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苏州市高新区2022-2023学年第二学期道德与法治期中考试试卷122分。1.2022年12月4表达自己的学习心得。以下对该诗歌的解读正确的是()咱们国家根本法,法律效力她至上。国家权力层人民,当家作主心欢畅权力行使不任性,公民权利有保障。人人自觉守宪法,幸福和谐国兴旺。①咱们国家根本法,法律效力她至上——宪法是国家根本法,具有最高法律效力②国家权力属人民,当家作主心欢畅——切权力属于人民是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③权力行使不任性,公民权利有保障——宪法的核心价值追求④人人自觉守宪法,幸福和谐国兴旺——宪法的生命在于公民自觉遵守宪法A.D.2.“每一个小群体都不该被放弃……”国家医保局谈判代表张劲妮的“灵魂砍价”持续登上热搜并刷屏朋友圈。原本报价每瓶5万多元的药,经过前后8轮谈判,每瓶价格变成了3万多元。“每一个小群体都不该被放弃”的根本原因在于()A.我国的人权主体和人权内容非常广泛人民都可以直接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在我们国家,只有公民是国家的主人D.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3.坚决纠正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的行为,使制度成为硬约束而不是橡皮筋。你认为以下观点能说明上述材料内容的是()①国家权力必须严格按照法定的途径和方式行使②国家权力必须在宪法和法律限定的范围内行使③把权力关进制度笼子,让政府监督权力④国家权力的行使不能任性,法无授权不可为A.4.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加强宪法实施和监督,健全保证宪法全面实施的制度体系,更好发挥宪法在治国理政中的重要作用,维护宪法权威。因为宪法是(A.治国安邦的总章程唯一的活动准则D.)是其他法律的总和D.国家的具体法律5.2023年春晚小品《坑》辛辣讽刺了小品中的郝主任缺乏责任担当,漠视群众疾苦,为自己的不作为找借口。故事最后的结局是,那个半年都没填上的坑,不仅坑到了新到任的马局长,还坑掉了郝主任自己的形象和位置。这警示公职人员()A.要增强权责意识,做到公正司法落实依法执政理念,推进政务公开法定职责必须为,应积极履行职责D.明确懒政怠政行为须承担刑事责任6.2022年10月2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届一中全会上强调“要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构建初次分配、再分配、第三次分配协调配套的制度体系,健全覆盖全民、统筹城乡、公平统一、安全规范、可持续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这表明(A.我国人权主体非常广泛党和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公民D.保护人权是宪法基本原则7.我国宪法第三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机构实行民主集中制的原则。”从国家机构与人民的关系来看,主要体现为(①国家权力来自人民②中央对地方统一领导)③国家机构依据宪法行使权力④人民选举产生国家权力机关A.D.)8.下列对宪法和其他法律的关系,描述正确的是(A.D.9.2022年12月410日是我国第五个宪法宣传周。本次宣传周活动的主题是“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推动全面贯彻实施宪法”。开展此活动有利于()A.完善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增强全社会的宪法意识彻底杜绝违反宪法的行为D.公民行使宪法监督的权利10.《中华人民共和国黄河保护法》于2022年10月30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委会第三十七次会议通过,该法第一条规定:为了加强黄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保障黄河安澜,推进水资源节约利用,推动高质量发展,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中华民族永续发展,根据宪法,制定本法。由此可见()A.宪法的制定和修改程序比普通法律严格宪法规定国家生活中某一方面的问题宪法是其他法律的立法基础和立法依据D.宪法可以代替其他一切法律和法规某媒体围绕《您读过宪法吗》这个问题向公众开展了问卷调查,统计结果如图所示。这表明公民应当()①学习宪法知识,领会宪法精神②参与宪法宣传,监督宪法实施③增强宪法意识,认同宪法价值④接受宪法指引,坚持依宪执政A.D.12.2022年2月9音平台根据违规情节严重程度,予以禁言甚至封号等处置,上述措施是基于这些账号侵犯了冬奥选手的()A名誉权13.