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兰亭集序》《归去来兮辞并序》群文阅读+课件+统编版高二语文_第1页
【+高中语文++】《兰亭集序》《归去来兮辞并序》群文阅读+课件+统编版高二语文_第2页
【+高中语文++】《兰亭集序》《归去来兮辞并序》群文阅读+课件+统编版高二语文_第3页
【+高中语文++】《兰亭集序》《归去来兮辞并序》群文阅读+课件+统编版高二语文_第4页
【+高中语文++】《兰亭集序》《归去来兮辞并序》群文阅读+课件+统编版高二语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兰亭集序》《归去来兮辞并序》联读学习重点学习难点

理解作者在山水田园中寄托的情感与哲思,领悟经典作品对人生对启示意义。

领悟经典作品对人生对启示意义。亲爱的青年旅行者们:

你们好!

你们虽身处和平年代,物质生活富足,但科技的发展、社会的快节奏日益压缩着人们的精神世界,社会“内卷”、精神“内耗”,一些青年人遇到困难就“焦虑”,遇到挫折就“摆烂”“躺平”,这又何尝不与东晋士大夫崇尚虚无、轻死生的现象苟同?人生路上,风雨雷电是常态,坎坷磨难是家常便饭,抱怨身处黑暗,不如为自己点亮一盏心灯。

这趟旅途中,我们跟随先贤的脚步,寻访山水田园,涤荡心灵,你获得了哪些生命启示?未来,当你迷茫无助、遇到困境的时候,你如何从山水田园中汲取智慧、开导自己?他们的年代是什么样子的?“王羲之纵情山水,叹死生之至大;陶渊明辞官返乡,欲乘化而归尽。”两位作者,一位出身门阀本该是占尽风流,却在欢宴之上突然感觉到无尽的悲哀;一位在宦海中挣扎沉浮多年,终于决定遵从本心回归田园畅享生活。然而这些异常的选择和深刻的思考,其实都指向一个时代:晋。三国至西晋:李密(224-287)生于三国(220-280),亲历魏蜀吴混战;西晋短暂统一(280-316年),但仅37年即因“八王之乱”走向崩溃。永嘉之乱与衣冠南渡:王羲之(303-361年)生于西晋灭亡前夕,幼年随琅琊王氏家族南迁建康(东晋),亲历北方士族南迁的流离与门阀政治的固化。东晋至南朝宋:陶渊明(365-427年)生于东晋晚期,目睹桓玄篡位、刘裕代晋等政权更迭,最终在南北朝初期归隐田园。南朝宋:鲍照(414年-466年)鲍照生于刘裕篡晋建宋(420年)前夜,成长于南朝宋初期。因卷入政治叛乱被乱军所杀,成为寒门文人“欲以文武改命”而失败的典型。晋李密、王羲之、陶渊明生活于三国末年至南北朝之间的晋,一个短暂的统一朝代。多年的纷争和政权的更迭,使得安稳生活成为了一种看不到的奢求。西晋初年虽以“太康之治”短暂安定,却仅37年就因“八王之乱”陷入惨烈内斗,匈奴铁骑趁虚而入,永嘉之乱后中原沦陷,衣冠南渡的士族在建康重建东晋政权。从魏晋到南北朝,“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的门阀制度将社会割裂为森严的等级。但哪怕是出身上品的士族也难以把握自己的命运,司马氏篡魏后对士人进行高压控制(如嵇康被杀),文人们如履薄冰。人祸之外,魏晋南北朝时期还是一个天灾频发的时期。根据邓云特《中国救荒史》统计,魏晋南北朝369年间(220年—589年),共爆发各类灾害619次。其中,魏晋200年间,遭灾304次(平均一年1。25次)。南北朝169年间,遭灾315次(平均一年1。86次)。不但比秦汉440年间遇灾375次(平均一年0。85次)高出约一倍多,也大大高于隋朝29年间遇灾22次(平均一年0。76次),唐朝289年间遇灾493次(平均一年1。70次)。自然灾害、地质灾害、生物灾害轮番袭击,无论社会地位如何,无人可以笃定地从频发的灾害中逃脱生还。垄断了社会顶层政治、经济、文化、教育资源的士族们的痛苦,源于不断变化的政治格局和高压的统治背景,更因为如影随形的死亡威胁;而处于社会中底层的文人和平民不用说则更加痛苦,他们无法打破已经固化了的阶级制度,同时还要考虑在乱世之下的生计问题,同样的死亡可能只会翻倍地重压在他们身上。所以摆在人们面前可选择的道路很少,我们一样要面对这样的问题:既然死亡是必然的,那么如何过这一生?一、山水之趣

