须要匹配环/'、糊精的空腔尺、」,故不是所有的非极性分子都

可以被环六糊精包含形成超分子,B错误;

C.由于环六糊精腔内极性小,可以将苯环包含在其中,腔外极性大,故将极性基团甲氧基暴露在反应环境

中,C正确;

D.环六糊精空腔外有多个羟基,可以和水形成分子间氢键,故环六糊精能溶解在水中,而氯代苯甲醛不溶

于水,所以可以选择水作为萃取剂分离环六糊精和氯代苯甲醛,D正确;

故选Bo

10.异山梨醇是一种由生物质制备的高附加值化学品,150℃时其制备过程及相关物质浓度随时间变化如图

所示,15h后异山梨醇浓度不再变化。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3h时,反应②正、逆反应速率相等

B.该温度下的平衡常数:①〉②

C.0〜3h平均速率(异山梨醇)=0.014mol•kg」•h“

D.反应②加入催化剂不改变其平衡转化率

【答案】A

【解析】

【详解】A.由图可知,3小时后异山梨醇浓度继续增大,15h后异山梨醇浓度才不再变化,所以3h时,

反应②未达到平衡状态,即正、逆反应速率不相等,故A错误;

B.图像显示该温度下,15h后所有物质浓度都不再变化,且此时山梨醇转化完全,即反应充分,而1.4-失

水III梨醇仍有剩余,即反应②正向进行程度小于反应①、反应限度小于反应①,所以该温度下的平衡常数:

①〉②,故B正确;

C.由图可知,在。〜3h内异山梨醇的浓度变化量为0.042mol/kg,所以平均速率(异山梨

醇0042〃?。//kg=o•kgLh”,故C正确;

3h

D.催化剂只能改变化学反应速率,不能改变物质平衡转化率,所以反应②加入催化剂不改变其平衡转化率,

故D正确;

故答案为:A。

11.如下反应相关元素中,W、X、Y、Z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元素,基态X原子的核外电子有5

种空间运动状态,基态Y、Z原子有两个未成对电子,Q是ds区元素,焰色试验呈绿色。下列说法错误的

逐潮通入xw,至过量

QZY,溶液fQZXqYjWi2溶液

A.单质沸点:Z>Y>WB.简单氢化物键角:X>Y

C.反应过程中有蓝色沉淀产生D.QZX4Y4W12是配合物,配位原子是Y

【答案】D

【解析】

【分析】Q是ds区元素,焰色试验呈绿色,则Q为Cu元素;空间运动状态数是指电子占据的轨道数,基

态X原子的核外电子有5种空间运动状态,则X为第2周期元素,满足此条件的主族元素有N(ls22s22P3)、

0(ls22s22P4)、F(ls22s22P5);X、Y、Z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基态Y、Z原子有两个未成对电子,若Y、Z

为第2周期元素,则满足条件的可能为C(ls22s22P2)或O(1S22s22p)C原子序数小于N,所以Y不可能为C,

若Y、Z为第3周期元素,则满足条件的可能为Si(ls22s22P63s23P2)或S(ls22s22P63s23p4),Y、Z可与Cu形成

CuZY4,而O、Si、S中只有。和S形成的SO:才能形成CuZY$,所以Y、Z分别为O、S元素,则X只能

为N;W能与X形成WX3,则W为IA族或VHA族元素,但W原子序数小于N,所以W为H元素,综

上所述,W、X、Y、Z、Q分别为H、N、O、S、Cuo

【详解】A.W、Y、Z分别为H、0、S,S单质常温下呈固态,其沸点高于氧气和氢气,02和H2均为分子

晶体,02的相对分子质量大于H2,02的范德华力大于H2,所以沸点O2>H2,即沸点S>O2>H2,故A正

确;

B.Y、X的简单氢化物分别为HQ和N%,比0的中心原子0原子的价层电子对数为2+LX(6-2X1)=4、

2

孤电子对数为2,空间构型为V形,键角约105°,NH3的中心原子N原子的价层电子对数为3+gX(5-3Xl)=4、

孤电子对数为1,空间构型为三角锥形,键角约107。18',所以雉角:X>Y,故B正确;

C.硫酸铜溶液中滴加氨水,氨水不足时生成蓝色沉淀氢氧化铜,氨水过量时氢氧化铜溶解,生成

CU(NH3)4SO4,即反应过程中有蓝色沉淀产生,故c正确;

D.QZX4Y4W12为CU(NH3)4SO4,其中铜离子提供空轨道、NH3的N原子提供孤电子对,两者形成配位键,

配位原子为N,故D错误;

故答案为:D.