列做法符合这一原则的是(A.餐馆老板李某将收益用于扩大经营,拖欠税款姓名权荣誉权D.肖像权)蒋某捡到手机后立即联系失主并索要酬金大学教授贾某将部分工资用于救助失学儿童D.初中生小鑫学习认真努力,自觉遵守学校纪律14.下列行为中,属于侵犯公民最基本、最重要的权利的是(A.公安机关依法拘留酒驾人员)医疗部门按规定将传染病忠者隔离农民工将欠薪的包工头绑架D.火车站安检工作人员检查乘客背包15.公民有多种方式参与监督()①采用书信、电子邮件等向有关部门反映②电话、走访等形式向有关部门举报③写匿名信攻击国家机关工作人员④通过媒体,如网络、电视、广播、报刊等进行监督A.16.20222018万奖金。他把所有奖金全部捐出。这是在行使财产的(D.)A.占有权收益权使用权D.处分权17.下列图示正确的是()A.D.18.应履行多少义务。”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有()①坚持权利和义务相统一,不仅要增强权利意识,也要增强义务观念②权利和义务不完全对等,不应把履行义务作为行使权利③权利就是义务,义务就是权利④义务的履行需要权利的实现,权利的实现促进义务的履行A.19.“两微一抖”已成为大众传播时代的社会符号,呈现出“人人都有麦克风”“所有人对所有人”的新型传播格局。用户在网络上的言行更加随心所欲,容易逾越法律和道德的限度。这要求公民(D.)①依法行使政治自由③维护权利须守程序A.②坚持法无授权不可为④坚持权利义务相统一D.20.2022年2月28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宪法宣誓仪式。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陈竺主持并监誓。举行这一仪式(①能更好地培育宪法意识)②有利于彰显宪法的权威③表明每个人都崇尚法治④能够杜绝各种腐败现象A.D.21.某班举办“微时事•微点评”活动,其中点评正确的是()A.张某在朋友圈发布侮辱他人的言论——侵犯了公民的政治权利“特价商品,概不退换”——这是经营者应有的合法权益某网络主播偷逃税款被查——不履行纳税义务要追究刑事责任D.大学生小李应征入伍——依法服兵役是公民的光荣义务22.老王买来红色油漆,在车身上写上“禁止乱停”。对此认识正确的是(①车主乱停乱放是违法行为,应受刑罚惩罚)②公民行使权利时不能损害他人的合法权益③老王的行为维护了居民的利益,应该肯定④老王行使权利超越了界限,是在滥用权利A.D.二、简要回答:结合材料,运用所学知识简要回答问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23题10分,第24题6分,共16分。23.【宪法之宪法原则】材料一2022年是十四五规划的承上启下之年,也是迎接党的二十大隆重召开的喜庆之年。苏州市人大和政府始终秉持人民的主体地位,将人民作为“主考官”。一年来,经历了非常之难、非常之苦,更淬炼了非常之精神、非常之力量,最大程度守护全市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最大限度稳就业、保民生、促发展,彰显了苏州这座城市的格局担当,赢得了你永远可以相信苏州的城市口碑。1)材料一说明了哪些宪法原则?材料二2023年1月28日中共苏州市委发布2023年1号文件,即《中共苏州市委关于推进敢为、”四敢”“四敢进中国式现代化苏州新实践中充分展现“敢为的风采。2)从党的角度,回答党员领导干部要在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苏州新实践中充分展现“敢为”风采的原24.【宪法之权利义务】2023年3月17P图自己的女同学,并且伪造虚假信息,在一些不健康网站上恶意的发布,抹黑和污化这名女生。19日凌晨,该大学回应:经调查核实,该校学生赵莱某违法行为属实,公安机关已作出行政处罚决定。依照学校相关规定给予“在网络上发布信息属于他个人权利,不需要遮遮掩掩。”请运用“理解权利义务”相关知识对这一观点进行评析。三、分析说明题:结合材料,运用有关知识提取信息,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1225.【宪法之根本法】2022年12月4日是第九个国家宪法日,也是第五个“宪法宣传周”。苏州某校八(1)班同学围绕宪法进行学习宣传活动,请你参与其中,回答相关问题。【解惑】宪法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班长在晨读中,点赞了同学们在生活中为建设法治中国而努力的种种表现,同时也指出了存在的疑惑。教材知识①小张对为什么要进行宪法宣誓”不理解②小林不知道我国行使监督宪法实施的职权机构③小君对尊重少数民族习俗的原因有疑惑④小常困惑爸爸很忙却还去选举人大代表①②③④1)针对同学中存在的疑惑,请你运用“宪法知识”给予释疑解惑。【解读】民共和国民法典》中摘选了以下法律条文。①②③④因自愿实施紧急救助行为造成救助人伤害的,救助人不承担民事责任。社会主义制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根本制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特征。