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水文地质观测工操作规程
一、本操作规程适用于全公司各个煤矿的水文地
质观测工。
二、必须经过专业技术培训,考试合格,持证上
岗。具有一定专业技术职称。
三、必须熟悉《安全生产法》、《煤矿安全规程》、
《矿井水文地质规程(试行)》、《煤矿防治水工作条例》
中的有关技术规定。
四、必须经过煤矿安全知识培训,掌握一定的防
灾和避灾知识。
五、严格按照《煤矿安全规程》、《矿井水文地质
规程(试行)》、《煤矿防治水工作条例》中的有关技术
要求进行操作。
六、必须掌握矿井水文地质的观察、分析方法,
以及仪器、仪表的定期检校、保养和使用的管理制度。
七、提交的各类成果资料必须经技术主管或分管
科长把关审核。水文地质的观测结果应及时复查、核
实,确保提供的水文地质资料真实可靠。
八、严禁在水文地质观测、计算、资料编录、汇
总等工作中弄虚作假。
九、发现重大水害隐患,必须及时汇报。紧急情
况应直接向矿调度室或矿有关领导报告,并做好记录。
十、对小煤矿、老窑、老空积水区的观测,必须
有两人以上,严禁单人进行观测。严禁擅自进入通风
不良或空顶区域内观测水情。
十一、水文地质观测应根据观测项目及有关规定,
确定观测的内容、目的及观测方法。
十二、必须备齐观测工具、专用记录簿,并且统
一编号,妥善保管。现场记录应用铅笔填写,以防水
浸后造成记录模糊不清。
五、观测
十三、检查地面观测孔,其中的淤积物必须低于
观测层底面,导水应畅通,否则要注意用水冲洗或用
液体二氧化碳冲洗。
十四、检校观测水位、水压、水量的仪表器具,
使之符合精度及安装要求。
十五、备齐原始记录表。
十六、固定观测人员,检查排水设备能力和防水
路线。
十七、地面水文地质观测应根据需要进行观测。
地面水文地质调查与观测的内容要符合《矿井水文地
质规程(试行)》的要求。地面水文地质观测包括水文
气地质点的观测。
十八、对地面气象观测的要求。
1、凡距离气象台(站)较远的矿井,应在设立的气
象观测站内进行观测;;距离气象台(站)较近的矿井,
应在设立的雨量观测站内进行观测。
2、矿井气象观测项目与气象调查内容相同。观测
降水量常用的仪器为自记雨量计。自记雨量记需经常
调整自计钟,换自计纸,添加墨水,并应进常观测仪
器运转情况。
3、观测降雨量记至0.1mm,不足0.05mm时可不
作记载,历时记分。
4、每日降水量以早8时为每日分界,从本日8
时至次日8时的降水量为本日的降水量。
5、观测降水量应采用定时分段观测制,非雨季可
只分一段,每日8时观测。但降水量大的地区或雨季
高峰时则应根据矿区(井)防洪需要规定观测时间。
6、降水量隔等于或小于15nlm可看作一次降水,
间隔15mm以上可看作两次降水。
7、降水量的量法:
(1)将储水瓶内的水倒入量杯,量程呈垂直状态,
使视线与量杯水面平齐。
(2)观测量杯中水面的凹下面,记至0.Io每次
观测后应立即记入记录簿中。
(3)如降水量较多,不能一次量完,可分次量,
将总数记入记录薄。
(4)每次水量待复测后方可倒去。
(5)自记雨量计应按说明书规定的操作程序和方
法使用。
8、降水量观测记录的统计。
(1)每日观测完毕后,应检查观测记录簿各段(或
各次)降水量记录是否正确、齐全°发现有错误或不全
时,应根据实际情况加以改正。
(2)月终应在降水量统计表中填写旬、日最大降
水量及出现日期。
(3)自记雨量计的记录还要做时间订正、虹吸订
正和记录纸倾斜订正。
十九、地表水观测。
1、井田范围内及其附近地表水流系统(包括塌陷
积水区)的观测站应统一编号。
2、观测站应建立在地基牢固、观测方便并具有代
表性的地点,并且便于观测。
3、地表水观测时问一般为每月一次,雨季或暴雨
后根据需要增加观测次数。
4、地面水文地质观测按规定的时间同步进行,若
达不到同步,则应按顺序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