析意象赏山水田园诗审美特点

二、山水之情

品行为感作者情志之超脱

三、山水之思

悟思想探生死观之现代意义任务一:归纳两篇课文的意象并分析其景物特点的异同篇目典型意象景物特点折射的精神世界《兰亭集序》《归去来兮辞并序》茂林、修竹、清流、惠风、崇山峻岭孤松、秋菊、清泉、琴书、云鸟、孤舟清新明丽开阔生机素朴淡雅恬静自然生机勃勃、充满生命力、积极向上高洁、清雅、卓而不群高洁、坚韧、质朴的品格象征多个“孤”字使用:傲岸广洁、特立独行一、山水之趣:析意象赏山水田园诗审美特点一、山水之趣《兰》:茂林、竹、清流……《归》:松树、白云、山谷、清泉……清新素淡思考:两篇课文意象的色彩有无相似之处?清者,青也,去浊远秽,其色在青。刘熙《释明》高洁、清新开阔、生机意象超凡脱俗自由率真对抗现实苦痛魏晋南北朝山水田园诗自然为本:魏晋诗人突破汉代比兴传统,赋予山水独立审美价值,如谢灵运“池塘生春草”的清新。儒道交融:既有曹操“周公吐哺”的济世情怀,又有陶渊明“复得返自然”的道家超脱。隐逸与对抗:松、菊象征高洁对抗污浊,云、林寄托避世理想。语言清丽:意象多选用“清泉”“明月”等素雅词汇,形成空灵意境。与唐诗对比千百年来幽谷林泉,山水怡然,文人们徜徉其间,留下了无数精彩的山水诗篇,其中最有代表性的要数魏晋时期的田园山水诗。当时,诗人们处在一个社会动荡、政治混乱的时代,他们为了避世,往往寄情山水,将自己渴望解脱的心灵与山水熔铸在一起,留下了许多遗世独立的人文理想和流光溢彩的山水佳作。汉魏之际,曹操创作了中国第一首完整的山水诗《观沧海》,从此诗坛开始把山水作为歌咏的主要对象,通过对山水的自然描绘寄托个人的理想抱负和思想感情。诗中展现了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雄伟气势和浩瀚景象,寄托了诗人与天齐高的壮志雄心。

魏晋山水田园诗的发展魏晋时期的山水诗,常常有种生命的深情流淌和自然的和谐宜人之感,可以随处体味到诗人们心底深处俯仰自得的惬意和闲适无忧的逍遥。他们质朴地述说着溪泉湖海的秀美亲切,真挚地描绘着山光水色的安宁祥和……水在他们的作品中大多清澈、温婉、灵动、幽远。著名的田园诗人陶渊明,在诗作中常把水景点缀于农村风光和田园生活中,融水景于自然万象,别开生面地刻画田园山水。在他的不少作品中,以水清冽纯净的形态烘托最平常的农舍草屋和丛花绿树,使那些远山近烟、鸡鸣狗吠体现出生机和令人神往的意境,让人在自然面前获得心灵的抚慰与超脱。

魏晋山水田园诗的发展山水诗派第一人谢灵运的笔下更是离不开山石幽泉、洲屿湖光。他的山水诗灵动清秀,仿佛自然山水沿着他的笔尖流泻而来,任他纵情泼墨,精雕细琢。他的诗画面感很强,注重把景物分解成一个个镜头显示给读者,着力勾勒描绘。比如,“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展现出青青池塘边鸟鸣声声、春光满目的明媚景象;“石横水分流,林密蹊绝踪”读起来就像一幅流动的山水画,层层晕染,以水中的横石来衬托水流的动态,用“林密”“绝踪”等词营造出清幽安静的林茂小溪图,给人以无限的想象空间和艺术享受。魏晋时期的田园山水诗,辞藻虽不华丽却亲切自然;没有深奥的义理却浑然天成,其中对水的描绘也已延展到更完美的自然情景之中。水的千姿百态已不仅仅是诗情画意的装饰,而是给诗文佳作带来不可或缺的生机和灵气。