民代表大会常务员会或者五分之一以上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提议并由全体代表的三分之二以上的多数通过。为了保护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保障未成年合法权益,促进未成年人全面发展……根据宪法,制定本法。2)上述法律条文是摘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是_______3)上述相应的法律条文,是如何体现“宪法是我国的根本法的”?D灵魂砍价”583“灵魂砍价是对“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生动诠释,国家不放弃每一个小群体,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其根本原因是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是国家的主人;D符合题意;A:不符合题意,材料没有体现我国的人权主体和人权内容非常广泛;:错误,人民是间接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错误,在我们国家,人民是国家的主人;故本题选D。3.坚决纠正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的行为,使制度成为硬约束而不是橡皮筋。你认为以下观点能说明上述材料内容的是()①国家权力必须严格按照法定的途径和方式行使②国家权力必须在宪法和法律限定的范围内行使③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让政府监督权力④国家权力的行使不能任性,法无授权不可为A.【答案】B【解析】D.【详解】本题考查规范权力运行。①②④:题干中习近平总书记的强调内容,说明了要规范权力行使,国家权力必须严格按照法定的途径和方式行使,国家权力必须在宪法和法律限定的范围内行使,国家权力的行使不能任性,法无授权不可为,故①②④说法正确;③: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让人民监督权力,故③说法错误;故本题选。4.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加强宪法实施和监督,健全保证宪法全面实施的制度体系,更好发挥宪法在治国理政中的重要作用,维护宪法权威。因为宪法是()A.治国安邦的总章程是其他法律的总和【答案】A唯一的活动准则D.国家的具体法律【解析】【详解】本题考查治国安邦的总章程。A政中的重要作用,维护宪法权威,故A说法正确;:宪法是一切组织和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而不是唯一的活动准则,故B说法错误;C说法错D家生活中的一般性问题,故D说法错误;故本题选A。5.2023年春晚小品《坑》辛辣讽刺了小品中的郝主任缺乏责任担当,漠视群众疾苦,为自己的不作为找借口。故事最后的结局是,那个半年都没填上的坑,不仅坑到了新到任的马局长,还坑掉了郝主任自己的形象和位置。这警示公职人员()A.要增强权责意识,做到公正司法落实依法执政理念,推进政务公开【答案】B法定职责必须为,应积极履行职责D.明确懒政怠政行为须承担刑事责任【解析】【详解】本题考查行政机关行使职权的要求。B:春晚小品《坑》讽刺了小品中的郝主任缺乏责任担当,不作为,最终害人害己,这警示国家公职人员要坚持法定职责必须为,敢于负责、敢于担当,坚决纠正不作为,积极履行职责,故B说法正确;A:司法机关公正司法,材料中未体现司法机关,故A与题意无关;C:中国共产党坚持依法执政,政府坚持依法行政,故C说法错误;D: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的行为是犯罪行为,懒政、怠政行为要承担法律责任,但不一定承担刑事责任,故D说法错误;故本题选6.2022年10月2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届一中全会上强调“要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构建初次分配、再分配、第三次分配协调配套的制度体系,健全覆盖全民、统筹城乡、公平统一、安全规范、可持续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这表明(A.我国人权的主体非常广泛党和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答案】C)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公民D.保护人权是宪法基本原则【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尊重和保障人权。