12.“绿色零碳”氢能前景广阔。为解决传统电解水制“绿氢”阳极电势高、反应速率缓慢的问题,科技工

作者设计耦合HCHO高效制H2的方法,装置如图所示。部分反应机理为:

I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4

HH-OH

电源

临性电慑及催化剂、

HCOO

KOH溶液

HCHO

F阴肉子交换膜

A.相同电量下H?理论产量是传统电解水的L5倍

B.阴极反应:2H2O+2e=2OH+H2T

C.电解时OH通过阴离子交换膜句b极方向移动

D.阳极反应;2HCHO-2e+dOH=2HCOO+2H2O+H2T

【答案】A

【解析】

【分析】据图示可知,b电极上HCHO转化为HCOO,而HCHO转化为HCOO•为氧化反应,所以b电极

为阳极,a电极为阴极,HCHO为阳极反应物,由反应机理

区嗡做一工"T+品可知:反应区嗡歌汴生成

的H0Vo转化为HCOOH。由原子守恒和电荷守恒可知,在生成HCOOH的同时还生成了H一,生成的

HN

HCOOH再与氢氧化钾酸碱中和:HCOOH+OH=HCOO+H2O,而生成的H在阳极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生成

氢气,即2H--2e=H2t,阴极水得电子生成氢气:2H2O-2e=H2*+20H<>

【详解】A.由以上分析可知,阳极反应:®HCHO+OH-e-*HCOOH+-H2,@HCOOH+OH-HCOO+H2O,

2

阴极反应2Il2O-2e-=Hzf+2OH-,即转移2moi电子时,阴、阳两极各生成ImolIIz,共2moiHz,而传统电解

电解

水:2H2O^2H2TdO2T,转移2moi电子,只有阴极生成Imollh,所以相同电量下H?理论产量是

传统电解水的2倍,故A错误;

B.阴极水得电子生成氢气,阴极反应为2H2O-2e=H2t+2OH-,故B正确;

C.由电极反应式可知,电解过程中阴极生成OH,负电荷增多,阳极负电荷减少,要使电解质溶液呈电中

性,OH•通过阴离子交换膜向阳极移动,即向b极方向移动,故C正确;

D.由以上分析可知,阳极反应涉及至lj:©HCHO+OH-e-*HCOOH+-H,@HCOOH+OH=HCOO+H0,

222

由(①+②)X2得阳极反应为:2HCHO-2e+40H=2HC00+2H2O+H2T,故D正确;

答案选A。

13.某工厂利用铜屑脱除锌浸出液中的cr并制备Zn,流程如下“脱氯”步骤仅Cu元素化合价发生改变。下

列说法正确的是

H2SO4H:O2锌浸出液

洞"I—脱乳液

CuQ固体

锌浸出液中相关成分(其他成分无干扰)

离子Zn2+Cu2+Cl-

浓度(g-L.)1450.031

A.“浸铜”时应加入足量Hz。?,确保铜屑溶解完全

+2+

B.“浸铜”反应:2CU+4H+H2O2=2CU+H2T+2H2O

C.“脱氯”反应:Cu+Cu2"+2a-=2CuCl

D.脱氯液净化后电解,可在阳极得到Zn

【答案】C

【解析】

2++2+

[分析】铜屑中加入H2s04和H2O2得到Cu,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u+2H+H2O2=Cu+2H2O,

再加入锌浸出液进行“脱氯”,“脱氯”步骤中仅Cu元素的化合价发生改变,得到Cu。固体,可知“脱

氯”步骤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U2++CU+2C「=2CUC1J,过滤得到脱氯液,脱氯液净化后电解,

Zn»可在阴极得到电子生成Zno

【详解】A.由分析得,“浸铜”时,铜屑不能溶解完全,Cu在“脱氯”步骤还需要充当还原剂,故A错

误;

B.“浸铜”时,铜屑中加入H2sCh和H2O2得到Cu2+,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2+

Cu+2H+H2O2=Cu+2H2O,故B错误;

C.“脱氯”步骤中仅Cu元素的化合价发生改变,得到Cu。固体,即Cu的化合价升高,CM+的化合价降

低,发生归中反应,化学方程式为:Cu2++Cu+2Cr=2CuCU.故C正确;

D.脱氯液净化后电解,Zn2+应在阴极得到电子变为Zn,故D错误;

故选C。

14.某锂离子电池电极材料结构如图。结构1是钻硫化物品胞的•部分,可代表其组成和结构;晶胞2是充

电后的晶胞结构;所有晶胞均为立方晶胞。卜.列说法错误的是

C.晶胞2中距Li最近的S有4个D.晶胞2和晶胞3表示同一晶体

【答案】B

【解析】

【详解】A.由均摊法得,结构1中含有C。的数目为4+4x《=4.5,含有S的数目为l+12x』=4,Co

84

与S的原子个数比为9:8,因此结构1的化学式为Co9s8,故A正确;