5、地表水体的水位观测应使用水位标尺或自计水
文计。
6、使用自计水位观测水位,应定期进行检查和校
正。自记按其周期记录形式,每个周期结束时及时更
换C
7、对塌陷积水区和水库,除观测水位外,还应在
地形图上积水范围,用求积仪分段计算不同水深的面
积,求得塌陷积、水库的总积水量。同时,要根据地
形图和地表水面积,预司降水强度下的可能汇水量和
水位上升情况。
8、汛期或暴雨后要配合有关部门及时观测地面陷
落,特别井F充水的情况。观测项目与地表水调查内
容相同。观测时股为每月一次,雨季或暴雨后根据需
要增加观测次数。
二十、井二水文地质观测的目的和任务。
1、为矿井建设、采掘、开拓延深、改扩建提供所
需的水文资料。
2、在采掘过程中进行水害分析、预测、预报和防
探水。
3、为防治水工程提供水文地质资料。
4、为钻探、堵水注浆提供观测资料。
二H•一、井下水文地质观测的内容:
1、矿井、水平、含水层、煤层、采区和采掘面的
涌水量观测G
2、井巷及采面的突、涌、淋、渗、滴水点的水量、
水质、水温观测。
3、井下各类水文地质钻孔、地质孔的水量、水位
(压)、水质、水温动态的观测。
4、井巷及井下钻孔揭露含水层、导(阻)水断层、
陷落柱、喀斯特裂隙、喀斯特暗河洞穴、涌砂点等的
水文地质调查及编录。
5、矿井可能的充水通道的水文地质编录。
6、定期检查各类防(隔)水煤柱的留设情况。
二十二、地下水位观测。
1、井田内的地面水文观测孔、井、泉应统一编号。
2、在使用铅钟、电极、水位计或自计水位计等器
具测量水位时,严禁使用标志不准或滑动的测绳和电
线。
3、当测绳和电线标记与标准钢尺的1/1000时,
应重新标定或更换。水位遥测仪每半年要用测绳实测
检校一次。
4、每个测点使用固定的测量工具,不随意更换。
必须更换时,要用新旧测量工具同时各观测一次,并
进行误差改算。
5、每次水位观测要进行两次实测和读数,读数读
至厘米。以米为单位时,估读至小数点后二位。水位
观测取二位平均值为采用值。
6、水井或水文钻孔水位观测结束后,必须妥善保
护井口装置,切实防止钻孔被破坏和堵塞。
7、每年必须进行一次水井和钻孔的深度测量,发
现淤堵应提请领导采取清除措施。
二十三、地下水动态观测应在下列地段网点进行观
测:
1、对矿井生产建设有影响的含水层。
2、影响矿井充水的地下水集中径流带(构造破碎
带)。
3、可能与地表水有水力联系的含水层。
4、矿井先期开采的地段。
5、在开采过程中水文地质条件可能发生变化的地
段。
6、人为因素可能对矿井充水有影响的地段。
7、井下主要突水点附近或具有突水威胁的地段°
8、疏干边界或隔水边处。
9、观测点的布置,应尽量利用现有的钻孔、井、
泉。观测溶主要是水位、水温和水质,对泉水还应观
测流量。
,二十四、观测钻孔、井、泉涌水量时,应根据涌
水量的大,分别采用容积法、堰测法、流速仪法、浮
标法、喷水钻孔、流量计(水表)法等不同方法。地表
水体和地下水的水位观只准使用测绳、铅钟(或电极接
头)和自计水位计、水位遥仪等测量工具。
二十五、地下水温度的观测,应根据地下水的
深度、温度、(孔)口径及要求测量3〜5min,读至
0.1℃;。使用高灵敏测温仪时,需按仪器说明书的要
求操作和记录。
二十六、矿井涌水量观测。
1、一般应分井口、分煤系、分水平、分采区和主
要测水点设站观测,观测站进行统一编号。矿井每年
观测1次;受降水影响时,雨季观测次数应适当增加。
2、矿井涌水量的观测,应注重观测的连续性和精
度,要求容积法、堰测法、流速仪法或其他先进的测
水方法。测量工表要定期校验,以减少人为误差。
二十七、井巷水文地质素描。
1、井下钻孔揭露含水层时,要确定含水层的层位、
名称,详细观测、记录含水层的产状、厚度、岩性、
成分、颜色、构造、裂隙和岩溶发育情况,揭露点的
位置、坐标、标高、出水形式、涌水量及水温等,并
采取水样进行水质分析。必要时应进行水中环境同位
素比值及特殊元素的测定。
2、井筒或穿层石门揭露中等以上含水层时,要绘