:“国家要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健全覆盖全民、统筹城乡、公平统一、安全规范、可持续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这表明党和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C说法正确,符合题意;A:题干材料没有体现我国人权主体广泛的内容,不符合题意;: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B错误;D: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这是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D错误;故本题选。7.我国宪法第三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机构实行民主集中制的原则。”从国家机构与人民的关系来看,主要体现为(①国家权力来自人民②中央对地方统一领导)③国家机构依据宪法行使权力④人民选举产生国家权力机关A.D.【答案】A【解析】【详解】该题考查民主集中制;我国国家机构贯彻民主集中制原则主要体现为:在国家机构与人民的关系方面,体现了国家权力来自人民,由人民选举产生国家权力机关;在中央与地方国家机构的关系方面,实行“中央和地方的国家机构职权的划分,遵循在中央的统一领导下,充分发挥地方的主动性、积极性的原则”。在国家机关内部,无论是实行合议制的国家机关,还是实行首长负责制的国家机关,在做出决策和不符,③项题文中并未涉及国家机构依据宪法行使权力,故排除。故选A。【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需要知道我国国家机构贯彻民主集中制原则主要体现为:在国家机构与人民的关系方面,国家权力来自人民,由人民选举产生国家权力机关,国家权力机关在国家机构中居于主导地位;在中央与地方国家机构的关系方面,中央和地方的国家机构职权的划分,遵循在中央的统一领导下,充分发挥地方的主动性、积极性的原则;在国家机关内部作出决策、决定时,实行民主集中制。在此基础上根据题文信息作出选择。8.下列对宪法和其他法律的关系,描述正确的是()A.D.【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宪法的相关知识。D:宪法是根本法,是其他法律的立法基础和立法依据。分析选项,树顶是宪法,符合题意,故D正确;A:宪法不等于劳动法+民法典+刑法的总和,故A错误;:宪法不包含立法法和民法典,故B错误;:刑法、民法、教育法都属于基础法律。故C错误;故本题选D。9.2022年12月410日是我国第五个宪法宣传周。本次宣传周活动的主题是“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推动全面贯彻实施宪法”。开展此活动有利于()A完善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增强全社会的宪法意识彻底杜绝违反宪法的行为D.公民行使宪法监督的权利【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增强宪法意识。“学习宣传贯彻党的”的活动有利于增强全社会的宪法意识,故B说法正确;A:题文中没有体现完善社会主义法治体系,故A说法错误;:“彻底杜绝的说法太绝对,故C说法错误;D: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行使宪法监督实施的职权,故D说法错误;【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本题考查增强宪法意识的理解。①③:题文图示反映了我国部分公民宪法观念淡薄,不利于推进依宪治国和依法治国进程。作为公民应当学习宪法知识,领会宪法精神,增强宪法意识,认同宪法价值,故①③说法正确;②:错误,公民没有监督宪法实施的职权,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行使监督宪法的职权,故②说法错误;故本题选12.2022年2月9音平台根据违规情节严重程度,予以禁言甚至封号等处置,上述措施是基于这些账号侵犯了冬奥选手的()A.名誉权【答案】A【解析】姓名权荣誉权D.肖像权【详解】本题考查对公民的人格尊严权的正确认识。A:对冬奥选手进行诋毁、侮辱、散布不实谣言的行为侵犯了冬奥选手的名誉权,A说法正确;BCD:公民依法享有姓名权、荣誉权和肖像权,但题文中没有体现,CD说法与题不符;故本题选A。13.列做法符合这一原则的是()A.餐馆老板李某将收益用于扩大经营,拖欠税款蒋某捡到手机后立即联系失主并索要酬金大学教授贾某将部分工资用于救助失学儿童D.初中生小鑫学习认真努力,自觉遵守学校纪律【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考查权利和义务的关系。