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机安全技术操作规程_第1页
塔机安全技术操作规程_第2页
塔机安全技术操作规程_第3页
塔机安全技术操作规程_第4页
塔机安全技术操作规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塔机安全技术操作章程

1.一般说明

1.1起重机必须符合设计图纸规定的基础上工作。

1.2起重机的操作人员必须经过训练,了解机械的构造和使用,

必须熟知机械的保养和安全操作章程,非安装、维护人员未获得许可

不得攀登塔机。

1.3起重机正常工作气温为-20℃〜+40℃,风速低于6级。

1.4起重机每转移一次工地重新安装后,必须进行空载、静载、

动载试验后方能进行吊装作业,其静载试验吊重为额定载荷的125%,

动载试验吊重采用额定载荷的110%。

1.5在夜间工作时,除塔机本身备有照明外,施工现场必须备有充

分的照明设备。

1.6司机室内禁止存放润滑油,油棉纱及其它易燃易爆物品。冬

季用电炉取暖更要注意防火。

1.7起重机必须要有良好的电气接地措施,防止雷击,遇有雷雨,

严禁在底架的附近走动,

1.8塔机应定机定人,专机专人负责制。非机组人员不得进入司

机室和擅自操作,在处理电气事故时,必须要有专职专岗人员二人以

上。

2.起重机的塔身升、降作业

2.1在整个塔身升、降作业过程当中,必须要有专人指挥;专人

照管电源;专人操纵液压系统;专人照管顶升横梁,塔身踏步和爬爪;