B.由图可知,晶胞2中S与S的最短距离为面对角线的;,晶胞边长为a,即S与S的最短距离为:正〃,

22

故B错误:

,以图中的Li为例,与其最近的S共4个,故C正确:

D.如图,当2个晶胞2放在一起时,图中红框截取的部分就是晶

胞3,晶胞2和晶胞3表示同一晶体,故D正确;

故选Bo

15.25°「下.AgCHAgBr和AgzCrO4的沉淀溶解平衡曲线如下图所示。某实验小组以KzCrO,为指示

剂,用AgNO,标准溶液分别滴定含C「水样、含BF水样。

已知:①AgzCrOa为病红色沉淀;

②相同条件下AgCl溶解度大于AgBr;

③25℃时,pKa((H2CrO4)=0.7,pKa(H2CrO4)=6.5o

pAgr-IgldAg'HinolL)|

X=-lgH?T)/<molL,>|

(X*代表CT、Br«iCrO;)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曲线②为AgCl沉淀溶解平衡曲线

B.反应Ag2CrO」H+12Ag++HCrO4的平衡常数K=l(严

C.滴定C「时,理论上混合液中指示剂浓度不宜超过

ClBrI

D.滴定BL达终点时,溶液中

c(CQ)

【答案】D

U祸斤】

【分析】由于AgCI和AgBr中阴、阳离子个数比均为1:1,即两者图象平行,所以①代表AgQrO.,由

于相同条件下,AgCI溶解度大于AgBr,HPKsp(AgCl)>Ksp(AgBr),所以②代表AgCL则③代表AgBr,

根据①上的点(2.0,7.7),可求得K、p(Ag2QQ)=c2(Ag+)xc(Cr(*)=(l(r2)2x](r7j]0-E7,根

据②上的点(2.0,7.7),可求得长中68。)=(:。8,卜4。-)=10,10-7.7=10-9.7,根据③上的点(6.1,

+-61-61122

6.1),可求得Ksp(AgBr)=c(Ag)xc(Br)=10x10=10-o

【详解】A.由分析得,曲线②为AgQ沉淀溶解平衡曲线,故A正确;

B.反应Ag2CrO4+H+-2Ag'+HCrO4的平衡常数

c2(Ag+)c(HCr。」)=c2(Ag+)c(CrO:)c(HCrO;)=9阳£0)=七

++二10一”,故B正确;

c(H)=c(H)c(CrO;-)=Ka2(H2CrO4)=

C.当C卜恰好滴定完全时,c(Ag+)=jKsp(AgCI)=1(T4*mo]/L,即

KKAgeCrOj

c(CrO^)=二102moi/L

c2(Ag+)因此,指示剂的浓度不宜超过lO^mol/L,故C正

确;

D.当Br■到达滴定终点时,c(Ag+)=c(Br-)=^K^jAgBr)=IO_61mol/L,即

凡(AgQOjIO-117

c(CrO;")==1005mol/L

c2(Ag+)(106丫段r小故D错误;

故选D。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55分。

16.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利用细菌冶金的国家。已知金属硫化物在“细菌氧化”时转化为硫酸盐,某工厂用细

菌冶金技术处理载金硫化矿粉(其中细小的Au颗粒被FeS2、FeAsS包裹),以提高金的浸出率并冶炼金,

工艺流程如下:

空气NaCN溶液Zn

回答下列问题:

(1)北宋时期我国就有多处矿场利用细菌氧化形成的天然“胆水”冶炼铜,“胆水”的主要溶质为

(填化学式)。

(2)“细菌氧化”中,FeS2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3)“沉铁神”时需加碱调节pH,生成(填化学式)胶体起絮凝作用,促进了含As微粒的沉降。

(4)“培烧氧化”也可提高“浸金”效率,相比“培烧氧化”,“细菌氧化”的优势为(填标号)。

A.无需控温B.可减少有害气体产生

C.设备无需耐而温D.不产生废液废消

(5)“真金不拍火炼”,表明Au难被0?氧化,“浸金”中NaCN的作用为0

(6)“沉金”中Zn的作用为o

⑺滤液②经H2SO4酸化,[Zn(CN)4广转化为ZnSO,和HCN的化学方程式为。用碱中和HCN

可生成(填溶质化学式)溶液,从而实现循环利用。

【答案】(1)CuSO4

细菌3+,+

3++

(2)4FeS2+15O2+2H2O^4Fe+8SO;+4H

(3)Fe(OH)3(4)BC

(5)做络合剂,将Au转化为[Au(CN)]从而浸出

(6)作还原剂,将[Au(CN)J-还原为Au

(7)®.Na2[Zn(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