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教考衔接之文言文《赤壁赋》_第1页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教考衔接之文言文《赤壁赋》_第2页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教考衔接之文言文《赤壁赋》_第3页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教考衔接之文言文《赤壁赋》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教考衔接之文言文《赤壁赋》文言文和现代文虽然都是用汉语写成,但却是两种迥然不同的语言形式。如果以今律古,望文生义的去理解古文,往往会错误百出。学习文言文的最难处和最大障碍是文言实词的积累。汉字是表意性的文字,且数量有限,再加上其在流传演变过程中改变和增加了一些其它的含义,这就导致每个汉字几乎都有多个义项。古汉语中的有些义项和现代汉语是大相径庭的,而有些义项在现代汉语已不再使用。这就需要学生识记大量的一词多义,但这一过程又是枯燥的、繁琐的,常常让学生晕头转向,不胜其烦。如何让这一过程变得有趣和简单呢?我们要想方设法的尽可能找到一种学生喜闻乐见的讲解方式,这样既能增加趣味性,又能提升记忆效率,一石二鸟。我在平时的文言文教学中,摸索出一些颇为实用且深受学生喜欢的方法,在这里和大家分享一下。首先,识本义,知引申。每个汉字虽有很多义项,但在造字之初,它应该只有一种含义。我们要找出该字最初的形态,了解它的本义。目前可以辨识的最古老的汉字就是甲骨文了,那我们就追本溯源,找到它的甲骨文形态(没有甲骨文的,找到其金文或小篆字形)识其本义。经考古发掘和后人研究,甲骨文单字有4000多个,已辨识的有1000多个。甲骨文以象形和会意为主,很多字观其形便能识其字、懂其意。我们把某个字的甲骨文展现给学生,讲解它的本义,然后再配上一些图片或视频,这样会极大的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识其本义之后,再讲引申义便水到渠成,易懂易记了,因为其引申义和本义密切相关。每个汉字都像是一棵枝繁叶茂的大树,本义是其根本,引申义是其枝叶。当然,有一些字在流传过程中被虚化或被借用,其本义便不再使用,而是被另造的与之相关的字所代替。特殊情况特殊记忆,这样相对就容易多了。第二,引教材,联高考。识记是运用的基础,运用是识记的巩固。而教材中的30篇文言文就是文言运用的“顶级实验场”,我们要把教材中运用到某个重点字的句子都找出来,归纳在一起,让学生比较着去识记。只有课内的都熟练掌握了,在读课外文言文时,才会有似曾相识的感觉,才会学以致用。另外,在读课外文言文时,不能只满足于把题做完了,还要把之前没见过的词划出来,查古汉语字典,然后把该词的义项记录在笔记本上。这样每读一篇文言文,积累10个左右的词语不在话下,如此日积月累,古汉语词汇量自然会增加。在注重课内文言文阅读的同时,我们还要开发高考真题,把近10年高考真题中出现的某个重点字词一一列举出来,让学生翻译。相较于课本,这是陌生的语境,在这样的语境中,更能锻炼学生的翻译能力。第三,多诵读,勤运用。文言文学的不好,还有一个原因是我们的日常交际不再使用文言。日常用语自不必说(古人说话也是用白话的),写文著书也都舍弃了文言,文言在现当代失去了它赖以生存的土壤。我不是厚古薄今,更不是复古分子。但我认为,当年我们毫不犹豫的舍弃在写作上使用了两千多年的文言形式的做法,对中国文化实在是一种莫大的伤害。致使浩如烟海的文化典籍在当代无数人眼前竟成了难以读懂的“天书”,这岂不令人扼腕叹息。少了文言的加持,写文章拉拉杂杂,言之无物,更休说文采飞扬了。文言是汉语的精魄,少了它,语言难免会显得臃肿而无神。我一直在想,高中的语文课就应该把《古文观止》,把唐诗宋词当做教材,其它的都作为课外读物即可。这样三年下来,何愁学生文章言之无物,言之无文?当然,这是美好的设想,我们还是要面对现实。在教材中现有文言文的基础之上,让学生尽可能多的去读文言文,进而熟读成诵,培养他们对文言的语感。积累到一定程度后,可以让学生试着用文言去写作,在运用中激发他们学习古文的热情。我为了让学生喜欢文言文,也为了帮助他们积累文言词汇,曾用文言文写了16篇文章,把120个文言实词的绝大部分含义融入文章之中。现在想来,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