专人紧固螺栓;专职司机操作塔机。非有关作业人员不得登机。

2.2升、降工作应在白天进行,若遇特殊情况,需在夜间工作时,

必须备有充足的照明设备。

2.3只准在4级风以下进行顶升作业。如在作业过程当中,突然

遇到风力加大,必须停止工作,并紧固连接螺栓,使下塔身连接为一

体。

2.4顶升前必须放松电缆,使电缆放松长度略大于总的爬升高度。

2.5升、降过程当中,应把回转部分紧紧刹住,严禁回转及其它

作业。

2.6在升、降过程当中,如果发现故障,必须立即停车检查,非

经查明真相和故障排除,不得继续进行作业。

2.7每加高一节标准节,必须先把该节与塔身连接好后,方可继

续加高下一个标准节,只能拆该节与塔身及下支座的连接螺栓。不得

提前拆卸塔身的其它大螺栓。

2.8两个爬爪因一定时间内不用产生锈蚀或运输碰撞等原因,很

可能不能自动恢复到水平状态,故在加进或拆除标准节时,必须事先

对两爬爪进行仔细检查,

2.9塔身加高过程当中两爬爪是自然翻过踏步的。而在塔身下降

过程当中,当顶升油缸收缸时应拉起爬爪以避过踏步。当顶升油缸需

要换步时再用爬爪支承踏步。

2.10顶升横梁的两端顶升销,必须是两端放入踏步内,且与踏步

良好地贴合。

2.11每次升降作业前后,必须认认真真的做好准备工作和收尾工

作,应对液压系统进行检查,作空载试车,检定安全压力,特别在顶

升以后,各连接螺栓应当按照相关规定的预紧力紧固,不得松动,爬

升套架滚轮与塔身标准节的间隙应调整好,操作杆应回到中间位置,

液压系统的电源应当切断等。

3.起重机的操作

必须要严格执行ZBJ82022-05《塔式起重机操作使用规程》的有

关规定,司机必须是按劳动人事部门有关规定进行定期或不定期考核

并取得合格证者。

3.1司机必须在得到指挥信号后,方可进行操作,操作前必须鸣笛,

操作时注意力要高度集中。

3.2司机必须严格按照起重机性能表中规定的幅度和起重量进行工

作,不许超载使用。

3.3起重机不得斜吊物品,并禁止用于拔桩等到类似的作业。

3.4工作中塔梯上严禁有人,并不得在工作中进行调整或维修机械

等作业。

3.5工作时严禁闲人走近臂架活动范围以内。

3.6液压系统安全阀的数值、电气系统保护装置的调整值及其它机

构,结构部件的调整值(如制动器、限位开关等),均不允许随意更

动。

3.7有两台以上塔机工作时,要根据工程特点注意相互间的位置,

并采用不同标高的方法,以避免塔机的起重臂,平衡臂相互碰撞,以

及与建筑物碰撞。

3.8起重机作业完毕后,回转机构松闸,吊钩升起。

八、安全装置的调整

塔式起重机在每一次安装完成后,都要对安全装置进行调整、校

对、测试,符合有关规定要求后方能投入使用。

7.4.1起重力矩限制器调整(图7T)

调整时,所吊重物离地,小车能够运转即可,变幅小车以低速运

转。每次调整前都要使塔机先稳定,起重臂不上下晃动时,才能开动

小车运转。

7.4.1.1定码变幅调整

7.4.1.1.1臂架中部点调整(50米臂为例)

a、在幅度26米以内吊重3090千克,调整位于塔顶处起重力矩

限位器中开关S7-4的螟杆,开动小车,使其在26〜27米的幅度(至

塔身中心)范围以内,使开关S7-4动作,蜂鸣器发出断续声响,作出

预警信号。

b、将小车往内开几米,恢复正常速度,然后再往外开,直至重

新报警。

c、将小车往外开,调整开关S7-1螺杆,使小车在28〜29米处

开关S7T接触、KA5动作,电路断电,小车不能向外变幅,吊钩不能

上升。指示灯H5亮,蜂鸣器发出长鸣声报警。断电时,幅度接近小值

比较理想。

d、重复前三项动作三次,记录下每次报警时和断电时幅度,检

验其重复性。

7.4.LL2臂根点校核

在幅度10米时,吊重6000千克,将小车往外开,直至报警,此

时的幅度值应在15〜16米之间。

小车往内开几米,恢复正常速度。

待塔机稳定后,重新把小车往外开,直至断电,此时的幅度应在

16〜17米之间。

重复前三次动作三次,测出报警幅度和断电幅度,均在上述要求

范围以内即可。

7.4.1.1.3臂架端部点校核

吊重1570千克,小车向外开,直至报警,此时幅度应在46〜48

米处。

b、小车往回开几米,恢复正常速度。

C、待塔机稳定后,重把小车往外开,直至断电,此时,幅度应

在48〜50米范围以内。

d、重复前三项动作,测出报警幅度和断电幅度均在上述要求范

围以内即可。

7.4.1.2定幅变码调整

7.4.1.2.1臂架中部的调整

•将小车开至起重臂中部26米范围处,吊重3090千克,提升离开

地面少许,加载重量为3090千克X0.05%的小磋码。调整力矩保护器

S7-2行程开关,使继电器KA5动作,这时起重机应不能再提升和不能

向外增幅;报警蜂鸣器长鸣声报警。卸下小跌码,再次加载;重复三

次,调整精确为止。

7.4.1.2.2臂根部的校核

在幅度10米以内,吊重6000千克,提升离开地面少许;加载重量

为6000千克义().05%的小磋码。这时起重机应不能再提升和不能再向

外增幅;报警蜂鸣器长鸣声报警。卸下小跌码,再次加载;重复三次,

调整精确为止。

7.4.1.2.3臂架外端部的校核

将小车开至起重臂外终端;吊重1300千克,提升离开地面少许;

加载重量为1300千克X0.05%的小跌码,这时起重机应不能再提升和

不能再向外增幅;报警蜂鸣器长鸣声报警。卸下小祛码,再次加载;

重复三次,调整精确为止。

7.4.1.3小车力矩限速运转的调整

7.4.1.3.1重载调整

将小车开至26米义80%(20.8米)范围以内,吊重3090千克;