魏晋山水田园诗的发展山水之情品行为感作者情志之超脱

寻情觅迹——理行文之脉活动1:古人为文,讲究章法,重视文章结构和内部联系,请根据你对《兰亭集序》和《归去来兮辞》的了解,梳理文章整体结构与各部分之间的关系,用你喜欢的方式加以呈现。《兰亭集序》:叙宴集盛况——发人生感慨——明作序目的《归去来兮辞》:归程——归舍——归园——归田——归尽寻情觅迹——理行文之脉思考:两位作者的行为有何相似之处?喝酒/去大自然/吟诗赋诗/聚会聊心……赏景

喝酒作诗耕作行为有所乐轻世俗有所为丰生命寻情觅迹——理行文之脉活动2:大家再次快速阅读课文,请结合文本字词概括作者情感脉络《兰亭集序》:自然之乐——生死之痛——千古同悲《归去来兮辞》:归途之乐——园田之乐——行休之悲——乐天安命相同情感:乐与悲抽丝剥茧——品先贤之情活动3:请同学们品读文本,体会文章感情的波澜起伏,从文中找出最能体现作者主要情感的词并完成仿句练习。乐:(兰亭)之乐,乐在(崇山峻岭、茂林修竹)的(幽美)。①兰亭之乐,乐在(群贤毕至、少长咸集)的(欢愉)。②兰亭之乐,乐在(仰观宇宙、俯察品类)的(自由)。③兰亭之乐,乐在(一觞一咏、畅叙幽情)的(闲逸)。④兰亭之乐,乐在(流觞曲水、列坐其次)的(雅致)。抽丝剥茧——品先贤之情活动2:请同学们品读文本《归去来兮辞》,体会文章感情的波澜起伏,从文中找出最能体现作者主要情感的词并完成仿句练习。乐:例:(归去)之乐,乐在(僮仆欢迎,稚子候门)的(天伦)或者:从(僮仆欢迎,稚子候门)中读出(亲情相伴的天伦)之乐①从(引壶觞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颜)中读出(舒适安逸的居家)之乐②从(策扶老以流憩,时矫首而遐观)中读出(自由悠闲的出游)之乐。③从(农人告余以春及,将有事于西畴)中读出(乡邻和谐的交往)乐……抽丝剥茧——品先贤之情活动3:请同学们品读文本,体会文章感情的波澜起伏,从文中找出最能体现作者主要情感的词并,完成仿句练习。悲(痛):作者因何而痛?(1)从(“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中读出(美好的东西容易消逝和人生无常)之痛。(2)从(“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中读出(生命短暂)之痛。(3)从(“俯仰一世”和“俯仰之间”)中读出(光阴易逝)之痛。抽丝剥茧——品先贤之情活动3:请同学们品读文本,体会文章感情的波澜起伏,从文中找出最能体现作者主要情感的词并完成仿句练习。悲:例:从(“既自以心为形役”)中读出(心灵羁绊)之悲从(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中读出(生命短暂)之悲从(世与我而相违,复驾言兮焉求)中读出(求而不得)之悲从(“胡为乎遑遑欲何之)中读出(心神不定)之悲……《兰亭集序》三层次:叙宴集盛况:崇山峻岭、流觞曲水→

自然之乐发人生感慨:“死生亦大矣”→

生死之痛明作序目的:“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千古同悲《归去来兮辞》五阶段:归程:“舟遥遥以轻飏”→