出四壁或顶帮底三面1:1000^1:500的展开图,应较
全面地反映含水层及顶底板的地质特征,岩溶、导水
裂隙及有意义的构造等在空间的展布情况。绘制展开
图时,两壁应采月同一起点、同一方位、同一坡度的
观测基线。
3、观测岩溶时,要注意其形态、方位、大小、所
处标高和岩石层位及其与断层裂隙和上下层的关系,
有无充填物及充填物成分和充水状况。
4、绘制岩溶素描图或进行实测编录的步骤:
(1)确定实测范围及方向,说明岩溶赋存的地点
及相应的坐标、标高,确定素描图的比例尺。
(2)进行实测描绘,整理清楚绘制成图。
(3)重点地段的岩溶形态除进行实测素描外,应
摄影或录像记录。
5、观测含水裂隙时,较密集裂隙可取1〜2暇的
范围内进行观测。应测定其产状、长度、宽度、数量、
形状、尖灭情况,并选择地段,测定岩石的裂隙率,
观测充填程度及充填物,观测地下水活动的痕迹,绘
制裂隙玫瑰图,测定面积。
二十八、井下突、淋、滴、渗水点的观测。
1、观测出水时间(年、月、日、时、分)。
2、观测出水地点,以巷道最近的导线点控制其位
置,以便算出准确坐标、标高。将突、涌水点填绘在
采掘工程图和充水图上。
3、观测出水层位岩层厚度岩层岩性,岩溶裂隙发
育情况,出水形式,出水点顶底板围岩力的显现变化
情况。
4、观测出水点水的颜色温度透明度口感气味等物
质性质,并进行水质分析。
5、观测周围出水点和观测孔的水量水位(水压)
变化情况,判断出水水源及影响范围。
6、对井下新揭露的出水点,在涌水量尚未稳定和
尚未掌握其变化规律的情况下,应根据矿井水文地质
条件和突水量大外设定观测时间,一般情况下可按照
以下要求进行观测:
(1)对小突水点(<60m3/h),突水量每天观测1
次,并观测临近出水点的动态变化。
(2)对中等突水点(60~600m7h),突水量每8h
观测1次,并对附近钻孔水位及临近出水点的动态变
化每天观测1次。
(3)对中等突水点(60~600m'/h),突水量每2h
观测1次,地面钻孔每12h观测1次,对临近矿井进
行水位、水量观测,及时掌握地下动态,判断突水水
源及变化。
(4)对特大突水点及溃入性涌水(^1800m3/h),
在未查明突水原因前,应每隔1〜2h观测一次,以后
可适当延长观测间隔时间。涌水量稳定后,可按井下
正常观测时间观测°
二十九、当采掘工作面上方影响内有地表水体、
富含水层、穿过与富含水层相连通的构造短裂带或接
近老窑积水区时,应每天观测充水情况,掌握水量变
化。
三十、井二水文观测孔要观测疏水降压(疏放
老空水)钻孔涌水量、水压,在涌水量、水压稳定前,
应每小时观测1〜2h次。涌水量水压基本稳定后,按
正常观测要求进行。
三十一、在开采受地下水威胁的煤层时,所揭
露的断层在其出水或有出水征兆时应记明断层的位
置,确定其坐标、标高。并观测断层的产状落差,断
层带的宽度及其力学性质,断层两盘含水层的岩性、
厚度、破碎程度、顶底板承受的水头压力,断层带充
填物的成分及胶结程度。判断其含水性、导水性及隔
水性。观测出水情况、出水方式和出水部位,测定其
出水量,并观测变化趋势。观测水的物理性质(温度、
颜色、气味等)必要时取样进行水质分析或环境同位
素比值的测定。
三十二、对井下揭露的出水或有出水征兆的小型
褶曲构造的观测。
1、观测褶曲的产状及力学性质。记录观测点位置,
观测其坐标、标高。
2、观测裂隙的产状、发育程度及充填情况。
3、观测出水状况、出水方式和出水部位,测定水
量,观测
4、观测水的物理性质(温度、颜色、气味等),
并取样进行全分析,必要时应测定环境同位素比值。
三十三、并下探到或揭露陷落拄的观测。…“
1、观测陷落柱的(坐标及标高),尽量圈定其范
围。
2、详细观测陷落柱内充填物的岩性、胶结程度、
柱体周边围岩裂隙发育情况等。
3、涌水的陷落柱要测定涌水量,并要取水样做水
质分析。
4、必要时要我样进行特殊项目分析,判断涌水水
源。
5、有钻孔探到陷落柱时,要做出钻孔柱状图或
剖面图。孔内如有出水现象,则要测定水量、水压、