D:分析可知,初中生小鑫享有受教育权利,自觉履行受教育义务,符合权利义务相统一的原则,故D正A:餐馆老板李某是没履行纳税义务,不符合权利义务相统一的原则,故A错误;:蒋某捡到手机后立即联系失主是履行遵守宪法和法律的义务,但索要酬金是没有正确行使权利的表现,故B错误;:救助失学儿童是公益活动,与权利义务相统一的原则不符,故C错误;故本题选D。14.下列行为中,属于侵犯公民最基本、最重要的权利的是(A.公安机关依法拘留酒驾人员医疗部门按规定将传染病忠者隔离农民工将欠薪的包工头绑架D.火车站安检工作人员检查乘客背包【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考查人身自由权。“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人身自由不受侵犯。任何公民,非经人民检察院批准或者决定或者人民法院决定,并由公安机关执行,不受逮捕。禁止非法拘禁和以其他方法非法剥夺或者限制公民的人身自由,禁止非法搜查公民的身体。”据此判断,农民工将欠薪的包工头扣押的行为侵犯农民工人身自由权,符合题意,故C正确;ABD:公安机关依法拘留酒驾人员、医疗部门按规定将传染病患者隔离、火车站安检工作人员检查乘客背包,是合法行为,不符合题意,故排除ABD;故本题选。15.公民有多种方式参与监督()①采用书信、电子邮件等向有关部门反映②电话、走访等形式向有关部门举报③写匿名信攻击国家机关工作人员④通过媒体,如网络、电视、广播、报刊等进行监督A.【答案】D【解析】D.【详解】本题考查公民的监督权。①②④:公民有多种方式参与监督,比如:采用书信、电子邮件等向有关部门反映,电话、走访等形式向有关部门举报,通过媒体,如网络、电视、广播、报刊等进行监督,故①②④正确;③:不是正确行使权利的表现,不能攻击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可以监督举报,故③错误;故本题选D。16.20222018万奖金。他把所有奖金全部捐出。这是在行使财产的()A.占有权【答案】D【解析】收益权使用权D.处分权【详解】本题考查财产所有权。ABCD:钱七虎院士把所有奖金全部捐出,这种捐赠行为是行使对财产的处分权,D说法正确;干不符,应排除;故本题选D。17.下列图示正确的是()A.D.【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公民的基本权利和基本义务的知识。A自由,A图示正确;:遵守宪法法律、依法服兵役、依法纳税都是公民的基本义务,之间没有包含关系,图示错误;劳动权属于经济权利,C图示错误;D:财产权和物质帮助权都属于社会经济权利,之间没有包含关系,D图示错误;故本题选A。18.应履行多少义务。”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有()①坚持权利和义务相统一,不仅要增强权利意识,也要增强义务观念②权利和义务不完全对等,不应把履行义务作为行使权利的筹码③权利就是义务,义务就是权利④义务的履行需要权利的实现,权利的实现促进义务的履行A.D.【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考查权利和义务的关系。①②:根据所学可知,坚持权利和义务相统一,任何公民既不能只享受权利而不承担义务,也不应只承担义务而不享受权利,我们不仅要增强权利意识,依法行使权利,而且要增强义务观念,自觉履行法定的义务。据此,题文内容说明坚持权利和义务相统一,不仅要增强权利意识,也要增强义务观念,权利和义务不完全对等,不应把履行义务作为行使权利的筹码,所以①②正确;③:权利和义务不完全对等,③错误;④:权利的实现需要义务的履行,义务的履行促进权利的实现,④错误;故本题选A。19.“两微一抖”已成为大众传播时代的社会符号,呈现出“人人都有麦克风”“所有人对所有人”的新型传播格局。用户在网络上的言行更加随心所欲,容易逾越法律和道德的限度。这要求公民()①依法行使政治自由③维护权利须守程序A.②坚持法无授权不可为④坚持权利义务相统一D.【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对公民权利义务的正确认识。①④:作为公民在行使言论自由时要在宪法、法律允许的范围内,坚持权利义务相统一,①④说法正确,符合题意;②:国家权力的行使不能任性,法无授权不可为,②不符合题意;③:观点正确,但与题意不符;故本题选。20.2022年2月28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宪法宣誓仪式。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陈竺主持并监誓。举行这一仪式(①能更好地培育宪法意识)②有利于彰显宪法的权威③表明每个人都崇尚法治④能够杜绝各种腐败现象A.D.【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增强宪法意识。①②:举行宪法宣誓仪式有利于更好地培育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宪法意识说法正确;③:错误,“每个人说法太绝对;④:错误,“杜绝”说法太绝对;故本题选A。21.某班举办“微时事•微点评”活动,其中点评正确的是()A.