挣脱樊笼归舍:“稚子候门”→

天伦之乐归园:“抚孤松而盘桓”→

孤高自守归田:“农人告余以春及”→

躬耕之志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

超然物外总结情感核心:乐:山水之趣、人文之雅、天伦之暖→

对抗世俗的精神寄托。悲:生死无常、时光易逝、心灵困顿→

乱世文人的生命觉醒。超脱路径:王羲之:借雅集之乐触发哲思,以“文”传情,求“后之览者”共鸣→

悲中见智。陶渊明:归隐田园,躬耕自足,以“天命”消解焦虑→

悲中得道。山水之思悟思想探生死观之现代意义比较探究——悟先贤之道

在人生之痛,生命之悲的面前,王羲之、陶渊明行为上是如何超脱苦痛、力求旷达,他们的想法和魏晋时人有何不同?请结合文本分析。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司马迁◎探究王羲之、陶渊明行为上是如何超脱苦痛、力求旷达。王羲之陶渊明苦痛与超脱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沉浸于山水田园,获得愉悦的审美体验引以为流觞曲水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引壶觞以自酌临清流而赋诗行乐事、雅事,使精神超脱外物的羁绊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怀良辰以孤往,或植杖而耘耔。把握当下人生,珍惜有限的生命,从容书写生命价值的箴言曷不委心任去留?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看轻世俗,看淡生死,乐天知命比较探究——悟先贤之道在人生之痛,生命之悲面前,王羲之、陶渊明行为上是如何超脱苦痛、力求旷达,他们的想法和魏晋时人有何不同?请结合文本分析。他们对生命的思考与魏晋时人又有何不同?请结合文本分析。魏晋时人:一死生、齐彭殇;寄情山林/谈玄说理/纵情饮酒/服用丹药而王羲之、陶渊明不仅沉浸于山水田园,获得愉悦的审美体验,,而且行乐事、雅事,使精神超脱外物的羁绊。王羲之:否定时人的做法,暗含要珍惜时光,应当做实事陶渊明:乐天安命,追求精神的独立与自由,珍惜现世的生活,并尽力寻求人生的乐趣。因为短暂,生命更显珍贵,更值得珍惜!比较二人的自然观、生命观自然观王:良辰美景赏心乐事,欣赏陶醉审美之乐,他是审视观察自然山水,由外而内,与景物有距离感,景物更是崇高的审视客体。有我之境。陶:归隐,天伦,安居,交游,山水、田园之乐,自然、处事皆乐,对景、事、人,无一不欣喜。他沉浸于田园山水,由内而外,人俨然是田园山水的一部分。景情融合,无我之境。感发之力渐染浸,归欤之欣溢于言表,沉浸之情不能自拔。王国维认为:“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无我之境,以物观物,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无我之境,人惟于静中得之;有我之境,于由动之静时得之,故一优美,一宏壮也”。比较二人的自然观、生命观自然观王:良辰美景赏心乐事,欣赏陶醉审美之乐,他是审视观察自然山水,由外而内,与景物有距离感,景物更是崇高的审视客体。有我之境。陶:归隐,天伦,安居,交游,山水、田园之乐,自然、处事皆乐,对景、事、人,无一不欣喜。他沉浸于田园山水,由内而外,人俨然是田园山水的一部分。景情融合,无我之境。感发之力渐染浸,归欤之欣溢于言表,沉浸之情不能自拔。王国维认为:“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无我之境,以物观物,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无我之境,人惟于静中得之;有我之境,于由动之静时得之,故一优美,一宏壮也”。生命观王:悟言静噪(和而不同,周而不比),美好易逝、情随事迁、生命短暂,进而转入个人之痛。欲有为而不为的苦闷,对现世的执着而囿于造化弄人的无奈,悲生悯死,抨击一死生的消极。陶:乐天安命(万物得时,吾生将休,委心任去留,不戚戚生死,不汲汲富贵),乐观豁达,超脱苦痛,力求旷达,看轻世俗、看淡生死,一念放下,万般从容之感。王是脱俗而不得的悲痛,陶是绝俗而彻底的皈依。任务:对比两位作者的哲学思想篇目自然观生命观生死观相同点《兰》由内而外,有我之境悲生悯死,抨击一死生的消极承认生死差异,珍视现世1.都体现了在“人的觉醒”和“山水的发现”的魏晋时代文士对生命和自然的思考。2.都在自然中感受到生命的气息和衷心的欢愉。《归》由外而内,无我之境超脱苦痛,力求旷达,看轻世俗顺应自然,消解生死焦虑王是脱俗而不得的悲痛,陶是绝俗而彻底的皈依。高考作文链接:2021年全国卷作文“中国共产党走过百年历程。在党团结带领人民进行的伟大斗争中孕育的革命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