水温等。
三十四、对矿(井)范围内的小煤矿(包括已关
停的小煤矿)及老空积水区的水文地质调查。
1、调查井口坐标、标高、井深和到达煤岩层位。
2、调查小煤矿、老窑的开采时间及范围、充水特
征、出水点、老空充水区、充水巷道的位置,开采的
上下限、涌水量及排水设施等。
3、调查小煤矿是否越界开采、是否向矿井排放水、
与矿井之间是否有完整的防隔水煤柱、是否有因小煤
矿开采而引起危害矿井的可能充水因素等情况。
4、小煤矿开采结束后,要收集报废井筒的封闭日
期、封填材料及深度等资料。
三十五、放水实验与连通实验中的观测。
1、放水实验中井上下观测点的水位、水压、水量
的观测,要严格按照设计所规定的时间和使用经过校
测的量具、仪表进行操作。
2、放水实验期间的井上、下水文动态观测,必须
按设计规定的时间同步进行。
3、放水实验中的水位恢复观测。放水实验结束时
要按设计规定时间和次序关闭水门,观测其水位、水
压直至稳定。
4、放水实验开始前,必须按设计规定进行观测孔
水位、出水点水量、相关井巷涌水量背景值等的观测。
放水开始后,应每天填绘水位、水量历时曲线图等。
5、连通实验中,取用无毒无污染的示踪剂投放、
水样采集,必须严格按连通实验设计进行操作。
三十六、矿井水文地质资料的采集,要保持完整
性、统一性,必须翔实描述现场的水文地质特征,
并注明观测时间、地点和观测者姓名。
三十七、对井下的涌(突)水点,必须跟踪观测。
掌握其动态特征,并及时收集邻近区域的水文地质资
料。
三十八、如发现突水预兆,立即向矿调度室和领
导报告并采取针对性的措施,避免酿成大的灾害。
三十九、井下水文钻孔进行水量、水位、水压观
测应注意:
1、测压用的压力表要校验合格、反应灵敏最好用
专用的高精度压力表或高精度压力表传感器进行观
测,并根据孔口标高及时换算出水位标高。
2、钻孔在钻进过程中,应记录初见涌水的孔深、
水量、水位(压)等,且每进尺5〜10m或按设计要求测
定水量、水压和水位。发现水量突变时,应停钻测算
深度和进行水量观测。
四十、原始记录必须在现场进行,并记录在专门
的水文地质原始记录簿上。每次观测必须记录观测的
时间、地点、位置和观测者的姓名。记录簿应统一编
号,妥善保存,不得缺页、破损认真完成观测结果的
计算、校对、分析工作,及时填给各类台帐、图纸资
料。
四十一、原始资料整理。
1、必须使用专用的记录本填写水文地质观测试验
记录、并分页编码,附必要的草图,写明观测地点、
日期、观测者姓名、使用仪器及编号。
2、必须同时记录影响观测实验资料精度、质量的
各种因素和主要原因,供分析资料时参考。
3、每项测试所用记录本要按时间顺序进行编号,
注明目录索引后,归档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行政管理与经济法的动态互动试题及答案
- 高一田径模块教学设计
- 项目管理从业者的试题及答案宝典
- 高端简约大气风格设计指南
- 行政管理经济法常识奋斗试题及答案
- 行政管理与公共关系学考试动态试题及答案
- 行政管理中公共关系的实际案例试题及答案
- 建筑工程承包及施工合同
- 粉尘防爆安全知识培训
- 畜牧业智慧养殖技术手册
- DL∕T 771-2014 发电厂水处理用离子交换树脂选用导则
- 农村房修建合同范本
- JT-T-1230-2018机动车发动机冷却液无机阴离子测定法离子色谱法
- GB/T 2039-2024金属材料单轴拉伸蠕变试验方法
- DL-T684-2012大型发电机变压器继电保护整定计算导则
- 跨界产品研发与实战智慧树知到期末考试答案章节答案2024年深圳职业技术大学
- 任务三 撰写直播脚本-活动2 商品直播脚本
- 提高卧床患者踝泵运动的执行率
- JGJ7-91网架结构设计与施工规程
- bone骨和软骨课件
- 中央空调系统(多联机)改造设计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