张某在朋友圈发布侮辱他人的言论——侵犯了公民的政治权利“特价商品,概不退换”——这是经营者应有的合法权益某网络主播偷逃税款被查——不履行纳税义务要追究刑事责任D.大学生小李应征入伍——依法服兵役是公民的光荣义务【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考查权利与义务的知识点。D:大学生小李应征入伍,履行了依法服兵役的义务,依法服兵役是公民的光荣义务,D说法正确;A:在朋友圈发布侮辱他人的言论侵犯了公民的人格尊严权,A说法错误;B:“特价商品,概不退换”侵犯了消费者的合法的权利,B说法错误;C:不履行纳税义务要追究相应的法律责任,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触犯刑法则要追究刑事责任,C错误;故本题选22.老王买来红色油漆,在车身上写上“禁止乱停”。对此认识正确的是(①车主乱停乱放是违法行为,应受刑罚惩罚)②公民行使权利时不能损害他人的合法权益③老王的行为维护了居民的利益,应该肯定④老王行使权利超越了界限,是在滥用权利A.D.【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考查正确行使公民权利。②④:题干中某居民小区经常有人乱停车,严重干扰了他人的正常通行。为教训这些违规停放车辆的车主,“禁止乱停”也启示我们行使权利时不能损害他人的合法权益,故②④正确;①:违法行为不一定要受到刑罚处罚,①错误;③:这是侵犯了他人权益的表现,③错误;故本题选D。二、简要回答:结合材料,运用所学知识简要回答问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23题10分,第24题6分,共16分。23.【宪法之宪法原则】材料一2022年是十四五规划的承上启下之年,也是迎接党的二十大隆重召开的喜庆之年。苏州市人大和政府始终秉持人民的主体地位,将人民作为“主考官”。一年来,经历了非常之难、非常之苦,更淬炼了非常之精神、非常之力量,最大程度守护全市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最大限度稳就业、保民生、促发展,彰显了苏州这座城市的格局担当,赢得了你永远可以相信苏州的城市口碑。1)材料一说明了哪些宪法原则?材料二2023年1月28日中共苏州市委发布2023年1号文件,即《中共苏州市委关于推进敢为、”四敢”“四敢进中国式现代化苏州新实践中充分展现“敢为的风采。2)从党的角度,回答党员领导干部要在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苏州新实践中充分展现“敢为”风采的原【答案】(1)①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这是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人既是享受权利的主体,又是履行义务的主体。因此,人们不仅要增强权利观念,依法行使权利、维护权利,而且要增强义务观念,依法履行义务,法律禁止做的,坚决不做。【解析】【分析】考点考查:权利义务的关系能力考查:辨别分析能力核心素养:法治观念【详解】第一步:读题,提炼辩题。观点:在网络上发布信息属于他个人权利,不需要遮遮掩掩。第二步:根据所学知识和材料信息,判断观点错误。论据①: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是一致的,没有无义务的权利,也没有无权利的义务。论据②:我们每个人既是享受权利的主体,又是履行义务的主体。论据③:要增强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工程经济重要知识梳理试题及答案
- 工程项目中合同管理的关注点试题及答案
- 工程经济市场分析方法试题及答案
- 食品加工工艺与安全卫生管理练习题集合
- 汇聚市政工程考试资料的试题及答案
- 物流运输车队协议
- 生物医学影像诊断技术题库
- 工程经济企业财务预测试题及答案
- 经济法核心知识试题及答案
- 经济法的学术研究与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大数据分析师职业技能测试卷:数据采集与处理流程试题解析
- 2025年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考试题及答案
- 脊髓损伤病人的护理查房
- 2025年全国特种设备安全管理人员A证考试练习题库(300题)含答案
- 浙江省9 1高中联盟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4月期中英语试卷(含解析含听力原文无音频)
- 人工智能在航空服务中的应用-全面剖析
- 脑区网络在记忆形成中的作用机制研究-全面剖析
- 2025-2030中国药食同源行业市场运行分析及市场前景预测研究报告
- 小饭桌转让合同协议
- 2025-2030全球及中国戊二醛行业市场现状供需分析及市场深度研究发展前景及规划可行性分析研究报告
- 财务指标分析试题及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