调整力矩保护器S7-3行程开关,使继电器KA6动作,这时小车应不能

快速向外增幅运转。只能慢速向外增幅运转。将小车往里开回,再往

外开;重复三次,调整精确为止。

7.4.1.3.2轻载校核

将小车开至50米X80%(40米)范围以内,吊重1300千克;这

时小车应不能快速向外增幅运转,只能慢速向外增幅运转。将小车往

里开回,再往外;重复三次,调整精确为止。

7.4.2起重量限制器调整

吊钩采用四倍率工作。(图7-2)

7.4.2.1高速档调整(幅度不能大于28米)

a.吊重3000千克,吊钩以低、高二档速度各升降一次,不允许

任何一档产生不能升降现象。

b.再加吊重20千克,同时调整位于起重臂根部的起重量限制器

开关S6T,起升后切换至高速,调至S6T动作,使H3超重换速成指

示灯亮,换速继电器KA3动作,起升速度自动进行换速,限制起升在

低速运转。

c.重复b项全部动作,直至确认超重换速指示灯能准确无误发亮

警告为止,此时吊重应在3050〜3100之间,接近小俏比较理想。

7.4.2.2低速档调整(幅度不能大于16米)

吊重6000千克,吊钩以低档速度升降,要求升降自如。

再加吊重20千克,同时调整起重量限制器开关S6-2,以低速起

升,若能起升,升高1。米左右后,再下降至地面。

重复b项全部动作,再调整重量限制器开关S6-2直至继电器KA4

动作,低速档不能起升,超重指示灯H4亮,蜂鸣器发出长鸣报警,此

时吊重应在6050〜610。千克之间,接近较少值比较理想。

重复c项动作二次、三次所得之重量应基本一致。

7.4.3起升装置超高、低度限位装置

起升机构采用DXZ-4多功能行程限位器作高、低位的自动减速和

限位作用。当起升高度发生变化或滑轮组倍率不司时均应重新调整。

调整方法如图7-3o

7.4.3.1超高限位的调整

将吊钩提升到距预先设定最高位2米左右停机。调整轴2Z,使记

忆凸轮2T转至使微动开关S5-3动作切换(调整时应使凸轮3T与2T

重叠,以免动作干扰),并拧紧螺母,再将吊钩提升至预先设定最高

位处停机(此过程起升速度应自动慢速运转,否则应检查S5-3接线是

否相符)。按程序调整轴1Z使凸轮1T转至使微动开关S5T动作,使

起重机不能起升;拧紧螺母。再反复进行验证和修正,达到在最高限

位前自动减速运转,到达设定最高限位时自动终止提升运动,无误为

准。

7.4.3.2低度限位的调整

将吊钩下降至距地面2米处左右停机,调整3Z轴,转动凸轮3T

动作S5-4微动开关,紧固螺母,再将吊钩下降至距地面0.5米处,此

过程下降速度应自动慢速行驶,否则检查S5-4接线是否相符);调整

4Z轴,转动凸轮4T将微动开关S5-2动作使起重机不能下降;拧紧螺

母。重新进行反复修正,达到下降运动到距地面一定高度前自动减速

下降至离地面前0.5米左右处自动终止下降运动无误为准。

7.4.4小车变幅前、后限位装置(图7-4)

小车变幅机构采用DXZ多功能行程限位器作自动减速和前后终点

限位用,当起重臂安装长度改变应重新调整。

7.4.4.1小车向外变幅(向前)限位的调整:

将小车向前开到距臂尖缓冲器前1.5m左右停车,调整2Z轴将记

忆凸轮2T转至将微动开关S8-3动作换接(调整时同时使凸轮3T与凸

轮2T重叠,以避免可能的干扰),拧紧螺母,再将小车开至距缓冲器

前约200mm处停车,调整1Z轴使凸轮1T转至将微动载关S8-1动作后

拧紧螺母。再进行反复检验修正至小车向前运动接近臂尖前自动减速

运转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